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性别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地域差异及成因分析

人口性别结构的含义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它是人口结构中的最基本的结构之一,是影响人口的婚姻、家庭和生育状况的一个基本因素,与人口再生产、人口的分布和人口迁移以及包括劳动就业结构在内的其他人口结构也均有直接的关系。

人口性别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如果性别比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用计算公式表示为: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人口性别比过高或过低都属于不正常的,由此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般认为,总人口性别比平衡区为96——106之间,如果一个区域总人口性别比小于96或大于106,即表示此地区总人口性别比出现失调。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各省份性别比

从表中可以看出:

(1)中国大部分地区总人口性别比都偏高,普遍在100以上,海南、广西、湖

南、云南、贵州、安徽等16个省份甚至超出了区,总人口性别比严重出现失调。

(2)仅有澳门人口性别比地域人口性别比平衡比。

(3)各地区总人口性别比差异比较大。

为什么性别结构的地域差异如此之大呢?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人口过程因素(出生婴儿性别比、生育率状况、死亡率状况、人口迁移)、文化因素(性别价值观、生育观念)、社会经济因素(卫生条件、医疗供应、社会保障制度等)、政治因素(两性平等权、战争)。在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人口性别结构区域差异的原因

(1)出生婴儿性别比

出生婴儿性别比是指出生人口中的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是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一个原因,正常范围为103——107。如2008年,晋城市出生婴儿性别比为97.63,远远低于全省与全国118.81、120.56的平均水平,因此总人口性别比比全省低了4.03。再如2007年忻州市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9.6,与全省平均水平112.05 相比,高出了7.55,因此总人口性别比也偏高。张翼说,人口出生性别比是一个重要的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是否均衡的标志。国际上一般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生育史说明,在不进行人为控制的情况下,新生婴儿的性别比在102~107之间。这是由人类生殖过程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对这个数值的任何人为控制和改变,都会对人口的两性结构造成严重危害。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婴幼儿人口的性别比就迅速攀升。据统计,第3次人口普查得到的1981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08.47;第4次人口普查得到的1989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11.9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婴儿出生性别比高达116,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 。

以往,人们一提起生育性别的偏好总会谈到受文化习俗或“封建思想”的影响,谈到农活对重体力劳动者的客观需要。但张翼认为,刺激中国普遍出现男性偏好的不仅有上述传统因素,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等省,私营企业的家族化特征,也对男性偏好形成生育刺激。越是在那些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口控制政策执行得严格的省份,出生性别比上扬的状况就越明显。那些土地辽阔、人口比较稀疏、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西北内陆和西藏地区,人口性别比才低于的警

戒线。在中国,只有新疆、贵州、青海和西藏的婴儿出生性别比在正常之列。

(2)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差异

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综合性城市因经济活动部门多,有利于两性分别就业,性别结构较为平衡。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女性就业,改变了总人口的性别结构。除此,生产力不发达,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差的地区,妇女分分娩死亡率高,男女平均预期寿命较接近,因此,这些地区性别比较高。

(3)生育观念、教育程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落后地区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人们对生育男孩的偏好还比较强烈。而教育程度高、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方,人们生育观念有所转变,性别歧不断消除,人为选择出生婴儿性别的行为比较少。

影响人口性别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类:

(1)生物学因素。集中表现为对新生婴儿的两性差异和人口死亡率的两性差异的影响。男性胚胎一般多于女性胚胎,女性预期寿命普遍高于男性,使得同一年出生的人口群在达到婚龄期间,其性别比会趋向平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女性老年人口多于男性老年人口的情况。

(2)人口学因素。一方面,表现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对总人口性别比的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性别比的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年龄构成就轻,未成年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就大,从而会提高整个人口的性别比;另一方面,育龄妇女的年龄和产次变化对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影响,妇女生育年龄越大,产次越多,出生婴儿性别比会越低。

(3)社会因素。如战争、移民、社会制度和经济布局,人口生育政策,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以及意识形态等社会条件的变化,导致人口性别比的变化。

2009022240

韩德安

2011.1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