《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

合集下载

“抒情传统”:从“古典文学”的言说到“史诗时代”的展望

“抒情传统”:从“古典文学”的言说到“史诗时代”的展望

“抒情传统”:从“古典文学”的言说到“史诗时代”的展望作者:欧阳光明周萧易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5期摘要:“抒情传统”最初是由海外华人学者陈世骧提出的一个极具包容性和阐释性的概念,用来指称中国古典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质。

后经高友工及众多中国港台学者的努力推进,隐然形成了一个在世界华文文学学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抒情传统学派”。

王德威是近些年来研究“抒情传统”并推动其广泛传播的標志性人物,他重新解释了“抒情传统”的定义,试图打破“抒情传统”的自我设限,寻找其由“古典”走向“现代”的“通关密码”。

王德威对“抒情传统”的改造,扩大了其指涉的空间,并以沈从文等20世纪以来的文人、艺术家为阐释对象,有效展现了“抒情传统”在“史诗时代”的丰富表情,为人们进入“史诗”时代,提供了更为繁复的维度。

与此同时,王德威的论述,并未很好地解决“史诗时代”如何“抒情”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并完善。

关键词:抒情传统;古典文学;史诗时代;陈世骧;王德威作者简介:欧阳光明,华侨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暨台港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E-mail:oygm1108@);周萧易,华侨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海外华文文学(福建泉州 362021)。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5SKGC-QT0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9)05-0130-10“抒情传统”最初由海外华人学者陈世骧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时所提出来的一个极具包容性和阐释性的概念,后经高友工的阐发和系统的分析,着实影响了一大批中国台港学者,并形成了一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抒情传统学派”。

2006年,王德威应邀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进行了系列讲座,正式提出“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议题,开始有意识地突破陈世骧等人“抒情传统”论述的自我设限,试图将“抒情传统”的论述范围推至20世纪的中国,完成“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承续工作。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学存在一套发达的抒情体系,有学者将中国文学的传统总结为以抒情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抒情传统。

抒情传统虽然不能囊括中国文学的总体,但确实抓住了中国文学的一条主脉。

在漫长的文类、文体融合与演变的过程中,这一抒情传统自然而然地浸润了小说,使得古代小说具备丰富的抒情因素。

在中国古代小说的浩瀚海洋中,虽然不乏游戏笔墨之作,但是那些流传后世的杰作往往是发愤抒情的结晶。

当然,在承认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同时,不可否认抒情因素并非与生俱来的。

抒情性虽然在唐传奇中就已显露痕迹,但只有到了明清,在文人化和个人化倾向的刺激下才大放异彩。

同时,中国古代小说中也存在着一大批无关抒情或淡化抒情的说理、记事文类,比如文言小说系统中的笔记、杂记、逸事等,白话小说系统中的历史演义、神魔小说等。

但是,这些现象并没有消减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特性,反而从各个方面将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面相凸显了出来。

如历史演义永远少不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神魔小说也总是对生命盛衰与身心超越之道抱有关怀,只是这些抒情因素多半沉潜在文本深处。

此外,如果将视野扩大到整个中国小说史,就会发现抒情性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演变的重要趋向和内动力,也是近现代小说转型的重要因素。

在清末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以后,我们不仅能在社会小说中看到吴趼人的嬉笑怒骂、刘鹗的哭与泪,还能在言情小说中感受到林纾、徐枕亚的哀伤情调——这种哀伤情调甚至弥漫至五四新文学时期,进而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五四时期,从鲁迅的“呐喊”与“彷徨”到郁达夫苦闷的“自叙传”,从周作人提倡的“抒情诗的小说”到沈从文的“抽象的抒情”,虽然传统小说的抒情模式已被现代作家抛弃,但是抒情的灵魂依然还在。

(摘编自陶明玉《小说何以抒情:从古代到当下》)材料二:以中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文化渊源为考,明清以来的戏曲、小说的真正核心还是离不开一个“情”字,正如童庆炳所说,“明清以来,戏曲、小说作品的大量出现,从表面看,似乎离开了抒情传统,转向了叙事方面,其实也不尽然。

比较语境下的抒情传统论文

比较语境下的抒情传统论文

比较语境下的抒情传统论文摘要:20世纪60年代,留美学者陈世骧提出以抒情传统概括中国文学的道统,运用西方文学和语言学理论并结合中国传统的考据方法,以西方文学为镜,在比较视野下确立了中国文学传统的抒情特质。

关键词:抒情传统陈世骧比较语境一、中国抒情传统“中国抒情传统”这一提法,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专指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国际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方法影响下,缘起于海外华人学者,后延伸到港台的一个从整体文学层面考察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研究取向。

经过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它形成了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本体及范畴)及其哲学基础在内的学术研究体系,可视为当代学者具有独创性的古典文学批评理论之一。

“中国抒情传统”是近几十年来海外及港台学者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所共同提倡和关注的重要学术研究,它与传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认为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抒情特质”有着截然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视野,虽然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现代学术意识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渗透、变革和发现,却也旗帜鲜明地记录了各自所处历史时期中西文化碰撞所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问题。

以陈世骧、高友工等为代表的“中国抒情传统”研究,则在借鉴和反思20世纪后半期西方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关于中国古典文学整体品格的理论构架以及可以具体针对文学文本及文学史分析的方法,在“传统的现代转换”这一大背景中,构成了一个独具洞见的“学术谱系”。

所谓“抒情传统”,在这一学术谱系的考察中更深层次地剖析了中国古典文学“为什么是这样”,这一概括自陈世骧首创以来就以“道统”之名命之,此后高友工又在其论述中一方面指出抒情传统所“特别突出表现出的中国文化中的‘理想’,这是在‘抒情诗’这个形式中最圆满的体现”,一方面又强调抒情传统不只是“专指某一诗体、文体,也不限于某一种主题、题素”,广义的定义“涵盖了整个文化史中某一些人(可能属同一背景、阶层、社会、时代)的‘意识形态’,包括他们的‘价值’‘理想’,以及他们具体表现这种‘意识’的方式”。

不存在的传统:论陈世骧的抒情传统

不存在的传统:论陈世骧的抒情传统
乱 的。
我对 这个 讲 法 , 向持 商 榷 之 意 。 旧著 《 文 学
批评 的视 野 》 或 地方 涉及 于此 , 批 评 已经 很 多 了 。 因 此 本 文
只补说 几 点从前 未 特别谈 及 的部 分 , 而 且 只就 大 方 向和大 问题说 , 细 节可 商之 处 皆不 必谈 。
了 陈 先 生 对 中 国文 学 的 基 本 见 解 , 后 来 也产 生 了
陈先 生 学 问 甚 博 , 《 文存》 所录, 如 论 老 子 《 道德经 》 “ 想尔 ” 注、 法 国 存 在 主 义 及 现 代 诗
等等 , 均 与 抒 情 传 统 云 云无 大 关 系 。有 关 系 的
大学 创 校 校 长 , 美 国欧 亚 大 学 校 长 等 职 , 现 为北 京 大学 文 化 资 源 研 究 中心 主 任 , 中文 系 特 聘 教 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 要从 事 中 国文 学 、 美 学 与思 想 史 研 究 。
; 8 辩 t h
0 一 u 年 第 期第 卷总 第 一 期
不 存 在 的传 统 : 论 陈 世 骧 的抒 情 传 统
龚 鹏 程
( 北京大学 文化资源研究 中心 , 北京 1 0 0 8 7 1 )

要: “ 中 国的 抒 情 传 统 ” 概 括 了 陈 世 骧 先 生 对 中 国 文 学 的基 本 见 解 , 后 来也产 生 了巨大的影 响 , 经 高 友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1 —0 5
因为特 色是 一 回事 , 它 是否 构 成 为一传 统 甚
作者 简 介 : 龚鹏程 ( 1 9 5 6一) , 男, 江西吉安人 , 出生于台北 , 台 湾 师 范 大 学 国文 研 究 所 博 士 , 历 任淡江 大学文学 院院长 , 南华 大学 、 佛 光

浅谈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

浅谈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

浅谈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作者:侯常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4期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学史也是中华文化传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学分为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其中中国文学总体以抒情的形式体现,和西方文学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一“抒情传统”论首先是由陈世骧提出的“抒情传统”论。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完整的形式对抒情传统论的展示。

同时也将推动中国文学和艺术研究的发展[1]。

中国文学史上叙事传统和抒情传统的融会贯通是《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的观点。

两者相互弥补了彼此的欠缺,达到了熠熠生辉的效果,探讨了不同文体中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的结合,突出重视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同时对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通过两大传统使中国文学史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抒情;叙事作者简介:侯常恺,男,生于1968年9月,汉族,祖籍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本科,高校讲师,现从事写作教学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01从不同的角度上来看,例如中国文学史的现况或是文字,都充分支撑了抒情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文学史抒情传统的表现手法也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但是早前并没有收到学者与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而且对于抒情传统和叙事传统两者之间的论证也不够明确与充分[2]。

最近几年人们对文学史的重视越发提高,在此也意识到了两个传统之间的关系并存与互补的。

而且大众也时刻关注着文学史的研究,这使得学者们越发思考中國文学史传统是否真正存在抒情传统。

同时也令他们反思是否真的彻底了解中国文学史的本质及特征等一系列问题。

一、站在抒情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史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需要思考的本质问题应该为“中国文学史传统到底是什么?”。

只有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才能够正确地确定该向何方向进行研究。

认为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抒情作品为大多数的学者是大多数的,他们认为内心与外物的关系应该是:外物引发情感,情感促进创作文学[3]。

中国文人与山水

中国文人与山水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中国文人与山水潘杰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山水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据十分独特之地位。

中国的文学是抒怀的文学,而山水则给了中国文人抒怀的载体,中国文人也给予了山水十分丰富的艺术内涵,各种思想和情感皆被蕴含在了山水之中。

中国山水文学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然观和生态观,可以说中国是诗的国度,是抒情的国度,是山水的国度。

关键词:中国文人;山水文学;文化情怀[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68-02一、山水文学之起源谈及这个问题,我们常会用到一句话是刘勰的:“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

”[1]意思是说刘宋时期老庄玄言诗告退之后,到谢灵运时候山水诗才真正地发展起来。

然而这个观点并非是完全正确的,至少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依然是大量提及老庄的,那么就是说西晋出现的玄言诗就是山水文学的起源了吗?当然也不是。

我们在讨论中国山水文学起源之前,先说说中国文学中的山水。

古代中国是游猎和农耕文明的国度,山水自然和社会文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国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也为此提供了十分必要的条件。

所以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时期,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就有大量的山水意象出现。

《蜡辞》是《礼记・郊特牲》中记载据传是神农氏时期的用于农事祈愿的作品:“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2]诗中体现了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向自然祈愿。

这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山水意象的,它当然不是像《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3]说的那样陶醉在山水自然之中,而是这山水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帮助和损害,原始人民还在和风雨雷电作斗争,和生存作斗争,当然没有闲情逸致去享受山水的美,自然他们的审美情趣也止步于生存了。

那一阶段文学作品中的山水多是祈愿的,敬畏的。

这种山水文化心理一直延续到后来的楚辞的创作上,楚辞的山水景物带有浓厚伤感色彩,在屈原的作品中景物是用来抒情言志的,《九歌》是屈原创作的楚地祭神题材的抒情诗,其中大量的描写了人神,神神之间的恋情,恋情的背景就是广阔的自然山水。

浅谈海外中国抒情传统学派

浅谈海外中国抒情传统学派

浅谈海外中国抒情传统学派我最感兴趣的是徐承的《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研究》,于是先睹为快。

也许是由于我一直在研究中国话剧的诗化传统,引起我对这个颇有争议的学派的重视。

读下来,果然对我颇多启发。

看徐承的研究,我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慨。

此书写得扎实,对于这样一个在国内从未引起重视的海外学派能够给予关注,也看出徐承的学术眼光。

经过他对这个学派深入而细致的梳理和论评,更增加了我进一步了解这个学派的兴致。

于是,我又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近期出版的有关抒情传统学派的专著如陈世骧的《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陈国球、王德威编辑的《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王德威的《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等书找来阅读,并记下我的一些随想。

所谓中国抒情传统学派,徐承是这样概括的: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海外华人中国文学研究专家陈世骧和高友工先后发表了关于抒情传统的论说,认为中国文学的特质在于“抒情”,“抒情传统构成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主流,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理想精神,堪与西方以史诗、戏剧、小说为主的“叙事传统”并肩而立。

此后,在美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一批华人学者,追随并发展陈世骧和高友工的学说,形成了一个“承传有序,谱系清晰,有共同的宗旨和明确的立场,有纲领性的论著与核心理论体系,在方法上不断发展,在话语上同气相求的学术群体”。

国内对中国抒情传统学说向来较少关注。

陈世骧的《中国的抒情传统》一文可以说是这个学派的奠基之作,一九九八年即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陈世骧文存》收入其中,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

陈国球、王德威主编的《抒情之现代性》也是前年才在内地出版的。

徐承可以说是内地第一个对海外抒情传统学说做出回应的年轻学者。

徐承不仅仅是一般的观照,而是把它作为抒情传统学派来研究,他以为它同海外的新儒家学派是一样的。

这显示了他审视和评估的高度,而在研究方法上,他也进行他的微型文学史观念的尝试。

抒情传统论述的“之”与“止”

抒情传统论述的“之”与“止”
了不少关 注 ,却并 没有 真正 为后 者所 接 不相 同 ,而这 些不 同正 能彰 显 出该学 术
纳 和 吸收 。这其 中 的原 因当然是 多 方面 谱 系 的转 寰 、变化 ,以及论题 的扩展 。 的 ,但 最重 要 的一 点 ,仍在 于抒 情传 统 陈世 骧 赴 美 以前 ,师 承 五 四学 人 ,
抒情传统论述 的 “ 之”与 “ 止”
口 徐 承
对 于 中 国文学 艺术 的抒情 传统 的沿 “ 止”意 为停 顿 、 中断 。窃 以为 , “ 之” 寻 , 自陈 世骧 、高 友工 以降 ,在海 外 及 与 “ 止 ” 的视觉 形象 ,亦 正可 作 为抒情 港 台地 区华人 学者 中形成 了一 股持 续 的 传 统论 述近 年来 发展 变动 之态 势 的象征 学术潮 流 ,近 年王 德威甚 至把 抒情 传 统 图 示 。 论述 延 伸 至 中 国现 代 文 艺 的 领 域 。然 我们 的话 题不妨 从 此派学 者 为什 么
论 述 自身究 竟属 于事 实判 断还 是过度 阐 又 与京 派文人 过从 甚 密 ,对 师友 们立 足
释 ,依 旧是 一个辩 驳 不清 的问题 。
于 中 国现代 文学建设 而提 出的 中 国古 典
当然 ,并不 存在 非此 即彼 的绝 对 真 文 学原 以抒 情 诗 见 长 的观 念 熟 稔 于 心 。
情 传统 的 ( 精神 史式 的)大叙 事 … …接 情 传统 之语 域 的 。如 此林 林总 总 ,一 时 近 于一 种学 术 典 范 的奠 立 ” ,而其 最初 难 以尽 言 ,台湾 大学 最近 出版 的一 套抒
中国抒情传 统 的再 发现 的理论 用心 ,是 为 了 “ 从 知识 论 的高 度 情 传统 论文 选 《 论 证相关 研 究 的合法 化 ,并 且 尝试 在术

守正创新:以有为之文艺促文明之焕新

守正创新:以有为之文艺促文明之焕新

21鲁太光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守正创新:以有为之文艺促文明之焕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1]这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具有自身规定性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主要文明体之一,而且总能因应变化,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创新自我,使中华文明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巨流,既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又容纳百川,推陈出新。

这种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禀赋和气质。

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一再强调的,“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2],即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的发展将推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且是理解这种发展的最为可靠的依据。

在改造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奋斗不已,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南方发明了目前已知人类最早的稻作农业,在北方地区开创了世界上唯一同时种植粟和黍的旱地农业。

商周时期,青铜文明达至高峰。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蜚声世界,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进步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马克思对此有高度评价,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3]。

农业、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无[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

[2]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龚鹏程“传统”建构的尝试

龚鹏程“传统”建构的尝试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23, 11(4), 313-319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wls https:///10.12677/wls.2023.114055龚鹏程“传统”建构的尝试——从批判陈世骧“抒情传统”谈起刘濠榕辽宁大学国学院,辽宁 沈阳收稿日期:2023年7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4日摘 要“抒情传统”是旅美学者陈世骧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关于中国文学特色的一种观点,并在后来的文学评论中被发扬并且广泛接受。

2009年台湾学者龚鹏程撰文《不存在的传统——论陈世骧的抒情传统》从“视界”“方法”“思想”三个角度对陈世骧“抒情传统”说进行批评。

其实,龚氏对“抒情传统”的相关思考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并先后提出了“缘情”“假拟”“文”的传统。

其中1992年出版的《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一书借鉴符号学思想,建立了一套针对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的“文化符号”阐释体系。

龚鹏程对“抒情传统”批评有三点意义:打破了近代以来文学研究“抒情”“叙事”的二分范式;突出了中国文学中“情”发生的特点;让学界对“抒情传统”进行再思考,激发从中国自有材料中发明自在文论的阐释体系的尝试。

龚鹏程并不意在参与“抒情传统”的讨论,而是试图建构一种本土化的阐释体系,而对西化并占据主流学术话语的“抒情传统”的批判自然成了新传统建构尝试的题中之义。

文章试图从龚鹏程对陈世骧“抒情传统”说批判的原始文本入手,探究龚鹏程建构理路,同时探求其意义。

关键词传统建构,“抒情传统”,批判,龚鹏程,陈世骧Gong Pengcheng’s Attempt to Construct “Tradition”—Starting from Criticizing Chen Shixiang’s “Lyrical Tradition”Haorong Liu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of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Received: Jul. 11th , 2023; accepted: Aug. 15th , 2023; published: Aug. 24th , 2023刘濠榕Abstract“Lyrical tradition” is a view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iterature proposed by Chen Shixiang, a scho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 and has been carried forward and widely accepted in later literary criticism. In 2009, Taiwan scholar Gong Pengcheng wrote an article titled The Non-existent Tradition—On Chen Shixiang’s Lyrical Tradition, criticizing Chen Shixiang’s “lyrical tradi-tion”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view”, “method” and “thought”. In fact, Gong’s thinking on the “lyrical tradition” began as early as the 1980s, and he put forward the tradition of “from senti-ment”, “imaginary” and “words” successively. Among them, Cultural Symbolology: The Structure and Cultural Laws of Chinese Society , published in 1992, drew on the thought of semiotics and es-tablished a set of interpretation system of “cultural symbols” for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ven cul-ture. Gong Pengcheng’s criticism of “lyrical tradition” has three meanings: it breaks the dichotomy paradigm of “lyric” and “narrative” in modern literature;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nti-ment” in Chinese literature; makes the academic community rethink the “lyrical tradition” and stimulates the attempt to invent the interpretation system of free literary theory from its own materials. Gong Pengcheng did not intend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of “lyrical tradition”, but tried to construct a localized interpretation system, and the criticism of the “lyrical tradition” which westernization and occupied the mainstream academic discourse naturally became the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attempt of the new tradition. The author tries to start with Gong Pengcheng’s original criticism of Chen Shixiang’s “lyrical tradition”, and explore Gong Pengcheng’s construction and explore its significance. Keywords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Lyrical Tradition”, Criticism, Gong Pengcheng, Chen Shixiang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陈世骧是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略论中国新诗的“反对抒情

略论中国新诗的“反对抒情

略论中国新诗的“反对抒情时至今日,我们对“诗”的认识和理解,仍然有着如此疼痛的撕裂之矛盾。

一方面,在中国诗学中,“抒情”无疑是置于最内核的诗学概念。

她不仅笼罩了整个中国传统诗学,也是我们的审美观念,最后成为我们入诗、思诗、言诗、写诗的唯一原则和标准。

另一方面,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中,“反对抒情”或者说“放逐抒情”、“逃避情感”,却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因素。

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喊出了“诗歌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可以说没有对抒情的反抗,就没有中国现代诗的发展;没有反对抒情之思,就没有现代诗歌之名。

因此,面对着诗歌中的“抒情”与“发对抒情”的重大问题,值得我们细察、深思。

对于“抒情”,我们这里不拟对其进行词源学上的考据。

但总体上可以说,“抒情”绝对是中国传统诗学,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性概念,乃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审美的决定性因素。

《今文尚书·尧典》的论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奠定了我们的抒情传统。

陈世骧在《中国的抒情传统》中提出:“相对于西方文学而言,中国文学的道统就整体而论是一种抒情的道统。

”进而,他认为《诗经》“弥漫着个人弦音,含有人类日常的挂虑和切身的某种哀求”,《楚辞》是“文学家切身地反映的自我影像……用韵文写成的激昂慷慨的自我倾诉”,甚至“当小说和戏剧的叙事技巧最后以迟来的面目出现时,抒情体仍旧声势逼人,各路渗透。

”当然,“抒情”在中国传统中是一个有着丰富涵义的美学概念,而且包含着较为多元的艺术精神。

“一种升华为非个人化的意境的情感,一种在得到生动描写的自然对象中具体化的情感,中国人由此达到特殊与一般,自我与宇宙的契合无间。

”[2]但是,在传统的中国语境之下,“抒情”的阐释、认知、接受最终变得极为窄化,甚至成为单一思考的美学思想。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社会中,在传统哲学的“中庸”、“天人合一”、“修心”、“轮回”等思想,以及传统的文人政治等的种种合力之下,“抒情”这一概念固化,传统多维的“抒情之思”,最后仅仅坐实为对“意境”的追求与迷恋。

中国古典诗论中“志”与“情”的定位

中国古典诗论中“志”与“情”的定位

中国古典诗论中“志”与“情”的定位陈颖聪(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摘要:本文通过考察早期文本中“志”与“情”的意义及联系,对陈世骧、高友工等所提出的“抒情传统”一说,作出进一步的思考。

中国古典诗歌,自“诗言志”理论提出以后,主要是朝着儒化的方向发展,其自身抒情的因素亦在这过程中一度受到了掩盖。

但随着春秋“礼乐”的解体,其自身本具之“情”很快就得到了复活,并通过对“人性”的演绎,与“志”融合,发展成为“发乎情,止乎礼义”,这一能与中国古代社会特点相和谐的理论。

关键词:诗;志;情;乐;礼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是什么?过去一直没有人对它作出系统的研究。

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陈世骧、高友工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外学者,提出了“抒情”说[1]。

他们以西方美学为基础,指出“抒情精神”不但表现在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中,而且是“无往不入,浸润深广的”[2]。

这个说法大体上没有错,因为“抒情”的因素,是一般诗歌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特点。

但是当我们进一步研究时,就会发现,这个“抒情”的传统,果真是“无往不入”的吗?它是否一直在无限制地“浸润”着中国诗歌的发展呢?这是本文打算作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中国诗歌起源于何时,其准确的时间已不可知晓。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称之为最早的诗歌,大概就是记载着上古人们狩猎活动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记载着人们一天生活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这些诗歌,明显是以记事为主,而“抒情”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颖聪(1982—),女,广东广州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研究生。

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

则是次之的。

当然,如果我们把尺度放宽一些,认为这两首诗表达了上古劳动者对狩猎的喜悦,对劳动技能的欣悦,对自给自足的状态和生活的怡然自得,则亦可以说,中国诗歌从一开始就带有了“抒情”的因素。

正因为这样,所以对更后一些时期出现的《诗经》中的“抒情”特点,更是不用怀疑,也毋须辩论。

文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运城学院

文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运城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古希腊悲剧三大家为()。

A:欧里庇德斯B:埃斯库罗斯C:索福克勒斯D:奥德修斯答案:ABC2.“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抒情精神成就了中国文学的荣耀”由()提出。

()A:方东美B:陈世骧C:高友工D:朱自清答案:B3.“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

A:《乐记》B:《毛诗序》C:《尚书》D:《沧浪诗话》答案:C4.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一文中说:“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

()A:错B:对答案:B5.柳宗元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

轮辕饰而人弗从,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

”()A:错B:对答案:A6.亚里斯多德对文艺持否定的态度,对诗人、艺术家极为反感,认为模仿艺术和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曾抓住真理。

()A:错B:对答案:A7.柏拉图认为文艺摹仿的是理式。

()A:对B:错答案:A8.()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和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

()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C:文学接受D:文学史答案:B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文学理论的性质:()A:抽象性B:科学性C:人文性D:实践性答案:A10.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理论贡献:()A:提出了精神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B:科学论述了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C:为文学理论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础D:提出美的规律与文学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答案:ABCD第一章测试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它具有哪些特征?()A:认识性B:情感性C:实践性D:倾向性答案:ACD2.《毛诗序》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A:错B:对答案:A3.孔子说:“故闻《蓼萧》之诗,则知泽及四海也;闻《禾黍》之咏,则知时和岁丰也;闻《北风》之言,则知威虐及人也;闻《硕鼠》之刺,则知重敛于下也。

观念的肇始-陈世骧与“中国抒情传统”的发明

观念的肇始-陈世骧与“中国抒情传统”的发明

观念的肇始:陈世骧与“中国抒情传统”的发明摘要: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转向中,美籍华裔汉学家陈世骧率先运用“差异性”理论,提出“中国抒情传统”的构想,开启了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的新路向。

文章重点关注这一创构的两个问题:文类理论与考据方法。

前者揭示“抒情传统”的观念背景和比较语境,重点关切经由中西文类理论引发的文学传统的不同路径;后者则以中国文学的“抒情源头”为考察对象,揭示陈世骧的国学背景及其研究方法间的关联。

关键词:抒情传统;陈世骧;比较诗学;文类;考据方法1958年,韦勒克在教堂山大会上以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之演讲,引领国际比较文学从重视“影响研究”、依靠材料考证、强调事实联系的“法国学派”时代,进入了重视“平行研究”、看重文学作品自身独立性和文学性、强调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视野的“美国学派”时代。

这一研究转向,对以比较为基本视野的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60年代,著名留美学者陈世骧显然已成为这一新主张的实践者,在其美国亚洲学会年会的演讲稿《中国的抒情传统》一文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比较文学的要务,并不止于文学相等因式的寻找;它还要建立文学新的解释和新的评价”,随即他提出了以标榜文化独特性为宗旨的“中国抒情传统”论断。

一文类:在东方与西方中国文学批评,自《毛诗序》起,就有文学分类的自觉,根据《周礼》“大师……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日兴、日雅、日颂”而提出的“六艺”说,风、雅、颂即指诗的种类。

至魏晋南北朝,文学审美的独特价值首次得到文人的广泛认同,文学批评中的文类问题也发展为中国独有的一套文体学。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陆机的《文赋》则更把“文章”细分为十大类,逐一划定美学特征:“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哗而谲诳。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新书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2月04日 14 版)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陈世骧著2015年1月出版45.00元
中国的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抒情传统,著名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学者陈世骧率先提出的”抒情传统”论成为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

他有关“抒情传统”的论述和对于《诗经》《楚辞》《文赋》、杜诗等经典文本的探讨,对美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地的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至今不衰的深远影响。

本书是陈世骧相关论著的翻译和结集,首次完整地呈现了抒情传统论的全貌,将为中国文学、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新书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2月04日 14 版)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陈世骧著2015年1月出版45.00元
中国的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抒情传统,著名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学者陈世骧率先提出的”抒情传统”论成为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

他有关“抒情传统”的论述和对于《诗经》《楚辞》《文赋》、杜诗等经典文本的探讨,对美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地的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至今不衰的深远影响。

本书是陈世骧相关论著的翻译和结集,首次完整地呈现了抒情传统论的全貌,将为中国文学、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