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名人故居清单
常熟名胜古迹的介绍
常熟名胜古迹的介绍常熟名胜古迹介绍江苏省常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这座城市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1. 古城墙常熟古城墙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全长约10公里,墙高约8米,宽约4米。
城墙上有四座城门,分别为南门、北门、东门、西门。
南门是常熟城墙的主要门户,也是常熟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 古运河古运河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熟古运河是中国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运河之一,全长约36公里,历史悠久,沿途风景秀丽。
游客可以在古运河上乘船游览,感受古运河的历史魅力。
3. 燕园燕园是清代名臣张之洞的府邸,也是常熟市的一处著名景点。
燕园占地面积约27亩,建筑分为前、中、后三进,共有房屋38间。
燕园建筑风格独特,色彩斑斓,是江南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4. 金家墩金家墩是一座汉族传统建筑群落,位于常熟市区东部,距离市中心约5公里。
金家墩的建筑风格典雅,结构严谨,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传统建筑的魅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5. 世界名人故里常熟市是众多名人的故乡,包括古代文学家陆游、明代大画家吴彦祖、清代名臣张之洞等。
这些名人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名人的卓越才华,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6. 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是常熟市的一大特色美食,以体形大、身壳饱满、肉质鲜美、香味独特而著称。
每年的9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大闸蟹的最佳食用季节,游客可以在当地的餐馆品尝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
常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特色美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江南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常熟文史】名人故居?中科院院士李强故居亦爱庐
【常熟文史】名人故居•中科院院士李强故居亦爱庐中科院院士李强故居亦爱庐李强(1905~1996),原名曾培洪,字幼范,李强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
学生时代即投身于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1925年“五卅”运动中,当选为上海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6月加入共青团,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2月受中共江浙区委派遣回家乡发展组织,组建了中共常熟特别支部,任书记。
他是中共兵工事业的开创者。
1929年,自制出中共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为开创中共领导的无线电通讯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931年4月,被派往苏联,先后在共产国际交通部和苏联邮电人民委员会工作,其间所著《发信菱形天线》一书,在该种天线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
1938年初回到延安,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副局长、联防军军工局长、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央军委。
三局副局长、中央军委电讯总局副局长、广播管理处副处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邮电部无线电总局和电信总局局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首任广播事业局局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部长。
他是中共九届至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他还是首批中科院院士。
李强故居亦爱庐位于城区通江路,是曾家楼名,与燕园相邻,有东西两宅。
西宅,三开间二进,大厅三间,取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之意,题额为“三省堂”。
其后,有双桂轩。
太平军占领常熟时,太平军将领李远继部曾驻于此。
东宅,布局大小原与西宅相同,后并购其东邻,成四开间三进。
宅北后进,沿通江桥下塘之小楼即亦爱庐,有“亦爱庐”匾额。
北窗之西,有一复式壁橱,内部分二层,内层秘藏革命书籍,外层放一般书籍。
中共常熟特别支部成立后,此楼为支部活动之处。
亦爱庐现基本保持原貌。
1982年11月公布为县(后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END原刊2004年常熟文史第三十三辑《名城常熟》常熟市融媒体中心出品融媒编辑 | 金晔责任编辑 | 陈竞之。
汲古阁有伦堂毛宅
汲古阁有伦堂毛宅汲古阁有伦堂毛宅
倪浩文文/摄
位于常熟虞阳里2号,登记为常熟市控保建筑时称毛柏生故居。
毛柏生(1916—1986),曾任全国工商联执委、江苏省政协常委、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常熟市政协主席、常熟市副市长等职务。
该宅现存二进,坐北朝南。
大门垛头有堆塑,楼厅二层带铁艺栏杆及木柱雕刻,另有进口玻璃镶嵌的木门等,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
尚存六角青石古井一眼,“桐记”刻石一方。
笔者采访得知,该宅建于1926年,宅主淼泉人毛柏生1940年初尝建常熟境内的第一家公私合营厂——同禾布厂,此外其还兴办了协兴和石灰厂、祥丰裕木行等,其为毛晋后人,系出汲古阁淼泉有伦堂一支。
其母亲为常熟徐市状元归允肃之后。
今宅中尚存“汲古阁毛界”界碑。
毛晋(1599—1659),原名凤苞,字子久。
后改字子晋,号潜在,别号汲古主人。
常熟人。
明末著名藏书家、出版家、刻书家、文学家、经学家。
早年师从钱谦益。
家藏图书八万四千余册,多为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藏之。
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书,流布甚广,居历代私家刻书者之首。
尤嗜好抄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为“毛钞”。
编著甚多,有《毛诗陆疏广要》《苏米志林》《海虞古今文苑》《毛诗名物考》《明诗纪事》等。
该宅史的被访,补充了毛晋及其家族在虞的遗存记录,尤其是此次发现的带有“汲古阁”款的界碑,更是极具文物和历史价值。
祁寯藻故里的景点的感受
祁寯藻故里位于中国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这里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教育家祁寯藻的出生地。
参观这里可以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以下是可能的感受:
1.文化敬仰:祁寯藻作为一位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故居和纪念馆等景点会让访客对其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精神产生敬仰之情。
2.历史沉淀: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和建筑群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仿佛穿越回了清末民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3.学术氛围:祁寯藻故里或许还保留有一些学术交流的传统,如讲座、研讨等形式,这可以让对学术感兴趣的游客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4.静谧体验:与繁华都市相比,古里镇更多了一份宁静和悠闲,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慢脚步,享受一段安静的时光。
5.艺术欣赏:祁寯藻故里周边可能会有一些艺术展览或手工艺品展示,游客可以在观赏中感受当地传统艺术的魅力。
6.生活风情:通过参观祁寯藻故里,游客还可以体验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风情,了解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状态。
7.教育启示:祁寯藻致力于推行新式教育,他的理念和实践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依然有着启示意义,参观者可能会受到启发,对现代教育有新的认识。
8.旅游互动:部分景点可能提供互动体验活动,如书法、绘画等,让游客在参与中更深入地了解祁寯藻及其时代的文化。
请注意,以上感受是假设性的,实际体验可能因个人兴趣、景点的具体安排以及季节等因素而异。
参观翁同和故居
今年我是在常熟过的年,闲暇时跟随父母参观了翁同和故居。
翁同和是清代同治、光绪两个皇帝的帝师,也是维新变法的力主倡导者。
翁同和故居位于常熟城区翁家巷门2号,当年翁同和三岁的时候,父亲翁存心买下此宅,扩充修缮,成为一所典型的江南特色的官邸。
翁同和在这里,度过了他童年时代,后来他随父亲上京,考上状元,在朝为官,成为两代帝师,晚年因为维新变法失败,遭慈禧太后的贬官革职,被遣回乡,永不叙用。
回常熟后,住虞山鹁鸽峰下“瓶隐庐”。
翁宅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步入门厅,中轴为轿厅、彩衣堂、后堂厅和双桂轩。
东部有照墙、玉兰轩、知止斋和小院。
西侧依次有思永堂、晋阳书屋、柏古轩和明厅。
彩衣堂是故居中的主体建筑,位于第三进。
清道光十五年,其父翁心存回乡庆贺母亲七十五岁寿辰,适值嘉庆帝的皇后纽祜禄氏六十大寿,翁家请当时的江苏巡抚陈鉴书写“彩衣堂”匾额,彩衣堂取“二十四孝”中“老菜子彩衣娱亲”之意,并国恩家庆的盛事。
廊柱雕梁画栋,院井错落有致,这里有正襟危坐的堂训之地,有体现荣华官势的大厅客堂,也有小憩养性的别院小轩。
站在院中,想象当年在这四方天空下的日子,是怡然而有张弛的。
主人的智慧与性情,影射在朱门黛瓦上,投射在隽秀的窗棂上。
水仙花的清香从小院里飘来,书房中绕梁不散的笔墨的香气,隐隐似见翩翩公子与抚髯老人在吟诗作对。
我深深浸溺其中,幻想着能吸取一点睿智的灵光。
小院里非常的安静,游人不多,一道道木门,在我手中吱呀呀的推开,挥散不去对这位帝师的重重敬意。
历代名人咏常熟(修订版)
历代名人咏常熟(修订版)历代名人咏常熟(修订版)晋?支遁利城山居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自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屈,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沥任陶钧。
支遁(三一四—三六六),本姓关,字道林,世称支公,晋陈留人。
隐居余杭山,后出家为僧。
曾至常熟,创建双凤寺。
工书法。
着有《学道戒》、《道行旨归》等。
利城:东晋初朝廷为安置北方流民在常熟(当时称海虞)北境所设侨县,地处今之常熟福山一带。
唐?李颀赠张旭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
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
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李颀(约六九零—约七五三),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住在颍阳(今河南登封),早期出游交友,后在颍阳之东川别业读书十载。
唐开元二十三年进士,授新乡尉,因愤于久沈下僚,归颍阳隐居至去世。
诗风雄健豪放,慷慨悲凉,有《李颀诗集》。
张旭:(六五八―约七四七)字伯高,号季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唐开元年间任常熟尉,居城东醉尉街,街名沿袭至今。
后官至金吾长史。
善书法,尤长草书,时人称为“草圣”。
性嗜酒,与李白等人合称“酒中八仙”。
每大醉后,呼号狂走,索笔挥毫,或以头濡墨而书,人曰“张颠”,其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号为“三绝”。
传世真迹有《古诗四帖》,草书四十行等。
唐?常建(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第三峰西山第三顶,茅宇依双松。
杳杳欲至天,云梯升几重。
莹魄澄玉虚,以求鸾鹤踪。
逶迤非天人,执节乘赤龙。
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
常熟古建筑——名人第宅、亭台楼阁
常熟古建筑——名人第宅、亭台楼阁摘自《重修常昭合志》《常熟市志》《虞山林场志》《虞山镇志》配图:常熟记忆一、名人宅第1、言子故居在东言子巷15—17号。
唐陆广微《吴地记》载:“常熟县北一百九十步有孔子弟子言偃宅,中有圣井,阔三尺,深十丈。
傍有盟,盟北百步有浣纱石,可方四丈。
”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所载基本与《吴地记》相同。
南宋范成大《吴郡志》,除引《吴地记》外,又引《舆地志》曰:“梁萧正德为郡太守,将石去,莫知所在。
”但从南宋庆元五年(1199)大儒朱熹的《平江府常熟县学丹阳公祠堂记》碑文:“而此县有巷名子游,有桥名文学,相传至今。
《图经》又言:公之故宅在县西北,而旧井存焉。
则今虽不复可见,而公为此县之人,盖不诬矣。
”似此时言子故居及墨井已迹湮无寻。
或许朱熹写此碑文时没有到过常熟,仅是感想。
不过其所引《图经》是五代北宋初之书,藉此我们仍可知道五代、北宋初宅井犹存。
元至元间黄缙《常熟州学田记》曰:“常熟故吴地,州西子游宅在焉。
”大德十一年(1307)周驰《重修谯楼记》称:“北则子游旧居,故家乔木,遗井沈沈。
”近年出土明洪武间林大同所撰副都御史邑人吴讷祖父《吴天佑墓志铭》亦称:“世居文学里言子旧宅之傍”。
据明万历间杨仪《明良记》、姚宗仪《常熟县私志》及清雍正二年(1724)孔子68世孙衍圣公孔传铎《复言子宅记》、陈祖范《复先贤言子宅记》等载,大约在永乐初,言子62世孙名言信者,由象贤斋弟子员任谏垣,一说任户部给事中,因言事得罪太祖,被簿录其家。
子姓除留守坟墓祠堂者外,均遭充军发配等处分,由是宅亦废。
至明末,言子故居成为西方天主教堂。
清初,画家吴历曾居于井旁,自号“墨井道人”。
康熙末年,圣祖一度禁教,言子裔孙言德坚乃向江苏布政使鄂尔泰等上书申请恢复先贤故宅,得到旨准。
雍正初,先是由言德坚在言子故居中设言子木主供族中祭祀,其后乾隆间又有其子言如洙及言如泗等相度经营,大加修葺整治,历4个月而竣工。
计有三组建筑,中轴线上为三重,每重皆三楹,依次是大门、仪门和言子正庙。
常熟的旅游景点
常熟的旅游景点
常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许多令人向往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常熟的主要旅游景点:
1. 唐诗“锦城常熟”中提到的锦溪秀水:锦溪是常熟最古老的水乡之一,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水乡文化。
2. 锦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常熟市区东北部,是常熟市重点打造的生态旅游区,以独特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
3. 青林湿地公园:该公园位于常熟市青林镇,是常熟市规模最大的湿地公园之一,具有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植物种类。
4. 诚信园:位于常熟市区,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
这个古老的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和精心设计的园景而闻名。
5. 虞山风景区:位于常熟市西南部,素有“虞山高庙密”之称,景区内有众多古建筑、山水景观和文化遗址,是常熟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6. 毛泽东故居:位于常熟市区东南部,是中国伟大领导人毛泽东的故居之一,内有许多关于毛泽东生平和革命事迹的展示和展品。
7. 陈桥古镇:位于常熟市北部,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这个
古老的镇子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和传统文化,是游客了解江南水乡风貌的好去处。
常熟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如锦丰花海、巴山上天门、官闸镇古村等。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常熟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供游客探索。
常熟历史名人故事
常熟历史名人故事常熟是一片孕育英才之地,历史上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以下是一些常熟的历史名人和他们的故事:仲雍:仲雍,又称虞仲、吴仲、孰哉,是黄帝的18世孙,古公亶父的第二子。
仲雍和他的兄长太伯为了顺从父亲的意愿,放弃了对周族首领地位的继承权,南迁至无锡、常熟一带,并在那里建立了勾吴王国。
他们的行为被视为对父王实现灭商愿望的支持。
最终,他们将王位继承权让给了弟弟季历,而季历的儿子即为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此外,仲雍墓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东麓,是常熟有历史考证的最古老的墓葬之一,于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墓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3000年前,是研究古代吴地历史的重要遗址。
总的来说,仲雍在吴地和常熟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该地区的始祖,并且在当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言偃: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也是孔子三千学生中唯一的南方人。
因其才学和在鲁国武城宰的政绩,被后世尊为“南方夫子”。
他的教化使得当地文化兴盛,对江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公望:元代著名画家,平江路常熟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被誉为“元四家”之首。
他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杰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黄公望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高深的造诣,还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黄公望于1347年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当时他已经79岁。
这幅画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展现了江南山水的连绵浩渺和深远意境。
黄公望不仅在笔墨技法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且通过深入的观察和真切的体验,将富春江边的景致生动地呈现在画卷上。
《富春山居图》的命运坎坷,经历了多次易手。
黄公望最初将这幅画赠予了他的师弟郑樗(无用禅师)。
在明代,这幅画又传到了画坛大家沈周手中,但在沈周将画送朋友题跋时,画被朋友的儿子盗走并卖掉,此后便如石沉大海般失去了消息。
《富春山居图》最终分为两段,前半卷称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称为《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常熟古迹——唐氏宅园
常熟古迹——唐氏宅园
唐氏宅园位于常熟市县南街 47号,原系清末漕运总输唐一葵私家园林。
据建国后虞山镇城东地区古建筑普查资料载,“内有书厅一座、亭子二座及船厅、池塘、假山、名树等。
现为县图书馆”。
《常熟市志》称,此园占地仅半亩,然匠心独运,筑有亭、台、轩、榭。
中心一小池,上有三曲石桥,四周堆假山,植花木,俯视池水,有如临深渊之感。
沿墙环以游廊,其北筑旱肪半截,又筑半亭多处。
园最玲珑,富有诗意。
1982年11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好像是民宿。
这组照片摄于2009年5月30日。
我小时候,下图中大屋是常熟图书馆少儿阅览室,去那里面看小人书是免费的,到京门电影院对面小书摊上看是要花钱的。
小学记叙作文:常熟,我的故乡系列习作——去翁氏故居见见翁老先生67
常熟,我的故乡系列习作(5)——去翁氏故居见见翁老先生在我们常熟古城区,翁家巷内坐落着一座明清古建筑群,这就是翁氏故居,现在的翁同和纪念馆。
翁氏故居,南为翁家巷门,北至山塘径岸,东至南市里,西至书院街(在第一人民医院对面)。
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
建筑设计遵循古代官绅住宅以中轴为主的形制格局,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轿厅、彩衣堂、后堂楼和双桂轩等,共为7进。
我的足迹以中轴为主线,略向两边延伸。
那天(五个周日),我和妈妈沿着书院街来到了翁同和的故居。
我们来到翁家巷石柱门口,石门上方“状元坊”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
古朴典雅的石坊柱上还镌邑人、苏州大学钱仲联教授撰写的楹联:此中出叔侄大魁昆弟抚相画栋雕梁门第海虞称冠代;何必数榜眼感旧会元有坊华篇胜迹声名琴水让高山。
进入这古老的小巷,没走几步,便来到了翁同和纪念馆门口。
我们进入门厅,只见有一块匾悬挂在门厅里,上面写着“状元第”。
听妈妈说,此匾由学前街翁曾源(翁同和的侄子)宅移来,常熟在清代一共出了6位状元,翁曾源是最晚的一位。
在科举制度废除百年以来,仅有这块“状元第”匾仍保存至今,十分珍贵。
匾的上框雕有二龙夺珠,左右各一龙,回视明珠;下框雕有双凤牡丹;四框雕有云山。
全部加以真金描绘,制作精美。
历时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仍光彩如新。
我们又来到了第二进。
第二进是轿厅,是贵客下轿、待茶和等候主人接见的处所。
上置家堂,匾曰:“恩向日边来”。
左通账房、教庠,有管家人等居住。
右通玉兰轩,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我早听说玉兰轩里陈列有巨型黄杨木雕《万物呈祥》,而且那上面雕有十二生肖,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和妈妈来到了玉兰轩的陈列馆里。
我仔细地研究了一下,黄杨木径约达60厘米,根须虬曲盘缠,繁密达百数。
雕刻家随根须原形稍加斧凿,即呈鸟兽虫鱼花果种种,诸如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无不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 (万物呈祥)玉兰轩小院有玉兰树,院北有二层小楼,名“书阁”,阁中陈列先生书画作品若干。
常熟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常熟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常熟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翁同龢(“状元宰相”、“两代帝师”。
晚清政治家,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言子(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位列孔子十大弟子之第九,“南方夫子”。
“道启东南,文开吴会”的先驱)
曾朴(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孽海花》著者)
钱谦益(牧斋)(清初文坛领袖)
仲雍(吴文化始祖,泰伯之弟,吴国国君)
严天池(虞山琴派创始人,著作《松弦馆琴谱》被海内推为正声.其创立的虞山琴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柳如是(明末清初八大才女之一)
王翚(石谷)(清“四王”之一,被尊为画圣)
瞿式耜(南明抗清名臣)
黄公望(“元四家”之一,被称为元代画坛魁首,名著《富春山居图》,现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
常熟文物保护单位
常熟文物保护单位序号文物保护单位名称级别1綵衣堂全国重点2赵用贤宅全国重点3崇教兴福寺塔全国重点4言子专祠省级5燕园省级6黄公望墓省级7王石谷墓省级8翁同龢墓省级9王鈇墓省级10仲雍墓省级11言子墓省级12瞿式耜墓省级13兴福寺省级14聚沙塔省级15钱牧斋·柳如是墓省级16严讷宅省级17铁琴铜剑楼省级18赵园·曾园省级19瞿景淳墓省级20四高僧墓省级21月河桥市级22读书台市级23荫远堂市级24钓渚渡桥市级25北新桥市级26长寿桥市级27程家桥市级28笛在月明楼市级29甸桥市级30拂水桥市级31广嗣桥市级32荷香馆张宅市级33徽州会馆市级34蒋泂宅市级35李氏义庄市级36灵公殿戏楼市级37庞洪文宅市级38屈成霖宅后堂楼市级39沈石友宅市级40顺民桥市级41孙氏祠堂市级42太平军侯裕田公馆市级43唐氏宅园市级44王石谷祠市级45维摩寺市级46卫氏义庄市级47翁心存故居市级48香花桥市级49辛峰亭市级50徐氏虹隐楼市级51言子故居及墨井市级52言子故里亭市级53迎阳桥市级54永济桥市级55永忍堂张宅市级56游文书院“四照堂”市级57张氏爱日精庐市级58赵宅雕花小厅市级59周章墓市级60印应雷墓市级61缪仲醇墓市级62严天池墓市级63蒋元枢墓市级64翁同爵墓市级65翁咸封墓市级66翁心存墓市级67杨晋墓市级68虞山石室土墩市级69古运河琴川市级70欧阳墩遗址市级71城垣遗址市级72太平军石营遗址市级73曾朴墓市级74二义士墓市级75常熟县立图书馆旧址市级76谭震林召开何市各界人士代表会会址市级77中共常熟特别支部活动旧址市级78中共常熟县代表大会会址市级79邑学泮池及古井市级80铜官山摩崖石刻市级81剑门摩崖石刻市级82桃源涧摩崖石刻市级83虞山东麓摩崖石刻市级84钱底巷遗址市级85赵石墓市级86瞿启甲墓市级87张鸿墓市级88常熟县人民抗日自卫会成立会址市级89常熟革命烈士陵园市级90罗墩遗址市级91太平巷明厅市级92华阳桥市级93聚福桥市级94辛峰巷清代厅堂市级95某宅(虹桥下塘明厅) 市级96乐贤堂徐宅市级97闾庆堂贾宅市级98庞薰琴故居99曾朴故居市级100草荡13号(杨宅)市级101支塘姚厅市级102集贤桥市级103照山桥市级支塘张宅市级105古里刘氏敦厚堂市级106梅李刘神堂市级107东市河俞宅市级108大义蜂蚁节孝坊市级109魏浣初墓110唐洪培墓市级111邵松年墓市级112交通银行常熟支行旧址市级113梅李抗日碉堡市级114古里十八烈士墓市级唐市石板街市级。
常熟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常熟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常熟市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2018年,常熟市共公布了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涵盖了文化遗产、古建筑、文物
文化景观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文物遗址
1.刘家园文化遗址:位于沙家浜镇境内,是夏商时期的古墓群和
商周时期遗址;
2.邵伯文化遗址:位于梅李镇东山西麓,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二、历史建筑
1.花桥水衙:位于花桥镇,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江南地区仅
存的水衙之一;
2.方塌里民居:位于沙家浜镇方塌里村,是清代建筑,采用传统
砖木结构,保存完整;
3.株梅桥:位于梅李镇长春新村和茶山村交界处,是清代建筑,
桥为木结构,桥面为石质;
4.劳子源宅:位于梅李镇下茅山村,是明代建筑,保存完整;
5.梁园:位于东南街道,是江南园林中的代表作之一,建于明代,以“亭、榭、楼、阁、廊、殿”为主要建筑形式,景观独特。
三、文化景观
1.方塌里传统村落:位于沙家浜镇方塌里村,是常熟市重要的传
统村落保护单位之一;
2.桃花岛文化旅游区:位于辛庄镇,囊括了桃花岛、春舞温泉、
九华山文化带等多个景点,是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
能景区。
以上是常熟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详细介绍。
这些文物古
迹和历史建筑代表了常熟市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
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保护好这些文物,不
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也能促进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传承保护好这些文物遗产,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永存于世。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
访古虞山(常熟虞山,兴福寺,翁同龢故居)又来到常熟,一天的时间里,有去重复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我总是贪心的,妄想一日里,能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
但光阴总是匆匆,如水流逝。
磨磨蹭蹭出发,已经近午,打车去兴福寺,寺庙在虞山北麓脚下。
大约因为古刹在当地名气颇大,并且年生久远,所以人气很高。
喝茶的,礼佛的,观光的都有。
多为喝茶者。
远远近近的水榭楼台,密密麻麻的围满茶座,一杯清茶,一碗瓜子儿,似乎也可以闲闲的度过一日。
普通的茶水10元一杯,白茶要50元。
沿途有老人售卖山货,听不懂当地语言,只觉得音韵铿锵,有些节律感。
一盒檀香只得5元,一小包晒干的金桂,却要15。
可见,任何东西的价值,都并不绝对。
寺庙始建于南齐,历经毁损与重建。
门前石狮颇见沧桑与古朴,布满青苔,岁月磨去了曾精细的棱角。
两株怪柳,若垂垂老者,需要木条细棍支撑扶持。
门前的匾额雕刻苍劲。
寺门近在眼前,周围的植被茂密,古木参天。
春天来得陆陆续续。
故而有些树木,仍然光秃着枝干,一带水流环绕寺庙,曲水里,也倒映着枝条的身姿,张牙舞爪,交错缠绕。
桥墩周围有紫色的花朵盛放,连成一片,初时,以为是断肠草。
还有另外一种紫色的花,在一方小庭院里,朝一个方向,盛放着,如同争先恐后的鱼群,追逐着春天的气息。
满庭初生的春花,春草,柔弱,但已具燎原之势。
寺内有白莲池,一株数百年玉兰,似乎只剩枯褐树皮,被一路防护着,横斜靠在一段钢筋上,蜿蜒曲折探入水池。
不多的枝条,还勉力绽放着花朵,虽然看似奄奄一息,却曾繁花满枝。
且花色饱满,圆润硕大。
水池清澈如碧,可见潭底。
穿过潭水,似乎能透彻照见自己的内心,澄明如镜。
这个季节的玉兰,已经开败,但独此一景,已颇具禅意。
禅寺很大,透过走廊的门廊,能看到一重又一重的光影交错,明灭。
显得空荡荡又寂寥。
突然明白遁入空门的含义。
走过这一重又一重的门,没有世俗的喧嚣,入目,入心,皆是安宁。
也算得一种大彻大悟。
寺中有米芾题字,彼时寺庙还叫做破山寺。
苏州百馆(76)言子故里访先贤
苏州百馆(76)言子故里访先贤言子故里访先贤山高/图文作者手机拍摄言偃,字子游,春秋时吴地常熟人。
孔门七十二贤弟子唯一南方弟子,被誉为南方夫子。
作者手机拍摄在虞城有关言子故迹甚多,2019年9月28日,言子旧宅修复开放,修缮开放后的言子旧宅,将成为介绍言子生平,宣传言子功绩,弘扬儒学文化的场所,也是常熟又一处文化地标。
言子旧宅位于古城区东言子巷。
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现为常熟文保单位,宅内恢复了宝翰楼、世恩堂、弦歌馆等建筑。
现存三座清代建筑、6块清代碑刻以及历代的陶瓷器、石构件等文物。
尤其是宅内的墨井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为准备写这篇文章,在言子旧宅修缮期,作者不时去探访,记录进展情况,以备后用。
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墨井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言子故里亭,俗称十里亭,原位于常熟南门外5公里处莫城元和塘东岸偃泾铺。
1994年迁建现环城南路护城河畔。
“邑里崇名迹,东南钟大贤"。
先贤言子故里碑,乾隆乙丑岁次仲夏月吉立。
作者手机拍摄言子墓,位于虞山东麓,依山而建,气势雄伟。
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言子祠,2019年10月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全国唯一一处在文庙范围内,单独设祠祭祀孔子学生言偃的建筑,今存有三进,第一进祠门,第二进仪门与西厢房,第三进享殿,均为明代建筑。
道启东南,文开吴会。
古迹群多,值得一探。
手机拍摄手机拍摄朋友旅游第一站不妨首选常熟城,言子故里访先贤。
山高作于2020年一月二十五日作者原创。
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摄于常熟文庙作者摄于常熟文庙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作者手机拍摄来源:《山高水长》简书日记2020-01-25。
常熟记忆之109:辛峰亭、霸王鞭…这些名胜都和他有关,却被忽略很多年!
常熟记忆之109:辛峰亭、霸王鞭…这些名胜都和他有关,却
被忽略很多年!
在明代常熟历史上,有一位人物,无论他在朝廷为官期间,还是归里为乡梓公益尽力时期,他都称得上是一位引人注目的人士。
尤其是罢官归里后,在常熟做了大量公益事业,常熟有名的辛峰亭、西门外烧香浜到祖师的“霸王鞭”登山道,虞山十八景之一的“昆仑双塔”之聚奎塔……都和他有关,然而很多人对他知之甚少……
1
“平民股神”屡屡创造股市奇闻,核心关键有三点!
广告
萧应宫(1539~1611年),字观复,常熟人。
明万历甲戌( 1574)年进士。
清代到民国时期历修县志,他都入“人物”卷。
但令人费解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常熟编纂的《常熟市志》《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词典》《虞山镇志》《常熟人物选》等都没有把他收入,也几乎没有看到有专门介绍他事迹的文章。
仅在一些史料轶事中偶有提及,如在记述古城的街巷时,提到“萧家廊下”时,就简单叙述:“在古城区东部,北起仓巷,南至后花园弄,因明万历甲戌进士萧应宫宅在此处而得名”,寥寥数语,仅此而已。
展开剩余83%。
爱国主义基地 王淦昌故居
61撰文/张 凤名人故居往往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杰出人物过去生活居住的地方,通过布展陈设集中体现了名人所具有的独特精神,更是当地丰富文化内涵的一个生动写照。
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南街44号的王淦昌故居,是青年时期王淦昌及其家人生活的地方。
整座院落坐东朝西,核心建筑现存三进,建筑面积为257平方米。
2017年进行大修时,将故居周边部分传统民居及建筑纳入整体保护范围,目前占地面积达到972平方米。
故居本体的三槐堂、起居室及两侧建筑内设置的生平展览、功德碑廊以及青少年核科普馆都成为了宣传王淦昌事迹、弘扬王淦昌精神的重要爱国主义阵地。
作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参与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科学和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开拓者之一。
这些事都集中体现了王淦昌先生以身许国、献身科研的浓厚爱国主义情怀。
但王淦昌故居地处乡镇,必然就面临着资源相对不足、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扩大故居作为未成年人爱国主义宣传基地的作用范围,对照目前具体的工作,笔者自2017年王淦昌故居修复对外开放后,就在此场馆工作,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
乡镇名人故居要积极与当地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联系,力促故居成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场课堂。
故居和学校应积极将现场和学生课堂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这种教与学的环境中感受历史、体会历史,既能增加直观感染力,又能激发学生旺盛的学习兴趣,必定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王淦昌出生在常熟市支塘镇,当地为了纪念这位名人,于2001年将支塘中学更名为王淦昌中学。
每一位王淦昌中学的学生在入学、入团、军训、政训等时候都会走入王淦昌故居,学习王老的爱国情怀。
同时辖区内其他幼儿园、中小学每年跟王淦昌故居合作都会推出寻访支塘传统文化的活动。
尤其是每年与张青莲小学合作的“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做好小小宣传员”实践教育活动,一批批的小学生上岗成为故居小讲解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引起了更多来参观小朋友的好奇心,小讲解员们也在讲解中深切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加了独特的宣传效果。
苏州常熟旅游景点
苏州常熟旅游景点
苏州常熟市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
以下是常熟市的一些旅游景点:
1. 阳澄湖:位于常熟市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以产出有名的大闸蟹而闻名,游客可以欣赏湖景、品尝美食。
2. 范蠡故里:范蠡是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贤人,他的故里位于常熟市东北部,被认为是中国典型的水乡古村落,游客可以参观范蠡广场、范蠡纪念馆等景点。
3. 常熟博物馆:常熟博物馆位于市中心,建筑风格独特,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展示了常熟市的历史和文化。
4. 盘山景区:位于常熟市南部的盘山景区,是一个融自然风光、文化历史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有森林、山泉、古建筑等。
5. 千灯古镇:坐落在常熟市东南部的千灯古镇,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镇,拥有众多古民居、古桥、古街等传统建
筑和文化景观。
6. 菱湖湿地公园:常熟市的菱湖湿地公园是一个生态湿地公园,拥有广阔的湖泊和湿地,是观赏湖景和进行生态探索的好去处。
以上仅为常熟市的一部分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地方等待游客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刘德斋故居
敦厚堂
市级
古里镇文昌街东
民居
刘德斋(1843-1912年),俗名刘必振,号 竹梧书屋侍者,近代著名西洋画家。 侯裕田(1828~1865),天平天国重要 将领,在攻打金陵时,担任水师主将,转 战南北,被加封为森王,后任常昭监守。 杨沂孙,清代书法家
11
庞鸿文故居
市级
南泾堂36-40号
民居
12
庞薰琹故居
市级
南泾堂24号
市文化局用房
庞薰琹(1906~1985)原名蓥,字虞 弦,笔名鼓轩。常熟人。我国著名绘画艺 术家、工艺美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 屈成霖,清景州知州,清乾隆间建望海 楼,后易名维摩山庄。 徐兆玮(1867~1940)字少逵,号倚 虹,又号虹隐,别署剑心。常熟何市人。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选庶吉 士,授编修。后参加同盟会,曾任常熟代 理民政长、国会众议员。为《重修常昭合 志》副总纂。 沈石友(1858~1917)收藏家、诗人 蒋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进士), 历任云南学道、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因 屯田有功,人称“屯田侍郎”。
序 号
名
称
别 号
保护等级
地
点
故居现状
名人简介 翁心存(1791~1862)字二铭,号邃庵。 常熟人。晚清政治家,历任吏部尚书、翰 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户部尚书、 上书房总师傅、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为同 治帝师。翁同龢(1830~1904),字声 甫,号叔平,晚号松禅、瓶庐居士。为同 治、光绪两朝帝师,我国近代史上颇有影 响的政治家。 赵用贤(1535~1596)字汝师,号定宇。 常熟人。明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 至吏部左侍郎。谥“文毅”。赵琦美 (1563~1624)字玄度,号清常道人。常 熟人。赵用贤子。以父荫,官至刑部郎 中,授奉政大夫。搜集元、明杂剧200余 种,整理校勘,成《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 剧》。其藏书处即脉望馆,编著有《脉望 馆书目》、《洪武圣政记》、《伪吴杂记 》、《容台小草》等。 严讷(1511~1584)字敏卿,号养斋,常 熟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授 翰林院编修。善文章、书法,工花鸟画。 授翰林学士,历礼部、吏部侍郎代礼部、 吏部尚书。后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 。卒赠太子少保,谥“文靖”。 翁同龢(1830~1904),晚清政治家,两 朝帝师。 蒋元枢(1738~1781),清乾隆间东阁大 学士蒋溥之子、台湾知府;蒋因培 (1768~1839),蒋元枢族侄、山东泰安 县令。张鸿(1867~1941),字隐南,别 署蛮公、燕谷老人。常熟人。光绪三十年 进士。历宫内阁中书、户部主事、外务部 郎中,记名御史。曾出任驻日本长崎、神 户及朝鲜仁川领事。民国5年(1916年) 归里,居燕园。致力于桑梓事业,暮年因 曾朴之托,撰成小说《续孽海花》。
5
蒋元枢、蒋因培故居
燕园
省级
辛峰巷16号
园林
6 7
曾朴故居 赵烈文故居
曾园 赵园
省级 省级
翁府前7号 翁府前7号
8
瞿绍基、瞿镛故居
铁琴铜 剑楼
省级
古里镇西街
9
言子故居、吴历故居
市级
东言子巷13、17号
10
曾之撰、曾朴故居
市级
山塘泾岸94号
曾朴(1872~1935)近代文学家、出版家 。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孽海花》列为清 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赵烈文(1832~1894),清誉州知州。曾 园林 国藩重要幕僚,金石收藏家、鉴赏家。 瞿绍基(1772~1836),字厚培,号荫棠 。常熟古里人。曾署阳湖县学训导。为铁 琴铜剑楼第一代藏书家。瞿镛 (1794~1846)字子雍。常熟古里人。瞿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 绍基子。曾署宝山县学训导。承父志继续 搜集藏书,使“铁琴铜剑楼”为清季四大 藏书楼之一。著有《续海虞文苑诗苑稿》 、《续金石萃编》、《铁琴铜剑楼词稿 》,还编有《恬裕斋藏书目录》。另外将 收藏的几百枚印章,编成《集古印谱》。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常熟人。 春秋时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早 年在中原培育儒学人才,晚年返回江南, 道启东南,文开吴会,从游者众。后人奉 祀累世不绝。吴历(1632~1718)原名启 民居 历,字渔山,因所居有言子墨井,故号墨 井道人,又号桃溪居士。常熟人。以山水 画闻名于清初画坛,与“四王”和恽寿平 合称为“清六家”。入天主教后画风受西 洋画影响。书法学苏轼,又善诗,著有《 墨井诗钞》、《三巴集》、《墨井画跋》 曾之撰, 清同治、光绪间刑部郎中。曾 朴(1872~1935)近代文学家、出版家。 民居 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孽海花》列为清末 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园林 庞鸿文(1845~1909)字伯絅,号絅堂 。常熟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 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曾任湖北学政、 国子监司业,擢升太常寺少卿、通政司副 使等职。
18
俞钟颖、宗秀松、俞炳 元故居
市级
东市河22号(含东 市河三弄9、13、15 号)
民居
19
姚汝化故居
市级
支塘镇东街姚家角 嘴,集贤桥东首
2007年支塘镇启动 姚汝化,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进士,官 修复工程 中书舍人。
20
张青莲故居
市级
张青莲(1908~2006)为中国科学院资 支塘镇东街姚家角嘴 2007年支塘镇启动 深院士,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特别是有关同 集贤桥东首 修复工程 位素化学及重水的研究,是我国稳定同位 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13
屈成霖故居
市级
南门大街46号
民居
14
徐兆玮故居
虹隐楼
市级
支塘镇何市图书馆内
何市围棋馆
15 16
沈石友故居 蒋炯故居
市级 市级
城区翁府前 虞山镇辛峰巷30号 梅李镇
民居 民居
17
张金吾故居
爱日精 庐
市级
2007年迁建为梅李历 张金吾(1787~1829)清代藏书家。 史文化博物馆 俞钟颖(1847~1924)曾任清光绪年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官至广东按察使 、河南布政使。其后裔俞炳元 (1915~1968)为著名水电专家。宗秀 松(1888~1928)毕生热爱教育事业, 为常熟学前小学创始人之一。
1
翁心存、翁同龢故居
綵衣堂
全国
翁家巷门2、4、37号
1991年辟为翁同龢纪 念馆
2
赵用贤、赵琦美故居
脉望馆
全国
城区南赵弄10号
2005年辟为虞山派古 琴艺术馆
3
严讷故居
省级
县南街周神庙弄3号 2007年启动修复工程
4翁同龢晚年故居来自瓶隐庐省级常熟虞山西麓鹁鸽峰 修缮为瓶隐庐纪念 下,翁氏新阡之南 馆,2007年建成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