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巴西
高2014级区域地理高考简答题(二十四)拉丁美洲与巴西
![高2014级区域地理高考简答题(二十四)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ac0186b6fd0a79563c1e72ca.png)
高2014级地理学案(二十四)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36.(36分)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A 、B 气温和降水资料表月份气温、降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地 气温(0C)13.6 14.3 12.1 10.1 8.8 6.7 6.8 6.6 7.8 9.6 11.6 13.4 降水(mm) 9093 99 143 234 224 228 208 146 121 119 103 B 地 气温(0C)17.5 16.7 13.5 8.9 5.1 1.6 1.4 3.2 5.9 9.6 13.6 16.3 降水(mm) 1519 23 15 22 18 17 14 11 14 13 14 (1)图中A 、B 两地中,气候海洋性更强的是________地。
请用上表中的数据说明判断的理由及形成的原因。
(14分)(2)分析图中20℃等温线在①、②两处向南弯曲的原因。
(6分)(3)分析图中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
(8分)(4)图中C 地区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8分)36.(36分)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时34分在智利(南纬35.80、西经72.70)发生8.8级地震。
图7是世界某区域某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智利多地震的原因。
说明此时期震中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6分)(2)图示区域是(1月、7月)气温分布情况,说明你判断的理由?20℃等温线在大陆东、西部海域的分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10分)(3) 分析图中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
(8分)(4)我国某地区的海陆位置、纬度数值及地形等自然条件与图中C处地区大致相当,但两地区的农业有很大不同。
分析两地区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12分)36.(36分)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地图比例尺较大的是,判断依据是。
【世界区域地理】——拉美与巴西
![【世界区域地理】——拉美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7414aede76a20029bd642da4.png)
森林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宝库:有红木. 乌木.纺锤树等珍贵树 种.
调节大气成分
涵养水源,保 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 止水土流失
提供木材 调节全球气候
亚马孙热带雨林
提供良好的生境,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目前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面临危机。
热带雨林的危机
恶果 热带雨林严重破坏 生物资源减少 掠夺式迁移农 业砍树烧荒 外国公司滥伐森林 1000000棵/天
三.气候 --地形影响显著
1.安第斯山使西部沿海形成狭长形气候区; 2.热带平原湿热,高原温和
3.高山区垂直变化显著
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湿热,类型众多 原因: (1) 纬度 因素: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 之间,属五带中的热带,全年高温; (2) 海陆 因素: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 候的明显影响。 (3) 地形 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 ①.安第斯山使西部沿海形成狭长形气候区; ②.热带平原湿热,高原温和
墨西哥高原 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长,南美屋脊)
东: 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 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二、地形 复杂多样 1.南美洲:
西部:狭长的安第斯山脉, 120°w 山间有盆地、高原,并多 100°w 火山地震 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过南美洲中部,2/3的地区
在热带,从理论上讲,南 美应该像非洲那样高温炎 热、蒸发旺盛。实际情况 是否如此呢?
几个大洲年降水 1000mm以上地区面积比
亚洲
25%
欧洲
北美 拉丁 美洲
17%
20% 66%
三.气候 ---暖热潮湿,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16拉丁美洲巴西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16拉丁美洲巴西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b560214a7302768e99396a.png)
第二部分第十六讲拉丁美洲——巴西目标达成作业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解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和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可知,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与板块作用边界一致。
答案:C2.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解析:巴西高原铁、锰、金刚石等矿藏丰富,煤炭相对较少;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主要与秘鲁上升流有关;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主要与地形、信风和暖流有关;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主要原因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部且地势高导致大多河流向东流入大西洋。
答案:B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降水最多的城市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线可知,该岛是位于北半球大西洋上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岛,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再结合图中山脉的位置,可知②城市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是降水最多的城市。
答案:B4.该岛屿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A.甘蔗B.水稻C.棉花D.甜菜解析:该岛屿纬度低,因而适宜种植的是热带经济作物甘蔗。
答案:A(2018·长沙十校联考)“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千米,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
读图回答5~7题。
5.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A.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C.地表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D.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解析:“千湖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是地表河流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堆积下来,又被海风吹向陆地形成的;信风使沙丘堆积在沿海,而不是信风吹蚀;巴西沿岸是巴西暖流;沙漠地处赤道附近,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无关。
2020届高考区域地理南美洲—巴西(共52张PPT)
![2020届高考区域地理南美洲—巴西(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1f90850740be1e650e9aa3.png)
1.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2.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 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2)巴拉那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 ) A.上游地区多石滩、沼泽,发展航运业 B.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C.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发展水稻种植业 D.流域内部落差大,可以全流域发电
【思维导引】
【答案试做】(1)选A,(2)选B。
【变式训练】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
答案:①D;②E;③A; ④F;⑤B;⑥C
(4)气压带和风带——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多雨;东北信 风和东南信风从辽阔的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水汽。
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 (1)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优良的天然草场)。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可 能)。
③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交通条件)所产 牛肉主要供出口(20世纪初,海上冷冻船的发明是促进 商品牧牛业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9年 大 学 团 组 织 建设总 结 大 学 XX年 团 组 织建 设总结 一 、 共 青 团 员主题 意识教 育
为 了 进 一 步 加强基 层团组 织建设 ,提高团 支部的 活力和 凝聚力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 在 加 强 和 改 进大学 生思想 政治教 育工作 的作用 ,培养发 挥学生 “自我 教育、 自我管 理 、 自 我 服 务”的 能力,使 校园文 化活动 有机地 配合主 题教育 的内容 ,促进团员青年 的 全 面 发 展 。共青 团z大学 委员会 首先下 发《关 于参加 全区大 学生主题团日活动设 计 大 赛 暨 开 展“心 系灾区 ,共建家 园”主 题团日 活动的 通知》 (内大 团发[XX]17号 ) 的 文 件 ,号 召 全体团 员积极 投入到 团日活 动,并于 XX年 5月14日 -6月20日 举办 了以 “ 心 系 灾 区 ·情牵华 ”——人 生观 、价值 观教育 为主题 的团日 活动。 期间,我 们举 办 的 活 动 有 “心系 灾区·情 牵华” —“团 史回顾 ,爱心永 驻”主 题团日 活动、 大型签
拉丁美洲与巴西-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
![拉丁美洲与巴西-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a0b8b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c.png)
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该州集
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
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5~6题。
5.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
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 河口称拉普拉塔河;
上游:流经巴西,热草气候区 下游:拉普拉塔平原,亚季湿气候区 巴拉那河丰水期(11月—次年2月),但 巴拉圭河则发生在3—5月份(与巴拉 圭盆地中沼泽阻滞有关),枯水期 (8—9月);水能资源丰富,
巴西和巴拉圭边境修建有大型的伊
拉丁美洲及巴西
1 拉丁美洲的位置与范围
拉丁美洲位的置地和理范位置围 经纬度位置
30°N 23.5°N
纬度:30N-55°S(热带为主,少部分为温带)
经度:100°W—40°W
赤道
半球位置
100°W
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海陆位置
23.5°S
美洲中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
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
(2)稠密区: 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沿岸、中 美地峡、巴西和阿根廷东南部、 墨西哥高原
总结: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水源、海陆位置等; 社会经济因素:开发历史、交通、经济的发展、政策、工程建设等。
人口增长特 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仅次于非洲
城市人口增长快,不断膨胀,超级城市不断涌现
③地形影响:
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 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南北高原和西部安第斯山对湿润 气流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7.拉丁美洲与巴西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7.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f8c69c8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6.png)
17.拉丁美洲与巴西【教学目标】1.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及矿产等自然地理特征。
2.巴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结合区域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说明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2.利用地图识记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3.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基础知识】一、拉丁美洲概况1.位置和范围: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因当地居民所用语言主要是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称之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在内的北美洲南部部分,南部是南美洲。
2.地形:(1)西部山地纵列分布:拉丁美洲的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纵贯南美大陆。
安第斯山脉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从北向南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主要有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地势起伏和缓,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3.湿热为主要气候:(1)气候湿热:拉丁美洲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热带平原低地气候湿热(不宜居),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凉爽(宜居)。
南美洲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2)湿热气候的成因①纬度:赤道穿过南美大陆,大部分位于热带。
年凉爽,多见②海陆、洋流:南美洲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巴西暖流和赤道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③气压带、风带: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沛;东北、东南信风均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降水。
高中地理课件 世界地理【世界的分区:拉丁美洲与巴西】
![高中地理课件 世界地理【世界的分区: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ec85452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8.png)
秘鲁寒流(离岸风引起的上 升补偿流):秘鲁渔场
自然特征
一、拉丁美洲概述
4、河流与湖泊
(1)亚马孙河:全长6400km,
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最广、 支流最多(南北对称的树枝状) 的河流。
水文特征:
①流量大;②水位变化小, 无明显汛期;③含沙量较小; ④水能丰富;⑤无结冰期。
(2)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
北部:亚马孙平原 南部:巴西高原
自然特征
0°
2、气候:
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 巴西东南
热带草原:巴西高原
3、河流: 亚马孙、巴拉那河
4、自然资源: 森林、水和水能、矿产(铁、铝、锰)
二、巴 西
人文特征
1、人口与城市 (1)人口:巴西总人口2.07亿,白色
人种为主,混血人种占38%。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 大西洋沿岸,北部雨林和内陆高原地区较为稀少。
人文特征
二、巴 西
2、快速发展的经济 (1)农业:
巴西农牧业发达,机械 化水平较高。是世界咖啡、 蔗糖、柑橘、玉米、鸡肉 的主要生产国。咖啡、甘 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 界首位 主要农业类型:
热带种植园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迁移农业
人文特征
二、巴 西
2、快速发展的经济
人文特征
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 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金砖 五国之一。
②商品农业:巴西、阿根廷 墨西哥、委内瑞拉:石油
(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阿根廷:肉类加工、机械 ③粮食作物:玉米(不能自给)
二、巴 西
南美最大的国家: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中 部,国土面积854万km², 居世界第五。大部分位 于热带,东临大西洋。
位置和领土
高二区域地理课件拉丁美洲和巴西
![高二区域地理课件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66e654c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d.png)
煤、石油不足;水能丰富;国际合作。
(3)植物资源:
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 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地形对其气候影响较大。
3.河流与湖泊
西部:
以安第斯山为界,分属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
东部:
①河流短小;
②河流大致自东向 西注入太平洋,归 属太平洋水系;
③水流急,支流少;
④流域面积均较小, 流量较小。
①河流源远流长;
②河流大致自西 向东注入大西洋, 归属大西洋水系 支流多;
③上游快,下游 慢,支流多;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 属于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南北走向
雄踞七国: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
成因: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多火山、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
南美洲南端海岸线破碎?
① 在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 动活跃,岩石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② 地处西风带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 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 地处西风带沿海地区,沿岸风浪大, 海水侵蚀作用强; ④ 纬度高且山体高大,冰川侵蚀作用强。
赤道恰穿过大陆宽广部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 之间,热带范围广(占2/3);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 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受局限。 ②大气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控制地区面积大。
③洋流:大陆沿岸有巴西暖流等,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④海陆位置:周围海洋广阔,海洋对气候影响明显;
⑤地形影响:
山脉东侧面积辽阔,分布着地势较低的高原和平原且向大洋敞开, 便于湿润海风深入内陆,并处在迎风坡处;山脉南端西侧多地形雨
巴西(高中区域地理)
![巴西(高中区域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bec62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4.png)
5.多元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狂欢节原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桑巴舞结合
了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现 代足球起源于英国,是巴西人最喜欢的运动。
6.读图:地形区:①
②
。
(2)河流:③
(3)大洋:④ 。
(4)重要纬线:⑤
⑥
(7)城市:A.
(首都)
B.
(最大城市)C.
。
6.读图:地形区:①亚马孙平原②巴西高原 (2)河流:③亚马孙河(3)大洋:④大西洋 (4)重要纬线:⑤赤道⑥南回归线 (7)城市:A.巴西利亚(首都) B.圣保罗(最大城市)C.里约热内卢
附近有优质铁矿资源, 是发展重工业的重要原料。
巴西煤矿资源缺乏,东 南沿海地区海运便利,便于从 国外运进煤炭、石油等能源资 源来发展工业。
东南地区水能开发多, 水电丰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 动力。
24.最为丰富的矿产是哪种? 铁矿石
25.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 东南沿海地区。
. 为什么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靠近原材料产地。 (2)位于沿海,交通便利。 (3)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4)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巴西为解决能源问题,利用本国大量 生产甘蔗的有利条件,以甘蔗为原料制造 酒精;大力发展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故 在巴西,汽车是“先喝酒,后上路”。
从图上、书上找信息
1、巴西有哪些著 名的矿产资源?
铁矿
2、何种矿产资源不 足?巴西如何解决 能源短缺问题的?
煤炭和石油 水能发电
3、建成了什么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
1.南美洲面积最大、 人口最多、经济实力 最强的国家是哪个?
巴西
2.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什么? 有大量混血种人。
3.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 总人口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
区域地理巴西
![区域地理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cfab107c02768e9951e738b0.png)
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和气候:境内1/3为亚马孙平原,属热带 雨林气候;2/3为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 2、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 3、资源丰富 (1)森林资源:热带雨林 (2)矿产资源:铁矿(巴西高原)
(3)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的河流(全国90%的电 力靠水力发电,伊泰普水电站)
• 已探明铁矿砂储量3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9.8%,居世界第五位;产
量3.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种矿物 储量丰富,镍储量600万吨,占世界镍储量的4.0%,主要分布在戈亚斯
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锰、铝矾土、铅、锡等多种金属储量占世界总
储量的10%以上。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按当前消费量够全球 使用800年。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黄金矿和石棉矿。煤矿探明储
巴西与意大利联合研 制的AMX 轰炸机,装备 精良,配有导弹系统。
2002年巴西研制出世界第一架 酒精助燃飞机
热带雨林的危机
世界生物资源宝库
• 森林储量占 世界总储量 的30%。 • 植物种类、 鸟类占世界 50%。 • 亚马孙河淡 水鱼达2000 多种。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 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 止水土流失
量101亿吨,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来,巴西在东南沿海相继发现大
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 列。森林覆盖率达57%。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拥
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蕴藏量达
1.43亿千瓦/年
迅速发展的经济
过去 出产农矿业产品为主
巴西(Brazil),全称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国 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为851.49万平方 公里,居世界第五。总人口2.01亿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 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尔外,与其他全部 南美洲国家接壤)。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
拉丁美洲(含巴西)
![拉丁美洲(含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31e62576581b6bd97f19ea89.png)
可通航5万一10万(7.6万) 吨级轮船
水闸式运河
作用(意义):
缩短航程14500千米。 巴拿马运河的开通, 大大缩短了南、北 美洲太平洋沿岸和 大西洋沿岸的航程, 有“世界桥梁”的 美誉。如使纽约和 旧金山之间的航程 缩短了约14500千米。
海洋资源: 秘鲁渔场 成因:由于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将海底 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 生长,吸引了大量鱼群。
生物资源:
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广阔的热带草原, 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特有的动物有树懒、大食
蚁兽、巨嘴鸟、卷尾猴、蜂鸟等。
美洲虎 独特动物
树 懒
大食蚁兽巨嘴鸟
卷尾猴
答:(1)A地属于地中海 气候, B地属于温带大陆 性气候。C地属于温带海洋 性气候。
A、B、C地各是什么气候? 试分析三地气候的形成原 因。
AB
(2)A地受副热带高压带
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而B
C
地地处安第斯山东侧,中
纬西风带来的水汽受高大
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难
以到达,所以气候干旱,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3)亚马河-世界最大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 (尼罗河的50倍以上)、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全长6 400多千米,为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 脉东侧,向东注入大西洋,河口正好位于赤道上(50ºW, 0º)。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大,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 运便利。但由于流域内人口稀少,利用率低。
拉丁美洲和巴西
![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f74f505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2.png)
经济
咖啡 矿
支柱
硝
产品
石
原油 铁矿 鱼粉 原油 牛肉
咖啡 铜矿 豆
小麦
占本 86% / 54% 62% 40% 44% 62% 40% 国经 济的 比重
目前拉美许多国家的粮食还不能自给。
联系必修二相关内容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是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 优势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3.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5)独特动物:大食蚁兽. 多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该河航运条件好,但航运价值不高?
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有机质)带
外国公司滥伐森林1000000棵/天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多种。
到表层,营养盐类上泛,给浮游生物
3、水文:亚马孙河、巴拉那河、伊泰普水电站
4、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 水资源、水能资源 草场资源: 海洋水产资源 生物资源
人口增长和贫困 导致发展需求造成的 (根本原因)
商业性伐木,过度 不合理 的迁移农业,开辟 的开发 大型牧场,采矿,
修路,城镇建设等
三、人文地理特征:
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廷)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脉西侧沿海30ºS-40ºS,狭长,智利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6.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脉西侧沿海40ºS-55ºS,智利南部和 火地岛
受盛行西风影响
7.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理巴西知识点
![地理巴西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dde25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8.png)
地理巴西知识点
1. 地理位置: 巴西位于南美洲的中东部,与尼加拉瓜、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相邻。
2. 地形地貌: 巴西地形复杂多样,北部为非常广阔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和高原地带,东南部为横贯南部的巴西高原,西南部为机遇高的锯齿状群山,东北部是以沙漠、草原和沿海平原为主的大片低地。
3. 自然资源: 巴西是世界上第五大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锰矿、金矿、钴矿等,还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资源国家之一。
4. 气候: 巴西大多数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南部则属于温带气候。
亚马逊地区雨水充沛,全年气温持续高,夏季湿度大,冬季干燥。
5. 人口: 巴西人口众多,多为混血,主要由欧洲、非洲和印度等南美洲原住民混种而成。
6. 经济: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矿业和工业。
巴西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粉煤灰、橙汁和咖啡生产国。
7. 文化: 巴西文化多样,主要由欧洲、非洲和印第安原住民等不同族裔的文化元素交融而成。
足球、桑巴舞和热情豪放的性格是巴西文化的代表。
第讲拉丁美洲和巴西(共95张PPT)
![第讲拉丁美洲和巴西(共9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77fc2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4.png)
纺锤树:是南美洲热带草原(巴西高原)上的代表树种,树干很象纺锤,最
大直径可达数米。能贮存雨季时吸收的大量水分。以适应干季时的需要。
树懒因行动缓慢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中美和南美热带雨林,它是严
格的树栖者和单纯的植食者 。平时倒挂在树枝上,毛发蓬松而拟向生长, 毛上附有藻类而呈绿色,在森林中难以发现。其移动的速度非常非常地慢,
副热带高气压带
圣地亚哥
布宜诺斯艾利斯
②
热带雨林形成 的原因?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巴西暖流流经
安第斯山脉东侧,西风(西 北风)的背风坡,产生下沉 气流,降水少
A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和(地形因 素)
•阿塔卡马沙漠、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阿塔卡玛沙漠(热带沙漠)
只有每分钟4米(0.24km/h)的速度,在地面上是只有每分钟2米
(0.12km/h)的速度三趾树懒分布较广,北到洪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
二趾树懒分布略狭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三、居民和经济
(一)居民 1.人种: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
2.语言: 拉丁美洲大
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 语,巴西通用葡萄牙
巨嘴鸟 在南美洲的热带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样子很特别的鸟,叫
。它体
长70多厘米,可是嘴长却有22厘米,几乎是整个身躯的1/3,嘴宽达到8厘
米,真是名符其实的大嘴。这样大的镰刀嘴与身躯的比例很不相称,
显得特别笨重,真叫人为它的脖子担心,怕那粗壮的嘴会把颈骨压
断。其实不然,它的嘴虽然体积很大,但是很轻,还不到30克重。
0 1960年 1990年 2002年 墨西哥城 圣保罗 布宜诺斯艾利斯
世界地理之拉丁美洲和巴西课件
![世界地理之拉丁美洲和巴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6e766acaaedd3383c4d3f4.png)
背风坡
3、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上 流域面积广、水量 最大的河流,长度 仅次于尼罗河
·
伊泰普水电站(巴拉那河)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 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上,伊 瓜苏市北12公里处,是目前世界仅次于三峡的水电站, 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巴西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 水力发电事业,在第三世界居领先地位。
600W
海 陆 位 置
墨西哥湾
23.5oN
加勒比海
0
23.5oS
德雷克海峡
60
80
60
麦哲伦海峡
周边重要地理事物——
拉丁美洲的国家
• 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巴西 • 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 • 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 阿根廷 • 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 墨西哥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2、气候 3、水文 4、自然资源
工业中心集中在东南沿海: 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八、巴西的主要城市
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以棉 纺织和机器制造业为主 ,外 港桑托斯是世界最大的咖啡 输出港 。
原首都,是全国 最大的海港。
• 巴西原来的首都为里约 热内卢,偏居东南一角, 对于广大内地的管理和 开发不便。1956年,巴 西决定将首都迁至中部 高原上的巴西利亚。
拉丁美洲在世界的位置
60º w
一、位置与范围
组成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洲 南美洲 55 º S-32 º N 大部分为热带 经度: 110°W——40°W
0º 位置
纬度:
西印度群岛
墨西哥和 中美洲七 国(中美 地峡)
经纬度位置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23. 5 0
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巴西
![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1d100f2833d4b14e84246896.png)
一.巴西的地理位置巴西所跨经纬度:35°W到74°W,5°N到35°S。
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尔外,与其他全部南美洲国家接壤)。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所处时区UTC/GMT—3小时(西三区),和北京时差比中国北京时间晚11个小时。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
二.巴西的气候巴西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
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
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北部的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里覆盖着地球上面积的热带雨林。
这片原始森林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但是随着人们掠夺性地砍伐和垦荒,这里的森林正在逐步减少。
现在,保护热带雨林已经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因为这里的热带雨林如果丧失,不仅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
2003年,巴西制定了“国家森林保护计划”,重点保护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
三.巴西的农业产品巴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是南部,大约占国土面积一半,包括温带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土地肥沃、基础设施雄厚、高科技投入大,熟练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该地区生产了巴西大部分的谷物、经济作物和出口粮食。
另一个地区是东北部亚马逊平原地区,雨量分布不均、土地肥沃、基础设施充足、资本雄厚,是林产品,可可、热带水果的重要出口基地。
巴西农业发达,农产品出口在出口总值中有较大比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
巴西是世界上咖啡、甘蔗、香蕉、可可、大豆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国。
其中,咖啡、甘蔗、香蕉的生产闻名世界,产量居世界首位。
大豆产量仅次于美国。
四.巴西1、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的国家。
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巴西
![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764fa4d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6.png)
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的东部,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正当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和植物种类繁多。
本文将主要介绍巴西的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包括其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等。
一、地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南临大西洋,北靠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南接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
巴西的东西跨度为4200公里,南北跨度为4800公里,总面积8511965平方公里,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二、地形地势巴西地势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东南部为海滨平原,是该国农业和工业发达的地区。
中部为桂北和中央高原,隆起高地海拔在500-1200米之间,是西北的三大河流——亚马逊河、赞江和巴拉那河的发源地。
西北部为亚马逊雨林和半沙漠草原区,包括秘鲁、委内瑞拉等国境内的一些地区。
西部是靠山区地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有着丰富的矿藏储量。
三、气候特点巴西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半热带气候,是常年阳光充足、气温较高的地区,北部和东北部气温会更加高一些。
南部因为离海较近,气温相对较低,常年多雨。
亚马逊雨林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雨季从5月到9月,干季从10月到来年4月。
在南部地区,冬季会有几个月的低温天气和降雪。
四、自然资源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力资源、木材、矿物、石油和天然气等。
巴西河流丰富,亚马逊流域是世界最大的河系之一,这些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力和渔业资源。
人们采伐木材制造家具、纸张、建材等日常用品。
巴西矿物资源储量丰富,有铜、铁、锌、铝、钙、钛、铅等矿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锰矿产国。
石油和天然气是巴西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巴西是拉美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每年占据全球总契约石油储量的10%以上。
五、经济发展巴西是世界上十大经济体之一,是南美洲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基础广泛,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矿产和石油出口,其经济总量位居南美洲第一位。
区域地理--巴西(33张)ppt课件
![区域地理--巴西(33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9f4236a58da0116d174998.png)
5
巴西人口居世界第5位
3
1.8
精选ppt
6
巴西桑巴足球
精选ppt
7
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
精选ppt
8
一、巴西自然地理条件
1.位置与范围
亚马孙平原1/3
0°
巴西高原2/3 23.5°S
纬度位置:0°—南回归线,70 °W—40°W。 1/3为亚
马孙平原,2/3为巴西高原。10ºS和50ºW穿过本区中部。
13
二、社会经济条件 1、巴西的人口分布
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 (东南沿海尤为稠密) 原因:
1、殖民者首先到达这 里,开发较早 2、气候比较温和湿润 3、沿海地区多良港, 交通便捷 4、经济较发达
为何广大的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
精选ppt
14
农业发达(出口居世界第二) 位居世界首位: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 位居世界前列:大豆、可可、玉米。
精选ppt
21
5、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精选ppt
22
6.热带雨林的危机
世界资源宝库
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
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50%。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精多选ppt种。
23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提供木材
涵养水源,保 护淡水资源
调节全球气候
保护土壤,防
亚马孙热带雨林 止水土流失 的作用
提供良好的生境,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人口城市密集
交通拥挤,住Leabharlann 紧张迁到 巴西 利亚巴西利亚:①环境优美,气候凉爽(海拔1000米,四季如春)
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地势平坦,有利于内地经济的发展
精选ppt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000 54 640
2012 16 300 58 950
2014 19 300 60 710
巴某中西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
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 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 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 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答案 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 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
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
解析 答案
拉丁美洲
T岛盛产甘蔗,并建立了制糖厂,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 (2)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 什么?请答出两条。 答案 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原料损耗(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较低)。
解析 答案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总结:经影济响比较人发口达、和城气市候分条布件较的好因的素地区。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开发历史、交通、经济的发展
7 资源
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 可可;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石油,巴西的 铁,智利、秘鲁的铜,巴西高原河 流的水力资源,秘鲁附近的渔场, 热带雨林区等。
项目
1月
4月
7月 10月
降水(mm)
0.8
0.1
1
0.2
a
气温(℃)
23
21
17
18
降水(mm)
110
322
204 122
b
气温(℃)
27
25
24
25
降水(mm)
241
124
12
172
c
气温(℃)
22
21
19
22
3.①②③三地的气候资料,排列正确的是
A.abc
B.bca
C.acb
D.cba
解析 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①②③三地的气候类型依次为热带沙漠气
1 位置和范围
巴拿马运河
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大 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大西洋 沿岸和太平洋沿岸之间的航 程。
2 地形
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 北部墨西哥高原; 南美西部安第斯山脉; 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
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 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体特征
解析 答案
巴西
(2)据图2、图3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 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解析 答案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巴西区域图、巴西地 分析巴西自然环境 结合材料信息,根据
理要素分布图及相关 特征或人文环境特 区域地理相关理论进
6 100 12 178
6 500 12 172
8 000 13 539
7 800 13 516
2014 9 400 13 859
注:巴西粮食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中国约占70%。
巴西
年份 国家
巴西 中国
表2 粮食产量(万吨)
2006
2008
2010
11 660 49 800
13 800 52 870
文字材料
征及原因
行分析、回答
6 人口
原住居民:印第安人——黄色人种; 主要人种——白种人为主(47%); 大量的混血人种; 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多元的文化
6 人口
多元的文化
例题 :拉该丁地美洲区是人世口界、上城人市口多密分度较布小在的东一部洲、,东广南大部的沿热带海雨地林区地的区原、因
①沿海内海陆上高交原通和便沙利漠;地②区殖,民由者于首条先件到恶达劣这,里人,口开稀发少较早;③气候较 温和湿人润口;比④较工稠商密业的发地达区,是经西济印繁度荣群;岛⑤、东巴南西部东地南势部平、坦阿。根廷沿海等
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并简要说明原因? 相同点:以热带气候为主,分布广泛,缺少寒带气候 ;
由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不同点:①拉丁美洲有温带气候,而非洲没有;拉丁美
洲最南端纬度比非洲高,有温带气候分布,而非洲纬度 限制了其形成温带气候;②非洲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 而拉丁美洲气候类型更为复杂。原因:赤道从非洲中部 穿过,且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不大,海岸线平直, 而赤道从拉丁美洲北部穿过,且地形复杂,地形对其气 候影响较大。
拉丁美洲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
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 (右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 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 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 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 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 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8 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
根本 原因
人口增长 贫困 发展需求
主要 过度的迁移农业 活动
开辟大型农牧场 商业性伐木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发雨 计林 划开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8 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
基础自测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解析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和安第斯山脉地理位
置可知,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
界处,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与板块作
用边界一致。
C.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D.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地区
解析 图示③地位于巴西,受气候、地形、历史等原因影响,人口主要
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解析 答案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2016·全国文综Ⅲ,36(1)(2) 2016·天津文综,13 2015·天津文综,14 2014·北京文综,1
命题揭秘
以区域图和文字材料呈现信息,考 查区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非 选择题和选择题均常见,难度中等。
拉丁美洲区域图或局 部图、拉丁美洲地理 要素分布图及相关文 字材料
分析拉丁美洲自然 环境特征或人文环 境特征及原因
结合材料信息,根据 区域回答问题。
巴西
年份 国家
巴西 中国
表1 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 耕地面积(万公顷)
2006
2008
2010
2012
雨林的前途
开发还是保护
亚马孙雨林 属于全人类
我们要发展
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 间分布
2 地形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相互挤压碰撞形成
3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特带沙征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暖、湿地润中,海号气称候“温湿带热大大陆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高山气候
3 D气IS候C的挑战与优势
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 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
(还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3 D气IS候C的挑战与优势
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 是什么? 山地紧逼海岸,使得热带沙漠只能沿海岸南北
延伸,西侧秘鲁寒流的影响使得沙漠向北延伸
3 D气IS候C的挑战与优势
4 河流
亚马孙河
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 广),第二长河;水量大(流经雨林气 候区,降水丰富);支流多,流域广 (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
巴拉那河
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 口称拉普拉塔河;巴西和巴拉圭边境 修建有大型的伊泰普水电站
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大小: 「亚自马然孙条河件水」能资源不丰富 流 地 气经形候亚 : :马 平 降孙 坦 水平 , 丰原 流 富经均,平匀河原,流,河落水流差流流小平量缓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 河亚道马:孙宽河阔航平运直不,发水达深 热 「带社雨 会林 经地 济区 条件,」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需求少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 富;
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大量水汽; 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
润水汽深入;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 形成地形雨; 东侧的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3 D气IS候C的挑战与优势
除亚马孙河流域外,本区还有哪些地方有热带雨 林气候,为什么? 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与西印度群岛东侧
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解析 答案
4.造成②③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A.洋流
B.风带
C.地形
D.气压带
解析 ②地位于巴西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③地位于巴西东南沿海低地平原,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解析 答案
5.下列关于③地所在国家人口空间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
B.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拉拉丁丁美洲美—洲巴西-巴西
基础梳理
1 位置和范围
经纬度位置: 30ºN-55ºS;热带为主,少部分温带
海陆位置: 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 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