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叶天士“胃阴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叶天士养胃阴学说及临床运用
叶天士养胃阴学说及临床运用蔡云海【摘要】本文阐述了叶天士养胃阴学说产生的理论渊源,脏腑生理病理基础和临床意义.并将其归纳为甘凉濡润,清养胃阴;滋养胃阴,扶土抑木;甘凉养胃,培土生金;清养胃阴,制阳止血四法.【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1(026)006【总页数】2页(P1091-1092)【关键词】叶先士;《脾胃论》;养胃阴学说【作者】蔡云海【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开封,475000【正文语种】中文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倡言“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从而创立了脾胃学说,后代医家莫不遵从其说,调治脾胃病皆用东垣所创立的益气升阳之法。
但东垣的益气升阳法只适合治疗脾失健运之证,而不适合胃阴虚之候。
叶氏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之上,结合临床实际,创立了养胃阴学说,弥补了东垣脾胃学说的不足,丰富了脏腑学说。
华岫云指出:“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1]。
他在总结叶氏临床经验时把脾胃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的不同作用做了详细的阐述:“脾胃当分析而论,盖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
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2]。
”脾胃之脏腑阴阳属性决定了脾胃生理特点的差异,即“纳食主胃,运化主脾。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因此,脾胃升降失调就成了脾胃病变的关键环节。
所谓“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故当详辨。
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
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
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3]。
脾胃病机特点的差异决定了其在治疗上绝不能混同。
叶氏援引前贤脾胃异治的先例指出:“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4]。
”并根据“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的原理,阐明“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的特点,从而创立了养胃阴学说,善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胃得以通降。
丰富了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法。
现将其临床运用总结如下。
浅论叶天士的胃阴学说
福 建 中 医药 2 0 年 l 01 5 0月 第 3 7卷 第 5期
56
F j n Junlo C co e 0 6 7 5 ui o ra f M O t r2 0 ,3 ( ) a T b
・
百 家谈 ・
浅 论 叶 天 士 的 胃 阴 学 说
22 胃宜 降 则 和 : 天 士 指 出 , 宜 降 则 和 , . 叶 胃 胃为 腑 , 化物 而 不藏 , 传 以通降 为用 。 叶天 士 主张 : 胃气 上 逆 同病 , 不 通 降 , 病 矣 。故 而叶 天士 临 证多 用 降 但 亦 胃之 法 ,故 凡 遇木 火 之质 , “ 患燥 热之 症 , 或病 后 热伤 肺 胃津夜 , 以致 虚 痞不 食 , 绛咽 干 , 渴不 寐 , 舌 烦 肌燥 缟 热 , 不 通 爽 , 为九 窍 不 和 之证 . 生 必用 降 胃 便 此 先 之法 ” 。叶 氏之 降 胃法 , 即非 辛 开 苦 降 , 亦非 苦 寒 下 夺 , 用 “ 平 甘 凉 以濡 养 胃阴 ” 使 津 夜 来 复 , 之 乃 甘 , 使 通 降 矣 , 用 于脾 阳不 亏 , 适 胃有燥 火 的病 证 。上述 所 谓 九 窍不 和 的病症 .皆适 宜用 甘 寒 以滋养 胃阴使 之 通降 , 治从 仲 景之麦 门冬汤 化裁 。 此确立 了甘 寒滋 至 养 胃阴的治 则 , 调 了脾 升 胃降 , 脾 胃学说 有 了更 强 使 深 层次 的基 础 。
但 他 在 医理 上 , 遵 仲 景 , 主 即重 视 脾气 , 重 视 滋 养 也 胃阴 。他认 为 脾 胃虽然 同 属 中土 ,但 是它 们 属性 有 别, 他在 《 临证 指南 医案 》 中指 出 : 宜藏 , 宜通 . 脏 腑 脏 腑之 体用 有殊 也 。 食 主 胃 , 化 主脾 ; 宜升 则健 . 纳 运 脾 胃宜 降则 和 ; 阴湿土 , 阳始运 ; 明燥 土 . 太 得 阳 得阴 自 安 ; 喜 刚燥 , 脾 胃喜柔 润 ; 景 急下 存 津 , 治在 胃 . 仲 其 东垣 大升 阳气 , 其治 在 脾 。 明确指 出脾 胃生理 特性及 治疗 两者 迥然 有 别 。 胃属 阳土 , 脾属 阴土 . 是它们 这 属 性 有别 ; 宜 升 则 健 , 脾 胃宜 降 则 和 . 是 它 们生 理 这 功能 的不 同 ;仲景 急下 存津 与东 垣 升运 脾 阳 是治法 有别 。 阳不 足 , 脾 胃有寒 湿 , 一脏 一腑 皆宜 温燥 升运 . 当遵东 垣 。 阳不 亏 , 脾 胃有燥火 , 应用 滋 养 胃阴 。 则 脾 喜刚燥 , 胃喜柔 润 , 叶 天 士对脾 胃生理 功 能 的高 度 是 总结 , 为脾 胃分 治 奠定 了基础 。他 进 一步 指 出 。 胃为 阳土 , 阴柔 不 肯 协 和 , 非 明确 了 胃的生 理 特 性 。 式 正
叶天士阴虚论三消论
叶天士阴虚论的传承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阴虚症状与免疫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等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
叶天士阴虚论的发展现状
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也对叶天士阴虚论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验证了其科学性。
针对糖尿病患者阴虚症状的治疗,采用滋阴降火、养阴润燥等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叶天士的阴虚理论对现代医学在上述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01
02
03
现代医学对叶天士三消论的研究
叶天士的三消论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对现代医学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主要集中在叶天士的三消理论在糖尿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中的应用。
研究结果显示,叶天士的三消理论对现代医学在上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03
叶天士阴虚论在三消论中的应用
叶天士提出的阴虚论对中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三消论是阐述机体发生消渴病(即糖尿病)过程中阴虚病变的病理机制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叶天士三消论
叶天士提出的关于糖尿病中医病理机制和证治的理论,认为糖尿病是由机体阴虚燥热所致,强调从“三消”角度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三消论定义
中医临床应用叶天士三消论的经验总结
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诊断为消渴病。
治疗
采用叶天士的三消论,运用分消三焦、养阴清热等治疗方法,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情况
患者为青年男性,有长期糖尿病病史,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
患者情况
诊断
治疗
中医临床应用叶天士阴虚论三消论的经验总结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概述胃阴学说
概述胃阴学说摘要:金元四大家有关“胃阴”学说的理解为胃阴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中李东垣《脾胃论》中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创立了引起后世医家广泛关注的脾胃学说,清代医家叶天士在继承并发展此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胃阴学说,倡导脾胃分治,重视滋养胃阴。
关键词:胃阴学说;叶天士;金元四大家;甘凉;甘辛;甘温;甘酸;标本兼顾基金来源:李文灿;李筱引言:胃阴,生理学名词,胃的津液,与胃阳相对而言。
胃阴胃阳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
胃阴学说是由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的,倡导脾胃分治,重视滋养胃阴,并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历史沿革胃阴学说是对脾胃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脾胃学说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汉代的张仲景,形成于金元时期的李皋,至清代的叶天士继承并发展了脾胃学说,在此基础上倡导脾胃分治,胃阴学说的理论开始成型。
2.金元四大家对胃阴学说的影响2.1刘完素非常注重脾胃,从五行的角度来看脾胃属土,食物进入胃后,经过胃的消化和腐熟,脾的吸收运化,发挥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及固护根本的功能,而他认为发挥这一作用的前提是要保持胃中津液充足。
他提出“土为万物之母,水为万物之元”,即为“大地是一切的母亲,而水是一切的起源”。
故水土同在于下,而为万物之根本也。
地干而无水湿之性,则万物根本不润,而枝叶衰矣”。
在《三消论》中也提到“水土合德,以阴居阴,同处乎下,以立地气,万物根于地,是故水土湿寒”。
[1]2.2张从正擅用汗吐下三法,在对脾胃病的认识上主张胃中燥热致病,指出“潮热腹满者,谓邪热在胃中也。
可以荡涤邪热,流湿润燥,宜急治之”,虽未明确提出胃阴思想,但对胃火炽热、胃阴亏虚所致的各类疾病有着深刻的认识,对后世以甘寒滋养胃阴的治疗法则有着启迪作用。
其治脾胃病,主张攻邪以复胃气,提出“胃气和则五虚皆实也”,常在攻邪之后,施以调胃之药,提倡“温存而养”,在攻邪的过程中,也注重顾护胃气、滋养胃阴。
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
叶天士脾胃分论简介叶天士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脾胃分论的理论。
脾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叶天士通过对脾胃的病理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与其他医家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组方,对于中医脾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重要影响。
脾胃分论的基本观点叶天士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核心器官,其功能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他指出脾主运化水谷之精气,胃主受纳水谷之物。
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调理脾胃功能成为治疗许多常见疾病的关键。
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中医学将人体内脏器官比喻为天地五行的象征,脾胃被归为土脏。
叶天士认为,脾胃是人体的“中央之官”,在整个气血运行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2.气血理论:叶天士强调气血充盛与否对于脾胃功能的影响。
他认为,气血不足会导致脾胃功能减退,从而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3.寒湿邪气理论:叶天士认为,寒湿邪气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的主要原因。
他提出了一套针对寒湿邪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组方。
病机分析与治疗方法1.脾虚湿困型:此型疾病常见于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情绪波动等因素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
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苔厚重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健脾化湿、温中散寒等。
2.肝郁化火型:此型疾病常见于长期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
表现为胸闷、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疏肝理气、清肝泻火等。
3.脾胃虚寒型:此型疾病常见于长期饮食寒凉、寒冷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脾胃功能减退。
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畏寒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温中散寒、补脾健胃等。
4.湿热蕴结型:此型疾病常见于长期饮食油腻、暴饮暴食等因素引起的脾胃湿气积聚。
表现为口苦咽干、大便黏滞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清湿泻火、健脾化湿等。
药物组方叶天士根据不同类型的脾胃失调,提出了一系列药物组方,如:1.保和丸: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疾病,包括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简析叶天士“胃阴学说”
简析叶天士“胃阴学说”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亦是新安医学的杰出代表。
他在继承和发展东垣的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倡导脾胃分治,创立了“胃阴学说”。
下面我们从“胃阴学说”的主要内容、胃阴病因病机与辨证施治与用药三个方面来简要论述“胃阴学说”。
1.胃阴学说的主要内容叶桂对李杲的《脾胃论》推崇备至,认为脾胃宜分治:内伤必取法李东垣,因而临床辨病多从脾胃入手,但他在医理上主遵张仲景,既重视脾气,也重视滋养胃阴,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有殊也,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李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
”明确指出脾胃生理特性及治疗上两者迥然有别: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是叶桂对脾胃生理功能的高度总结,为脾胃分治奠定了基础。
养胃阴是临床上常见的方法,叶天士取诸家之长,师法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颇具创见,对指导临床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2.胃阴的病因病机综合叶天士医案及形成胃阴虚的病因病机因素等,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志所伤,禀质木火偏盛,情绪易怒,五志过极,阳升火炽,化火劫阴,燔灼胃阴;外感温热燥邪:温热燥均为阳邪,最易耗伤人体阴液。
正如叶氏所说:“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温热病最易见到胃阴虚证;饮食不当,五味偏胜,或过食辛辣温燥,醇酒厚味之品;误治,如误服辛散药物,助火灼津,伤及胃阴;素体阴虚,或年老液衰,复加外感温热燥邪,劫耗胃阴。
”胃阴虚临床表现,多为饥不欲食或少食,胃脘灼痛,嘈杂不适,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难解,舌红绛,脉细数。
之所以见上述证候,是因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一旦胃阴不足,则虚热内生,热郁于胃,胃气失和,可见胃脘隐隐灼痛,或嘈杂不适,胃失濡润,胃纳失权,则饥不欲食。
3.辨证施治与用药叶氏治疗胃病,重视胃阴的作用,倡导以甘平或甘凉濡润为主的濡养胃阴之法。
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
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实用版】目录1.叶天士脾胃分论的背景和意义2.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3.脾胃分论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正文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叶天士是中国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在他的著作中,有一部分专门论述了脾胃的功能和疾病,被称为脾胃分论。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后人理解脾胃的重要性和临床治疗脾胃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一、叶天士脾胃分论的背景和意义脾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抗病能力、寿命等都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脾胃的功能和疾病一直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叶天士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发现脾胃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而且很多疾病都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他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专门写了一部分内容来论述脾胃的功能和疾病,这就是脾胃分论。
二、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脾胃的生理功能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转化为气血精微物质,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叶天士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抗病能力、寿命等都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
2.脾胃疾病的病因病机脾胃疾病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过度、外邪侵袭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3.脾胃疾病的临床表现脾胃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倦怠乏力等。
这些症状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4.脾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舌脉象。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针灸等。
叶天士认为,治疗脾胃疾病要以健脾和胃为主,兼顾其他脏腑。
三、脾胃分论的临床应用和价值脾胃分论对于临床治疗脾胃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理解和掌握脾胃分论的内容,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提高临床疗效。
叶天士治疗胃病经验探讨
• 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临证指南医案》
郁 风木不能条达生长(源) 横逆犯胃 胃气停滞不降(所)
• 治疗大法:疏肝解郁、理气和胃、金铃子散合杏苏散
4.调肝和胃法
肝 肝气凝滞不散而寒化
肝气郁而化热
胃
热郁化火
不
水弱木失滋养风阳扰胃
阴阳属性 脏腑特性
脾胃中土
胃属阳(戊土)脾属阴(己土) 胃宜通(腑)脾宜藏(脏)
胃为阳土
阳盛阴伤 阳虚宜补 通降为用
养胃阴法 以通为补
胃阳虚而不食
人参、益智仁、陈皮
不宜甘温补气之品 (脾药) 宜用温中行气之品
温煦胃气
阳虚气凝而4.调肝和胃法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 补土派 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补中益气及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
1.叶天士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渊源
• 养阴派 朱丹溪:
“阳有余阴不足” “杂病用丹溪”
• 吴门医派的先驱者:
朱丹溪王 履 戴思恭王仲光
• 明代名医 缪希雍:
首创脾阴之说,开甘润清灵一路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叶天士治疗胃病经验探讨
• 叶天士(1667-1746),清代名 医,吴门医派代表人物。
• 重大贡献:温病学说、络病学 说、胃阴学说
• 代表著作:《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1.叶天士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渊源
• 易水派 张元素:脏腑议病,脾胃虚实辨证
土实泄之:泻子、吐、下 土虚补之:补母、补气、补血 胃实泄之:泻湿热饮食 胃虚补之:补胃气
寒化盛则宣通胃阳法
和
叶天士的核心精华证治经验
叶天士的核心精华证治经验叶氏在温热病方面的学术成就已见于温热学派中,这里仅就其杂病辨治的学术经验概述如下。
一、胃阴学说自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倡言“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创立脾胃学说之后,历代医家莫不遵从其说,临床调治脾胃惯用东垣所创立的益气升阳之法。
但东垣的益气升阳法只适合治疗脾失健运之证,而不适合治胃。
叶氏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之上,结合临床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胃阴学说,弥补了东垣脾胃学说的不足。
叶氏指出:“脾胃之论,莫详于东垣”,而“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
他认为:“脾胃当分析而沦,盖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
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
”脾胃之脏腑阴阳属性决定了脾胃生理特点的差异,即“纳食主胃,运化主脾。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因此,脾胃升降失调就成了脾胃病变的关键环节。
所谓“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故当详辨。
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
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
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
脾胃病机特点的差异决定了其在治疗上决不能混同而治。
叶氏援引前贤脾胃异治的先例指出:“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
”并根据“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的原理,阐明“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的特点,创立了以柔润之剂通降阳明的养胃阴之法,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
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
”叶氏的养胃阴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甘凉濡润法本法主要适用于燥热灼伤胃阴,或木火升腾,胃阴受烁。
症见形瘦面苍,咽喉干燥,渴喜凉饮,心烦不寐,肌肤燥热,虚痞不食,大便于结,或面赤火升,晚暮为甚,或咽痒气逆,干咳带红,或脘中觉热,脉数或弦细而数,舌红或绛。
此证胃阴为燥热所灼,治宜甘凉濡润,以济阴伤。
药用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生地、玉竹、白芍、天花粉、甘蔗汁、梨汁、蔗浆等。
叶天士
叶桂一、生平著作简介叶桂(1667—1746年)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人。
生活于清·康熙·乾隆年间。
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皆精医。
博览群书,虚心学习,相传10年间,先后从师17人。
穷求古训,博采众长,学识渊博,医术精湛,治病多奇中,每起沉疴危证,名满天下。
医学上对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论治卓有成效。
尤以温热病论治见长,被世人誉为“温热大师”。
为温病四大家之首(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创造性提出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将温病归纳卫气营血四个病程阶段。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大凡各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营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另外在诊断方成,提出察舌、验齿、辩斑疹、白痞,通过观察舌苔、舌质、齿龈的变化,从斑疹、白痞出现的多少,色泽枯荣等来分析病邪轻重深浅,津液存亡。
预后吉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是对温病诊断学的重要贡献。
主要著作:•《温热论》1卷又名:《温症论治》、《叶天士温热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临证指南医案》10卷•《幼科要略》2卷•《未刻本叶氏医案》代表作:《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均为其门人整理,是研究他的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
《临证指南医案》二、学术内容(一)阳化内风说•中风说:晋唐以前,皆以“外风”立论,治疗上亦多以羌活星半乌附细辛——祛风豁痰。
•类风:刘完素——“主火”“因烦劳则心志过极,东垣——主气虚“因元气不足则邪之,令人僵朴,卒倒如风状,是因乎气虚”丹溪——主痰湿“东南风温多湿,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主乎湿”肝阳偏亢“内风”说——“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内风时起1、证候:“眩晕,头胀,耳鸣,心悸,失眠,肢麻,喎斜,咽喉不利,肢体痿躄,猝厥,瘛疝”2、病机:“身中阳气之变动”致“内风动感”,归纳之,肝阳化风。
浅谈叶天士胃阴学说
浅谈叶天士胃阴学说富瑞雪【摘要】@@ 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倡言"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从而创立了脾胃学说,后代医家莫不遵从其说,调治脾胃病皆用东垣所创立的益气升阳之法.但东垣的益气升阳法只适合治疗脾失健运之证,而不适合胃阴虚之候.叶氏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之上,结合临床实际,创立了养胃阴学说,弥补了东垣脾胃学说的不足,丰富了脏腑学说[1].【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2(010)005【总页数】1页(P97-97)【关键词】叶天士;胃阴学说;中医基础理论【作者】富瑞雪【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正文语种】中文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倡言“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从而创立了脾胃学说,后代医家莫不遵从其说,调治脾胃病皆用东垣所创立的益气升阳之法。
但东垣的益气升阳法只适合治疗脾失健运之证,而不适合胃阴虚之候。
叶氏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之上,结合临床实际,创立了养胃阴学说,弥补了东垣脾胃学说的不足,丰富了脏腑学说[1]。
可以说胃阴学说是脾胃学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很久以前便有相关记载,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便有提出“燥者濡之”的治则;亦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因胃阴不足而影响肺阴而导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的虚火咳嗽用麦门冬汤滋养肺胃,仲景用此法还见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等方。
脾胃论治自《内经》中记载到金元兴盛时期一直都是采用脾胃同治法,后世虽有张元素“脾喜温运,胃易润降”的认识,又有李东垣“万物负阴而抱阳”,提出脾胃分阴阳,然脾胃论治虽到金元得以昌盛但养胃阴之法虽被应用却并不完善。
直至叶天士分治脾胃,提出“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开始重视滋养胃阴,强调脾胃分治,胃阴说才被完善,才使得胃阴学说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得到不断的充实,促使其体系的逐渐形成。
2.1 胃阴虚证的病因大概有以下几种:①情致所伤,素体本身木火偏旺,而又五志过极化火,灼伤胃阴。
浅谈叶天士
宫斗剧里的中医诊断学。
宫斗剧里的神医打脸,骗不过专业人士呀! 学好中医,宫斗剧里都能活到剧终!
正解!
新生儿黄疸是指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
、巩膜、小便发黄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一般发生于婴儿出生后2-3天,10-14天内 消退。中医称为"胎黄"、"胎疸"等,一般 认为与湿热有关。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状,有无精 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 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 及早发现治疗。
主要症状:壮热、汗出、烦躁、渴饮、脉大,或腹满便结、苔黄、 治疗:“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叶桂:学术思想
(3)温邪入营
临床表现:斑疹隐现,心神不安,烦躁难宁, 每易昏厥为痉,舌色红绛。 治疗:以护养阴液为大法
叶桂:学术思想
5.具体治法
(1)甘凉濡润法:主要适宜于燥热或水火升腾,灼烁胃阴的病证。 药如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生地、玉竹、白芍、花粉、甘蔗 汁、梨汁、扁豆、生甘草等。 (2)酸甘济阴法:主要适宜于肝阴虚耗,肝用太过,化热上扰, 胃阴因之受伤的病证。药如乌梅、五味子、木瓜、白芍、石斛、 沙参、麦冬、扁豆、生地、生甘草等。
剧终!谢谢~
代表方剂:常用清营汤加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
叶桂:学术思想
(4)温邪入血
临床表现:邪热炎灼,逼血妄行,而见耗血动血诸证; 阴液消涸,肝风骤起,可见痉厥谵妄等证; 热邪与瘀伤宿血相搏,变为如狂发狂之证。 治疗:总以凉血散血为主
代表方剂:牛黄丸、至宝丹等。
叶神医的药?我们吃过么?
难道只有板蓝根?
有故事的枇杷膏
清代县令杨孝廉;母亲久病未愈,孝廉遍访名医,均未奏效。 后来,孝廉听闻神医叶天士名声,千里躬求,迎天士回府为母细 心诊治。天士断为积劳成疾,非平常汤药所能奏效,于是授以祖 传秘方,终于治愈杨太夫人久咳痰多之宿疾。及后,杨太夫人以 八十四高龄仙逝,临终前并嘱咐杨孝廉广制蜜炼川贝枇杷膏造福 人世。杨孝廉为纪念母亲及叶天士恩泽,便以“念慈庵”之名制 膏布施,且遵循秘方,用十余种珍贵药材,如:川贝、桔梗、枇 杷及纯正蜂蜜等炼制成川贝枇杷膏。凡患久咳痨疾,内伤吐血者 ,见症施药,屡试屡应,于是名传遐迩,踵门求药者不可数计。 后因杨孝廉后人参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维新变法”失败后 遭清政府迫害流亡至日本京都,在京都开作坊炼制川贝琵琶膏, 以符先人济世之旨。后重回中国,分别在北京、广州设厂生产。 抗战爆发后流亡香港,仍叫“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
中医各家学说简答题
四、问答题(一般3题,共35-40分):1.试述刘河间玄府气液说的主要学术内容及其临床指导价值。
答: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
刘完素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以“气液宣通”为前提,玄府气液宣通与神机出入密切相关。
病理上,刘河间认为热气怫郁是玄府闭塞的主要原因。
治疗方面,应以开发郁结,宣通气液为主要原则。
总之,刘氏“玄府气液宣通”说,是其病机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要旨在于研究论述人体精气在幽微难见的“玄府”中的运行情况。
2.试述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的主要学术内容。
答:指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
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
其治疗也重视诸气与火热的关系。
如风邪为病,创立防风通圣散,一以祛风,二以泻火,盖风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之故。
这是河间“六气皆能化火”的观点。
3.试分析李东垣“阴火上冲”的病机及其虚实属性。
答:病机:阳气不升,伏留化火;津伤血弱,内燥化火;谷气下流,湿火相合;心君不宁,化而为火。
此外,李氏又认为劳役过度也可直接引起阴火上冲。
症状可见脾胃气虚,如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气短精神少等;以及火热亢盛,如火热上行独燎其面、身热而烦、气高而喘、渴而脉洪大,三焦九窍积热等。
4.论述李杲的内伤热中证。
答:病机:阳气不升,伏留化火;津伤血弱,内燥化火;谷气下流,湿火相合;心君不宁,化而为火。
此外,李氏又认为劳役过度也可直接引起阴火上冲。
症状可见脾胃气虚,如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气短精神少等;以及火热亢盛,如火热上行独燎其面、身热而烦、气高而喘、渴而脉洪大,三焦九窍积热等。
治疗经验:①升阳益气,甘温除热,多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叶天士
叶桂:学术思想
2.察舌、验齿、辨麻疹白pei
(1)察舌苔 舌苔薄白;舌苔干薄而白;苔白厚而干燥;白苔黏腻, 吐出浊厚涎沫,口味甜;白苔绛底;舌白如粉而滑, 舌质紫绛。 黄苔不甚厚而滑;苔薄黄而干;苔黄而浊;苔黄而光 滑;苔黄如沉香色、灰黄色、老黄色,或中有断纹, 皆当下之。 绛舌中心尚兼黄白苔;舌独中心绛干;舌尖绛独干; 纯绛鲜色者;绛舌中心干者;舌心干、四边色红、中 心或黄或白;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有津液;绛舌上 有黏腻似苔非苔者;舌绛欲伸出口,而抵齿难骤伸者; 舌绛光亮;舌绛而干燥;舌绛而内有黄白碎点;绛舌 色不鲜,干枯而萎。
叶桂:学术思想
♦
♦
♦
解郁和中: (5)解郁和中:适用于阳化内风之肝胃 不合者。药用枸杞子、酸枣仁柔肝,半夏、 不合者。药用枸杞子、酸枣仁柔肝,半夏、 橘红、茯苓和胃。 橘红、茯苓和胃。 沈(五六)色苍形瘦,木火体质,身心过动, 皆主火化。夫吐痰冲气,乃肝胆相火犯胃过 膈纳食自少,阳明已虚。解郁和中,两调肝 胃。节劳戒怒,使内风勿动为上。(滋肝和 胃) 枸杞子 酸枣仁 炒柏子仁 金石斛 半夏 曲 橘红 茯苓 黄菊花膏丸
叶桂:学术思想
♦ 2、营阴不足,血虚生风 营阴不足, ♦ 某(妪(y ))脉右虚左数,营液内耗,肝阳内风震动, (yù) 脉右虚左数,营液内耗,肝阳内风震动,
心悸眩晕少寐。(心营热) 心悸眩晕少寐。(心营热) 。(心营热 生地 阿胶 麦冬 白芍 小麦 茯神 炙草 ♦ 又 心火亢上,皆为营液内耗,先以补心汤,理心之 心火亢上,皆为营液内耗,先以补心汤, 人参(同煎一钱) 川连(水炒六分) 用。 人参(同煎一钱) 川连(水炒六分) 犀 二钱镑) 元参(二钱) 鲜生地(五钱) 角(二钱镑) 元参(二钱) 鲜生地(五钱) 丹 一钱) 卷心竹叶(二钱) 参(一钱) 卷心竹叶(二钱) ♦ 严(四五)营虚,内风逆,心悸头晕。(营血虚) 四五)营虚,内风逆,心悸头晕。(营血虚) 。(营血虚 炒杞子 柏子仁 三角胡麻 川斛 生左牡蛎 冬桑叶
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
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
运;阳明阳
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
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
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东垣大升阳气,治在脾也。
”笔者老师陕西渭南孙曼之据其医案,阐发了叶氏之通降阳明法,并提炼出叶氏通降阳明常用的六味药,冠名为叶氏茯苓饮。
组成:茯苓、黄连、杏仁、枳壳、半夏、陈皮。
方中茯苓利水渗湿降胃气。
陈皮理气降气,芳香化湿,理气开胃。
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燥湿散结。
枳壳降气化痰。
黄连清热燥湿,苦降开胃。
杏仁味苦芳香,通络止痛,宣降肺气,盖以肺主一身之气,胃气下降实赖于肺气之肃降,故宣肺即所以降胃也。
全方合用共奏通降阳明,和胃降气化痰之功。
此方从外台茯苓饮化出,但后者参术并用,功能益气降胃,补脾理气,化痰利湿,而前者主治在胃不在脾,这是我们应该留意的。
适用范围:1.胃气壅滞停饮所致的胃气不降:临床表现为泛酸打嗝,脘腹胀满,嗳气频频等阳明不降的症状。
大凡胃脘疼痛,胀痞,或剑下按痛,或心下有滞留感,均可加减使用。
2.中焦湿热:临床表现为舌苔厚腻,纳差纳呆,不思饮食,口黏口苦,大便黏腻等胃肠湿热症状。
3.一切浊气不降、浮阳上扰清空引起的胸闷、头昏、目胀、耳鸣等症状。
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
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引言叶天士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黄帝内经》中阐述了关于脾胃的理论。
脾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消化系统的核心,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叶天士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对人体的观察研究,总结出了关于脾胃的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脾胃的基本功能脾胃是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重要器官,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 运化功能:脾胃能够将摄入的食物运化为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和养分。
2. 运输功能:脾胃将消化后的食物通过蠕动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3. 吸收功能:脾胃能够吸收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将其分配给身体各部位。
二、脾胃的病理变化脾胃的功能障碍会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 ### 1.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指脾胃功能不足,无法正常消化和吸收食物。
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和泄泻等。
2. 脾胃湿热脾胃湿热是指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湿热积聚于体内。
主要症状包括口干舌苔厚黄、腹胀便秘、尿黄等。
3. 脾胃气滞脾胃气滞是指脾胃气机失调,导致消化功能受阻。
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胃脘胀痛、嗳气等。
4. 脾胃虚寒脾胃虚寒是指脾胃功能低下,无法正常运化食物,并伴有寒凝。
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泻、畏寒等。
三、调理脾胃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脾胃病理变化,可以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 ### 1. 补脾胃对于脾胃虚弱和脾胃虚寒,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补益脾胃。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党参、白术等,可以通过煎煮后服用。
2. 清热利湿对于脾胃湿热,可以使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来调理。
如黄连、黄柏、茵陈等,可以煎煮后饮用。
3. 疏肝理气对于脾胃气滞,可以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枳壳等,可以煎煮后饮用。
4. 调理饮食除了中药调理,合理的饮食也是调理脾胃的重要方法。
应该避免暴饮暴食,多摄取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生冷和油腻食物的摄入。
结论脾胃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器官,其功能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叶桂各家学说精要
中西医汇通思潮的影响
▪ 20世纪随着西方医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开展,逐 渐构成对中医学的冲击。一些中医学家成认西方医 学有先进之处,也认识到中西医学各有所长,试图 把中医学术与西医学术加以汇通。有的还创办学校、 办医学刊物等,推广中西汇通的思想,逐渐形成了 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派,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代 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憔、张锡纯、丁甘 仁等。
二、肝阳化风
叶桂在前人成就的根底上,提出了“阳化内风〞 说
病机: “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
血亏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肝阳偏亢,内 风时起〞 与肝的生理特点有关。 与肝与他脏的关系失调有关。
▪ 一与肝的生理特点有关。
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而性喜条达 肝为厥阴之脏而主藏血 肝为将军之官,性升发 肝为相火寄居之地
温病学的继续开展
▪ 明朝吴有性的?温疫论?是温病学 的重要里程,之后其它医家对温 病学体系继续进行临床实践及理 论探讨。
▪ 清朝温病学说有更进一步开展, 已经形成了独立专题。这个时期 的重要人物及著作有,叶桂与? 温热论?、薜雪与?湿热条辨?、 吴瑭与?温病条辨?。
叶桂〔1667~1746〕
温病学的继续开展
〔2〕血肉填精 ——以大量的血肉有情之品填精 补髓,培补肝肾之精血。
在遣药组方上注意:一是虚损病证虽有阳虚,但 不可用肉桂、附子之类辛热雄烈的药物,因为 其刚燥之性容易劫伤阴精;二是虚损病证虽有 阴虚之象,但不可用知母、黄柏之属,因为其 过于沉寒,不通奇经。在重用辛热有情之品的 根底上,往往配以苁蓉,枸杞子、菟丝子、当 归、巴戟天等,共同组成“柔剂阳药〞,是血 肉填精法遣药组方的显著特点。
胃阴学说源流及其理论意义辨析
胃阴学说源流及其理论意义辨析曹刘;张佳缘【摘要】探讨胃阴学说的发展源流及其理论意义,认为胃阴学说发源于《黄帝内经》与仲景,继承于河间学派,先导于明代诸医家,并最终发扬于清代叶天士等医家,其作为脾阳学说的对立统一面,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辨证准则和治疗方法,补充和完善了中医脾胃理论.【期刊名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4)004【总页数】3页(P337-339)【关键词】胃阴学说;甘凉濡润;脾胃【作者】曹刘;张佳缘【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3.1中医学自《黄帝内经》以来,就重视脾胃系统的作用,将其视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
随着李杲《脾胃论》的刊行,中医脾胃学说有了明确的理论、临床参考,逐渐产生了“脾胃法东垣”的临床习惯,历代医家也以益气、升阳、散火之法视为脾胃病的常法。
但脾胃互为表里,有阴土、阳土之分,二者生理、病理、病机变化均有差别。
而临床自李东垣“脾胃论”流行以来,多重视温升脾阳,或有积滞,也多以辛温香燥行脾滞,缺乏对胃土润降的重视,即使临床偶有提及,也多局限在单病、验案、单方上,未能形成体系。
笔者根据相关文献探究胃阴学说源流,并浅析其学说的理论特点,以期能够使脾胃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
1 胃阴学说的源流1.1 胃阴学说的发源胃阴学说虽形成较晚,但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而理法方药则源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可以说,在中医理论的奠基时期,胃阴学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就已初步具备。
人以胃气为本。
《灵枢·五味》提出“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廪气于胃……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1]217,强调了胃腑纳谷生气、靠津液润泽而下行糟粕的生理特点,并描述了胃腑“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1]347的病理状态。
这种生理与病理的阐述,是胃阴学说产生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叶天士“胃阴学说”
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亦是新安医学的杰出代表。
他在继承和发展东垣的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倡导脾胃分治,创立了“胃阴学说”。
下面我们从“胃阴学说”的主要内容、胃阴病因病机与辨证施治与用药三个方面来简要论述“胃阴学说”。
1.胃阴学说的主要内容
叶桂对李杲的《脾胃论》推崇备至,认为脾胃宜分治:内伤必取法李东垣,因而临床辨病多从脾胃入手,但他在医理上主遵张仲景,既重视脾气,也重视滋养胃阴,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有殊也,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李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
”明确指出脾胃生理特性及治疗上两者迥然有别: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是叶桂对脾胃生理功能的高度总结,为脾胃分治奠定了基础。
养胃阴是临床上常见的方法,叶天士取诸家之长,师法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颇具创见,对指导临床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2.胃阴的病因病机
综合叶天士医案及形成胃阴虚的病因病机因素等,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志所伤,禀质木火偏盛,情绪易怒,五志过极,阳升火炽,化火劫阴,燔灼胃阴;外感温热燥邪:温热燥均为阳邪,最易耗伤人体阴液。
正如叶氏所说:“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温热病最易见到胃阴虚证;饮食不当,五味偏胜,或过食辛辣温燥,醇酒厚味之品;误治,如误服辛散药物,助火灼津,伤及胃阴;素体阴虚,或年老液衰,复加外感温热燥邪,劫耗胃阴。
”胃阴虚临床表现,多为饥不欲食或少食,胃脘灼痛,嘈杂不适,干呕
呃逆,口燥咽干,大便难解,舌红绛,脉细数。
之所以见上述证候,是因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一旦胃阴不足,则虚热内生,热郁于胃,胃气失和,可见胃脘隐隐灼痛,或嘈杂不适,胃失濡润,胃纳失权,则饥不欲食。
3.辨证施治与用药
叶氏治疗胃病,重视胃阴的作用,倡导以甘平或甘凉濡润为主的濡养胃阴之法。
临床喜用沙参、麦门冬、石斛、山药、扁豆、甘草、粳米之属,常用方剂为《金匮》麦门冬汤,本仲景之意将此方化裁为益胃汤,并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
下面即为叶氏针对胃阴虚用药几种立法的总结。
3.1甘凉法
适宜于燥热或木火升腾,灼烁胃阴,胃阴伤而内有燥热者,证见风温咳嗽、吐血、思凉饮、便秘等,用药纯取甘凉,如麦冬、沙参、甘蔗浆、石斛、桑叶等。
3.2 清养法
适宜于暑温、湿温病的后期,胃气不醒,胃阴不复证,药用佩兰、陈皮、半夏等。
3.3酸甘法
适宜于肝胃阴伤者,证见呕恶、唇赤舌干、眩晕等,药用乌梅、麦冬、生白芍、石斛、生地黄、木瓜等,酸甘两济其阴。
3.4甘缓法
适宜于脾气胃阴俱不足者,多见神倦、食少、咳血、易于伤风、色黄、脉空大等证,以人参、黄芪、粳米、大枣、甘草以扶脾气,北沙参、麦冬以养胃阴。
[参考文献]
[1] 刘庆,张德林.《临证指南医案》看叶天士对胃阴虚的治疗特色[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5):338-339.
[2] 程继昆,金昌凤,李笑然. 叶天士对《脾胃论》的发挥[J]. 中医药学报,2002,30(4):62.
[3]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