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的关系分析
独立审计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
独立审计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一、独立审计制度的改良独立审计制度的改良:从制度悖论中走出来。
人们设计和实施制度,总期望取得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和谐,但在许多时候,实施制度的结果又与制度设计者的意愿背道而驰,消失制度悖论。
独立审计制度的改良,明显不行能一步到位,但总的状况是由非理性走向理性,消失一轮又一轮的改良和提高。
独立审计改良的根本原则应当是在敬重个体理性的前提下,强调审计师的道德理性及其所担当的社会职责,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来到达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相互均衡。
对此,如下四个现实问题尤其值得我们深思;(1)在独立审计市场是否需要设定准入资格。
实行准入资格治理在肯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审计师的入场质量,可以人为地掌握入场主体的数量不会太多,避开消失治理本钱太高和富强下的混乱。
但准入管制又难免不受寻租行为和部门利益的影响,具有竞争上的卑视性。
从长远看,应当向行为管制过度。
(2)独立审计管制上的重点毕竟应当在审计的价格治理还是审计的质量治理上,低价竞争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审计质量。
审计市场是一个竞争性市场,无论是低价限制还是高价限制,都是有违市场经济法则的。
然而,假如审计质量治理作为管制的重点,不仅可以解决价格管制的为难,而且也抓到了审计工作中冲突的主要方面。
(3)加大惩罚力度的经济后果与审计制度建立的系统性、科学性问题。
民事赔偿是威慑侵权的必要机制。
可以这样说,过低的法律风险是造成我国目前审计质量较低的重要缘由,赔偿不到位是我国独立审计还存在造假的主要缘由。
但美国20世纪70年月实施的强惩处制度并未杜绝独立审计的造假,这告知人们,惩处有个度的问题。
独立审计管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4)有限责任制与无限责任制的优劣问题。
虽然有限责任制并不自然地与独立审计势不两立,实证讨论发觉,我国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对审计意见无显著影响。
但当有限责任制被滥用为躲避法律责任的工具而不是作为进展壮大的手段时,有限责任制或许该走到终点,或者应当受到更严峻的限制。
论公司外部治理与独立审计
论公司外部治理与独立审计一、公司外部治理的概念和意义公司外部治理是指公司与外部各方的交互作用,以实现公司内部治理的一种重要机制和手段。
这些外部各方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媒体、消费者、社会组织等。
公司外部治理是公司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吸收外部资源和监督公司治理来促进公司的价值创造和经营规范化。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公司股权分散、董事会的缺位等原因,公司内部治理受到诸多制约和挑战,这也进一步强调了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性。
二、公司独立审计的概念和作用公司独立审计是企业为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而采用的一种经济行为。
独立审计是以公正、独立、专业、保密为原则,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和会计制度的审查与验证,对外界进行第三方的确认,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可信度和透明度。
独立审计是企业向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员工等外部各方传递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方式,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三、公司外部治理与独立审计的关系公司外部治理与独立审计密切相关,二者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关系。
首先是独立审计对公司外部治理的促进作用。
独立审计既是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手段。
独立审计的存在可以为外部各方提供信任、警示和约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诚信成本和信任成本,并且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行为得到监督和规范,提高企业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从而促进公司外部治理的健康发展。
其次,公司外部治理对独立审计的推动作用。
公司外部治理的健康发展可以促进独立审计的推动,提高审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对于审计机构来说,进行独立审计需要充分了解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公司的业务模式、财务报表的准确性等,这也需要外部各方对公司的治理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在此基础上,审计机构可以配合监管机构和其他外部各方进行监管和约束,发挥审计在公司外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我国公司外部治理与独立审计的现状和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公司外部治理和独立审计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公司治理是指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公司的运营和决策符合法律法规,并且能够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
而外部审计则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以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在维护公司的利益、保护投资者权益以及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都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公司治理通过建立透明、公正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不会滥用职权、操纵财务报表等行为,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而外部审计则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查,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一个健康、透明的公司运营环境。
其次,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都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公司治理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优化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流程,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为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持。
而外部审计则通过发现和纠正公司内部的问题和风险,促使公司及时调整和改进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相互协调,共同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还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信誉和声誉。
公司治理通过建立诚信、透明的企业文化,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而外部审计则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审查,提供独立、客观的评价,增强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可信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信誉和声誉。
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相互支持,共同为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然而,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和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需要不断加强。
一些公司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等问题,容易导致公司决策失误和财务风险。
同时,一些审计机构可能面临利益冲突和压力,影响其独立性和审计质量。
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公司治理和审计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公司治理是指如何管理和监督公司,确保公司的运营和决策符合法律法规,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审计则是对公司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估和验证,以提供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一个真实、准确的公司财务情况。
审计和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的评估,提供了给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一个独立、客观的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决策。
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独立性是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保证。
其次,审计也为公司的股东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信息基础。
通过审计,投资者可以获得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保证,从而更好地判断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这对于促进投资者信心和提高市场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审计还为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监督机制。
审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公司的财务信息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验证,可以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错误、舞弊和风险。
通过审计的结果,董事会和管理层可以及时了解公司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调整,从而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此外,审计还对公司的外部监管和法律合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审计不仅有助于监管机构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监督和监管,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还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的风险和违法行为,以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尽管审计和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审计独立性和公正性的保障仍然是一个难题。
虽然审计师应该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但他们的报酬和业务来源往往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这可能导致潜在的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
其次,目前的审计模式和方法也亟待改进和创新。
传统的审计主要关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估和监督相对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可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更好地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风险和漏洞。
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独立审计服务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作为审计服务购买方的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不是内生性的,而是来自于外界(例如,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债权银行或外部股东)的法定义务,被审计单位本身不存在对审计服务的需求。
审计服务的真正需求者是被审计单位的外部利益关系人,例如:投资者、债权人、税务机关、政府采购机关、学者等等。
审计服务是衡量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在多大程度上公允地、一致地表露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财务变动情况,审计服务通过诸如审计抽样等技术来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与公认准则的符合程度来做到这一点。
笔者以为,独立审计本质上是独立的外部监视活动或”外部控制”(文硕,1996),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感谢您的阅读!。
独立审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独立审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独立审计、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是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有助于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
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独立审计是由外部独立的专业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
查和核实的过程。
其中,审计机构是由企业之外的专业机构进行审计,其目的是为了评估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通过
独立审计,可以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可信,对于确保企业的资
产和利益安全至关重要。
内部审计是指由组织内部的审计部门或专业人士对企业的内部
控制和业务流程进行审查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
发现和纠正组织内的管理问题,规范企业内部的行为和流程,防止
内部失误和欺诈行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的风险控制和业务效率。
公司治理是指企业内部实行的管理制度、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旨在确保企业管理的透明化、公正性和合法性。
定期进行独立审计
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
确保企业在合法经营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利益相关者的回报、保护
并促进员工利益,以及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做到平衡和谐。
总之,独立审计、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都是企业为保护利益相
关者权益和确保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当代商业环境中,公司治理是确保公司有效运营和管理的重要方面。
同时,审计作为一种监督和核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工具,在公司治理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本文将探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二者如何共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审计对公司治理的意义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公正的监管手段,可以为公司治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首先,审计可以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保证了其对财务数据的审核和确认具备一定程度的客观性,从而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这样一来,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就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其次,审计可以有效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运营与管理的有效性。
审计通过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审核,为公司提供了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和指导。
这有助于公司识别和纠正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提高公司治理的质量,确保公司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得到最大化保护。
最后,审计可以帮助公司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审计师通过对公司财务报告、业务活动和管理层决策进行综合性的审计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各类经营风险和管理问题,帮助公司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这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的风险管理能力,防范潜在风险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二、公司治理对审计的要求公司治理是审计的重要背景和依托,同时也对审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首先,公司治理要求审计师具备独立性和专业性。
审计师的独立性是公司治理的基石,只有独立的审计师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工作,并提供真实、可信的审计意见。
而审计师的专业性则要求其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审计经验,以便更好地满足公司治理的需求。
其次,公司治理要求审计成果的公开透明。
公司治理强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而审计作为一种评价和验证公司财务状况的手段,其结果对于公司管理层和利益相关方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分析论文
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分析论文论文关键词:公司外部治理;独立审计;审计合谋;对策论文摘要:当前,审计舞弊的出现与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的不健全有直接联系。
从对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审计的关系,并对当前独立审计违背德的现状,从公司外部治理角度提出了构建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预期相适应的独立审计的措施。
1从公司外部治理角度研究独立审计的违背1.1独立审计的损害因素分析:笔者认为,独立审计的损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被审计单位的阻力。
审计单位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会干扰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利益诱惑。
利益诱惑手段往往会使审计师放弃客观公正的审计立场。
第三、社会关系的压力。
当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存在某种亲密关系时,很可能会损害审计的独立性。
第四、自我复核。
某些审计师兼容多项服务,进行自我复核。
第五、法律审计资源的短缺。
法律进行监管的限制,往往会在法律上留下许多监督的真空地带,使审计师有违规的倾向。
1.2独立审计违背的极端状态——审计合谋的特征及成因分析审计合谋是指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人串通,采用不正当手段向审计委托人寻租以谋取利益的现象。
其原因如下:1.2.1法律监管不健全第一、对公司管理层的违规处罚力度不够,我国法律对管理层的处罚力度偏轻,与通过违规获取的暴利相比,管理层倾向于选择较小的法律风险获得较大的收益。
第二、处罚的时间相对滞后。
由于处罚时间的滞后,使得调查对象在此期间内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使法律的震慑力大打折扣。
第三、诉讼成本高,民事责任条款欠缺。
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对经济违法方面民事责任的规制还不是很全面。
而且由于诉讼成本过高,很多对审计师的民事责任追究不强。
第四、对中介追究不力,执法不严。
1.2.2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和经理人市场的缺失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和缺乏一套完整的职业经理人评估机制,通过市场选择经营者的可能性较小。
1.2.3“政府监管”下的审计合谋我国的审计属于政府主导型模式。
独立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和会计伦理中的作用
独立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和会计伦理中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和会计伦理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而独立审计机构作为公司治理和会计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和会计伦理两个方面,探讨独立审计机构的作用。
首先,独立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公司治理是指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规范和监督机制,以确保公司能够以合法、公正、透明的方式运营。
而独立审计机构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的责任。
通过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独立审计机构可以提供独立的、中立的意见,帮助公司及其股东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司财务报告的操纵和虚假陈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其次,独立审计机构在会计伦理中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会计伦理是指会计专业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而独立审计机构作为会计行业的监管者和监督者,对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通过对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的监督,独立审计机构可以确保会计师在从事会计工作中遵守道德规范,不违反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
这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维护市场的信心和稳定。
此外,独立审计机构还可以通过提供咨询和建议,帮助公司改进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
独立审计机构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评估,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这有助于公司提高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能,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然而,独立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和会计伦理中的作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独立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审计费用的支付方、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公司的关系等。
这可能导致审计结果的偏颇,影响审计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其次,独立审计机构在发现公司财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或操纵时,如何有效地揭示和追究责任也是一个问题。
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分析(5篇)
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分析(5篇)篇1: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分析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分析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一)公司治理: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亦被称为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督导机制、法人治理结构等,是关于如何治理公司实体、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过程,即运用权力指导公司的方向,监督管理人员的行动,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和按照公司所在国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公司。
(二)内部审计:美国著名的内部审计学家劳伦斯·索耶(1990)在其著作《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功能,是一个总的概念,包括组织中内部审计人员所进行的各种评价活动,审计人员对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独立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各种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届年会对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旨在增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状况的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引入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会通过。
二、内部审计的必要性首先,企业从制度的建立上需要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涉及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采购、销售、基建工程、投融资、会计核算等经济业务需要有效的控制制度来协调、组织各部门之间的衔接。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主要体现在一个现代企业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必须有完善、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和高素质、责任心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它是内部审计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
其次,企业专项开支需要内部审计。
企业的投资、基建工程、科研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费用开支是否合理、手续是否规范、票据是否合法、是否有超预算支出等,需要内部审计参与其整个过程,对其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这些专项开支经济合理,防止浪费。
会计师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协同作用
会计师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协同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治理是确保企业正常运作和保护利益相关方权益的重要机制。
而会计师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监督和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职责。
本文将探讨会计师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协同作用,以及其对企业和市场的积极影响。
首先,会计师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质量。
在公司治理机制中,会计师独立审计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同时,会计师独立审计还能够促进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使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准确、完整和及时地向外界披露,为投资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
其次,会计师独立审计对于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公司治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确保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有效运作,以防范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会计师独立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这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缺陷,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减少潜在的经营风险和损失。
此外,会计师独立审计还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声誉。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声誉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会计师独立审计作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独立第三方验证,能够增加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声誉。
通过会计师独立审计的认证,企业能够向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证明其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增强市场信任,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
然而,会计师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协同作用并非一蹴而就,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会计师独立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需要得到保障。
在实践中,会计师独立审计往往受到企业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和干扰,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利益冲突。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保障会计师独立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确保其能够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
公司治理结构对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对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作者:郭姗姗来源:《财讯》2016年第16期本文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审计质量的相关概念,然后以委托代理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独立审计质量的作用机制,最后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公司治理治理结构独立审计质量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审计质量的概念我国学者吴敬琏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
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和解雇的权力;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
公司治理结构是其实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很难给予统一的定义,但从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我们可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为保障公司内外部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独立审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审计对象,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真实性发表审计意见,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程度。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审计质量的概念做了界定,表达方式有所差异,但本质相同。
DeAngelo(1981)提出定义审计质量的两个重要部分,其一是重大的会计差错可以被查出,其二是重大会计差错能够被披露,前者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后者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
张龙平(1994)认为审计质量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最终体现为审计报告的质量,核心在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的相关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
独立审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1)汇总
独立审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1)2002年4月IIA在对美国国会关于《Sarbanes-Oxley Act》的意见陈述书提出,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董事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是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
这是国际上第一次正式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一起提上了公司治理的有效高度,将两者看作是公司治理问题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要探讨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和贡献,还要先从公司治理的内部动因说起。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源于现代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公司治理是这样一种机制,它不仅规定了公司的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包括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的责任和权利,而且规定了公司决策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以实现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公司治理的分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李维安(2002)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其主要特点上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及非正式的制度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等)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本文认为,由于委托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中一切矛盾的根源,而且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只要不是委托人亲自去做,代理人始终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因此要全面的考察公司治理问题,就需要内外并重,在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的同时,也要重视公司的外部治理。
由于公司治理中存在着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其关键要处理好三个问题:1、各利益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根据信息经济学原理,委托人选择行为人完成一定的任务,代理人接受委托而工作,双方形成契约关系。
由于存在监督成本,产生了信息不对称。
2、受托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独立审计效劳的不同凡响的地方在于,作为审计效劳购买方的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效劳的需求不是内生性的,而是来自于外界(例如,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债权银行或外部股东)的法概念务,被审计单位本身不存在对审计效劳的需求。
审计效劳的真正需求者是被审计单位的外部利益关系人,例如:投资者、债权人、税务机关、政府采购机关、学者等等。
审计效劳是衡量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在多大程度上公平地、一致地披露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功效与财务变更情形,审计效劳通过诸如审计抽样等技术方式来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与公认会计准那么的符合程度来做到这一点。
笔者以为,独立审计本质上是独立的外部监督活动或”外部操纵”(文硕,1996),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份。
从审计起源看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众所周知,现代审计的发源地在英国,这种进展经历了几个时期:第一时期“南海事件”致使了数以万计的债权人和股东蒙受损失从而致使了对其会计账目的检查;第二时期英国通过了由国王授予特许证来设立股分公司的法案,以后还公布了《股分公司法》,明确规定“账簿须经董事之外的第三者审查,执行审计业务的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尽管尔后英国股分公司的进展又经曲折,但由此确立了审计的大体原那么,此即:(1)独立性,账簿须经独立的第三者审查;(2)审计人员聘用相关事宜的最后决定权归企业所有者;(3)企业的所有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权,在不同状态下可能别离属于治理者、股东、债权人、职工、乃至法院(利益相关者主义的典型例证),因此就能够够明白得在审计安排不同具体情形下的各类不同安排。
尽管具体而言各国审计实践都有所区别,可是在大体原那么方面那么没有超过以上三点。
可见,独立审计的产生的历史和现实缘故是为了爱惜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在内的利益关系者的权利和利益,实质上也确实是要爱惜他们的所有权的实现形式,而这正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本质和内容。
从交易费用看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考虑到审计人员和事务所可能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审计这种外部监督活动采取了鉴证效劳的形式,独立审计目的在于降低代理本钱或交易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既包括公司治理的法律和政治途径、要素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声誉市场等外部控制系统,同时包括激励和约、董事会、债务融资等内部控制系统。
本文从外部控制系统的角度讨论了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的关系,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司治理审计独立性控制权市场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现代公司由于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所导致的代理问题的各种机制的总称,它既包括公司治理的法律和政治途径、要素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声誉市场等外部控制系统,同时包括激励和约、董事会、债务融资等内部控制系统。
公司治理从狭义上看就是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如何通过制度性安排监督和控制高层经理人员的经营,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探讨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然而迄今为止,还很少有学者探讨外部控制系统,但这对于公司治理问题的解决,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笔者认为,在讨论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关系上时,不仅要考虑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系统,更要关注公司治理外部控制系统,本文就是从第二个角度讨论了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的关系。
一、公司控制权市场与独立审计的关系(一)公司控制权市场现状分析英、美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于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即英、美等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股权结构高度分散,其代理问题也主要存在于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之间。
然而在新兴市场国家,往往呈现出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
在这种股权结构下,由于大股东可以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尤其在我国目前转轨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大都通过脱钩改制和资产剥离等方式形成,使其与大股东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股东随意占用上市公司资产,采取关联方交易等手段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唐宗明等(2002)从实证角度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侵害小股东的程度远高于发达国家。
公司中的控制性投资者(如股份公司的大股东等)凭借其实际控制的股票数量和由此形成的控制性地位,通过要约收购、代理权之争以及在公司董事会选举中发挥影响,一方面,缓解了由于分散投资者在监督经理人过程中的相互“搭便车”而无法实现对经理人的有效监督的状况,使经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控制性投资者地位对经理人施加影响,或者与经理人合谋牟取私利,使分散的非控制性投资者,即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
我国的股份公司大部分是由传统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由于历史的路径依赖和社会体制的影响,造成了国家持大股或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的行为严重背离广大股东的利益。
(二)公司控制权市场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对于外部中小股东来讲,预期到内部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动机,将愿意聘请高独立性的审计师对大股东的行为进行监督,但对于大股东其选择审计师时未必如此。
这样小股东与大股东在审计独立性上的需求存在分歧。
我国属于转型经济国家,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措施不完善,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情况频频发生,此时控股股东的低独立性审计需求占主导地位,诱使审计师参与合谋对审计独立性产生负面影响。
(三)审计人员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独立性风险存在的原因是以判断为基础的决策,因为以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涉及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没有以判断为基础的决策,即使诱因存在一般也不会导致低质量的审计报告。
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除了需要面对会计分析、判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外,审计人员在审计的整个程序和过程中,也必须面对大量不确定性因素,需要审计人员利用其职业能力及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受主观因素、“有限理性”及不同利益博弈取向的影响下,可能会倾向于做出与其利益相符的报告,并同时运用模糊的语言来表达与其选择的报告决策相一致的审计标准,在外在利益的情况下,有可能故意做出与正确审计结果相异的判断结果,甚至有可能使其专业判断出现错位。
因此,由审计人员专业判断所带来的主观判断而引起的不确定性必然存在。
二、要素市场化程度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要素市场是一种与商品市场具有明显区别的市场。
要素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从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过程来看待要素市场,认为所有的商品都是生产要素。
企业组织生产购买的所有商品都是生产要素,其投入即作为生产要素的投入,其中用于生活消费的则构成劳动力再生产的生产要素。
这种观点是广义要素市场的引申,在确认经济系统是大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前提下,按不同特性将生产投人品分为商品、资本、劳动力与信息(包括技术)等类,要素市场也就是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市场。
我国经济转轨已有二十余年的历程,市场机制已经开始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力量,但我国市场化进程的突出特点在于产品市场化,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市场化速度较快。
在产品领域,传统的计划模式已经破除,国家计划已基本上不再规定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定价、如何销售,而是由各类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自主决定。
而要素市场化,包括资本、土地、技术等市场化进程迟缓。
在要素领域,政府一方面仍然作为要素资源的配置主体,集规则制定者、执行者、参与者和仲裁者于一身,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阻碍了市场竞争主体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严重不到位,在一些需要政府管理的领域中呈现出混乱与无序的状态,市场竞争缺乏诚信与公正。
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大量不和谐现象,大多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滞后有关。
而要素市场化是提高要素质量、提升要素效率、支持技术进步。
另一种观点,从要素市场化程度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出发,土地、资本、劳动力市场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会引发经济运行中的波动,政府必须严格掌控要素资源配置;从社会稳定的需要看,要素资源配置意味着权力的自由交易,涉及到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若将配置权力交给市场主体,将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烈冲突,因此必须由政府通过配置资源来协调各方利益。
而审计师的执业行为,与其他活动一样,受所处环境和制度的影响。
审计师执业环境对审计执业行为起着规范和和约束作用,这既影响审计师的执业行为,也影响审计师的执业理念。
当外部职业环境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进行限制时,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只能屈从于外部环境的压力。
审计师执业面临的外部执业环境众多,其中市场化程度、政府行为以及法治建设状况是审计师执业的重要外部环境。
审计师素有“经济警察”之誉,市场化程度越高对审计师行业的需求越大,有利于推动审计师行业的发展,审计独立性越高。
纵观世界各国审计师行业的发展现状,审计师的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执业质量与市场化进程是相匹配的。
可见,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对高质量审计需求市场也逐步扩大,这直接诱发审计师提高审计独立性,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目前我国要素市场化程度偏低,导致了要素价格低廉,扭曲了市场秩序和主体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三、相关法律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我国的产品市场体系尚未完善,市场约束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法律约束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与市场化进程、政府监管相关的是法治建设环境,法治环境对审计师执业的意义一是在一个依法行政的区域,法治环境约束了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这为审计师独立执业,客观发表审计意见营造了良好的执业环境;二是随着法治建设水平的提高,审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被查处、处罚的可能性加大,审计风险增加,这迫使审计师不得不考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独立性,谨慎地出具审计报告。
四、声誉市场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声誉是企业或某一团体在公众中所留下的一个总体印象,它是行为主体的各方面行为能力的综合反映,既依附于主体又相对独立于主体,是行为主体的一项无形资产。
其对主体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即行为主体过去的行为所形成的声誉将影响行为主体随后的行动环境,当前的行为所形成的声誉对当前的行为环境影响较少。
声誉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通过行为主体的积累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声誉。
企业可以通过大量、密集的广告宣传来扩散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它的知名度,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却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声誉。
较高的知名度只能说明其他行为主体对该企业的认知度较高,而声誉是其他行为主体对该企业长期行为的认可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声誉对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声誉好的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动机小,因为在竞争性的市场上买者也就是社会公众有选择权,尽管无法判断各种产品也就是财务报告的真假,但可以从中选一件最放心的产品进行投资,一旦买到了假货也就是投资失败,以后就不会与其合作了,因此作假的上市公司必须考虑被人识破后的利益损失。
同时,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也相应转化为被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卖真货者的信息比卖假货者的信息要充分。
因此,在竞争性市场上,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一方面要与投资者博弈,另一方面要与出具真实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博弈,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
由于声誉对企业带来的重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声誉好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出具较为真实的财务报告,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影响较小,因为一旦作假被识破将会产生沉重的代价,由此造成的恶劣影响将会使其花费很长时间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声誉毁于一旦,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作者简介:康霞(1980-),女,河北元氏县人,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助教参考文献:[1]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会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2]王斌:《论董事会独立性:对中国实践的思考》,《会计研究》2006年第5期。
[3]彭毅林:《论不确定性与审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2005年第5期。
[4]卓勇良:《要素市场化水平偏低的忧思》,《新民周刊》2006年第6期。
[5]鲁利玲:《推进要素市场化》,《光明观察》2006年第2期。
[6]白永秀、徐鸿:《论市场秩序和企业声誉》,《工业企业管理》2004年。
[7]王兵:《审计聘约权审计独立性与公司治理》,《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8]陈小林:《大股东控制度、市场化进程与审计师的独立性》,《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论文》。
[9]郑志刚:《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