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宝谱

合集下载

清宫交泰殿皇帝宝谱

清宫交泰殿皇帝宝谱

《清宫交泰殿皇帝宝谱》[乾隆钦定二十五宝玺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限量发行:199套收藏价:36000元规格:纵115CM,横220CM已故国宝级的鉴定大师史树青生前书题<<清代皇帝宝玺总谱----清宫交泰殿皇帝宝谱>>:乾隆十一年据周易大衍天数二十有五,定先代所藏御宝二十五颗,袭以重盝(读录,盒子),承以髤(读休,赤色和黑色的漆)几,设交泰殿中。

御宝各有所用,真罕见宝谱也!一九九九年元月,春兰放花,香流满室。

乾隆钦定二十五宝玺鉴赏《清宫交泰殿皇帝宝谱》1、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白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盘龙钮高二寸承天受命大清国之印,以表明皇帝的道统2、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碧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一分盘龙钮高三寸五分皇帝敬奉上天之印,以表明皇帝顺从于天3、大清嗣天子宝以章继绳金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龙钮高一寸七分皇帝继承人之印,以表明效仿祖辈4、皇帝之宝(满文) 以布诏赦青玉方三寸九分厚一寸交龙纽高二寸一分皇帝之印,颁诏大赦时用5、皇帝之宝以肃法驾檀木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七分盘龙纽高三寸五分皇帝之印,以整治国家,使之有序6、天子之宝以祀百神白玉方二寸四分厚六分交龙纽高一寸三分皇帝之印,用来祭祀所有神灵7、皇帝尊亲之宝以荐徽号白玉方二寸一分厚六分盘龙纽高一寸三分皇帝尊崇亲属之印,用来封赠皇族成员徽号皇8、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白玉方二寸二分厚一寸一分交龙纽高一寸二分皇帝亲密亲王之印,向亲王颁旨时用9、皇帝行宝以颁锡贲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八分蹲龙纽高二寸五分皇帝公务用印,赏赐施恩时用10、皇帝信宝以征戎伍白玉方三寸三分厚五分交龙纽高一寸六分皇帝凭证之印,调兵时用11、天子行宝以册外蛮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八分蹲龙纽高二寸五分皇帝公务用印,册封外藩时用12、天子信宝以命殊方青玉方三寸八分厚一寸二分交龙纽高一寸七分皇帝凭证之印,给远方各国降旨时用13、敬天勤民之宝以饬觐吏白玉方三寸一分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一寸七分尊敬上天仁爱百姓之印,用于来京朝觐官员降旨时用14、制诰之宝以谕臣僚青玉方四寸厚一寸九分交龙纽高二寸七分降旨之印,训示官员时用15、敕命之宝以钤诰敕碧玉方三寸五分厚一寸一分交龙纽高一寸八分降旨训谕之印,颁诰命、敕命时用16、垂训之宝以扬国宪碧玉方四寸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二寸留下皇帝训示之印,用来宣传国家典章制度17、命德之宝以奖忠良青玉方四寸厚一寸三分交龙纽高二寸一分降旨给有德才者之印,用以鼓励忠诚贤良18、钦文之玺以重文教墨玉方三寸六分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一寸六分尊崇文化之印,以重视文化教育19、表章经史之宝以崇古训碧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交龙纽高二寸二分表彰经史之印,以尊崇古代的训示20、巡狩天下之宝以从省方青玉方四寸七分厚一寸九分交龙纽高二寸五分巡察疆土之印,皇帝外出巡察时随身用印21、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青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交龙纽高二寸五分征讨叛罪安扶百姓之印,出征讨伐时用22、制驭六师之宝以整戎行墨玉方五寸三分厚一寸三分交龙纽高二寸二分统辖全军之印,发布军令时用23、敕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青玉方三寸八分厚一寸四分盘龙纽高二寸三分训示万国之中,给外国降旨时用24、敕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青玉方四寸一分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二寸训示四方百姓之印,诏告四方百姓时用25、广运之宝以谨封识墨玉方六寸厚二寸交龙纽高三寸弘扬天运之中,以重视旌表纪念在这套哺代皇帝宝玺总谱中更值得我们珍藏的是一一爱新觉罗皇族目前唯一辈分最高的成员:道光皇帝五代嫡孙、末代皇帝溥仪的侄子80多岁高龄的爱新觉罗.毓蟾先生当见到<<清代皇帝宝玺总谱>>时激动的好久说不出话来,他仿佛又回忆起小时候在皇宫里每个宝玺背后的辛酸故事,最后颤微的说:在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以前皇族的珍品,死也瞑目了.相信大家都清楚,作为我国当代久负盛名的大书法家,爱新觉罗.毓蟾先生的书法作品几乎都被国内外高层喜爱和收藏,他所提写的每个字都达到上万元。

清代皇帝二十五宝

清代皇帝二十五宝

清代皇帝二十五宝清二十五宝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

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

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对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二十五方,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

这二十五方御宝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宝的宝文,除青玉“皇帝之宝”为满文篆书外,其余全部为满文本字和汉文篆书两种文字。

乾隆十三年,创制满文篆法。

为使御宝上的满汉文字书体协调,乾隆皇帝特颁旨: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青玉“皇帝之宝”四宝因在清入关以前就已使用,“不宜轻易”外,余二十一宝一律改镌,将其中的满文本字全部改用篆书,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二十五宝。

二十五宝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宝一盝。

宝盝为两重,皆木质,制作精美。

宝盝置木几上,外罩绣龙纹的黄缎罩,分列于御座左右。

二十五宝质地有金、玉、栴檀木,印纽有交龙、盘龙、蹲龙型制,雕制精美,同时也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典章文物。

清代皇帝二十五宝(巡狩天下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天子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天子行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天子信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讨罪安民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钦文之玺)清代皇帝二十五宝(命德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敬天勤民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广运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皇帝奉天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皇帝亲亲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皇帝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皇帝尊亲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皇帝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皇帝行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皇帝信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表章经史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敕正万邦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敕正万民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敕命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垂训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大清受命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大清嗣天子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制驭六师之宝)清代皇帝二十五宝(制诰之宝)。

清宫二十五宝玺

清宫二十五宝玺

清宫二十五宝玺
清乾隆十一年,乾隆皇帝从原有三十九方御用玺印中选定二十五方为国宝,以此祈求保佑“大清得享号二十有五之数”,将二十五宝玺置于紫禁城交泰殿,乾隆还亲修《交泰殿宝谱》,对每一方宝玺的应用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
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
大清嗣天子宝以章继绳
天子之宝以祀百神
皇帝行宝以颁赐賚
皇帝信宝以徵戎伍
敬天勤民之宝以饬觐吏
制诰之宝以谕臣僚
敕命之宝以钤诰饬
垂训之宝以扬国宪
命德之宝以奖忠良
钦文之宝以重文教
表章经史之宝以崇古训
巡守天下之宝以从省方
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
制驭六师之宝以整戎行
广运之宝以谨封识。

清朝皇帝家谱

清朝皇帝家谱

永璜,长子,定安亲王。

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永琏,次子,端慧太子。

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永璋,三子,循郡王。

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

母嘉嫔金佳氏。

•永琪,五子,荣纯亲王。

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努尔哈赤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

•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

母纯妃苏佳氏。

•永琮,七子,哲亲王。

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永璇,八子,仪慎亲王。

母嘉妃金佳氏。

•未命名,第九子,早殇。

母嘉妃金佳氏。

•未命名,第十子,早殇。

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

母嘉贵妃金佳氏。

•永璂,十二子,贝勒。

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永璟,早殇。

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永璐,早殇。

母令贵妃魏佳氏。

皇长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时为藩邸福晋。

未命名,嘉庆二十五年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顺和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嫔。

•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慧质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妃。

载治溥伦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清皇帝谱

清皇帝谱

清皇帝谱
我国古书上叙述封建时代的皇帝在接受百官拜的情景时,总是说群臣“山呼万岁”。

它是什么样的仪式?为何要在“万岁”前面加上山呼两个字?据《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

”所以“山呼”又称“嵩呼”,这是因为登上嵩山的缘故。

此事也记载于武帝自己下的诏书内,其实是很荒唐的。

可是后世的统治者却视作“祥瑞”,把“山呼万岁”定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称做“山呼”。

唐张悦《大唐祀封禅颂》里说:“五色云起,拂鸟以随人;万岁山呼,从天上到地上。

”“五色云起”就是祥瑞。

在《元史·礼乐志》里,对“山呼”的仪式有更详细的记载:凡朝见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见朝廷的司仪官高喊“山呼”,朝见的人叩头并应和说:“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朝见的人还是如此这般。

最后司仪官高喊:“再山呼!”朝见的人再叩头,应和说:“万万岁!”凡是“山传松鹤”(指皇帝的近侍)也呼噪应和说:“万岁”、“万万岁”。

清朝皇帝家谱大全【康熙】

清朝皇帝家谱大全【康熙】

清朝皇帝家谱⼤全【康熙】清朝皇帝家谱⼤全【康熙】爱新觉罗⽞烨,通称康熙皇帝。

康熙继位时只有⼋岁,终年69岁。

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是顺治的第三⼦。

顺治接受汤若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具有免疫⼒⽽把他选为继承⼈。

康熙六年(1667年)七⽉初七在太和殿举⾏亲政仪式。

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九年赢得了与顾命⼤⾂鳌拜的⽃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共有35⼦、20⼥。

其中只有24个⼉⼦、7个⼥⼉活到成年。

家族列表⽗亲顺治皇帝长兄爱新觉罗•⽜钮,早殇⼆兄爱新觉罗•福全,裕亲王五弟爱新觉罗•常宁,恭亲王母亲孝康章皇太后佟佳⽒(佟佳⽒为汉军旗⼈,佟佳⽒的弟弟为佟国维,佟佳⽒的⽗亲是佟图赖,佟图赖的⽗亲是佟养正,佟养正是明末抗倭援朝的副总兵,后来在抗⾦的时候,战⽃失败投降后⾦。

)顺治(章)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

是清爱新觉罗皇太极太宗⽂皇帝的第九⼦。

崇德三年戊寅正⽉三⼗⽇戊时(晚七点⾄九点)⽣,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即孝庄⽂皇康熙后妃⼀览孝诚仁皇后赫舍⾥⽒(1654——1674)满洲正黄旗⼈,领侍卫内⼤⾂咯布拉之⼥,辅政⼤⾂索尼的孙⼥,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

康熙⼋年⽣皇⼆⼦(即废太⼦);康熙孝昭仁皇后钮祜禄⽒(?——1678),满洲镶黄旗⼈,辅政⼤⾂⼀等公遏必隆⼥。

康熙⼗六年⼋⽉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七年⼆⽉⼆⼗六⽇去世,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孝懿仁皇后佟佳⽒,满洲镶黄旗⼈,领侍卫内⼤⾂佟国维之⼥,本是康熙帝⽣母的嫡亲侄⼥,是康熙的表姐妹。

康熙⼗六年⼋⽉册封为贵妃,⼆⼗年⼗⼆⽉⼆⼗⽇晋升为皇贵妃。

⼆孝恭仁皇后乌雅⽒(德妃,雍正帝⽣母,1660——1723),满洲正黄旗⼈,护军参领威武之⼥,康熙⼗七年⼗⽉三⼗⽇⽣皇四⼦,即雍正帝。

⼗⼋年封为德嫔。

次年⽣皇六⼦;三敬敏皇贵妃,章佳⽒(?——1699),满洲镶黄旗⼈,参领海宽之⼥。

康熙⼆⼗五年⽣皇⼗三⼦允祥,康熙三⼗⼋年七⽉⼆⼗五⽇薨,衬葬康熙帝之景陵。

清朝诸皇帝简介(附图片)

清朝诸皇帝简介(附图片)

大清朝诸皇帝简介(附图片)一、1、顺治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

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

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

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

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

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

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

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二、2、康熙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

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烨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

玄烨尽管是以为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

当然,作为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引导国家,民族快速进步的伟大人物,他则逊色得多了。

三、3、雍正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

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

庙号世宗。

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

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清代皇帝世系表1页

清代皇帝世系表1页

清代皇帝世系表1页
一世:布库里雍顺,天女所生,不夫而孕。

浴于池,食朱果成胎。

既生,命其姓为爱新。

爱新为金之义。

其实女真自谓后金者,无不称姓金。

四世:都督孟特穆追尊肇祖。

五世:充善肇祖一子褚宴肇祖二子。

六世:妥罗充善一子。

原作脱落。

妥义謨充善二子。

原作脱一莫。

锡宝齐篇古充善三子。

原作石豹奇。

七世:福满石豹奇子,追尊兴祖。

八世:觉昌安福满四子,追尊景祖。

原作觉常刚。

九世:塔克世觉昌安四子,追尊显祖。

原作塔石。

十世:太祖名努尔哈赤,塔克世长子。

清朝皇室完整族谱表

清朝皇室完整族谱表

清朝皇室完整族谱表清朝族谱如下: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

3、顺治皇帝: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4、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5、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6、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7、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8、道光皇帝: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

9、咸丰皇帝: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10、同治皇帝: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

11、光绪皇帝: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12、宣统皇帝: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清朝最后三帝家谱

清朝最后三帝家谱

清朝最后三位绝嗣皇帝家谱---------------------------------四子弘历——→十五子颙琰——→次子旻宁——→四子奕詝(6)(高宗乾隆) (7)(仁宗嘉庆) (8)(宣宗道光) (9)(文宗咸丰)|→崇绮→孝哲毅皇后←|赛尚阿—|(三子户部尚书) |(军机大臣)|→庄和皇贵妃←———|(侍妾生)(恭肃皇贵妃) |淑慎皇贵妃←|敬懿皇贵妃←|孝德显皇后←| 荣惠皇贵妃←|(嫡福晋早薨无子女)| |孝穆成皇后←| | |孝慎成皇后←| 庄静皇贵妃←|—→荣安固伦 |孝全成皇后←|—→四子奕詝←|(1855--1874) || (9)(文宗咸丰)| |→次子旻宁←|孝贞显皇后←|(无子女) |(8)(宣宗道光)| (慈安东太后)| || | || |→孝钦显皇←|—→长子载淳←|| |(慈禧西太后)|(10)(穆宗同治)| | || |玫贵妃←|—→次悯郡王夭| || | |→长子载澄——→嗣子溥伟——→毓嶦惠征—|-| | (纨绔子弟) |→长子溥伟(道员承恩公)| | |→次子载滢——|→次子溥儒(溥心畲)| | |(过继奕詥嗣) |→三子溥僡孝静成皇后←|-|→六子奕訢—|→三子载浚(早殇)| | |→四子载潢(早殇)| | |→长女荣寿公主(慈禧太后养女)| || | |—→瑾妃←——|(行四)| |侍郎长叙—| (瑾珍同父异母)|| | |—→珍妃←——|(行五)| | || |→桂祥————→孝定景皇后←|| |(慈禧和婉贞弟)(次女隆裕太后)|| || 五妻李淑贤←|| | |→长载瀚(两)| 福贵人李玉琴←|| |→福晋婉贞←|—|→次子载湉←| 新贵人谭玉龄←|| (慈禧妹妹)| |(11)(德宗光绪)妃文绣←|(离婚)| |→七子奕譞←| |→三子未命名皇后婉容←|| | (醇郡王) | |→四载洸(五岁) |→长子溥仪←|庄顺皇贵妃←|-|→八子奕詥 | |(12)(宣统)(1906/1967) |→九子奕譓 | |→次子溥杰(1907/94|→九女(成人)| (正妻)福晋←|—|→长女韫媖(1909/25 (寿庄固伦公主) | | |→次女韫和(1911/01大侧福晋颜扎氏←|—→长女(六岁)| |→三女韫颖(1913/92| || |→二女(三岁)|| |→五子载沣←|| |醇郡王摄政王|二侧福晋刘佳氏←|—|→六子载洵 || |(嗣奕志) || |→七子载涛 || (嗣奕詥) | |→三子溥倛(1915/59 三侧福晋李佳氏←|—→第三女 | |→四子溥任(1918/-(二十八岁) | |→四女韫娴(1914/03侧福晋←|—|→五女韫馨(1917/98|→六女韫娱(1919/82|→七女韫欢(192/04------------------------------------------------------------------清朝帝王简谱(1)努尔哈赤——→(2)八子皇太极—→(3-1)九子顺治—→(4-2)三子康熙(太祖·努尔哈赤) (太宗·皇太极) (世祖·福临) (圣祖·玄烨) (1559-1616-1626)(1592-1636-1643)(1638-1643-1661)(1654-1661-1722)→(5-3)四子雍正→(6-4)四子乾隆→(7-5)十五嘉庆→(8-6)次子道光—→ (世宗·胤禛) (高宗·弘历) (仁宗·颙琰) (宣宗·旻宁嫡长子) (1678-1722-1735)(1711-1735-1799)(1760-1796-1820)(1782-1820-1850)|—→四子奕詝←|(1831-1850-1861)|(9)(文宗咸丰) |———→长子载淳(1856-1861-1875)|| (10)(穆宗同治)| |→孝钦显皇←|(8)旻宁—| | (慈禧西太后)(宣宗道光)| |→桂祥——————→孝定景皇后←|| | (即隆裕太后)|| |→福晋婉贞←|———→次子载湉←—|(1871-1875-1908)| (慈禧妹妹) | (11)(德宗光绪)||| 福晋刘佳氏←|———→五子载沣————→长子溥仪||摄政王 (12)(宣统)|—→六子奕訢| (1906-1909-1912-1967)|||—→七子奕譞←|---------------------------------宣宗道光皇帝第六子奕訢(四子文宗咸丰奕詝弟弟)最大的不幸是儿女多早殇,侥幸活下来的则难堪造就。

珍藏版清代皇帝《宝薮》

珍藏版清代皇帝《宝薮》

珍藏版清代皇帝《宝薮》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清代皇帝《宝薮》均为实物钤印,但遗憾的是惟独缺雍正皇帝《宝薮》,所以曾经使人误认为雍正皇帝宝玺无实物存世。

其实,雍正皇帝宝玺不仅有160余方,而且质地、做工很精。

如果不算乾隆二十五宝,雍正皇帝闲章是清代皇帝一级品数量最多、最精的宝薮。

故宫博物院现存清代皇帝《宝薮》应是清代同治光绪时期钤印的,因为《宝薮》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慈禧六位帝后,同治皇帝以后三位皇帝均未钤谱。

《宝薮》包装统一,均为线装。

从钤印数量和内容看,尽管各朝皇帝的宝玺有不同程度毁坏、遗失,但在宣统三年以前是比较完整的。

不过故宫博物院现存清代各朝皇帝宝玺实物与《宝薮》有出入,可能是在宣统三年以后溥仪小朝廷时遗失的。

就此问题笔者特意查清宝善后委员会接管时登记的老账号,雍正皇帝的这批宝玺当时大都存于清宫内的颐和轩、景祺阁、重华宫厨房等处。

但同光时期这批宝玺存于何处?为什么没有钤谱?至今仍然是个谜。

雍正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是一个勇于改革、励精图治的封建君主。

雍正皇帝的宝玺反映了他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志趣与情感。

雍正宝玺分为两个时期:一、雍正被封和硕雍亲王爵号,受赐圆明园,即康熙四十八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09~1722年),故宫现存这一时期的宝玺计50余方;二、雍正在位期间,即雍正元年至雍正十三年(1723~1735年),故宫现存这一时期的宝玺计100余方。

第一个时期的名号玺有:“胤禛之章”“雍亲王宝”“皇四子和硕雍亲王宝”“和硕雍亲王宝”“圆明主人”“破尘居士”等。

斋堂玺有:“朗吟阁”“御赐朗吟阁宝”“圆明园”“煮字亭”“五福堂”“竹梅烟舍”“学书草堂”“乐山书院”“洗桐山房”“深柳读书村”“芝兰居”“松柏室”“芝兰室”“敬持斋”“花圃”“谦斋”等。

记事及吉言成语玺如:“清可”“禅悦”“溪云”“啸歌”“临池”“进德”“问芳”“得妙”“任运”“适兴”“越力”“娱耕织”“山水趣”“自在禅”“泉石云林”“高山流水”“冰壶秋月”“放情物外”“博闻约礼”“墨池清兴”“若木一枝”“朗吟珍赏”“朗吟阁书画记”“恭临皇父御笔”“收”等。

清朝皇室族谱,清朝皇室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

清朝皇室族谱,清朝皇室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

清朝皇室族谱,清朝皇室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清朝皇室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原初期,子孙并未按照辈分命名,康熙年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

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绵”、“奕”、“载”。

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

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扩展资料:清朝皇族兄弟在避讳上亦没有划一方法。

胤禛登基后,其兄弟则改名为“允”字辈,但其子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并不要求兄弟避讳。

当乾隆传位予永琰后,为免其他人要改名,反而将永琰改名为颙琰。

道光帝绵宁继位后也把自己名字改为旻宁。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

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

庆亲王奕劻,因其出生时已不属于近支,则自取偏旁。

咸丰帝只有两子,长子同治帝无嗣,次子未命名夭折;光绪帝无子嗣,因此将道光帝的直系子孙当作近支。

道光帝是“绵”字辈,近支至“恒”字辈已为六世,“启”字辈以下行辈的第二字偏旁已无统一了。

注:上表格中雍正前还有皇太极,顺治,康熙。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

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

嘉庆帝侄子绵亿,就因替长子命名“奕铭”,被嘉庆帝斥责,更以“不似近支,自同疏远”为由,被革除职务。

家族世系属于登基皇帝辈份,谱份越高。

清朝王室族谱清朝:1644--1911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年号天聪不计在内)。

满族,爱新觉罗氏。

建都:北京。

皇帝奉天之宝!看大清皇帝的御用宝玺们

皇帝奉天之宝!看大清皇帝的御用宝玺们

皇帝奉天之宝!看大清皇帝的御用宝玺们皇帝奉天之宝!看大清皇帝的御用宝玺们近日,香港苏富比展示今年10月中国艺术品秋拍。

其中,清乾隆帝御宝青玉“太上皇帝之宝”交龙钮方玺,估价8000万至1亿2000万港元。

“太上皇帝之宝”交龙钮方玺,制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

那一年,乾隆传位给儿子颙琰,自己则成为了太上皇。

宝玺,最能代表皇帝无上的权威,乾隆皇帝曾说:“治宇宙,申经纶,莫重于国宝”。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宝的宝文乾隆以前,宝玺众多,使用混乱。

乾隆皇帝重新考证排次,根据《周易太衍》“天数二十有五”之说,定总数为二十五方,希望王朝能传至二十五世。

交泰殿这二十五方宝玺,被储存于北京故宫交泰殿的宝箱内。

它们各有所用,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都囊括其中。

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大清受命之宝,通高12厘米,印面14×14厘米。

白玉质,盘龙纽。

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章皇序”之用,即彰显大清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统身份。

玺文朱文,玉筋篆(亦称“玉箸篆”,为篆书的一种,其笔道圆润温厚,形如玉箸,故名),左满文,右汉文。

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皇帝奉天之宝,通高15.2厘米,印面14×14厘米。

碧玉质,盘龙纽。

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章奉若”之用,即表明清代统治是奉天命而行的。

玺文朱文,玉筋篆,左满文,右汉文。

大清嗣天子宝以章继绳大清嗣天子宝,通高7.6厘米,印面7.9×7.9厘米。

金质,交龙纽。

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章继绳”之用,即大清遵照上天的标准而行事。

玺文朱文,玉筋篆,左满文,右汉文。

皇帝之宝(其一)以布诏赦皇帝之宝二方,其一,通高9.5厘米,印面12.5×12.5厘米。

青玉质,交龙纽。

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布诏赦”之用。

皇帝登基、传位、进士提名、大赦天下、颁布诏书等事,皆钤此宝。

玺文朱文,满文篆书。

皇帝之宝(其二)以肃法驾其二,通高16.6厘米,印面15.5×15.5厘米。

清朝帝王世系一览表

清朝帝王世系一览表
載淳
1861.10
1874.12
父奕詝
母那拉氏
惠陵
14
11
德宗
光緒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載湉
1874.12
1908.10
祖父旻寧
父亦譞
母那拉氏
崇陵
35
12
宣統
溥儀
1908.11
1911.12
父載灃
母蘇完瓜爾佳
華龍陵園
4
1967年卒年62
清朝皇帝世系一覽表(包括年號、謚號、廟號、在位時間)
任數
廟號
年號
謚號
姓名
在位起訖
親屬
陵寢
在位時間
備註
肇祖
原皇帝
孟哥帖木兒
興祖
真皇帝
福滿
父錫寶齊篇古
景祖
翼皇帝
覺昌安
父福滿
顯祖
宣皇帝
塔克世
父覺昌安
1
太祖
天命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弘文定業高皇帝
努爾哈赤
1616
1626
父塔克世
母嘉塔拉氏
福陵
11
戰死
颙琰
1796.1
1820.7
父弘曆
母魏佳氏
昌陵
25
8
宣宗
道光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旻寧
1820.8
1850.1
父颙琰
母嘉塔拉氏
慕陵
31
9
文宗
咸豐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奕詝
1850.1
1861.7
父旻寧
母鈕骨魯氏

清宫二十五块金宝玉玺

清宫二十五块金宝玉玺

制驭六师之宝-以整戎行
制诰之宝-以谕臣僚
巡守天下之宝-以从省方
天子之宝-以祀百神
天子行宝-以册外蛮
天子信宝-以命殊方
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
钦文之宝-以重文教
命德之宝-以奖忠良
敬天勤民之宝-以饬觐吏
皇帝尊亲之宝-以荐徽号
皇帝之宝-以肃法驾
皇帝之宝-以布诏赦
皇帝行宝-以颁赐
皇帝信宝-以徵戎伍
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
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
广运之宝-以谨封识
大清嗣天子宝-以章继绳
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
垂训之宝-以扬国宪
敕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
敕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
敕命之宝-以钤诰饬
表章经史之宝-以崇古训
制驭六师之宝-以整戎行
制诰之宝-以谕臣僚
巡守天下之宝-以从省方
天子之宝-以祀百神
天子行宝-以册外蛮
天子信宝-以命殊方
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
钦文之宝-以重文教
命德之宝-以奖忠良
敬天勤民之宝-以饬觐吏
皇帝尊亲之宝-以荐徽号
皇帝之宝-以肃法驾
皇帝之宝-以布诏赦
皇帝行宝-以颁赐
皇帝信宝-以徵戎伍
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
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
广运之宝-以谨封识
大清嗣天子宝-以章继绳
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
垂训之宝-以扬国宪
敕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
敕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
敕命之宝-以钤诰饬
表章经史之宝-以崇古训。

清朝十二帝排名顺序及顺口溜

清朝十二帝排名顺序及顺口溜

清朝十二帝排名顺序及顺口溜清朝12位皇帝的排列的顺口溜:努尔哈赤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大清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统最悲伤。

1、努尔哈赤(1559—1626年)努尔哈赤在位11年时间,也是清朝第一位皇帝,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清朝可以说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皇太极(1592—1643年)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满族人,前后在位17年的时间,在位期间主要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主要针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3、顺治皇帝(1643年--1661年)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主要击败了各种抗清的势力,完成清朝统一。

在位时间18年。

4、康熙皇帝(1654--1722年)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61年之久,也是清朝在位最久的一个皇帝,为了加强国家的稳定,康熙皇帝在经济上和文化建设上做出了重大的成绩。

5、雍正皇帝(1722年12月27日-1735年10月8日)雍正皇帝在位13年,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

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6、乾隆皇帝(公元1736年登基 (在位60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7、嘉庆皇帝(公元1796年登基 (在位25年))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25年时间,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由于腐败势力甚强,又缺乏新生机制,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8、道光皇帝(1820年10月3日-1850年2月25日)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登记的时候才29岁,在位30年时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

清代皇帝世系表

清代皇帝世系表
奕詝
1831年-1861年
咸丰
1851年-1861年
定陵(东)
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载淳
1856年-1874年
祺祥 同治
1862年-1874年
惠陵(东)
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载湉
1871年-1908年
光绪
1875年-1908年
崇陵(西)
恭宗
愍帝
清代(爱新觉罗)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帝陵
太祖
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努尔哈赤
1559年-1626年
天命
1616年-1626年
福陵
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
1592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1627年-1643年
昭陵
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溥仪
1906年-1967年
宣统
1909年-1911年
华龙陵园
弘历
1711年-1799年
乾隆
1736年-1795年
裕陵(东)
仁宗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颙琰
1760年-1820年
嘉庆
1796年-1820年
昌陵(西)
宣宗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旻宁
1782年-1850年
道光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福临
1638年-1661年

清代皇帝宝谱

清代皇帝宝谱

清代皇帝宝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依据馆藏清代秘档原件复制的《清代皇帝宝玺印谱》首次在京公开展示。

该《印谱》由香港清史专家、中国第一档案馆名誉馆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梁华京与该馆合作,将目前完整、流传至今的仅存25方清代皇朝宝玺排次钤红于巨幅整张宣纸,限量199张。

其中20幅由梁华京捐赠给中国收藏家协会珍藏。

他们特邀启功、史树青、吕济民、朱家氵晋、王世襄、沈鹏、刘炳森、郑必坚、邵华泽、张爱萍等著名书法艺术大师亲笔题名、书写宝玺印名及说明文字、题跋、书录《乾隆御制宝谱序》,真乃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其具有了极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启功为《宝谱》(总谱)题记:“昔有影印本,曰交泰殿宝谱。

此其原宝钤红,至可珍也。

”史树青也大为感慨:“余任故宫文物鉴定委员,屡过交泰殿,仅见(上录下皿)顶方匣依次陈列,今见宝谱钤红,考文考史,真眼福不浅也!”他给其冠名为“清宫交泰殿皇帝宝谱。

”《宝谱》二十五印释义乾隆十一年(1746年)春,乾隆帝对交泰殿所藏前代三十九方皇帝御宝“爰加考正排次,定为二十有五,以符天数”,并制成宝谱。

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每一方御宝的用途都有明确规定,集合起来,便代表和囊括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乾隆帝把国宝定为二十有五,亦存深意焉。

“定宝数之时,密用姬周故事,默祷上苍,祈我国家若得仰蒙,总括二十五代之长,斯亦韪矣。

”交泰殿尊藏二十五宝排列如下:大清受命之宝(白玉)、皇帝奉天之宝(碧玉)、大清嗣天子之宝(金)、皇帝之宝(满文、青玉)、皇帝之宝(梅檀香木)、天子之宝(白玉)、皇帝尊亲之宝(白玉)、皇帝亲亲之宝(白玉)、皇帝行宝(碧玉)、皇帝信宝(白玉)、天子行宝(碧玉)、天子信宝(青玉)、敬天勤民之宝(白玉)、制诰之宝(青玉)、敕命之宝(碧玉)、垂训之宝(碧玉)、命德之宝(青玉)、钦文之玺(墨玉)、表章经史之宝(碧玉)、巡狩天下之宝(青玉)、讨罪安民之宝(青玉)、制驭六师之宝(青玉)、敕正万邦之宝(青玉)、敕正万民主宝(青玉)、广运之宝(墨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皇帝宝谱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依据馆藏清代秘档原件复制的《清代皇帝宝玺印谱》首次在京公开展示。

该《印谱》由香港清史专家、中国第一档案馆名誉馆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梁华京与该馆合作,将目前完整、流传至今的仅存25方清代皇朝宝玺排次钤红于巨幅整张宣纸,限量199张。

其中20幅由梁华京捐赠给中国收藏家协会珍藏。

他们特邀启功、史树青、吕济民、朱家氵晋、王世襄、沈鹏、刘炳森、郑必坚、邵华泽、张爱萍等著名书法艺术大师亲笔题名、书写宝玺印名及说明文字、题跋、书录《乾隆御制宝谱序》,真乃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其具有了极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启功为《宝谱》(总谱)题记:“昔有影印本,曰交泰殿宝谱。

此其原宝钤红,至可珍也。

”史树青也大为感慨:“余任故宫文物鉴定委员,屡过交泰殿,仅见(上录下皿)顶方匣依次陈列,今见宝谱钤红,考文考史,真眼福不浅也!”他给其冠名为“清宫交泰殿皇帝宝谱。


《宝谱》二十五印释义
乾隆十一年(1746年)春,乾隆帝对交泰殿所藏前代三十九方皇帝御宝“爰加考正排次,定为二十有五,以符天数”,并制成宝谱。

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每一方御宝的用途都有明确规定,集合起来,便代表和囊括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乾隆帝把国宝定为二十有五,亦存深意焉。

“定宝数之时,密用姬周故事,默祷上苍,祈我国家若得仰蒙,总括二十五代之长,斯亦韪矣。


交泰殿尊藏二十五宝排列如下:大清受命之宝(白玉)、皇帝奉天之宝(碧玉)、大清嗣天子之宝(金)、皇帝之宝(满文、青玉)、皇帝之宝(梅檀香木)、天子之宝(白玉)、皇帝尊亲之宝(白玉)、皇帝亲亲之宝(白玉)、皇帝行宝(碧玉)、皇帝信宝(白玉)、天子行宝(碧玉)、天子信宝(青玉)、敬天勤民之宝(白玉)、制诰之宝(青玉)、敕命之宝(碧玉)、垂训之宝(碧玉)、命德之宝(青玉)、钦文之玺(墨玉)、表章经史之宝(碧玉)、巡狩天下之宝(青玉)、讨罪安民之宝(青玉)、制驭六师之宝(青玉)、敕正万邦之宝(青玉)、敕正万民主宝(青玉)、广运之宝(墨玉)。

印名用途质地方厚纽形及其高释义
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白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盘龙钮高二寸承天受命大清国之印,以表明皇帝的道统
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碧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一分盘龙钮高三寸五分皇帝敬奉上天之印,以表明皇帝顺从于天
大清嗣天子宝以章继绳金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龙钮高一寸七分皇帝继承人之印,以表明效仿祖辈
皇帝之宝(满文) 以布诏赦青玉方三寸九分厚一寸交龙纽高二寸一分皇帝之印,颁诏大赦时用
皇帝之宝以肃法驾檀木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七分盘龙纽高三寸五分皇帝之印,以整治
国家,使之有序
天子之宝以祀百神白玉方二寸四分厚六分交龙纽高一寸三分皇帝之印,用来祭祀所有神灵
皇帝尊亲之宝以荐徽号白玉方二寸一分厚六分盘龙纽高一寸三分皇帝尊崇亲属之印,用来封赠皇族成员徽号皇
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白玉方二寸二分厚一寸一分交龙纽高一寸二分皇帝亲密亲王之印,向亲王颁旨时用
皇帝行宝以颁锡贲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八分蹲龙纽高二寸五分皇帝公务用印,赏赐施恩时用
皇帝信宝以征戎伍白玉方三寸三分厚五分交龙纽高一寸六分皇帝凭证之印,调兵时用
天子行宝以册外蛮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八分蹲龙纽高二寸五分皇帝公务用印,册封外藩时用
天子信宝以命殊方青玉方三寸八分厚一寸二分交龙纽高一寸七分皇帝凭证之印,给远方各国降旨时用
敬天勤民之宝以饬觐吏白玉方三寸一分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一寸七分尊敬上天仁爱百姓之印,用于来京朝觐官员降旨时用
制诰之宝以谕臣僚青玉方四寸厚一寸九分交龙纽高二寸七分降旨之印,训示官员时用
敕命之宝以钤诰敕碧玉方三寸五分厚一寸一分交龙纽高一寸八分降旨训谕之印,颁诰命、敕命时用
垂训之宝以扬国宪碧玉方四寸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二寸留下皇帝训示之印,用来宣传国家典章制度
命德之宝以奖忠良青玉方四寸厚一寸三分交龙纽高二寸一分降旨给有德才者之印,用以鼓励忠诚贤良
钦文之玺以重文教墨玉方三寸六分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一寸六分尊崇文化之印,以重视文化教育
表章经史之宝以崇古训碧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交龙纽高二寸二分表彰经史之印,以尊崇古代的训示
巡狩天下之宝以从省方青玉方四寸七分厚一寸九分交龙纽高二寸五分巡察疆土之印,皇帝外出巡察时随身用印
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青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交龙纽高二寸五分征讨叛罪安扶百姓之印,出征讨伐时用
制驭六师之宝以整戎行墨玉方五寸三分厚一寸三分交龙纽高二寸二分统辖全军之印,发布军令时用
敕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青玉方三寸八分厚一寸四分盘龙纽高二寸三分训示万国之中,给外国降旨时用
敕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青玉方四寸一分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二寸训示四方百姓之印,诏告四方百姓时用
广运之宝以谨封识墨玉方六寸厚二寸交龙纽高三寸弘扬天运之中,以重视旌表纪念注:《宝谱》中除第4枚“皇帝之宝”为满文外,其余均为满汉文合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