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学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07树

合集下载

学科竞赛-信息学奥林匹克教程(数据结构篇)

学科竞赛-信息学奥林匹克教程(数据结构篇)

信息学奥林匹克教程(数据结构篇)《信息学奥林匹克教程(数据结构篇) 奥赛经典高级教程系列(奥赛经典高级教程系列)》内容简介为了进一步推广、普及计算机技术,提高竞赛水平,在原来编写的一套《信息学奥林匹克教程》(基础篇·提高篇·语言篇)的基础了,我们又编写了这本《数据结构篇》。

《数据结构篇》主要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数据结构知识与应用技巧,相对于其他数据结构书不同之处就在于增加了一些针对性的例题和习题,着眼点是提高数据结构的应用方法与技巧,是一本具有实战意义的教材。

从逻辑角度看,数据可归结为三种基本结构:线性结构、树结构和图结构;从存储角度看,数据可归结为四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链接结构、索引结构和散列结构。

每一种逻辑结构可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或者不同的存储结构的组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确定后,再结合指定运算的算法,就容易利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程序。

通过数据结构的学习,能够大大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和水平。

《数据结构篇》是为广大信息学爱好者学习数据结构而精心编著的一本教材。

本书内容比较全面,着重于实用与实战,在算法分析上简明扼要,细致清晰,便于自学。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为概论,它为学习以后的各章做准备;第二章至第五章为线性结构;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为树结构和图结构,分别讨论了每一种逻辑结构所对应的存储结构和相应的算法;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为查找与排序,它包含了数据处理中主要使用的几种查找和内排序方法;最后一章为读者提供了检测知识的模拟试题及解答。

作者简介向期中,长郡中学特级教师,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国际金牌教练,国家教育部计算机课程咨询委员会委员。

对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参加工作20年来,一直以“当一流教师,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和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辅导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心血。

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中把“先做人,后成才”的育人理念贯穿到整个奥赛培训的始终,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取得了一个个辉煌的成绩:在近几年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辅导的学生有100多人获湖南省一等奖,11人次进入国家集训队,3人进入国家代表队,3人获国际金牌。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

集合与记录类型§6.1 集合类型§6.1.1 集合类型的定义集合是同类型对象的一个汇集,它是指同类型对象汇集在一起构成的数据结构。

集合的每一个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集合元素必须是有序简单数据类型,集合元素的类型称为集合的基类型。

集合的一般形式为:TYPE <类型标识符> = set of <基类型>;基类型可以是整型、字符型、布尔型、枚举型、子界型等,但不能是实型或结构类型。

例如:TYPE letter = set of ‘A’.. ‘Z’;var ch1, ch2 : letter;也可以直接写成:var ch1, ch2 : set of ‘A’.. ‘Z’;在Pascal中集合是用一组括在方括号中的元素来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如:[A, B , C , D] 是四个枚举量的集合[ 1 .. 20 ] 表示1到20的所有整数的集合[ ‘0’ ] 是单元素集[ ] 表示空集一个集合类型变量的取值,可以是基类型中所有元素按不同的组合而构成的子集。

例如,上面说明变量ch1的类型是letter,它可以是下列的组合:[‘A’ .. ‘Z’] 全集[‘A’, ‘B’, ‘Q’] 任一子集[‘A’ .. ‘C’ , ‘X’ ..‘Z’ ][‘A’ ] 单元素集[ ] 空集空集与所有的集合类型都兼容。

§6.1.2 集合类型的运算ch1:=[ [‘A’ .. ‘C’]];是合法的集合赋值。

对集合除可以进行赋值运算外,还可以进行以下运算:·交(*)运算:两集合之交 S1*S2 为一集合,所得元素由S1、S2中相同的元素组成。

如: [ 0..7 ] * [ 0..4 ] = [ 0..4 ]·并(+)运算:两集合之并 S1+S2 为一集合,所得元素由S1、S2中所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如: [ 0..7 ] + [ 0..4 ] = [ 0..7 ][ 0 , 1 ] + [ 1 , 4 , 6 ] = [ 0 , 1 , 4 , 6 ]·差(-)运算:两集合之差 S1-S2 为一集合,所得元素由只存在于S1而不在S2的那些元素组成。

信息技术竞赛培训教程数据结构

信息技术竞赛培训教程数据结构

信息技术竞‎赛培训教程‎目录第二部分数据结构(一)――栈(二)――队列(三)――链表(四)――迭代与递推‎(五)――递归(六)――搜索与回溯‎(七)――树与二叉树‎(八)――排序算法(九)――查找算法(十)――图论基础知‎识●●广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第二部分算法和数据‎结构(一)――栈说到学习和‎掌握数据结‎构,很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其最本的数‎据结构模式‎:栈、队这一讲,我们就来谈‎谈“栈”。

“栈”的应用很广‎泛,大家在PA‎S CAL程‎序设计中,常遇的一种‎错误就是“栈”超界,那么,“栈”为何物呢?栈是只能在‎某一端插入‎和删除的特‎殊线性表。

用桶堆积物‎品,先堆进来的‎压在底下,随后一件一‎件往堆。

取走时,只能从上面‎一件一件取‎。

堆和取都在‎顶部进行,底部一般是‎不动的。

栈就是一种‎类似桶堆积‎物品的数据‎结构,进行删除和‎插入的一端‎称栈顶,另一堆称栈‎底。

插入一般称‎为进栈(PUSH),删除则称为‎退栈(POP)。

栈也称为后‎进先出表(LIFO 表‎)。

一个栈可以‎用定长为N‎的数组S来‎表示,用一个栈指‎针TOP指‎向栈顶。

若TOP=0,表示栈空,TOP=N时栈满。

进栈时TO‎P加1。

退栈时TO‎P减1。

当TOP<0时为下溢‎。

栈指针在运‎算中永远指‎向栈顶。

1、进栈(PUSH)算法①若TOP≥n时,则给出溢出‎信息,作出错处理‎(进栈前首先‎检查栈是否‎已满,满则溢出;不满则作②);②置TOP=TOP+1(栈指针加1‎,指向进栈地‎址);③S(TOP)=X,结束(X为新进栈‎的元素);2、退栈(POP)算法①若TOP≤0,则给出下溢‎信息,作出错处理‎(退栈前先检‎查是否已为‎空栈,空则下溢;不空则作②);②X=S(SOP),(退栈后的元‎素赋给X);③TOP=TOP-1,结束(栈指针减1‎,指向栈顶)。

进栈、出栈的Pa‎s cal实‎现过程程序‎:CONST‎n=100;TYPEstack‎=ARRAY‎[1..n] OF integ‎e r;PROCE‎D URE PUSH(VAR s:stack‎;VAR top,x:integ‎e r);{入栈}BEGIN‎IF top=n THENwrite‎l n('overf‎l ow')ELSE BEGIN‎top:=top+1;s[top]:=x;END;END;PROCE‎D URE POP(VAR s:stack‎;VAR y,top:integ‎e r);{出栈}BEGIN‎IF top=0 THEN write‎l n('under‎f low') ELSE BEGIN‎y:=s[top];top:=top-1;ENDEND;对于出栈运‎算中的“下溢”,程序中仅给‎出了一个标‎志信息,而在实际应‎用中,下溢可用来‎作为控制程‎序转移的判‎断标志,是十分有用‎的。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竞赛班第二阶段培训第六课集合与记录类型的综合应用教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竞赛班第二阶段培训第六课集合与记录类型的综合应用教案
过程:
-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集合与记录类型综合应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集合与记录类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 将学生分成若干-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集合与记录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教室、投影仪、电子白板、网络连接。
2.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
3. 信息化资源:《高中信息技术竞赛教程》第二阶段培训用书、教学PPT、案例分析文档、在线练习题库。
4. 教学手段: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互动提问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集合和记录类型的综合应用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首先,对于集合和记录类型的概念和操作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其次,对于集合和记录类型的综合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法不够清晰,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具体的技术难题,如集合的交集、并集和差集运算等,需要通过实践和指导来克服。
2. 集合与记录类型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

数组【引例】输入20个数,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序后输出。

讨论:如果按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我们应设20个变量来存储这20个数,如果要排序的数不是20个,而是100个,那我们就应设100个变量?没这么笨吧,我们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5.1 一维数组数组是由固定数量....的相同类型....的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

只有一个下标类型的数组称为一维数组。

1.数组类型定义和说明类型定义的一般形式为:TYPE <类型标识符> = ARRAY [下标类型] OF <基类型>;数组说明:VAR <数组名> :<数组类型标识符>;数组名是由用户定义的标识符,下标类型可以是子界类型或枚举类型,下标规定了数组元素的个数和排列次序。

基类型表示数组中每个元素的类型,它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但同一数组中的元素类型必须相同。

如:typeA = array [1..20] of integer;B = array [0..50] of char;Varx , y : A;a : B;其中x 、y 被说明为A 类型数据,即均为拥有20个元素的数组,下标从1到20,元素类型为整型;a 被说明为B 类型数据,即拥有51个元素的数组,下标从0到50,元素类型为字符型。

★ 数组也可以直接在说明部分说明数组的类型,如:var x , y : array [1..20] of integer;a : array [0..50] of char;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变量,每个元素在数组中有固定的位置,可以用数组名及方括号括起的下标..来表示。

如a 数组中的第5个元素可表示为:a [4]数组元素的运算和变量相同,如:readln (a[4]); x[3]:=x[3]+y[1];2.数组元素的赋值和引用如为一个数组A[1..10] 赋值,可用下列语句实现:for i:=1 to 10 do read (A[i]);如果两个数组类型相同,如数组x 和y ,可用赋值语句: x:=y ;把y 的10个元素值赋给x 的相应元素,它等效于: for i:=1 to 20 do x[i]:=y[i]; 但要给数组元素赋同一个值,不能这样赋值:x:=0;0 1 2 3 4 5 6 7 …… 50 a 下标而应该用如下语句:for i:=1 to 20 do x[i]:=0;【例1】求100以内的所有素数。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学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 08图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学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 08图

图§8.1 图的基本概念图: 图是数据结构G =(V ,E),其中V 是结点的有穷非空集合,结点的偶对为边,E 是边的集合。

图中的结点又称为顶点。

无向图与有向图:如果图中每条边都是没有方向的,则称为无向图;无向图中的边表示图中顶点的无序对,即(u , v )和(v , u )表示同一条边。

如图8.1.1为一个无向图,它的顶点集和边集分别为: V (G 1)={ 1 , 2 , 3 , 4 , 5 }E (G 1)={(1, 2) , (1, 4) , (2, 3) , (2, 5) , (3, 4) , (3, 5)} 如果图中每条边都是有方向的,则称其为有向图;有向图的边表示图中顶点的有序偶对;在有向图中,箭头表示边的方向。

如图8.1.2为一个有向图,该图的顶点集和边集分别为:V (G 2)={ 1 , 2 , 3 , 4 }E (G 2)={(1, 2) , (1, 3) , (2, 4) , (3, 2) , (4, 3)} 度、入度、出度:在一个有向图中,把以结点V 为终点的弧的数目称为V 的入度;把以结点V 为始点的弧的数目称为V 的出度。

入度和出度之和为该的结点的度。

如图8.1.2中,顶点V 3的入度为2,出度为1,度为3。

路径 、路径长度: 图中从V S 到V P 的一条路径是指一串由顶点所成的连续序列V S , V i1 ,V i2 ,……, V in , V P ,且其中 (V P , V i1) , (V i1 ,V i2) , ……, (V in , V P ) 都是E 上的边。

路径上所包含边的数目称为路径长度。

简单路径、简单回路:如果一条路径的顶点序列中,顶点不重复出现,则称此路径为简单路径。

起点和终点相同的路径称为 回路或环。

除了第一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之外,其余顶点不重复出现的回路称为简单回路。

连通图、强连通图:在无向图G 1中,若从顶点V t 到V s 有路径,则称V t 和V s 是连通的。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学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07树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学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07树

树§7.1 树的概念【定义】 树(Tree )是n (n>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T,它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 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称为根(Root )的结点; (2) 其余的结点可分为m (m ≥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合,其中每一个集合又都是一颗树,并称为根的子树(Sub Tree )。

【基本术语】k树的结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及若干指向其子树的分支。

结点拥有的子树数称为结点的度(degree )。

如图7.1,A 的度为3,C 的度为1,F 的度为0。

度为0的结点称为叶子(leaf )或终端结点。

例如K 、L 、F 、G 、M 、I 、J 。

度不为0的结点称为分支结点或非终端结点。

除根结点外,分支结点也称为内部结点。

树的度是树内各结点的度的最大值,如图7.1中树的度为3。

结点的子树的根称为该结点的孩子(Child ),该结点称为孩子的双亲(parent )。

如图7.1.1,B 为A 的子树的根,则B 是A 的孩子,而A 则是B 的双亲。

同一个双亲的孩子之间互称为兄弟(sibling ),例如B 、C 、D 互为兄弟。

将这些关系进一步推广,可认为D 是M 的祖父。

结点的祖先是从根到该结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结点。

例如,M 的祖先为A 、D 、H 。

反之,结点的子树中的任一结点都称为该结点的子孙,如B 的为E 、F 、K 、L 。

5. 结点的层次(level )是从根开始定义起,根为第一层,根的孩子为第二层。

若某结点在第x 层,则其子树的根就在x+1层。

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高度或深度(depth )。

如图7.1的树的深度为4。

6. 如果将树中的结点的各子树看成从左到右是有次序的(即不能互换),则称该树为有序树,否则称为无序树。

如图7.1.2。

7. 森林(forest )是m (m ≥0)棵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

§7.2 二叉树§7.2.1 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binary tree )是一种树型结构,它的每个结点至多只有二棵子树(即二叉树中不存在度大于2结点),并且,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其次序不能任意颠倒。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02线性表教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02线性表教案

§2 线性表§2.1 线性表的定义及其基本运算线性表是n个数据元素(结点)a1,a2,……,a n组成的有限序列。

其中数据元素的个数n 定义为表的长度。

当n=0时称为空表。

线性表的常用的运算:(1)置空表。

(2)求线性表L的长度。

(3)取表中的第i个结点(4)按值查找。

(5)插入:在表L的第i个位置上插入新的结点X。

(6)删除:删除表L的第i个结点。

线性表可采用两种存储结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它的特点是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其物理位置亦相邻,下标可以看成是结点的相对地址。

·运算:1) 插入用顺序表作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时,由于结点的物理顺序必须和结点的逻辑顺序保持一致,因此我们必须将表中位置n,n-1,...,i上的结点依次后移到位置 n+1,n,...,i+1上,腾出第 i个位置,然后在该位置上插入新结点x。

仅当插入位置 i=n+1时,才无须移动结点,直接将 x插入表的末尾。

2)删除在顺序表上实现删除运算也必须移动结点,才能反映出结点间逻辑关系的变化。

仅当i=n,才能简单地删除终端结点,无须移动结点;3)取表S中的第i个结点: 直接以 S[i]表示4) 查找须顺序取出表中元素逐一比较·顺序表有如下优缺点:优点:(1)无须为表示结点间的逻辑关系而增加额外的存储空间;(2)可以方便地随机存取表中的任一结点。

缺点:(1)插入和删除运算不方便,除表尾的位置外,在表的其它位置上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都必须移动大量的结点,其效率较低;(2)由于顺序表要求占用连续的存储空间,存储分配只能预先进行(静态分配),因此当表变化较大时,难以确定合适的存规模,若按可能达到的最大长度预先分配表空间,则可能造成一部分空间长期闲置而得不到充分利用,若事先对表长估计不足,则插入操作可能使表长超过预先分配的空间而造成溢出。

§2.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从链接方式上可分为:单链表、循环链表和双链表。

2002年汕头市信息学竞赛集训资料

2002年汕头市信息学竞赛集训资料

2002年汕头市信息学竞赛集训资料2002.8题一、两头蛇数趣解(有待转化为PASCAL 程序——问题在于:数的类型与范围)问题1:有一个自然数N,在它的首尾两端添上一个1,由于1是自然数之首,便形成一个“两头蛇数”1N1。

如果“两头蛇数”1N1正好是原自然数N 的99倍,问N 是多少?这是八十年代末在<<美国游戏数学>>杂志上刊出的一个简单而有趣的问题。

当时,它曾激起了广大青少年爱好者的广泛兴趣,并掀起一股研究“两头蛇数”热潮。

分析:设所求的自然数N 是M 位数,因为1N1=99×N,所以然10m+1+10N+1=99N 从而8901...100891101=+=+m N于是,采用试探除法,从101,1001,……。

,逐次添加零,直到有自然数100…01(M 个0)能除尽89为止,其商为所求的数N 。

编程思路:因要反复进行试探法运算,宜用WHILE 循环。

变量a 存放被除数,k 存放除数89,b 存放每次相除的商,c 存放每次相除的余数;当余数c=0则退出循环。

这样,不难得到程序一:program tt; var k,c:longint; a,b:extended; begin k:=89; a:=100; write('n='); c:=1; while c<>0 dobeginb:=int((a+1) / k) ;c:=trunc(a+1-k*b);if c=0 then writeln(b:30:0); a:=a*10;end;{while}end.题二、巧除伪币在n 枚硬币中,有1枚伪币,已知该伪币比其它硬币稍重,试用最少次数在天平上称量出这枚伪币。

[分析]乍一看,此题似乎用二分法在天平上区分该伪币的方法比较好。

比如有81枚,可以第一次在天平的两端各放40枚,以后再各称20枚、10枚、5枚、2枚、1枚,这样最坏的情况需称6次,但6次是不是最少次数呢?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将81等分成三分,则第一次右在天平两端分别放27枚,以后再按各称9枚,3枚,1枚,最多4次就可找出伪币,即用天平称量的办法在81枚硬币中找这枚伪币最少需称量4次。

信息技术竞赛培训教程.doc

信息技术竞赛培训教程.doc

信息技术竞赛培训教程信息技术竞赛培训教程目录第二部分数据结构(一)栈(二)队列(三)链表(四)迭代与递推(五)递归(六)搜索与回溯(七)树与二叉树(八)排序算法(九)查找算法(十)图论基础知识l l 广度优先搜索l l 广度优先搜索第二部分算法和数据结构(一)栈说到学习和掌握数据结构,很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其最本的数据结构模式栈、队这一讲,我们就来谈谈“栈”。

“栈”的应用很广泛,大家在PASCAL程序设计中,常遇的一种错误就是“栈”超界,那么,“栈”为何物呢栈是只能在某一端插入和删除的特殊线性表。

用桶堆积物品,先堆进来的压在底下,随后一件一件往堆。

取走时,只能从上面一件一件取。

堆和取都在顶部进行,底部一般是不动的。

栈就是一种类似桶堆积物品的数据结构,进行删除和插入的一端称栈顶,另一堆称栈底。

插入一般称为进栈(PUSH),删除则称为退栈(POP)。

栈也称为后进先出表(LIFO表)。

一个栈可以用定长为N的数组S来表示,用一个栈指针TOP指向栈顶。

若TOP=0,表示栈空,TOPN时栈满。

进栈时TOP加1。

退栈时TOP减1。

当TOP then exit; if s[i] in [ * , / ] and symbol[p] in [ * , / ] then exit; can false; end; begin write String ; readlns; s s ; i 1; p 0; while i 9 ; t copys, j, i - j; valt, number[p], code; repeat if s[i] then {右括号处理} begin while symbol[p] do pop; decp; number[p] number[p 1]; end else begin {根据标志函数值作运算符入栈或出栈运算处理} while can do pop; push; end; inci; until i lengths or s[i - 1] ; end; write Result , number[0]; readln; end. 练习题1、读入一英文句子,单词之间用空格或逗号隔开,统计其中单词个数,并输出各个字母出现的频率。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pascal教程07 第七课 一维数组教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pascal教程07 第七课 一维数组教案

第七课 一维数组【引例】输入20个数,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序后输出。

讨论:如果按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我们应设20个变量来存储这20个数,如果要排序的数不是20个,而是100个,那我们就应设100个变量?没这么笨吧,我们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数组:由固定数量....的相同类型....的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

只有一个下标类型的数组称为一维数组。

§7.1 数组类型定义和说明类型定义的一般形式为:TYPE <类型标识符> = ARRAY [下标类型] OF <基类型>;数组说明:VAR <数组名> :<数组类型标识符>;数组名是由用户定义的标识符,下标类型一般是子界类型,下标规定了数组元素的个数和排列次序。

基类型表示数组中每个元素的类型,它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但同一数组中的元素类型必须相同。

如:typeA = array [1..20] of integer;B = array [0..50] of char;Varx , y : A;a : B;其中x 、y 被说明为A 类型数据,即均为拥有20个元素的数组,下标从1到20,元素类型为整型;a 被说明为B 类型数据,即拥有51个元素的数组,下标从0到50,元素类型为字符型。

★ 数组也可以直接在说明部分说明数组的类型,如:var x , y : array [1..20] of integer;a : array [0..50] of char;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变量,每个元素在数组中有固定的位置,可以用数组名及方括号括起的下标..来表示。

如a 数组中的第5个元素可表示为:a [4] 数组元素的运算和变量相同,如:readln (a[4]); x[3]:=x[3]+y[1];§7.2 数组元素的赋值和引用 0 1 2 3 4 5 6 7 (50)a 下标如为一个数组A[1..10] 赋值,可用下列语句实现:for i:=1 to 10 do read (A[i]);如果两个数组类型相同,如数组x 和y ,可用赋值语句: x:=y ;把y 的10个元素值赋给x 的相应元素,它等效于: for i:=1 to 20 do x[i]:=y[i]; 但要给数组元素赋同一个值,不能这样赋值:x:=0;而应该用如下语句:for i:=1 to 20 do x[i]:=0;【例1】求100以内的所有素数。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04串教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04串教案

§4 串§4.1 串的匹配子串的定位操作称为串的模式匹配,是各种串处理中最重要的操作。

在主字符串S中查找模式字符串P,若在主串中找到等于模式串的子串,称为匹配成功,返回与模式串第一个相等的字符在主串中的序号;若匹配不成功,则返回0。

§4.1.1 串的简单匹配串的简单匹配,基本思想是:从主串的第一个字符起和模式串的第一个字符比较,若相等,则继续逐个比较后续的字符,否则从主串的第二个字符起再重新和模式串的字符比较。

依此类推,直至模式串的每个字符依次和主串中的一个连续的字符序列相等,则为匹配成功……【例4-1-1】:主串:a b a b c a b c a c b a b匹配串:a b c a c↓i =3第一趟匹配: a b a b c a b c a c b a ba b c↑j =3↓i=2第二趟匹配: a b a b c a b c a c b a ba↑j=1↓i=7第三趟匹配: a b a b c a b c a c b a ba b c a c↑j=5↓i=4第四趟匹配: a b a b c a b c a c b a ba↑j=1↓i=5第五趟匹配: a b a b c a b c a c b a ba↑j=1↓i=11第六趟匹配: a b a b c a b c a c b a ba b c a c↑j=6这种算法易于理解,在某些场合效率也较高。

但当主串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模式串为‘00000001’时,由于模式串中前7各字符均为‘0’,主串中前50各字符均为‘0’,每趟比较都在模式串的最后一个字符出现不等,此时需将指针i回溯到i-6的位置上,并从模式的第一个字符开始重新比较。

直到匹配成功,指针i需回溯43次。

这经常出现在主串中存在多个子串和模式串“部分匹配”的情况下,例如01串(字符串由0、1组成)。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学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01数据结构概论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学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01数据结构概论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学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01数据结构概论§1.1 什么是数据结构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即数据的组织形式。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Logical Structure)(2)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内的表示,即数据的存储结构(Storage Structure)(3)数据的运算,即对数据施加的操作。

数据结构的定义:按某种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一批数据,按一定的存储表示方式把它们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并在这些数据上定义了一个运算的集合。

在不易混淆的情况下,常常将数据的逻辑结构简称为数据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有两大类:(1)线性结构逻辑特征是:有且仅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并且所有结点都最多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一个直接后继。

(2)非线性结构逻辑特征是:一个结点可能有多个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四种基本方法(1)顺序存储方法该方法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上相邻的存储单元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

称为顺序存储结构(Sequential Storage Structure)(2)链结存储方法该方法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其物理位置上亦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的。

称为链式存储结构(Linked Storage Structure)。

(3)索引存储方法该方法通常是在存储结点信息的同时,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索引表中的每一项称为索引项、索引项的一般形式是:(关键字,地址),关键字是唯一标识一个结点的那些数据项。

(4)散列存储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结点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结点的存储地址。

§1.2 算法算法: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的有穷序列,它必须满足下述准则:(1)输入:具有0个或多个输入的外界量,它们是算法开始前对算法最初给出的量。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竞赛班第二阶段培训 第七课 过程与函数教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竞赛班第二阶段培训 第七课 过程与函数教案

§7 过程、函数Pascal语言实现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使用子程序——过程及函数,利用过程和函数,把程序中需要多次重复使用,且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段,单独编写成一个称为子程序的程序段,它存贮一次,但可以在程序的多个地方被调用,处理不同的数据。

§7.1 过程(子程序)过程说明的一般形式:procedure <过程名> (<参数表>);(说明部分);begin<语句>;……<语句>;end;其中procedure 是保留字,它说明这一段程序是过程,一个过程对应一个procedure。

过程名是自定的标识符,程序通过过程名调用这段程序。

参数表是用于向过程传递数据的变量的说明。

说明部分则是过程内部所使用的变量的说明。

请分析下面程序的具体执行过程。

program ex1;var u,v:integer;procedure p1(x,y:integer); {过程说明}var i,j:integer;beginfor i:=1 to x dobeginj:=y+i;write(j);end;end;Begin {主程序}u:=6; v:=5;p1(u,v); {过程调用}writeln;u:=u+v; v:=u*v;p1(u,v); {过程调用}write(‘end’);End.分析如下:程序从主程序的执行部分开始① u←6 v←5(过程调用)――――――→参数传递: x ← u=6 y ← v=5② p1(u,v) 执行过程体,输出: 6 7 8 9 10 11――――――→返回主程序调用处(调用结束)③ writeln;④ u←6+5=11 v←11*5=55(过程调用)――――――→参数传递: x ← u=11 y ← v=55⑤ p1(u,v) 执行过程体,输出: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返回主程序调用处(调用结束)⑥输出: end以上例子仅说明过程在程序中如何说明和调用,有关参数的传递问题在下面细述:1.无参过程过程中最简单的是无参过程,这种过程的首部只有过程名,而没有参数表部分。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学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 09内部排序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学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 09内部排序

内部排序在《数据结构》里,排序一般分为: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五种。

§9.1 插入排序 (Insertion Sort)基本思想:每次将一个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数列中的适当位置,使数列依然有序;直到待排序数据元素全部插入完为止。

排序过程:【示例】: [初始关键字] [49] 38 65 97 76 13 27 49J=2(38) [38 49] 65 97 76 13 27 49J=3(65) [38 49 65] 97 76 13 27 49J=4(97) [38 49 65 97] 76 13 27 49J=5(76) [38 49 65 76 97] 13 27 49J=6(13) [13 38 49 65 76 97] 27 49J=7(27) [13 27 38 49 65 76 97] 49J=8(49) [13 27 38 49 49 65 76 97]§9.2 选择排序基本思想:每一趟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数列的最后,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排序过程:【示例】:初始关键字 [49 38 65 97 76 13 27 49]第一趟排序后 13 [38 65 97 76 49 27 49]第二趟排序后 13 27 [65 97 76 49 38 49]第三趟排序后 13 27 38 [97 76 49 65 49]第四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97 65 76]第五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97 97 76]第六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76 [76 97]第七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76 76 [97]最后排序结果 13 27 38 49 49 76 76 97§9.3 冒泡排序 (BubbleSort)基本思想:两两比较待排序数据元素的大小,发现两个数据元素的次序相反时即进行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数据元素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7.1 树的概念【定义】 树(Tree )是n (n>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T ,它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 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称为根(Root )的结点;(2) 其余的结点可分为m (m ≥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合,其中每一个集合又都是一颗树,并称为根的子树(Sub Tree )。

【基本术语】k树的结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及若干指向其子树的分支。

结点拥有的子树数称为结点的度(degree )。

如图7.1,A 的度为3,C 的度为1,F 的度为0。

度为0的结点称为叶子(leaf )或终端结点。

例如K 、L 、F 、G 、M 、I 、J 。

度不为0的结点称为分支结点或非终端结点。

除根结点外,分支结点也称为内部结点。

树的度是树内各结点的度的最大值,如图7.1中树的度为3。

结点的子树的根称为该结点的孩子(Child ),该结点称为孩子的双亲(parent )。

如图7.1.1,B 为A 的子树的根,则B 是A 的孩子,而A 则是B 的双亲。

同一个双亲的孩子之间互称为兄弟(sibling ),例如B 、C 、D 互为兄弟。

将这些关系进一步推广,可认为D 是M 的祖父。

结点的祖先是从根到该结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结点。

例如,M 的祖先为A 、D 、H 。

反之,结点的子树中的任一结点都称为该结点的子孙,如B 的为E 、F 、K 、L 。

5. 结点的层次(level )是从根开始定义起,根为第一层,根的孩子为第二层。

若某结点在第x 层,则其子树的根就在x+1层。

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高度或深度(depth )。

如图7.1的树的深度为4。

6. 如果将树中的结点的各子树看成从左到右是有次序的(即不能互换),则称该树为有序树,否则称为无序树。

如图7.1.2。

7. 森林(forest )是m (m ≥0)棵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

§7.2 二叉树§7.2.1 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binary tree )是一种树型结构,它的每个结点至多只有二棵子树(即二叉树中不存在度大于2结点),并且,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其次序不能任意颠倒。

(如图7.2.1)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是两种特殊形态的二叉树。

满二叉树是指深度为k ,且有2k -1个结点的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是指深度为k ,有n 个结点,当且仅当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k 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1到n 的结点一一对应时。

§7.2.2 二叉树的性质性质1:在二叉树的第i 层上至多有 ① 个结点(i ≥1)。

性质2:深度为k 的二叉树至多有 ② 个结点(k ≥1)。

性质3:对任意一棵二叉树,如果度为2的结点数为n 2,则其叶子结点数为 ③。

性质4:具有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 ○A ○B ○C ○D○E ○F ○G ○H ○I ○J○K ○L ○M 图7.1.1 ○A ○A ○B ○C ○C ○B 图7.1.2 两棵不同的有序树 ○A○B ○C○D ○E ○F ○G○H ○I ○J图7.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图7.2.2 满二叉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图7.2.3 完全二叉树 ○1 ○2 ○3○4 ○5 ○6 ○7 ○8 ○9 ○10 ○11 ○12 图7.2.4 非完全二叉树性质5:如果对一棵有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按层序编号(每层从左到右),则对任一结点i (1≤i ≤n ),有:① 如果i=1,则结点i 是二叉树的根;如果i>1,则其双亲结点是i div 2 ② 如果2*i>n ,则结点i 无左孩子(结点i 为叶子结点);否则其左孩子为2*i③ 如果2*i+1>n ,则结点i 无右孩子,否则其右孩子为2*i+1[参考答案及证明]:① 2i-1 证明:利用归纳法 当i=1时,只有一个根结点,显然,2i-1=20=1 正确;假设对所有的j ,1≤j<i ,命题成立,即第j 层上至多有2j-1个结点;由假设,第i-1层上至多有2i-1个结点,由于二叉树中的每个结点的度至多为2,故在第i 层上的最大结点数为第i-1层上最大结点数的2倍,即2*2i-2=2i-1② 2k -1证明:深度为K 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为③ n 2+1证明:设叶子结点数为n 0,度为1的结点数为n 1,则该数结点的总数为:n = n 0 + n 1 + n 2 (1)树中结点之间的连线称为分支。

树中除根结点外,其余每个结点都有一个分支进入,设B 为二叉树分支的总数,则有:B = n –1 另一方面,这些分支是由度为1或2的结点射出的,所以:B = n 1 + 2n 2所以: n – 1 = n 1 + 2n 2 (2)由式(1)和(2)得:n 0 + n 1 + n 2 – 1 = n 1 + 2n 2即: n 0 = n 2 + 1④证明:假设深度为K 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数为n ,则根据性质2和完全二叉树定义有:或于是∵ k 是整数 ∴ ⑤ 证明略§7.2.2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1.顺序存储结构将二叉树的所有结点按一定的次序,存储到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中。

这种结构,较适用于满二叉树或近似满二叉树。

如图7.2.5中完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如下: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图7.2.6中的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如下:可以看出,当二叉树较稀疏时,采用顺序存储将造成浪费。

[练习] 如果完全二叉树最多有n 层,那么存储该树的数组最少设________个单元;某结点存储于S[i],则存在双亲结点的条件: if 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双亲结点位于S[ ____ ],其左孩子结点位于S[ ____ ]; A B C D F G I M ○A ○B ○C ○D ○E ○F ○G ○H ○ ○J ○K ○L ○M 图7.2.5 ○A○B ○C○D ○F ○G○I ○M 图7.2.62.链式存储结构设计不同的结点结构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链式存储结构。

由二叉树的定义可知,二叉树的结点由一个数据元素和分别指向其左右子树的两个分支构成,则表示二叉树的链表中的结点至少包含三个域:数据域和左、右指针域,如图7.2.7。

有时为了便于找到结点的双亲,则还可以在结点的结构中增加一个指向其双亲结点的指针域。

用这两种结点结构所得的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分别称为二叉链表和三叉链表,如图7.2.8。

在具体应用中采用什么存储结构,除根据二叉树的形态之外,还应考虑需进行何种操作。

如找结点的双亲,在三叉链表中容易实现,而在二叉链表中则需从根中指针出发巡查。

§7.3 遍历二叉树遍历二叉树(traversing binary tree )是指按某种搜索路径巡访树中每个结点,使得每个结点均被访问一次,且仅访问一次。

根据二叉树的定义知,二叉树由三个基本单元组成:根结点、左子树和右子树。

因此,若能依次遍历这三个部分,则遍历了整棵二叉树。

假设以D 、L 、R 分别表示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遍历右子树,则可有DLR 、LDR 、LRD 、DRL 、RDL 、RLD 六种遍历方案。

前三种分别称为先(根)序、中(根)序、后(根)序,后三种称为逆先序、逆中序、逆后序。

通常只使用前三种。

先序遍历二叉树的操作定义为:(1)访问根结点; (2)先序遍历左子树; (3)先序遍历右子树;中序遍历二叉树的操作定义为: (1)中序遍历左子树; (2)访问根结点;(3)中序遍历右子树;后序遍历二叉树的操作定义为:(1)后序遍历左子树; (2)后序遍历右子树; (3)访问根结点;遍历算法的描述形式随存储结构的不同而不同,若定义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如下:TYPEPointer = ^ node ;node = RECORDdata :char ;lchild ,rchild :pointer ;END ;先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如下:procedure preorder (p :pointer );beginif p<>nil then beginwrite (p^.data);preorder (p ^ . lchild );preorder (p ^ . rchild );end ;end ;图7.2.7○A ○B ○C ○D ○E ○F○G(a) 二叉链表(b) 三叉链表 图7.2.8 ○A ○B ○C ○D ○F ○G ○I ○M 图7.3.1 【例7.3_1】 DLR (先序):ABDICFMG LDR (中序):DIBAFMCG LRD (后序):IDBMFGCA请完成中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procedure inorder (p :pointer );beginend ;请完成后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procedure postorder (p :pointer );beginend ;二叉树的三种遍历递归算法写得非常精妙,只要对它稍加修改(主要在process 语句处),就可的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算法。

如建立二叉树、查找结点、求每个结点所处的层次、求二叉树的高度、结点个数、复制二叉树等。

§7.4 二叉树的建立二叉树的建立可分先序、中序、后序三种方法。

先序建立二叉树即输入结点数据的顺序按先序遍历所得的序列输入,输入“*”,表示该子树为空,如输入a b c * * d * * e * * ,得到的二叉树如图7.4.1。

中序、后序类推。

【练习】: 请将前面遍历二叉树的算法稍加改动,分别写出先序、中序、后序建立二叉树的算法。

§7.5 树的存储结构【思考】 请先不要看下面内容,如果对一棵树(不定支数),你如何设计它的存储结构?多重链表表示法每个结点的设m 个指针域指向该结点的子数,m 为树的度,结点结构如下:很容易看出,多重链表的缺点是,当树中结点的子树数相差较大,许多结点的度小于m 时,链表中有很多空指针域,空间较浪费。

双亲表示法这种存储结构利用每个结点(除根外)只有唯一的双亲的性质,以一组连续空间存储树的结点,同时在每个结点中附设一个指示器指示其双亲结点在链表中的位置。

data其存储结构说明如下:TYPE tnode=recordData :char ;Parent :integer ;end ;VAR tree :array [1..maxnode] of tnode ;孩子表示法将每个结点的孩子结点用单链表链接起来,树中n 个结点就有n 条孩子链(叶子的孩子链为空),而将这n ○a ○b ○e ○c ○d 图7.4.1条链的头结点按顺序排列起来,组成一个线性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