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德育渗透是班主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其核心思想是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发掘并引导培养其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德育渗透。
1、言传身教: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中的榜样,其言行举止必须要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会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渐渐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2、班会教育:班会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以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班规班纪和班级文化,进而让学生从心底认同这些规则和行为准则。
班会教育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惩罚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3、关爱教育: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家长”,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注。
通过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关爱教育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和关心,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4、课堂教育: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
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班主任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问答互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
总之,德育渗透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班主任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班会教育、关爱教育和课堂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班主任应该积极的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他们的指导下能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精选5篇)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精选5篇)第一篇: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摘要】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在管理中的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必须慎重地修养人格,以高尚的品质去感化学生,注重德育渗透。
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经验、教训要勤于总结,创新管理办法,注重全程管理,把班组管理得更好。
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努力转变观念,从不同角度理解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要认真探寻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坚持做好所有学生的工作,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好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严格管理和谐班级教育改革德育渗透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班主任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
”此话不无道理。
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
在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单纯一种教育方式,常常显得不能够适应学生群体复杂,个体性格突出的特点。
班级就像是一台大戏,班主任老师就是这场戏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要根据每个演员,每个场景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班主任对待学生既要关心,又得狠心,同时还需要热心,最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的校园、和谐的班级,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技能,同时,有一个较好的品德修养。
因此,我在对班级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中十分注重德育思想教育的渗透。
一、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策略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要将德育工作贯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本文将就高中班主任如何在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高中班主任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沟通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德育理念融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二、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要关注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可以通过举办班级活动、开展班级会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营造文明、友善的交往环境,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三、发挥榜样作用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做学生的表率。
在言行举止上,要符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
班主任要在学生面前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表现,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形象,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让学生在榜样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四、注重个性化辅导每个学生的成长情况都不同,班主任要注重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需求,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策略。
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心理辅导、谈心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班主任还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德育工作尽心尽责。
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可以就学生的德育情况向家长做出及时的反馈,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接受到一致的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共同体。
六、定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班主任还要定期组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德育的魅力。
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
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德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是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渗透德育的举措。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
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榜样。
这要求班主任要有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开展班级活动和主题教育。
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可以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德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爱心捐款、义卖等公益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演讲比赛和德育主题展示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德育理念和内容。
注重班级文化的塑造。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班规班纪、制作班级标识、组织班级座谈会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的班级文化。
通过这样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渗透德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四,开展德育课程培训和活动。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学习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
通过开展一些德育主题的活动,如道德人物故事分享、品德影视欣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接触到典型的道德行为,提高他们的道德审美能力。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有很多,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和主题教育,让学生体验到德育的重要性;注重班级文化的塑造,培养良好的班级风貌;开展德育课程培训和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
只有通过这样的举措,才能够真正实现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德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
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小学班级管理不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呢?以下是一些值得推广的举措。
一、构建和谐班级氛围,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班级教学中,教师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和谐班级氛围的形成:1. 鼓励学生互助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强的任务,让学生们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2. 关心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关心和照顾,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模范和榜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
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二、注重学生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小学班级管理中,注重学生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是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1. 规范学生行为,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教师可以通过班级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
2. 开展品德教育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品德教育的活动,如讲故事、观看电影、进行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育人先育德,教育先爱德。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以老师为榜样,树立正确的品德观。
通过这些措施,教师可以更好地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是教学中特别重要的环节,班主任怎样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用渊博的知识武装自己。
要想给学生一桶水,班主任得有一池水。
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想要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合理有序,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仅仅靠了解教材,了解大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班主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
如果想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更要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气定若闲、游刃有余。
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才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处理。
几个同学由于贪玩,上课迟到了。
老师把他们堵在门外,挨个进行批评。
前边几个同学都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得到允许走进了教室。
就剩最后一个女生了。
老师用手中的教鞭轻轻敲了敲女生的肩膀,批评道:“怎么迟到了?”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女生瞪大双眼红着脸向老师大声吼道:“你打我,我家爹妈都没打我!”老师有点生气了,举起手中教鞭真想抽这位女生几下,但他还是忍住了,严厉地对女生说道:“迟到了还有理了,那你就好好的反省吧。
”说着,他转身走进教室准备开始给学生们上课。
更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啪——”的一声巨响,女生一脚踹开教室门冲了进来,往自己的座位上走去。
全班同学的眼睛一下子全集中到了老师的身上。
刹那间,教室里的空气凝固了!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
一股无名烈火冲向老师的头顶!愤怒地浪涛淹没了他的心。
他恨不得立即把女生拽过来,狠狠地教训一顿。
他强有力的双腿已经向前迈开,眼看一场师生之战已无可避免!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电光一闪之间,无数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闪过。
突然!和蔼的笑容如佛光乍现,在他的脸上绽开。
“你还是想清楚了要上课,那就好好的坐着,别再违反纪律了哦!”他笑了笑,严肃地对女生说道,然后走向讲台,若无其事地开始上课。
“大海”风平浪静了!学生们悬着的心松弛了下来,女生也十分安分。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doc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doc一、发挥班会的作用班会是班级管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班会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尝试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如讲故事、讲道德规范、讲班规班纪等。
班会的作用不仅仅是组织学生们开会,更重要的是在会上引导学生们领会班规班纪、听取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
二、注重德育的课堂教育班主任应该加强在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渗透,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和领悟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质。
三、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只有建立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班主任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增强学生们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让学生们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
四、重视班级管理的实效性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德育教育的基础,班主任应该注重班级管理的实效性,不仅要制定一系列的班规班纪,还要严格落实和执行班规班纪,并加强班级管理的监督和调查工作。
只有实现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修养的提高。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它体现了在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班主任应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任务,寻找最佳的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发展,在不断践行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贯穿德育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贯穿德育班级管理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德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品德养成和个人素质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班级管理中贯穿德育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下面将从课堂教育、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文化等方面分析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贯穿德育。
首先,要在课堂教育中贯穿德育。
教师是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教师要具备正确的德育理念和道德修养,用自己的榜样行为引领学生。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选取具有道德价值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
同时,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分辨是非、善恶,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校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中贯穿德育的重要环节。
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明确规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同时,还要注重制度的实施和执行,通过规定奖惩措施,激励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最后,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贯穿德育的重要手段。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和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和建设班级风尚,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级文化还可以创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念。
可以通过班级会议、班级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共同目标和规则,并承担起实现这些目标和遵守规则的责任。
综上所述,在班级管理中贯穿德育需要在课堂教育、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文化等方面做出努力。
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将德育融入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
只有在班级管理中贯穿德育,才能使班级成为一个有爱、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集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
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需要在班级管理中进行渗透。
下面将介绍一些针对小学班级的管理举措,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 班级常规制度建设建立并执行科学合理的班级常规制度,包括上课纪律、课间活动、课后离校等方面。
明确规定学生的行为准则,约束学生的行为。
并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修正,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 德育主题班会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德育主题班会。
通过讲解德育故事、学习优秀人物事迹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可以设置学生活动的联络人,让他们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3. 德育素质评价将德育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之中。
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德行表现。
设置德育考核成绩,通过班级或学校的德育评定系统,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4. 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设立德育先进个人、德育进步个人等荣誉称号,激励学生的道德教育参与度和个人积极性。
还可以通过班级集体的奖励,如班级红旗、星星加小牌等形式,促进学生修炼德行。
5. 德育课程教学融入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科教学中,发挥各科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
在语文课堂上读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与道德教育;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数学思维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音乐课上演奏乐曲,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等,通过融入德育元素,提高学生对德育内容的认知和领悟。
6. 家校合作与亲子活动促进家校合作是德育工作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德育教育贯通。
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如亲子健康运动会、亲子读书分享会等,让家长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小学班级管理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渗透德育教育。
利用班级常规制度、德育主题班会、德育素质评价、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德育课程教学融入以及家校合作与亲子活动等措施,可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教育。
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管理,更要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方面进行指导。
班主任通过德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度道德意识的公民。
德育的渗透是指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元素,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帮助班主任在管理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班主任应树立榜样。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榜样。
他们要守纪律、遵守校规,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展示正能量。
班主任要讲究自己的形象修养,言谈举止要端庄得体,以此来影响和引导学生。
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班会、集体活动等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选取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组织学生共同讨论、互动。
组织讨论关于友谊、诚信、公德等话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加他们的道德素养。
班主任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通过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适用规范。
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派出所等,亲身感受法律的权威和威力,培养他们的文明法治意识。
班主任还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现实问题,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班主任可以带队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等地,开展关爱行动,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班主任还可以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心理疏导。
班主任可以认真聆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评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德育工作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得到渗透和贯穿。
德育教育的渗透是指通过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和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下面从班委建设、日常管理、学风建设和活动开展等方面探讨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一、班委建设班委是班级的组织管理者,也是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在班委成员的选拔和培养中,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注重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
班委成员要带头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规定,言行举止要符合学生的正常标准,形成模范的榜样效应。
在班委成员的培训中,要增强道德理念,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承担班级管理和服务任务。
班委成员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自律、自觉,充分发挥好班委作用,配合老师做好班级管理。
通过班委建设,渗透德育教育,加强班级管理,提升学校的整体素质。
二、日常管理班级的日常管理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和抓手。
老师要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构建有序、和谐的班级氛围。
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要求要符合社会公德,弘扬社会正气。
在行为规范的确立和执行中,要遵守公平公正、民主协商、依法治学的原则,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自觉维护班级秩序,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在学生的交往行为中,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日常管理,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风,提倡勤俭节约、尊师重教、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学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敬业精神。
在学风建设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倡导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风建设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
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
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是指针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品德教育等方面进行策划和实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以下是一些可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采取的渗透德育的举措:1. 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环境,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非常重要。
可以举办班级文艺活动、开展班级主题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相互尊重、团结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2. 树立榜样:老师可以设立“优秀学生”、“乐于助人”等各类榜样,每月评选出几名学生,公开表彰他们的优秀品质和行为。
这不仅能够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向上,也能够让学生明白良好品德的重要性。
3. 进行班级活动:可以定期安排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班级活动,比如户外拓展、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团结、互助的力量,并在活动中提醒和教育学生关于道德和品德的重要性。
4. 惩罚与奖励相结合: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可以采用适当的惩罚措施,让他们意识到错误行为的后果。
也要注重奖励和鼓励,在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时及时给予赞扬和奖励,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通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明确班级内的行为准则和要求。
并告诉学生规章制度的意义和重要性,帮助他们明白规矩的好处,并逐步自觉遵守。
6. 家校合作:小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孩子的责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
通过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家庭和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合力。
7. 品德故事与反思:可以定期向学生讲述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品德故事,让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道德含义,并鼓励他们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判断力。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不仅要通过正式的课堂教育进行教导,更要从班级文化、班级活动、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班会、主题班会、班级文化建设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利他主义观念,培养他们的友善、互助和合作精神。
班主任要注重班级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班级关系,使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和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既要注重学生的自律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
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定期班级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活动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班会、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班主任可以通过故事、演讲、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等方式,让学生从中学到人生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向善、勇于担当,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进行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帮助。
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互动平台等方式,与家长共同讨论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问题,形成家校合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班主任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策略探析
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策略探析德育工作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要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以身作则:班主任要做学生德育的榜样,言行举止要符合道德规范,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2. 班级文化建设:创建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鼓励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尊重和关心。
在班级文化中渗透德育内容,如开展团队合作活动、互助行为等。
3. 德育课堂:在班级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德育教育,增设德育课程或活动。
通过讲解道德故事、开展道德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4. 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德育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校外教育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 引导学生自律: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和学校纪律,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责任意识。
可以通过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6. 家校合作: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密切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引导和支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7. 激励机制: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认可和奖励。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施这些策略时,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进行调整和适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班主任还应加强自身的德育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以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初中阶段是青春期孩子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而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贯穿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以期为老师和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渗透: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班会活动等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班主任可以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及时提出批评和建议,引导学生自觉地纠正错误、改正不良习惯,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
学校可以设置良好的班规班纪,让学生自觉遵守,建立诚信守约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班级团体活动、课外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互助、合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建设,增强集体荣誉感,为集体荣誉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班委会、学生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活动组织。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
德育渗透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下面是一些德育渗透的策略。
第一,示范引领。
作为班主任,身体力行地展示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念非常重要。
班主任应该自我要求严格,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榜样。
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和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情感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德育渗透的基础。
班主任应该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和体验他们的情感变化和需求。
通过耐心倾听,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使学生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在困惑和困难时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课堂教育。
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德育的渗透。
通过讲授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班主任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习态度,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第四,班会教育。
班级会议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班主任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播放电影等方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班会还可以组织一些情感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班主任还可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五,家长教育。
家庭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单位,家长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应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并与家长共同商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家教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
德育渗透是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策略。
班主任应该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注重课堂教育和班会教育,与家长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发展全面人格的教育任务,通过有效的渗透手段,将德育贯穿于班级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其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德育渗透的方式和方法。
班主任可以注重学生的日常礼仪教育。
通过定期开展礼仪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礼貌用语、举止规范,培养良好的待人待物的习惯和礼貌的行为。
班主任可以给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自己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担任班干部的学生要起带头作用,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培养良好的日常礼仪。
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班主任可以通过讲故事、演讲比赛、经典名著的阅读、大课间活动等形式来开展。
特别是在讲故事这一环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专业性和普适性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们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班主任还可以邀请一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士来班级讲座,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和道德感悟,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主任还可以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
习惯是人的第二性格,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进行集体讨论、举办小队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习惯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让学生们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习惯。
班主任还可以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各项规则,自觉管理自己的学习和行为。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自治活动、班会讨论、课程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班级自治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们一起商讨班级规则和活动安排,让他们参与决策的过程,增强对规则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班会讨论可以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并给予彼此的建议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解析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解析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渗透德育。
第一,以身作则。
作为班主任,自身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榜样的重要因素之一。
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特别是在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做到言传身教。
第二,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类德育主题活动,如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并感受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孩子德育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可以与家长积极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
可以举行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向家长传递德育理念,让家长与班级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第四,开设德育课程。
班主任可以开设德育课程,将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可以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性,激发他们内在的自律意识。
第五,加强文明礼仪培养。
文明礼仪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础,班主任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教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懂得感恩、懂得分享和关心他人等。
第六,设立奖惩机制。
班主任可以设立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奖励和惩罚。
奖励可以是一些小礼物、表扬信等,惩罚可以是适当的批评教育、罚站等。
通过奖惩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德育的渗透。
通过以身作则、开展德育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开设德育课程、加强文明礼仪培养和设立奖惩机制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只有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下,学生才能全面发展,成长为有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
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举措小学班级管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渗透德育是其中的关键部分。
德育渗透是指将道德教育融入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种举措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那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举措来渗透德育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论一下。
我们可以在班级管理中设置德育岗位。
每个班级都可以设置德育委员、德育助手等职务,他们负责带领全体同学参与班级文明建设、帮助老师传播和执行学校的课堂规范、学校的文明行为规范等。
通过这些德育岗位的设置,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公德心和奉献精神。
我们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加强道德教育课程的渗透。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班规班训等形式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处世准则和行为规范。
可以通过故事、漫画、小品、榜样事迹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让道德教育贯穿于各项班级管理工作中,使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时刻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我们可以在班级管理中注重班级文化的打造。
每个班级都应该有自己的班级文化,这不仅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方式,更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熏陶和培养。
可以通过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文明礼仪大赛”等形式,弘扬班级中的正能量,让学生在文明、和谐的班级文化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提升道德素质。
我们还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加强行为规范的建立和执行。
建立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而其中的道德规范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制定明确的班级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自律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使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师生互动的渗透。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关心学生的成长,以身作则,使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互动中受到德育的感召,走上道德自觉的道路。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班级管理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渗透德育教育需要学校和班级共同努力,下面将从课堂教育、师生关系和班级文化等方面提供一些方法。
首先,课堂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有道德故事、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事迹等教材作为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对崇高道德的向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探讨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解决道德问题。
其次,师生关系对于德育教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促使学生感到受到关心和重视。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身言行塑造良好的道德形象。
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和问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其道德品质。
最后,班级文化对于德育教育的渗透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品质的重要途径。
班级可以开展一些有助于学生发展道德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文艺演出、班级会议等。
此外,班级可以制定一些班规班纪,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培养并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
总结起来,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素质,尊重学生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级应该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开展相关活动,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
只有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才能够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论文摘要】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在管理中的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必须慎重地修养人格,以高尚的品质去感化学生,注重德育渗透。
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经验、教训要勤于总结,创新管理办法,注重全程管理,把班组管理得更好。
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努力转变观念,从不同角度理解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要认真探寻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坚持做好所有学生的工作,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好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严格管理和谐班级教育改革德育渗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班主任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
”此话不无道理。
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
在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单纯一种教育方式,常常显得不能够适应学生群体复杂,个体性格突出的特点。
班级就像是一台大戏,班主任老师就是这场戏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要根据每个演员,每个场景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班主任对待学生既要关心,又得狠心,同时还需要热心,最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的校园、和谐的班级,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技能,同时,有一个较好的品德修养。
因此,我在对班级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中十分注重德育思想教育的渗透。
一、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
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
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有饱满的热情,热衷于教育事业,对学生充满爱心,无论学生表现得好坏,教师都要用一颗爱心去浇灌、去教育,公平、公正对待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子女、弟妹去呵护、关心;让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情感能够在教师面前流露,并得到安慰。
一个老师,有了对待学生如同对待自己子女一样神圣的情感,就会平添一种责任,平添一份压力,就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学生教育成人,培养成材。
学生进步了,他会发自内心的高兴,学生有缺点,他会温和的善意地指出。
教师对待学生,不是为了贪图将来学生对自己的报答,这无私的情感会净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叫师生关系在平凡之中得到升华。
可以说,我们每个老师在内心之中都存有这种美丽的高尚的情感,越是德高望重者,越是对学生宽容,越会在小事情上表现出仁爱的博大的光彩。
其次,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包含学生的缺点,因为小学生不是很懂事,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正是因为有缺点,我们才需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第三,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学习,参与他们的游戏和他们一道成长,共同进步。
改变师生关系,让学生有一个和谐民主的成长环境,真正做到民主平等。
第四,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
我们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独立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培养他们从老师的关爱中认识教师的伟大,从而尊重教师,而不是强行的表面服从。
2、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时时启发和引导同学间的和谐关系,要使同学关系和谐,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多观察了解学生情况;(2)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学生间的矛盾,有矛盾要及时解决,并
加以正确的引导;(3)教师在处理学生矛盾时要公平、公正、及时,错在什么地方,该怎么做,一定要维护学生自尊,不能用简单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处理学生矛盾,结尾不要给学生埋下祸根,使他们产生逆反报复心理,一定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4)要让班级中的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都有一颗热爱集体的心,也就建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二、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合作。
这些农村孩子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
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
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科代表、小组长及班主任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
当然,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
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给他们讲解各部分的工作要点,组织他们学会指定计划及具体措施,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纠正。
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
三、班级管理重在一个“勤”字。
1、教师要“勤讲规定”,比如对学校的《小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守则》、《安全十不要》等内容,教师要时常讲,并能过活动或做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
2、教师要“勤于发现”。
教师对班上学生要勤了解、勤观察,勤于发现班级中哪些学生是核心人物,哪些学生具有号召力,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勤于与他们谈心,交朋友,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想法。
对班级有利的应采纳,有机会时利用他们做班上的自我管理人才,班级就会更加活跃。
反之这些同学如果捣乱的话,教师也就更麻烦了。
3、教师要“勤于帮助学生”。
对班上的学生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帮助,这样可以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便于学生的管理。
4、教师要“勤于总结”。
教师对班级管理的经验、教训要勤于总结,创新管理办法,把班组管理得更好。
四、培养学生的班级“自我管理”。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不可能当一辈子学生,永远都在教师的管理之下生活成长。
再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依赖性逐渐减弱,独立性越来越强,逆反心理渐渐产生,教师的一手遮天学生是很反感的。
为了达到“不管”的目的,班级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
班级以班委、组长为班级自我管理体系,班主任对他们要经常召开会议,明确
他们的任务,教给他们管理方法,这些管理人员要民主选举,同学尊重、信任,这样才能开展工作,对他们的工作好坏可让班上的同学评议,培养民主意识。
对班上的管理人员一学期更换一次或两次,让更多的同学都有表现、锻炼的机会,让他们都学会自我管理。
总之,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任何成功的管理不在于教师做的多与少,而恰恰在于能否调动大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这就是心理优化的过程。
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我们能坚持师生心理的优化训练,就能实现个人发展与班级前进的双赢!班主任老师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人,也是最容易和学生走近的人,在教育学生方面我们有许多优越的条件,随着与学生相处的时间的增多,我们将会莫名其妙地喜欢学生。
这很正常,无可厚非,只要不太离谱,学生也应该能够接受。
如果说,老师对待学习好,品德好,或者有特长的学生不喜欢,那不符合实际,如果说班主任对调皮捣蛋,无所追求的学生,没有一点讨厌情绪,那这个班主任就是圣人。
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
爱学生,不因为爱而对他们的缺点视而不见;喜欢学生,不对他们自甘平庸而放任自流。
教师是园丁,不仅仅要用知识,而且要用品德去对学生浇水,施肥,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这样才可以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