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是()A. 潇洒(xiāo sǎ)B. 炫目(xuàn mù)C. 惊愕(jīng è)D. 沉默(chén mò)答案:C解析:A项应为“潇洒(xiāo xiāo)”,B项应为“炫目(xuàn mù)”,D项应为“沉默(chén mò)”。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精美,色彩搭配得体,令人赏心悦目。

B.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C. 他在比赛中勇夺金牌,为国家争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D. 这篇论文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答案:B解析:A项中的“赏心悦目”应改为“令人赏心悦目”;C项中的“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应改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D项中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改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国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使读者受益匪浅。

D. 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智慧,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答案:C解析:A项中的“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应改为“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B项中的“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改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D项中的“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应改为“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我国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展现出了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小学语文人教版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灵巧漫步轻盈B. 勤奋沉着老实C. 炽热荷花花蕾D. 马虎奔跑悠闲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非常喜欢踢足球,他在比赛中总是能踢进好几个球。

B.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我们大家都看不懂。

D. 这个公园里的风景非常美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与“书声琅琅”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朗朗上口B. 响彻云霄C. 鸦雀无声D. 鸡飞狗跳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太阳升起来了,天空变得明亮起来。

B. 那个小男孩像一只小鸟,在草地上欢快地跳来跳去。

C. 这个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非常美丽。

D. 她的歌声像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 这朵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C. 那只小狗摇着尾巴跑过来。

D. 那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本书,认真地读着。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将相和》中,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答案: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7. 《月光启蒙》中,作者用“月光”比喻()。

答案:母亲的关爱8. 《长城》一文中,长城被称为()。

答案:万里长城9.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包括()。

答案:清澈的溪水、茂密的森林、五彩斑斓的野花10. 《我爱这土地》一文中,诗人表达了对()的热爱。

答案:祖国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荷花》一文中,作者描写荷花的顺序。

答案:作者先描写了荷花池的整体景象,然后依次描写了荷叶、荷花、荷花的香气,最后描写了荷花的美丽。

12. 简述《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感情变化。

答案:小弗朗士最初对韩麦尔先生感到厌恶,后来在韩麦尔先生的教诲下,逐渐产生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高考语文往年真题试卷及答案

高考语文往年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①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往往赋予一个词语丰富的内涵。

当我们谈论“酒”时,不仅仅想到酒精、酒精度,还会想到酒香、酒风、酒桌、酒席、酒令、酒话、酒德、酒令、酒宴、酒杯等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

因此,可以说,酒是一种文化,一种承载着丰富情感和故事的文化。

②酒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酿酒技术。

随着历史的发展,酒文化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体系。

酒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酒的制作工艺上,还体现在饮酒的方式、饮酒的场合、饮酒的礼仪等方面。

③酒作为一种饮品,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酒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还是重要的社交工具。

酒席上的饮酒活动,往往伴随着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酒文化现象。

此外,酒文化还与宗教、政治、经济等领域密切相关。

④酒文化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古代诗人、文学家都曾以酒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都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喜爱和饮酒的豪情。

⑤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酒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过度饮酒、酒驾等不良现象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酒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的酒文化,同时警惕和抵制不良酒文化。

【乙】①“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

他认为,人类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克服自身的局限,实现自由和平等。

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领域。

②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这种命运共同体关系,使得各国之间的合作成为必然趋势。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我们要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民间团体等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各国政府应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

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

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 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论证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

文中列举的诸多考古发现,有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2.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第6题要求学生回答,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带给人们什么思考,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从材料引申出来的问题作深入思考。

3.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

二、古代诗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单文本)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

第11题B选项将文中“何怨”与教材中李白《行路难》“今安在”的结构进行比较。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试题不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只需要熟悉课文中同类句子即可。

2. 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用宋代晁补之的《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词人愈加珍视与朋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

词中有被后人赞为“绝妙”的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

3. 名篇名句默写(1)《行路难》(2)《邹忌讽齐王纳谏》(3)以花喻雪或以雪喻花三、语言文字运用材料摘编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一文,通过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对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的思考。

语文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试卷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明查秋毫C. 明察秋毫D. 明查秋毫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篇古文?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出师表》D. 《醉翁亭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 独在异乡为异客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所著B.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C. 《水浒传》是清代施耐庵所著D. 《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所著6.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清照B. 辛弃疾C. 王安石D. 苏轼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白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以下哪首诗?A. 《静夜思》B. 《春望》C. 《望岳》D. 《登高》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以下哪首诗的开头?A. 《诗经·郑风·子衿》B. 《诗经·卫风·淇奥》C. 《诗经·周南·关雎》D. 《诗经·秦风·无衣》10. 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行的汇编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C.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哲学思想D. 《论语》是孔子本人所著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出自《离骚》。

12. “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出自《春夜喜雨》。

13. “_________,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

初中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氛围(fēn)砝码(fǎ)脉搏(mài)娇嗔(chēn)B. 神采奕奕(yì)脉络(luò)憔悴(cuì)杀一儆百(jǐng)C. 崇拜(chóng)惬意(qiè)狡黠(xiá)相形见绌(chù)D. 情不自禁(jīn)呕心沥血(ǒu)气氛(fēn)草长莺飞(zhǎng)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节期间,古镇的民间艺术活动好戏连台,反映出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B.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作者一气呵成,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C. 虽然已经是中考状元,但是吴敏同学不骄不躁,勤奋好学,真值得我们学习。

D. 看到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越来越重视,张爷爷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使中国航天科技在经济全球化和外交多元化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 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C. 为了让更多青年人才愿意为乡村振兴助力,需要国家和社会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改善乡村就业创业的环境和条件。

D. 阅读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或者滋养浩然之气,否则就不能开启内心世界。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B.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或《小戴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三礼》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C.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024年新疆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新疆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新疆中考语文真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题卷共2页。

2.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12分)打造文化名片,讲好新疆故事。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的每一帧画面几乎都可以独立成画。

白雪皑皑的阿尔泰山、碧波荡漾的喀纳斯湖、渺.远广阔的璀璨星空、一望无垠的烂曼花海……如同人间仙境,()牧羊人在晨曦中的剪影、余晖.下温暖的毡房、那丰绕土地上的马蹄声声和倔.强的白杨树……这些场景不仅令人振撼,更激发了人们对新疆自然之美和风土人情的向往之情。

正通过这样的文化呈现,新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1.请用正楷字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3分)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渺远(miǎo)B.余晖(hu)C.倔强(juè)D.绽放(zhàn)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烂曼 B.剪影 C.丰绕 D.振撼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妙手偶得B.浮光掠影C.栩栩如生D.美不胜收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C.莫泊桑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D.“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6.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8分,每空1分)赏自然之美,感文人情怀。

陶渊明的“芳草鲜美,(1)”(《桃花源记》)写出桃花林的绚丽美好;杜甫的“造化钟神秀,(2)”(《望岳》)表现泰山的神秀巍峨;刘禹锡的“(3),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抒发诗人的乐观精神;范仲淹的“(4),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展现奇特寒冷的边塞风光;张养浩的“(5)”(《山坡羊·潼关怀古》)描绘出山峰聚集、黄河汹涌的动势;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6)”(《爱莲说》)提醒我们要像莲一样洁身自爱。

历届语文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历届语文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一、历届语文高考试卷真题1.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部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梦见自己在飞,飞得那么高,那么快,一直飞出这昏黄的天地,飞出这无尽的苦海。

”②这是鲁迅在《呐喊》自序里写的一段话。

一个满怀着对现实失望、对理想憧憬的青年,如何将这失望与憧憬交织成诗?如何用诗的语言表达出这种独特的情感?今天,让我们走进《呐喊》的世界,感受这位文学巨匠独特的情感世界。

③《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14篇小说。

这些小说大多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深刻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强烈批判。

④《狂人日记》是《呐喊》的第一篇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小说通过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

小说以“狂人”的内心独白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对狂人心理的刻画,展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⑤《孔乙己》以一个酒店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小说通过孔乙己的遭遇,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小说以“我”的视角,将孔乙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⑥《药》以1910年革命党人秋瑾被杀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用革命党人的鲜血作为药引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华老栓一家人的刻画,展现了辛亥革命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揭示了革命与民众之间的矛盾。

(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齐人有善采者,十人得五,百人得二十,千人得百,万人得千,终身共得万。

有得之者,家富而身荣;不得者,家贫而身辱。

其得者,曰:“吾善采也。

”不得者,曰:“吾不善采也。

”夫善采者,不独采也,又善为道也。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善采者,不独采也,又善为道也”一句中,“善”字重复使用,强化了“善采者”采得更多的意境。

语文高考题目试卷及答案

语文高考题目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王羲之《兰亭集序》赏析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

本文以作者在兰亭的一次宴会为背景,描绘了文人墨客欢聚一堂、畅谈诗词的盛况,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1. 下列关于《兰亭集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B. 《兰亭集序》全文共有一百四十字,分为三个部分C. 《兰亭集序》描绘了文人墨客欢聚一堂、畅谈诗词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D. 《兰亭集序》的书法风格属于楷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 下列对《兰亭集序》中“会稽山阴道上,行则将至,坐则可望”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描绘了宴会地点的美丽景色B.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C. 这句话暗示了宴会的时间短暂D. 这句话与全文主题无关3. 下列对《兰亭集序》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兰亭集序》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B. 《兰亭集序》通过描绘宴会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文人墨客的敬仰C. 《兰亭集序》中的书法艺术具有很高的价值,体现了王羲之的书法功底D. 《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二、古诗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1. 下列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B. 诗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C.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D.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2. 下列对《赤壁赋》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描绘了战争的惨烈景象B. 词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C. 词中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D.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3. 下列对《离骚》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以屈原放逐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忠诚B. 诗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C. 诗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批判D. 这首诗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三、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乙卷)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乙卷)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乙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

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

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

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

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

武松自忖这一定是蒋门神了。

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

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

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

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

《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

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

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睛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睛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

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睛不觉在两人身上。

”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全国甲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 分)甲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

人们常说“ 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

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

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

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通过引用哲学家的话,引出了“创造”这一核心概念。

B. 文章认为,创造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探索过程。

C. 文章指出,创造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挫折和失败,但正是这些挫折和失败,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

D. 文章最后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创造的勇气和智慧。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创造的定义、创造的过程、创造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B.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创造的重要性。

C. 文章通过对比论证,突出了创造与模仿的区别。

D. 文章的论证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创造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但并不一定能够成功。

B. 创造是一种需要智慧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C. 创造是一种需要勇气的过程,需要敢于挑战权威。

D. 创造是一种需要环境的过程,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位年轻人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在喂鸽子。

年轻人好奇地问:“老爷爷,您怎么这么喜欢鸽子呢?”老人微笑着说:“鸽子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它们能给人带来快乐。

”年轻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一动,他决定自己也要养鸽子。

于是,他开始学习如何照顾鸽子,如何训练鸽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鸽子终于学会了飞翔。

有一天,年轻人带着他的鸽子去公园。

他看到一位小朋友在哭,于是他走过去问:“小朋友,你怎么了?”小朋友说:“我的鸽子飞走了。

”年轻人安慰他说:“别担心,我的鸽子会帮你找回来的。

”年轻人带着鸽子飞上天空,他让鸽子去寻找那只丢失的鸽子。

鸽子很快就找到了那只丢失的鸽子,并把它带回了小朋友的手中。

小朋友非常高兴,连声谢谢年轻人。

2024年海南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海南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1.(2分)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题。

请用简化楷体,工整规范地将下面文字抄写在米字格内。

2.(1分)中华书法往往喻示做人的道理。

你希望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

辨析下面四种书体的喻意,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A隶书B草书C楷书D行书3.(8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自贸春风劲,乡村显风采。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海南的乡村建设将更显独特优势。

你看,牙寒古黎村,那深深浅浅的绿色在田间尽情挥洒,弯弯曲曲的小路向村落中延伸,错落有致的屋含掩映在槟榔丛中。

好客的村民,淳朴的民风,热气腾腾的生活,一切都那么美好tián静,构成-幅风格清新令人①(A 心旷神怡 B翃栩如生)的水彩画。

若是清晨,云雾在远远近近的山岭缭绕,飘飘荡荡,山岭②)(A历历在目 B若隐若现)。

小山村上空chuī烟袅袅,飘出阵阵柴草的香气,响亮的鸡鸣划破湿润的空气,在山岭间回荡。

村旁路边的草丛间,山泉水哗啦啦,昼夜不息。

不知名的鸟儿在林间叽叽喳喳唱着欢乐的歌儿……牙寒古黎村,山灵水秀,生活和美,一定是你心中的向往!(节选自《系列人文与地理资料》,有删改)(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挥洒②tián静③chuī烟④回荡(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仿照画线句子,拟写一句宣传语,向国内外游客介绍牙寒古黎村。

4.(2分)阅读下面的消息,按要求答题。

本报海口3月28日讯(记者刘操)白衣执甲,英雄凯旋。

3月28日下午,在圆满完成支援湖北各项任务后,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挥部和第六第七批医疗队共368人从武汉乘包机抵达海口,省委书记刘赐贵到机场迎接医疗队凯旋。

(节选自《海南日报》)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消息的主要内容。

5.(2分)下面是复兴学校陈帅同学以学生会名义起草的一封感谢信,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一诺千斤C. 风华正茂D. 栩栩如生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空:“他______地看着窗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A. 凝视B. 扫视C. 窥视D. 环视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C. “你今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取得好成绩。

C.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参加比赛。

D. 这个报告非常精彩,值得我们学习。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作品。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明代小说。

D. 《三国演义》是清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床前明月光,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

7. 请写出《论语》中的一句名言: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8. 请写出《出师表》中诸葛亮的一句名言:答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 请填写下列成语的后半部分:“画龙点睛,______。

”答案:点石成金。

10. 请写出《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句: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短文内容略)1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12. 文章中描述的事件对“他”有什么影响?13.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信息?14. 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四、作文(共30分)15.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五、附加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信息过载。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筛选和利用信息,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信息过载是当今时代人们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B.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这是信息过载的主要原因。

C. 有效筛选和利用信息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挑战,它关乎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D. 信息过载会导致人们思维混乱,影响判断力,甚至导致心理问题。

2. 材料中提到“有效筛选和利用信息”,下列哪一项不是作者提出的具体方法?(3分)A.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

B. 关注权威媒体和专家的观点,避免盲目跟风。

C.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D. 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根据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信息过载”这一问题的看法。

(9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以下是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调查了1000名大学生。

三、调查结果1. 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希望在国内就业,20%的大学生愿意出国深造。

2. 大学生就业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选择主要集中在以下行业:教育、医疗、金融、互联网等。

3. 大学生就业困难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实践经验,实际工作能力不足。

(2)就业观念滞后,对自身定位不准确。

(3)求职技巧不足,面试表现不佳。

2024年广西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广西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广西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19分)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玉龙】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

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

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

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

【何尊】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______。

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

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

④如今虽然我光泽暗淡,但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1.请为“红山玉龙”介绍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古朴.()(2)轻jié()2.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融合(2)丰功伟绩3.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A.巧妙绝伦B.名副其实C.多多益善D.相得益彰4.“何尊”介绍词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5.请你根据以下资料夹信息,为铜镜作现场介绍。

要求:使用铜镜的口吻介绍,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

【资料夹】西汉铜镜背面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

表面整体鎏金。

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

正面平滑光洁。

6.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

文物里的中国多姿多彩,诗词里的中国隽永千年。

先秦诗人以“①______,在水一方”营造浪漫意境,北魏郦道元以“清荣峻茂,②______”赞美春冬胜景,唐代陈子昂以“前不见古人,③______”慨叹时间绵长,④______(人名)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写雄心壮志。

南宋晏殊借花落燕归暮春图,表达“⑤______,⑥______”的惆怅之感;元代马致远借深秋晚景图,抒发游子“⑦______,⑧______”的浓重乡愁……中华文明史册上的优秀诗文灿若繁星,给世代中国人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

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

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

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明查秋毫B. 明察秋毫C. 明查秋毫D. 明查秋毫答案:B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答案:A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A. 李白的《静夜思》B. 杜甫的《春望》C. 王维的《山居秋暝》D. 张九龄的《感遇》答案:D5.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守株待兔C. 刻舟求剑D. 拔苗助长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悯农》。

答案:李绅3. “不以规矩,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孟子》。

答案:不能成方圆4.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5. “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答案:一枝红杏出墙来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开了,五颜六色,像给大地穿上了花衣裳。

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朋友们也脱掉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轻便的春装,跑出家门,去感受春天的气息。

1. 短文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4分)答案:小草探出头来,花儿开放,小鸟唱歌,小朋友们换上春装。

2. 短文中“花衣裳”指的是什么?(4分)答案:指大地上的五颜六色的花儿。

小学语文试卷(含答案)

小学语文试卷(含答案)

小学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犹如将硬呼风唤雨B.联系哲学豪不可惜C.斧头玩皮筋疲力尽D.撤换溃败得心应手2.下面各项字音或字形有误的是()A.群qún(群众)步bù(步行)B.为wéi(因为)参cān(参加)C.加jiā(加入)洞dòng(山洞)D.着zháo(着急)用yònɡ(用力)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繁华似棉姹紫嫣红抓耳挠腮杯水车薪B.安居乐业鞠躬尽粹赴汤蹈火心急如焚C.铤而走险巧舌如簧应接不暇故伎重演D.连声屏气自强不熄奄奄一息大饱眼福4.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辛运补充B.地到合力C.好象苹果D.季节一般5.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道”只有一个与“津津乐道”中的“道”意思一样()。

A.星光大道B.志同道合C.能说会道D.霞光万道二、填空题6.一字组多词。

碰摘柔7.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例如(liè lì)筛选(sāi shāi)遨游(áo ào)辐射(fū fú)8.比一比,组词语。

径寒赠盖残经赛增糕戏9.我会查字典填空,并选一选。

10.给“冒”字选择正确解释。

(写序号)冒①向外透,往上升②不顾③冒充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Ⅱ买药时谨防假冒。

Ⅱ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继续前进。

Ⅱ爸爸冒着大雨接我回家。

三、判断题11.判断读拼音,写词语的正误(1)pú tao(葡萄)(2)xìng zi(杏子)(3)mào mì(茂蜜)(4)liáng péng(凉棚)(5)xīn jiāng(新疆)(6)yán sè(颜色)(7)shān pō(山坡)(8)rè qíng hào kè(热情好客)12.“瓶”的部首是“瓦”。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甲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研究广泛展开。

“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

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料,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

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时空框架体系。

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上提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一方国帝国”等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

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

张光直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

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

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应(yīng)急B. 着(zháo)火C. 模(mó)式D. 强(qiáng)迫答案:D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B. 他那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结构也很清晰。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真可谓是德才兼备。

答案:C二、填空题1. 请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写下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下一句是: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请根据所给的成语,写出其相应的故事人物:“破釜沉舟”的故事中,主人公是:答案:项羽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短文内容略)1. 短文中提到的“他”在故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答案:在故事中,“他”扮演了一个勇敢、智慧和有责任心的角色,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帮助了他人。

2. 短文的结尾部分,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是什么信息?答案: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用智慧和勇气去克服,最终会取得成功。

四、写作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作文内容略)五、综合运用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答案:虽然今天下着大雨,但是我还是决定去图书馆借书。

2.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答案: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六、附加题1. 请解释“锲而不舍”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举一个例子。

答案:“锲而不舍”意指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

例如,在学习中,即使遇到难题,也应该锲而不舍地去解决,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结束语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同时,也希望这份试卷能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学习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知识积累(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蜷(quán)伏簇(zú)新断壁残垣(gèn)吹毛求疵(cí)B.阴霾(mái)诘(jí)难呱(guā)呱坠地味同嚼(jué)蜡C.看(kān)护号(háo)啕浑身解(xiè)数不可限量(liáng)D.凫(fú)水趱(zǎn)行文采藻(zǎo)饰销声匿(nì)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贪梵告磬杀戳惊慌失措笑颊粲然B.雄辩燥热慰藉眼花缭乱杳无消息C.深邃赢弱半晌忘下断语刻骨明心D.暑名幅射秘诀恣态万千珊珊来迟3.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一次次自然灾害的▲考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本色,▲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在▲着一个深刻道理: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在风险挑战中不断▲“中国梦”的新高度。

A.严酷验证磨练诠释到达B.严格证实锻炼阐明腾达C.严重证明磨砺阐述进达D.严峻见证砥砺阐释抵达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bA.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B.他总是对人们微笑,总是迫在眉睫....地想对人们有所贡献。

C.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D.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历史和法律充分的依据。

B.“中国海监50”船标志又一艘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中远程海监执法公务船。

C.武汉铁路局近期将开行武汉直达恩施运行时间为4小时30分钟左右的特快列车。

D.“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首发星。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A.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B.“请客——这是应该的。

”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C.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D.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7.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d )(2分)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可以用叹号。

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D.“晶莹的露珠”是主谓短语,而“露珠晶莹”是偏正短语。

8.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2分)cA.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海底两万里》《名人传》的作者分别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和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史书。

二、文化积累(4分)古诗文名句默写⑴,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⑵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己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

”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诗句是:“,!”⑶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扬梅花虽遭摧残,但仍坚守情操,不变志节的品质的诗句是:“,。

”⑷古往今来,马和人同生死,共荣辱,齐悲欢。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以“”来表现将士驰骋疆场的英勇;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借“云横秦岭家何在”来抒写英雄失路的悲愤。

三、文章阅读(32分(一)读左建明的《竹篾》完成下列各题(13分)⑴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⑵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阴下轻捷地走着。

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阴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

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⑶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

男孩儿的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

他只穿了有个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

⑷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篾,那竹篾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

这是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⑸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根美妙的竹篾。

尽管我只是想跟那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⑹我是终于将那竹篾踩住了。

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条蛇。

⑺“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

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篾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

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篾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⑻那一刻,我惊慌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⑼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⑽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

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⑾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篾的神态。

是啊,竹篾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儿误踩上的可能性是挺大的呀!⑿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

⒀那条长长的竹篾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⒁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⒂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

孩子的手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着眉头。

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

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⒃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⒄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30年了。

那条长竹篾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⒅那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⒆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篾,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

⒇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21.第⑹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修辞手法:比喻。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甩脱竹篾的情形,突出了竹篾对小男孩子伤害,同时表现了“我”当时的恐惧心情。

22.“他不是故意的。

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第⒂段中,老婆婆当时为什么这样说(3分)①老婆婆不知道我是故意的;②老婆婆怕“我”受到孩子父母的责备而难堪;③老婆婆是个宽厚善良的人23.从全文看,“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主要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的性格特点的(3分)性格特点:天真(顽皮或单纯)、善良、怯懦。

描写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24.将选文最后两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2分)不好。

因为最后两段:①在结构上照应前文;②在内容上表现“我”的反思与自责,突出中心;③在表达效果上,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25.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要点:①增强文章的真实性;②便于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

(每点1分,满分2分)(二)阅读肖荻的《“正能量”多多益善》,回答问题(11分)①《论语·为政》有言:“见义不为,无勇也。

”自古以来,见义勇为的侠义心肠,总是受人崇敬。

传统戏曲《除三害》里对周处劝善规过的时吉老汉、《锁麟囊》里扶危济困的薛湘灵、《秦香莲》里慷慨赴死的韩琪、《赵氏孤儿》里舍己为人的程婴……还有众多正史、野史里大义凛然的忠良豪杰,代代相传,感人至深。

时至今日,见义勇为的“仁义礼智信”,在凸显民族精神,凝聚万众信心上,更被认为是社会上最美的“正能量”!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积极、真诚、公道的人,具有一种正能量,散发一种强磁场。

与这样的人交往,能令人感受到一种浩然正气,让你也活得风生水起,阳光明媚。

而那些阴鸷、猥琐、贪婪之徒,则刚好相反。

当今社会,既有英雄辈出,亦有沉渣泛起。

一切见义勇为者,他们那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理应有更高的“见报率”和“出镜率”,从而增强激浊扬清的“正能量”。

③如今,只要出现见义勇为者,公众莫不希望当面向他表示一份诚挚敬意。

许多时候,一些不顾一己安危,或乐于伸出援手的人,往往事毕就悄然离去。

如继青岛“微尘”公益群体之后,广州也有位化名“微尘”的老先生,每月匿名给许多需要救助的人寄去捐款……但助人者隐去,使被救助者受人滴水之恩,难以涌泉相报,尤为可惜的是,社会最需要的一种“正能量”,往往不能得到大力弘扬。

④人心是向善的。

不断涌现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农民张永楠,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他们那仁者爱人、光明磊落的高尚情怀,使人不仅感动肺腑,而且精神为之一振,进而会悄悄形成一种“见贤思齐”的“蝴蝶效应”。

《人民日报》仅7月6日这一天,就有烟台开发区“周江疆生命诠释‘高富帅’”、广西北流“八方爱心涌向英雄谢强华”、广东佛山“打工妹舍身救女童”、四川遂宁“激流中,他伸出生命的手”四篇报道,几位勇士中,既有14岁年轻的中学生,也有事业有成的“富二代”。

他们为这个时代树立了一个个崭新而可亲的榜样!⑤由是观之,见义勇为者留下美名,有利于弘扬正气,提振士气;有助于扬善抑恶,蔚然成风。

舍生忘死、见义勇为,绝非什么“作秀”。

就个人而言,要低调做人,但也要重视名节,这二者相辅相成,并不冲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向认为,人生在世,不能欺世盗名,更不能骂名千载,但应向往流芳百世。

美名善事,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

我们要表扬那些救人于危难的勇敢者,而且要表彰那些在监督滥用公权、蝇营狗苟上不畏专横的爱国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样的“正能量”应该多多益善。

1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它是如何提出来的见义勇为是社会上最美的“正能量”。

文章通过引用名言及列举传统戏曲中众多见义勇为的英雄形象引出中心论点。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论证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