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感遇》二首
张九龄感遇其二翻译
张九龄感遇其二翻译
张九龄感遇其二翻译
《感遇十二首》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九龄感遇其二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九龄:感遇·其二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
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
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韵译】: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评析】: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
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
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
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
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
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
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张九龄《感遇其二》古诗
张九龄《感遇其二》古诗张九龄《感遇其二》古诗导语:《感遇其二》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写的抒情唐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九龄《感遇其二》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遇·其二张九龄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
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韵译】: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与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评析】:读这首诗,想到屈原之《桔颂》。
作者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
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
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
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与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作者对朝政昏暗与身世坎坷的愤懑。
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
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相关阅读】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作者。
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
玄宗即位,迁右补阙。
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
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
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作者、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九龄诗感遇四首
张九龄诗感遇张九龄诗感遇四首张九龄不仅是一代贤相,而且在文学颇有建树。
下面是张九龄诗感遇四首,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感遇之一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感遇之二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之三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感遇之四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四首诗,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追求自由自在的豁达意境,却又分明感到诗人心有所眷却又无可奈何的苍凉心境。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诗人。
他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自他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有《曲江集》。
誉为“岭南第一人”。
拓展阅读: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翻开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考古期刊,这些五十多年前印出的纸张已经发黄,上了年头的纸张就是不一样,发散出来淡淡的甜甜的香气。
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唐代张九龄墓发掘简报》。
一时反应不上来他是谁,只觉得很熟,查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是他,唐代杰出的诗人,开元尚书丞相。
唐诗不仅开辟了一个诗歌的王朝,更开辟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很多好诗为人所传诵。
《唐诗三百首》成为许多人诵读诗作的首选。
在这个流传最广的唐诗选集中,第一首便是《感遇》,作者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感遇四首张九龄翻译
感遇四首张九龄原文及翻译感遇是著名大作家张九龄的作品,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
张九龄感遇四首原文及翻译如下:感遇之一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翻译开篇诗人就以孤鸿自喻,然而历经大风大浪的孤鸿,却连护城河都不敢看,由此表现由护城河所代表的宫廷是多么的阴险诡秘。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海上的风暴虽然狂暴,却是来得正大光明,护城河上的冷箭却让人防不胜防,由此表达出诗人对宫廷斗争的厌恶与恐惧。
“双翠鸟”是一种非常高贵的鸟,“三珠树”乃是神话传说中高贵的树,以此比喻李林甫、牛仙客之流窃据高位。
“侧见”一词极为传神,有种说法认为“侧见”是表现李林甫、牛仙客之流的气焰嚣张,使诗人不敢正顾,我觉得应该是一种蔑视,蔑视李林甫、牛仙客之流以中伤诽谤窃据高位,却不为国为民谋福利。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一方面是对李林甫、牛仙客之流的规劝,窃据高位把持朝政,就不怕下面的弹弓的子弹吗?另一方面似乎有一种隐喻,自己不就是被这种冷箭所伤吗?不就是因为李林甫、牛仙客之流的中伤才成为远循海上的“孤鸿”,以致“池潢不敢顾”!紧接着诗人指明了被中伤的原因“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其实归根到底不是遭“神”恶,而是像李林甫、牛仙客这样的小人的憎恨与私欲。
因此我觉得前八句实际上都是在写政治斗争,诗人一心为国为民结果却是“不敢顾”、“遭人指”、“逼神恶”,以一只“孤鸿”如何能与这些抗争呢?在这强大的政治斗争面前更凸显了诗人的“孤”,在这种无奈之下,似乎只有“游冥冥”了。
”弋者何所慕”,猎人又从哪里可以寻找到我的踪迹呢?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抛弃俗世繁务,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远离政治斗争,追求隐逸的恬淡生活。
全诗在一种苍茫的意境中结束。
感遇之二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张九龄《感遇·其二》的原文及赏析
张九龄《感遇·其二》的原文及赏析张九龄《感遇·其二》的原文及赏析张九龄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张九龄《感遇·其二》的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感遇·其二》张九龄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作品赏析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
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
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
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
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中心: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
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
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诗人。
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开国功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
玄宗即位,迁右补阙。
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
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
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张九龄感遇二首加注音
张九龄感遇加注音张九龄感遇二首加注音《感遇·二首》是唐朝张九龄所写的一组抒情唐诗,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感遇二首》张九龄注音版,一起来看看吧。
《ɡǎnyù·qíyī》《感遇·其一》zuòzhě:zhānɡjiǔlínɡ作者:张九龄lányèchūnwēiruí,ɡuìhuāqiūjiǎojié。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xīnxīncǐshēngyì,zìěrwéijiājié。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shuízhīlínqīzhě,wénfēnɡzuòxiānɡyuè。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cǎomùyǒuběnxīn,héqiúměirénzhé?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ɡǎnyù·qíèr》《感遇·其二》zuòzhě:zhānɡjiǔlínɡ作者:张九龄jiānɡnányǒudānjú,jīnɡdōnɡyóulǜlín。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qǐyīdìqìnuǎn,zìyǒusuìhánxīn。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kěyǐjiànjiākè,nàihézǔchóngshēn。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yùnmìnɡwéisuǒyù,xúnhuánbùkěxún。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túyánshùtáolǐ,cǐmùqǐwúyīn。
张九龄感遇十二全文及译文
张九龄感遇十二全文及译文摘要:一、前言- 介绍张九龄及《感遇十二首》的背景二、《感遇十二首》原文及翻译- 春兰秋桂: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翡翠鸟: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孤鸿: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弋者何所慕:今我游冥冥三、张九龄的诗歌特点- 比兴手法- 抒发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反思四、总结- 回顾《感遇十二首》的内容及意义- 强调张九龄的诗歌成就及影响正文:一、前言张九龄,字子寿,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典雅、质朴、寓意深刻著称,被誉为“诗家之冠”。
《感遇十二首》是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后所作,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表达了他对个人遭遇及社会现象的思考。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组诗的全文及译文。
二、《感遇十二首》原文及翻译1.春兰秋桂: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春天里的兰花叶子茂盛,秋天里的桂花皎洁芬芳。
它们各自欣欣向荣,自自然然地成为美好的季节象征。
谁知道那些栖息在林中的鸟儿,闻风起舞,相互欣赏。
草木有它本来的心性,何需美人来折取?2.翡翠鸟: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侧目见到两只华丽的翡翠鸟,它们在美丽的三珠树上筑巢栖息。
那矫健的珍木顶端,是否会让它们担忧金丸之患?3.孤鸿: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孤傲的鸿雁自海上而来,池塘河潢不敢眷顾。
今日我在冥冥之中遨游,那也独自游弋的人们将何处追求?4.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美好的服饰让人担心他人的嫉妒与打压,高明的地位会让神鬼都深感厌恶。
5.弋者何所慕:今我游冥冥如今我在冥冥之中遨游,那也独自游弋的人们将何处追求?三、张九龄的诗歌特点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运用了丰富的比兴手法,如春兰秋桂、翡翠鸟、孤鸿等,通过这些自然景象来抒发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反思。
他的诗歌既表现出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又寄托了对国家社会的担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四、总结《感遇十二首》是张九龄创作的一组寓意深刻的诗歌,通过比兴手法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个人遭遇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感遇十二首》张九龄全文
《感遇十二首》张九龄全文《感遇十二首》张九龄全文《感遇十二首》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
小编整理的古诗全文,供参考!感遇十二首1【其一】兰叶春葳蕤2,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3,闻风坐相悦4。
草木有本心5,何求美人折6。
【其二】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其三】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其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7。
侧见双翠鸟8,巢在三珠树9。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10?美服患人指11,高明逼神恶12?今我游冥冥13,弋者何所慕14!【其五】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
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
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其六】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15。
可以荐嘉客16,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17,此木岂无阴。
【其八】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其九】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凰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其十】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18。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19。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20。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21。
白云在南山22,日暮长太息23。
【其十一】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其十二】闭门迹群化,凭林结所思。
张九龄感遇二首赏析
感遇二首(其一)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释】感遇:有感于身世际遇的意思。
以“感遇”为诗题,是初盛唐时兴起的一种风气,陈子昂、张九龄都写了不少“感遇”的诗。
葳蕤(wēi ruí):指草木枝繁叶茂的样子。
自尔:自然地。
林栖者:隐士。
坐:因为。
美人:在屈原的作品中常以“美人”比喻君主,这里指理想中的志同道合之人。
【解读】这首诗是张九龄写于遭谗被贬谪之后。
诗人以兰桂自喻,表达了他和兰花桂花一样,不肯趋炎附势、低头谄媚,而是忠于“本心”,追求高洁的人生理想。
诗一开始,就用了工整的对偶,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并以“葳蕤”状春天兰花生机勃勃之貌;用“皎洁”概括了桂花的纯洁清雅。
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总结,无论两者葳蕤也好,皎洁也罢,都显出了欣欣向荣的生机。
“佳节”暗合前面的“春”和“秋”,指兰桂只在适合它们的季节开放,显示出了它们各自的生命特征。
第三联“谁知”忽然一转,引出“林栖者”。
“林栖者”指与兰桂一样高洁的隐逸之士。
他们由于闻到了花的芳香而产生了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草木”即兰花和桂花的总称。
隐逸之士以兰花桂花自比,闻风而相悦,“草木”若有感觉也应该“相悦”,可惜“草木有本心”,无论是兰花还是桂花,它们都有自己开花的时令,不因任何人的喜爱而枝繁叶茂,也不因任何人的宠爱而改变散发芬芳的时节,因为它们不会趋炎附势地寻求攀折和赞美。
最后诗人点出本诗的主旨,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如兰桂一样,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通过谄媚逢迎去博得功名,追求富贵。
【评诗】此诗气高而不怒。
(程元初)曲江之《感遇》出于《骚》,射洪之《感遇》出于《庄》,缠绵超旷,各有独至。
感遇二首(其二)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岂伊:犹岂,难道。
感遇二首张九龄翻译
感遇二首张九龄翻译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
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以下是感遇二首张九龄翻译,欢迎阅读。
感遇·江南有丹橘唐代: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译文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注释伊:语助词。
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
荐:进奉意。
树:种植意。
作者简介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聪明敏捷,善于属文。
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
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
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富有远见卓识,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鉴赏诗开头两句,诗人就以饱满的热情,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橘树是果树中的上品,又能经得起严冬风霜的熬煎,终年常绿,因此诗人以丹橘自喻是有深刻含意的。
这是诗人借用橘树来比喻自己“受命不迁”、“横而不流”的人格。
这里,诗人不仅写了橘树的外形,而在着意表现它坚强不屈的精神,达到了形神的有机结合。
张九龄的诗《感遇》
张九龄的诗《感遇》《感遇》原文【其一】兰叶春葳蕤2,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3,闻风坐相悦4。
草木有本心5,何求美人折6。
【其二】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其三】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其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7。
侧见双翠鸟8,巢在三珠树9。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10?美服患人指11,高明逼神恶12?今我游冥冥13,弋者何所慕14! 【其五】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
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
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其六】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15。
可以荐嘉客16,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17,此木岂无阴。
【其八】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其九】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凰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其十】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18。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19。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20。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21。
白云在南山22,日暮长太息23。
【其十一】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其十二】闭门迹群化,凭林结所思。
啸叹此寒木,畴昔乃芳蕤。
朝阳凤安在,日暮蝉独悲。
浩思极中夜,深嗟欲待谁。
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云仙尝我期。
胡越方杳杳,车马何迟迟。
天壤一何异,幽默卧帘帷。
《感遇·其二》张九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感遇·其二》张九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感遇·其二》是唐代张九龄的一首抒情唐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注释、翻译和赏析:注释: 1. 岂:难道。
2. 伊:那里,指江南。
3. 岁寒心:耐寒的本性。
4. 荐:进献。
5. 嘉客:嘉宾贵客。
6. 奈何:无奈。
7. 阻重深:山高水深,阻隔重重。
8. 运命:命运。
9. 循环:周而复始,变化莫测。
10. 寻:探求。
11. 徒言:只说。
12. 树:种植。
13. 此木:指丹橘。
14. 阴:树阴。
韵译: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秉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不能成阴?赏析:这首诗以丹橘为喻,表达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的前两句“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描绘了丹橘在江南的生长环境和顽强生命力。
丹橘在寒冬中依然绿叶成林,展现出了其耐寒的特性。
这两句诗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品质的自信。
接下来的两句“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用反诘的方式强调了丹橘的高贵品质并非因为江南的地气温暖,而是因为它本身具有耐寒的本性。
这里的“岁寒心”,既指丹橘的耐寒特性,也象征着诗人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
五、六句“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表达了诗人对丹橘的惋惜之情。
丹橘本应被推荐给嘉宾,但却因山高水深的阻隔而无法实现。
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无法得到施展的无奈。
七、八句“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进一步探讨了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测。
诗人感叹命运的安排往往难以捉摸,就像循环往复的变化一样。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
最后两句“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以桃李与丹橘对比,指出桃李虽受宠誉,但丹橘也有自己的价值和优势。
这里的“徒言”带有讽刺意味,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看重表面和权势的人的不满。
张九龄的《感遇》二首
张九龄的《感遇》二首张九龄的《感遇》二首张九龄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九龄的《感遇》二首,欢迎阅读参考!感遇(其二)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赏析】其实这是一种修行境界在打坐中感受到(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淡泊明智(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宁静致远(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这种心如虚空唯一至精的感受谁能知道呢(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对自己还没有达道的功夫的谦虚还是经常有一点心乱(飞沈理自隔)想更上一个境界一念不生是谓诚(何所慰吾诚?)这是一首寓言诗,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牛仙客执政后,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时所写。
诗中以孤鸿自喻,以双翠鸟喻其政敌李林甫、牛仙客,说明一种哲理,同时也隐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二年后诗人就去世了,这首诗该是他晚年心境的吐露。
这首诗一开始就将孤鸿与大海对比。
沧海是这样的大,鸿雁是这样的小,这已经衬托出人在宇宙之间是何等的渺小了。
何况这是一只离群索处的孤雁,海愈见其大,雁愈见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
可见“孤鸿海上来”这五个字,并非平淡写来,其中渗透了诗人的情感。
第二句“池潢不敢顾”,突然一折,为下文开出局面。
这只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何至见到区区城墙外的护城河水,也不敢回顾一下呢?这里是象征诗人在人海中由于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有所警惕,同时也反衬出下文的双翠鸟,恍如燕巢幕上自以为安乐,而不知烈火就将焚烧到它们。
并且,这一只孤鸿连双翠鸟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呢!“侧见”两字显出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
他们窃据高位,就象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
可是,不要太得意了!你们闪光的羽毛这样显眼,难道就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这两句,诗人假托孤鸿的嘴,以温厚的口气,对他的政敌提出了诚恳的劝告。
感遇两首张九龄赏析
感遇张九龄赏析感遇两首张九龄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遇张九龄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遇二首张九龄兰叶春葳蕤①,桂华秋皎洁②。
欣欣此生意③,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
草木有本心⑦,何求美人折⑧。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
长安进士,为右拾遗。
开元间拜中书舍人,复迁中书令。
后贬荆州长史。
他以词臣而为贤相,以正直敢言见称。
曾劾安禄山狼子野心,玄宗却说他“误害忠良”;又见忌于李林甫。
据《开元天宝遗事》,玄宗欲以李林甫为相,乃召九龄问可否,九龄便直说将来要“祸延宗社”,玄宗因而“不悦”。
在罢相之后四年,他就死了。
时人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而相李林甫,是政局治乱的分界。
后世谈到他的诗文,也必与他的品节并论。
他的诗劲炼质朴,寄托深远,洗尽六朝铅华,《唐音癸签》评为“首创清淡之派”。
对王孟诗派也颇有影响。
【注释】① 兰,指兰草,即泽兰,属菊科,花白色,与属兰科之兰不同。
葳蕤(ruí),枝叶纷披貌。
② 华,开花。
③ 欣欣句,指草木饱含生机。
④ 自尔,犹自此,自然地。
意谓春秋二季,因兰桂之花叶纷盛,便生意蓬勃,自成佳节。
喻贤人和良时关系的密切。
⑤ 林栖者,林中人。
⑥ 闻风,闻到香气。
坐,因。
悦,指由爱赏而采摘。
意谓闻风相悦,实出意料,也嫌多事。
⑦ 本心,天性。
⑧ 草木两句,意谓自己本怀不求虚荣的志趣,希望不要来摧折他的“本心”。
美人即上林栖者。
【说明】开元二十五年(737),作者贬荆州长史,《感遇》即作于此时。
原诗共十二首,此处选了两首,后人常将它与陈子昂的《感遇》并论。
他们的时代相近,行径也相类,诗的寓意立境又上接阮籍的《咏怀》。
诗中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的襟怀,但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
《感遇张九龄》PPT课件
组织学员进行诗歌作品分享与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借鉴和提高,激发学员 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兴趣。
《感遇》
谢谢聆听
感遇(其一) 唐 ● 张九龄
《感遇》
诗 歌
① 主题思想 诗歌以兰、桂自况,彰显了张九龄坚贞清高的品格和追求,
主
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向往。
题
与
情
感
基 调
② 情感基调 诗中透露出一种深沉、内敛的情感,既有对时局的忧虑和不
满,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超脱。整体情感基调悲而不伤,
哀而不怨,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
《感遇》
《感遇》
壹
张九龄与《感遇》背景介绍
《感遇》
张
① 早年经历 出生于世代仕宦的家庭,自幼聪颖,弱冠登进士第,开启政
九
治生涯。
龄
生 平 及
② 政治成就 曾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最终成为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宰相,
成
政绩卓著。
就
③ 文学贡献 张九龄是唐朝著名诗人,作品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 人生慨望,对唐诗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感遇》
① 时代背景 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诗歌 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
作 背 景
② 个人境遇 张九龄在官场中历经沉浮,对政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晚年遭贬荆州,触发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③ 创作动机 借物言志,通过描绘兰草、桂花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政治理 想和人生追求,抒发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感遇》
伍
跨时代价值与传承意义
《感遇》
在唐代诗 歌中地位 及影响
地位显著
张九龄的《感遇·其一》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且被列为 开篇之作,足以彰显其在唐代诗歌中的重要地位。
张九龄最经典十首诗
张九龄最经典十首诗1、《感遇十二首·其一》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2、《赋得自君之出矣》唐·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3、《春江晚景》唐·张九龄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4、《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唐·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5、《感遇·江南有丹橘》唐·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6、《西江夜行》唐·张九龄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7、《送韦城李少府》唐·张九龄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8、《感遇十二首·其四》唐·张九龄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9、《答陆澧》唐·张九龄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10、《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感遇其二古诗唐张九龄的意思
感遇其二古诗唐张九龄的意思
张九龄的《感遇其二·其一》是一首探讨人生和历史的诗歌。
在
这首诗中,他以渊博的才华和感性的体验对历史与生命进行了思考。
这首诗中,张九龄先以人生为主线,用“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物,何得悲苦?”的语言强调了人们的生命只有自己才能把握,没有人能够代替自己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他提示人们要明白自己
的人生何在,顺应乐境抚慰忧愁,其实是一种通达人生的智慧。
之后,张九龄拓展诗的主题到人类历史。
他以“古者天地皆合,
诸民皆一,再复分离,各因性命,各复就位。
”的语言,论述了人类
社会的历史发展和演进。
他认为,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性命和价值,抵抗各种外部压力,坚定自己的信仰和价值,
张九龄在这首诗中还提到了自己的亲历。
他通过看到古代地宫,
感慨人生短暂,快乐难持久,白发人生,如古玉;世事沧桑,如故纱。
他明白了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短暂和表象,真正的内涵、内在却难以
察觉。
这种认识使他懂得珍视每个瞬间,不愧向前,其实也是在告诫
后人们要多关注人生意义,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那些虚妄和泡沫上。
总的来说,张九龄的《感遇其二·其一》充分体现了他对人类生
命和历史的严谨思考,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让
人读后感到深邃而有启发。
《感遇诗》张九龄
《感遇诗》张九龄(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感遇诗》张九龄《感遇诗》张九龄导语:《感遇十二首》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
张九龄感遇其二带拼音
《感遇其二》是我国唐代的诗人张九龄的作品。
以下是这首诗文带拼音的原文及翻译,一起来欣赏吧。
张九龄感遇其二带拼音jiānɡnányǒudānjú,jīnɡdōnɡyóulǜlín。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qǐyīdìqìnuǎn,zìyǒusuìhánxīn。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kěyǐjiànjiākè,nàihézǔchóngshēn。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yùnmìnɡwéisuǒyù,xúnhuánbùkěxún。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túyánshùtáolǐ,cǐmùqǐwúyīn。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
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韵译】: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评析】: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
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
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
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
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
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
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赏析】: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赞颂丹橘,经冬犹绿,是因为有耐寒的本性来比喻自己坚贞不屈的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遇①二首
张九龄
其一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③。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
悦⑥。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⑦。
【注释】
①九龄《感遇》十二首,本诗第一。
当作于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因李林甫排斥,贬荆州长史期间。
感遇,因所遭
遇而感慨。
初唐陈子昂有《感遇》三十八首,遂相沿成为五古的一种体式,实上承阮籍《咏怀》七十二首。
多用比兴,抒
写不平。
②兰:兰草,又名春兰,属兰科。
一说为泽兰,属菊科。
按:泽兰秋花。
因此当指兰草。
葳蕤(wēi ruí):花叶繁盛下垂状。
③桂华:“华”通“花”。
秋桂色黄白,故称皎洁。
④自尔:自然而然地。
尔,词尾。
⑤林栖者:即隐士。
⑥坐:因。
⑦美人:喻君王或权要,屈原《离骚》:“恐美人之迟暮”,即指楚怀王。
【语译】
春兰叶叶纷披,秋桂分外皎洁。
那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啊,自然蔚成了美好的时节。
又
有谁知道林下栖息的隐士,最钦佩兰桂的风节——与它们相对相悦。
草木自有自然的本性,又何必希求美人来攀折?(隐士自有他们的操守,又何求他人来荐举?)
【赏析】
本诗以春兰秋桂的丰茸皎洁象喻隐居君子的亮节高风。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是全诗关锁,那种出于内质秀美的自生自荣,不为物染的生命力,是诗中物与人的共通点,因而,诗的脉络由此二句而自物及人,并自然引出全诗的结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至此,不求攀折的“本心”是指物还是指人,已浑然不可分辨了。
《楚辞》以芳草美
人喻志,本诗承继了这一传统,而由博返约,变瑰丽为清丽。
明胡应麟评九龄
《感遇》与前此初唐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说,子昂是“古雅益以气骨”,九龄是“清淡益
以风神”,很精到。
不妨以子昂《感遇》之二与本诗稍作比较。
诗云: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诗中的“若”也是香草,即杜衡,芊蔚是丰茸貌;蕤是花下
垂貌。
)
细细品味,可感到子昂亦用比兴,而诗旨至结束便已显豁。
“幽独空林色”与他那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登幽州台歌》同一意思,在激楚的音节中表现了横绝一
世的气概。
而九龄本诗,则虽有哀怨却表现得不迫不促,淡淡说来而有不尽枨触的余音。
魏晋之交阮籍有《咏怀》七十二首,子昂、九龄这两组诗是其遗脉,而分别代表了胡应麟
所说的唐人五古的两种走向。
相比而言“古雅益以气骨”的子昂复多变少,而九龄则新变更多,表现了唐人五古的主体走向,这大概也是蘅塘退士以九龄《感遇》为
《三百首》五古首章的用意所在吧。
九龄诗的这种变化,固因个人气质,但也与时代相关。
从子昂到九龄,正是唐代政治史上寒士与士族抗争最烈的时代,子昂在前期,故心声发露悲壮;九龄在末期,是盛唐在宰相位的最后一位寒士,开元二十四年九龄罢相后,便是士族一统天下,因此他的心声,便不复初唐及盛唐初寒士的慷慨激昂,而变得散淡凄楚了。
就此而言,九龄《感遇》可称是时代之音。
其二①
江南有丹橘②,经冬犹绿林③。
岂伊地气暖④,自有岁寒心⑤。
可以荐嘉客⑥,奈何阻重深⑦。
运命唯所遇⑧,循环不可寻⑨。
徒言树桃李⑩,此木岂无阴⑪。
【注释】
①《感遇》十二首之七。
②江南:长江之南,唐代的江南概念比今天为广,分江南东、西两道,除江浙地区外还包
括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的大部分地区。
诗作于贬荆州长史时,在今湖北。
丹橘:红橘。
③犹:还是。
④岂伊:难道那儿。
⑤岁寒心:《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语本此。
⑥可以:可以用来。
与今语“可以” 微有不同。
荐:进献。
嘉客:佳宾,暗指君王。
据《尚书•禹贡》,江南橘本是贡品。
古诗《橘柚垂华实》:“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本句由此
化出。
⑦阻重深:阻隔重重深深,暗指君王身边的权要佞幸者。
⑧运命:即命运。
唯:只能。
⑨循环:指命运的否泰交替。
全句
指命运如圆环,无法分别扪摸得其终始,而不可探究。
⑩徒言:徒然。
树:种植。
《韩诗外传》记赵简子语:“春树桃李,
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这里反用其意。
⑪此木:指橘树。
阴:树荫。
【语译】
江南的红橘树啊,经历了严冬,还是绿叶满林。
难道仅仅因为那儿地气偏暖?不,是红橘自有御霜抗寒的本性。
这珍贵的果子,本可以献给上宾,可奈何山重水险,阻隔深深。
万物都只能听凭命运;天道循环,这道理又何处去探寻?人们都喜爱那艳丽的桃李;这红橘,难道就没有浓浓的绿荫?
【赏析】
屈原有《橘颂》,歌唱丹橘“独立不迁”的品格以自抒志向。
九龄贬地正是屈子行吟的故楚之地,故法前贤,咏橘以见志,便是情理中事了。
前四句正面咏橘,与上诗一样,突出其本性之美,“岁寒心”是诗旨所在。
三句“岂伊地气暖”反问,四句“自有岁寒心”便成警句。
五、六两句居中,宕开一步,言丹橘虽美却进献无门,是古诗“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的发挥,由正咏进入侧写,慨叹怀才不遇,佞小蔽贤。
由美质与阻深的对比中自然引出结束四句,叹命途多舛,天意难问,却妙在最后两句:“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以桃李阳艳,反衬丹橘寂寞,冷然一问,正见出盛唐失职寒士的心态——悲愤之中的强项本色。
——以上选自复旦大学出版社《唐诗三百首全解》,赵昌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