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种常见导语-诠释新闻稿的写法
新闻稿导语例子
新闻稿导语例子一、娱乐新闻。
各位周杰伦的粉丝们!你们知道吗?周杰伦最近的那场演唱会简直就像是一场超级梦幻大派对。
在演唱会现场,灯光一亮起,那熟悉的旋律刚响起前奏,全场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一样,瞬间炸了。
周杰伦就像一个音乐魔法师,从舞台下面缓缓升起的时候,那场面,感觉时间都停止了,粉丝们的尖叫声差点把屋顶都掀翻了。
这可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演唱会,而是周杰伦和粉丝们一起创造的一个音乐魔法世界呢!漫威迷们注意啦!就像一颗超级炸弹投入平静的湖水一样,漫威新片的预告片刚一发布,整个网络就沸腾了。
那个预告片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礼包,打开全是惊喜。
钢铁侠的新战甲一闪而过,雷神索尔看起来更酷更猛了,还有神秘的新角色露了个侧脸,就让大家疯狂猜测。
网友们就像一群侦探,在各个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吵翻了天,都在试图破解这个预告片里隐藏的各种彩蛋。
感觉漫威这次又要把大家的小心脏拿捏得死死的了。
二、体育新闻。
各位足球迷们,梅西这个家伙又开始他的神奇表演了。
在刚刚结束的那场比赛里,他就像是足球场上的超级精灵,对手的防线在他眼里就跟纸糊的一样。
他带球突破的时候,那速度,那技巧,就像一道闪电在绿茵场上划过。
尤其是他在禁区前沿那一脚射门,皮球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嗖”的一下就飞进了球门的死角。
守门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球进,那表情就像是吃了苦瓜一样。
梅西啊,他又一次证明了自己是绿茵场上当之无愧的王者。
体育爱好者们!中国女排又一次让我们热血沸腾啦。
这次的比赛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女排姑娘们站在赛场上,那眼神就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发球、接球、扣球,每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就像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
尤其是在决胜局,对手疯狂反扑的时候,女排姑娘们丝毫不慌,她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战士,握紧拳头,咬紧牙关,把比分一点点拉开。
当最后一球落地,中国女排又一次登上了冠军的领奖台,那场面,真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骄傲,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为她们欢呼呢!三、社会新闻。
家人们,你们能想象吗?在咱们这个城市的角落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超级暖心的流浪猫救助站。
新闻采访种常见导语
例:“通过协议出让获得土地,一直是开发商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从 9 月份 起,这条路被堵死了,所有开发商都要通过招标‘真刀真枪’拿地了。”
文章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这种写法的 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 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民谚开路式 用时下流行的俗话、俚语开头,引人入胜,彰显媒体的民间扎根意识。但后 面一定要接点评。 用途:可以适当开玩笑的公众性问题。如非典、电荒、盗版等。 例:“‘我不让你点烤鸭,你喊:‘我非点!我非点!’结果救护车把你接走了!’ 一条手机短信,彰显了人们在非典病魔逼来时
的 调侃心态。”
文章写作要点:激愤式、破坏式、色情化民谣不能用,唯一 可用的只有调侃式的。但也要慎用。有些问题是“不宜接触”的,如河南人妖魔 化、维吾尔族小偷、爱滋村等过分敏感和残酷的社会问题。拿这些问题开玩笑会 显得媒体很没有社会责任感。
轻重对比式 用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对比之下让人眼前一亮或是触发深思的细节 放在一起做导语。 用途:多于能用两个新闻点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新闻事实。 例:“一个花十几元买来的柯达彩色胶卷,逼得市委副书记下跪认错。” 又:“一场下了几个小时的暴雨,引起了国家总理的关注。” 文章写作要点:对细节的轻重取舍,是考验记者观察力和文笔功夫的重要途 径。不要为了追求对比效果而硬拉甚至编造不相干的两个新闻点。
最多更少式 用判断句式,先下一个定义,给某种事物以一个名分地位,再接事实叙述。 句中可使用些夸张的文学笔法。定义中,“最”多,“更”少,有时也加个“之一” 的尾巴。 用途:多用于文化、娱乐、生活领域。 例:“《猫》,无疑是百老汇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2003 年 3 月 28 日的上海,《猫》首次在中国演出时大受欢迎。” 文章写作要点:谨防夸张过分,不要充溢过多的激情、感叹号或溢美之词, 变成一种软文。那样做的害处是文章看起来很天真或是很媚俗化。低俗炒作,是 娱乐新闻很容易犯的毛病。文章应从多个角度披露娱乐现象背后的影子、背景、 支持物的真相,引发读者反思。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新闻导语蕴含着整篇新闻的精髓,它要既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也要足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全文。
下面介绍20种写作新闻导语的技巧,帮助你更好地撰写吸引人的新闻导语。
1.时事引用法:引用一句相关人物的话或者相关事件的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2.名言警句法:引用一个有名的名言或者警句,让读者在短短几句话中了解新闻的主要观点。
3.接续法:将新闻导语与标题相呼应,使得两者形成有机的延续。
4.主题法:简单明了地表达新闻的主题,让读者对新闻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5.指数法:用特定的数字展示新闻的重要性或者影响力,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6.逐步递进法:逐步展示新闻的发展过程和相关信息,吸引读者对新闻的关注。
7.问题引导法:用开放性或者疑问性的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并激发他们对新闻的兴趣。
8.平衡法:同时展示新闻的积极和消极方面,让读者对新闻的全貌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9.情感引导法:通过描述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情感变化,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10.引人入胜法:用一个有趣或者引人入胜的情节或者事件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11.反讽法:用反讽的语言描述新闻的一些方面,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
12.情感渲染法:用动情的语言描述新闻中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和紧迫感。
13.游说法:用说理的语言和论证来说服读者对新闻感兴趣并继续阅读。
14.列表法:简单罗列出新闻中的几个关键点,让读者快速了解主要内容。
15.反问法:用反问的方式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读者主动去思考和回答。
16.事件特写法:通过详细描写新闻中的一个具体事件或者人物,让读者对新闻产生共鸣和兴趣。
17.新奇法:用一个新颖的事件或者观点来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引起读者的注意。
18.对比法:通过对比新闻中的相似或者相反的情况,使读者对新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19.时效性法: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和紧迫感,让读者感到这是一个需要立即关注的新闻。
20.场景描写法:通过详细的场景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对新闻的兴趣。
16种常见导语
例:“32个版,《北京青年报》对单个人物的纪念特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大手笔’。”
又:“当北海市浦头县渔民张国强一口咽下这块没见过的贝肉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口吃下的竟是10万元人民币!”
文章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这种写法的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文章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把打击对象误解为落马的贪官。牢记:只讥大款,不骂高干。赵本山的《卖拐》,在地方台播出时,台词“头大脖粗,不是高干,就是伙夫”;到央视播出时被改为“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这并不是胆怯,而是另有避讳。对“死老虎”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很容易使一份媒体失去理性形象,成为小报。
由16种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一个有头脑,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只能管中窥豹,以见一斑。本文更不例外,仅以导语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式,探讨中国大陆新闻报纸文本(区别于美国新闻文本、香港新闻文本、台湾新闻文本与其他华语传媒新闻文本)模式的写法。以期抛砖引玉,向各界新闻前辈学习。
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
用途:逐渐“破冰”的国内政治生活或曰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
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文章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许的“官”味,多半要重视发挥人大、政协等“橡皮图章”的作用。
文章写作要点:激愤式、破坏式、色情化民谣不能用,唯一可用的只有调侃式的。但也要慎用。有些问题是“不宜接触”的,如河南人妖魔化、维吾尔族小偷、爱滋村等过分敏感和残酷的社会问题。拿这些问题开玩笑会显得媒体很没有社会责任感。
新闻导语的写法大全 PPT
近5年来,偶尔使用毒品 的行为明显下降,但是每天 使用可卡因的瘾君子数量却 没有明显变化。这是联邦政 府昨天透露的。
《费城问询报》
联邦政府昨天报告说, 近5年来偶尔使用毒品的行为 明显下降,但是每天使用可 卡因的瘾君子数量却没有明 显变化。 今天发表的一份重量级 的日报读者调查报告显示, 通常情况下,在美国每周约 有85%的成年人阅读报纸。报 纸读者影响力研究旨在帮助 美国的近1 500份日报赢得读 者。进行此项研究的是西北 大学(伊利诺伊州艾文斯顿) 媒介管理中心的读者研究协 会。
硬导语在遵循主—谓—宾的句子结构时效果最佳,即什么人做了
什么事或者发生了什么……
平顶山一名22岁的居民被控向一位便衣警察提供1000美元以杀 害出现在她男友博客空间上的一个女人。
同样,硬导语要避免以从句开头,避免冗长…… 通过宣布产权人必须免受傲慢政府的剥夺,众议院共和党人正 致力于通过一项立法,该法将削弱联邦政府保护湿地和濒危物 种的努力。
事实:不需要指出消息源
周一下午圣路易斯北部一名 88岁的老人死亡。当局说, 火灾显然是因为他在床上吸 烟造成的。
观点:关于事情起因的推论需 要指明消息源
警方称,受致命刺伤的一名 男子的尸体周一早上在路易 斯市郊的一个垃圾箱中被发 现。
消息源所提供的事实:由于记
者是通过电话获得的二手信息,
这里的事实也需要指出消息源
《西北日报》(The Daily Northwestern导 语
轶 事 式 导 语
叙 述 式 导 语
聚 焦 人 物 式 导 语
对 比 式 导 语
噱 神 头 秘 导 性 语 导 语
广播电视或者网络媒体:富兰克林与马绍尔大学一名20岁的学生生命
垂危。今天凌晨他们在距离校园一个街区的地方试图抢劫的时候遭到枪击。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特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特点
1. 直接式导语:直接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说出来,简单明了!比如,“哇塞,快看呐,小明获得了全市演讲比赛的冠军!”
2. 延缓式导语:不马上说重点,而是先铺垫一下,引起你的兴趣。
就像“嘿,你能想象吗,一场看似普通的聚会,最后竟然出现了让人震惊的事情——小红竟然在聚会上宣布了她要出国留学!”
3. 悬念式导语:哎呀呀,留个悬念让你特别想知道后面的事情呢!比如“天啊,学校图书馆昨晚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到底是什么呢?”
4. 描述式导语:用生动的描述来吸引你。
就像“哇,操场上热闹非凡,同学们都在为即将开始的运动会兴奋地准备着,然而这时意外发生了!”
5. 对比式导语:通过对比来突出新闻的重要性。
比如“去年这个时候还冷冷清清,今年却截然不同了,小李的店铺竟然天天顾客盈门!”
6. 引语式导语:用别人说的话来引出新闻。
像“爷爷常说:‘真没想到咱们村子也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啊!’这不,村子最近又有新发展啦!”
7. 特写式导语:聚焦在某个具体的场景或细节上,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
比如“阳光洒在那本荣誉证书上,而它的主人——小王正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他刚刚获得了一项重要的荣誉!”
8. 概括式导语:对新闻内容进行大致的概括。
就像“今天真是不寻常的一天,发生了好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小张在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9. 幽默式导语:用幽默的方式来写导语,让你不禁莞尔。
像是“哈哈,你肯定想不到,一向马马虎虎的小赵竟然做出了这么厉害的事情!”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不同类型的导语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可以根据新闻的具体情况和想要达到的效果来选择,它们会让新闻更加吸引人呢!。
新闻导语写作技法20条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1、一语破的法新闻是“抢”出来的,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9年4月20日午夜时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渡江战斗。
4月22日2时,新华社在播发如此重要的新闻时,导语仅用了一句话: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30万人渡过长江”,这就是当时人们最急于想要知道的新闻,其他的尽管按下后说。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更是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5个字,一语破的,如雷贯耳,这篇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悬念”,又称“扣子”或“关子”,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戏剧表演。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自然富有魅力。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全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
你想知道么?你就得往下读。
美联社1981年6月13日播了该社驻伦敦记者的一条电讯稿,它的导语给人的“悬念”更玄:据警察和目击者说,今天正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数百万臣民观看下骑马巡行伦敦中部时,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失业青年突然跑上前去,朝着女王连打六响空炮弹。
失业青年向女王开枪,这“关子”卖得够大的,不由得你不弄个明白才罢休。
3、欲擒故纵法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放是为了更好地抓。
一放一抓,先放后抓,看似消闲,却暗藏杀机,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新闻导语的写法
新闻导语的写法新闻导语:以凝练的文句揭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阅读全文的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就是导语。
导语是吸引和指导读阅读消息的媒介,有“导读之语”的意义。
1、导语的历史演变.第一代导语“1861—1865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记者用电报拍发战争消息,为了不因中断而耽误消息传递,电讯社要求记者尽可能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次要的部分放在最后再论。
这种方法使新闻写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直延续下来。
1889年3月30日,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发了一条5W俱全的导语,被美联社视为导语榜样。
总编辑梅尔维尔.E斯通要求:新闻必须有导语,导语要5W俱全。
这就是第一代导语,又称5W俱全导语。
此法一直延续了七八十年。
.第二代导语:广播、电视新闻的冲击,新闻写作寻求新的表现方式。
第一代导语逐渐演变为第二代导语,强调开门见山,强调吸引力,反对将5W一次交代完毕,争取最少的5W,报告最新消息,又称“微型导语”。
.第三代导语:随着以倒金字塔结构导语的“定法”的被突破和对导语写作研究的深入,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导语,使导语更为多姿多彩,研究在于人为,这是第三代导语,趋向自由式,散文式,灵活多变,出现了间接导语。
.“立片言的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斌》)一直我国固有的写作传统,为我国消息写作中导语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近代报纸诞生后,中国式导语逐渐完善起来,1951年中央正式发文强调导语的重要性,并要求将它移植到公文写作中去。
“凡较文件,均应有导语,”每一个自然段,均应将该段主旨,重要观点放在最前面。
改革开放以来,导语意识逐渐深入到每个记者心头,导语写作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2、导语的作用.告诉读者在这条消息的内容是什么“导语——能否吸引人往下看的关键”——杰克海顿.必要时制造气氛或悲痛、或欢快,或庄重或幽暗,在导语中定调。
3、导语的类型导语有许多写法,总的趋势是争奇斗艳,百花齐放,不断创新,但基本的还是那几种。
.当代导语常见类型直接叙述事实的大概、关键、精华、结果、主旨。
16种常见导语-诠释新闻稿写法
16种常见导语-诠释新闻稿写法16种常见导语-诠释新闻稿的写法有一说一式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
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哎呦,集团公司出新报纸了,还不孬唻!我得好好看看。
”这是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职工在拿到《济宁能源发展报》创刊号的第一反应。
又:“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绥新的防弹奔驰被以160万元的价格拍卖。
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新闻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直击日期式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
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重构和渲染。
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21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新闻写作要点:政治性文章属于“雷区”,只宜照引新华社的陈述原文,不宜评论。
至多加一个“有媒体形容”或“观察家认为”、“异史氏曰”;(《南风窗》在这方面可算敢为天下先,但它也似乎有些滥用之嫌。
)在引用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其语言风格全盘操控自己。
更要提防此类党报语言贯穿其他稿件。
变形煽情式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煽情。
用途:全民面子工程类文章,如奥运,姚明,刘翔,中国人质事件。
例:“2021年6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一般的热情。
”又:“2021年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
在接下来的6天里,他们的生死安危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文章需要写得毫不脸红。
可以使用排比句式,可以让那些热血沸腾,文风酸软,癖好煽情的人来操刀。
但一定要用于没有丝毫争议的单纯话题。
如“希望工程”就不可。
活学活用式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
新闻导语的写法
新闻导语的写法导语是新闻消息的开头部分。
导语怎么写?导语的写法有几种?撰写导语要注意些什么?本文归纳了20种导语的写法,仅供参考。
1.速写勾画法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
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
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
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土,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2.抑扬顿挫法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
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3.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4.有意重复法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
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
85秒1 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
”(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5.古诗名句法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新闻写作导语怎么写
新闻写作导语怎么写新闻写作导语怎么写8种新闻稿导语写作方法1、速写勾画法新闻稿写作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2、抑扬顿挫法新闻稿写作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3、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4、有意重复法新闻稿写作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5、古诗名句法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稿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6、曲径通幽法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
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7、提问作答法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8、设置悬念法在新闻稿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新闻导语模板
新闻导语模板【导语】。
近日,某某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事件不仅涉及到个人利益,更关乎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的切身利益。
事件的发展和影响不容忽视,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事件概述】。
据了解,某某事件始于某个时间点,在某个地点发生,涉及到某些主要人物或组织。
事件的起因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了某些具体的后果。
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范围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事件背景】。
这一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着一些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
这些背景和因素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对事件的解决和处理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事件本身,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事件影响】。
某某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但都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了解事件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社会反响】。
某某事件发生后,社会上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和讨论。
不同人群对事件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些观点和看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倾听和分析。
了解社会的反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结语】。
某某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个案,更是一个缩影,反映了社会的某些现象和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这一事件,共同努力,做出积极的回应和处理。
新闻导语范例20条
新闻导语范例20条1、今天上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我市,多条道路积水严重,交通陷入瘫痪。
_____路段车辆排起了长龙,市民出行受到极大影响。
2、昨晚,市中心的一家大型商场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
消防部门迅速出动多辆消防车和数十名消防员进行扑救,目前火势已得到控制。
3、近日,我市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盗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_____名,追回被盗财物价值数百万元。
4、今晨,在我市_____公园内,一名老人突然晕倒,路过的热心市民纷纷伸出援手,及时拨打了 120 急救电话。
5、昨天,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在我市体育场举行,_____队与_____队展开了激烈角逐,最终_____队以_____的比分获胜。
6、近日,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在我市_____研究所诞生,该成果有望为_____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7、今天,我市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整个城市银装素裹,美景如画。
但同时,雪天也给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8、昨晚,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在我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众多知名音乐家齐聚一堂,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9、近日,我市_____区的一家工厂发生爆炸事故,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事故原因。
10、今天下午,我市召开了重要的城市规划会议,会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新举措。
11、昨天,一位勇敢的年轻人在_____河边救起了一名落水儿童,他的英勇行为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12、近日,我市_____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节活动,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科技创新作品。
13、今天早上,在我市_____菜市场,蔬菜价格普遍上涨,引起了市民的关注。
14、昨晚,一部备受期待的电影在我市各大影院首映,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
15、近日,我市开展了大规模的环保行动,对污染企业进行了严厉整治。
16、今天,我市_____医院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的心脏手术,患者目前情况稳定。
17、昨天,一场爱心捐赠活动在我市_____社区举行,众多居民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
优秀新闻导语范例
优秀新闻导语范例新闻导语,作为新闻的开篇之笔,宛如一扇窗户,引领读者走进新闻的世界。
一个出色的新闻导语,能够在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传递新闻的核心要点。
以下为您呈现一些优秀的新闻导语范例,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精妙之处。
“昨晚,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席卷了整个城市,导致交通瘫痪,数千名居民被困家中。
” 这条导语简洁明了地交代了事件——暴风雪,以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交通瘫痪和居民被困。
让读者立刻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在经过长达五年的艰苦研发后,_____公司今日成功推出了一款具有革命性的新型智能手机,有望改变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 此导语突出了时间的跨度和研发的艰辛,同时点明了新产品的重要性和可能产生的行业影响,引发读者对这款手机的好奇。
“今天,市中心的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民众,他们共同见证了一场盛大的慈善活动的启动,旨在为贫困地区的儿童筹集教育资金。
” 这里清晰地描述了地点、人物和活动的目的,使读者对活动的规模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
“突发!一辆载有 50 名乘客的长途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目前已造成 10 人死亡,多人受伤,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 这类导语以“突发”一词制造紧张感,迅速传递出事故的严重性和救援的紧迫性,吸引读者关注后续的详细报道。
“_____市的高考状元_____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 此导语通过高考状元的言论,引出关于学习成功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随着新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市场迎来了重大变革,房价走势备受关注。
” 简洁地指出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让关心房产的读者急切想要了解更多细节。
“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比赛中,我国运动员_____以惊人的表现打破世界纪录,勇夺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 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令人振奋的体育成就,激发读者的民族自豪感。
“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长期熬夜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这一发现为人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中的开篇部分,用来引出新闻的核心内容,概括和突出新闻的最重要信息,吸引读者,增强阅读兴趣。
下面是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一、新闻导语的类型:1.事件性导语:通过简洁明了地陈述事件的基本情况,概括事件经过、结果和影响,吸引读者迅速了解事件的重要信息。
例:因疫情影响,大型展览会取消,数百家展商损失惨重。
2.故事性导语:通过讲述一个真实或虚构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的关注和阅读。
例:他们五兄弟都患有罕见疾病,哥哥为弟弟捐献肾脏,手术圆满成功。
3.问题性导语: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例:为什么大量塑料垃圾被冒充可回收垃圾,进入再生资源环节?4.总结性导语:通过总结一些事件或情况的特点、趋势或结果,给出清晰的结论,吸引读者阅读详细报道。
例: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外贸回暖、内需增长为主要拉动力。
5.引用性导语:通过引用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语,增加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例:"所罗门和加拉"宣布合并,全球最大油轮运营商崛起。
二、新闻导语的写作要点:1.简洁明了:新闻导语要精炼,用简洁的语言传递信息,切勿啰唆或过于复杂,以方便读者快速理解。
2.突出重点:新闻导语应该突出新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概括新闻的要点。
3.引人入胜:通过吸引人的开头,使用一句引人入胜的话语或故事情节,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
4.情感导入:适当地引入感情成分,使新闻导语更有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5.借用权威:适当引用行业或专家的观点,增加新闻导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6.语言生动:新闻导语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采用有画面感和感官描述的语言,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7.撰写顺序:一般而言,新闻导语的写作顺序应当遵循“谁、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结果”的原则,以简洁明了地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
总之,新闻导语作为新闻报道的开篇,起到引导读者阅读的重要作用。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
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何写好导语?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
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写作方法:1.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新闻导语范例20篇
新闻导语范例20篇1.自然灾害引发关注据报道,近日,某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受损和人员伤亡。
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人们纷纷为受灾地区祈福。
2.经济数据公布及市场反应最新数据显示,某国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引发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大跌。
政府官员表示将采取措施稳定经济。
3.科技创新及产品发布全球知名科技公司发布了一款具有影响力的新产品,引领了行业新潮流。
专家认为,该产品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4.社会事件引发舆论热议一起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民众纷纷表达对受害者的同情和支持,呼吁相关部门采取行动维护社会公正。
5.政治动态及国际关系某国领导人宣布了一项重大政治决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决策将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6.文化活动及娱乐新闻某著名歌手在演唱会上深情献唱,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同时,一部新电影上映,口碑爆棚,成为票房黑马。
7.体育赛事及明星动态一场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落下帷幕,某运动员凭借出色表现获得了冠军。
同时,某明星运动员宣布退役,引发球迷们的惋惜和感慨。
8.教育政策及改革进展某国政府宣布了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改革计划,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专家们对此表示支持,并期待改革能够取得积极成果。
9.健康问题及医疗发展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某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专家呼吁人们关注健康生活方式。
同时,医疗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10.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专家指出,各国应加强合作,采取切实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11.历史事件纪念及影响纪念某历史事件100周年之际,各界纷纷举行活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专家指出,该事件对当今世界仍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12.企业倒闭及并购重组某知名企业宣布破产倒闭,引发行业震动。
同时,另一家企业宣布收购某竞争对手,实现业务扩张和重组。
新闻导语的十六种写法(Sixteenwaysofwritingnewslead)
新闻导语的十六种写法(Sixteen ways of writing news lead)Sixteen ways of writing news leadChina's new reporter network 2006-10-22 16:25:02It was extracted from the station, and the author himself could not remember it. It was put up for everyone to study together today. Thanks to the original author.Discussion on the writing of news articles from 16 common leadsA thoughtful, thoughtful journalist who writes articles in a variety of ways without setting a pattern or an article structure. But the wording of the article there are millions of species, any article or book can be seen to see only a small part. This is no exception, only to lead some of the more common way of writing, to explore the China, newspaper text (different from us news text, Hongkong news text, Taiwan news text and other Chinese media news text writing mode). With a view to attracting a lot of news from all walks of life.Have a say in duplicateQuote the actual words of the parties or describe the events, scenes, and then explain. Is a more common way to lead.Uses: almost every field of social life.Three times, ok! Deal!" The auctioneer made a hammer and Mu Suixin's bullet proof Mercedes was auctioned for $1 million 600 thousand.Also, "the community allows us to give voluntary donations to low-income families, but who dares not to donate them?" A disabled person reluctantly told reporters."The daughter ended her life with a rope second days after she received the letter of acceptance from the university."Again: "the ancients have a cloud," to the people, no self, God, reactive, saints unknown. ".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who live in history, unknown to the public, after death."Article writing points: do not use too much, too much abuse.Direct date typeTake the date as the first statement object, then the subject, predicate, direct description. Do not do any refactoring and rendering of the event itself.Uses: it is mainly used for the description and commentary of major political events in china.In September 19, 2004, in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Jiang Zemin was agreed to resign from the post of chairman of the cmc."Article writing points: political articles belong to "minefield", only to quote the original statement of Xinhua news agency, should not comment. Add at least one "media description" or "observer view" and "Shi Shi Yue"; ("south windwindow" is a dare in this respect, but it seems to be somewhat abused)In the referenc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ry not to make the language of the overall manipulation of their own. Beware of the language of such party newspapers run through other manuscripts.Deformation sensationalismAt first glance, it is the direct approach of the date, but it involves the literary technique and becomes a half solid and half empty narrative.Uses: National face projects, such as the Olympic Games, Yao Ming, Liu Xiang, China hostage events.Example: in June 2004, the Olympic flame from Athens raised the fire enthusiasm for the Olympic games."In October 9, 2004, two Chinese engineers were kidnapped in Pakistan. In the next 6 days, their life and death safety has been affecting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Article writing point: This article needs to be written without blushing.You can use parallelism sentence, can let the blood boil, style of limp, sensational people to apply for. But it must be used for simple topics without controversy. Such as "Hope Project" is not allowed.What typeCut out a part of the text, add it to your account, and then follow the date lead.Use: gradually "ice breaking" domestic politics or political science topics such as human rights, private property, etc..Example: when the "protection of citizens' legal private property" was written into the constitution, in October 2004, the ten people's congress reviewed the draft of the property law again."Article writing points: the theme of the article should be more forward-looking tone. We should use humanistic care to dilute some "official" flavor, and most of the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rubber stamp" such as NPC, CPPCC and cppcc.At most lessUsing syntactic judgement, first a definition to some things in a right position, then the facts described. Some exaggerated literary methods may be used in the sentence. The definition of "the most", "more" less, and sometimes add "one" tail.Uses: used in culture, entertainment and life.The cat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chapters on broadway. Cats first became popular in China in March 28, 2003 when they first performed in China's Shanghai."The writing points: beware of too exaggerated, not with too much passion, exclamation or praise, become a kind of soft wen. Do harm is the seem innocent or very vulgar. Vulgar hype is an easy problem for entertainment news. The article should reveal the shadow, background and supporting truth behind the entertainment phenomenon from various angles and cause readers to reflect on it.Deliberately hypedFrom the news facts, the author feels the nature of the accident and needs to dig out details or knowledge. The media are generally "preconceived", that is, the first to grasp the details or knowledge itself, and then deliberately set news facts. Often has a special effect.Use: a specific purpose, such as the self hype of the media or some historic event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Example: the 32 edition, the Beijing Youth Daily, has never had such a "great gift" for the special commemorative issue of a single person."Also: "when the Beihai Pu Xian County fishermen Cheung Kwok Keung one oropharyngeal this piece of shellfish did not see, he did not expect, this one under his stuttering is actually 100 thousand yuan!"Article writing point: as long as you have the specific details or knowledge, you can go to the inside set. The essence of thisstyle is: with the knowledge to impact force, can be described as "qujingtongyou". But remember, do not have a strong impact title, people read the title will know the content.You openWith the current popular saying, slang, beginning, fascinating, highlighting the media rooted folk consciousness. But you must pick up the comment later.Use: public sex problems that can be made fun of. Such as SARS, shortage, piracy.Example: "I don't want you to order the roast duck. You say, 'I'm not."! "I'm not a point!" As a result, the ambulance has taken you. " A mobile phone message, highlighting people in the "SARS" forced to laugh when the state of mind."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of scenery,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ontacts for mining boom, some people stunned or the truth of history for a long time lead a person to endless aftertastes (if unofficial words should explain), creating a humanistic historical portrait. Reporter's writing should be smart, selection should be extensive, the mind should be open, and must not be rigid data copied pile. Don't worry more sensational, calm tone rendering of light, like Ye Guangcen's novels.The old man does not like to make noise, we should know his temper. All the noise, all the splendor, will end up in silence.Film TrailerSpecific view of something by the use of literary language and the sentence structure parallelism create new styles to describe, explain at last. As a guide to "screen" Movie Trailer next week.Uses: almost all social topics in the field of folk life.Example: a girl who is paralyzed in bed and knows many foreign languages. An example of struggle for generations of youth. A cultural icon that inspired one billion people. This is her - Zhang Haidi."The main point of writing: the genre of this article is very extensive, and there is nothing special about it.Movie sceneStart with the account of sentence elements of news parallelism, such as time and place, and even the weather. As if the screenplay was setting the scene beforehand.Use: the need for rendering a "special" atmosphere of the manuscript, example: "the fifth day of the new year. Spring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Rainbow bridge, rainbow park. The sky was studded with stars. None of these fine words will connect them with tragedy. However, this is undeniable reality." With the "Southern Weekend" text mode of circulation, this is gradually for more and more especially feature articles.Article writing point: this kind of writing, it seems that the reporter on the spot real-time interview, easy to give readers a kind of true feeling in them. This is its advantage. However, using too much will make people feel false and not suitable for urban news. Depth news is fine, but it's best to describe a scene where a journalist sees it.Introspection of Chinese peopleWith sensational language, spare no effort to encourage and appeal, seemingly equal, but implied a strong glass ceiling. Some Li gentry, "Four Seas no idle land, the farmer starved to death" and "Bai Juyi asked who is who" mean.Purpose: the theme of "migrant worker" and "three rural issues" in the urban newspaper.They used all their blood and sweat to prop up all the prosperous foundations of the city, but they suffered all kinds of unfair treatment. They are the brothers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migrant workers."Article writing points: through the media to peasant workers' tone of self praise, for the endors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the vast majority are not migrant workers. No need for reticence, this is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Such articles as much as possible sensational, and more forward-looking tone, as far as possible not to allow readers to detect. The truth is embarrassing.By the vulgar generation AdsaleThe use of easy to understand concepts to explain advanced topics in natural or social sciences.Use: can be used for knowledge of news articles.Example: the number of "blue sky" in a year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for the people, obviously far more than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experts can only understand the figures more convincing.Writing tip: sometimes the lead takes on the role that the title doesn't do. If the title and lead line each other to grab the "inverted Pyramid first" status, rushing to make clear it more emphasizes the visual impact,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the readers "this is a responsible and scientific mainstream newspaper" impression. To cover some intellectual manuscripts, there is no need for a "gut" to go through". Lead can be easy to understand, but the title is the best elegance.Final judgmentWith a bitter breath, a series of reviews, accompanied by more exaggerated adjectives, and finally a "this is", to thoroughly determine the height and nature of a thing.Purpose: the need to combat the negative social public opinion and not worry about things counterattack, such as pyramid schemes.Example: "the use of legal loopholes, please star like Tang Guoqiang to do extensive advertising, hired a group of medical licensing of the so-called 'experts', to prescribe low cost and amazing price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Beijing Xinxing Hospital is profiteering mode."The main points of the article writing: this kind of lead has confirmed the tone of the critical report from the beginning, the crackdown is too hard, and the tendency of face painting is serious. The advantages are simplicity, efficiency and ease of use. The disadvantage is that it leads to ossification and denies changes in things, and create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both sides of the opposition. Careful with.。
新闻导语的种类范文
新闻导语的种类范文新闻导语是一篇新闻报道开头的一段话,通常用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概括新闻的要点。
它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是吸引读者的一种手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新闻导语的种类。
1.事实导语:这种导语直接陈述了新闻的事实,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了报道的主要内容。
例如:"昨天,一辆公交车在市中心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十多人受伤。
"2.问题导语:这种导语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进而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例如:"你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素食吗?"3.引用导语:这种导语引用了相关人士的话语,可以是明星、专家、官方人士等的观点,突出了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例如:"专家表示,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可以增加骨密度。
"5.描述导语:这种导语通过对事件或人物的描述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例如:"这位年轻的艺术家用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创造了一幅惊艳的油画作品。
"6.引发思考导语:这种导语通过引发读者的思考来吸引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思考新闻报道中的问题。
例如:"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城市是否需要更多的公共场所?"7.事件背景导语:这种导语通过提供事件的背景信息,帮助读者了解新闻报道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例如:"该国政府决定采取措施,以应对近年来持续增长的犯罪率。
"8.统计数据导语:这种导语通过引用相关的统计数据来吸引读者的兴趣,展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数据。
例如:"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20%。
"总之,新闻导语的种类多种多样,旨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新闻报道的兴趣。
不同的导语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新闻报道,用来传递不同的信息和引发不同的反应。
对于新闻报道的撰写者来说,选择恰当的导语类型可以提高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种常见导语-诠释新闻稿的写法有一说一式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
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哎呦,集团公司出新报纸了,还不孬唻!我得好好看看。
”这是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职工在拿到《济宁能源发展报》创刊号的第一反应。
又:“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绥新的防弹奔驰被以160万元的价格拍卖。
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新闻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直击日期式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
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重构和渲染。
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新闻写作要点:政治性文章属于“雷区”,只宜照引新华社的陈述原文,不宜评论。
至多加一个“有媒体形容”或“观察家认为”、“异史氏曰”;(《南风窗》在这方面可算敢为天下先,但它也似乎有些滥用之嫌。
)在引用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其语言风格全盘操控自己。
更要提防此类党报语言贯穿其他稿件。
变形煽情式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煽情。
用途:全民面子工程类文章,如奥运,姚明,刘翔,中国人质事件。
例:“2004年6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一般的热情。
”又:“2004年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
在接下来的6天里,他们的生死安危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文章需要写得毫不脸红。
可以使用排比句式,可以让那些热血沸腾,文风酸软,癖好煽情的人来操刀。
但一定要用于没有丝毫争议的单纯话题。
如“希望工程”就不可。
活学活用式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
用途:逐渐“破冰”的国内政治生活或曰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
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新闻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
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许的“官”味,多半要重视发挥人大、政协等“橡皮图章”的作用。
最多更少式用判断句式,先下一个定义,给某种事物以一个名分地位,再接事实叙述。
句中可使用些夸张的文学笔法。
定义中,“最”多,“更”少,有时也加个“之一”的尾巴。
用途:多用于文化、娱乐、生活领域。
例:“《猫》,无疑是百老汇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
2003年3月28日的上海,《猫》首次在中国演出时大受欢迎。
”新闻写作要点:谨防夸张过分,不要充溢过多的激情、感叹号或溢美之词,变成一种软文。
那样做的害处是文章看起来很天真或是很媚俗化。
低俗炒作,是娱乐新闻很容易犯的毛病。
文章应从多个角度披露娱乐现象背后的影子、背景、支持物的真相,引发读者反思。
刻意炒作式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
一般都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
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用途:特定目的,如媒体的自我炒作或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例:“32个版,《北京青年报》对单个人物的纪念特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大手笔’。
”又:“当北海市浦头县渔民张国强一口咽下这块没见过的贝肉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口吃下的竟是10万元人民币!”新闻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
这种写法的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
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民谚开路式用时下流行的俗话、俚语开头,引人入胜,彰显媒体的民间扎根意识。
但后面一定要接点评。
用途:可以适当开玩笑的公众性问题。
如非典、电荒、盗版等。
例:“‘我不让你点烤鸭,你喊:‘我非点!我非点!’结果救护车把你接走了!’一条手机短信,彰显了人们在非典病魔逼来时的调侃心态。
”新闻写作要点:激愤式、破坏式、色情化民谣不能用,唯一可用的只有调侃式的。
但也要慎用。
有些问题是“不宜接触”的,如河南人妖魔化、维吾尔族小偷、爱滋村等过分敏感和残酷的社会问题。
拿这些问题开玩笑会显得媒体很没有社会责任感。
轻重对比式用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对比之下让人眼前一亮或是触发深思的细节放在一起做导语。
用途:多用于能用两个新闻点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新闻事实。
例:“一个花十几元买来的柯达彩色胶卷,逼得市委副书记下跪认错。
”又:“一场下了几个小时的暴雨,引起了国家总理的关注。
”新闻写作要点:对细节的轻重取舍,是考验记者观察力和文笔功夫的重要途径。
不要为了追求对比效果而硬拉甚至编造不相干的两个新闻点。
殿议巷谈式用冷静的审视者身份,重新解读某些已被媒体炒得市井皆知的新热名词。
用途:已成为公众新闻热点,但争议颇多,不宜炒作和渲染的领域。
如宝马案、G7革命和国家审计署报告等。
例:“从2003年6月开始,国家审计署的报告被冠以“风暴”之名。
”新闻写作要点:这类话题往往在事件表面下是难以移动的真相,公众也许都心知肚明。
过度倾向光明和激情的一面,会让文章本身幼稚;而剑走“野”锋,又有愤青李承鹏之疑。
因此,只能竭力中庸。
《新京报》有云:要汲取党报的理性、负责任精神与都市报的灵活快速优点。
公报私仇式用讥诮和裁决的口气,对某些失去国家权力庇护、成为众矢之的的人和事物进行解构。
用途:那些国家竭力显示自己要与之脱开干系的灰色领域。
如暴力拆迁、医药暴利、土地协议出让等。
例:“通过协议出让获得土地,一直是开发商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从9月份起,这条路被堵死了,所有开发商都要通过招标‘真刀真枪’拿地了。
”新闻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把打击对象误解为落马的贪官。
牢记:只讥大款,不骂高干。
赵本山的《卖拐》,在地方台播出时,台词“头大脖粗,不是高干,就是伙夫”;到央视播出时被改为“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这并不是胆怯,而是另有避讳。
对“死老虎”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很容易使一份媒体失去理性形象,成为小报。
追溯历史式用些煽情的文学语言,透出历史的厚重。
用途:多用于历史追溯类、文化艺术生活类文章。
例:“对于老沈阳人而言,那家的白肉血肠跟中街的马家烧麦一样,都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
这种记忆是奇香彻骨的。
”新闻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拘泥于文物古迹的现在模样,应该尽量关注历史进程中风物的变迁、人脉的兴旺,争取挖掘些让人愕然良久或是回味无穷的历史真相(如果用野史的话应说明),塑造出一个人文关怀的历史群像。
记者的文笔要灵动,选材要广泛,头脑要开阔,切忌死板的资料照抄堆砌。
不要煽情,多用冷静的口吻渲染淡淡的忧思,就像叶广芩的小说。
历史老人不喜欢吵闹,我们应该懂得他的脾气。
一切喧嚣,一切辉煌,最后都将归于寂静。
电影预告式用别出心裁的文学语言和排比式的句子架构对某种事物进行特定角度的形容,最后予以说明。
彷佛《银屏导视》中对下周电影的预告。
用途:民间生活领域的几乎一切社会话题。
例:“一个瘫痪在床自学多种外语的姑娘。
一个几代青年心中的奋斗楷模。
一个鼓舞了十亿人的文化偶像。
这就是她——张海迪。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文章的体裁是很广泛的,广泛得已没有什么特别要说。
电影场景式一开始就用排比的句式交代新闻要素,如时间地点,甚至天气。
仿佛电影剧本在事先设定场景。
用途:本用于需要渲染某种“特别”气氛的稿件,例:“大年初五。
迎春灯会。
密虹公园彩虹桥。
天空繁星密布。
这些美好的字眼,谁也不会把它们和惨剧联系在一起。
然而,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
”随着《南方周末》文本模式的流通,这种写法渐渐用于越来越多的稿件尤其是特稿。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写法,似乎记者就在现场实时采访,容易给读者一种身在其中的真实感觉。
这是其优点。
但使用过分就容易给人以虚假感,不太适用于都市新闻。
深度新闻尚可,但最好也只限于描写一个记者亲眼目睹发生的场景。
国人反思式用煽情的语言不遗余力地鼓动和号召,看似平等却隐含着一道坚固的玻璃天花板。
有些李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和白居易“自问是何人”的意味。
用途:都市报的民工题材、三农题材。
例:“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撑起所有城市的繁荣基础,却遭遇了种种不公平的对待。
他们就是千千万万农民工兄弟。
”新闻写作要点:通过媒体以农民工口吻自诩,为农民工代言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农民工。
无庸讳言,这就是我国的现实国情。
此类文章尽量多煽情,多用前瞻性口吻,尽量不让读者有所察觉。
真相很让人尴尬。
以俗代雅式用通俗易懂的概念,解释高深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话题。
用途:可用于知识性要闻稿件。
例:用一年有多少个“蓝天”来衡量城市环境的好坏,对老百姓来说,显然远比公布一大堆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新闻写作要点:有时候,导语需要承担标题所起不到的作用。
如果标题和导语一脉相承,互相抢“倒金字塔第一层”的地位,抢着让人一目了然的话,更多的就强调了视觉冲击力,难以给读者留下“这是一张负责、科学的主流大报”印象。
对涵盖些知识性的稿件,大可不必“一根肠子通到底”。
导语可以通俗易懂些,但标题最好雅致一点。
终审判决式用深恶痛绝的口气,一连串各方面的综述,配以比较夸张的形容词,最终一个“这就是”,彻底判定一种事物的高度和性质。
用途:需要打击且不用担心舆论反扑的社会负面事物,如传销。
例:“利用法律的漏洞,请唐国强这样的明星做铺天盖地的广告,聘请一批没有行医许可的所谓‘专家’,给患者开出成本低廉而售价惊人的中药,这就是北京新兴医院的暴利模式。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导语一开始就确定了批评报道的基调,打击力度过狠,脸谱化倾向严重。
优点是简明,高效,省事;缺点是造成僵化,否定事物的变化,对对立双方都会造成心理压力。
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