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聂耳的阅读答案
聂耳短文答案

聂耳短文答案【篇一:二年级课内阅读练习】《黄山奇石》2-5自然段阅读练习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下来的一个大桃子,()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我发现第一自然段中所填的词语都是(),从这些词语中我感受到“仙桃石”很()。
3.哪些句子写出了“猴子观海”的样子,用“﹏﹏”画出来。
4.用“△”把“猴子”的动作画出来。
5.“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用“” 画出来。
6.用“△”把“仙人”的动作画出来。
7.文中一词说明“仙人指路”特别有趣。
8.这巨石为什么叫“金鸡叫天都”呢?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二、《少年聂耳》阅读练习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用“﹏﹏”画出表现聂耳专注吹笛子的句子。
3.用“”画出哥哥对聂耳雨中练笛子的态度的句子。
4.第一节朗读时要读得、,以表现聂耳练笛子的专心。
最末一句要读出的语气。
5.这两段话主要写6.你喜欢聂耳吗?为什么?7.从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知道:我国的国歌《》就是聂耳谱曲的。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不是太简单了吗?”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吗?这就错了,在()个鸡蛋当中,没有哪两个是()相同的。
每个鸡蛋从不同的()去看,()也不一样。
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和(),使你能看得准确,画得熟练。
”1.这篇短文选自课文《》。
2.请你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3.用“~~~”画出达芬奇的话,用“”画出老师说的话。
朗读时,达芬奇的话,要读出达芬奇的语气。
老师的话要读出的语气。
4.照样子写词语。
又快又像5.我会写出近义词。
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及答案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 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 .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C .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 .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2.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16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
这位民族英雄是A .林则徐B .魏源C .严复D .邓世昌 3.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
你知道其中第一幅(见右图)展示的是什么壮观的场面?A.虎门销烟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渡江战役 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 5.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A.广东番禹B.广西桂平金田村C.湖北武昌D.江苏南京 6.洋枪队统领华尔被太平军击毙于A .上海B .青浦C .南京D .慈溪7. 下图是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
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A.俄国 B .美国 C.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8.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与“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南京条约》 9.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
他是A .左宗棠B .李鸿章C .林则徐D .张之洞 10.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中俄《爱珲条约》B.中美《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中英《北京条约》11.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A .取得约定关税特权B .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C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D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12.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A .《马关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爱珲条约》 1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训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
(6分)1.那位维吾尔族老乡特别好客,盛.(shènɡ chénɡ)情邀我去他家做客,并给我盛.(shènɡ chénɡ)了一大碗奶茶。
2.想到先烈们为了革命事业流的鲜血.(xiě xuè),我擦破手指流的这点儿血.(xiěxuè)算什么!3.国庆节这天,店铺.(pū pù)门前铺.(pū pù)上了红地毯。
二、拼一拼,写一写。
(16分)pō shuǐ shēn yè huā pào bā jiǎo lóushènɡ lì tónɡ zhì jūn duì yì nián yí dù三、照样子,给生字加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写下来。
(6分)四、读句子,选出加点词的意思,在序号上打“√”。
(9分)1.她专心看书,连小猫跳到书桌上都没有察觉..。
(①观察②发觉)2.敌人威胁..刘胡兰说:“不说就打死你!”(①用武力威逼、恐吓②十分害怕)3.凝视..着墙上抗战烈士的照片,我陷入了沉思。
(①专注地看②向高处望)五、看图,遇到下列情况,应该选用什么交通工具呢?(填序号)(6分)①②③④1.爷爷病倒了,爸爸连忙给120急救中心打电话,()很快就来了。
2.科学家乘坐()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3.今天下大雨了,爸爸开()送我去上学。
六、老师带同学们观看了红色电影。
(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6分)老师:看完这部电影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革命先烈舍身为国多么伟大呀老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学习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七、背一背,填一填。
(9分)1.者竟成。
2.当存。
3.穷且益坚,不坠之。
八、选一选。
(填序号)(10分)1.通过学习,我认识了()的刘胡兰和()的朱德。
八上历史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步训练1.解放战争时期,除大报大刊外,共产党新出了报纸,如《江海导报》《前线报》《紫石大众》《泰兴大众》《靖江大众》《翻身报》等县报。
仅从报纸名称上看,共产党创办报纸的特点是A.中西合璧,雅俗共赏B.报道及时,覆盖面广C.办报先锋,影响深远D.服务大众,扎根地方2.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
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
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
”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C.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D.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3.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的太原古县城有一座文庙,文庙是尊崇和纪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先圣先贤的庙宇,文庙也是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清光绪末年文庙停学。
太原古县城文庙停学的原因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B.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C.清末科举制的废除D.战争频繁导致生源减少4.王先生生活在1919年的上海,以下哪项内容不符合他的生活()A.他每天乘坐公交车去上班,周末则可以驾驶汽车去朋友家参加聚会B.他已经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短发让他觉得特别清爽C.他仍然使用八股文行书作文D.每天他都会阅读《申报》,了解时事变化5.郭沫若在描述科举废除前后的情况时说:“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
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科学知识了。
”由此看来,科举制度的废除()A.阻碍了近代中国科学知识的传播B.促使近代民众开眼看世界C.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利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6.《无锡白话报》(下图)创办于19世纪末,其创办人裘廷梁在序言中说:”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
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第一义。
“由此判断,该报的创办旨在A.反对愚昧,提倡民主科学B.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C.引导舆论,创设革命氛围D.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7.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赴日留学的热潮。
音乐家聂耳的阅读答案

篇一:音乐家聂耳的阅读答案音乐家聂耳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他从小喜欢唱歌,也爱听人家唱歌。
一首歌曲,他听上两遍就会了。
聂耳不仅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
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
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
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的一切。
有一天,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雨了。
悠扬的琴声透过雨雾,飘落在河边的小?上。
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1.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小段围绕什么写的?请把和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词语。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短文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他善于动脑,十分刻苦。
2.围绕学习非常刻苦写的。
划去的句子: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
3. 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
糊口:勉强维持生活。
4. 略音乐家聂耳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从小喜欢唱歌.也爱听人家唱歌.一首歌曲.他听上两遍就会了. 聂耳不仅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的一切.有一天.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雨了.悠扬的琴声透过雨雾.飘落在河边的小?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1.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2.第二小段围绕什么写的?请把和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画去. 3.解释词语. 全神贯注: 糊口: 4.读了短文有什么感想?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车开了一小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的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车开了一小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的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电影的主题歌就是.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后来.这首歌词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1.将下面画线的部分用词语替代.(1)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2)他把自己关在简单又狭小的住房里.(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我国的国歌是.是由作词. 作曲.(2)我国国歌的开头句是 .结尾句是 .3.聂耳是怎样为谱曲的? 4.“国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句中“最强音指的是( )a.这首歌中有许多的强拍.b.唱这首歌要用最大.最重的音.c.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坚定有力.把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体现出来了.5.唱一唱国歌.说说你唱国歌时的感受!篇二:音乐家聂耳的阅读答案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聂耳与国歌

词语
世纪 抗日救亡 浴血奋战 生死存亡 怒潮 侵略 英勇 占领 燃烧 爆发 怒潮 挥动
奔涌而出
山呼海啸
不屈不挠
鼓舞
前赴后继
奋勇前进
二读课文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脉络。 1.标出自然段。 2.想想课文分别讲了哪几个“镜头”。
三读课文
第 一 段
思考:《义勇军进行曲》 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情况 下创作出来字的?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占 领了我国东北三省,中华民族处于 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人民掀 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潮。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 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 工、罢课,向国民党请愿和游行示威, 反对不抵抗政策。各地人民还组织“抗 日救国会”,支援抗日军队和开展抵制 日货等活动,不久就发展成为全国规模 的群众运动。
学习生字
ji sheng 纪 省
纪律 年纪
zu 族 nie 聂
wang wei yong 亡 危 勇 shao 烧 hui 挥
勇敢 英勇
jing shou 景 首
省长 湖南省
民族 逃亡 危险 族长 亡命之徒 危机
fu 赴
景物 首领 幻景 昂首挺胸
姓聂 聂耳
烧火 指挥 奔赴 燃烧 挥手致意 前赴后继
六 聂 耳 与 国 歌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东北 三省,进而想侵吞整个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 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的怒潮。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敌人英勇战斗的情景, 深深感动了剧作家、诗人田汉。他创作了一部叫 《风云儿女》的电影剧本,还写了一首叫《义勇 军进行曲》的歌词,作为电影的主题歌。年轻的 音乐家聂耳看到了这首歌词,非常激动,为歌词 谱了曲。
少年聂耳阅读理解

少年聂耳阅读理解(最新版)目录一、聂耳的生平简介二、聂耳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1.家庭环境的影响2.个人努力的作用3.社会环境的促进三、聂耳阅读理解的成就四、聂耳阅读理解的启示正文一、聂耳的生平简介聂耳,原名聂鸿声,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也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他出生于 20 世纪初,自幼就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过人的才华。
在家庭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下,聂耳逐渐在音乐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音乐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聂耳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1.家庭环境的影响聂耳的家庭环境对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特别是对他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他们为聂耳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鼓励他多读书、多思考,培养他的阅读理解能力。
2.个人努力的作用聂耳本人对知识的渴求也是他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
他从小就喜欢阅读,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音乐方面的书籍,他都广泛涉猎。
通过大量的阅读,聂耳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而且培养了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3.社会环境的促进当时的社会环境对聂耳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 世纪初,我国正处于民主革命的高潮,各种新思想、新文化不断涌现,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聂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通过阅读各种先进书籍,不断吸收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聂耳阅读理解的成就聂耳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通过阅读理解,深刻领会了音乐艺术的精髓,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优秀作品,如《义勇军进行曲》等,对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聂耳阅读理解的启示聂耳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首先,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其次,个人努力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多思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国之歌者—聂耳》练习与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国之歌者—聂耳1932年4月,聂耳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诗人田汉,通过田汉与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参加了“左翼戏剧家联盟”组织的各种活动。
1933年初,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日子里,聂耳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田汉和监誓人夏衍在联华影业公司的一个摄影棚里,为他秘密举行了入党宣誓。
1933年6月他在日记中写道:“音乐与其他艺术(诗、小说、戏剧)一样,它是代替大众在呐喊,大众必然会要求音乐新的内容和演奏,并要求作曲家的新态度。
”随后,聂耳为电影《母性之光》创作了插曲《开矿歌》,以民间劳动号子的节奏来表现劳苦大众的斗争生活,向靡靡之音开了第一炮。
1934年4月,聂耳加盟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他和先期进公司的任光、安娥等人以灌制畅销电影歌曲为名,出版了一大批进步歌曲唱片。
这一年成了聂耳创作最丰的一年。
创作《新女性》时,他天不亮就去纱厂体验女工上班的辛苦。
他还在街上与小报童交上了朋友,天天问寒问暖,著名的《卖报歌》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1933年冬,某天聂耳路过上海霞飞路口,看见一个外号叫“小毛头”的小女孩正在卖报,叫卖声如歌唱一般动听。
了解小毛头的身世后,聂耳决定为这个可怜的报童创作一首歌曲,于是他匆匆地去找词作家安娥。
当聂耳拿着安娥作词、他谱曲的《卖报歌》唱给小毛头听时,小毛头非常高兴,但又提出,能不能把铜板买几份报写进歌词,那样就能边唱边卖了。
聂耳马上回去找安娥,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1934年夏,聂耳为影片《大路》作曲时,先到上海郊区的筑路工地与工人们一起拉压路的大铁磙,体验他们的劳动生活,并就自己创作的《大路歌》《开路先锋》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今天,辞典里有关“聂耳”这一词条,在“《国歌》的作曲者”后面通常都会加上一句“中国新音乐的创始人”。
所谓作曲家的新态度,聂耳是个很好的开拓者。
1935年春,聂耳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四首抗日救亡歌曲,又上了国民党当局的黑名单。
(文言文阅读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国之歌者—聂耳》练习与参考答案

《国之歌者一聂耳》练习与参考答案文言文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国之歌者一聂耳―年4月,聂耳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诗人田汉,通过田汉与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参加了左翼戏剧家联盟”组织的各种活动。
____ 初,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日子里,聂耳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田汉和监誓人夏衍在联华影业公司的一个摄影棚里,为他秘密举行了入党宣誓。
年6月他在日记中写道:音乐与其他艺术(诗、小说、戏剧)一样,它是代替大众在呐喊,大众必然会要求音乐新的内容和演奏,并要求作曲家的新态度。
”随后,聂耳为电影《母性之光》创作了插曲《开矿歌》,以民间劳动号子的节奏来表现劳苦大众的斗争生活,向靡靡之音开了第一炮。
____ 年4月,聂耳加盟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他和先期进公司的任光、安娥等人以灌制畅销电影歌曲为名,出版了一大批进步歌曲唱片。
这一年成了聂耳创作最丰的一年。
创作《新女性》时,他天不亮就去纱厂体验女工上班的辛苦。
他还在街上与小报童交上了朋友,天天问寒问暖,著名的《卖报歌》就个外号叫小毛头”的小女孩正在卖报,叫卖声如歌唱一般动听。
了解小毛头的身世后,聂耳决定为这个可怜的报童创作一首歌曲,于是他匆匆地去找词作家安娥。
当聂耳拿着安娥作词、他谱曲的《卖报歌》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年冬,某天聂耳路过上海霞飞路口,看见一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作曲时,先到上海 (省、市、 区、县)的筑路工地与工人们一起拉压路的大铁磙,体验他们的劳动 生活,并就自己创作的《大路歌》《开路先锋》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今天,辞典里有关 聂耳”这一词条,在《国歌》的作曲者”后面通常 都会加上一句 中国新音乐的创始人”。
所谓作曲家的新态度,聂耳是 个很好的开拓者。
____ 春,聂耳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四首抗日救亡歌曲,又上了国民党当局的黑名单。
党组织决定 让聂耳到日本暂避,再去欧洲和苏联学习,聂耳也希望借此机会出国 深造。
【最新文档】昆虫音乐家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昆虫音乐家阅读答案篇一:伟大的音乐家阅读答案乡下一间(A.简朴 B.简陋 C.简单)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闭目(A.观赏 B.倾听 C.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上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的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我去关照一下,让他不要让水流下来?”“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先生正(A.集中精力 B.全神贯注 C.津津有味)地弹着。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A.纳闷 B.苦闷 C.思索),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好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1.楼上滴水的原因是什么?答:答案解析: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将正确的选项填在下面括号中。
()()()()正确答案:B B B A3.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A.伟大的音乐家 B.漏水了 C.优美的钢琴声正确答案:A4.客人为什么不让服务员打扰贝多芬?答:答案解析:看到贝多芬这么忘我、勤奋地练习钢琴,旅客内心充满敬佩,不忍心打断他练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第七、八单元综合测试题 含答案

第七、八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
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
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A.广州B.重庆C.西安D.北平2.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右图是中共和谈代表与美国驻华大使在延安机场的合影。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B.联合蒋介石抗日C.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D.结束长期内战局面3.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4.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
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
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6.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
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7.194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献词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此,中共于4月发动了( ) 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8.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
音乐家聂耳的阅读题及答案

音乐家聂耳的阅读题及答案聂耳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音乐家聂耳》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音乐家聂耳》阅读原文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他从小喜欢唱歌,也爱听人家唱歌。
一首歌曲,他听上两遍就会了。
聂耳不仅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
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
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
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的一切。
有一天,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雨了。
悠扬的琴声透过雨雾,飘落在河边的小?上。
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音乐家聂耳》阅读题目1.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小段围绕什么写的?请把和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词语。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短文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音乐家聂耳》阅读答案1.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他善于动脑,十分刻苦。
2.围绕学习非常刻苦写的。
划去的句子: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
3. 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
糊口:勉强维持生活。
4. 略。
2016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试题卷首语:同学们,小学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仔细读要求,认真完成题目,争取向母校、也向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吧!注意书写整洁。
加油!一、知识与运用。
(40分)(一)、认真听老师读一段文字,完成下面的练习。
(6分)1、填空。
(每空1分,共4分)(1)聂耳是我国(),他酷爱()。
(2)1931年聂耳写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首曲子被定为()。
2、简要回答。
(1分)聂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国歌的前两句。
(1分)(二)、读一读下列词语,并写出你读了词语后所想到的画面。
(每空2分,共4分)循循善诱:我仿佛看到:无微不至:我仿佛看到:(三)、按照例句发挥想象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修改下列病句,注意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
(每句2分,共4分)(1)这歌声虽然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有什么不同。
(2)我敢肯定,小红和小强今天可能不会来我家了。
(五)、认真读一读,选一选。
(10分)(1)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用词造句很讲究,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请教恭候拜托久违留步失陪请人指教用麻烦别人用等候客人用好久不见用(2)乘车时希望有一个座位,这也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舒服。
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的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A)、(B)、(C)顺序错乱,应调整为:(1)(A)、(B)、(C)(2)(B)、(A)、(C)(3)(B)、(C)、(A)、(3)下列多组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发挥作用发展经济发扬形象B、保卫祖国保护联系保持视力C、改进工作改正缺点改善生活(4)甲、乙、丙三人都说地上的水多,说得最形象的是 ( )A、甲:地上真湿!B、乙:地上的水真多!C、丙:哈哈,可以行船了!(5)下列话说得比较得体的是( )A、“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功夫,太抱歉了!”B、“晚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先等一等。
第21课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毛泽东
陈嘉庚
陈嘉庚(1874—1961年),又名甲 庚,字科次,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教育事 业家,出生于福建同安县集美村。他将一 生中积累的资财都用在兴办学校的事业上, 不但在国内创办了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和 远近闻名的厦门大学,创办和资助了近百 所学校,而且在海外也创办并赞助了许多 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因此,毛泽东赞 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人们也 将他视为“华侨爱国爱乡热心教育事业的 楷模”。与此同时,他对中国革命、抗日 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设等也都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侯德榜,福建闽侯人。 早年在美国攻读化学工程 专业,获博士学位。是我 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之一。在他的技术指导下, 中国生产出“红三角”碱。 1943年,首先在实验室完 成连续生产纯碱和氯化氨 的联合制碱工艺。此法被 世人称为“侯氏制碱法”。 主要著作有《碱的制造》、 《制碱》、《制碱工学》 等
冼星海
二、海外华侨支援抗战
方式:组织团体、捐献物资、 创建大学 代表:陈嘉庚
聂耳,19 33年初加入中 国共产党。成为 中国新音乐的开 路先锋和反法西 斯的勇士。
《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田汉词 聂耳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候课要求
1、准备好历史课本,红蓝双色 笔。 2、上课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 3、回答问题要大胆、大方和大 声。 4、预习内容:第21课。
第21课
同仇敌忾
为抗战发出怒吼 一切为了胜利 华侨旗帜陈嘉庚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检测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检测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课内阅读ㅤㅤ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ㅤㅤ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给第二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欢蹦乱跳:(3)在文中括号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填序号)①果然②当然(4)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的原因是A.灰雀飞回来了,与男孩无关。
B.列宁既为灰雀回来而快乐,更为男孩的诚实而快乐。
(5)你有过男孩这样的经历吗?举例说一说。
2.课外阅读ㅤㅤ①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
从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类誉为“岁寒三友”。
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
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
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ㅤㅤ②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用横线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岁寒三友”是指竹子和、。
(3)连一连。
穿过硬土刺破顽石脱去笋衣(4)作者由竹子想到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
(5)“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这里,具体指什么精神?生活中,你在什么时候(地方)看到谁具有这样的精神?3.【梳理与探究】ㅤㅤ有一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
ㅤㅤ到了收获的季节,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收获那天,老婆婆只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来,并没有把他摘走。
笛声化作民族魂的阅读答案乔忠延甜甜的笛声的阅读答案

笛声化作民族魂的阅读答案乔忠延甜甜的笛声的阅读答案乔忠延的《笛声化作民族魂》里写的关于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笛声化作民族魂有什么含义呢?下面由WTT为你带来关于笛声化作民族魂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笛声化作民族魂的阅读材料昆明甬道街边的聂耳故居很平常,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好在是座两层楼。
严格地讲,这不是聂家的祖业,是房东杨家的房产。
聂耳就出生于这里。
他童年在这里度过,直到十八岁振翅远飞。
进入院落,悠扬的音韵便萦绕在耳畔。
不过,那并不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而是竹笛吹出的稚嫩音韵。
对这笛音,小学课本中有篇文章曾有还原,“悠扬的笛声飘扬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吹笛子。
”确实,聂耳能把笛子吹得优美迷人,但是,那其实是后来的事,是聂耳勤奋地拜师学习提高技艺的结晶。
先前并不是这样,他吹出的声音不悠扬,也不婉转,甚至有些刺耳。
教聂耳吹笛子的师傅姓邱,名字如同姓杨的房东一般,没人记得。
可是,若是没有他的启蒙教导,就不会有后来响亮于神州大地的聂耳。
而且,这位邱师傅还不是音乐教师,只是一位木工。
吹笛子是他做木工活儿歇息时的业余爱好。
勤奋好学,让聂耳叩开了通向音乐的门扉。
不止如此,勤奋好学也让他叩开了通向知识的门扉。
聂耳上学不久后,父亲便去世了,家庭陷入困境,连他的学费也没有着落。
母亲卖掉心爱的八音钟才凑够学费,可还缺书钱。
在学校里,聂耳长知识,长思想,随着个头的增高,眼界也更加开阔了。
他看到祖国积弱积贫,时刻梦想着国家能富裕强大。
他把满腔热情寄托于变革,为之呼吁奔走,并鼓动同学和自己一道呼吁奔走。
然而,时局能忍受弱贫保守,却容忍不下激进变革,聂耳被列入另册,难以在昆明再待下去,只有告别昆明。
离开昆明后,聂耳飘零到上海,靠在商号当伙计维持一日三餐。
还是音乐,改变了聂耳的境遇。
有一天,他看到《申报》刊出联华影业公司音乐歌舞学校招收学员的广告,身上沉睡的音乐细胞马上被激活了,便去报考。
《感念聂耳》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理解
他在黑暗中寻求真理的火光,他从迷雾里感受时代的主题,他于生活深处激发艺术的灵感,他自劳苦大众中锤炼民族的心声。
他演艺、作曲,他入党、出国,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用头颅撞击五千年的晨钟暮鼓,用灵魂守望长江与黄河母亲。
像需子牛一样耕耘满目疮痰的大地,他播种爱与尊严;如擎天柱般坚挺于中流,他任凭浪击澜摧。
于是,他终于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的宏音,发出风云时代的最强音,振奋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寄托中国人民的理想与信念,催生伟大祖国的新纪元。
聂耳,他让我们捍卫人的尊严,不甘为奴隶;他让我们强劲,不惜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他让我们居安思危、危中求生、生生不息;他让我们奋争创新,直到永远,永远。
1.根据释义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到括号里。
(1)指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
(2)不断产生没有停息。
()
2.“满目疮痰的大地”指的是什么?
3.你从聂耳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
4.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案
1.(1)居安思危(2)生生不息
2. 当时破碎的国家
3.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崇高的爱国情和生生不息的奋争创新精神。
4.聂耳的音乐来自生活,是人民心声的表达。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3. 《少年聂耳》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3. 《少年聂耳》同步练习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音乐.(yuè lè)似.乎(sì shì)尽.情(jǐn jìn)
快乐.(yuè lè)似.的(sì shì)尽.管(jǐn jìn)
2.形近字组词。
求救午许邻领
抢()()多()居
恳()正()()导
3.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①木匠师傅说你也喜欢吹笛子好吧我收你做徒弟
②迎着滇池上的点点归帆聂耳用美妙的笛声赞美家乡的湖光山色
4.按课文填空。
①聂耳是我国杰出的。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
我国的国歌就是他谱曲的。
②傍晚,天空忽然,下起了。
聂耳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
参考答案:
1、yuè sì jìn
lè shì jǐn
2、抢救许多邻居
恳求正午领导
3、①:“?,。
”
②,,。
4、①音乐家革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②阴云密布蒙蒙细雨全神贯注。
《音乐家聂耳》阅读及答案

《音乐家聂耳》阅读及答案【篇一:音乐家聂耳】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家乡就在我们云南省。
他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儿。
乌黑的头发,脸颊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紧闭的双唇,给人一种严肃的神态。
聂耳是一个出色的爱国音乐家。
他在上小学时就对音乐很感兴趣他总是虚心的向别人请教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并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许多乐器,还担任了学校乐队的指挥。
长大后,由于他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于是,他为不少歌颂祖国、同情劳动人民的诗词谱了曲,以此来表达他的爱国情怀。
聂耳一生成果卓著,在逝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等四十余首民族器乐曲,无不体现了他对广大劳苦大众的同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反映了他热爱生命和艺术,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高尚情操。
他于1933年加入共产党,虽然阻力很大,但他从未停止过与旧社会黑暗势力斗争,尤其在民族存亡的紧急时刻。
他脱下长袖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以大无畏的精神,把音乐当做武器,创作了《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代表中华民族的呼声,充满感召力的乐曲,以强烈的感情表达了各阶级人民高涨的斗争热情和信心,同时极大的激发了人民大众革命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聂耳勤奋好学,热爱祖国,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来报效祖国,赞美祖国,帮助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篇二:音乐家聂耳】/p> 2、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卖报歌》;3、认真地欣赏《金蛇狂舞》,并且从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增加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设想: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家聂耳的简要生平,增加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背景,学唱《卖报歌》以及欣赏聂耳的《金蛇狂舞》。
注意了解创作时注重生活的感受与体验,为演唱时情感处理作好铺垫;利用现有的录音带让学生对歌曲和民乐加深印象。
这一节课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堂基本能力的常规训练,特别是节奏和发声的练习必不可少。
吉林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作业pptx课件人教部编版

【变式问·不同问法答案略有不同】依据全文,以第二人称写 一段话,体现你对聂耳精神品质的全面认识。(4分) 答案:示例:你的曲子唤醒了一个民族起来抗争。你忧国忧 民,胸怀国家和民族;你自强不息,勤奋练琴,是自家的意思。标题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聂耳当成曲子来写,把聂耳的成长过程想
象成是一首曲子的谱写过程,既符合聂耳音乐家的身份,
又让标题充满新意。
12345
2.请你参考上文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2分) 聂耳是如何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的? 抢着作曲 →修改歌词→完成初稿→ 征求意见 →完 成作曲
12345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的两个“这样”分别指的 是什么。(2分)
答案:第一个“这样”指的是聂耳忧国忧民,胸怀国家和民 族的特质。第二个“这样”指的是《义勇军进行曲》高昂 激越、铿锵有力的旋律。
12345
5.郭沫若给聂耳撰写的墓志铭,首句为“聂耳同志,中国革 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请你依据全文,以“聂 耳同志”为开头,结合具体事例写一段话,体现你对聂耳 精神的全面了解。(4分) 答案:示例:聂耳同志,忧国忧民,心系祖国与民族,为号 召民众抗日谱《义勇军进行曲》;聂耳同志,勤奋刻苦, 成就斐然,贫穷、追捕都不能熄灭他对音乐的热情。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阅读
[金华月考]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15-17页第1-5题。
校音乐社将为聂耳制作宣传展板,请你阅读上文,完成 相关任务。
1. 【真实任务情境】制作展板标题时,小文提出《聂耳是这 样“谱成”的》不适合作为展板的标题,因为用词错误, 聂耳是人,不能用“谱成”二字。你赞同小文的观点吗? 为什么?(3分)
答案:不赞同,这不是用词错误,而是作者特意为之,把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音乐家聂耳的阅读答案音乐家聂耳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他从小喜欢唱歌,也爱听人家唱歌。
一首歌曲,他听上两遍就会了。
聂耳不仅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
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
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
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的一切。
有一天,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雨了。
悠扬的琴声透过雨雾,飘落在河边的小?上。
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1.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小段围绕什么写的?请把和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词语。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短文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他善于动脑,十分刻苦。
2.围绕学习非常刻苦写的。
划去的句子: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
3. 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
糊口:勉强维持生活。
4. 略音乐家聂耳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从小喜欢唱歌.也爱听人家唱歌.一首歌曲.他听上两遍就会了. 聂耳不仅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的一切.有一天.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雨了.悠扬的琴声透过雨雾.飘落在河边的小?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1.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2.第二小段围绕什么写的?请把和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画去. 3.解释词语. 全神贯注: 糊口: 4.读了短文有什么感想?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车开了一小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的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车开了一小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的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电影的主题歌就是.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后来.这首歌词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1.将下面画线的部分用词语替代.(1)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2)他把自己关在简单又狭小的住房里.(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我国的国歌是.是由作词. 作曲.(2)我国国歌的开头句是 .结尾句是 .3.聂耳是怎样为谱曲的? 4.“国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句中“最强音指的是( )a.这首歌中有许多的强拍.b.唱这首歌要用最大.最重的音.c.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坚定有力.把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体现出来了.5.唱一唱国歌.说说你唱国歌时的感受!篇二:音乐家聂耳的阅读答案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聂耳很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
因为家里很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天穿的衣服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
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发生的所有事情。
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天阴沉沉的,一会儿就下起小雨来。
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竟一点儿没有觉察。
悠扬的琴声透过蒙蒙细雨,飘荡在河边林间的小道上。
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不由自主地站在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后来聂耳成了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
1931年,日本侵占了我国的东北。
聂耳万分生气,写了《井义勇军进行曲》的曲子,还亲自指挥工人合唱团到街头、广场去演唱。
这个战斗的曲子很快传遍了全国,鼓舞人们拿起武器,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
这只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名奋勇前进。
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我有更好的答案文章主要写了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学习刻苦,努力练琴。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好评谢谢篇三:音乐家聂耳的阅读答案话题:试题详情音乐家聂耳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他从小喜欢唱歌,也爱听人家唱歌。
一首歌曲,他听上两遍就会了。
聂耳不仅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
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
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
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的一切。
有一天,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雨了。
悠扬的琴声透过雨雾,飘落在河边的小?上。
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1.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小段围绕什么写的?请把和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词语。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短文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答案答案:解析:1.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他善于动脑,十分刻苦。
2.围绕学习非常刻苦写的。
划去的句子: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
3. 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
糊口:勉强维持生活。
4. 略分享: >篇四:音乐家聂耳的阅读答案音乐家聂耳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从小喜欢唱歌.也爱听人家唱歌.一首歌曲.他听上两遍就会了. 聂耳不仅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的一切.有一天.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雨了.悠扬的琴声透过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音乐家聂耳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他从小喜欢唱歌,也爱听人家唱歌。
一首歌曲,他听上两遍就会了。
聂耳不仅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
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
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
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的一切。
有一天,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雨了。
悠扬的琴声透过雨雾,飘落在河边的小?上。
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1.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小段围绕什么写的?请把和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词语。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短文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划去的句子: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
3. 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
糊口:勉强维持生活。
4. 略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车开了一小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的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车开了一小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的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
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
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
后来,这首歌词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
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
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
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
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