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周期示意图
1991-2020年我国六月份地震情况分析
简要分析仅供参考1991-2020年我国六月份地震情况分析应急管理部地震地质司2021年5月27日据统计,1991-2020年我国六月份发生5.0级以上地震89次,其中5.0-5.9级地震77次,占比86.52%;6.0-6.9级地震11次,占比12.36%;7.0-7.9级地震1次,占比1.12%;震级最大的地震是2002年06月29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7.2级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2019年0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
一、地震位置空间分布特征从地震空间分布可以看出(图1),地震主要发生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台湾及海域地区(表1),其中西北地区5.0级以上地震32次,占比35.96%;西南地区5.0级以上地震20次,占比22.47%;台湾及海域5.0级以上地震32次,占比35.96%。
西北地区地震主要集中在青海、新疆、甘肃三省(区)。
西南地区地震主要集中在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
表1我国六月份5.0级以上地震分区统计表地区次数地区次数华东地区0西南地区20华南地区0东北地区1华中地区0台湾及海域32华北地区3中塔交界1西北地区32备注:根据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划分,台湾及海域单独列出。
图1我国六月份5.0级以上地震分布图(1991年-2020年)二、地震发生时间分布特征从5.0级以上地震频次与发震时间关系图分析,凌晨(5-6时)、上午(9-10时)、下午(13-15时)、傍晚(17-19时)、深夜(0-1时、2-3时)时分发震频率相对较高(图2)。
6.0级以上地震的总体规律与5.0级以上地震基本一致,凌晨(5-6时)、深夜(2-3时)发震频率相对较高一些(图3)。
图2我国六月份5.0级以上地震频次与发震时间关系图图3我国六月份6.0级以上地震频次与发震时间关系图三、主要地震灾害灾情概要(一)主要灾害性地震1、甘肃景泰5.9级地震。
2000年06月06日18时59分,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发生5.9级地震,造成2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198.23万元。
石大灾害及防治对策讲义02地质灾害与地震灾害
第二章地质灾害与地震灾害第一节地质灾害概述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就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一、地质灾害的分类地质灾害的分类十分复杂,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标准。
(D地质灾害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为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因岩土工程处置不当而发生事故所形成的灾害是人为地质灾害的主要组成部分。
(2)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发性地质灾害两大类。
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岩土工程事故灾害也属于突发性的。
(3)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地面沉降等)。
二、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地质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及危害是很严重的。
我国有2/3地区属于山地,地质灾害十分严重。
据统计,在20世纪的后50年,每年中国因地质灾害而导致伤亡的人数在万人左右,造成经济损失总数达上百亿元。
国际上,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受到地质灾害的危害,因而1999年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的主题确定为“防治地质灾害”。
本章内容涉及一些常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这里着重介绍地震、滑坡、泥石流、引起的灾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地震灾害2.2.1地震概述地震是一种严重危及人们生命财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烈度在6度及6度以上的地震区几乎遍及全国各个省和自治区。
近几十年来的十多次大的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巨大创伤。
地震活动性及地震预报讲解
震源深度
≤30km 30~70km ≥70km
逆冲和 走滑
走滑 为主
走滑兼 正断层
走滑 为主
中国及其邻区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区域特点
我国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前的喷发为 2000年来全球最大的喷发之一
喷发体积
0.2km3 4km3 7km3
18km3
喷发时间 喷发地点 喷发级别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Istanbul)地震空区
地震活动的特点
6.震源的时一空变化图像 ③地震条带
“条带”的展市与近期活动构造带基本一致。 “条带”是突出于全区的。 条带”上地震活动水平有增强的过程,其应变释 放明显加速。
1973年炉霍、1976年龙陵地震的地震条带
地震活动的特点
6.震源的时一空变化图像 ④震中迁移
新京疆1西伽919北9师宣978张辽.化.51宁1宁.家029.岫52蒗云9口92岩南.0-1云云-0宁1海.12南2南蒗城.0甘94施0.间肃14甸2.1民主 加0.5乐要 卸2.356依载.4据响主地5:应电要.9主震地比、依要主 震 明 主前6震。体据依.要 前 显 要半1序应据:依 提 减 依震受主个:列变据 灾 据出小月前到要地: 实 :准参等作震作中依下主震受主地 效 地确出数。活国据出水震 震,的前要到要短(动、地:临序 序受临作依中依期h宏、列 列到震地震震预、出据国据观中。预水局震预.测b:地:临、国测值氡通序测,平震空震地地意)并、报列,震静局区震预见向小水表并活局,和、、测当震动位彰向和并省地条,地、辽平和、在当政震带并政水宁震静奖水地府府活、向温省前、励汞政通、的动地当政2地。报、府天形府通、 震地倾,通变通形表报前 活政取报、斜彰报变表兆 动府辽得地。、,、彰异、通宁磁显取电和常地省。著报得磁政减奖、电,府显灾辐励水 、取,实著射。 应库得取效减、发力显得。灾浑著实。减效灾。实效。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蝗虫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4
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6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⑷北美洲:自然、人为灾害并重。
陆地龙卷风:美国西部。
飓风:
墨西哥湾形成→美国南部地区。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2.1.1 世界七大洲主要灾害: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 亚洲: 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 地震:
日本--附近地区平均每年释放的能量全球 1/10。
中国--20世纪七级以上强震,中国占35%。 火山:
2006年4月,德国洪水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6
2000年2月12日:欧洲特大河流污染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7
2月12日,从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一座金矿泄漏出
来氰化物废水不可阻挡地流到了南联盟境内。毒水流经之
处,所有生物全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暴亡,流经罗马尼亚、
受灾地区
中国上海 印度加尔各答 印度加尔各答
孟加拉 日本津轻藩 中国四川泸定
中国 中国 法国
日本本州北部 印度北部 爱尔兰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广东广州
灾型
风暴潮 热带气旋 地震 饥荒 饥荒 地震 饥荒 饥荒
冻害
涝、饥荒 饥荒 饥荒 饥荒 饥荒 饥荒 风暴潮
死亡人数(万人)
10 30 30 800-1000 20 10 900 2000 40
地质灾害
震 震级: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 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 级 级,能量约增加30倍。
★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 3-5级之间的地震 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微震 有感地震 破坏性地震 大地震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 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第一节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导入新课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 化的作用----地质作用。那么地质作用 可以分为哪几种?
地质作用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不易被 人们觉察,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和“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形成就是经历了几千万年漫长的 地质时期。有些则进行得很迅速。当这些自 然现象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 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69227名同 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需要紧急 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直接经济 损失8451亿多元。
【探究活动】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了里氏7.2 级地震。读图,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
1、神户地震的震中位于哪两大板块的交 界地带?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在各种地质灾害中,危害和影响最 大的是哪一种?
1、地震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预 防措施;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地图说
出我国地震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3、学会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
地震的危害——造成的危害最大
地震具有分 布范围广泛、 伤亡大、损 失大、危害 大、突发性 强的特点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 地震灾害是由地震引起的。 发生8.0级地震,汶川地震直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课件:2.2中国的地质灾害 课件(共31张PPT)
岩体破碎
B、发生的条件
地势起伏大 植被覆盖差
C、多发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D、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高度和体积
(一)泥石流
1、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山区发生泥石流、在地形、岩石、植被、气 候方面的条件是什么?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川滇山地
3.泥石流的类型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流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冰川泥石流
黄土高原
华北和东北山地
川滇山地
暴雨引发泥石流
降雨泥石流
3、我国滑坡的分布
空间分布:
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雪峰山为界
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 东南密集,
昌都为界
西北稀少
东部: 稀疏 西部: 密集
时间分布:
人口密度 正 相关
中国地震灾害死亡人口(1949—2000年)
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集中在华北、台湾和南北地震带
试分析我国地震西多东少而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的原因?
西部
情况
原因
地震灾 情
较轻
人口稀疏
东部
情况
原因
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
城市总数46%的城市
严重
,90%以上的人口, 又是我国经济发达、
资产密集区
中国地震灾情年际变化(1949-2000年)
灾情变化趋势:死亡人数减少 经济损失加重
地震的防御
我国采取哪些措施使震亡人数减 少呢?
我国地震具有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的特点,并且地震 具有突发性,我们人类无法控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发挥人 类的聪明才智,尽量减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
中国8级地震时空活动特点
中国8级地震时空活动特点董治平;程建武【摘要】基于1900年以来仪器记录到的中国及边邻地区8级地震,讨论了中国大地震重复、集中发生的阶段性和周期性.依据构造块体、活动构造带,分析了大区域范围内不同时段8级地震跳跃迁移轮回.根据8级地震活动的周期性、阶段性及其迁移轮回初步预判,中国西部在数年内仍然存在发生M≥7.8地震的危险性,中长周期大地震浩劫或不可避免.【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5页(P34-38)【关键词】8级地震;中国西部;迁移轮回;周期【作者】董治平;程建武【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引言有地震史料记载以来,中国及边邻地区共发生8级地震约32次,包括台湾2次,唐山准8级地震1次。
其中1303—1879(576)年间,历史记载8级地震约12次,大约50年左右发生1次8级地震,间隔时间或重复周期偏长。
空间多分布在中国南北地震带以东地区。
南北地震带为东、西部过渡大震区。
1900年以来,中国及边邻地区发生8级大震20次(含台湾2次,唐山、玛尼、印度、哈萨克斯坦准8级地震各1次),17次集中在大陆西部(表1)。
如简单取算术平均的话,每9年1次8级地震,与文献[1]研究结论吻合。
不考虑历史记载的遗漏,发震频率明显高于历史8级地震。
8级地震震例研究发现,无论历史记载还是仪器记录,8级地震的孕育、发生和迁移,均与大构造带和构造块体以及块体的过渡区相关,呈现大区域、跨构造块体的远距离周期性跳迁。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2008年汶川8级地震、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平均间隔不到7年,从青藏块体西部迁至东边缘龙门山,再迁至喜马拉雅山南缘,形成一个有限时段的迁移轮回。
解读这种断续发生于青藏地块的8级地震,认识其孕育过程,挖掘相互关联及其共性特征,是研究8级地震演变规律,预测未来大地震发生的基础。
地震带分布
地震带分布中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地震带可划分为: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带;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至滇东地区地震带;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带;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
三大地震带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中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中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
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活动时间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显著活动和相对平静交替存在,一定时期后又重复出现。
各地震带的重复期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发生方式各地震带的大地震发生方式有单发式和连发式之分。
前者以一次8级以上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来释放带内积累的能量;后者在一定时期内以多次7级以上地震释放其绝大部分积累的能量。
地震带内显示的各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性与该地带地壳介质性质、构造形式和构造运动强弱有关。
地震带一般被认为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
在各地震带内还划分出不同的区段,作为独立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区域划分的统计研究单元。
另外还有一种是由于人为活动所引起。
编辑本段世界主要地震带地震的震中集中分布的地区,且呈有规律的带状,叫做地震带。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活动带和火山活动带大体一致,主要集中在下列地壳强烈活动的地带。
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地震分布示意图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西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预测地震-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
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在全世界、一个地区或一个地震带,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多震的活跃期,在另外一段时间内则表现为少震的平静期。
这种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地震的周期性或地震的间歇性。
如图8—12,在全世界范围内,40年代是7级以上大地震次数最多、最活跃的时期。
在一个地震带内,又往往表现为自己特有的周期性。
如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北带,1915—1933年共19年间,发生了一系列7.8级以上的浅源地震;1934—1951年共18年间,在整个断裂带上都比较平静,1952—1969年这18年间,地震增多,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
具体到一个活动断裂带或地震带,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情况也很明显。
如在甘肃河西走廊断裂带,1920—1954年的25年内,先后发生了海原、古浪、昌马、山丹、民勤等多次7级以上的地震,但此后却一直保持相对的平静。
又如,陕西渭河地堑,881(唐广明二年)—1486年(明成化二十二年)的606年间,未见破坏性地震记载,此后到1570年间,地震转入活跃期,1556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月23日发生了空前的8级大地震(震中在今华县);1570年以后又趋向平静,极少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
再如,1679年三河、平谷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同属燕山地震带,时间相隔297年,存在300年左右的准周期性。
这种地震活动的周期性现象,是一个地震带的应变积累和释放的全过程的表现。
也有人认为,这种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是震源机制粘滑和蠕动交替进行的一种反映。
易经看天下:中国20世纪五大地震规律剖析1 “事后诸葛亮”是研易的法宝地震已经发生,看看易经的说法也是不错的。
作为一家之言,也是可以参考的。
对于大地震,动物也是有很强烈反响,何况是人呢。
人的感觉没有动物敏感,但还是有文字与科学方法可以考察的。
特别提示,不要太迷信易经,特别利用易经预测地震。
因为地震发生的影响因素太多。
这里只是想看看已经发生的地震,是不是和易经所提示的地震规律有矛盾或想符合。
20世纪重大地震事件
20世纪重大地震事件1、1905年4月4日,印度、克什米尔边境发生8.0级地震,死亡1.88万人。
2、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发生8.3级地震,损失5亿美元。
3、1906年8月17日,智利帕尔瓦莱索发生8.4级地震,死亡2人,损失2.56亿美元。
4、1907年10月21日,原苏联杜尚别发生8.0级地震,死亡1.2万人。
5、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西西里岛默西拿发生7.5级地震,死亡12.3万人。
6、1915年1月13日,意大利罗马以东阿韦扎诺发生7.0级地震,死亡2.99万人。
7、1920年12月16日,中国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死亡20万人。
8、1923年9月1日,日本东京横滨发生8.2级地震,死亡9.9万人,损失28亿美元。
9、1927年5月23日,中国甘肃古浪发生8.0级地震,死亡4.14万人。
10、1934年1月15日,尼泊尔、印度边境发生8.3级地震,死亡1.07万人。
11、1935年5月30日,巴基斯坦基达发生7.5级地震,死亡5万人。
12、1989年1月25日,智利、阿根廷边境发生7.8级地震,死亡2.8万人,损失1亿美元。
13、1939年12月26日,土耳其埃尔津詹发生8.0级地震,死亡3.27万人。
14、1948年10月5日,原苏联阿什哈巴德发生7.3级地震,死亡2.33万人。
15、1949年7月10日,原苏联海特发生7.6级地震,死亡1.2万人。
16、1960年2月29日,摩洛哥艾加迪尔发生5.9级地震,死亡1.31万人,损失1.2亿美元。
17、1960年5月22日,智利康塞普西翁发生8.5级地震,死亡0.57万人,损失6.75亿美元。
18、1962年9月1日,伊朗西北部发生7.1级地震,死亡1.223万人。
19、1964年3月28日,美国阿拉斯加发生8.5级地震,损失5.38亿美元。
21、1968年8月31日,伊朗东北部发生7.4级地震,死亡1.2万人。
22、1970年1月5日,中国云南通海发生7.8级地震,死亡1万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2章第2节中国的地质灾害(共17张PPT)
一、地震灾害我国地质构造 的东西分界线
①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 ②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 灾害的成因?
案例①——中国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国河北省的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唐山市区,即北纬 39.6°,东经118.2°。
课下探究:
❖ 如果你是一位筑路工程师,在西南地区和青 藏高原修筑铁路和公路,简述为防止泥石流 或滑坡的发生,在设计中要注意哪些因素?
1、原因和关联性
2、地质灾害的 3、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思考:四川省、重庆市滑坡和泥石 流灾害频繁的原因 。
(1)大巴山的南坡,大部分地区 海拔在500—1 000米左右,是面 积广大的大斜坡。 (2)岷江和大渡河的上游区又是 地势急剧下降的地区,地质结构
复杂,地表结构不稳。
(3)受西南降水系统的影响,雨 量丰沛,而且盆地边缘植被破坏
情差异(资产密度、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人的防震意识等)。
发现:(1949 —2000年)人口密 度≥400人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 人口密度200—400人的地区的 10倍;是人口密度100~200人
地区的100倍。
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 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灾情发展趋势
我国地震死亡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自学问题
❖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 2、时间分布特点 ❖ 3、空间分布特点 ❖ 4、灾害的严重后果
地壳 活动
激烈
地震频发、震级高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
滑坡
泥石流 灾害
多发
季风 气候
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
5地震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5.地震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大板块的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地质构造影响,因而它有一定的规律,最明显的是成带性。
全球地震主要分布: 1)环太平洋地震带,即沿南、北美洲西海岸,经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至我国台湾、菲律宾,直到新西兰。
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全球80%的地震和释放的地震能量75%,就集中在这条带上;2)亚欧地震带,又称喜玛拉雅一地中海地震带,即从印尼西部经缅甸,我国横断山脉、喜玛拉雅山地区,沿中亚细亚到地中海。
全球15%左右的地震发生在这条带上。
3)洋中脊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洋中脊,全球地震近5%发生在这些远离人类的大洋之中。
中国地震分布: 我国地处亚欧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的影响,是一个地震活动多且强烈的地区。
主要有:1) 青藏高原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2) 华北地震区,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3) "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 、"华南地震区"。
地震的时间分布: 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表明,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地震的频次高、强度大,称之为地震活跃期;而在另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地震相对频次低、强度小,称之为地震平静期。
根据地震发生的特性,又可在活跃期中划出若干“活跃幕”。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已经历了4次地震活动期,第四个活动期大体是1966-1976年。
在这10年间,我国大陆共发生14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
根据多数专家的研究判定,九十年代至今可能是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第五个高潮期,其间可能发生多次7级,个别甚至更大的地震,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将在我国西部,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活动也将相对活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2章第2节,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
2004年05月23日 西藏班戈、青海海西间5.3级地震
2004年05月19日 台湾以东沿海6.7级地震
2004年05月01日 中国台湾莲花5.2级地震
特点3: 震源浅,烈度较高
从我国地震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分布特点看,我国的深源地震仅出现 于吉林的安图、珲春和黑龙江的穆棱、东宁、牡丹江一带,深度一 般为400-600千米。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深震群的一部分,震级为5 -7.5级,因震源过深,一般无破坏作用。我国中源地震主要有三 处:一是台湾省东部的沿海,如基隆东北、花莲以东海域以及东南 海域,深度为100-270千米;二是西藏南部江孜、达旺附近,深度 为140-180千米;三是新疆西部的塔什库尔干、麻扎一带,深达 100-160千米,是兴都库什中源地震群的一部分。我国的浅源地震 分布最广泛,在深度上东西两部稍有差别,东部大都在30千米范围 之内,西部稍深,有的可达40-50千米,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一带有 的深达60-70千米。总之,我国的深、中源地震仅分布于环太平洋 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它们都处于不同板块相互交 接部位,现代构造运动强烈,能影响到上地幔之中,而分布最广、 为数最多的浅源地震大都在50千米以内(地壳范围之内),它们与 地址构造尤其同活动断裂构造有着更密切的联系。
以东:呈零星分布
2、我国滑坡形成的原因
内在因素: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外
表形态
外部因素: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人类活动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 “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 呢?”我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提 出了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 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 级。”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 仑地震。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 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邓乃恭的手指在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 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 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 区。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 发生1场地震。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 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重温《中国强地震震中分布图》
以 前 的 地 震 震 中 ;以橘 红 色 表 示 10 90年 至 1 7 地 区 外 , 百 年 来 ( 图 缺 少 1 7 96 本 9 6年 以 后 的 数 据 )
年 8月 的地 震 震 中 ;以直 径 不 同 的 三 种 圆 圈 表 示
震级 的差 别 ( 8级 以 上 、 7~ 8级 、6 ~ 7级 );
中 国 犬 陆 上 发 生 8级 以 上 地 震 的 , 仅 有 1 2 9 0年 l 2月 1 日在 宁 夏 海 原 的 8 2级 大 地 震 和 1 2 5 . 9 7年
以 绘 制 圆 圈 的 不 同 “ 形 ” 表 示 震 源 的 深 度 并 辅 5月 2 t 甘 肃 门 源 的 8级 大 地 震 。n 线 3 F在 以 文 字 表 示 时 间 、震 级 数 据 。 图上 标 记 显 示 : 0 8年 5月 1 同 发 生 地 震 20 2
震 ,17 9 6年 8月 l 日 和 6
8月 2 , 松 潘 、 平 武 3E l 先 后 发 生 7 2级 地 震 。 从 . 13 9 8年 至 l 4 9 1年 , 这
《中 国 强 地 震 震 中 分 布 图 》
・
带 还 发生 过 6级 以上 地 震 4次 , 1 5 9 8年 2月 8 日在
这 张 图的 出 色 首 先 在 于 : 7 0多 年 来 的几 百 区 为 台 湾 。 东 北 的 珲 春 、 绥 芬 河 一 带 在 2 20 0世 纪 次 地 震 在 [ 上 一 目 J 然 。 它 绿 色 表 示 1 0 笙 l , 9 0年 二 三 十 年 代 也 有 活 跃 。 除 新 疆 、 西 藏 人 烟 稀 少 的
记 释 读 :在 南 坪 以 南 ,灌
县 ( 都 江 堰 市 ) 以 北 今 的 这 两 百 公 里 左 右 ( 上 图 概 算 ) 先 后 发 生 地 震 l , 1 次 , 其 中 10 9 0年 以 前 的 有 3次 。 1 3 9 3年 8月 2 5 日 在 茂 汶 发 生 7 2级 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