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中的典故、成语等

合集下载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24个典故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24个典故

1、“徐孺下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人,而蕃是人,是通过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构造匀称、节奏整齐节缩在古汉语中多用于本篇下文还有“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意〞是“得意〞的节缩,“钟期〞是“钟子期〞的节缩2、“睢园绿竹,气凌泽之樽〞西汉梁孝王武,邦的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为都城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课文中说的“睢园〞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泽指渊明,他曾做过泽令,喜欢饮酒,所以说“泽之樽〞"归去来辞"中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的句子文中引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示在座的宾客好比是当年聚集在睢园〔梁园〕里的文人雅士一样饮酒赋诗,他们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渊明3、“邺水朱华,光照之笔〞这个分句是借诗人植、灵运来比较参加宴会的文士“邺水朱华〞用了植的典故,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指南朝山水诗人灵运,他曾任史这里称灵运是称官职,和称王安石为王〔籍贯〕不同植与灵运分处晋时代的首尾两端,植是出汉音,启响,灵运是出东晋,启宋端;二人身世相似,命途多舛,其诗歌承继亦有渊源灵运对植的才华非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所以这里将植和灵运两人的事迹一起引用,是很恰当很自然的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两句直译就是:“向夕阳西下之处远望长安,在云雾缭绕之间遥看吴郡〞外表上就是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往西可以望见长安,往东可以望见吴会,课本无注,当指吴郡的都会,即省市一说“会〞读kuài ,汉时会稽郡的郡治在吴县〔即今〕,郡、县相连,称为吴会而从对仗角度看,不如前解工整〔“长安〞对“吴会〞,单个地名对单个地名〕但它同时又是用典,还应有深层含义教参书认为“日下〞一典源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参见"常用典故词典",辞书〕,和王勃的身世、心境是一致的,但光这样理解还不够,它只能说明上句,不能说明下句,即不能解释为何“日下〞与“云间〞相对其实另有一典源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茂先坐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说的是:晋代文学家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鸣鹤〕两人互不相识,一起在华〔字茂先,任过中书令,右光禄大夫〕家中会面华让他们交谈,因为两人都有突出的才学,要他们别说平常的俗话陆士龙拱手说:“我是云间的陆士龙〞荀鸣鹤答复:“我是日下的荀鸣鹤〞西晋两位名人陆云和荀隐初次会面时的“脱口秀〞是一副艺术性颇高的人名对,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对联的滥觞士龙、鸣鹤分别是二人的表字,构成了天然的对偶因为风从虎,云从龙,所以才思敏捷的陆士龙自称“云间陆士龙〞荀隐是人,是西晋都城"辞源":“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之地为日下〞故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陆云是松江〔今〕人,因为这一副“对联〞,后来得到一个雅称“云间〞也因为这副对联的有名,以“云间〞对“日下〞,成为诗家常用的骈语清渔"笠翁对韵":“名动帝畿,西蜀三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由于用典,此二句就有了表里两层意思表层就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视野开阔,此意可和上文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照应如果知道有关背景知识,就还知道作者在此借典故来含蓄地表达自己象陆机一样少年高才,而同时又流露了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感慨此意可和下文“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等句相照应这样理解,完全符合王勃的性格和遭遇,也能更好地贯穿上下文王勃原本年少气盛,再加上自己才华横溢,很容易产生心高气傲的心理后来,果然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得罪了高宗皇帝,被逐出京城,还连累老父也被贬官受罚一时间,使王勃有一种从云端里跌落下来的感觉为怀才不遇而伤感,为前途渺茫而黯然,故而遥望京都长安如在天边一样遥远,指看吴会也似乎远在飘渺的云海之间一般虚无这正是王勃当时对政治前途伤心失落情绪的真实表现如果只是“西望长安,遥看吴会〞,怎能传达出这种复杂的情感呢?用典的好处之一是言简意丰,以少胜多,能“寓万于一〞,较好地传达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5、“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南溟〞,指南方的大海,出自"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天柱〞,传说中的擎天之柱,出自"山海经·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天柱,极言其高“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文的感慨6、“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帝指天帝,阍指守门人帝阍就是天帝的守门人"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此“帝〞亦指天帝帝阍原是屈原辞赋中想象的神灵"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我叫天门守卫把门翻开,他却倚靠天门把我呆望〕诗人在想象中上下求索,来到天界,他去叩帝阍,然而帝阍却拒绝为他通报,这天上实际是人间的象征,说明诗人重新获得楚王信任的道路被彻底阻塞前人常用“叫帝阍〞“叩帝阍〞等来表达忠于朝廷、希望君臣遇合,或能将民情达于圣听之意扬雄"蜀都赋":“选巫咸兮叫帝阍〞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觌天皇于琼宫〞杜甫"塞芦子":“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袁崇焕"浣衣里":“叩帝阍,愿化一寸铁〞“帝阍〞在王勃文中实际上是指称国君或朝廷,就像借“陛下〞称天子一样因为前为“怀〞而不是“叫〞“叩〞,后又接“不见〞;且与下句“宣室〞相对称,都是暗指当朝皇上教参译“怀帝阍而不见〞为“思念皇宫却看不见〞,不如译作“思念朝廷却不得召见〞“奉宣室〞的典故,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同时巧妙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非无圣主〞作铺垫宣室:西汉未央宫的正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贾谊贬谪四年后,汉帝曾召他回长安,在宣室中问以鬼神之事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两句是说,自己思念朝廷,可是什么时候才能侍奉国君呢?7、“唐易老,广难封〞唐的事迹见"史记·释之唐列传","汉书·唐传"亦载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唐易老、唐已老、老唐、叹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史记上对唐主要记载了一件事,唐和汉文帝在有旁人在场时聊天,谈到古代名将,认为廉颇和牧很有指挥才能文帝大发感慨,说我要有廉颇和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就好了先生马上说你就是有了廉颇和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文帝大怒,拂袖而去不过文帝在皇帝中是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换了别人做皇帝,唐差不多就要杀头了等了一会文帝又回来,说你就是批评我也应该在私下里说,怎么大庭广众不给面子呢?唐说,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我认为陛下对士兵太差了,奖赏太轻,惩罚太重云中郡守尚只多报了六个脑袋,陛下就把他免了职,判处一年刑期文帝恍然大悟,马上任命唐为特使去云中郡赦免了尚这就是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唐〞的典故由来景帝上任之后,唐做了楚相,后来被景帝免了职到武帝上台后,已经九十多了这就是“唐易老〞的典故由来8、“屈贾谊于,非无圣主〞贾谊人,18岁就以文才著称,趋庭:恭敬地快步走过庭前作为典故,“趋庭〞“鲤对〞“庭对〞都指子女承受父亲的教导;“庭训〞多指父亲的教导或培育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鲤:孔鲤,孔子之子对:指庭对,有承受教导之意19、“今兹捧袂,喜托龙门〞龙门:据"后汉书·膺传"载,膺当时名声很大,被他接待的读书人,感到庆幸,称为登龙门后来往往把登龙门用来比喻士人突然得到的荣耀这里是说,这次能在宴会上拜见阎公,就好象登龙门一般令人快乐龙门:在现在省稷山县和省城县之间的黄河中,那里水险流急,河里的大鱼聚集龙门的下边上不去,据传说,上去的鱼将化为龙,因此,“登龙门〞往往用来比喻士子突然得到荣耀,“鲤鱼跳龙门〞即此意;也用来比喻由于谒见名人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这里含有对阎公的奉承20、“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意思是说,未遇到推荐自己的人,只能抚弄着凌云之赋而叹惜事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意:得意的省称抚:抚弄凌云:指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得意是汉武帝时一位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一次武帝读到"子虚赋",连连称赞,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告诉武帝这篇赋是司马相如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相如相如把自己的"大人赋"上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这一句是说如果没有遇到得意那样推荐自己的人,司马相如就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我惋惜了下面一句是说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奏高山流水之曲又有什么羞愧呢?这两句的重点在后一句,作者实际上是在说这次自己遇到阎公这样的知音,所以愿意在宴会上赋诗作文21、“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善知音流水:指伯牙鼓琴,心里在想高山或流水,钟子期就一定能猜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假设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假设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后世用“高山流水〞比喻难得的知音、知己文中这两句是说,遇到钟子期那样知音的人,奏高山流水的曲子,有何惭愧呢?这是作者以伯牙自比,表示既然遇到阎都督这样的知音,所以敢作此序了22、“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兰亭:在今省西南晋朝王羲之曾和群贤宴集于此,赋诗作文,作有"兰亭集序",文坛上传为佳话梓泽:晋朝石崇的金谷园,又名梓泽,在今省市西北亦曾有文人聚会于此这两句是说,当年兰亭宴集的盛况已成迹,繁华的金谷园也早变为一片废墟23、“请洒江,各倾陆海〞江陆海: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岳〕才如江〞作为成语,一般写作“陆海江〞这里用来形容众宾客的文才这两句是说,敬请在座的诸位嘉宾,就象陆机、岳那样,各尽其才,写出精彩的诗篇吧陆机〔261-303年〕,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人太康末年,与弟陆云同至,文才倾动一时,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史,世称陆平原善骈文,且多拟古之作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世说新语·周处":“乃入吴寻二陆平原〔陆机曾任平原史〕不在,正见清河〔陆云曾任清河史〕〞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人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诗名与陆机齐其"悼亡诗"较有名南朝梁钟嵘"诗品"对陆机、岳诗作的评价极高,至于偏颇,他把陆机、岳列为上品,而列渊明为中品,操为下品,这就有欠公平了。

《滕王阁序》成语及典故 (课件48张)

《滕王阁序》成语及典故 (课件48张)

19.“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后汉书·梁鸿传》《后汉书·逸民列传》: 梁鸿,字伯
鸾,东汉文学家。一次,梁鸿误遗火种,烧毁了人家部分 财物,他便寻访到那户人家详细地询问了主家的损失,然 后以猪作价抵偿。那家主人为人刻薄,以为赔少了,梁鸿 说我家贫没什么财物,就让我为你干几年活吧。主人便让 他做护院,梁鸿克尽职守。几位邻居看不下去了,一起责 备那家主人。主人便要将猪归还给他,梁鸿拒辞不受,也 不再当猪倌,径回老家平陵去了。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 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 喷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 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这就是著名 的“举案齐眉”典故的由来。有一次给主人看见了,惊叹 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于是换了 间大房子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学问,闭门 著书十余篇。后代文人常引“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来抒发自己一生未得志的抱怨。
典故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
宴会的文士具有很高的文采。
11.四美具”,四美:指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另一说,四美:音乐、 饮食、文章、言语之美。刘琨《答卢 谌诗》:“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 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 不臻。”
12.“二难并”,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王勃说“二难并”活用谢文,良辰、美景 为时地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赏心、悦 目为人事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
•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出自历史故事的典 故)
•15.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 《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 冥(溟),南冥者,天池也。” “南溟”,指南 方的大海。 • 《山海经·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 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 有屋,壁方百丈。”天柱,极言其高。 “天柱”

滕王阁序 全部典故

滕王阁序 全部典故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非常多,以下列举其中一些主要的:1. “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

牛、斗,星宿名。

墟、域,所在之处。

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

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

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

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2. “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有名的高士贤人,经学家,世人称“南州高士”。

陈蕃,字仲举,东汉时期的名臣。

这句的意思是:徐孺子(竟然能够)在太守陈蕃家中下榻。

3.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睢园,即汉梁孝王菟园,梁孝王曾在园中聚集文人饮酒赋诗。

《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县东,此代指陶潜。

樽,酒器。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之句。

这两句的意思是:今日的宴席好比当年梁园雅集,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

4.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邺水,指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

朱华,荷花。

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朱华冒绿池”之句。

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

此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像应玚一样,正好可以写写自己看到的景色了,一定可以和谢灵运媲美。

5.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

云间,吴地的古称。

这两句的意思是:向夕阳西下之处远望长安,在云雾缭绕之间遥看吴郡。

6.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西汉人,以孝行著称,老年时为一郎官。

汉武帝求贤才,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任职。

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获封爵。

这两句的意思是:年纪老了难以得志,怀才不遇的心情难以抒展。

7.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贾谊,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整理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整理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整理《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一篇骈文名作,其中引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古诗词,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文学知识。

以下是《滕王阁序》中出现的典故整理:1、冯唐出语汉文帝之廷,李广请罪霸陵之卫。

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冯唐在汉文帝的朝廷上直言不讳地指出汉文帝的过失,而李广则因为自己的错误在霸陵之卫请求处罚。

这个典故表达了为人臣子应有的忠诚和勇气。

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屈贾谊于长沙指的是贾谊在长沙被诽谤而未能得到皇帝的赏识;窜梁鸿于海曲则是指梁鸿因为政治原因而逃到海边隐居。

这个典故表达了人生中的不幸和挫折,也暗示了时代的不公和政治的险恶。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这个典故出自晋代吴隐之的《酌贪泉赋》,意为即使喝了贪泉的水也不会觉得清爽,即使处在干涸的车辙中也不会感到悲伤。

这个典故表达了人的内心坚定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4、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这个典故出自《庄子》,意为北海虽然遥远,但是只要有风就可以到达;东隅虽然已经逝去,但是只要努力还为时不晚。

这个典故表达了只要有决心和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5、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个典故表达了为人臣子应有的忠诚和勇气,同时也暗示了时代的不公和政治的险恶。

孟尝君因为忠诚而闻名于世,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报答;阮籍因为政治原因而悲愤不已,但在穷途末路时却不能放声痛哭。

这个典故暗示了人生中的不幸和挫折,也表达了对于忠诚和勇气的敬意。

6、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这个典故表达了作者的抱负和志向,希望能像终军一样年轻有为、报效国家;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宗悫的敬意和钦佩。

这个典故暗示了作者对于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国家的忠诚。

滕王阁序23个典故 21个成语

滕王阁序23个典故  21个成语

23个典故1、“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他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得益非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徐稚非常清高自持.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今南昌市有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1979年建成孺子亭公园. 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结构匀称、节奏整齐.节缩在古汉语中多用于姓名.本篇下文还有“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意”是“杨得意”的节缩,“钟期”是“钟子期”的节缩.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课文中说的“睢园”.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彭泽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令,喜欢饮酒,所以说“彭泽之樽”.《归去来辞》中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的句子.文中引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示在座的宾客好比是当年聚集在睢园(梁园)里的文人雅士一样饮酒赋诗,他们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3、“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个分句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有七步之才,《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一连三联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邺水朱华”两句是写宴会之文,意思是说,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意谓可以和谢灵运相比.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这里称谢灵运是称官职,和称王安石为王临川(籍贯)不同.曹植与谢灵运分处魏晋时代的首尾两端,植是出汉音,启魏响,灵运是出东晋,启宋端;二人身世相似,命途多舛,其诗歌承继亦有渊源.钟嵘在《诗品》中说:“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其源出于陈思.”谢灵运对曹植的才华非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所以这里将曹植和谢灵运两人的事迹一起引用,是很恰当很自然的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两句直译就是:“向夕阳西下之处远望长安,在云雾缭绕之间遥看吴郡.”表面上就是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往西可以望见长安,往东可以望见苏州.吴会,课本无注,当指吴郡的都会,即江苏省苏州市.一说“会”读kuài ,秦汉时会稽郡的郡治在吴县(即今苏州),郡、县相连,称为吴会.而从对仗角度看,不如前解工整(“长安”对“吴会”,单个地名对单个地名).但它同时又是用典,还应有深层含义.教参书认为“日下”一典源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参见《常用典故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和王勃的身世、心境是一致的,但光这样理解还不够,它只能说明上句,不能说明下句,即不能解释为何“日下”与“云间”相对.其实另有一典源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说的是:晋代文学家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鸣鹤)两人互不相识,一起在张华(字茂先,任过中书令,右光禄大夫)家中会面.张华让他们交谈,因为两人都有突出的才学,要他们别说平常的俗话.陆士龙拱手说:“我是云间的陆士龙.”荀鸣鹤回答:“我是日下的荀鸣鹤.”西晋两位名人陆云和荀隐初次会面时的“脱口秀”是一副艺术性颇高的人名对,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对联的滥觞.士龙、鸣鹤分别是二人的表字,构成了天然的对偶.因为风从虎,云从龙,所以才思敏捷的陆士龙自称“云间陆士龙”.荀隐是洛阳人,洛阳是西晋都城.《辞源》:“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之地为日下.”故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陆云是松江(今上海)人,因为这一副“对联”,后来上海得到一个雅称“云间”.也因为这副对联的有名,以“云间”对“日下”,成为诗家常用的骈语.清李渔《笠翁对韵》:“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由于用典,此二句就有了表里两层意思.表层就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视野开阔,此意可和上文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呼应.如果知道有关背景知识,就还知道作者在此借典故来含蓄地表达自己象陆机一样少年高才,而同时又流露了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感慨.此意可和下文“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等句相呼应.这样理解,完全符合王勃的性格和遭遇,也能更好地贯通上下文.王勃原本年少气盛,再加上自己才华横溢,很容易产生心高气傲的心理.后来,果然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得罪了高宗皇帝,被逐出京城,还连累老父也被贬官受罚.一时间,使王勃有一种从云端里跌落下来的感觉.为怀才不遇而伤感,为前途渺茫而黯然,故而遥望京都长安如在天边一样遥远,指看吴会也似乎远在飘渺的云海之间一般虚无.这正是王勃当时对政治前途伤心失落情绪的真实表现.如果只是“西望长安,遥看吴会”,怎能传达出这种复杂的情感呢?用典的好处之一是言简意丰,以少胜多,能“寓万于一”,较好地传达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5、“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南溟”,指南方的大海,出自《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天柱”,传说中的擎天之柱,出自《山海经·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天柱,极言其高.“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文的感慨.6、“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帝指天帝,阍指守门人.帝阍就是天帝的守门人.《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此“帝”亦指天帝.帝阍原是屈原辞赋中想象的神灵.《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我叫天门守卫把门打开,他却倚靠天门把我呆望.)诗人在想象中上下求索,来到天界,他去叩帝阍,然而帝阍却拒绝为他通报,这天上实际是人间的象征,表明诗人重新获得楚王信任的道路被彻底阻塞.前人常用“叫帝阍”“叩帝阍”等来表达忠于朝廷、希望君臣遇合,或能将民情达于圣听之意.扬雄《蜀都赋》:“选巫咸兮叫帝阍”.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觌天皇于琼宫.”杜甫《塞芦子》:“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袁崇焕《浣衣里》:“精诚叩帝阍,愿化一寸铁.”“帝阍”在王勃文中实际上是指称国君或朝廷,就像借“陛下”称天子一样.因为前为“怀”而不是“叫”“叩”,后又接“不见”;且与下句“宣室”相对称,都是暗指当朝皇上.教参译“怀帝阍而不见”为“思念皇宫却看不见”,不如译作“怀念朝廷却不得召见”.“奉宣室”的典故,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同时巧妙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作铺垫.宣室:西汉未央宫的正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贾谊贬谪长沙四年后,汉帝曾召他回长安,在宣室中问以鬼神之事.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两句是说,自己怀念朝廷,可是什么时候才能侍奉国君呢?7、“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的事迹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汉书·冯唐传》亦载.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史记上对冯唐主要记载了一件事,冯唐和汉文帝在有旁人在场时聊天,谈到古代名将,认为廉颇和李牧很有指挥才能.文帝大发感慨,说我要有廉颇和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就好了.冯先生马上说你就是有了廉颇和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文帝大怒,拂袖而去.不过文帝在皇帝中是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换了别人做皇帝,冯唐差不多就要杀头了.等了一会文帝又回来,说你就是批评我也应该在私下里说,怎么大庭广众不给面子呢?冯唐说,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我认为陛下对士兵太差了,奖赏太轻,惩罚太重.云中郡守魏尚只多报了六个脑袋,陛下就把他免了职,判处一年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文帝恍然大悟,马上任命冯唐为特使去云中郡赦免了魏尚.这就是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由来.景帝上任之后,冯唐做了楚相,后来被景帝免了职.到武帝上台后,冯已经九十多了.这就是“冯唐易老”的典故由来. “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后遂用“李广难封”“李广未封”“李广不侯”等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 武帝时代,本是开疆拓土、重奖军功的年代,李广从弟李蔡文帝时同为中郎,景帝时一同抗击匈奴,被封乐安侯,官至丞相.二人同出身,同做官,同立战功,并且李蔡人品、才能、名声远不及李广,官名、爵位却在李广之上.李广的儿子李敢以校尉身份跟着霍去病出征匈奴,“因夺左贤王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甚至李广的部属军吏也有不少以军功取侯.偏偏李广本人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一直难以封侯,最后还自杀身亡,其原因何在?千百年来,人们提出种种看法.有人说是他命不好,王维《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有人说他虽然作战勇敢,但不善用兵,缺乏政治头脑和治军才能.更有人说是汉武帝重用外戚,宠信卫青、霍去病,而并不真正器重李广,甚至故意排挤他,不给他立功的机会.后世多把李广作为有才华而无法施展的代表性人物.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则是从历史中撷取的两个实例,用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8、“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贾谊洛阳人,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在博士之列为最年轻者,每次参议诏令,诸博士尚未能言,贾谊即尽为之对答,并得到众人的赞同.于是一年之内超迁为太中大夫,汉文帝对贾谊的才能颇为赏识,拟任贾谊为公卿.然而,朝中的那些公卿王侯对贾生并不宽容,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只得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他自恨失职,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毛泽东《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古代贾谊常作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表. 9、“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事见《后汉书·梁鸿传》《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字伯鸾,东汉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文学家.梁鸿幼年丧父.东汉初年,梁鸿入太学受业,虽然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受业期间曾遍览古今典籍,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学成后梁鸿被分配到上林苑牧猪,虽然专业不对口,倒也乐得做他的“猪倌”.一天闲来无事,梁鸿和他的猪们在晒太阳,有两只小猪在泥坑里打滚.梁鸿看见了,就对小猪说:“猪啊猪,其实我是很羡慕你们的.从前有一位庄周老伯伯说过,郊祭时用的牺牛,虽然平时用好养料喂养,又披以纹绣,舒服是舒服,可一旦要把它送进太庙作祭品时,这条牛想作一头小猪,这可能吗?所以我不愿意做卿相,不愿意被国事羁绊,我宁愿作一个小猪在污水沟里游戏,这样我的心志倒可以愉快.”一次,梁鸿误遗火种,烧毁了人家部分财物,他便寻访到那户人家详细地询问了主家的损失,然后以猪作价抵偿.那家主人为人刻薄,以为赔少了,梁鸿说我家贫没什么财物,就让我为你干几年活吧.主人便让他做护院,梁鸿克尽职守.几位邻居看不下去了,一起责备那家主人.主人便要将猪归还给他,梁鸿拒辞不受,也不再当猪倌,径回老家平陵去了.汉章帝时,梁鸿因去看望好友高恢,经过京城,作了一首《五噫歌》,一共五句诗,每句后面有一个“噫”字.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地没有尽头.这首诗被章帝知道了,章帝勃然大怒,便下令搜捕梁鸿.梁鸿闻讯后改名换姓,携妻儿逃到了渤海边上居住.“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五百多年后,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梁鸿被迫害的命运表达了深深的感慨.然而太平的日子并不长久,章帝的派出的人追到了齐鲁,梁鸿见这里也待不下去了,只得携妻子和一个儿子南逃.梁鸿夫妇逃至吴地(今苏州一带)后,在富商门下做雇工,全家三口总算有了个安身的栖所.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这就是著名的“举案齐眉”典故的由来.有一次给主人看见了,惊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于是换了间大房子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学问,闭门著书十余篇.后代文人常引“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来抒发自己一生襟怀未曾开的抱怨. 10、“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前一个典故出自《晋书·吴隐之传》.晋人吴隐之上任途中,经过一处泉水,名叫贪泉,据说喝了这水人就变得贪心.他不信,就取水喝了,而且写了一首诗,大意说不存贪心的人喝了这水不会变贪.他到任后,非常廉洁.“酌贪泉而觉爽”表达了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有德行的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庄子·大宗师》:“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又有成语“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课文中引用这个典故意为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1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略)1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成语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开始有损失,后来终于得到胜利;年轻时荒废了,年纪大后努力还不迟.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13、“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为民兴利除弊,百姓称为神明.但由于志趣高尚,洁身自好,长期不得升迁,后来隐居耕田.桓帝时,虽有人多次举荐他,但终不见用.年七十,死于家.事见《后汉书·孟尝传》.关于孟尝,有著名的成语“合浦珠还”,说的是合浦不产谷物,沿海出产珍珠,由于前任太守贪污受贿,珍珠纷纷运往相邻的交阯郡内.孟尝到任,革除敝端,迁离的珍珠又回到合浦.后遂用“合浦珠还”比喻人去而复还或物失而复得,对其人或其物有称美之意.14、“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借此宣泄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心情.作者认为这种行为是消极的,不打算仿效.这是反面用典,表达了作者不甘沉沦,力求振作自强,具有自慰自勉之意.“猖狂”与今义有所不同,今指狂妄放肆,气势汹汹.这里指狂放,不拘礼节. 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所谓竹林七贤是七个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的总称.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游于竹林,纵酒酣饮,弈棋赋诗,无拘无束,史称“竹林七贤”.七人中, 阮籍、嵇康名气最大,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他们的行为都怪诞得很.嵇康服药,阮籍喝酒.阮籍不受世俗礼教的束缚,表现出怪诞的行为.他好喝酒,附近有美妇人当街卖酒,他经常去喝,醉了就在美妇人旁边倒卧;他不屑遵循“男女有别”,嫂子回娘家,他为嫂子饯行并送她上路.对旁人闲话、非议,阮籍说:“孔孟礼教,与我何干?”我们现在说青白眼、青睐、垂青等,都来自阮籍的故事. 15、“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据《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终军出使南越,向朝廷表示,只要给他一根长绳,定把南越王缚至汉朝宫廷来.后果然说服南越归汉.这两句是说,自己跟终军的年龄相仿,却没有请缨报国的门路.“请缨”作为典故,常表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投军或出使等意.今多用于指主动请求参战或参加某些重要而有风险的活动,或主动要求分配任务等.有赞扬的意味.如:“白衣天使纷纷请缨到抗非典一线工作”“武汉大学生请缨赴边陲”.“请缨”现已成为普通词语.“长缨”指缚敌的长绳,比喻克敌制胜的力量.毛泽东诗词多次引用“长缨”的典故.《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6、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有怀投笔:有投笔从戎的怀抱.投笔从戎的故事,见《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尤当效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班超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姐姐班昭(“曹大家”)都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班超最初在官府中从事抄写工作,他从军以后,受到大将军窦固的赏识.公元94年,在窦固的推荐下,班超出使西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西域全境统一于东汉.班超因功被封为定远侯.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今天把大学生当兵服役叫“携笔从戎”.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唐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也形容事业迅速地向前发展.成语一般写作“乘风破浪”.这两句是说,自己羡慕宗悫乘风破浪的远大报负,所以怀有投笔从戎的志向.17、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家:晋朝谢安、谢玄的家庭.宝树:谢玄曾以“芝兰玉树”比喻好子弟.上句是说自己并不象谢家子弟那样的好,有谦虚的成分.晋、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时,谢氏最为兴盛,一时人材辈出,声誉鹊起.尤以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的谢安、谢玄、谢灵运、谢惠连这一家族的人,皆名著于史.所谓“芝兰玉树”,其典出自《晋书·谢安传》:“(谢玄)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契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以“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也.又有“玉树临风”,比喻英俊潇洒的美少年.“玉树盈阶”比喻子弟既多又好. 孟母三迁是有名的典故,出自《列女传》(西汉刘向编).孟子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被后世称为“亚圣”的孟子,其实小的时候非常顽皮淘气.为教育他学好,其母亲花费了很多心思.据说其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 18、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意思是说,过些时候将到父亲那里去接受教诲.出自《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说话没有依据).’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立身没有准则).’鲤退而学礼.”他日:来日.趋庭:恭敬地快步走过庭前.作为典故,“趋庭”“鲤对”“庭对”都指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庭训”多指父亲的教诲或培育.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鲤:孔鲤,孔子之子.对:指庭对,有接受教诲之意. 19、今兹捧袂,喜托龙门.龙门:据《后汉书·李膺传》载,李膺当时名声很大,被他接待的读书人,感到庆幸,称为登龙门.后来往往把登龙门用来比喻士人忽然得到的荣耀.这里是说,这次能在宴会上拜见阎公,就好象登龙门一般令人高兴.龙门:在现在山西省稷山县和陕西省韩城县之间的黄河中,那里水险流急,河里的大鱼聚集龙门的下边上不去,据传说,上去的鱼将化为龙,因此,“登龙门”往往用来比喻士子忽然得到荣耀,“鲤鱼跳龙门”即此意;也用来比喻由于谒见名人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这里含有对阎公的奉承. 20、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意思是说,未遇到推荐自己的人,只能抚弄着凌云之赋而叹惜.事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杨意:杨得意的省称.抚:抚弄.凌云:指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杨得意是汉武帝时一位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一次武帝读到《子虚赋》,连连称赞,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杨得意告诉武帝这篇赋是司马相如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相如.相如把自己的《大人赋》上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这一句是说如果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推荐自己的人,司马相如就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我惋惜了.下面一句是说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奏高山流水之曲又有什么羞愧呢?这两句的重点在后一句,作者实际上是在说这次自己遇到阎公这样的知音,所以愿意在宴会上赋诗作文. 21、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善知音.流水:指伯牙鼓琴,心里在想高山或流水,钟子期就一定能猜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后世用“高山流水”比喻难得的知音、知己.文中这两句是说,遇到钟子期那样知音的人,奏高山流水的曲子,有何惭愧呢?这是作者以伯牙自比,表示既然遇到阎都督这样的知音,所以敢作此序了. 22、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西南.晋朝王羲之曾和群贤宴集于此,赋诗作文,作有《兰亭集序》,文坛上传为佳话.梓泽:晋朝石崇的金谷园,又名梓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亦曾有文人聚会于此.这两句是说,当年兰亭宴集的盛况已成陈迹,繁华的金谷园也早变为一片废墟. 23、“请洒潘江,各倾陆海”.潘江陆海: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作为成语,一般写作“陆海潘江”.这里用来形容众宾客的文才.这两句是说,敬请在座的诸位嘉宾,就象陆机、潘岳那样,各尽其才,写出精彩的诗篇吧.陆机(261-303年),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人.太康末年,与弟陆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善骈文,且多拟古之作.《滕王阁序》中的21个成语1.【物华天宝】华:精华。

王勃滕王阁序成语典故

王勃滕王阁序成语典故

王勃滕王阁序成语典故王勃《滕王阁序》是唐代王勃所作的一篇应制文,形式是为典故而写的序文,主要描写了滕王阁的壮丽和滕王的荣耀,深入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和权力的浮华。

本文将以《滕王阁序》的故事为线索,展开探讨与其相关的成语典故。

1. “金榜题名”:滕王阁作为科举考试的场所,是当时考生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而“金榜题名”成语源自这个背景,用来形容考中状元,意味着荣誉和地位的获得。

2. “门可罗雀”:滕王阁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游人如织。

其中的“罗雀”即指游人众多,这里就引申为人多拥挤的场所。

因此,“门可罗雀”成语形容人流众多、拥挤。

3. “纸上谈兵”:《滕王阁序》中描绘了滕王豪华的阁楼宴会,让士人们才子佳人充饥而娱乐。

而在这样一个宴会的背景下,“纸上谈兵”成语则指的是只在纸上谈论战争中的事物,缺乏实战经验。

4. “身体力行”:《滕王阁序》中提到滕王刻苦勤学,日夜攻读。

他不仅在书本上学习,而且还亲自体验和实践。

这里的“身体力行”成语形容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

5. “锦上添花”:滕王阁的华丽壮观给山水景色增添了美丽的一笔。

而“锦上添花”成语则表示在已经足够美好的事物上再增添更多可喜人的东西,使之更加美好。

6. “盛世之美”:滕王阁所代表的高贵品味、华丽的建筑和显赫的地位,都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美好景象。

这里的“盛世之美”成语表示在一个充满繁荣和和谐的时代中。

7. “功亏一篑”:《滕王阁序》中滕王雄心勃勃,如意算盘,但最终功败垂成。

这个时候,“功亏一篑”成语就表示事情做到差不多,但最后因小差错而功亏一篑。

8. “含冤莫白”:滕王被杀之后,滕王阁变为废墟,他的亲人和朋友都化为飞灰。

这种“含冤莫白”的悲惨境遇成语形容了冤屈无人理会的悲愤。

9. “一命呜呼”:滕王在阁楼坠亡之后,人们都为滕王的英勇和殉情感慨万分。

这种“一命呜呼”的悲叹成语形容了英勇献身或者突然丧生的悲痛。

10. “纵横捭阖”:滕王阁的楼阁宫殿,建筑独特,曲折多样,错落有致。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及成语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及成语
后以“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也。 又有“玉树临风”,比喻英俊潇洒的美少年。 “玉树盈阶”比喻子弟既多又好。

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如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表面上 看,好像就是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往 西可以望见长安,往东可以望见苏州, 而深 层的意思却是借“日下”与“云间”两典来 含蓄地表达自己也像陆云一样年少才高,却 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人生感慨。王勃本来 年少气盛,再加上才华横溢,所以不免有心 高气傲的心理,曾因一篇《檄英王鸡》得罪 了高宗皇帝,被逐出京城,还连累了老父也 被贬官受罚。一时间使王勃有一种从云间跌 下来的感觉,既为怀才不遇而伤感,又为前
13、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家: 晋朝谢安、谢玄的家庭。宝树:谢玄曾以 “芝兰玉树”比喻好子弟。所谓“芝兰玉 树”,其典出自《晋书·谢安传》:“(谢 玄)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契重。 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何预人事,而 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2、“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个分句是借 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邺 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 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邺水朱华” 两句是写宴会之文,意思是说,参加宴会的文人 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 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 意谓可以和谢灵运相比 。 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 这里称谢灵运是称官职。谢灵运对曹植的才华非 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 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 斗。”所以这里将曹植和谢灵运两人的事迹一起
骈体文用典可使文章委婉、含 蓄、典雅、精练。《滕王阁序》 中的典故不仅数量多,用得恰当, 而且善于把古代事典中传颂的美 谈与眼前的情景和作者的心情巧 妙结合起来。通过用典,在这篇 序文中,那种怀才不遇的悲凉感 和不甘于失败的上进心理就表现 得非常充分,同时由于用典,又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按顺序整理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按顺序整理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按顺序整理一、“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相关典故:豫章为南昌旧名,这里只是陈述滕王阁所在之地的历史名称,无特殊典故。

二、“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相关典故:- 星分翼轸: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为“分野”。

翼、轸是星宿名,南昌在翼、轸的分野之内。

这一概念源于古代天人感应观念,古人认为天上星宿的分布与地上州国的地域有对应关系。

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相关典故:- 襟三江、带五湖:三江、五湖是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湖。

这里将南昌城拟人化,说它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形象地描绘出南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这种说法是一种文学性的夸张与想象,无特定典故出处。

- 控蛮荆而引瓯越:蛮荆,指古代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瓯越,指今浙江南部及福建一带。

南昌处在控制楚地、连接瓯越的地理位置,同样是描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无特殊典故。

四、“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相关典故:五、“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相关典故:- 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即徐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

陈蕃为豫章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却专为徐稚设一榻,徐稚来则放下,走后就悬挂起来。

这一典故表示对贤士的敬重。

六、“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相关典故:无特定典故,“雄州雾列”形容洪州的繁荣昌盛,像大雾一样弥漫;“俊采星驰”形容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是一种文学性的描写。

七、“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相关典故:- 台隍枕夷夏之交:台隍,城台和城池,这里指洪州。

夷夏之交,指处在少数民族(夷)与华夏族(夏)交界的地方。

这是描述洪州的地理位置特殊,无特殊典故。

- 宾主尽东南之美:说的是参与这次宴会的宾客与主人都是东南地区的才俊之士。

无特定典故出处,是对与会者的赞美之词。

八、“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相关典故:棨戟是一种有套的戟,古时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这里用“棨戟遥临”形容都督阎公远道而来,有威严的仪仗,无特殊典故。

滕王阁序的典故和成语

滕王阁序的典故和成语

滕王阁序的典故和成语一、典故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

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

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2.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3.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4.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5.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文章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6.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陶渊明。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

《水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

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7.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

”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

”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8.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

张令其语。

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

描述王勃的滕王阁序成语

描述王勃的滕王阁序成语

描述王勃的滕王阁序成语描述王勃的滕王阁序成语导语:在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有哪些成语呢?《滕王阁序》是王勃的巅峰之作,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佳文。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的滕王阁序成语,欢迎阅读!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形容王勃锦绣文章、字字珠玑——形容《滕王阁序》形容滕王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安贫知命〗成语典故: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宾朋满座〗成语典故: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白首之心〗成语典故: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鼎食钟鸣〗成语典故: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

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成语典故: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飞阁流丹〗成语典故: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飞将难封〗成语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桂殿兰宫〗成语典故:桂殿兰宫,列风峦之体势。

〖躬逢其盛〗成语典故: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躬逢盛事〗成语典故: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高朋满座〗成语典故: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唐·王勃《滕王阁序》〖画栋朱帘〗成语典故: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唐·王勃《滕王阁序》〖好景不常〗成语典故: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虹销雨霁〗成语典故: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襟江带湖〗成语典故:襟三江而带五湖。

唐·王勃《滕王阁序》〖命运多舛〗成语典故: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唐·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成语典故: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唐·王勃《滕王阁序》〖李广难封〗成语典故: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闾阎扑地〗成语典故: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滕王阁序所有典故整理

滕王阁序所有典故整理

滕王阁序所有典故整理《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一篇骈文,其中包含了许多典故。

以下是对文中出现的典故的整理:1.龙光射牛斗之墟这个典故出自《晋书·张华传》。

传说张华在斗牛之间看到天空中有紫色的光芒,于是他用弓箭射了一下,射中了龙头,龙尾却落在了豫章的城墙上。

后来,这个地方出现了滕王阁。

2.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徐稚传》。

徐稚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被陈蕃所敬重。

陈蕃特地为他设置了一张榻,徐稚来的时候就把榻放下来让他休息,徐稚走后就把榻收起来。

3.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这个典故出自《西京杂记》。

据说汉朝时期,汉武帝因梦见蛟龙腾飞,于是命令司马相如写《大人赋》,其中描述了蛟龙腾飞的场景。

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腾蛟起凤”来形容文采飞扬。

而“孟学士”则指唐朝文学家孟浩然,他的诗词被认为是唐代文人的典范。

4.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这个典故出自《古今注》。

紫电和青霜都是古代名剑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王将军的武库中藏有许多宝剑。

5.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这个典故出自《西京杂记》。

睢园是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园林,园中绿竹丛生,景色优美。

而彭泽则指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家乡,他喜欢饮酒。

这里用睢园绿竹的气势来形容宴会上的气氛,意指酒宴上的气氛非常热闹。

6.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个典故出自《昭明文选》。

邺水是古代邺城的一条河,河中的荷花非常美丽。

临川则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家乡,谢灵运曾经写过很多优美的诗歌和文章。

这里用邺水朱华的光辉来形容临川之笔的光辉,意指谢灵运的诗歌和文章非常优美。

7.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这个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

这里用来形容天地之间的广阔无垠,宇宙之大无法穷尽。

8.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德充符》。

这里用来形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无常,人的命运和福祸都有定数。

滕王阁序典故46个成语

滕王阁序典故46个成语

滕王阁序典故46个成语1. 滕王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与岳麓山相对,是一座中国古代著名的楼阁式建筑。

2. 雄心壮志:滕王阁作为雄心勃勃的滕王所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心怀大志,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

3. 高屋建瓴:滕王阁高高耸立,俯瞰大地,意为高居要地,洞察天下大势。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眼光远大,见识深远。

4. 水到渠成:滕王阁历史悠久,传说中是滕王为治理河道而建。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自然而然地逐渐达成。

5. 安居乐业:滕王阁建于安居山上,旨在让人民安居乐业。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安宁。

6. 河清海晏:滕王建造滕王阁,是为了治理滔滔河水,建立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环境清幽、景色宜人、事物平静。

7. 建功立业:滕王阁珍藏着历代文物,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具有创造性,有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

8. 欢天喜地:滕王阁作为古代楼阁,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心情愉悦,高兴发自内心。

9. 金玉良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是滕王阁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绝佳遗产。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言辞优美、含义深刻和易于领悟的话语。

10. 锲而不舍:滕王阁历经千年,依旧屹立不倒。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

11. 博古通今:滕王阁藏品颇丰,其中尤以文化艺术品质量高,古今中外的艺术品均有体现。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通通事物、了解历史、具有学识和雅兴。

12. 唯我独尊:滕王阁建于安居山上,傲然俯瞰长沙城。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自以为是,目中无人。

13. 山高水远:滕王阁位于岳麓山脚下,靠近湘江,地处偏远。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缺乏城市化的氛围。

14. 春华秋实:滕王阁建造于春季,历经四季,直到秋收后才完工。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经历一定时间,终于得到实现。

15. 志在千里:滕王阁的建造者雄心勃勃,志在把一座屹立于山巅的楼阁,建成世界闻名的文化重地。

滕王阁序中的40个成语及典故

滕王阁序中的40个成语及典故

滕王阁序中的40个成语及典故1、襟江带湖释义: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

”2、三江五湖释义: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

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反,百人往,十人反。

”3、物华天宝释义: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4、人杰地灵释义: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5、胜友如云释义:胜友,良友。

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6、高朋满座释义: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

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7、腾蛟起凤释义: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

形容人很有文采。

又作“起凤腾蛟”。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8、躬逢其盛释义:亲身经历那种盛况。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9、飞阁流丹释义: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

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

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0、桂殿兰宫释义: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风峦之体势。

”11、钟鸣鼎食释义: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击钟列鼎而食。

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又作“鼎食钟鸣”。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2、虹销雨霁释义:彩虹消失,雨后天睛。

滕王阁序里面40个成语和24个典故

滕王阁序里面40个成语和24个典故

滕王阁序里面40个成语和24个典故1. 滕王阁序里可是有超多成语啊,像“物华天宝”,哎呀,就好像一个装满奇珍异宝的大箱子,让人惊叹不已!例子:这里真是物华天宝之地,到处都是让人惊喜的宝贝。

2. “人杰地灵”这个成语多形象啊,就如同那片孕育出无数杰出人才的神奇土地!例子:这地方人杰地灵的,难怪出了那么多优秀人物。

3. “胜友如云”呀,那不就是一场盛大聚会中众多好友齐聚的场景嘛!例子:这次活动真是胜友如云,热闹极了。

4. “高朋满座”,哇塞,就像那满满当当坐着贵宾的豪华大厅一样!例子:婚礼现场高朋满座,喜气洋洋。

5. “腾蛟起凤”,好似那腾飞的蛟龙和起舞的凤凰,充满了力量和才情!例子:他真是才华横溢,如腾蛟起凤一般。

6. “钟鸣鼎食”,这不就是那富贵人家豪华宴会的写照嘛!例子:那户人家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令人羡慕。

7. “逸兴遄飞”,就如同那突然涌起的畅快心情,让人忍不住想要飞翔!例子:听到这个好消息,他顿时逸兴遄飞。

8. “老当益壮”,这不就是那些越老越有干劲的人的真实写照吗?例子: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老当益壮,精神着呢!9. “穷且益坚”,多像那在困境中依然坚定的人啊!例子:他即使贫穷却穷且益坚,一直努力奋斗。

10. “青云之志”呀,不就是那高高飞翔在云端的志向嘛!例子:他心怀青云之志,决心做出一番大事业。

滕王阁序里的典故也很精彩啊!比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就像是命运开的玩笑,让人无奈又感慨!例子:他叹息自己像冯唐易老,机遇总是擦肩而过。

还有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这不就是那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的孟尝嘛!例子:他觉得自己像孟尝一样高洁,却无法实现理想。

哎呀,这里面的成语和典故真是太有意思了,大家快来一起感受吧!我的观点结论:滕王阁序里的 40 个成语和 24 个典故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品味。

滕王阁序的所有典故

滕王阁序的所有典故

滕王阁序的所有典故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的一篇骈文,主要描写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滕王的豪华生活。

该篇文章的典故有:
1. 滕王阁:滕王阁是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滕王阁景区,是南宋名将滕子京的府邸。

滕子京是南唐最后一位宰相,他的府邸以及诗篇《滕王阁序》都成为后世所称道的典故。

2. 瓊林玉樹:指滕王阁的庭院中种植的奇异的花卉树木。

这里描写了滕王阁的富丽堂皇,犹如仙境一般。

3. 百啭無人能解:形容滕王阁中的鸟鸣声优美动听,让人无法理解其曲谱。

4. 春色满园关不住:形容滕王阁的美景,即使修建高墙也无法阻挡春天的灿烂景象。

5. 门泊东吴万里船:形容滕王阁所在的城市——绍兴,地处江浙沿海,拥有繁盛的海港,东吴即指东南沿海地区。

6. 风萧萧兮易水寒:形容滕王阁附近的风景,以及振奋人心的壮丽景色。

7. 明月松间照:形容滕王阁周围翠绿的松林,在明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8. 枯藤老树昏鸦:形容滕王阁附近的景色,描写了一片凄凉寂
寞的景象。

9. 小桥流水人家:形容滕王阁附近的田园风光,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景象。

滕王阁序虽然只有100多字,但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隐喻了世事变迁,富贵浮云的主题。

王勃《滕王阁序》典故

王勃《滕王阁序》典故

王勃《滕王阁序》典故王勃《滕王阁序》典故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

《晋书•张华传》:张华见斗、牛二星间常有紫气,请雷焕登楼观看。

雷焕说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剑在豫章郡丰城县(今属江西)。

于是张华任雷焕为丰城令。

雷焕果然在丰城狱的地下挖出了两把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剑挖出之后,紫气就消失了。

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

后来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2、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见于《后汉书•徐传》。

徐孺,即徐稚,字孺子。

东汉时名士,豫章南昌人。

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

陈蕃,字仲举,东汉汝南人,为人刚正方严,他曾任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待宾客,只是徐稚来时才特设一榻,徐稚走后就把榻悬起来。

3、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见蛟龙入怀,于是作出了《春秋露》的词;扬雄著《太玄经》,梦见自己在《太玄经》上吐出了凤凰。

4、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紫电”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六,其中第二把叫紫电。

“清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

5、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列子•汤问》:谭向秦青学习唱歌,没有学得精髓就以为自己已经都学会了,于是向老师秦青辞行。

秦青没有阻止他,在郊外为他饯行。

饯行时秦轻抚节悲歌,歌声振动林木,连天上的云朵都为之停了下来。

6、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睢园:西汉孝梁王在睢水边修筑的竹园。

孝梁王喜欢招引文士,他常和枚乘、司马相如等文人在园内饮酒赋诗。

彭泽之樽,陶渊明曾任彭泽令。

他之前十分贫困,当彭泽令后有所改善,能“有酒盈樽”。

7、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邺水:指邺城,三国时魏的都城。

曹氏父子经常在此与文人聚会。

曹植曾在这里作过《公宴诗》,诗中有“朱华冒绿池”的句子。

朱华,指芙蓉,也就是荷花。

这里用邺水朱华指代邺下文人的风流;临川之笔指南朝诗人谢灵运,山水诗成就很高,是我国山水诗作的开创者。

曾任临川太守。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及成语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及成语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 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 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 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 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 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 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如果我们把‚日下‛与‚云间‛两典去掉,即只剩下 ‚西望长安,遥看吴会‛的话,作者那种复杂的情感是 怎么也传达不出来的,横看竖看都只能理解一点, 就 是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而已。由此不难看出用典 含蓄委婉的表达效果。
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帝指天帝,阍指守门人。 帝阍就是天帝的守门人。诗人在想象中上下求索,来到天界,他去 叩帝阍,然而帝阍却拒绝为他通报,这天上实际是人间的象征,表 明诗人重新获得楚王信任的道路被彻底阻塞。前人常用‚叫帝 阍‛‚叩帝阍‛等来表达忠于朝廷、希望君臣遇合,或能将民情达 于圣听之意。 ‚奉宣室‛的典故,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同时巧妙 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作铺垫。宣室:西汉未央宫 的正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贾谊贬谪长沙四年后,汉帝 曾召他回长安,在宣室中问以鬼神之事。这两句是说,自己怀念朝 廷,可是什么时候才能侍奉国君呢?
10、‚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据《汉书·终军传》终 军出使南越,向朝廷表示,只要给他一根长绳,定把南越王 缚至汉朝宫廷来。后果然说服南越归汉。这两句是说,自己 跟终军的年龄相仿,却没有请缨报国的门路。‚请缨‛作为 典故,常表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投军或出使等意。‚长 缨‛指缚敌的长绳,比喻克敌制胜的力量。诗词多次引用 ‚长缨‛的典故。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滕王阁序中的46个典故及作用

滕王阁序中的46个典故及作用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及作用滕王阁序典故及作用1.徐孺下陈蕃之榻。

这个典故用来说明,来这里的人都是名士名臣。

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表示在座的宾客好比是当年聚集在睢园(梁园)里的文人雅士一样饮酒赋诗,他们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

3.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运用典故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具有很高的文采。

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这个典故流露作者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感慨。

5.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通过宇宙的广阔渺远,来衬托人生的短暂。

6.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这两个典故是说,自己怀念朝廷,可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坦言胸怀,报国无门。

7.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

8.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古代贾谊常作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表。

9.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后代文人常引“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来抒发自己一生未得志的抱怨。

10.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的人。

课文中引用这个典故意为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

1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这个典故说明虽然理想遥远,但有执著追求的态度仍然可以到达。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成语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比喻开始有损失,后来终于得到胜利;年轻时荒废了,年纪大后努力还不迟。

12.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作者以孟尝自比,流露出不被重用的怨气。

13.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是反面用典,表达了作者不甘沉沦,力求振作自强,具有自慰自勉之意。

14.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这两句是说,自己跟终军的年龄相仿,却没有请缨报国的门路。

15.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这两句是说,自己羡慕宗悫乘风破浪的远大报负,所以怀有投笔从戎的志向。

16.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自己很高兴能与参加宴会的各位嘉宾结交。

17.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滕王阁中的38个成语以及解释

滕王阁中的38个成语以及解释

滕王阁中的38个成语以及解释1.物华天宝【解释】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出处】《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2.高朋满座【解释】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也泛指客人很多。

【出处】《滕王阁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3.俊采星驰【解释】指天下的才俊如同繁星闪耀。

【出处】《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4.三江五湖【解释】泛指江河湖泊。

【出处】《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5.襟江带湖【解释】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

【出处】《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

”6.人杰地灵【解释】指杰出的人出生或到过的地方,就会成为名胜地区。

【出处】《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7.棨戟遥临【解释】指达官贵人远道而来。

后常用以称贵宾或好友远道光临。

【出处】《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8.胜友如云【解释】意思是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出处】《滕王阁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9.腾蛟起凤【解释】意思是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才众多各显其能。

【出处】《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10.躬逢其盛【解释】亲身经历那种盛况或指太平盛世。

【出处】《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11.飞阁流丹【解释】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出处】《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2.桂殿兰宫【解释】指的是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出处】《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13.钟鸣鼎食【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出处】《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4.水天一色【解释】指水面好像和天相接,同为一色。

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成语、名句及典故1、【物华天宝】华:精华。

宝:宝贝。

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

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

灵:特别好。

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

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

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

座:座位。

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

起:起舞。

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

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

鼎:古代炊具。

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

吃饭时,奏乐列鼎。

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

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

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

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

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

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

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

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

益:更加。

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

穷:不得志。

益:更加。

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

辙:车辙。

鲋:鲫鱼。

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

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

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

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

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

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旧时读书人自称。

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

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

从戎:参军。

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

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

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

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

筵:筵席。

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

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

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滕王阁序》名句: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2、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9、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0、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滕王阁序》典故及其意义一至四段典故: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

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

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2、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3、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4、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5、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文章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6、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

《水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

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7、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

”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

”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8、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

张令其语。

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

’荀答口:‘日下荀鸣鹤。

’”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9、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南溟”,指南方的大海,出自《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

”“天柱”,传说中的擎天之柱,出自《山海经·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天柱,极言其高。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文的感慨。

10、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

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五至七段典故: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

又载,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文章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3、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

文章借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4、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6、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

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7、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返。

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8、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

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9、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10、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晋书•谢玄传》记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名士。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11、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作者借此说明自己将往海南接受父教。

(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12、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作者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13、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

’上惊,乃召问相如。

”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14、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

这句的意思是说既遇知音,就在宴会上赋诗作文,不觉得惭愧。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15、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的兰亭集会的情况。

《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

”这句是说,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16、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说:“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句是说,请各位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