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道理和西方哲学道理的区别

合集下载

中西哲学的大致区别

中西哲学的大致区别

中西哲学的大致区别
1,中国哲学重社会伦理,西方哲学重外界自然。

2,中国哲学重道,德,佛的反身内省,西方哲学强调对物质的外部认识。

3,中国哲学形成对道,德,佛内省的修炼,体验和顿悟的经验直观的方法,西方哲学形成对外物认识的感性知性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与实证方法。

4,中国哲学范畴直观,论点分散(格言警句式),不注重逻辑体系,而西方哲学强调范畴精确,论点论证集中,重视哲学体系的逻辑严谨性。

5,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的特点是,经验直观的领悟,整体模糊直观的描述,分散警句式体系,为先哲代言不思创新的“我注六经”,朴素的辩证直观以及欠缺对哲学结论真实性与正当性的验证方法。

西哲研究的特点暂略。

中西哲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二者各有特点,应相互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有观点扬中哲反西哲,甚而认为西哲源自于东方文化。

但要得出中哲多么高超,西哲多么糟粕以及西哲源自于东方文化的结论,恐怕得静下心来,大概了解一下中西哲学的内容,尤其是了解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特点。

啥都不知,妄下结论,恐怕不是讨论研究哲学的科学态度!。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对比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对比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对比1. 引言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是两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哲学传统。

尽管它们都致力于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本质,却以不同的途径和观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对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进行对比,探讨它们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2. 西方哲学西方哲学源自古希腊,以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为基础。

它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如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

西方哲学的代表性思想家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和尼采等。

2.1 形而上学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研究超越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实在。

柏拉图认为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唯有理念是真实、永恒且完美的存在。

而亚里士多德则通过观察自然界提出了具体存在的四因素理论,并强调了物质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2.2 伦理学西方哲学中的伦理学探讨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

康德提出了“人类普遍性”的道德原则,认为人应该根据普适原则行事,而不受个体欲望和外部条件的左右。

尼采则强调个体超越传统道德规范,追求个人意志和权力。

2.3 政治哲学西方哲学中的政治哲学关注社会组织和权力分配。

柏拉图提出了由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家模型,强调了才德兼备的领导者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洛克则主张个人拥有自然权利,并提出了社会契约论。

3. 东方哲学东方哲学以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地区为代表,强调阴阳平衡、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等思想。

它通过内省、观察自然以及修炼心灵来探索世界及生命的意义。

东方哲学的代表性思想家有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和玄奘等。

3.1 道家哲学道家哲学追求“道”的境界,认为万物皆由道生,道是宇宙万象之本原。

“道可道非常道”即指认识世界不能局限于言语和概念,需要通过内省和心灵修炼才能感知到真实的本质。

3.2 儒家哲学儒家哲学重视人际关系、仁义礼智等伦理观念,提倡以德治国。

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教育培养人才并推崇礼仪。

3.3 佛教哲学佛教哲学追求净化心灵和解脱生死轮回。

中国哲学道理和西方哲学道理的区别

中国哲学道理和西方哲学道理的区别

中国哲学道理和西方哲学道理的区别中国哲学道理和西方哲学道理的区别我认为哲学就是人研究人类自身存在的一门学问。

具体来讲就是研究人的本质,人的行为,人的集群的一门学问。

也就是说,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人的本质,人的行为,人的集群三个方面而不是别的什么方面。

哲学是一种思维的智慧,我们要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为何有所不同,亟需解决的问题就当属明了中西方哲学的差异了。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的阶段,产生的过程也许不是明朗的,相反却有可能是模糊不清的。

这就需要去探寻事物产生的源头,从头开始,理清事物发展的脉络并且试图预期事物的未来发展,哲学也不例外。

在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中,古希腊是不能抛开的一个必经环节,古希腊哲学就是西方哲学的源头。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并且经历过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不断地发生著变化。

但其承继的仍然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而中国哲学的产生,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可以找到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出现类似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截然与传统分开或创立新的传统。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哲学是从《易经》开始甚至可以上溯到更早的阴阳五行等观念,而此后中国哲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理论依据往往都来自于这些传统观念。

纵观整个中国哲学,各种学说的前后相继性很明显,各个学派所讨论的问题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主要都集中在政治伦理方面,即都表现为对人的关怀和规范。

一、中西方哲学中西哲学的产生和特点中西方哲学代表的是两大思想文明的结晶,它们在发端之时期,双方就形成了各自迥异的思想取向和特徵,后来的发展只是各自沿著前人的路走下去,西方哲学在重视批判的基础上,不断地批判旧传统并创立新传统,从而发展成为了一门全新的哲学;而中国哲学则是沿袭前人的传统,突破不多,主要是继承,这样中西哲学最终走向了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体系。

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异是什么?

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异是什么?

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异是什么?中国哲学思想的特点是以中庸之道、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普遍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自我完善。

而在外国哲学思想中,对于人类存在之意义的探究、对于世界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常常是核心问题。

以下是几个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异:1、思维方式差异中国传统哲学中,“气”“道”“德”“理”等概念不仅用语言表达,也常常通过形象比喻来解释抽象概念。

比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中的天、人、道、中等词汇,具有极高的图像性,表达出中国人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

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思想常常依赖于逻辑推导和分析,倾向于采取精准、理性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人的内心世界被描述成潜意识、意向性和自我。

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方式是中国传统哲学所不具备的。

2、个人价值观不同在中国哲学中,个人通常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考虑的,而是通过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传承和继承来实现自我完善。

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更强调个体内在的信仰、情感和道德准则。

而在西方哲学中,对于个人权利、自由、平等等主题的关注常常成为了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这一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传统对于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

3、对自然界的认识不同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万物归一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相互关联,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

传统哲学中天、地、人、物等因素都同等重要。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是闭于宇宙与人的关系的核心观念。

在西方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对抗和统治为准的。

例如,在启蒙哲学的理念中,自然被看作是顺应科学法则的一种机器,人类则是自然的主宰者,有权支配和改变一切。

综合来看,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在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对自然的认识上有很大差异。

因此,我们在探究这些哲学思想差异的同时,也应该从中寻求共同之处,理解人类思想的多元性,建立起开放而有尊严的文化交流和口头一体化。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一、引言哲学作为一门探索人类思维和存在的学科,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思想产生了不同的智慧。

西方哲学以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为基础,注重个体的自由和权利;而东方哲学则强调和谐、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文将比较西方哲学智慧和东方哲学智慧的几个方面,以期更好地理解两种哲学传统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二、人的本质和存在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中,人的本质被认为是理性和自由的。

柏拉图主张人的灵魂是永恒的、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人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追求真理来实现自身的完善。

笛卡尔认为人的本质在于思考,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论,强调人的存在是通过思考来证明的。

康德则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的意志和道义的能力,他认为人应该根据道义法则来行动,而不是受到欲望的支配。

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中,人的本质被认为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个体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干预和控制。

佛教强调人的本质是空性,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无常和空无实性的。

儒家思想则强调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强调个体应该以仁爱和道德为准则来生活。

三、知识和真理的追求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中,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是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来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通过感知和推理来获取知识,他提出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理论。

笛卡尔则通过怀疑一切来寻求不可怀疑的真理,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论,强调人的思考是不可否认的真理。

科学方法在西方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真理。

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中,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是通过内观和体验来实现的。

佛教强调通过禅修和觉察来认识真实的本质,通过断除执著和迷惑来获得智慧。

儒家思想则注重通过学习经典和修身养性来获取真理,强调个体应该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

四、伦理和道德观念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中,伦理和道德观念是建立在个体自由和权利的基础上的。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对比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对比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对比哲学,作为人类思考生命、世界和存在意义的一门学科,自古以来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拥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探索方向。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作为两大哲学体系,虽然目的都是追寻真理,但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哲学根源西方哲学源自古希腊,最早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建立起来,强调逻辑推理、辩证思维和理性分析。

而东方哲学则起源于中国、印度等地,注重整体感知、自然法则和内心体悟,更加强调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哲学思维方式西方哲学倾向于辩证和分析,追求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和前因后果的连贯性,重视理性推理与实证思维,注重个体的真理探寻。

相对地,东方哲学更重视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平衡、宽容与自然法则,注重感性体会与直觉领悟,重视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哲学核心理念在价值观念方面,西方哲学注重人的个体自由、权利和独立性,提倡理性、理智和自我表现。

而东方哲学更注重社会整体、亲和力和自我克制,提倡和谐、平衡与待人以心平气和。

两者在道德、伦理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强调。

哲学对人生态度西方哲学倾向于解释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个人意识的重要性,强调创造力、个性和自我实现。

而东方哲学更注重人生的平和、宁静与内在安宁,强调放下欲望、顺应自然及遵循道德规范。

两者都是在探寻人生的意义,但角度和方法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这种种差异中,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各有千秋,相辅相成,互相启发。

两者可以在对比中,相互借鉴、交流和融合,丰富了人类思维的多样性,促进了哲学的发展与进步。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虽有不同之处,但在多元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今天,我们应更加珍视两种哲学体系的长处,相互尊重、包容并共同探索人类思维与生命意义的更广阔领域。

愿哲学之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衷心感谢您阅读本文!。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一、引言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类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学科,自古以来就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中发展出了各自独特的智慧。

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作为两个主要的哲学传统,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贡献。

本文将对西方哲学智慧和东方哲学智慧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二、思维方式的比较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强调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强调通过推理和证明来获得真理。

西方哲学注重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追求普遍性和客观性。

著名的西方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和康德等,都倡导了理性主义和推理的重要性。

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则注重直觉和体验,强调感知和内观的力量。

东方哲学强调整体性思维和综合性思量,追求和谐和平衡。

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都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价值观念的比较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注重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强调人类的尊严和自主性。

西方哲学倡导个人主义和人权,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自我实现。

例如,伦理学家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本身”和尊重人的自主性的观点,体现了西方哲学对于人的价值的重视。

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强调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个体与整体的和谐。

东方哲学强调人的责任和义务,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修养。

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佛家思想中的“慈悲”都体现了东方哲学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

四、方法论的比较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注重分析和推理,追求理性的思量和科学的方法。

西方哲学强调实证主义和实证科学,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理论的可靠性。

例如,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方法在西方哲学中占领重要地位。

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则注重体验和内观,追求直觉和内心的洞察。

东方哲学强调修养和实践,注重个体的内在修炼和道德的提升。

例如,禅宗的坐禅和道家的修炼方法都是通过内观和体验来实现智慧的提升。

五、总结西方哲学智慧和东方哲学智慧各自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方法论。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一、引言哲学作为一门研究智慧和思维方式的学科,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各自独特的智慧。

本文旨在比较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二、西方哲学智慧1. 理性主义思维方式西方哲学智慧强调理性和逻辑思考,注重推理和分析。

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到现代哲学家康德,西方哲学一直追求通过理性思考来寻求真理。

2. 个人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西方哲学智慧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西方哲学关注人类的自我实现和个体的幸福。

3. 实证主义和科学方法西方哲学智慧倾向于通过实证主义和科学方法来寻求真理。

从伽利略到牛顿,再到现代科学,西方哲学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验证来获得知识。

4. 逻辑和辩证思维西方哲学智慧注重逻辑和辩证思维,通过论证和辩论来推动思想的发展。

从苏格拉底的辩论到黑格尔的辩证法,西方哲学强调通过逻辑和辩证思维来解决问题。

三、东方哲学智慧1. 统一和协调的思维方式东方哲学智慧注重统一和协调,强调整体和平衡。

从道家的“道”到佛家的“中道”,东方哲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2. 空灵和内省的思维东方哲学智慧强调内省和超越个体的境界。

佛家的禅宗和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强调个人的内在修养和超越个体的智慧。

3. 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统一东方哲学智慧既有相对主义的思维,也有绝对主义的思维。

儒家注重社会伦理和家庭伦理,佛家强调个体的解脱和超越,这两种思维方式在东方哲学中相互融合。

4. 自然和宇宙的观念东方哲学智慧强调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关系。

道家追求与自然合一,佛家强调人与宇宙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东方哲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的比较1. 理性与直觉西方哲学强调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注重通过思考和分析来获得智慧。

而东方哲学强调直觉和内省,通过超越理性的境界来获得智慧。

2. 个体与整体西方哲学注重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关注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中国哲学所说的“理”到底与西方哲学所说的“理”有什么不同?

中国哲学所说的“理”到底与西方哲学所说的“理”有什么不同?

中国哲学所说的“理”到底与西方哲学所说的“理”有什么不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理”的传统,宋代大儒二程(程颐、程颢)与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代表性人物,对“理”这一概念做了深入探讨,并以“理”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贯通天人之道的庞大哲学体系;而柏拉图作为西方形而上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其所提出的“理念论”对整个西方哲学影响深远,直至今天仍然余音尚在。

对二者做比较分析不仅可以知晓其异同之处,也可以从中窥视出中西文化的传统差异,对理解现今的中西方社会形态及其差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哲学对“理”的探讨自二程始,再到朱熹集大成,他们的思想虽有差异,但基本上是一以贯之的。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先贤所认为的“理”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理”遍及万物,是事物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则,但是这一遍及万物之“理”不同于佛、老的“空”、“虚”之性,而是实实在在的“实理”。

“理”虽实,却不影响它作为形而上者,此“实理”看不见摸不着,是无形无象的最高存在。

二程反复强调“理”实,除了是要反对佛、老以“空”、“无”为本体,同时也是为了证明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从而建立起一个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朱熹则进一步肯定了这一点,在赋予理形而上学性的同时也肯定其实在性。

朱熹肯定“理”实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宇宙万物能有一个本体论上的依据,正因为本体之理具有实在性,君臣父子等纲常伦理才不至于虚空。

朱熹关于“理”的观点同二程一样,具有鲜明的伦理性。

而且他把二程的“理”进一步细化,认为三纲五常等一系列儒家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在人世间的体现,这一做法使朱熹较之于二程有了更大的局限性。

其次,“理”与“气”相即不离,且此“理”可以通过“气”流行发用,从这一意义上讲,二程之“理”乃是一能“动”之“理”,而非静止之“理”。

二程说“有理即有气”说明理与气不能完全割裂,理不能离开气而存在,气也不可能脱离理单独运行。

朱熹认为“理”与“气”的关系就像人与马的关系:人骑在马上可以跑得更快,同时马也受人的控制;“理”挂搭在“气”上可以流行发用,同时“气”也依“理”而动。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
这个问题,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这里大致总结一下:
1.哲学是理性之学,目的在于:看得清事实,想得明缘由,用得好道理。

所以,哲学是求智慧。

2.作为哲学,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都是理性之学,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其共通点。

3.二者的区别在于哲学范畴:中国哲学的核心是人,涉及的范畴是与人相关的天、地各要素;而西方哲学的核心是真理,即“第三者事实”——并不围绕人展开。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哲学史中,伦理学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西方哲学中,伦理学则占据较少的比例,而且往往与公共政治结合在一起讨论。

因此我们看到,西方哲学基于“真理”,所以其内容较为宽泛,而中国哲学的内容则较为集中。

再看中世纪以后的哲学发展:在康德以后,理性批判,也是以“真理”为核心目标的,而不是人。

而中国哲学则迎来了宋明道学的复兴,从玄学与佛学,重新回到了人的身上。

最后来看现在的哲学:研究东西方哲学的,事实上各自将“哲学范畴”割裂开来——一个围绕人来求理性,另一个围绕“真理”来求理性。

因此,现代哲学就分裂为“人文理性”与“科学理性”两个脉络。

而真正的统合还没有到来。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一、引言哲学作为一门探索人生意义、真理和价值的学科,自古以来向来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作为两个主要的哲学传统,各自有着独特的智慧和思量方式。

本文将对西方哲学智慧和东方哲学智慧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不同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二、西方哲学智慧1. 理性主义思维方式西方哲学智慧强调理性思量和逻辑推理。

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体系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

西方哲学家们注重通过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来寻觅真理和解决问题。

2. 个体主义和人权观念西方哲学智慧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

西方哲学家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个体价值和权利,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人权。

这种思想在西方历史上推动了民主、人权和法治的发展。

3. 实证主义和科学精神西方哲学智慧倡导实证主义和科学精神。

西方哲学家们追求通过实证研究和科学方法来揭示真理和解决问题。

他们注重观察、实验和验证,强调客观事实和证据。

4. 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西方哲学智慧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功利主义。

西方哲学家们认为个人的幸福和利益是最高价值,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快乐。

他们注重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追求个人利益。

三、东方哲学智慧1. 直观主义思维方式东方哲学智慧强调直观和直觉的思量方式。

东方哲学家们注重内观和直觉的体验,通过冥想和静心来寻求智慧和真理。

2. 社会和谐观念东方哲学智慧强调社会和谐和人际关系。

东方哲学家们认为个体的幸福和利益与社会的和谐和他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他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3. 自然与宇宙观东方哲学智慧强调与自然和宇宙的和谐。

东方哲学家们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宇宙保持和谐的关系,追求内在的平静和宁静。

4. 道德与仁爱观念东方哲学智慧强调道德和仁爱的重要性。

东方哲学家们注重道德伦理和仁爱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关爱。

四、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的比较1. 理性主义 vs. 直观主义西方哲学智慧更注重理性思量和逻辑推理,而东方哲学智慧更注重直观和直觉的体验。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中西哲学的异同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中西哲学的异同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中西哲学的异同中国哲学是历史悠久的哲学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尤其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来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不少启示。

现代中西哲学则是以日益发展的科技、社会和文化为基础,具有更为现实和实践性的特征。

本文将重点分析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中西哲学的异同。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特点是强调形而上学和伦理道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儒家思想。

儒家主张“仁爱之道”,强调人际关系,提倡“仁、义、礼、智、信”五项基本德行,希望通过人伦之道实现社会和谐。

这与现代中西哲学的思想方向不同,现代哲学更注重实证性和实用性,西方哲学强调理性和个人主义,而中国哲学则强调道德和社会责任。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支派别是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深刻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道的关系,设想了一个纯粹自由自在的状态,这在现代中西哲学中也有相似的体现。

比如西方哲学家专注于探讨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但是在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中,重视个人自由和追求的思想并不是很突出,有时甚至被儒家思想所否定。

在现代中西哲学中,存在一些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例如西方哲学中的康德、海德格尔、马克思等,中方中学有李约瑟、王夫之、范文澜等等。

他们的思想多以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等为主导。

而在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中,这些学派的思想远没有那么明显。

古代中国哲学更侧重于道德伦理,技巧卓越、逻辑完备的思想家少,以论述为主。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中西哲学的异同,还表现在哲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

在古代中国哲学研究中,以《易经》、《道德经》、《论语》等古籍为基础,其研究方法多借助文献分析和注释,强调思想的演变和渊源。

而现代中西哲学的研究更注重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更多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工具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中西哲学的异同在于,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强调形而上学和伦理道德,重视人伦道德和社会责任;现代中西哲学注重实证性和实用性,强调理性、自由、个人主义等。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一、引言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对人类存在、知识、价值等基本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在世界范围内,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是两个主要的哲学传统。

本文将对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点。

二、西方哲学智慧1. 西方哲学的起源与发展西方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特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哲学经历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存在主义等不同的派别和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2. 西方哲学的特点(1)理性思维:西方哲学强调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注重通过思辨和分析来寻求真理。

(2)个体主义:西方哲学关注个体的自由、权利和个人发展,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实证主义:西方哲学倾向于以实证和经验为基础,注重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

3. 西方哲学的代表人物和思想(1)苏格拉底:强调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提出了“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的思想。

(2)柏拉图:提出了理念世界的理论,认为真理存在于超越感觉世界的理念之中。

(3)亚里士多德:注重实证研究和逻辑推理,提出了“万物皆有目的”和“中庸之道”的思想。

三、东方哲学智慧1. 东方哲学的起源与发展东方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印度等地。

东方哲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内省和修身养性。

2. 东方哲学的特点(1)综合性思维:东方哲学倾向于综合性思维,强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的观念。

(2)和谐与平衡:东方哲学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追求内外的和谐统一。

(3)修身养性:东方哲学强调个体的修身养性,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觉醒。

3. 东方哲学的代表人物和思想(1)孔子:强调人的仁德和道德修养,提出了“仁者爱人”和“君子有三畏”的思想。

(2)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和“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强调自然和道的观念。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强调人的解脱和慈悲心,提出了“四圣谛”和“八正道”的教义。

西方哲学与近现代中国哲学的对比研究

西方哲学与近现代中国哲学的对比研究

西方哲学与近现代中国哲学的对比研究西方哲学与近现代中国哲学都是世界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它们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下形成并发展。

本文将对这两个哲学传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它们的异同以及相互影响。

一、西方哲学的特点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以逻辑思辨和理性分析为主要特点。

西方哲学注重思辨与推理,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和理性的探究。

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再到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尼采的存在主义,西方哲学始终以理性和个体自由为核心价值。

二、近现代中国哲学的特点近现代中国哲学起源于清末民国时期,以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传统思想的反思为主要特点。

中国哲学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从王船山的心学到严复的经世致用,再到梁启超的新文化运动和胡适的新思潮,近现代中国哲学不断追寻着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道路。

三、本土思想与外来思潮的影响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希腊、罗马、基督教等各种文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近现代中国哲学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强烈冲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引入对中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哲学与近现代中国哲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两个哲学传统都融合了本土和外来的元素。

四、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哲学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人权,倡导民主、自由主义和人文主义等价值观念。

而近现代中国哲学注重集体的利益和社会稳定,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和谐与家国情怀。

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更加逻辑严谨,推理缜密,而近现代中国哲学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道德感召。

五、对比研究的意义及展望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两个哲学传统的精髓,还有助于推动哲学思考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我们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哲学的自由思想和理性分析,同时也不应忽视近现代中国哲学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集体价值观念。

未来,应该进一步深化西方哲学与近现代中国哲学的对比研究,推动两个哲学传统之间的交流互鉴,为人类哲学思考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结语西方哲学与近现代中国哲学是两个独立而又有交集的哲学传统,它们的研究与对比将有助于我们拓宽思维视野、加深文化认知,并在面对全球化的时代变革中丰富人类智慧与文明。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一、引言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探讨人类存在、知识、价值观等基本问题,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结晶。

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是世界上两大重要的哲学传统,各自有着独特的智慧和思量方式。

本文将对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点。

二、西方哲学智慧1. 理性主义思维西方哲学智慧强调理性思量和逻辑推理,重视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

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开始,西方哲学向来强调通过理性思量来寻求真理。

西方哲学家如笛卡尔、康德、休谟等,都以推理和分析为核心手段,通过推理和逻辑来发现智慧和真理。

2. 个人主义和人权观念西方哲学智慧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从启蒙时代开始,西方哲学家开始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人权,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

这种个人主义的思想在西方社会和政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西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实用主义西方哲学智慧强调实用性和功利主义。

西方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尼采等,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实践和行动,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人的价值和目标。

实用主义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中广泛应用,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东方哲学智慧1. 和谐与整体观念东方哲学智慧注重和谐与整体观念。

东方哲学家如孔子、老子、庄子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东方哲学智慧中的整体观念强调宇宙的统一和整体的平衡,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

2. 内观与内省东方哲学智慧注重内观与内省。

东方哲学家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和修养,通过内观和内省来认识自己和探求真理。

东方哲学智慧中的禅宗、道家等思想,强调静心、冥想和超越自我的修行,通过内观来达到超越个体的境界。

3. 非对抗性与无为而治东方哲学智慧强调非对抗性和无为而治。

东方哲学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与自然和社会对抗。

东方哲学智慧中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强调以德治国、无为而治,通过道德和智慧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对比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对比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对比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传统,它们分别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开展独特的思考。

本文将对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进行对比,并分析它们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差异。

认识论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西方哲学一直强调理性与判断,重视逻辑推理和经验观察。

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再到康德和笛卡尔,西方哲学家们一直试图通过理性来发现真理。

其中,康德强调先验认识与经验认识的融合,将人类理性能力视为建构现实认知的关键因素。

东方哲学的认识论:相比之下,东方哲学倾向于直观体验与内省。

例如,在佛教中,修行者通过冥想来亲身感悟真理,而非依赖于外界的知觉和推理。

东方哲学强调主体与客体的融合,通过超越形式化的逻辑来体验最深刻的真知。

形而上学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西方哲学在形而上学领域表现出较强调研究本质和存在问题的倾向。

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到现代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西方哲学家们一直探索宇宙、人类和意义等重大问题。

他们试图用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来解释世界的本源。

东方哲学的形而上学:相较之下,东方哲学更注重于揭示和平衡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道家思想中有着强调自然法则和无为而治原则,并强调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佛家思想则侧重于探索生命和宇宙背后的真实性质,并通过放下对世俗欲望的执着来追求解脱。

伦理学西方哲学的伦理观念:西方伦理学注重个体权利、普遍道德准则和行为后果等。

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幸福至善主义”到康德推崇的“以义务为基础的伦理”,西方哲学家们试图通过逻辑推理和权衡得失来规范行为。

他们追求社会正义、个人自由以及道德责任感等普世价值。

东方哲学的伦理观念:东方伦理注重平衡、谦虚、奉献和个体内心状态等。

例如,儒家伦理追求谦恭礼让、尊重他人,并以人际关系为中心;佛家强调慈悲善良、无私奉献,并培养内心平静和解脱。

东方伦理更关注个体与整体之间和谐共生以及人性修养。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引言概述: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思想体系。

西方哲学智慧强调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而东方哲学智慧注重直观体验和内在感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比较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的差异,分别是思维方式、人生观、伦理道德和社会关系。

一、思维方式1.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以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为核心,追求明确的定义和严密的推理。

它注重通过逻辑思量和分析来解决问题,强调理性的思维过程和科学的方法论。

1.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强调直观体验和内在感悟,注重人的内心体验和直觉的洞察力。

它倡导超越理性思维,通过冥想、禅修等方式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二、人生观2.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

它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个人权利,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个性的发展。

2.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觉醒。

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顺应自然和谐的道路,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心灵的平和和智慧的开启。

三、伦理道德3.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强调个人的道德责任和伦理原则。

它注重个人的权利和义务,追求公正、平等和自由的社会秩序。

它倡导人的自主性和个体的独立性,追求个人的道德自由和责任。

3.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互助。

它注重人的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倡导仁爱、孝道和道德的修养。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

四、社会关系4.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竞争性。

它强调个人的竞争和自我实现,追求个体的成功和社会的进步。

它倡导市场经济和个人的自由选择。

4.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它强调社会的和谐和人的互助,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它倡导社会责任和共享发展。

结论: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在思维方式、人生观、伦理道德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

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

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哲学是研究存在、真理、价值等基础概念和原则的学问,是一种思辨性的学问,同时也是一种理性思考的方式。

中西方哲学思想源远流长,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下面就中西方哲学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一、人的本质中西方对人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

中西方哲学思想都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性的,但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

中国传统哲学中,认为人的本质是有情有性、有知有德、有灵有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性”和“道德”。

而西方哲学中,认为人的本质主要是指“自由意志”和“本能”。

中西方哲学对于人的本质的认知不同,也决定了它们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传统各具特色。

二、世界观中西方哲学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存在着不同。

中国传统哲学中,认为世界是有道有法、有韵有节、有序有理的,意味着宇宙是一种有序和谐的整体;而西方哲学中,则强调“人”是宇宙的中心和意义所在,宇宙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神性和意义的存在。

中西方哲学的世界观差异,同时也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趋向,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差异和思想特点。

三、价值取向中西方哲学在价值取向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价值取向是以“德”为核心,倡导“仁爱”、“忠诚”、“诚信”等为人处世的准则;而西方哲学则强调“自由”、“平等”、“个性”的价值,认为自由是最重要的人权和国家政策目标。

中西方哲学的价值取向不同,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在人生态度、社会伦理和政治理论等领域的差异和特点。

四、思想方法中西方哲学在思想方法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倾向。

中国传统哲学倡导“思维反思”,以“以治其国,必先齐其家;以齐其家,必先修其身”为出发点,强调“自我的完善”,有“反思”、“内省”、“静虑”、“修身”等重要理念;而西方哲学则强调“逻辑推理”,强调科学和实证,在理解人和世界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来验证结论。

中西方哲学思想方法不同,也反映出两种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哲学传统,特别是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向等领域的差别。

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什么不同?

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什么不同?

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什么不同?哲学可以说是人类思考的最高层次,许多思想巨匠都探索着人类本质、宇宙意义等这些宏大的课题,使得哲学成为一门永恒的学科。

中国和西方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方向,其哲学思想自然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以三个有序列表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

一、关于宇宙观中国哲学强调的是自然的整体性与伦理的价值,而西方哲学则更关注宇宙的物质性与客观规律。

1.中国哲学视角: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是一个整体,自然万物是由人、物、天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而宇宙则是一个无限的循环,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和流转。

通过坚持道德伦理,人们可以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进而推动宇宙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2.西方哲学视角:西方哲学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物质是有规律可循的。

物质、力和空间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理性是认识宇宙的起点。

理性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累积,是推动宇宙发展和利用资源的主要手段。

二、关于人的本质中国哲学创始与保持了与西方哲学有本质区别的人性论,相信人性的本真和善良,缘起缘灭,生死无常;而西方哲学强调人的理性与自由。

1.中国哲学视角:中国哲学关注的是人性的本真和善良。

人的真正价值体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发掘自身的潜力,实现自己的“天赋”和自我实现。

同时,中国哲学还相信人生命的缘起缘灭,生死无常。

2.西方哲学视角:西方哲学强调人的理性与自由,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拥有自由意志,同时又受到来自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限制。

人可以通过开放的理性来认识自我、世界和真善美的追求。

三、关于道德伦理中国哲学强调仁、义、礼、智等伦理观念,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而西方哲学尤其是现代派的哲学强调的是独立自主、实用主义、权利与公义等。

1.中国哲学视角:中国哲学给人们提供了众多的道德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仁、义、礼、智,注重家庭和社会各种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些道德准则的约束,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相得益彰,顺应了人民和社会的基本需要。

学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有何区别?

学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有何区别?

学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有何区别?中国哲学的原理主要是猜测,内容之间不一定协调,有可能前后矛盾,顾此失彼,就是碎片化,独立化。

单就某个碎片来说,表达是清晰的,而且普及度很高,经常凝固为成语或者诗句及其他俗语。

从这个角度说,我国有点文化的,几乎都是中国哲学家,至少有很多中国哲学知识。

如果能背过成语词典,就是哲学大家了。

但碎片之间可能互相矛盾,一个否定另一个,对此中国哲学不追求内容的一致,而是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说法。

双方都这么做,就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

此时真理的标准没有变,只能对双方同时肯定并同时否定,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告诉他们不要给长官添麻烦,然后赶出去,谁再闹就继续收拾谁。

因此,中国哲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哲学,实践直接参与到哲学中来。

它的核心是自我利益,里层是机会主义和诡辩论,表层是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自我克制忍耐承受等。

西方哲学一开始当然也是碎片,但他们有逻辑学,喜欢用逻辑学剔除一些意见,以保持自己哲学意见的一致性,前后衔接的理由充足性,这样碎片就变成系统了。

由于他们事先做了这个事,学者可以用逻辑学原理帮助理解,但是不合乎逻辑的理解应当排除,这样就容易把握它的意思。

因此,西方哲学的斗争主要不是内部的矛盾,而是外部的矛盾。

比如唯物论与唯心论,两者对心物的先后顺序的规定是相反的。

因此,虽然就单独个体来说,西方哲学摆脱了矛盾,但就整个哲学界来说,并不能摆脱矛盾。

相对于中国哲学的个人机会主义与诡辩论,西方则是集体性的机会主义和诡辩论。

为了解决对错问题。

西方哲学把对错利用逻辑归结为前提的对错,所以追根溯源是西方哲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本体论的任务。

他们追到了两个本体,一个是心,一个是物。

两者比较,哪个对呢?哪个更厉害呢?当然是各自坚持各自的。

但这样就远离了生活和现实,是在世界的边缘进行的决斗,至于日常生活中,心和物还没有分化的这么严重,根据公认的前提和逻辑推理,一般是能说服双方达成共识的,至少表面上可以被说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道理和西方哲学道理的区别我认为哲学就是人研究人类自身存在的一门学问。

具体来讲就是研究人的本质,人的行为,人的集群的一门学问。

也就是说,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人的本质,人的行为,人的集群三个方面而不是别的什么方面。

哲学是一种思维的智慧,我们要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为何有所不同,亟需解决的问题就当属明了中西方哲学的差异了。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的阶段,产生的过程也许不是明朗的,相反却有可能是模糊不清的。

这就需要去探寻事物产生的源头,从头开始,理清事物发展的脉络并且试图预期事物的未来发展,哲学也不例外。

在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中,古希腊是不能抛开的一个必经环节,古希腊哲学就是西方哲学的源头。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并且经历过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不断地发生著变化。

但其承继的仍然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而中国哲学的产生,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可以找到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出现类似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截然与传统分开或创立新的传统。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哲学是从《易经》开始甚至可以上溯到更早的阴阳五行等观念,而此后中国哲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理论依据往往都来自于这些传统观念。

纵观整个中国哲学,各种学说的前后相继性很明显,各个学派所讨论的问题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主要都集中在政治伦理方面,即都表现为对人的关怀和规范。

一、中西方哲学中西哲学的产生和特点中西方哲学代表的是两大思想文明的结晶,它们在发端之时期,双方就形成了各自迥异的思想取向和特徵,后来的发展只是各自沿著前人的路走下去,西方哲学在重视批判的基础上,不断地批判旧传统并创立新传统,从而发展成为了一门全新的哲学;而中国哲学则是沿袭前人的传统,突破不多,主要是继承,这样中西哲学最终走向了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体系。

中国哲学应该产生於先秦时期,当时各种学说并立,形成了中国哲学早期百家争鸣的景象。

但正如前方所说,各种学说虽然讨论的问题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1)主要集中在政治伦理方面,即都表现为对人的关怀和规范;2)表现出一种伦理性、圆融性和内倾性的主要特点;3)亦具有封闭的自我发展,继承传统的稳定性特点。

上文已经提到过了,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经历过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具有以下特点:1)其承继了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2)强调理性认知;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应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是人类认识和征服的物件,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认识自然,进而改造自然。

中西方哲学差异的原因探求哲学的产生需要一定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作为西方哲学初始阶段的古希腊哲学如此,中国哲学亦不例外。

第一,自然条件:古希腊境内多山,不具备农耕的条件,没有像多数文明古国那样有丰饶的土地,但是却适合种植果树,其尤为盛产的是葡萄和橄榄,其生产的葡萄酒和橄榄油多数用於对外出口,在陆路交通不畅和不具备如同中国那样农耕条件的情况下,古希腊的经济要发展必须利用它的良好的海岸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进而才能够通过海上与其他地区交往、交流,互通有无,所以,古希腊在海上贸易过程中形成相对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

在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明,学习和汲取它们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并且对之进行批判、改造和综合,从而形成具有古希腊特色的哲学-科学文化。

在自然因素这一条件中,中国的地理环境和古希腊存在著较大的差别,中国有著广袤而丰腴的土地以及便利的陆路交通,农业比较发达,经济的交流主要通过内陆各个国家(甚至只集中在几个诸侯国)之间的互通有无,而不必也难以通过海上贸易交往来实现经济发展。

其次,在古代,由於交通条件的限制,同一地域的文化往往具有相似性,例如在中国的周边国家的文化要么没有根本区别,要么是中国文化的附庸,虽然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面向自身的“内在文化”,这样的外在条件使中国文化的视野被限制在一个类似的传统环境当中,成为一种内向型文化。

再次,中国的文化是当时的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往往难以接受和认同落后文化,而落后文化却能较好地接受、认同先进文化(如古希腊、日本等),因而,在这种诸多的自然条件影响下,造成古代中国与其他不同的文明交往较少,进而引进其他文明的先进文化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和完善的文化结构。

这些自然条件使中国哲学的特徵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

第二,社会条件:由於古希腊自然因素的阻隔使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以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各个城邦被自然而然地隔离开来,这也就有利於各个城邦独立自由发展,在多样性的环境里能促进相互之间的比较和思考,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出多样化,激发人的批判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有利於在相互比较中形成新、更正确的认识。

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对传统采取超越成为可能,由此形成古希腊哲学的新的传统:超越传统。

因此古希腊哲学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而在中国,虽然较早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这有利於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由於过多的继承了传统思维,在宗法制度的制约下,产生了以家庭为中心,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以求得身心内外谐调的价值取向,在大一统的国家内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的中国文化,并通过国家权力来强力推行,使思想传统较早形成和比较一致。

另一方面,较严厉的思想钳制使思想自由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能够进行讨论、研究和辩论的空间较小,多数思想家把传统思想当作政治行为、礼仪和道德规范的主要来源,使中国哲学整体朝向伦理(政治)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无法超越传统,都是在传统所限定的范围内展开,他们的学说也试图从古代的传说和古籍中寻求证明,用以支持自己的学说,这也表明了中国哲学对传统的态度并不是采取积极的批判,而是继承和诠释,这种态度被强化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继承传统。

第三,经济条件: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物质资料日益丰富,使一部分人能够直接脱离物质生产劳动,而从事脑力劳动。

亚里斯多德认为,哲学的产生来自于“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务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因此,在古希腊,探讨政治和哲学在社会经济发展后获得了物质前提,有一部分人就把对政治体制和政治规范以及对人和社会的关注转向对自然和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用理性而不是经验去探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惊叹于自然的各种现象的奇妙,“他们先是惊异於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

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成说明”。

并试图寻求在各种自然现象后面的非神的、恒定的原因,试图用理论来论证其合理性,注重概念的明晰和逻辑的严密,进而产生古希腊独特的哲学-科学思维方式。

但在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应当比古希腊时期更为繁荣,可拥有物质满足前提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如同古希腊那样对自然“惊异”呢?其原因在於: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经验的作用。

在中国的各种理论当中,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伦理道德都需要具有可实践性,就是哲学也不例外,因此,中国的古代科学一直具有丰富的实用技术和各种发明创造,但却缺乏科学理论资源;另一方面,中国的知识份子阶层(士人阶层)也同样处於物质满足的前提下,但是他们在社会地位上并不是独立的,依附於权贵,被权贵豢养,因而需要为权贵的争权夺利斗争服务。

在中国相对例外的是老子和庄子,他们都不是为贵族服务的士人,他们的哲学思想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也最为相像,都提出了关於本原,甚至更进一步提出“道”的一般性本原的规定性的观点和较为丰富的辩证法观点,但他们所形成的道家文化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反而在中国文化关注人事的大方向决定下,道家最后也变成主要地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他们虽然也探讨自然,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人的自我修养,而不是找到世界的本原,从而形成与古希腊哲学的不同的发展方向,最后成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宗教。

再次,古希腊哲学把自然当作一种认识物件,而中国从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影响下形成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敬天、孝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较大影响,其中的是“敬天”的思想尤为重要,“敬”在於相信和畏惧,也就把天当作一个不可怀疑具有神圣地位的东西,这种思想的存在直接影响限制著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在面对自然事物时,总是避开了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关注,更多地落到现实当中,通过经验解决现实当中出现的问题和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古希腊哲学重在“是什么?”,而中国哲学则探讨“怎样做?”。

在讨论了中西方哲学差异的基础上,再看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就一目了然了。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别一种思维方式常常渗透在各个领域,甚至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也能反映其思维方式。

比如一个美国人给一个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他一看马上就发火。

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开门见山,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后面才讲些客套话。

中国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拿到美国人的信先看后面。

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开始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前面都是寒喧等等。

美国人读中国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书写方法反映著不同的思维方式。

从文学艺术领域看中西思维艺术之差异东西方不同的哲学追求和不同的思维标向反映到文学艺术的创造上,中国重视圆浑,和谐,追求中和,追求圆浑中而致雄放的境界,就像司空图、钟嵘所宣导的那样;西方追求突破,讲究提升性,如希腊悲剧就具有一种破釜沉舟,另辟天地的突破性。

中国许多小说停留在见证性,停留在人情的描写上,当然《红楼梦》例外,缺乏必要的哲学深度。

赛凡提斯、巴尔扎克、普鲁斯特就挖得深,但丁、波德赖尔、莎士比亚,也具有提升性,开掘得很深。

中国戏剧多数写冤写怨写人生惨烈,有的写到了生命的真处实处,所以感人,有生命力,有的没有。

我认为,在现代如创作出能够打动东西方读者的作品,作者必须既对中国哲学命运、宇宙精神,对中国诗、画和书法三为一体的艺术精髓、以及气韵、虚实相协、阴阳相调的中国艺术真谛有独到的体悟,同时又要对西方文学、艺术、哲学有深刻了解和把握。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简说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长期的的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造成了我国文化的民族心理。

这种心理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是强调一种乡土情谊、一种乡邻情谊。

我们不是常说人生有四大喜事吗。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他乡遇故知”在德国是淡漠,西方人一般没有同乡会。

如果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德国人不会很激动。

而我们常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落叶归根等等,本乡本土观念很强,这些都跟我们的社会有关,带有浓厚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