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骨与软组织肿瘤2011 - 副本

合集下载

骨与软组织肿瘤

骨与软组织肿瘤

骨与软组织肿瘤一、骨肿瘤诊断概述1、骨肿瘤的诊断方法恶性骨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影像检查意义重大,由于骨肿瘤影像表现复杂,正确的诊断依赖于临床、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最终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2、骨肿瘤影像诊断要求①判断骨骼病变是否是肿瘤;②如果是肿瘤需要区分是良性或恶性;③判断肿瘤的组织类型;④肿瘤的侵犯范围。

3、骨肿瘤影像诊断注意点①骨肿瘤的发病部位:如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②病变数量:如转移瘤常多发;③骨质破坏:如良性膨胀性破坏,恶性浸润性破坏;④骨膜增生:良性肿瘤常无骨膜增生,恶性常有;⑤周围软组织改变:良性常无软组织肿块,恶性常有。

4、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良性恶性二、骨软骨瘤临床:多发于青少年,好发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

成年停止生长,一般无症状,仅触及肿块,偶可恶性变。

病理:肿瘤的发生是由骺板周围的软骨膜分化为软骨而后骨化形成皮质和骨髓。

因此大部分发生在长骨干骺端,并有细蒂或宽基底与骨相连。

大多为单发,多发者称为骨干续连征。

组织学上骨软骨瘤有不同成分的骨软骨和纤维组织构成,外形有软骨帽和骨体部构成。

影像学表现1、X线:①好发于常骨干骺端;②骨性肿块向外突出,背离或垂直关节;③骨块外缘与正常骨皮质连续;④骨块顶部有软骨帽,钙化则显影;⑤肿瘤发生在不规则骨可呈菜花状表现。

2、CT、MRI表现:同X线表现。

三、骨巨细胞瘤临床:20-40岁常见,好发于长骨骨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可有皮肤发热感。

病理:起源于骨结缔组织的间充质细胞,主要细胞成分是破骨细胞,故也称为破骨细胞瘤。

主要发生在骨端,引起局部骨质膨胀性破坏。

肿瘤质软,富含血管易出血,可有囊性变。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分良性、生长活跃和恶性。

影像学表现1、X线表现①常侵犯骨端,偏心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②分房型:多见,破坏区内见大小不一的分隔,称皂泡征;③溶骨型:少见,单一骨破坏,无骨性分隔;④病变处骨骼偏心性膨大,皮质薄,内无钙化;⑤邻近无骨膜反应;⑥破坏区骨壳不完整,有软组织肿块,为肿瘤生长活跃。

肿瘤代谢显像评价骨与软组织肿瘤

肿瘤代谢显像评价骨与软组织肿瘤
提供依据 。
关键 词
放射 性 核 素 显 像 ; 肿 瘤 ; 组 织肿 瘤 ; 子 核 医学 骨 软 分
D(11 . 9 9 ji n 1 7 —0 3 2 1 . 4 0 5 ):0 3 6 /.s . 6 37 8 . 0 2 0 . 0 s
目前 肿瘤 已取 代心 血管 疾病 成为 人类 第一 死亡 原 因, 肺癌 患者 5 年生存率仅为 1 [ , 5 1 根本原 因在于未能 ]
活体内细 胞 可视 化 , 肿 瘤 细胞 和亚 细 胞 水 平 量化 观 及 测_ , 2 为肿瘤早期诊断 、 ] 良恶性鉴别 、 临床分期 、 效评估 疗 及预后判 断等提供信息。肿瘤代谢显像是 分子核医学最 为成熟的技术之一 , 与传统解剖学影像 检查相 比, 在骨与 软组织肿瘤早期诊 断、 准确分期 、 疗效评 价、 术后肿瘤复发 转移监测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 像( E ) P T 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 c ) s E T 技术为了 解肿瘤细胞水平变化提供 了新手段 。作 为亲肿瘤显像剂 , 铊( 1、 T ) 锝一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 cMII、 9 T— B) 锝一 9 二巯 基丁二酸钠 ( T — MS 、 锝一 甲基 二膦 酸盐 9 T CD A) 亚 9 C m MD ) 氟一 P 和 脱氧葡萄糖 (F F G 等 目前 已广泛应用于 -D )
难题 。肿 瘤 代 谢 显 像技 术 建 立在 细 胞 代谢 改 变基 础 上 , 可较 传 统 影像 学检 查 更 全 面 地评 价 骨 与软 组 织 肿 瘤 , 软 组 织肿 瘤作 出早 期诊 断 、 对 准确 分期 、 效 评 估 、 后 复发 监 测 , 骨 与 软 组 织肿 瘤 临 床 诊 断 、 疗 疗 术 为 治

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

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

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本文经《中华病理学杂志》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华病理学杂志》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软骨肉瘤是三大常见骨原发性恶性肿瘤(骨肉瘤、软骨肉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之一。

在日常工作中,软骨肉瘤的诊断难点主要表现在其与良性内生软骨瘤的鉴别、对分级标准的掌握以及与其他肿瘤性或非肿瘤性软骨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上。

我们结合新近文献和自己长期从事骨病理诊断的体会,对软骨肉瘤的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进行讨论。

一、软骨肉瘤与良性内生性软骨瘤的鉴别国内外骨病理专家都认为无论是在穿刺活检、手术活检还是刮除标本中,单凭病理形态学无法准确区分良性内生软骨瘤和高分化软骨肉瘤,因为两者在形态学上有相当程度的重叠[1,2,3]。

良恶性鉴别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肿瘤部位、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

组织学改变因部位而不同是软骨性肿瘤的显著特征之一。

良性内生性软骨瘤大多位于手足部小管状骨,该部位的内生性软骨瘤细胞丰富和异型程度常常可以达到1级甚至2级的程度。

与之相似的还有骨膜软骨瘤、滑膜软骨瘤和多发性软骨瘤病(Ollier病和Maffucci综合征),因此这类软骨性肿瘤如果没有明确呈浸润性生长的病理或影像学依据(髓内浸润、皮质浸润或骨旁软组织浸润),单凭软骨细胞丰富和胞核的轻-中度异型不足以诊断软骨肉瘤。

相反,长骨、扁骨(包括盆骨、肩胛骨、肋骨和胸骨)、脊椎骨和颅面骨很少有良性内生性软骨瘤,这些部位的高分化软骨肉瘤与内生性软骨瘤在病理形态上难以区分。

因此,发生在这些部位的软骨性肿瘤,如果:1、患者年龄偏大(尤其是40岁后肿瘤仍在增大);2、在休息状态下疼痛;3、肿瘤最大径:长骨>5 cm、扁骨>2~3 cm;4、影像学骨皮质有改变(增厚、变薄、局部隆起以及骨皮质内层扇形凹陷大于正常皮质厚度的2/3);5、骨端受累;6、MRI与X线平片/CT相比较肿瘤范围有明显差异,出现骨旁或瘤旁水肿影;7、有骨膜反应或软组织肿块时。

浅谈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放射治疗

浅谈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放射治疗

浅谈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放射治疗放射线引起细胞死亡机制是通过其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在细胞内形成高活性的自由基,造成DNA损伤,进而引起细胞死亡。

其中,人体内对射线最敏感的细胞有造血干细胞、小肠隐窝和胃腺体中的分裂细胞、精原细胞及表皮的基底层生发细胞等;对射线抵抗的细胞有肝肾的实质上皮细胞等;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放射性敏感性介于两者之间,在常见的骨与软组织肿瘤中,除了尤文肉瘤及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均为放射不敏感的肿瘤,但因手术的局限性,恶性的骨与软组织肿瘤常需要放疗,所有的骨科医生必须对放疗及其对肌肉骨骼肿瘤的作用有基本的了解,这有助于骨肿瘤医生更好的和放疗科医生互相协作。

一、普通外照射普通外照射或称常规放疗,是最常用的放疗方式,一般应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光子射线,根据需要确定照射野和穿透深度,选择适当能量的光子实施放疗,还可以使用各种能量的X射线,还包括老式60Co机器放射的γ射线,穿透深度较差的电子射线。

根据放疗的时机,或说与手术配合的时机,可将常规放疗分为术后放疗和术前放疗。

对于一些术后复发或者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行姑息性放疗。

1.骨肉瘤骨肉瘤是一种对放疗不敏感肿瘤,在大剂量照射后局部控制率低,文献报道仅21%,大多数患者仍有明显肿瘤残余,因此不能用单纯放疗来治愈骨肉瘤,放疗的作用主要为辅助性治疗或姑息性治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病变或拒绝做截肢术的患者,局部放疗有一定作用,放疗时,先对病变处全骨照射40Gy,共20次,4周,然后缩小照射范围至病灶区继续照射至66-70Gy,对肢体骨肉瘤做大剂量照射时力争在肢体的一侧留出一条宽为1.5-2cm的皮肤带不受照射,这对防止病变远端肢体的水肿及提高患肢的功能有重要作用。

骨肉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肺转移,为了提高生存率,术后辅助性治疗以减少肺转移的发生是目前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辅助性治疗以化疗为主,但放疗也能发挥作用,其中全肺预防照射疗效与化疗接近,但毒性反应小,出现肺转移后转移病灶的数目减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大,骨肉瘤患者原发灶对术前化疗反应不佳者,辅助治疗应首选全肺预防照射。

骨及软组织肿瘤

骨及软组织肿瘤

骨及软组织肿瘤一、流行病学成熟骨骼由骨、软骨、骨髓和神经、血管、纤维等多种组织构成,其中任何一种组织可发生良性或恶性肿瘤。

原发性骨肿瘤总的发生率很低(男性为1.110/10万,女性为1.060/10万,约占全身肿瘤的2%-3%)二、临床表现原发性骨肿瘤可以毫无症状、有时是因其他原因行X线片检查而被偶然发现。

即使是恶性骨肿瘤,疼痛也可很轻微;但是疼痛越重,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夜间痛多提示为恶性肿瘤。

疼痛突变剧烈,很可能是发生了病理性骨折。

肿瘤邻近关节时,可以此起活动障碍;也可因累及神经、血管而引起相应症状。

恶性肿瘤可有消瘦、发热。

病史的长短和症状发展的快慢对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具有一定意义。

患者的年龄和患病部位对于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对可疑为原发性骨肿瘤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细致的查体。

三、诊断明确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对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首先要判断病变是否为肿瘤,再判断其良恶性,最后确定其具体的病理类型。

对于大多数原发性骨肿瘤,诊断必须坚持临床、影像和病理三结合的原则,违背此原则,单纯依靠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严重的误诊。

1.影像学检查(1)X线片:X线片不仅可发现骨肿瘤,对于判断骨肿瘤的良恶性和病理类型也有重要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决定是否采取和采取何种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因此X线片是诊断骨肿瘤的最基本和首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阅读X线片时,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

首先,要判断X线片的质量。

中国生物治疗网杨教授特别指出,肺癌的早期症状其次,开始寻找病变部位。

最后,对病变部位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应仔细观察以下方面:患者骨骺闭合情况、病变所在骨的类型(长骨、短骨、不规则骨)、病变有骨内的部位(骨干、干骺端、骺端;髓内、皮质内、皮质旁)、病变大小、边界是否清楚、基质是否均匀(有无钙化、骨化、残余骨等)骨皮质是否完整,有无骨膜反应及其类型、有无软组织包块及邻近骨有无改变等。

通过这些观察,可对骨肿瘤做出初步的定性诊断。

新版(2020)WHO骨肿瘤分类解读

新版(2020)WHO骨肿瘤分类解读

新版(2020)WHO骨肿瘤分类解读刘斯润*,蔡香然,邱麟WHO 第5版骨肿瘤分类已于2020年出版,对照2013年的第4版WHO 骨肿瘤分类(表1),本文根据新版疾病分类的变动和知识的更新进行简单分析归纳,对新增疾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病理学特点、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进行简单剖析,以期加深对新版骨肿瘤分类的理解和认识。

1 整体比较2020新版WHO 骨与软组织肿瘤分类有4部分内容:①软组织肿瘤;②骨与软组织未分化小圆细胞肿瘤;③骨肿瘤;④遗传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综合征。

其中2、3、4部分与骨肿瘤相关。

其中的骨肿瘤分类,对比第4版有更简洁、科学和方便应用的特点。

总体上大的分类由原来12类减少为8类,共包含了68种疾病。

删除了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肌源性肿瘤、脂肪源性肿瘤、未明确肿瘤性质的肿瘤、杂类肿瘤5大类的名称,并将其中一部分疾病重新归类,大部分归入到其他间叶性肿瘤分类中。

此外,2020新版还新增、删除或重新划分了部分疾病;如尤文肉瘤被划分到骨和软组织未分化的小圆细胞肉瘤中;丰富了一系列骨的造血系统肿瘤名称;新增了遗传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综合征;2020新版继续延用上一版良性肿瘤、中间型(局部侵袭/偶见转移)和恶性肿瘤的划分方法,但对部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重新进行了划分。

2 分类对比介绍2.1 软骨源性肿瘤2020新版软骨源性良性肿瘤中删除了软骨瘤,滑膜软骨瘤病简化更名为软骨瘤病并升级为中间型,保留了极为罕见的骨软骨黏液瘤。

把上一版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和软骨母细胞瘤从中间型降级为良性,把同处于上一版中间型的非典型软骨肿瘤/软骨肉瘤Ⅰ级分开,非典型软骨肿瘤仍处于中间型,而软骨肉瘤Ⅰ级归入恶性病变中。

软骨母细胞瘤在2013版中为中间型(偶见转移型),而在新版中归入良性中,由于80%以上的该肿瘤可通过手术刮除而成功治愈。

有10%~18%的病例可复发,发生于长管状骨者复发率低,发生于扁骨或颅面骨者复发率高,并无特异的组织学征象能预测局部复发。

《骨与软组织肿瘤学》出版

《骨与软组织肿瘤学》出版
( 0): 8 83 1 27 2 .
收 稿 日期 :0 8 0 — 9 2 0 — 42
作 者 简 介 : 景 奎 ( 9 8 ) 男 . 治 医师 , 京 市 密 云 县 医院 骨科 。 0 5 0 蔡 16一 。 主 北 1 10 。
《 与 软组 织肿 瘤 学》 骨 出版
由我国著名骨肿瘤专家徐万鹏教授、 李佛保教授主编, 沈靖南、 牛晓辉、 郭卫、 朱雄增教授为副主编, 国内4 位长年从事骨 5 肿瘤临床、 科研工作和相关学科工作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的《 骨与软组织肿瘤学》 一书,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全国范
J u n l fP a tc l t o a dc 1 1 , . ,a . 0 9 o r a rc i h p e isVo . No 1 J 期症状较多。 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 定骨折是常见关节内的粉碎骨折, 这类骨折关节面严重破 坏, 分离、 嵌插、 压缩、 旋转、 脱位等多种改变同时存在 , ]手 法复位往往无效或只能部分改善, 且由于没有可靠的支撑, 复位后常发生再移位。 腕关节可能有疼痛、 僵硬、 功能严重障 碍, 并可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33 手术切口的选择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关键是 .
参考文献 :
[] 1 Di s M , zskC I l s nD. y a cf ain e t Woae E. ei o D u mi i t n ) g x o fr i a rdu rcue l] Ci Or o e t e , o s la isf trs J. l t pR l s d t a _ n h aR
35 “ 型解剖接骨板的优点 “ ” . T” T 型解剖接骨板内固定 除起到 良好的支撑作用外, 还可以利用滑动孔改善桡骨长 度, 用远排螺钉维持掌倾角和尺偏角, 有利于关节面平整复 位, 并能有效地维持关节面解剖对位和稳定性, 提供了骨折 愈合的良好环境, 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 本组 2 例患 9 者均在术后1 进行功能锻炼。 45 d 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肿 胀消退、 减少肌肉萎缩、 防止关节黏连僵硬, 同时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和骨折愈合。 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腕关节的正常解剖 关系及稳定性, 为尽早开始功能训练, 减少并发症, 获得最好 的关节功能创造条件。“ ” T 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 稳定骨折, 固定效果可靠, 术后并发症少, 疗效确切, 但手术 时机、 手术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而术后合理的功能训练也 是手术成功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

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

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关于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的最新版本。

该分类系统是临床医生和病理学家在诊断和治疗软组织和骨肿瘤时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对肿瘤进行分类和诊断,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并且对于统计和病例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分类系统。

一、分类原则和体系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基于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将软组织和骨肿瘤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和定义。

其中,软组织肿瘤按照发生部位可以分为头颈部、躯干、四肢和未特定部位肿瘤;按照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脂肪肿瘤、平滑肌肿瘤、滑膜组织肿瘤、纤维组织肿瘤、外胚层肿瘤、神经源性肿瘤、软骨肿瘤、骨肿瘤样肿瘤等多个类别。

而骨肿瘤则按照是否为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以及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

二、变化与修订与第五版相比,第六版在肿瘤的分类和定义上进行了一些变化和修订。

新增了一些较为罕见的软组织和骨肿瘤类型,如躯干和四肢肌肉肉瘤、软骨发育不良与硬骨病、软骨肿瘤样纤维病、腺样软骨瘤、骨软骨肉瘤等。

对一些肿瘤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如骨肉瘤、软骨肉瘤、软组织肉瘤等,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的重新归类和定义。

这些变化和修订的目的在于更准确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三、临床应用与意义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该分类系统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诊断和鉴别诊断软组织和骨肿瘤,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病理学家而言,该分类系统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对肿瘤进行分级和分类,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病理学报告。

再次,对于临床研究和统计学研究而言,该分类系统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准确的肿瘤分类和定义,为疾病的发病机制、预后评估以及新疗法的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2023 CSCO骨与软组织肉瘤指南更新全文

2023 CSCO骨与软组织肉瘤指南更新全文

2023CSCO 骨与软组织肉瘤指南更新(全文)更新附录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1.新增“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章节〃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章节目录。

〃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章节目录2 .诊断与分期.病理学检查新增〃诊断-影像学诊断(软组织几种情况。

新增〃病理学检查-活检〃。

新增〃病理分期〃。

活检I级推荐对病灶的活检方式•穿刺活检(IA类证据)•切开活桧(2B类证据,•切除活检(2B类证据,H1级推荐注:a.局部肿瘤包括外科治疗前的原发肿瘤和外科治疗后的复发肿瘤两新增〃TNM分期〃。

34 .外科治疗肢体外科治疗(骨),新增〃肢体HB期经典骨肉瘤的治疗二类证据)类证据)骨盆外科治疗,新增〃骨盆骨肉瘤的治疗二5 .多学科协作新增〃多学科协作策略〃。

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的病理诊断1 .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分类尤因肉瘤EWSR1-non-ETS融合的圆细胞肉瘤CIC重排肉瘤伴BcOR遗传学异常的肉瘤2 .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组织学和分子异常新增〃EWSRI-non-ETS 融合的圆细胞肉瘤〃临床特征描述:EWSR1::NFATC2 FUS::NFATC2__________ IEWSRI=PATZI好找叁» 12∙67岁,平均32岁 1∙81岁,平均42岁性加 If1M 见》女舅・女发高位J1骨多于软ttUR.长的HfcR 和竹千上⅛.ttff 1m½τ½a.失依和胸壁.FUSNFATC2内Ia 仅½于长骨脚壁和取前那赧被IUtW.少见于四肢和头S 坦投学特点小中等大的贝加欣/极形缰胸.1»浆少或0度选品.条//以状,笊状或15❷以分布.同SRH 根化或帖液货.细岫和外多形性.柒色或泡伏.HtCHf1U.小而1»的细IH 双核形加旭.n*tmiκ增生,坏死和核分裂明R 或不明圾.CD99弥漫♦.PAX7*.NKX2.2*. C013β∙.AE1/AE3点.状♦,Hi 仪肌Sft 性(DeSEnMYo01. MyogeCm)K1神经Sft 性(5•1850X10.GFAP)标记物常Ri 性C034*.C099ffi*分子检甜EWSRI 分离獴计需要楼测融合妹囚EWSRI 分离探针褥要收测电位以因新增〃伴BCOR 遗传学异常的肉瘤〃临床特征描述:3 .辅助检测新增〃辅助检测〃手段推荐:分子检测是鉴别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的重要手段;临床-影像-病理结合,特别是组织学特点是分子诊断的基础; 建议采用IHC 、FISH 、PCR 或NGS 进行组合式诊断。

关于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的诊断

关于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的诊断
三、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占重要地位,能显示肿瘤的 准确部位、大小、邻近骨骼和软组织的改变,对多数病例 还能判断其为良性或恶性、原发性或转移性。这对确定治 疗方案和估计预后很重要。X线检查对骨肿瘤良恶性的判 断虽然确诊率较高,但由于不同肿瘤的X线表现具有多样 性,恒定的典型征象不多,因而确定肿瘤的组织类型仍较 困难。正确的诊断有赖于临床、X线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 分析,最后还需同病理检查结合才能确定。
骨巨细胞瘤
骨 巨 细 胞 瘤
(3)MRI表现
肿瘤在Tl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或中等信号, T2加权图像上多呈高信号。坏死囊变区在Tl 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 号。肿瘤内出血在T1和T2加权图像均为高信 号区。增强扫描,瘤体呈中等异常对比强化, 但囊变部分或出血部分不强化。
骨 巨 细 胞 瘤T1
一般无骨膜增生,病理骨 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 骨膜新生骨不被破坏。
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增 生,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
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 侵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
肿块,其边缘清楚。
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骨肿瘤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应注意肿瘤发病率、年龄、症状、体 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这些资料对骨肿瘤定性诊断有参考价值。 发病率:在良性骨肿瘤中以骨软骨瘤多见,恶性骨肿瘤以转移瘤为多 见,而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则以骨肉瘤为常见。 年龄:多数骨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有相对的规律性。在恶性骨肿瘤中, 年龄更有参考价值,在婴儿多为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童年与少年好 发尤文肉瘤,青少年以骨肉瘤为多见,而40岁以上,则多为骨髓瘤和 转移瘤。 症状与体征:良性骨肿瘤较少引起疼痛,而恶性者,疼痛常是首发症 状,而且常是剧痛。良性骨肿瘤的肿块边界清楚,压痛不明显,而恶 性者则边界不清,压痛明显。良性骨肿瘤健康情况良好,而恶性者, 除非早期多有消瘦和恶病质,而且发展快,病程短。 实验室检查:良性骨肿瘤,血液、尿和骨髓检查均正常,而恶性者则 常有变化,如骨肉瘤碱性磷酸酶增高,尤文肉瘤血白细胞增高,转移 瘤和骨髓瘤可发生继发性贫血及血钙增高。在骨髓瘤患者血清蛋白增 高,尿中可杳出Bence-Jones蛋白。

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治疗四肢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治疗四肢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治疗四肢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1-12-19T11:26:54.7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2期供稿作者:丁剑午1 汪育林2 万小云3 蒋为民1 刘安文1 [导读] 在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化疗中,化疗剂量强度与治疗效果和预后呈明显正相关。

丁剑午1 汪育林2 万小云3 蒋为民1 刘安文1 郭武华1 (1南昌大学二附医院肿瘤科江西南昌 330006)(2宜丰县中医院江西宜丰 336300;3万载县中医院江西万载 336100)【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2-0293-03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治疗四肢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化疗疗效和副反应的临床研究。

方法 24例四肢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用储存疗法进行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化疗。

每3周重复,至少完成2周期。

结果 1例因药泵阻塞1个周期后行全身化疗,1例因置药泵处皮肤感染未行储存化疗。

其余22例经药泵动脉化疗(2~4周期)共72个周期,化疗完全有效者8例,部分有效者10例,化疗反应无效的2例。

结论使用储存疗法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化疗在四肢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副作用能耐受,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动脉灌注化疗四肢骨软组织恶性肿瘤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青少年致残,甚至致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20年来,随着化疗的开展及逐步完善,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新辅助化疗为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患者保留肢体及功能带来了希望。

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储存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完善,使化疗药物能反复通过动脉灌注方式给予,大大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肿瘤坏死率,从而降低局部复发,提高患者保肢率。

同时,降低全身毒副反应。

该疗法的使用为四肢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保留肢体及功能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感染性疾病诊疗练习题

感染性疾病诊疗练习题

感染性疾病诊疗练习题1.与欧美不同的是,我国流行的艰难拟梭菌优势克隆之一是AA.ST 37B.RT 078C.RT 027D.ST 12.下列哪个年龄段的人是艰难拟梭菌感染的高发人群DA.<5岁B.18-44岁C.65-84岁D.>85岁3.艰难拟梭菌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腹泻有好转,需要及时复查粪便,没有艰难拟梭菌检出后再予以停药。

X4.艰难拟梭菌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腹泻有好转,腹泻停止2-3天后即可停药。

X5.如果能耐受,艰难拟梭菌感染患者首选甲硝唑治疗,便宜、方便。

X6.质子泵抑制剂会增加CA-CDI的风险。

7.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mNGS技术的主要作用是CA.加速检测速度B.降低检测成本C.扩大检测的微生物种类D.提高检测的准确性E.缩短检测时间8.信息化推动分级/多级报告模式的目的不包括:BA.加速检测速度B.降低检测成本C.减少报告错误D.满足不同临床场景的需求E.提高医生对检测结果的理解9.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推动微生物解释性报告和整合性报告的目的是BA.加速检测速度B.提高医生对检测结果的理解C.缩短检测周期D.降低检测成本E.扩大检测范围10.多科协作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主要意义是DA.提高检测速度B.降低检测成本C.减少误诊率D.促进学科间合作与优势互补E.缩短患者等待时间11.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DA.检验速度过慢B.微生物种类单一C.检验结果的准确性D.临床情况的多样性E.检验成本过高12.为了实现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效益最大化,应该采取哪些措施CA.降低检验速度以提高准确性B.增加检验成本以提高质量C.探索整合多种技术和方法D.限制检验范围以减少复杂性E.减少微生物种类的检测以提高效率13.在微生物解释性报告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ABCA.微生物的种类B.患者的病史C.抗生素的敏感性D.医疗保险类型E.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14.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多级报告模式可以根据什么进行划分CA.检验结果的种类B.患者的年龄C.同临床场景的需求D.医院的等级E.检验的成本15.在快速质谱鉴定技术中,常用的检测样本是BA.病毒B.细菌C.眼泪D.水样E.粪便16.实现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信息化处理主要可以达到以下哪些目的CDA.加快检测速度B.减少检测成本C.提高报告的可读性D.实现结果的电子化存储与分享E.限制检测范围以提高效率17.艰难拟梭菌有哪些编码毒素ABDEA.tcdAB.tcdBC.tcdCD.cdtAE.cdtB18.哪些方法可用于实验室诊断艰难拟梭菌感染ABCDEA.毒素检测B.GDH检测C.产毒细菌培养D.细胞毒中和试验E.GenXpert19.感染人数最严重的病原体不包括以下哪个CA.新冠病毒B.登革热C.HPVD.肝炎20.以下哪个不是分子POCT的关键指标DA.速度快B.价格便宜C.易于使用D.个样本同时检测21.关于LAMP恒温扩增,哪个说法是错误的BA.KAMP扩增产生焦磷酸/氢离子的累积MP扩增是类似PCR的线性扩增的过程C.采用的Bst酶耐受性较强,可以免去特殊的提取试剂MP扩增速度很快22.常见的微流控不能靠哪种作用来驱动DA.毛细作用B.气压差C.柱塞泵D.磁场23.分子快检产品的产业化需要完成哪些关键步骤ABCDA.临床试验B.设计生产流程C.分析性能测试D.注册检测24.H PV病毒感染阳性后,转为宫颈癌的概率是很高的。

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综合治疗进展

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综合治疗进展

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摘要在我国, 原发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2%~3 %, 其中1/3 是恶性骨肿瘤, 多数在确诊后已发生肺等其他部位转移, 如何进行综合性治疗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

本文简要介绍了手术、化疗、生物治疗和放疗等方面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进展。

资料表明化疗和生物治疗发展很快, 化疗的进展使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大大延长,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当一部分患者获得了根治;生物治疗则为彻底根治这类疾病提供了可能, 已经用于治疗一些晚期患者, 取得了一定效果, 有可能是继化疗后又一个治疗恶性骨肿瘤的里程碑。

1 手术治疗骨肿瘤外科治疗目前已结合了骨关节外科、显微外科、胸腹外科以及血管神经外科的方法和技术, 在辅助化疗条件下,有选择的做带瘤骨段切除和修复重建手术。

肿瘤位置和大小、原发灶转移、对化疗的反应、外科手术解脱等各自在判断骨肉瘤预后方面具有价值, 外科手术和化疗的组织反应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软组织肉瘤的治疗与骨肉瘤的治疗基本相同:非根治性手术并未发现对局部复发和生存率有不利影响;保肢手术与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没有相关性;此点已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机构开展的前瞻性研究所证实。

手术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且边缘阴性, 如有可能, 切除肿瘤应包括2~3 cm 正常组织。

2 化疗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

肿瘤对术前化疗的反应率与局部复发和生存率存在对应关系;阿霉素和顺铂是最有效的化疗药物, 但毒性也较大;HDMTX 给药方法和药代动力学对化疗结果的影响是重要的, 顺铂动脉给药效果较静脉给药效果好, 阿霉素剂量强度与组织学反应存在密切关系, 一次大剂量给药较持续给药效果好;异环磷酰胺联合化疗可增加肿瘤坏死率和患者生存率;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e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facto r, G-CSF)可增加ADM/CDP 的剂量强度, 骨肉瘤化疗的间隔也可从原来的 3 周缩短到2 周, 甚至更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 线平片: 线平片 发生于骨端,偏侧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 发生于骨端,偏侧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 肿瘤内部可呈皂泡状改变(骨嵴分隔而成), 肿瘤内部可呈皂泡状改变(骨嵴分隔而成), 分为分房型及溶骨型。 分为分房型及溶骨型。 病变局部肿瘤呈膨胀性生长, 病变局部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周围有一薄层 骨性包壳,若包壳不完整, 骨性包壳,若包壳不完整,则提示肿瘤生长 活跃。 活跃。 破坏周围没有硬化环,少有骨膜反应。 破坏周围没有硬化环,少有骨膜反应。 肿瘤弥漫性浸润性破坏,骨膨胀不明显。 肿瘤弥漫性浸润性破坏,骨膨胀不明显。若 侵犯周围软组织、出现软组织肿块, 侵犯周围软组织、出现软组织肿块,肿瘤边 缘出现筛孔状和虫蚀状骨破坏, 缘出现筛孔状和虫蚀状骨破坏,并出现骨膜 反映,则提示为恶性。 反映,则提示为恶性。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病理组织学分级

基质细胞少而排列疏松, Ⅰ 级 : 基质细胞少而排列疏松 , 形态及大小 一致, 偶尔见核分裂象。 多核巨细胞多, 一致 , 偶尔见核分裂象 。 多核巨细胞多 , 核 也多, 胞浆内常见空泡及吞噬现象。 也多 , 胞浆内常见空泡及吞噬现象 。 基本为 良性,具低度侵袭性。 良性,具低度侵袭性。 基质细胞数量多, 排列紧密, Ⅱ 级 : 基质细胞数量多 , 排列紧密 , 具一定 异型性, 核分裂象常见, 并有病理性核分裂。 异型性 , 核分裂象常见 , 并有病理性核分裂 。 多核巨细胞数量多少不等, 体积缩小, 多核巨细胞数量多少不等 , 体积缩小 , 具异 型性。介于两者之间。 型性。介于两者之间。 基质细胞分化不良, 有明显异型性, Ⅲ 级 : 基质细胞分化不良 , 有明显异型性 , 核分裂象多见, 有病理性核分裂。 核分裂象多见 , 有病理性核分裂 。 多核巨细 胞数量少, 体积小, 核量也少, 胞数量少 , 体积小 , 核量也少 , 有明显异型 恶性。 性,恶性。
医学影像学
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三)骨与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骨肿瘤可分为原发和继发; 骨肿瘤可分为原发和继发; 根据组织学分为良性与恶性; 根据组织学分为良性与恶性; 通常良性较恶性多见, 通常良性较恶性多见,恶性中以 转移性肿瘤多见。 转移性肿瘤多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肱骨骨囊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CT表现: 表现: 表现
骨囊肿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骨质缺损区, 边界清楚,与正常骨小梁交界处无骨质 增生硬化。 受累区骨皮质轻度膨胀变薄,周围软组 织无改变。 囊内CT值为水样密度,密度均匀。 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骨肉瘤表现复杂,根据X 骨肉瘤表现复杂,根据X线表现的 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成骨型骨肉瘤:以肿瘤骨的形成为主, 成骨型骨肉瘤:以肿瘤骨的形成为主, 常初发于干骺端。 常初发于干骺端。 溶骨型骨肉瘤:以骨质破坏为主, 溶骨型骨肉瘤:以骨质破坏为主,边界 不清。 不清。 混合型骨肉瘤:兼有成骨与溶骨。 混合型骨肉瘤:兼有成骨与溶骨。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左 胫 骨 骨 巨 细 胞 瘤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MRI表现: MRI表现: 表现
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 坏死囊性变区,T1WI信号较低,T2WI 高信号。 肿瘤内出血T1WI和T2WI均高信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冠状位 T1WI
冠状位 T2WI
一般无骨膜增生, 骨 膜 一般无骨膜增生,病理骨折后可 有少量骨膜增生, 增块影,如有肿块, 侵入软组织形成肿块, 周 围 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肿块, 侵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 软组织 其边缘清楚 织分界不清 变 化 周围血管有受压、拉直、移位、 出现肿瘤病理血管、 血 管 周围血管有受压、拉直、移位、 出现肿瘤病理血管、新生毛细血管 丛,肿瘤性血湖或肿瘤性动静脉瘘 造 影 分离等改变 动脉缺损等表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
肿瘤性骨质破坏: 肿瘤性骨质破坏:骨髓腔内不规则溶骨性破 呈筛孔状、斑片状、 坏,呈筛孔状、斑片状、虫蛀状或为大片不 规则溶骨区。 规则溶骨区。 肿瘤骨形成:呈云絮状 针状、象牙质样。 呈云絮状、 肿瘤骨形成 呈云絮状、针状、象牙质样。 骨膜反应: 早期多显示为层状, 骨膜反应 早期多显示为层状,其次为 放射 晚期,因肿瘤向周围扩大, 状,晚期,因肿瘤向周围扩大,可以破坏骨 膜新生骨,仅在两端残留形成三角形改变, 膜新生骨,仅在两端残留形成三角形改变, 称为Codman氏三角。 氏三角。 称为 氏三角 软组织肿块: 肿瘤向周围突破, 软组织肿块 肿瘤向周围突破,形成圆形或 卵圆形肿块,可有瘤骨出现。 卵圆形肿块,可有瘤骨出现。 病理性骨折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囊内容物信号与水的信号一致。 囊内容物信号与水的信号一致。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低信号, 高信号。 低信号 高信号 边界光滑。 边界光滑。 有出血见液-液平面 液平面。 有出血见液 液平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影像中心
2、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骨肉瘤
是起源于骨间叶组织肿瘤细胞能直接形成肿瘤性类 骨组织或骨组织的常见恶性骨肿瘤。 骨组织或骨组织的常见恶性骨肿瘤。 临床与病理】 【临床与病理】 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股骨下端、 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 上端、肱骨上端,干骺端为好发部位。 上端、肱骨上端,干骺端为好发部位。 临床局部渐进性疼痛、肿胀、伴有功能障碍。 临床局部渐进性疼痛、肿胀、伴有功能障碍。 病理上由明显间变的梭形或多边形肉瘤细胞组成, 病理上由明显间变的梭形或多边形肉瘤细胞组成, 易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易见病理性核分裂像。肿瘤细胞直接形成肿瘤性类 骨组织或骨组织。 骨组织或骨组织。 肿瘤外观多彩状, 肿瘤外观多彩状,取决于肿瘤骨质及软骨的含量以 及出血、坏死等继发改变的程度。 及出血、坏死等继发改变的程度。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股 骨 骨 肉 瘤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股骨骨肉瘤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股 骨 骨 肉 瘤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肱 骨 上 端 骨 肉 瘤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CT :基本同平片,骨质破坏和骨 质增生,软组织肿块沿破坏区生长, 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见肿瘤骨。 MRI: MRI:肿瘤呈T1WI不均匀低信号, T1WI T2WI不均匀高信号,髓腔内侵犯表 现为骨髓组织被肿瘤组织取代。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
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单房性骨透 明区,内无结构,由于存在骨嵴, 明区,内无结构,由于存在骨嵴,可显示为 多房性投影。 多房性投影。 囊肿常位于邻近骺板的长管状骨干骺端或骨 干骨髓腔的中心,但不能超越骺板, 干骨髓腔的中心,但不能超越骺板,少数呈 偏心性位于一侧,沿骨纵轴发展。 偏心性位于一侧,沿骨纵轴发展。 囊肿不断增大时, 囊肿不断增大时,周围有一薄层骨质硬化环 包绕,有时呈膨胀性破坏, 包绕,有时呈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为薄层 骨壳,无骨膜增生,其横径一般不大于骺板。 骨壳,无骨膜增生,其横径一般不大于骺板。 常见并发症为病理性骨折,见碎片陷落征。 常见并发症为病理性骨折,见碎片陷落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读片注意点: 读片注意点:
发病部位: 病变数目: 骨质变化: 骨膜增生: 周围软组织变化: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良 生 情 性 恶 性 长 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 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 况 但可引起压迫移位 无转移 呈膨胀性骨质破坏, 局 部 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 限清晰,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 骨变化 限清晰,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 膨胀, 膨胀,保持其连续性 生长迅速,易侵及临近组织、 生长迅速,易侵及临近组织、 器官 有转移 呈浸润性骨破坏, 呈浸润性骨破坏,病变区与正常 骨界限不清,边缘不整, 骨界限不清,边缘不整,累及骨 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与缺损, 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与缺损, 可有肿瘤骨 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 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并 可被肿瘤侵犯破坏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1、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
( 1 )骨巨细胞瘤
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及复发倾向的原发性 骨肿瘤,起源于骨骼结缔组织之间充质。 骨肿瘤,起源于骨骼结缔组织之间充质。
【临床与病理】 临床与病理】
20—40岁年龄段多见,好发于股骨下端、胫 岁年龄段多见,好发于股骨下端、 岁年龄段多见 骨上端、桡骨下端。 骨上端、桡骨下端。 临床有局部疼痛、肿胀、压痛。 临床有局部疼痛、肿胀、压痛。 病理由梭形和卵圆形的单核基质细胞及大量 散布在其间的多核巨细胞组成。 散布在其间的多核巨细胞组成。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 2 )骨囊肿
并非真正的骨肿瘤,而是一种瘤样病变。 并非真正的骨肿瘤,而是一种瘤样病变。
【临床与病理】 临床与病理】
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 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尤以股 肱骨上端多见。 骨、肱骨上端多见。 临床一般无症状,有时患骨轻微疼痛和压痛, 临床一般无症状,有时患骨轻微疼痛和压痛, 大多发生病理性骨折而发现。 大多发生病理性骨折而发现。 可能由于骨内出血伴有进行性骨吸收及液化而 形成。 形成。 囊腔内充有澄清黄色略带血红的液体。 囊腔内充有澄清黄色略带血红的液体。囊肿壁 为结缔组织。囊肿周围为光滑的骨壁, 为结缔组织。囊肿周围为光滑的骨壁,骨壁上 有高低不同的骨嵴。 有高低不同的骨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