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材料试剂、方法、标准曲线、内容

实验材料试剂、方法、标准曲线、内容
实验材料试剂、方法、标准曲线、内容

实验材料与试剂

1.1实验仪器与耗材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与耗材:

GC-2014型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6890N-5973N型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Rtx-5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美国restek公司

HP-5ms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美国安捷伦公司

RE52CS-2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龙生化仪器厂

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费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HH-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深圳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KQ-250B型超声波振荡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PHS-3C精密pH 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0ml血清瓶、丁基特氟龙半覆膜胶塞及铝盖、压盖器:江阴市华康制造有限公司

250mL索氏提取装置、其他主要玻璃仪器:天津玻璃仪器厂

所有玻璃仪器均经过去污粉洗刷,超声波清洗器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洗,铬酸洗液浸泡过夜,使用前依次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洗净后与烘箱烘干,正己烷淋洗备用。

1.2 实验药品

K2HPO4: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KH2PO4: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分析纯;

NH4Cl: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MgCl2.6H2O: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FeCl2.4H2O: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CaCl2.2H2O:浙江省兰溪城南化工厂,分析纯;

NaHCO3: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Na2S.9H2O: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ZnCl2: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MnCl2: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分析纯;

CoCl2.6H2O: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H3BO3: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CuCl2.2H2O: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NiSO4.6H2O: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分析纯;

Na2MoO4.2H2O:天津市化学试剂四厂,分析纯。

生物素:BIO BASIC TNC.,分析纯;

叶酸:BIO BASIC TNC.,分析纯;

维生素B6:BIO BASIC TNC.,分析纯;

核黄素:BIO BASIC TNC.,分析纯;

硫胺素:BIO BASIC TNC.,分析纯;

烟酸: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分析纯;

泛酸: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分析纯;

维生素B12: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分析纯;

对氨基苯甲酸: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分析纯;

硫辛酸:ACROS ORGANICS,分析纯;

α-HCH、β-HCH、γ-HCH、δ-HCH单标(100μg/m L甲醇),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α-HCH标准品(98%),Dr. Ehrenstorfer GmbH;

HCH混合标准品(主要成分含量:α-HCH 64.23%、β-HCH 9.56%、γ-HCH 14.52%、δ-HCH 7.34%),北京合力顺科技有限公司;

正己烷: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分析纯、色谱纯;

丙酮:天津泰兴试剂厂,分析纯;

二氯甲烷: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分析纯;

无水硫酸钠: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分析纯;

无水葡萄糖: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铜丝:上海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98%浓硫酸:上海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甲醇:天津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乙醇:天津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乙酸钠:天津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氯化钠:天津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硝酸钠:天津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酵母膏: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分析纯。

2实验操作与实验条件

2.1 实验药品处理与试剂配制

有机溶剂用全玻璃系统蒸馏后使用;无水硫酸钠于马弗炉中500℃灼烧4小时后使用;铜丝用1mol/L的烟酸浸泡中,清除表面的氧化铜,然后用去离子水、丙酮、正己烷依次清洗备用。

HCH标准储备液:用HCH混合标准品配置浓度为9450mg/L甲醇的HCH 储备液备用。

配制培养基所有的微量金属储备液配方见表2-1。

配制培养基所有维生素储备液配方见表2-2。

污泥驯化及实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见表2-3。

表2-1 微量金属储备液成分表

成分浓度(g/L)

ZnCl20.50

MnCl20.30

H3BO3 3.00

CoCl2.6H2O 2.00

CuCl2.2H2O 0.10

NiSO4.6H2O 0.20

Na2MoO4.2H2O 0.30

表2-2 维生素储备液

成分浓度(g/L)

生物素0.20

叶酸0.20

维生素B6 1.00

核黄素0.50

硫胺素0.50

烟酸0.50

泛酸0.50

维生素B12 0.01

对氨基苯甲酸0.50

硫辛酸0.50

表2-3 培养基成分

成分浓度(g/L)

K2HPO40.90

KH2PO40.50

NH4CL 0.50

CaCl2.2H2O 0.10

MgCl2.6H2O 0.20

FeCl2.4H2O 0.10

NaHCO3 1.20

Na2S.9H2O 0.50

微量金属储备液 1.00ml/L

维生素储备液0.20ml/L

2.2 厌氧污泥的采集

驯化接种污泥取自济南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消化污泥。用金属筒从厌氧消化池中提取泥水混合物,取出静置沉淀后,倒掉上层清液,将沉淀后厌氧污泥收

集起来密封运回实验室备用。

2.3 厌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准备6个200ml血清瓶,编号1-6号。编好号的血清瓶按照表2-4的具体情况添加厌氧污泥与实验药品进行污泥驯化,碳源添加浓度如表2-5所示。污泥驯化步骤与条件如下:

(1)血清瓶按照上表处理完成之后,测定pH、COD、α-HCH,保证pH在7.0左右;

(2)血清瓶按照上表处理完成之后,均用特氟龙半覆膜胶塞及铝盖封口,并用压盖器压紧;

(3)1-6号血清瓶均在10-psi下通N210分钟,以保证厌氧状态;

(4)1-6号血清瓶用铝箔包好避光培养,每天摇匀一次;

(5)观察6号瓶的气体产生量,根据气体产生量决定1-5号瓶α-HCH的监测频率,待估计碳源消耗完时测6号瓶中COD含量,已确定各瓶中碳源的添加时间。

表2-4 污泥驯化配方表

2 100.00 50.00 0.02 50.00+2.50 175.00 否驯化

3 100.00 50.00 0.02 50.00+2.50 175.00 否驯化

4 100.00 50.00 0.02 50.00+2.50 175.00 否驯化

5 100.00 50.00

0.02(灭

菌后加)50.00+2.50

(灭菌后

加)

175.00(灭菌后

加)

无菌

实验

6 100 50 0.02 50.00+2.50 175 否

气体

监测

表2-5碳源添加浓度

成分浓度(g/L)

葡萄糖0.333

酵母膏0.017

甲醇 1.500

驯化周期约50天,驯化完成以后将所有血清瓶中污泥转入自制的模拟厌氧反应器中,保证HCH 浓度在0.3μM,pH在7.0±0.3。

表2-6 厌氧污泥的性能参数

1 7.01 2540 2828

2 6.96 2578 2970

3 7.02 2490 2782

平均值7.00 2536 2860

2.4 六六六批量降解实验

本论文一系列HCH降解实验均采用标准血清瓶实验进行[65, 66]。所有降解实验除了添加物质与浓度不同,均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当次实验的样品数准备好适量的200mL血清瓶以及相应数量的特氟龙半覆膜胶塞和铝盖。备好封口钳、无菌注射器;

(2)于200ml血清瓶中加入适量已驯化好的污泥(保证实验初始污泥浓度在1600mg/L左右),加培养基至150ml,HCH初始含量为3μM,不同系列实验分别按实验要求添加不同物质,每个实验条件做三个平行实验。测定初始MLSS、pH、COD、HCH,保证pH在7左右;

(3)用特氟龙半覆膜胶塞及铝盖封口,并用压盖器压紧,在10-psi下通氮气10分钟,以保证厌氧状态,血清瓶用铝箔包好避光培养,每天摇匀一次;

(4)定期取样监测。

3分析方法

3.1 六六六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样品前处理:

(1)泥水混合样品的分离:5ml泥水混合样品通过滤纸过滤进行泥水分离[51];

(2)样品中HCH提取:滤液收集在250ml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二氯甲烷,振荡五分钟,静置分层,下层二氯甲烷收集至250ml平底烧瓶中。重复萃取三遍,合并有机相,加入铜丝脱硫。提取液经旋转蒸发,将二氯甲烷替换为正己烷。滤纸与阴干后的污泥与5g无水硫酸钠混合装入经抽提的滤纸筒内,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在平底烧瓶中加入150mL正己烷与丙酮的混合溶液(1∶1,v/v)和5g活性铜丝,在70℃水浴中抽提24h。保持萃取速度为每小时置换4次溶剂。所得的抽提液在旋转蒸发器中加热浓缩,并进行溶剂替换,用正己烷替换其中的丙酮。

(3)样品中HCH的净化:将溶剂替换后的液液萃取与索氏提取提取液混合转移至500mL分液漏斗中,小心加入提取液1/10左右体积的98%的浓硫酸,进行酸洗,数次,至萃取液无色透明;分离出的水相用正己烷萃取三次,回收水相中的有机组分,合并有机相。有机相流过装有无水Na2SO4的砂芯漏斗脱水后,浓缩至1~2mL,氮吹至1mL待测。

HCH的测定:

(1)色谱条件:

本研究采用GC-ECD(GC-2014,日本岛津公司)分析HCH的残留量;色谱柱采用弱极性的Rtx-5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温度300℃;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载气为高纯氮气;进样口柱前压94.2kPa,柱流速1.00mL/min;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保留2min,以25℃/min的速度升温至170℃,以2℃/min速度继续升至225℃,保留2min,然后以10℃/min 升至260℃,保留8min;数据采集系统为GC-solution色谱工作站。

HCH异构体提取方法的回收率接近80%,这符合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限定的范围(70%~130%)。

(2)HCH 标准曲线:

用浓度为100μg/mL 的4种HCH 单标,分别配置100ng/ml 的储备液,分别进样,得出每种HCH 的保留时间,图2-1为浓度为100 ng/mL 的4种HCH 混合标液的定性谱图。

0.00

0.250.500.751.001.25

1.501.75

2.002.252.50uV(x100,000)1

2

3

4

图2-1 HCH 标准样品色谱图

1-α-HCH ;2-β-HCH ;3-γ-HCH ;4-δ-HCH ;

用储备液配置成浓度梯度为10.00ng/mL 、20.00 ng/mL 、40.00ng/mL 、60.00ng/mL 、80.00ng/mL 、100.00ng/mL 的4种HCH 混合标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绘制HCH 的标准曲线方程(见表2-6),标准曲线图如图2-2。

表2-7 4种HCH 标准曲线方程

HCHs 保留时间 标准曲线方程 相关系数R α-HCH 13.312 Y=8896.97X-22076.65 0.9988 β-HCH 14.622 Y=4613.21X-15630.33 0.9980 γ-HCH 14.918 Y=7496.53X-25821.42 0.9976 δ-HCH

16.199

Y=4700.20X-30391.54

0.9974

A r e a

C/ng ?ml

A r e a

C/ng ?ml

(1) α-HCH (2) β-HCH

A r e a

C/ng ?ml

A r e a

C/ng ?ml

(3) γ-HCH (4) δ-HCH

图2-2 HCH 标准曲线图

3.2 六六六生物降解中间产物的测定方法

六六六生物降解中间产物测定采用上一过程处理后的样品,将处理之后的平行样混合浓缩,采用6890N-5973N 型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分析;色谱柱采用HP-5ms 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5℃,保留10min ,以10℃/min 的速度升温至280℃,保留10min ;电离能为70 ev ;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 ;进样口温度300 ℃;载气为高纯氮气。

重金属实验

可降解HCH厌氧污泥的应用

50ml污泥量不变,不添加配置的培养基改用实际水样,测定一定时间内HCH的降解情况,其他实验条件不变。

序号:

9号、50ml厌氧污泥+100ml黄河水+HCH+碳源等

10号、50ml厌氧污泥+100ml黄冈污水厂进水+HCH+碳源等

上述实验除了表格内容外,其他实验条件参照实验操作与实验条件

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台号: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E U BE = U B - U E =0.665V ,U CE = U C - U E =5.8V,I C ≈I E = U E /R E =2/(1.1)=1.82mA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2.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模板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年月日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碳钢的热处理 ●金相试样的制备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常用工程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了解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2)金相显微镜的构造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了解铁碳合金中的相与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2)各种组成相或组织组成物的特征 3)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三碳钢的热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钢的几种基本热处理操作: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了解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45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加热温度的选择 2)保温时间的确定 3)冷却方法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四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2)学会金相试样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取样 2)镶样 3)磨制 4)抛光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五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观察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钢冷却时所得到的各种组织组成物的形态 2)钢淬火回火后的组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六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计的原理、构造。 2)学会三种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洛氏硬度实验原理 2)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3)显微硬度计的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七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讲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102 学号109074057 姓名王徽军 组号一组D 指导教师毛绪纹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体说明 (3)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8) 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0) 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 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 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 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 3.实验总体要求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 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 q....U 00000010: 85 48 D2 78 62 13 47 24 58 25 00 00 00 00 00 00 .H襵b.G$X%...... 000000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 主机B 8C89A5-7570BB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D 8C89A5-771A47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E 8C89A5-757110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 F 8C89A5-7715F8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练习四:编辑并发送LLC帧 ●实验结果 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 LLC 001F 0 ●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一是如果字段的值小于1518,它就是长度字段,用于定义下面数据字段的长度;二是如果字段的值大于1536,用于定义一个封装在帧中的PDU分组的类型。 思考问题: 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答:出于厂商们在商业上的激烈竞争,IEEE的802委员会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最佳的局域网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标准,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

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 B R 和2 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 B1B1 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 )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表1.2.1 U E =2.0V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 B (V ) U E (V ) U C (V ) R B2 (KΩ) U BE (V ) U CE (V ) I C (mA ) 2.665 2.0 7.8 53 0.865 5.2 2.0 根据表格测量数据,计算得到: U BE = U B - U E =0.665V ,U CE = U C - U E =5.8V,I C ≈I E = U E /R E =2/(1.1)=1.82mA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准备实验材料良好习惯几点做法

准备实验材料良好习惯几点做法 【编者的话】 细细看完2006年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论文(大部分)。老师们在平时繁忙的教学工作之时,紧紧围绕新课改、新课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勤于思考,记录下了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感想体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推荐几篇给老师们学习交流。 《如何记录月相——“看月亮”一课的问题与解决》一文,作者针对学生在长期观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发现、有思考、有措施、有反馈,数据、资料翔实,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篇实用性很强的文章。 《“走班族”实验指南》一文,针对当前大多数学校科学实验教室配备不足,科学课课堂上又有许多实验要组织学生分组、亲自参与。那么,实验器材的准备、携带进班就有许多实际困难的情况。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化繁为简、化重为轻、另辟溪径,归纳总结出《“走班族”实验指南》。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实、实用,对当前各校的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实验材料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前文主要讲的是老师在准备实验器材方面的感想体会,如何让学生参与到科学课的课前准备中来,怎样将科学教师一人准备转换为师生共同准备,有些实验、观察的材料还必须让学生亲自准备、自己带来,这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学习的过程。可想让学生准备材料,带与不带,查与不查,个中滋味,何一个“难”字啊!除了学生啊、家长啊等等因素外,我们老师自己在检查督促方面又做得怎么样呢?看看《培养学生准备实验材料良好习惯的几点做法》一文吧,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启示。当然,要想做好,还是要靠我们老师自己下一番真功夫的。 培养学生准备实验材料良好习惯的几点做法 溧水县白马中心小学汪志平 实验材料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小学科学老师大多兼任学校的仪器管理员,所以课前准备实验材料的任务一般都由科学老师自己承担。现在虽然已全面推行《科学》教材,但科学教师课前准备的工作量有些学校却没有充分考虑。加上《科学》教材分组实验很多,想要开齐分组实验而且实验材料全靠科学教师准备,确实难度很大。更何况现在许多科学教师还是兼职的,自身的工作量很大,想要上好科学课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正因为如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有的兼职老师将2人一组或4人一组的分组实验扩大为8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试用)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大连理工大学 年月日

实验目录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制备方法(2学时)实验二金属材料的硬度(2学时)实验三 Sn-Pb二元平衡相图测试(2学时)实验四金相定量分析方法(2学时)实验五 Fe-C合金平衡组织观察(2学时)实验六材料弹性及塑性变形测定(2学时)实验七碳钢试样的制备及测试综合性实验(4学时)实验八金属塑性变形及回复再结晶设计性实验(6学时)实验九金属凝固组织及缺陷的观察(2学时)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制备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熟悉其零件的作用。 2)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金相显微镜。 3)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和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 实验设备:x-1型台式光学显微镜,磨样机、抛光机、砂轮机 实验材料:碳钢标准样品 三、实验内容 1.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光学显微镜并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要求每个学生会实际操作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样品并测定其放大倍数。 3.演示并初步认识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及方法 四、实验报告撰写 撰写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内容 包括:1.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其零部件的作用 2.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准样品的收获 3. 概述金相试样制备过程及方法 四、个人体会与建议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硬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的测试原理。 2.初步掌握各种硬度计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实验设备和样品 1.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 2.铁碳合金试样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通过老师讲解,熟悉布氏和洛氏硬度计的原理、构造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2.演示测定维氏硬度值,演示测定布氏和洛氏硬度值, 注:每个样品测量压痕数,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人数确定,保证每位学生可以操作硬度计1-2次。因为实验条件限制,所以不需要严格按照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要求进行实验。 四.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目的和步骤。 2.简要叙述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的测量原理和特点。 3.写出测量步骤,附上实验结果。 4.总结各种硬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使用体会。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_4

报告编号:LX-FS-A55866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是要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文档中,单击表格“”按钮,在对话框中将“单元格间距”设置为“1”。 2) 选中插入的表格,将“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0000000)。 3) 在表格中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在“属性”面版中将“背景颜色”设置为“白色”(#ffffff)。 4) 设置完毕,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本实验主要通过整个表格和单元格颜色的差异来衬托出实验效果,间距的作用主要在于表现这种颜色

实验材料与方法模板

第1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与设备 1.1.1实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的材料有:碳纤维(3 K,大连新科碳纤维有限公司);羟基磷灰石粉末(60nm,南京埃普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有机单体丙烯酰胺(AM,分析纯,日本Mitsui Toatsu化学公司生产);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化学纯,北京红星生物化学制品厂);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引发剂过硫酸铵((NH4)2S2O4,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三厂);催化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化学纯,北京兴福精细化学研究所);氨水(化学纯,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CH3CH2OH,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五氧化二磷(P2O5,天津市盛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硝酸钙(Ca(NO3)2·4H2O,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1.2实验设备 所用实验设备如表2-1所示。 表2-1 实验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 1 球磨机C062-7 长沙清河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 旋转粘度计NDJ-1 上海平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3 水浴炉DZKW- 4 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4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L-101 天津市中环实验电炉有限公司 5 离心机800 上海浦东物理光学仪器厂 6 箱式电阻炉SX3-4-10 龙口市电炉制造厂 7 真空管式炉GSL-1600X 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8 扫描电镜S-4800 日本日立 9 显微硬度计HVS-1000 上海万衡精密光学仪器厂 10 电子万能试验机WDW-10 济南东方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1.2实验过程 本实验主要包括碳纤维表面改性、碳纤维/HA浆料制备、离心-凝胶注模成型、生坯干燥脱模和烧结等阶段。其工艺流程图如图2-1所示。 本实验的具体过程如下: 1、碳纤维改性 (1)低温氧化处理 将碳纤维放入400 ℃箱式电阻炉中保温30 min后取出备用。 (2)制备HA溶胶 配制浓度为2 mol/L的Ca(NO3)2醇溶液50 ml,浓度为4 mol/L的P2O5醇溶液58.5 ml,确保Ca/P比为1.67,将P2O5醇溶液向Ca(NO3)2醇溶液缓慢滴加,并磁力搅拌2 h,反应结束后变成透明的粘稠状溶胶。 (3)碳纤维表面提拉 将表面低温氧化处理碳纤维浸入HA溶胶中,进行提拉,提拉后的碳纤维在80 ℃的烘箱内干燥30min,使溶胶转变成凝胶,之后再将碳纤维浸入HA溶胶内再提拉,重复上述过程5 次,使在碳纤维表面形成一层结合较好的薄膜。 2、碳纤维/HA浆料制备 在室温下,将50ml的去离子水放入烧杯中,加入有机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质量∶有机单体质量=1∶10)制备预混液(单体的质量分别为5 wt%、10wt%、15 wt%、20 wt%),然后加入不同含量的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分散剂的含量分别为3 wt%、4wt%、5 wt%、6 wt%),搅拌混合均匀后,用氨水调节pH之后加入羟基磷灰石粉末(质量分数分别为30wt%、35 wt%、40wt%、45wt%、50wt%),搅拌均匀后球磨2h,再加入预处理后碳纤维,球磨24h后得到流动性好的浆料备用。 3、离心-凝胶注模成型 碳纤维/HA浆料制备好后,加入不同含量的催化剂和引发剂(催化剂的含量分别为0.3wt%、0.6wt%、0.9wt%、1.2wt%;引发剂的含量分别为0.3wt%、0.6wt%、0.9wt%、1.2wt%),将不同固相含量的浆料放入离心管模具内,在500r/min、1000r/min、1500r/min离心转数下离心成型,离心时间为5min、10min、15min,生坯脱模后在室温下放置48h,将干燥的试样从底部到顶部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篇一: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评分标准拉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1. 测定低碳钢的强度指标(σs、σb)和塑性指标(δ、ψ)。 2. 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3. 观察拉伸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绘制拉伸曲线(p-δl曲线)。 4. 比较低碳钢与铸铁的力学特性。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 0.02 mm 三、实验数据(2分) 四、实验结果处理(4分) ?s??b? psa0pba0 =300mpa 左右=420mpa 左右 =20~30%左右=60~75%左右 ?? l1?l0 ?100% l0a0?a1 ?100% a0 ?= 五、回答下列问题(2分,每题0.5分) 1、画出(两种材料)试件破坏后的简图。略 2、画出拉伸曲线图。 3、试比较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在拉伸时有明显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而铸铁没有明显的这四个阶段。 4、材料和直径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其延伸率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 延伸率是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与构件的尺寸无关。压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1. 测定压缩时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2. 观察铸铁在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并分析原因。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0.5分)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 0.02 mm (0.5分) 三、实验数据(1分)四、实验结果处理(2分) ?b? pb =740mpaa0 左右 五、回答下列思考题(3分) 1.画出(两种材料)实验前后的试件形状。略 2. 绘出两种材料的压缩曲线。略 3. 为什么在压缩实验时要加球形承垫?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材料科学基础学习知识-实验-06

实验六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Metals)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综合 前修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导论》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显微镜下变形孪晶与退火孪晶的特征; 2.了解金属经冷加工变形后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变化; 3.讨论冷加工变形度对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影响。 二、概述 1.显微镜下的滑移线与变形孪晶 金属受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在金属中将产生塑性变形。金属单晶体变形机理指出,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为:滑移和孪晶两种。 所谓滑移,是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借助于金属薄层沿滑移面相对移动(实质为位错沿滑移面运动)的结果。滑移后在滑移面两侧的晶体位向保持不变。 把抛光的纯铝试样拉伸,试样表面会有变形台阶出现,一组细小的台阶在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一条黑线,即称为滑移带。变形后的显微组织是由许多滑移带(平行的黑线)所组成。

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地看到多晶体变形的特点:① 各晶粒内滑移带的方向不同(因晶粒方位各不相同);② 各晶粒之间形变程度不均匀,有的晶粒内滑移带多(即变形量大),有的晶粒内滑移带少(即变形量小);③ 在同一晶粒内,晶粒中心与晶粒边界变形量也不相同,晶粒中心滑移带密,而边界滑移带稀,并可发现在一些变形量大的晶粒内,滑移沿几个系统进行,经常看见双滑移现象(在面心立方晶格情况下很易发现),即两组平行的黑线在晶粒内部交错起来,将晶粒分成许多小块。(注:此类样品制备困难,需要先将样品进行抛光,再进行拉伸,拉伸后立即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若此时再进行样品的磨光、抛光,滑移带将消失,观察不到。原因是:滑移带是位错滑移现象在金属表面造成的不平整台阶,不是材料内部晶体结构的变化,样品制备过程会造成滑移带的消失。) 另一种变形的方式为孪晶。不易产生滑移的金属,如六方晶系的镉、镁、铍、锌等,或某些金属当其滑移发生困难的时候,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将发生的另一形式的变形,即晶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晶面(孪晶面或双晶面)为对称面,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对称移动,这种变形方式称为孪晶或双晶。 孪晶的结果是:孪晶面两侧晶体的位向发生变化,呈镜面对称。所以孪晶变形后,由于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较宽的变形痕迹——孪晶带或双晶带。在密排六方结构的锌中,由于其滑移系少,则易以孪晶方式变形,在显微镜下看到变形孪晶呈发亮的竹叶状特征。(注:孪晶是材料内部晶体结构上的变化,样品制备过程不会造成孪晶的消失。) 对体心立方结构的Fe -α,在常温时变形以滑移方式进行;而在0℃以下受冲击载荷时,则以孪晶方式变形;而面心立方结构大多是以滑移方式变形的。 2.变形程度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标准实验报告

标准实验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 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 )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表1.2.1 U E = 根据表格测量数据,计算得到: U BE = U B - U E =,U CE = U C - U E =,I C ≈I E = U E /R E =2/=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2.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信号u i 为1KHz ,U i ≈10mV 的正弦信号,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 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下述两种情况下的U O 值,并观察u i 与u O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1.2.2。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2.实验方案模板

MoO3纳米带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研究1研究目的 (1) 在现有文献基础上进一步完善NaCl辅助水热制备MoO3纳米带的工艺条件; (2) 对获得的产物进行XRD、FTIR、SEM等结构表征,以CV、CP、EIS等电 化学方法获得MoO3纳米带的电化学电容性能参数; (3) 获得热分解法制备的MoO3的电化学电容性能参数; (4)探讨反应条件对MoO3纳米带电化学电容性能的影响。 2研究内容 2.1AHM热分解法制备MoO3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在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以热分解仲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验证其工艺条件,并获得产物的电化学电容性能参数。 2.1.1 以AHM为原料热分解法制备MoO3 根据已有文献知,马弗炉焙烧温度为600℃;反应时间为3h,为最佳反应条件。 2.1.2 MoO3的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将制备出的MoO3,制成超级电容器电极,然后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通过这一组实验熟悉电极制作、CV/CP/EIS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并获得块体MoO3的电化学电容参数,以备比较。 2.2MoO3纳米带的水热法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根据参考文献,以Na2MoO 4·2H O,NaCl,HCl为原料,水热合成α- MoO3 纳米带。反应条件:Na 2 MoO 4 ·2H O (5.0 mmol, 1.21 g)和NaCl (0.6 g)加入 40ml去离子水溶解加4 mL HCl (3 M)于溶液中,放入反应釜内,然后放入烤箱24小时病保持温度180 °C。加热处理完毕,将高压釜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得到的粉末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在80℃干燥将得到α- MoO 3纳米带。并对制备MoO3纳米带进行表征及其电化学电容测定。 2.3 不同反应条件对MoO3纳米带电化学电容性能的影响 反应温度(120、150、180℃)、反应时间(设计三个水平,6h,12h,24h),加入HCl的浓度(1M,2M,3M)对MoO3纳米带生成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的影响,每次只考查一个变量,其他变量应固定。通过这组实验得到制备MoO3纳米带的最佳条件。将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出的产物用XRD、FTIR、SEM等进行结构表征。以CV、CP、EIS等电化学方法考察并比较以上产物的电化学电容行为。然后进一步考察制备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形成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的影响。 3 实验方案 3.1 AHM热分解法制备MoO3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3.1.1以AHM为原料,热分解法制备MoO3 称取2~5 g仲钼酸铵用马弗炉600℃焙烧3 h制得MoO3。产物以以CV、CP、

自动控制原理标准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音学学号:2014070902029 指导教师:实验地点:C2 507 实验时间: 实验室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系统认识与系统测试 实验学时:4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图如下: 被测试系统是指:由控制部分,电动机,反馈电位器组成的部分。 在该实验中要求:1 测试输入(外部、计算机)信号与输出角度信号之间的关系(曲线)。 2 测试反馈电位器的输出电压与角度信号之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电路图 实验目的:1了解开环系统的工作状态,掌握闭环系统反馈极性的判别方法及其影响。 2 掌握系统相关数据的测试方法。 实验容:1 测试输入(外部、计算机)信号与输出角度信号之间的关系(曲线)。 2 测试反馈电位器的输出电压与角度信号之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器材:XZ-IIC型实验仪计算机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仪万用表 实验步骤: 1 将系统接为单位负反馈系统,适当选取K值(约等于3)。 2 在-5V-+5V围间隔0.5V调整R的输出电压(用万用表监测),读出对应的输出角度值(可用计算机读出)。 3 断开系统输入,用手转动电机,在-150°-+150°间每隔10°选取一测试值用万用表监测反馈电位器的输出电压并作好记录。(用计算机监测给定角度)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实验机号20054409 计算机的给定电压与系统输出角度的关系: 给定电压-3-2.5-2-1.5-1-0.500.51 1.5 2.03 2.53输出角度-110-90.4-77.2-53.9-39.4-2201735.555.567.890.4107.6 横轴-计算机的给定电压纵轴-系统输出角度 系统输出角度与反馈电压间的关系:

实验报告通用模板

实验报告通用模板 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以下是###整理的实验报告通用模板,欢迎阅读! 心理学实验报告 1.教学目的测定各种彩色视野的范围以及盲点的位置,学习使用视 野计 2.实验程序 2—1 准备工作。 2—1—1 准备好视野图纸、彩色铅笔(红、黄、蓝、绿)、单眼罩。 把视野图纸放在视野计视野计 上相对应的地方,学习在图纸上作记录的方法。 记录时与被试反应的左右、上下方位相反。 2—1—2 被试用右眼罩招右眼遮起来(只测左眼),把下巴放在支架上,调好距离。眼睛与支架 靠近后,保持头部位置不变。被试用左眼注视正前方的白光点。要求 被试发现视野中彩色出现或 消失就报告,被试视线要始终注视视野弧正中的白点,要求只用眼睛 的余光去看彩色光点是否出 现或消失。 2—l—3 测定过程中,视野弧的位置可分别为900、450、1350和1800等不同角度。 2—2 正式实验。

2—2—I 主试将视野计弧轨故到水平位置上.把一个红色刺激点投在弧轨右边靠近注视点处, 主试将红色刺激由内慢慢向外移动,直到被试看不到红色为止,把这时红色刺激所在位置记下来, 然后主试再把红色刺激从员外例向注视点移动到被试刚刚看到红色为止,记下刺激所在位置的角 度,取两次的平均致,在视野图纸上图点。还有一点应注意,当实行右边实验时红色刺激由内向 外或由外向内时,会出现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的现象,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的位置就是盲点的位 置,将盲点位置也记录在图纸上。 2—2—2 再把视野弧轨放到下列位置测定红色视野的范围:900、450、1350(与水平交角)以及 其他不同角度。 2—2—3 按上述测红色视野的程序分别测定黄、绿、蓝、白各色助视野范围。 2—2—4 每个颜色做完一种角度位置后休息2分钟,注意每次休息后头部的位置要前后不变。 3.结果 把各彩色视野范围和盲点位置画在一个图纸上。 4.讨论 4—1 各种彩色视野大小次序如何排列?盲点在视野及视网上的位置及大小。 4—2 彩色在视野消失前有何变化?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材料科学基础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年月日

实验一浇注和凝固条件对铸锭组织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研究金属注定的正常组织。 2. 讨论浇注和凝固条件对铸锭组织的影响。 3. 初步掌握宏观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说明 金属铸锭(件)的组织一般分为三个区域:最外层的细等轴晶区,中间的柱状晶区和心部的粗等轴晶区。最外层的细等轴晶区由于厚度太薄,对铸锭(件)的性能影响不大;铸锭中间柱状晶区和心部的粗等轴晶区在生产上有较重要的意义,因此认为地控制和改变这两个区域的相对厚度,使之有利于实际产品,有很大意义。 铸锭的组织(晶区的数目、相对厚度、晶粒形状的大小等)除与金属材料的性质有关外,还受浇注和凝固条件的影响。因此当给定某种金属材料时,可借变更铸锭的浇注凝固条件来改变三晶区的大小和晶粒的粗细,从而获得不同的性能。 本实验是通过对不同的锭模材料、模壁厚度、模壁温度、浇注温度及用变质处理和振动等方法浇注成的铝锭的宏观组织的观察,对铸锭的组织形成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对金属研究中经常要采用的宏观分析方法进行一次初步的实践。 本实验用以观察的铸锭样品浇注和凝固条件如后表: 三、实验步骤 1. 教师介绍金属宏观分析方法,讲解各样品浇注和凝固条件。 2. 学员轮流观察各种样品,结合已知的浇注和凝固条件分析各样品宏观组织的形成过程。 3. 描述所观察到的各样品的宏观组织。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叙述浇注正常组织的形成过程。 2. 逐一描绘各试样的宏观组织图,分析浇注和凝固条件对铸锭(件)组织的影响。 五、思考题 1. 简述宏观组织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材料试验检验与方案

和昌林与城一号院一期 材 料 检 验 试 验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湖北高企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7 年 05 月 20 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试验管理 (3) 四、材料送检取样及留置规定: (4) 五、材料检测的要求 (9) 六、资料收集及归档 (9) 七、试验质量保证措施 (13) 八、实体检验试验的选定 (10) 材料试验检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河南惠昌城乡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河南徐辉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南宏业建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湖北高企达建设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郑州市绿源路南、天山路东。 工程简介: 和昌林与城一号院工程,总建筑面积138898.85(含地下室、幼儿园、人防楼梯间)。设计使用50年,耐火Ⅰ级,建筑物地下室防水等级为Ⅱ级,变电所防水等级为Ⅰ级,抗震烈度7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三级;抗震构造措施二级,地下二层抗震构造措施三级,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形式:地下车库及辅助用房、幼儿园为框架结构、住宅为剪力墙结构。 和昌林与城一号院工程概况明细表下:

2、材料概述 (1)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使用的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二次浇捣构件混凝土等级为C25,垫层混凝土等级为C15,基础混凝土有防水要求,其抗渗等级为P6。混凝土等级如下表: 混凝土强度统计表

(2)钢筋工程 本工程涉及的钢筋主要有: HPB235 HRB400 HRB500 三种钢筋,钢筋直径从6mm 到 25mm。 主要钢筋分布情况:高层基础筏板主要采用 HRB500 级直径 18 钢筋;多层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工《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湖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3

实验1 淬冷法研究相平衡 目的意义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材料的烧成温度范围、升降温制度,材料的热处理等工艺参数的确定经常要用到专业相图。相图的制作是一项十分严谨且非常耗时的工作。淬冷法是静态条件下研究系统状态图(相图)最常用且最准确的方法之一。掌握该方法对材料工艺过程的管理及新材料的开发非常有用。 本实验的目的: 1.从热力学角度建立系统状态(物系中相的数目,相的组成及相的含量)和热力学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等)以及动力学条件(冷却速率等)之间的关系。 2.掌握静态法研究相平衡的实验方法之一──淬冷法研究相平衡的实验方法及其优缺点。 3.掌握浸油试片的制作方法及显微镜的使用,验证Na2O —SiO2系统相图。 基本原理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任何物系都有其稳定存在的热力学条件,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物系的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否发生以及能否达到对应条件下的平衡结构状态,取决于物系的结构调整速率和加热或冷却速率以及保温时间的长短。 淬冷法的主要原理是将选定的不同组成的试样长时间地在一系列预定的温度下加热保温,使它们达到对应温度下的平衡结构状态,然后迅速冷却试样,由于相变来不及进行,冷却后的试样保持了高温下的平衡结构状态。用显微镜或X-射线物相分析,就可以确定物系相的数目、组成及含量随淬冷温度而改变的关系。将测试结果记入相图中相应点的位置,就可绘制出相图。 由于绝大多数硅酸盐熔融物粘度高,结晶慢,系统很难达到平衡。采用动态方法误差较大,因此,常采用淬冷法来研究高粘度系统的相平衡。 淬冷法是用同一组成的试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试验。样品的均匀性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将试样装入铂金装料斗中,在淬火炉内保持恒定的温度,当达到平衡后把试样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投入低温液体中(水浴,油浴或汞浴),以保持高温时的平衡结构状态,再在室温下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若淬冷样品中全为各向同性的玻璃相,则可以断定物系原来所处的温度(T1)在液相线以上。若在温度(T2)时,淬冷样品中既有玻璃相又有晶相,则液相线温度就处于T1和T2之间。若淬冷样品全为晶相,则物系原来所处的温度(T3)在固相线以下。改变温度与组成,就可以准确地作出相图。 淬冷法测定相变温度的准确度相当高,但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先由温度间隔范围较宽作起,然后逐渐缩小温度间隔,从而得到精确的结果。除了同一组成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试验外,还要以不同组成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反复进行试验,因此,测试工作量相当大。实验器材 1.相平衡测试仪 实验设备包括高温炉、温度控制器、铂装料斗及其熔断装置等,如图1-1所示。 熔断装置为把铂装料斗挂在一细铜丝上,铜丝接在连着电插头的个两铁钩之间,欲淬冷时,将电插头接触电源,使发生短路的铜丝熔断,样品掉入水浴中淬冷。 2.偏光显微镜一套,如图1-2所示。

科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32156 科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科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准备材料: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小半杯水(最好是有颜色的)、蜡烛和一个平底的容器。 实验内容:在一个盘子里倒半杯水,放入一枚硬币。手既不许接触到水,又不能把水倒出来,怎样才能把硬币取出来呢? 实验过程: 第1次:我们首先在平底的容器中倒入小半杯水,淹没硬币。然后点燃一节蜡烛放在盘子里,罩上玻璃杯,蜡烛会因为缺氧停止燃烧,这时,外面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涌进玻璃杯。(可惜吸水不够多,所以没有把硬币取出来)结果:失败。

第2次:和第一次一样,失败。 第3次:我们换了一根大一点的蜡烛,这次流进去的水很多,成功。 第4次:我们用了两根蜡烛,不过因为杯子扣的太紧,杯口被盘子吸住,水没能流进玻璃杯,失败。 第5次:我把杯子扣下去的速度慢了一点点,导致蜡烛提前熄灭,失败。 第6次:同样是放了两根蜡烛,这次很正常,成功。 实验总结:我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气体冷却后,能让压力下降,于是外面正常的大气压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中。另外,在实验中,我观察到,用玻璃杯盖住蜡烛的时候,火焰不是马上熄灭,是继续燃烧一会儿才熄灭,说明玻璃杯的空气也是含有一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