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

消毒剂
消毒剂

1/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在水消毒、环境消毒、器具消毒等方面应用。漂白粉、84消毒液、二氯异氰脲酸钠如亿佳洁;三氯异氰脲酸如万福金安消毒片、泰胜消毒片、文华消毒片;同属卤族消毒剂的碘类消毒剂如碘酒、碘伏主要用于皮肤消毒,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主要用于环境与工器消毒。

2/二氧化氯:主要在水消毒、器具消毒、环境消毒、食品消毒等方面应用。有绿先锋、奇露、华龙星宇、文华206、氧氯灵等;

3/醛类消毒剂:福尔马林溶液与高锰酸钾配合使用,主要用于熏蒸消毒,戊二醛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

4/过氧化剂类消毒剂:常见的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过氧乙酸用途广泛,缺点是不稳定,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大。过氧化氢主要用于空气消毒、皮肤消毒、粘膜消毒。过氧戊二酸稳定性好于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但成本高,处于停产状态,市场上基本见不到。臭氧消毒在纯净水厂大行道,主要是消毒之后无残留

3/季铵盐类:在交通工具、环境、工器具等方面消毒。有泰胜、优洁、优莱洁、万福金安、绿缘保、瑞茛消毒液;

4/其他消毒剂:洗必泰、三氯生等,可以在卫生用品中添加如制作消毒湿巾、抗菌香皂、空调消毒之类;酚类消毒剂有来苏尔、煤酚皂溶液,以前在医院环境消毒用得多,一到医院就能闻到来苏尔的味道;中草药消毒剂提取出来成本高,杀菌活性也有待提高,需要与化学消毒剂混配;生物制剂如生物酶、噬菌体等,有特定的作用对象,不一定能广谱消毒。收

理论上说,大部分季铵盐都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其中最常用的是洁尔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 溴化苄烷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

季铵盐类消毒剂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国内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大量生产应用,如苯扎溴铵,又名新洁尔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吐温80、卵磷脂,金属离子如钙、镁、铁等,对其杀菌作用有拮抗作用,影响杀效果。现在国内外生产的双链季铵盐,特别是第四代季铵盐,杀菌作用增强,受水硬度影响小,对金属无腐蚀性、对皮肤无刺激、毒性低,在很多领域得己应用。台湾生产的百毒杀,在台湾作为畜禽饲养场环境消毒的首选。国内江浙上海一带的消毒剂厂如万福金安、泰胜、绿缘保、优洁等厂家均有季铵盐类消毒产品,是交通工具消毒的首选消毒剂。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常用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产品 常用的消毒剂产品以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人们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氯消毒剂、臭氧、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双链季铵盐等。 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剂要求的制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醛类 常用的醛类消毒剂有甲醛与戊二醛,此类消毒原理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羟基和巯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甲醛具有极强的杀菌力,与氧化剂(高锰酸钾等)结合后所产生的气体进行熏蒸消毒,是空栏后封闭式消毒的最佳消毒剂。但甲醛刺激性气味强,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多用于浸泡、熏蒸消毒; 戊二醛气味较少,杀菌作用较甲醛强2~10倍,渗透能力强,对任何细菌、病毒、霉菌及顽固的芽胞等都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但对碳钢制品有一定的损害,可用于环境及猪体表的消毒,还可用于熏蒸消毒,因其不宜在物体表面聚合,故效果优于甲醛。此类产品如安灭杀(美国先灵葆雅,含有15%的戊二醛)。 季铵盐类 季铵盐类消毒剂是一种离子表面活性剂,属于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有单链季铵盐和双链季铵盐两种。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

最新整理常用消毒剂的消毒原理知识讲解

消毒的原理 消毒是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大型养殖集团因有较为完备的实验室,完善的管理措施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能够科学的选择消毒剂,检验消毒剂的质量和在现场使用后的实际消毒效果,使消毒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广大的养殖场(户)面对销售商上百种消毒剂的名称,品牌无法正确选择消毒剂,更无法检验消毒剂的内在质量和实际使用效果,本文按将消毒剂的作用机理就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 一、通过分子碰撞原理,即通过消毒剂分子碰到病原微生物杀灭病原微生物:这类消毒剂的配比浓度越高,消毒剂分子就越多;温度越高,消毒剂分子运动越快;环境中有机物越少;消毒剂分子碰到病原微生物机会就越多,消毒效果越好。具体使用时,须注意配比浓度(酒精则以75%最好)、环境温度和环境中有机物浓度。 (一)通过分子碰撞原理,使病原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沉淀的消毒剂: 这类消毒剂的作用特点是杀菌、杀病毒无选择性,可损害一切生命物质,属于原浆毒,消毒过程中可破坏宿主组织,即对猪、鸡有毒性,会引起畜禽应激,会污染环境,破坏设备。此类消毒剂仅可用于空室、环境消毒,绝不能带鸡带猪消毒。如酚类、醛类、强酸强碱类等。 1.酚类消毒剂: 石炭酸、来苏儿、煤酚、苯酚、复合酚等具有臭药水味的一类消毒剂:这类消毒剂商品名最多,其中苯酚对芽胞、病毒无效,复合酚含41%~49%的酚和22%~26%的醋酸,是其中消毒效果最好的,此类消毒剂因其具有特别的药臭味,又具原浆毒,吸入皮肤有至癌性,常用于消毒池和排泄物的消毒,很少用于空室消毒,更不能带鸡带猪消毒。具体消毒时须先把环境冲洗的干干净净,浓度要达到0.5%~1%以上,温度不能低于8℃,消毒效果才好。禁止在碱性环境或同碱性溶液及其它消毒液混合使用。 2.碱类消毒剂: 烧碱、生石灰等,常用2%~3%烧碱加10%~20%石灰乳消毒及刷白畜禽场墙壁、屋顶、地面等,假如配制烧碱溶液时提高温度、加入食盐消毒效果更佳。用烧碱液消毒时应注意防护,消毒畜禽舍地面后6小时~12小时,应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引起畜禽肢蹄、趾足和皮肤损害。生石灰是价廉易得的消毒药,许多养殖场喜用干石灰粉进行消毒,这是错误的。石灰必须在有水份的情况下才会

(完整版)消毒剂管理规定

医用消毒剂管理规定 消毒剂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一、基本要求 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2、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3、按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份含量按稀释定律配制所需浓度。 4、多数消毒剂配制后稳定性下降,应现用现配、使用前监测浓度。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或每次使用前监测浓度。 5、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 6、用于浸泡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7、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体表面,作用时间达到后应取出或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残留消毒剂。 8、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面罩等。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人员应尽可能离开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二、常用消毒剂 (一)含氯消毒剂 1、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高效、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适用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 擦拭法: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400 mg/L~700 mg/L的消毒

常用消毒剂

本中心常用消毒液介绍 一、消毒剂根据灭菌效果可分为三类: 1、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 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常用高效消毒剂有:含碘消毒剂、过氧化氢、臭氧、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漂 白粉、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纳【优 氯净】、三氯异氰尿酸)及有机汞等。 2、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 毒制剂。常用中效消毒剂有: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3、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常用低效消毒 剂有: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已定(洗必泰)等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二、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九大类: (1)含氯消毒剂(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3)环氧乙烷(4)醛类消毒剂 (5)酚类消毒剂(6)含碘消毒剂(7)醇类消毒剂(8)季铵盐类消毒剂 (9)双胍类消毒剂 三、本中心常用的消毒剂:施康、碘伏、酒精 (一)、施康----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溶于水之后性质更不稳定。 使用方法 1、浸泡法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1:100的施康)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 mg/L消毒液,浸泡﹥30 min。配制好的消毒剂24小时后需重新配制。 2、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的消毒的物品(如治疗台面、桌面等)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3、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400 mg/L—700 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10min--30 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 min。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注意事项: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封保存;使用时限≦24h。 (二)、碘伏----含碘消毒剂,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也可用于手术前

消毒剂的介绍及使用

消毒剂的介绍及使用 各种消毒剂种类繁多,消毒效果差异较大,适用范围各异,如果使用不当将造成人身伤害。 一、消毒剂的分类及特性 常见消毒剂分为氧化型和非氧化型两个大类: (一)氧化型消毒剂 主要破坏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而发挥消毒作用,主要品种包括: 1.过氧化物: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 2.氯制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等; 3.溴氯复合制剂:溴氯海因、富溴等;碘制剂:碘伏、PVP碘等。 (二)非氧化型消毒剂 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的正常生理活动,达到抑制或灭杀效果,一般对病毒灭效果不明显。北京东城区保洁公司以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主要品种包括: 1.过度金属盐:铜盐、锌盐、锰盐、银盐等; 2.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季磷盐等; 3.醛类:甲醛、戊二醛等; 4.其他:异噻唑啉酮、五氯苯酚盐等。 二、几种常用消毒剂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不同的消毒剂适用范围和使用浓度有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种消毒剂用于不同场合时的浓度也各不相同。

(一)过氧乙酸溶液 l.过氧乙酸溶液的适用范围 过氧乙酸一般分1号和2号溶液,分别包装。过氧乙酸对菌类病原体杀灭果较好,主要用于喷雾消毒。未稀释的过氧乙酸原液对手、皮肤有显著灼伤作,对金属有明显腐蚀,配制消毒原液、稀释液以及喷雾使用时,需要戴口罩和胶皮手套,过氧乙酸稀释液稳定性较差,使用时最好随时配制,过氧乙酸溶液一般不宜用于皮肤、家具和木制地板的消毒,浓度较高的溶液接手和皮肤时要及时用清水冲洗。 2.过氧乙酸溶液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首先需将1号和2号溶液等比例混合,静置24小时后成含有效成分16%-18%消毒液原液(室温低于25摄氏度需适当延长时间)。集洁网提示您在用于空气喷雾消毒时,取原液1份按1:35-40倍加水稀释制成含有效成分0.5%的消毒液;用于病人污染物等浸泡消毒时,取原液1份按1:90-100加水稀释制成含有效成分0,2%左右的消毒液;用于蔬菜、水果、餐具等浸泡消毒时,应该按1:200倍左右加水稀释,浸泡20-30分钟。 (二)次氯酸钠溶液(84消毒液) 1.次氯酸钠溶液的适用范围 次氯酸钠原液呈强碱性,对金属、棉织品、皮肤和家具油漆有腐蚀作用,不能直接使用。次氯酸钠的消毒效果一般,可以杀灭大多数细菌和部分病毒。主要用于蔬菜、瓜果、餐具的一般性消毒。 2.次氯酸钠溶液的使用方法

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

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 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 按用途分类: 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 按杀菌能力分类: 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 芽胞、真菌和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 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 固体、液体、气体 按化学性质分类 (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 Antec的“Virkon”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 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使用 最广泛的是PVP-I和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 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 (3)其他复合型:碘酸溶液(百菌消:碘、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 碘制剂性能对照表 (四)醛类:能产生自由醛基再适当条件下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某些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甲醛、戊二醛、聚甲醛等,目前最新的器械醛消毒剂是邻苯二甲醛OPA。 危害:甲醛、聚甲醛具有高度刺激性、高致癌。 醛类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各种消毒剂

各种消毒方法简介 一、过氧乙酸 1、过氧乙酸消毒剂腐蚀性极强,必须稀释后使用,属于广谱高效环保型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和芽孢均能快速杀灭。对皮肤、粘膜、眼睛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气味。本品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2、使用方法: a.对地面、墙壁、门窗消毒:浓度0.2%-0.5% 喷洒,喷药量200-300mg/m2,也可以用抹布 /纱布蘸取消毒液擦拭,门窗密闭作用60分钟以上。 b.对房间空间消毒:15%,7ml/m3,放入可加热器皿中电磁炉加热蒸发,密闭门窗熏蒸120 分钟。或者用浓度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8ml/m3,喷雾消毒,保持时间应当为30-60分钟,然后通风换气。 c.衣服消毒:15%,衣服悬挂室内,将消毒液放入可加热器皿中电磁炉加热蒸发,密闭门 窗熏蒸60-120分钟。 d.对器具消毒:0.5%的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以上。 e.对培养箱可用0.2%-0.5% 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或者擦拭 f.对手部污染严重时:0.2%的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者擦拭,流水冲干净 3、注意事项 a防止腐蚀和损伤(护目镜、手套、防护鞋) b对大理石和水磨石有损坏作用 c确保使用浓度:本物质不稳定,配制时保证浓度,随时使用随时配制,防止过期使用使用前可用专用试纸测试浓度。 二、75%酒精 1、70%—75%酒精主要用于消毒,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而浓度过低,虽可以进入细菌,但不能将体内的蛋白质凝固。 2、酒精消毒不是立即就能起作用的,常规消毒,要保留在手上至少30s,双手来回擦,杀灭细菌30s-60s,病毒3-10min,真菌孢子30-60min。 一般来说1小时应该消毒一次,时间长酒精挥发完就没有消毒效果了。 3、注意事项:不要长时间使用75%酒精消毒,同种消毒液长时间使用可能造成菌体的耐抗

消毒剂的种类及消毒原理

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 按用途分类: 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 按杀菌能力分类: 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结核 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 固体、液体、气体 按化学性质分类 (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Antec的“Virkon”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 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二) 含氯消毒剂: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 (1)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二氯二甲基海因、 四氯甘脲氯脲等的消毒剂 (2)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CaOCl2)、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Ca(ClO)2 2H2O)、次氯酸钠 (NaClO.5H2O)、氯化磷酸三钠(Na3PO4 . 1/4NaOCl . 12H2O)等。 缺陷及危害:代谢物:三氯甲烷高致癌、绝大多数刺激性强,无表 面活性作用 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无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三) 碘类消毒剂:是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制剂。一般来说可分为: (1)传统的碘制剂:碘水溶液、碘酊(俗称碘酒)和碘甘油。 (2)碘伏(Iodophor):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溶剂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阴离子型三大类;其中非离子型碘伏是使用最广泛、最安全的碘伏,主要有聚维酮碘(PVP-I)和聚醇醚碘(NP-I);尤其聚维酮碘(PVP-I),我国及世界各国药典都已收入在内。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使用最广泛的是PVP-I和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 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 (3)其他复合型:碘酸溶液(百菌消:碘、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 碘制剂性能对照表

常用消毒剂种类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化学消毒剂种类繁多,人们在消毒实践中,总要选择比较理想的化学消毒剂来使用。作为一个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杀菌谱广;(2)使用有效浓度低;(3)杀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稳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温下使用;(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8)对物品无腐蚀性;(9)无臭无味,无色;(10)毒性低,消毒后无残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12)价格低廉;(13)运输方便;(14)可大量生产供应。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据被消毒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某种消毒剂。 1 戊二醛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其灭菌浓度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碱性戊二醛常用于医疗器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值。PH在7.5-8.5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戊二醛杀菌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达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因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它的pH低于5,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1)杀菌原理: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疏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2)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 ②可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的灭菌; ③戊二醛在使用浓度下,具有刺激性小、腐蚀性低、安全低毒; ④受有机物的影响小,20%的有机物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缺点: ①灭菌时间长,灭菌一般要达到10个小时; ②戊二醛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水肿; ③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需用馏水充分冲洗后才能使用。 (3)杀菌作用 碱性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因而可用作灭菌剂,但强化酸性戊二醛杀芽胞效果稍弱(表1)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 常用的消毒剂按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按消毒效果分类有3种: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当今社会提倡无毒环保,环凯推出了高效环保消毒剂。下面对几种常见消毒剂进行介绍。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将细胞内的含巯基的酶氧化起到杀菌作用。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但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应避免在高浓度时(>500ppm)使用。当使用浓度低于500ppm时,其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100ppm 以下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对皮肤亦无任何的致敏作用。事实上,二氧化氯的常规使用浓度要远远低于500ppm,一般仅在几十ppm左右。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包括甲醛和戊二醛等。此类消毒原理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羟基和巯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酚类消毒剂

常用消毒剂

常用消毒液注意事项 一、消毒剂根据灭菌效果可分为三类: 1、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 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常用高效消毒剂有:含碘消毒剂、过氧化氢、臭氧、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漂 白粉、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纳【优 氯净】、三氯异氰尿酸)及有机汞等。 2、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 毒制剂。常用中效消毒剂有: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3、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常用低效消毒 剂有: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已定(洗必泰)等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二、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九大类: (1)含氯消毒剂(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3)环氧乙烷(4)醛类消毒剂 (5)酚类消毒剂(6)含碘消毒剂(7)醇类消毒剂(8)季铵盐类消毒剂 (9)双胍类消毒剂 三、本中心常用的消毒剂:施康、碘伏、酒精 (一)、施康----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溶于水之后性质更不稳定。 使用方法 1、浸泡法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1:100的施康)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 mg/L消毒液,浸泡﹥30 min。配制好的消毒剂24小时后需重新配制。 2、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的消毒的物品(如治疗台面、桌面等)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3、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400 mg/L—700 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10min--30 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 min。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注意事项: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封保存;使用时限≦24h。 (二)、碘伏----含碘消毒剂,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

消毒剂分类

1、消毒剂分类 根据国家卫生部编写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剂的杀菌水平将消毒剂分为如下3类: 1.1 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等。 1.2 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杆菌),以及多数病毒、真菌,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的消毒剂。如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醇类、酚类消毒剂等。 1.3 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剂.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 (洗泌泰)等双胍类消毒剂等。预防消毒时,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任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若有疫病发生,最好选用高效消毒剂进行扑灭,或选用已经权威机构检验鉴定杀灭效果确切的消毒剂进行扑灭。 2、常用消毒剂介绍 2.1 卤素类消毒剂 卤素类消毒剂包括:(1)含氯消毒剂;(2)含碘消毒剂;(3)含溴消毒剂。其杀菌原理是通过氧化、卤代反应破坏细胞壁、细胞膜,使细胞质漏出,细胞核也被破坏。也可以解释为其细胞结构、蛋白质、酶系统被氧化、卤代、分解、破坏。 2.1.1 合氯消毒剂 包括:(1)无机类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粉精等); (2)有机类含氯消毒剂(——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氯海因); (3)——氧化氯消毒剂。 无机类含氯消毒剂主要成分是NaOCI或Ca(OCl):。其中还含有NaOH或Ca(OH),,其水溶液是碱性。氯是以次氯酸根存在。次氯酸根带负电,病菌小粒也带负电,电性相斥,次氯酸根不易接近病菌进行杀灭。次氯酸是不带电荷的中性小分子,就很容易接近病菌,进行杀菌。试验也证实次氯酸的杀菌效力比次氯酸根强几十倍。有机含氯消毒剂属于氯胺结构类,在水溶液中逐渐水解生成次氯酸,其水溶液显酸性。其消毒杀菌力强于无机氯消毒剂,在水处理中使用,药效持久,对保证余氯的含量有利。该类消毒剂只要按规定保存,相当稳定,其有效期长。二氧化氯消毒剂,是4价氯消毒剂,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杀灭病菌。属于中性小分子,其价位高、杀菌力强。含氯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是环境消毒的首选消毒剂。安全环保、高效广谱。为国内外广泛使用。现在欧美国家也普遍使用。在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消毒方面,氯胺类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显出独特的优越性,是安全卫生的。今年被推荐为杀灭“非典”病毒的首选消毒剂。 2.1.2 合碘消毒剂 有碘酊、碘伏、PVP-I等。属于中效消毒剂。 2.1.3 合溴消毒剂 如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含溴异氰尿酸类等等。属于胺—溴结构类。其杀菌效力与含氯消毒剂差不多,但价格高。除藻性能特好。 2.2 氧化剂类消毒剂 氧化剂类消毒剂有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这两个都是高效消毒剂。是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壁、细胞膜及其酶系统等杀灭病菌的。过氧乙酸是环境消毒的很好消毒剂,今年作为杀灭“非典”病毒的消毒剂。过氧乙酸不仅有氧化杀菌的机理,它的强酸作用也能杀灭病毒。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仍有很好的杀菌效果,被选作冷库的良好消毒剂。它的缺点是不稳定,易分解失效。若改为双组份包装,在消毒前将两组份混合反应24-48 h再使用,其杀菌效果很好,与新的单组份一样,但保质期可达两年以上,就克服了过氧乙酸的不稳定的特点。  2.3 醛类消毒剂 醛类福尔马林溶液、戊二醛、戊二醛成本高,作为器械消毒不错,作为环境消毒受到成本的限制。福尔马林是很好的环境、尸体处理剂。醛类属于还原性,是通过凝固蛋白质杀灭病菌的。使用浓度大,气味大,属于高效消毒剂。 2.4 酚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有来苏尔、煤酚皂溶液、复合酚等。来苏尔和煤酚皂溶液是老消毒剂,属中效消毒剂。复合酚的消毒力强于前两种,完全可以取代前两种。是通过

常用化学消毒剂

1)过氧乙酸: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2min;0.5%溶液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60min;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l%溶液用于体温表消毒,浸泡30min.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浸泡金属类物品。应现配现用并放于阴凉处,以防高温引起爆炸。2)戊二醛: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金属器械及内镜等,消毒时间需30~60min,灭菌时间需10h.应现配现用。3)甲醛:40%甲醛熏蒸消毒空气和某些物品;4%~l0%甲醛用于浸泡器械及内镜。甲醛蒸汽穿透力弱,消毒的物品须悬挂或抖散。熏蒸消毒要求室温在18℃以上,相对湿度在70%~90%。4)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有氯胺T、漂白粉、二氯异氰脲酸钠(优氯净)。0.5%漂白粉溶液或0.5%~l%氯胺溶液用于消毒餐具、便器等,浸泡30min.1%~3%漂白粉,溶液或0.5%~3%氯胺溶液用于喷洒或擦拭地面、墙壁及物品表面。干粉用于消毒排泄物。漂白粉与粪便1:5用量搅拌后,放置2h,尿液每lOOml加漂白粉lg,放置lh.消毒剂应现配现用,保存在密闭容器内,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因有褪色和腐蚀作用,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衣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5)过氧化氢6)碘酊:2%碘酊用于皮肤消毒和一般皮肤感染,涂擦后20s,再用75%乙醇脱碘。碘酊不能用于黏膜消毒。皮肤过敏者禁用。碘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能浸泡金属器械。用后需加盖保存。(2)中效类消毒剂: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不能杀灭芽胞。1)乙醇:75%乙醇用于皮肤消毒,也可用于浸泡锐利金属器械及体温计。95%乙醇可用于燃烧灭菌。乙醇易挥发,故应加盖保存并定期测试,以保持有效浓度。乙醇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消毒。应存放于阴凉、避火处。2)碘伏:5%碘伏溶液用于皮肤消毒;20%溶液用于消毒体温计,应连续浸泡2次,每次30min.碘伏稀释后稳定性差,故宜现配现用,还应密闭、避光、置阴凉处保存。3)洗必泰:0.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3min;0.05%溶液用于黏膜消毒;0.1%溶液用于器械消毒,浸泡30min。4)苯扎溴铵酊:0.1%溶液用于皮肤、黏膜消毒。(3)低效类消毒剂:不能杀灭结核杆菌、亲水性病毒和芽胞。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其0.05%溶液用于黏膜消毒;0.1%溶液用于皮肤消毒;0.1%溶液浸泡金属器械时加入0.5%亚硝酸钠可防锈。苯扎溴铵有吸附作用,溶液内勿投入纱布、毛巾等;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有拮抗作用;对铝制品有破坏作用,勿用铝制容器盛装。

消毒剂分类

1卤素类消毒剂 卤素类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含溴消毒剂。 1.1 含氯消毒剂包括无机类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有机类含氯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氯海因),属于高效消毒剂。 有机含氯消毒剂杀菌力强于无机含氯消毒剂,在水中使用药效持久,是以非离解形式起到杀菌作用的,所以在酸性环境中其杀菌效果好,碱性环境稍差。 该类消毒剂性质稳定、易储存、使用方便、高效、消毒谱广,是环境消毒的首选消毒剂。缺点是易受有机质、还原性物质和酸碱度的影响,另外有机氯消毒剂对人畜有一定的危害性。 1.2 含碘消毒剂有碘酊、碘伏、复合碘制剂等。属于中效消毒剂。 碘酊具有快速而高效地杀灭细菌、芽胞、各种病毒及真菌的作用,早就成为外科消毒的首选消毒药。 碘伏类消毒剂的优点是:消毒谱广,对各种细菌、芽胞、病毒以及真菌均有杀灭能力;作用快速;气味小,无刺激,无腐蚀、毒性低;性质稳定、耐贮存。 缺点是在酸性环境下(pH=2~5范围内)消毒效果好,对金属有腐蚀作用;pH值偏高时,杀菌效果较差;碘杀菌的有效成分是游离碘,还原物质存在时消毒效果下降;另外日光会加速碘伏的分解,故应避光保存。 1.3 含溴消毒剂如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含溴异氰尿酸类等等。其杀菌效力与含氯消毒剂相似,但价格高,所以在畜禽消毒上很少应用,但在清除水藻上具有优越的性能。 2 氧化剂类消毒剂 氧化剂类消毒剂常见的有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这两个都是高效消毒剂。 过氧乙酸是用于环境消毒较好的消毒剂,在低温环境下仍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常用于冷库的消毒。它的缺点是不稳定、遇热易爆炸、易分解失效、有腐蚀性和刺激性。 高锰酸钾常用作畜禽运输工具和畜禽舍内的消毒。例如高锰酸钾-甲醛熏蒸法。 该类消毒剂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消毒效果良好。缺点是还原物质存在时消毒效果下降,日光会加速分解,故应避光保存。 3 醛类消毒剂 有福尔马林溶液、戊二醛等,成本较高,主要用于器械的消毒,作为环境消毒受到成本的限制。 4 酚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有来苏尔、煤酚皂溶液、复合酚等。复合酚的消毒力强于前两种,完全可以取代前两种。 此类消毒剂的优点是性质较稳定、生产工艺简单,对物品腐蚀性轻微,可用于畜禽舍的环境消毒,对各种细菌和有囊膜病毒的杀灭能力较强。 缺点是对结核杆菌和芽胞的作用不确切,对非囊膜病毒的效果较差;易受碱性物质和有机物的影响;有特殊臭味,有一定的刺激性,活畜禽消毒使用很受限制。酚能造成环境污染,其使用逐步受到限制。 5 季铵盐类消毒剂

消毒剂概况

消毒剂 一、 几个概念 1、消毒:应用适宜的化学消毒剂来消灭伤口、皮肤、物品、空气中的细菌称为消毒。如:手臂、术部、手术台等的消毒。但是大部分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与其浓度有关。 2、灭菌:用物理的方法(如煮沸、高压蒸气、干热、流动蒸气等)来消灭施术器械物品上附有的细菌,以防止接触感染的发生,称为灭菌。 3、污染:是指创伤或物品等被细菌和异物污染,或消毒不严所致。尚未呈现致病作用。 4、创伤保菌:创伤感染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因健康肉芽组织增生,细菌仅仅停留于创内,无向健康组织蔓延的趋势,称为创伤保菌。 5、化学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化合物及其制剂。利用化学药品杀灭病原微生物以达到预防感染和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方法称为化学消毒法。 6、一般物体表面:家庭、公共场所中日常用品表面及交通工具上人体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桌椅、床头柜、卫生洁具、门窗把手、楼梯扶手、公交车座椅、把手和儿童玩具等的表面。 二、消毒剂分类 (一)、按作用水平分类(表1) 苯扎溴铵等季胺盐类、氯己定等胍类、金属离子类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和亲 水病毒低效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醇类、酚类除细菌芽孢外的各种致 病微生物 中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臭氧、甲基乙内酰脲(海因)类化合物、双链季胺盐类一切致病性微生物,对 细菌芽孢也有一定的杀 灭作用 高效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一切微生物:细菌繁殖 体和芽孢、真菌、分枝 杆菌、病毒 灭菌剂消毒剂杀灭微生物范围分类 表1 (二)、按化学结构分: 1、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过氧戊二酸(p 臼glutaric acid)、臭氧(Ozone)等。 2、含氯消毒剂 如:二氯异氰尿酸钠Sodium Dichloroisocyanurate)俗称优氯净(Fichlor 60S)、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氯化磷酸三钠(chlorinated trisodium phosphate)、

消毒剂的种类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与应用 化学消毒灭菌法利用化学药物渗透细菌的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干忧细菌酶的活性,抑制细菌代谢与生长或损害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渗透性,破坏其生理功能等,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所用的药物称化学消毒剂。有的药物杀灭微生物的能力较强,可以达到灭菌,又称为灭菌剂。 凡不适于物理消毒灭菌而耐潮湿的物品,如锐利的金属、刀、剪、缝针与光学仪器(胃镜、膀胱镜等)及皮肤、粘膜,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病室空气、洁净室等均可采用此法。 1.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1)浸泡法选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水溶性消毒剂,将物品浸没于消毒剂内,在标准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2)擦拭法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在标准的浓度与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3)薰蒸法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在标准的浓度与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适用于室内物品及空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与不能蒸、煮、浸泡的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以及传染病人用过的票证等),均可用此法消毒。 ①纯乳酸常用于手术室与病室空气消毒。每100m2空间用乳酸12ml加等量水,放入治疗碗内,密闭门窗,加热熏蒸,待蒸发完毕,移去热源,继续封闭2 小时,随后开窗通风换气。 ②食醋5-10ml/m3 加热水1-2m3 ,闭门加热熏蒸到食醋蒸发完为止。因食醋含5%醋酸可改变细菌酸碱环境而有抑菌作用,对流感、流脑病室的空气可进行消毒。 此外,尚可应用甲醛或过氧乙酸等进行熏蒸灭菌 (4)喷雾法借助普通喷雾器或气溶胶喷雾器,使消毒剂产生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进行空气与物品表面的消毒。如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0、2%过氧乙酸溶液作空气喷雾。对细菌芽胞污染的表面,每立方米喷雾2%过氧乙酸溶液8ml 经30分钟(在18℃以上的室温下),可达99、9%杀灭率。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法将环氧乙烷气体置于密闭容器内,在标准的浓度、湿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环氧乙烷就是广谱气体杀菌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及芽胞,以及真菌与病毒等。穿透力强,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消毒后可迅速挥发,特别适用于不耐高热与温热的物品,如精密器械、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心肺机、起博器、书籍文件等,均无损害与腐蚀等副作用。本品沸点为10、8 ℃, 只能灌装于耐压金属罐或特制安瓿中。 2.消毒剂的性质与消毒水平 (1)高水平消毒剂杀菌谱广、消毒方法多样,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漂白粉、三合一、次氯酸钠、优氯净等)。高水平消毒剂性质不稳定,需现用现配。 (2)中等水平消毒剂其特点就是溶解度好、性质稳定、能长期贮存,但不能作灭菌剂。如碘伏、碘酒、乙醇、煤酚皂、高锰酸钾等。 (3)低水平消毒剂性质稳定、能长期贮存,无异味,无刺激性,但杀菌谱窄,对芽胞只有抑制作用。如季胺盐类(新洁尔灭、杜米芬、消毒净)、洗必太等。(注:高效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中效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不能杀灭芽胞。低效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不能杀灭芽孢与病毒) 3.消毒剂浓度稀释配制计算法 消毒剂原液与加工剂型一般浓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根据消毒的对象与目的加稀释,配制成适宜浓度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消毒灭菌效果。 稀释配制计算公式:C1·V1=C2·V2 C1――稀释前溶液浓度 C2――稀释后溶液浓度 V1――稀释前溶液体积 V2――稀释后溶液体积

消毒剂种类

消毒剂之种类 1、酸类∶作用原理为破坏细胞壁、细胞膜,及蛋白质凝固。 A.无机酸∶如盐酸、硫酸及硼酸等。 B.有机酸∶如蚁酸、醋酸、安息香酸及水杨酸等。 2、碱类∶作用与酸相同。氢氧基离子的解离度愈大,杀菌力就愈强;一般而言,pH值9 以上即有效。 A.碱水∶其原料为碱片,内含72%之NaOH;以其5%溶液应用于出入口踏槽消毒池,2-3%溶液消毒空栏猪舍。 B.生石灰(CaO )∶其遇水时pH 可达11,杀灭病毒及细菌之能力极强,且不受有机物之影响。可铺于猪舍四周及通道,并可填补凹凸空隙,且能吸湿,对仔猪下痢,化脓症之预防甚佳。 C.碳酸钠(Na2CO3)∶以2%之热溶液喷洒猪舍地面及通道,但消毒能力较差。 3、醇类∶其作用原理包括脂质溶解,蛋白变性及凝固,分子量愈高其杀菌力愈强。 A.乙醇( Ethanol )∶70-80%(v/v)浓度时,对细菌之细胞壁通透性最大,消毒能力最强。 B.异丙醇( Isopropanol )∶30%以上即有效,但有臭味且粘手。 4、石炭酸类∶造成蛋白质结构变化而变性,但与蛋白之黏合不紧密,可再游离入深部组织而造成毒性。不受有机物之影响,但遇含盐类之水( 硬水) 则效力减低。 A.石岸酸(酚,phenol)∶2 - 5%用于器具,手指及排泄物消毒;

0.5%用于血清或疫苗之防腐。 B.甲苯酚 ( Cresol )∶3%用于污物,水沟,牧地之消毒,1%用于手及器皿之消毒 C.复方煤馏油酚溶液 ( Lysol )∶50%甲苯酚之肥皂乳化溶液。除消毒外,尚有洗净力。 5、甲醛类∶ 与酶或核蛋白之活性基发生反应 ( 羟基化,Alkylation ),使其不活化。因成气体,所以浸透力大,杀菌力也强。 A.甲醛 ( 福尔马林,Formalin )∶一般与高锰酸钾混合使用,每立方公尺以 40 ml 福马林加 20 g之高锰酸钾作薰烟处理。 B.其它如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 )等。 6、界面活性剂∶ 降低界面张力,使其起泡而有洗净作用;又可破坏细胞膜,使其通透性增加,并使酶蛋白变性而可杀菌。其活性部份若带阴离子则称阴离子界面活性剂,若带阳离子则称阳离子界面活性剂。 A.阴离子界面活性剂∶即肥皂,消毒能力甚差,但洗净能力强,用肥皂洗手一分钟,可洗去 98%细菌。 B.阳离子界面活性剂∶即四级铵盐,杀菌力甚强,洗净力也佳。一般称为阳性肥皂或逆性肥皂。其制品有很多种,但主要为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及(苄索氯铵)Benzethonium chloride 系统。100 ~ 300 倍应用于手及器皿消毒,300 ~ 1000倍作为猪舍喷雾,1000 ~ 2000倍作饮水消毒。

养鱼常用的8种杀菌消毒剂

养鱼常用的8种杀菌消毒剂 生活中,不管是饲养什么鱼,都难免会遇到鱼儿感染细菌的状况。而这些问题,往往让新手们措手不及,玩家们筋疲力尽。而且,鱼缸的定期消毒,平时喂食活食要先消毒,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消毒剂。现在将养鱼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8种杀菌消毒剂和大家分享一下,将介绍各种消毒剂的杀菌原理,使用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消毒剂作个详细的介绍。 通过破坏细菌体内的蛋白质来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一、含氯消毒剂,这种消毒剂是通过易溶于水的次氯酸穿透细菌细胞膜进入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的过程。这种消毒剂可以杀死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等各种微生物,可谓杀菌效果强大,也是平时经常会用到的一种。 二、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和戊二醛等,其原理是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羟基和疏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但是对人体的皮肤和黏膜有刺激和固化的作用,因此平时使用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切不可用于餐具和空气中的消毒,一般用于医疗器械的杀菌和消毒,且经其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三、醇类消毒剂,和平时生活中的酒精消毒不无关系,它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是一种中效消毒剂,常用的是乙醇和异丙醇。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由于这类消毒剂易受有机物影响,而且易挥发,所以应采用浸泡消毒或反复擦拭的方法以保证其作用时间。 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杀菌 四、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来起到杀菌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这种消毒剂与其他消毒剂复配可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可将其溶于乙醇来增强其杀菌效果。 最强悍的消毒剂,杀灭所有细菌,且安全无毒,无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五、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具有强氧化能力,能将所有微生物杀灭。杀菌原理,如二氧化氯,通过对细胞壁强大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将细胞内的含巯基的酶氧化,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不同于醛类消毒剂的是,这类消毒剂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