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East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GeoEast地震属性技术在东坪地区地震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GeoEast地震属性技术在东坪地区地震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GeoEast地震属性技术在东坪地区地震综合解释中的应用程玉红;马新民;雍学善;刘小梅;倪祥龙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年(卷),期】2014(049)0z1
【摘要】现今油气勘探目标已逐步向岩性、裂缝、断块等隐蔽油气藏转移,勘探难度加大,因此要求充分挖掘、利用地震资料中的丰富地质信息,同时结合地质、钻井等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储层、流体性质等综合解释.地震属性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有力工具.本文简述了地震属性技术及其发展,通过实例充分展示了GeoEast解释系统提供的地震属性技术在精细构造解释、储层预测及油气检测等方面的良好应用效果.
【总页数】6页(P142-147)
【作者】程玉红;马新民;雍学善;刘小梅;倪祥龙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
【相关文献】
1.精细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陆东地区的应用 [J], 王娅辉
2.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文东斜坡带的应用 [J], 霍新立;张宁;张戈;李哲
3.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中的地震属性技术预测生物礁滩 [J], 韩红涛;贾敬;李慧琳;李士东;阮小飞
4.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震多属性综合解释技术应用研究 [J], 赵勇;高立清;张珊;李航
5.地震属性技术在张巨河油田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J], 孟瑞刚;张家良;成洪文;王东林;马建坡;孙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eoEast海量地震数据高效处理技术

GeoEast海量地震数据高效处理技术
第2 4卷
1 2
第 3 期
石 油 工 业 计 算 机 应 用
Co mp ut e r A ppl i c a t i on s o f Pe t r ol e um
Vo 1 . 24 No . 3
Se p . 2 01 6
2 0 1 6年 9月

特邀 论文 ・
( 2 )I / O带 宽 严 重不 足 。大数 据 量 必然 导 致 大
作 者 简 介 :文佳敏( 1 9 7 2 一) . 男, 硕士, 高级工程师 , 研究方向 : 地球物理软件技 术。
第2 4卷
第 3期
文佳敏 , 等: G e o E a s t 海 量 地 震 数 据 高 效 处 理 技 术

图 1 5 0 0 k m。 三 维 地 震 勘 探 数 据 量 的增 长 情 况
( 执行 常 规 处 理 ) ( 执行偏移处理) ( 执行典型生产任务) 读 带 宽 写 带 宽 读 带 宽 写 带 宽 读 带 宽 平 均 持续 1 / O
( MB / S ) ( MB / s ) ( KB / s ) ( KB/ s ) ( GB / s )
免非 连续访 问效 率低 下 的问题 。但 随着数 据量 快速 增长( 1 P B地 震 数 据 拥有 大 约 1 0 0 0亿 条 地 震 道 记
录) , 常规 的索 引构 建和数 据分 选方 法 的耗 时越 来越
难 以接受 。
●位G B
。 7 s a D

地震道记 录结构
I / o量 , 目前 传统存储 的带宽 已经 成为 数据 处理 的 主
分析勘 探 地球 物理 的计 算 特 征 , 可 以指 导硬 件 架 构

GeoEast V3.0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

GeoEast V3.0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

作者: 詹毅;赵波;刘建红;李合群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物刊名: 石油科技论坛
页码: 4-7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S1期
主题词: 叠前深度偏移;高分辨率;叠前去噪;构造解释;储层预测;流体检测
摘要:为了应对我国陆上勘探对象从构造油气藏向隐蔽油气藏转移、地表地下条件从简单向复杂转移的变化,解决高陡构造成像难、分辨率尚不能满足薄储层预测需求和复杂小断块成像精度不高等难题,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在GeoEast常规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的基础上,针对高密度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解释需求,研发和集成了先进适用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形成了叠前偏移成像技术、低信噪比处理技术、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多波处理技术、现代体属性分析技术、地质异常体雕刻技术、储层描述技术和流体检测技术8个处理解释技术系列,研发的GeoEast V3.0版本软件功能和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可满足陆上、海上、多波、VSP 等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需求。

20088194430_2GeoEast主控

20088194430_2GeoEast主控
GeoEast主控
GeoEast处理解释一体化主控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远程培训
内容
GeoEast一体化主控界面 菜单条和工具条 数据树 处理和解释流程树 信息显示窗和常见问题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远程培训
GeoEast一体化主控界面
GeoEast 系统是一套统一数据平台、统一显示平台、统一开发平台、可动态进行系统 组装,实现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协同工作的一体化软件系统。 GeoEast系统的主要特点: 1. 总控统一、界面风格统一、数据接口统一; 2. 支持网络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PC-Cluster),并集交互和批量于一体; 3. 实现了处理与解释构造形态的迭代、处理解释速度模型的迭代、构造形态约束 下地震属性的提取及应用,有效地保证了处理和解释成果的质量; 4. 突出了地震地质建模、叠前偏移和三维可视化体解释; 5. 在高分辨率处理、复杂地表、低信噪比资料处理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 系统规模可变,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配置为处理、解释、处理解释一体化或现 场处理系统; GeoEast 系统具备统一的处理解释数据平台,真正实现了处理解释信息共享;建 立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使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 了多学科的协同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不同领域专家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了处理和 解释质量。该系统克服了传统处理解释系统功能独立、数据独立、信息交流不便的矛 盾,解决了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因地震资料无法满足项目研究而要求重新处理的 矛盾,建立了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数据树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远程培训
数据树
项 目
创建二维工区
创建三维工区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远程培训
数据树
项 目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探讨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探讨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探讨徐春梅; 张玥; 梁硕博【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9(019)033【总页数】10页(P76-85)【关键词】井控处理; 速度建模; 保真度; 分辨率; 成像精度; 反演【作者】徐春梅; 张玥; 梁硕博【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南京 211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地震勘探开发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地下介质的构造成像和岩性参数的反演。

因为仅仅靠地震勘探数据本身不足以很好地解决此基本问题,所以需要通过井中观测来获取某些先验信息。

微测井、测井、VSP是地震勘探开发中常用到的几种测井方式。

微测井观测能提供的信息有:表层速度及表层结构信息;测井观测(含VSP)能提供的信息有:子波、真振幅恢复因子、Q因子、波阻抗、旅行时间、测井声波时差、层位深度、速度、密度、小层数据、各向异性参数信息等。

这些信息既包括动力学方面信息(与子波的振幅变化、子波的估计和子波因素的消除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包括运动学方面信息(与各向异性、速度、深度的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此可见,这些先验信息既能解决地震资料处理中与动力学有关的众多问题,也能解决与运动学有关的众多问题。

多年来,国内外在地震资料处理的多个关键环节都进行了井控处理尝试,井资料介入地震资料处理的程度在不断深入,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得到持续发展,形成了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系列,2017年韩文功等[1]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研究表明,在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过程中必须突出井控,强调井震一致性[2]。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已逐渐发展成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深度质量控制的一种极有价值的工具,可大大提升处理成果的可信度和精度,并已在全球各地许多油田得到成功应用,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将在油气地震勘探开发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目前关于此领域总结分析的相关文献资料尚且不多,还存在个别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需要研究分析各种井控方法技术的核心思想及其实质,对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

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题目: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一、研究背景地震是地球上深部地壳与上层地球圈之间长期紧张积压形成的弹性应变释放的过程,是地球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地震数据的处理对于地震发生预警、震源定位、地震物理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地震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数据量巨大的量级,使得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胜任,因此需要新的处理方法及工具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GEOEAST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它采用并行计算技术和分布式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对大规模地震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

GEOEAST系统已经在很多大型地震科学研究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中国大陆地震台网震源定位系统、地震观测系统等等。

因此,本研究将探究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期为地震研究和预测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包括GEOEAST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其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并进一步分析GEOEAST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精度,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为地震数据处理提供更高效、精确的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1)GEOEAST系统的原理及功能介绍该部分主要介绍GEOEAST系统的原理、架构、特点和相关功能,包括系统的数据输入输出方式、CPU资源的分配和调度机制等。

(2)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该部分将详细阐述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如地震波形的处理、震源定位、震源机制反演、地球构造研究等方面。

(3)GEOEAST系统与传统方法比较分析该部分将对传统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与GEOEAST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情况。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研究提供更加高效、精确的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地震预警和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预测反褶积参数选择及效果分析

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预测反褶积参数选择及效果分析

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预测反褶积参数选择及效果分析作者:王弘扬宋鑫磊任秋月姚佳芮胡乔治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7年第18期摘要:预测反褶积在地震资料处理中有突出的贡献,既能提高分辨率又能压制一些规则干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手段。

预测反褶积中预测步长的选择非常重要,其对资料的改善效果也会因“步”而异。

本文通过对预测步长参数的优化,得到了分辨率较高,构造体现较好的成果。

同时也发现,预测步长越小,分辨率越高,但信噪比越差;反之亦然。

所以,实际处理时,要兼顾信噪比和分辨率,根据实际资料选择合理的参数。

关键词:预测反褶积;预测步长;分辨率;信噪比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8-0203-031 引言反褶积是地震资料处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它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反褶积的主要作用是尽可能消除大地滤波作用,压缩地震子波,使实际的地震记录接近于反射系数序列,从而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反褶积处理,按方法分类,可以包括:最小平方反褶积、预测反褶积、子波反褶积、伯格反褶积、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等。

预测反褶积是资料处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分辨率,压制一些规则干扰。

预测反褶积的关键参数主要有:预测步长、预测反褶积因子长度、预测时窗等,而且它们是与地震资料品质、地震地质条件有关。

因此,对于一个地区的地震资料应用预测反褶积处理时,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大量的试验,并根据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参数,才能最终达到反褶积处理的良好效果[1]。

本文所述的3D地震资料是来自我国东部某地的陆上地震资料,资料品质一般,存在较多噪音干扰,另外,断层较多,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本次使用我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发的GeoEast软件,对该资料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处理。

特别是在反褶积,包括预测反褶积方面,通过多次试验,找到了较为适合该地区资料品质及地震地质条件的相关参数,取得了较好的反褶积效果,从而保证了整个处理流程的效果。

GeoEast软件特色技术在盆1井西凹陷北东环带砂质碎屑流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GeoEast软件特色技术在盆1井西凹陷北东环带砂质碎屑流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GeoEast软件特色技术在盆1井西凹陷北东环带砂质碎屑流储层预测中的应用GeoEast是一款地质信息处理与解释软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等地质资源领域。

其特色技术为地质模型构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同时还可进行储层预测和油气资源评价。

本文将介绍GeoEast软件在盆1井西凹陷北东环带砂质碎屑流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盆1井位于西凹陷北东环带,是目前石油勘探领域的重要区域之一。

在该区域的勘探中,砂质碎屑流储层的预测是一个关键问题。

GeoEast软件以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和高精度的预测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GeoEast软件能够对地质数据进行多种处理,有效地提取了研究区域的地质特征。

通过对地震和测井数据的处理与解释,软件得出了研究区域的构造和岩性信息。

在此基础上,GeoEast软件利用强大的数据拟合功能,将这些信息与先前的勘探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进而建立了准确的地质模型。

其次,GeoEast软件通过地质模型构建了三维地质空间,进一步完善了研究区域的地质描述。

该软件能够将地震、测井和地质数据进行有效融合,生成高精度的三维地质模型。

这种综合考虑了各种数据的权重,使得地质描述更加准确,为储层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再次,GeoEast软件利用其先进的储层预测模块,基于已有的地质模型进行砂质碎屑流储层的预测。

该软件结合了模拟、统计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多种方法,能够通过参数调整和优化预测结果,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在盆1井西凹陷北东环带的研究中,GeoEast软件成功预测了多个砂质碎屑流储层,为后续勘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最后,GeoEast软件能够对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帮助地质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地质模型和储层预测结果。

其直观的图形界面和丰富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数据层进行查看和分析。

这些特点使得GeoEast软件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盆1井西凹陷北东环带的砂质碎屑流储层预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地震属性提取与分析_配合软件介绍讲解

地震属性提取与分析_配合软件介绍讲解

注:最小曲率方位角(Azim of Min)、山脊型(Ridge)和山谷型(Valley) 是玫瑰图的输入数据。
体曲率属性(Volumetric Curvature)
体曲率属性的输出数据:振幅类曲率可输出15个数据体 Most-Positive and Most-Negative: Gaussian Curvature : Mean Curvature : 最大正曲率、最大负曲率 高斯曲率 平均曲率
短波长 (0.75)
不同尺度的曲率刻画了不同尺度的地质特征
多尺度体曲率属性(Volumetric Curvature)
长波长:是大尺度曲率,适用于寻找大断层、大裂缝等; 中波长:是中尺度曲率,适用于寻找中等断层、裂缝等; 短波长:是小尺度曲率,适用于寻找小断层、裂缝等 多尺度参数: Space Filter 滤波参数 Fraction Derivative 分数导数滤波
?常用于图像边缘检测的处理手段主要有空间微分法差分法高通滤波中值滤波相关系数法等?在对地震数据进行边缘检测时最好采用层拉平的数据也可以对地震属性相干方差曲率等进一步提高地质异常断层河道溶洞等的可识别程度
相• GeoEast开发了三种相干算法:
相关算法Corr(C1) 相似算法Semb(C2)
高斯曲率
平均曲率 倾角曲率 走向曲率
体曲率属性(Volumetric Curvature)
体曲率属性的输出数据:构造类曲率可输出22个数据体 Reflector Rotation : Curvedness : Shape Index : Azim of Min : Dome : Bowl : Saddle : Ridge : Valley : 反射面旋转度 弯曲度 形态指数 最小曲率方位角 圆顶型 碗型 马鞍型 山脊型 山谷型 Shape Measurements :形态类曲率属性

基于GeoEast的叠前去噪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基于GeoEast的叠前去噪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收稿日期]202207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自由表面多次波衰减方法研究 (41804140)㊂ [第一作者]邬世英(1978),女,博士,讲师,现主要从事地震信号处理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w u s h i y i n go k @163.c o m ㊂ 邬世英,杨博.基于G e o E a s t 的叠前去噪技术应用效果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0(6):49-55. WUS Y ,Y A N G B .A n a l y s i so f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e f f e c to f t h e p r e -s t a c kd e n o i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b a s e do n G e o E a s t [J ].J o u r n a lo f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2023,20(6):49-55.基于G e o E a s t 的叠前去噪技术应用效果分析邬世英,杨博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摘要]在地震叠前资料处理中,各种噪音的衰减和压制是十分重要的步骤,直接决定了后续地震剖面的质量,因此采用各种噪音衰减技术对面波㊁线性干扰等进行压制十分必要㊂G e o E a s t 是一款十分成熟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软件,针对G e o E a s t 的叠前去噪技术,首先研究了该软件的几种叠前去噪技术,包括异常振幅压制技术(W i l d A m p A t t e n 模块)㊁叠前线性干扰压制技术(L i n N o i R e m v 模块)㊁叠前相干噪音压制技术(C o h N o i A t t e n 模块)㊁局域滤波去面波技术(Z o n e F i l t 模块)等;然后应用上述4种技术对陆上二维地震资料进行去噪处理,对每种技术的去噪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优化了一套叠前去噪技术组合方案:首先,利用异常振幅压制技术(W i l d A m p A t t e n 模块)将炮集中的强振幅的面波噪音进行衰减;然后,在压制了强振幅噪音的基础上对线性干扰进行衰减,即采用叠前线性干扰压制技术(L i n N o i R e m v 模块)和叠前相干噪音压制技术(C o h N o i A t t e n 模块);最后,采用局域滤波去面波技术(Z o n e F i l t 模块)将残余的面波进行压制㊂将上述叠前去噪技术组合方案应用到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通过对比去噪前㊁后的二维叠加地震剖面,结果证明该组合方案能够使面波㊁线性干扰等噪音得到较好的压制㊂[关键词]G e o E a s t ;面波;线性干扰;去噪;叠前地震数据[中图分类号]T E 132.14;P 631.4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23)06004907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e f f e c t o f t h e p r e -s t a c kd e n o i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ba s e do nG e o E a s t WUS h i y i n g ,Y A N GB o C o l l e g e o fG e o p h y s i c s a n dP e t r o l e u m R e s o u r c e s ,Y a n g t z eU n i v e r s i t y ,W u h a n430100,H ub e i A b s t r ac t :I n s e i s m i c p r e -s t a c kd a t a p r o ce s s i n g ,t h e a t t e n u a t i o na n ds u p p r e s s i o nof v a r i o u sn o i s e s i s a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 s t e p ,w h i c hd i r e c t l y d e t e r m i n e s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t h e s u b s e q u e n t s e i s m i c p r o f i l e ,s o i t i sn e c e s s a r y t ou s ev a r i o u sn o i s e a t t e n u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t o s u p p r e s s t h e s u r f a c ew a v e a n d l i n e a r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G e o E a s t i s av e r y m a t u r e s o f t w a r e f o r s e i s m i c d a t a p r o c e s s i ng a n d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I nv i e w o fG e o E a s t s p r e -s t a c kd e n o i s i n g t e ch n o l o g y ,s e v e r a l p r e -s t a c kd e n oi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o fG e o E a s tw e r es t u d i e df i r s t ,i n c l u d i n g a n o m a l y a m p l i t u d es u p p r e s s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W i l d A m pA t t e n m o d u l e ),p r e -s t a c kl i n e a ri n t e r f e r e n c es u p p r e s s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L i n N o i R e m v m o d u l e ),p r e -s t a c k c o h e r e n tn o i s e s u p p r e s s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C o h N o i A t t e n m o d u l e ),l o c a l f i l t e rs u r f a c e w a v er e m o v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Z o n e F i l t m o d u l e ),e t c .T h e n ,t h e a b o v e f o u r t e c h n i q u e sw e r eu s e dt od e n o i s e t h e2Ds e i s m i cd a t ao n l a n d ,t h ed e n o i s i n g e f f e c t o f e a c h t e c h n i q u e w a s c o m p a r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a n d a s e t o f p r e -s t a c k d e n o i s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s c h e m e w a s o p t i m i z e d .F i r s t ,t h e a b n o r m a l a m p l i t u d e s u p p r e s s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W i l d A m p A t t e n m o d u l e )w a su s e dt oa t t e n u a t e t h e s u r f a c ew a v en o i s e o f s t r o n g a m p l i t u d e i nt h es h o t g a t h e r s .T h e n ,o nt h eb a s i so f s u p p r e s s i n g t h es t r o n g a m pl i t u d e n o i s e ,t h e l i n e a r i n t e r f e r e n c ew a sa t t e n u a t e d ,t h a t i s ,t h e l i n e a r i n t e r f e r e n c es u p p r e s s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L i n N o i R e m v m o d u l e )a n dt h ec o h e r e n tn o i s es u p p r e s s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C o h N o i A t t e n m o d u l e )w e r eu s e d .F i n a l l y,t h er e s i d u a l s u r f a c e w a v e sw e r e s u p p r e s s e db y l o c a l f i l t e rs u r f a c ew a v er e m o v a l (Z o n e F i l tm o d u l e ).B y c o m p a r i n g t h et w od i m e n s i o n a l s u p e r i m p o s e d s e i s m i c p r o f i l e sb e f o r ea n da f t e rd e n o i s i n g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 t h ec o m b i n e ds c h e m ec a ns u p p r e s s s u r f a c ew a v e ,l i n e a r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a n do t h e r n o i s e s .K e y w o r d s :G e o E a s t ;s u r f a c ew a v e ;l i n e a r n o i s e ;d e n o i s i n g ;p r e s t a c ks e i s m i c d a t a ㊃94㊃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0卷第6期J o u r n a l o fY a n g t z e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 2023,V o l .20N o .6在野外获取的地震资料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波,并且这些干扰波会降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因此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压制这些干扰波又不损失有效波,实现高信噪比㊁高分辨率㊁高保真度的处理[1]㊂G e o E a s t 是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地震处理解释一体化综合性软件系统,目前已在国内外陆地地震采集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有的针对陆上复杂地区尤其是低信噪比地区地震资料的处理能力和效果得到了一致认可[2-9]㊂笔者针对叠前地震资料噪音干扰问题,研究了G e o E a s t 中的几种去噪处理技术,包括异常振幅压制技术(W i l d A m p A t t e n 模块)㊁叠前线性干扰压制技术(L i n N o i R e m v 模块)㊁叠前相干噪音压制技术(C o h N o i A t t e n 模块)㊁局域滤波去面波技术(Z o n e F i l t 模块)等,将上述去噪处理技术应用于原始地震炮集中,对噪音干扰进行压制,并比较了几种技术的叠前㊁叠后组合处理效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㊂ 图1 原始地震炮集F i g .1 O r i g i n a l s e i s m i c s h o t g a t h e r s 1 叠前地震数据分析本次研究处理的地震数据由S E G 官网上的G e o f i z y k a T o r u nS p Z .o .o 提供,该数据是陆地二维叠前地震数据㊂如图1所示,地震炮集上有振幅较大的面波,线性干扰严重㊂所以该地震数据叠前去噪的重点是衰减振幅强㊁将有效信号完全压制住了的面波,然后再对该地震炮集的线性干扰进行压制㊂对该地震炮集进行分频显示(见图2),可见面波的频率分布范围较广,且与反射波的主频段交叉严重㊂在常用的去除面波的技术中,自适应面波衰减技术(G r n d R o l A t t e n 模块)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该技术适用于面波与反射波的频率分布范围有一定差异的地震资料[10],因此,该技术在本数据中是不适用的㊂因此叠前去噪总的思路是:首先,采用异常振幅压制技术(W i l d A m p A t t e n 模块)将振幅强的面波压制下去;然后,再对线性干扰进行衰减,在G e o E a s t 中两个常用且有效的是叠前线性干扰压制技术(L i n N o i R e m v 模块)和叠前相干噪音压制技术(C o h N o i A t t e n 模块);最后,用局域滤波去面波技术(Z o n e F i l t 模块)对残余的面波进一步衰减,最终得到去除干扰的叠前地震炮集[11-15]㊂2 G e o E a s t 叠前去噪技术2.1 异常振幅压制技术图2 原始地震炮集分频分析F i g .2 F r e q u e n c y d i v i s i o na n a l y s i s o f o r i g i n a l s e i s m i c s h o t g a t h e r s 异常振幅压制技术(W i l d A m pA t t e n 模块),其功能是根据多道识别㊁单道去噪的思想,在不同的频带内自动识别地震记录中存在的强能量干扰,确定出干扰出现的空间位置,然后定义有效的带通滤波门槛值和衰减系数进行压制[10,16]㊂根据图2原始地震炮集的分频显示,可见强振幅干扰在整个频带都有,干扰波和有效波无法从频率上进行区分,所以在该模块中并没有设置分频滤波器设㊃05㊃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11月图3 W i l d A m p A t t e n 模块的参数设置F i g .3 P a r a m e t e r S e t t i n g o f t h eW i l d A m pA t t e nm o d u l e 置噪音的优势频带(参数b a n d p a s s f i l t e r 不填)㊂该技术通过找到异常振幅的地震道乘以衰减系数进行压制,并没有将噪音剔除,不会损伤有效波㊂通过反复测试,最终确定W i l d A m p A t t e n 模块参数设置如图3所示,处理效果如图4所示㊂由图4可见强振幅得到了压制,有效波信息在道集中均衡呈现㊂2.2 线性干扰压制技术线性干扰压制技术主要有叠前线性干扰压制技术(L i n N o i R e m v 模块)和叠前相干噪音压制技术(C o h N o i A t t e n 模块)㊂图4 异常振幅压制技术(W i l d A m pA t t e n 模块)处理前㊁后地震炮集对比F i g .4 C o m p a r i s o no f s e i s m i c s h o t g a t h e r s b e f o r e a n da f t e r p r o c e s s i n g b y a n o m a l y a m pl i t u d e s u p p r e s s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W i l d A m pA t t e nm o d u l e ) 图5 L i n N o i R e m v 模块的参数设置 F i g .5 P a r a m e t e r s e t t i n g ofL i n N o i R e m vm o d u l e 叠前线性干扰压制技术(L i n N o i R e m v 模块)进行线性干扰衰减的思路是:根据线性干扰和有效波在视速度㊁位置和能量上的差异,在t -x 域采用倾斜叠加和向前㊁向后预线性预测的方法确定线性干扰的视速度㊁分布范围[10]㊂该技术采用小波变换法进行分频,在噪音优势频带提取噪音的特征㊂首先,根据噪音的视速度范围(参数:a p p a r e n t v e l o c i t y )大致确定线性干扰的视倾角;然后,在时间域根据干扰视倾角方向上波峰的个数(参数:p e a k s i nl o w f r e q u e n c y b a n d (s h a l l o w /d e e p ))来判断该视倾角是否存在噪音;最后,若有噪音,选择在低频部分压制噪音(参数:f r e q u e n c y b a n d o p t i o n 设置为l o w )㊂L i n N o i R e m v 模块参数设置见图5,处理结果如图6所示㊂由图6可见该技术将视速度小,能量较强的线性干扰进行了有效的压制㊂㊃15㊃第20卷第6期邬世英等:基于G e o E a s t 的叠前去噪技术应用效果分析图6 叠前线性干扰压制技术(L i n N o i R e m v 模块)处理前㊁后地震炮集对比F i g .6 C o m p a r i s o no f s e i s m i c s h o t g a t h e r s b e f o r e a n da f t e r p r e t r e a t m e n t b yp r e s t a c k l i n e a r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s u p p r e s s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L i n N o i R e m vm o d u l e ) 图7 C o h N o i A t t e n 模块的参数设置F i g .7 P a r a m e t e r s e t t i n g o fC o h N o i A t t e nm o d u l e 叠前相干噪音压制技术(C o h N o i A t t e n 模块)的原理是:根据给定的相干干扰的时差和主频等参数,将相干干扰主动地识别出来并逐道进行压制㊂特点是压制效应是局部的,其他部分数据不受影响,适用于地震资料中的低频线性面波[10,17]㊂由于该模块对噪音的识别是采取能量扫描方式,所以在使用该模块之前必须先将异常振幅噪音进行压制㊂该技术对于噪音的检测和识别是整个处理流程的关键,对线性噪音进行识别的关键参数是最大线性噪音视倾角和最大反射波视倾角(参数:m a x i m u m a p p a r e n td i p o f l i n e a r n o i s e ,m a x i m u ma p p a r e n t d i p o f r e f l e c t i o n ),该参数的选择非常重要,决定了处理效果㊂它的含义是相干噪音轴上10条地震道的时间差或者反射波同相轴上10条地震道的时间差,噪音和反射波通过该参数区分开来㊂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最大线性噪音视倾角是120m s ,最大反射波视倾角是50m s㊂C o h N o i A t t e n 模块参数设置见图7,最终地震炮集的处理效果见图8㊂由图8可见叠前地震炮集的相干干扰被识别出来进行压制㊂图8 叠前相干噪音压制技术(C o h N o i A t t e n 模块)处理前㊁后地震炮集对比F i g .8 C o m p a r i s o no f s e i s m i c s h o t g a t h e r s b e f o r e a n da f t e r p r o c e s s i n g b yp r e -s t a c k c o h e r e n t n o i s e s u p p r e s s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C o h N o i A t t e nm o d u l e )㊃25㊃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11月2.3 局域滤波去面波技术图9 Z o n e F i l t 模块的参数设置F i g .9 P a r a m e t e r s e t t i n g o fZ o n e F i l tm o d u l e 经过上述技术处理后的面波和线性干扰大幅衰减,反射波信息得到较好的呈现,但是在近炮点的三角区域内有残留的面波,需采用局域滤波去面波技术(Z o n e F i l t 模块)进行面波压制㊂该技术在面波产生的区域中对低频信号进行处理,其他数据不会改变[10]㊂Z o n e F i l t 模块最主要的参数是面波最大视速度(参数:m a x i m u ma p p a r e n t v e l o c i t y of g r o u n d r o l l )和面波主频(参数:d o m i n a n t f r e q u e n c y of g r o u n d r o l l ),通过面波的视速度确定面波的空间范围,通过面波的主频确定噪音的频率分布㊂比较各参数处理过的地震记录,最终Z o n e F i l t 模块确定的参数见图9,处理结果如图10所示㊂由图10可见,滤除了由W i l -d A m p A t t e n 模块未处理完的面波,三角区域内的面波得到了衰减,处理效果较好㊂图10 异常振幅衰减技术(Z o n e F i l t 模块)处理前㊁后地震炮集对比F i g .10 C o m p a r i s o no f s e i s m i c s h o t g a t h e r s b e f o r e a n da f t e r p r o c e s s i n g b y A n o m a l y a m pl i t u d e a t t e n u a t i o n t e c h n i qu e (Z o n e F i l tm o d u l e ) 图11 叠前去噪技术组合处理前㊁后地震炮集对比F i g .11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s e i s m i c s h o t g a t h e r s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p r o c e s s i n gb y p r e -s t ac kde n o i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m b i n a t i o n 2.4 叠前去噪技术组合处理结果将上述各项技术组合起来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噪音压制,先用异常振幅压制技术(W i l d A m p A t t e n 模块)将地震炮集中的强振幅的面波噪音进行衰减,然后在压制了强振幅噪音的基础上对线性干扰进行衰减,采用叠前线性干扰压制技术(L i n N o i R e m v 模块)和叠前相干噪音压制技术(C o h N o i A t t e n 模块),最后采用局域滤波去面波技术(Z o n e F i l t 模块)将残余的面波进行压制㊂通过测试,上述处理顺序可以产生较好的噪音压制效果㊂由图11可见,基本上衰减了强烈的面波和线性干扰,反射波信息在炮集中凸显了出来㊂图12为叠前去噪技术组合处理的某二维叠加剖面前㊁后对比图,由图12可知,处理前的二维叠加剖面被噪音覆盖,完全淹没了反射波信息,而㊃35㊃第20卷第6期邬世英等:基于G e o E a s t 的叠前去噪技术应用效果分析图12 叠前去噪技术组合处理的某二维叠加剖面前㊁后对比F i g .12 C o m p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 f r o n t a n d b a c k o f t h e 2D s u p e r i m p o s e d s e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e d b y p r e -s t a c k d e n o i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m b i n a t i o n 处理后的二维叠加剖面,能够看到较为清晰的反射信息,可见叠前去噪技术组合能够对面波㊁线性干扰等噪音进行较好的压制㊂3 结论1)去噪一般遵循先去强噪音再去弱噪音的原则㊂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利用G e o E a s t 的异常振幅压制技术(W i l d A m p A t t e n 模块)将强振幅的干扰进行压制,在保证没有大量异常振幅㊁总体振幅较为均衡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对能量进行扫描的方式进行噪音识别,即采用叠前线性干扰压制技术(L i n N o i R e m v 模块)和叠前相干噪音压制技术(C o h N o i A t t e n 模块)识别噪音;最后采用局域滤波去面波技术(Z o n e F i l t 模块)将残余的面波进行压制㊂2)叠前去噪技术主要是从干扰波和有效波在频率㊁空间㊁时间㊁振幅上的差异进行区分,因此模块中相关参数的设置对处理结果较为敏感,需要进行反复测试㊂感谢杨添微同学协助作者完成地震资料处理工作。

针对地震资料解释的GeoEast云计算管理系统应用

针对地震资料解释的GeoEast云计算管理系统应用

第28卷第4期2020年10月Vol.28No.4Oct.202035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CATIONS OF PETROLEUM•特邀论文•针对地震资料解释的GeoEast云计算管理系统应用杨显峰,郭峰,曹士炳,罗刚,张卫华,林辉(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摘要:针对多个分布于全国的地震资料解释站点业务迅猛发展的需要及特点,基于GeoEast云计算平台,研发了地震资料解释云计算管理系统,实现了跨区域的地震资料解释业务软硬件资源共享及动态调配,在满足大数据量、大数据体解释需要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软硬件采购成本。

关键词:云计算;GeoEast云平台;地震资料解释0引言中油物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传统解释业务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要一种新的软硬件资源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团队就此诸多问题展开研讨,开发云计算管理系统,使其既能满足传统地震数据解释业务的生产需要,又能满足大数据软硬件资源前后方共享。

通过设备的选型、安装、配置及应用展开论述,使传统的地震数据解释业务软硬件资源统一集中部署、集中管理、集中应用,提供高效稳定的后台保障,最终达到前后方数据安全共享、提高前后方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1解释业务面临的问题1.硬件传统解释系统的硬件设施,通常是由一套装载软件的服务器或工作站、N个与服务器相关联的客户端主机及挂载在这台服务器上的磁盘存储组成。

客户端主机需要调取服务器上的软件资源进行作业。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解释业务分布在全国各地,如大庆、吉林、辽河、新疆、华北等地均有站点,均形成了大小规模不等的集群或工作站群,因此硬件设施较为分散,资源调用及管理相对复杂。

即使同一个站点的本地工作站及客户端也可能分散在不同楼层,资源无法统一集中管理。

硬件资源作为解释业务的主要成本之一,一台双路服务器年折旧超过万元海年设备能耗费用数千元,再加上机房配套设施、维保、人工等成本每年超过数万元。

祖云飞-可控震源地震资料静校正对策及效果

祖云飞-可控震源地震资料静校正对策及效果

用,扎实的表层调查是做好静校正的基础;
2)通过针对控震源初至波的多种处理方法尝试,初至波
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
3)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在解决可控震源资料长波长静校 正问题时效果明显; 4)正演模拟是静校正问题分析比较有效的手段。
三维层析反演模型
tomo
EGRM
初至较好的可控震源记录 井 炮 可控震源
二、静校正对策 三、长波长对策 四、应用效果
以往成功实例
以往成功实例
模型法
模型约束的初至折射静校正






较强的高频噪音






工 区 三
工 区 三
可控震源初至波特点
1、零相位相关子波,存在旁瓣,初至波识别困难
2、表层厚折射衰减快,远道折射波被吸收,容易串相位
3、高频干扰严重(环境噪音、谐波)
1)最小相位处理
初至波处理
小相位初至处理前
小相位初至处理后
1)最小相位处理

初至波处理

2)谱约束
初至波处理
1、线性动校正,把初至波拉平
2、在选定时窗内做初至波频谱 3、把频谱约束到俞氏子波上 4、反线性动校正
2)谱约束
处 理 前
初至波处理
处 理 后
2)谱约束
初至波处理
处理前
处理后
3)实时显示性处理
二、初至拾取对策
1、可控震源数据初至的处理手段 2、模型正演在初至拾取中的应用 3、初至人机交互拾取的监控手段
4、表层资料在初至拾取中的应用
1)最小相位处理
初至波处理
1)根据可控震源激发参数获得可控震源扫描记录

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及效果

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及效果

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及效果
何惺华;王玉玲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年(卷),期】1997(032)001
【摘要】与常规的二维和三维地震相比,井间地震资料处理具有不同的特点。


于井间地震通常采用三分量观测,直达纵波在x与y分量上强,z分量上弱;而直达横波在z分量上强,在x与y份量上弱。

所以在资料处理时,首先分离纵横波,然后分别实施;1.利用初至波放行时信息,通过层析反演,得到井间介质层速度空间分布剖面;2.对上行和下行的反射波进行类似于VSPCDP的专项处理,产生一个井间的反射波是归位成像剖面。

【总页数】9页(P81-89)
【作者】何惺华;王玉玲
【作者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计算中心;胜利石油管理局计算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43
【相关文献】
1.井间地震反射波资料处理 [J], 曹辉;郭全仕;唐金良;吴永栓;王世星
2.中值滤波在井间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J], 唐金良;曹辉;王立华;吴永栓
3.垦71井区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J], 左建军
4.垦71区块井间地震资料处理研究与应用 [J], 孔庆丰;王延光;左建军;魏国华;魏洪

5.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J], 孔庆丰;左建军;魏国华;何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eoEast系统地震作业运行方式的优化

GeoEast系统地震作业运行方式的优化
ha s a dv a nt a g e s a nd s ho r t a g e s .Th e ar t i c l e i nt r od uc e d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d e f f i c i e nc y c on t r a s t s o f v a r i o us wa y s i n
2 0 1 4 年6 月
物 探 装 备
第2 4 卷
第3 期

新技 术介 绍 ・
Ge o E a s t 系统 地 震 作 业 运 行 方 式 的优 化
刹、 孝萍 杜吉国 陈继 红 宁 克 岩 柴军 丽
摘 要
(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涿州 0 7 2 7 5 0 )
Ge o E a s t 是 东方地 球 物理 公 司所 研制 开 发 的大 型地 震数 据处 理解 释一 体化 系统 。该 系统 主要 应用
提交 。批 量执 行控 制 系统 是 可 以 独 立执 行 的程 序 ,
它将 地震 作业 中的模 块 有 序 地组 织起 来 , 加 载模 块 库并 为模 块提 供必 要 的数 据 和 其 它 资源 , 控 制 数 据
震 数 据 处 理 的效 率
关 键 词 G e o E a s t 地 震 数 据 处 理 串行 执 行 控 制 系 统 并 行 处 理 框 架
A BS TRA CT
S u n Xi a o p i n g ,Du J i g u o ,Ch e n J i h o n g ,Ni n g Ke y a n a n d Ch a i J u n l i .O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Ge o Ea s t s y s t e m' s o p e r a t i o n mo d e . EGP, 2 0 1 4, 2 4 ( 3 ) : 2 0 4 - 2 0 9

GeoEast多次波压制技术在陆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GeoEast多次波压制技术在陆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GeoEast多次波压制技术在陆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吴艳辉;唐博文;柯本喜;周振晓【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4(049)0z1【摘要】多次波使目的层的反射波形态发生畸变,干扰了地震成像,如果不有效压制和消除,则最终会使勘探成果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有效压制多次波成为地震勘探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今GeoEast系统中针对多次波开发了一系列模块,如共中心点叠加、内切除、聚束滤波、Radon变换、高精度Radon变换、预测反褶积、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以及波场延拓多次波压制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压制多次波的方法.本文着重介绍高精度Radon变换以及基于波场延拓的多次波预测减去法在陆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效果,并首次将波场延拓多次波预测模块应用于叠后数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页数】6页(P93-98)【作者】吴艳辉;唐博文;柯本喜;周振晓【作者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地震资料处理中对多次波的分析和压制 [J], 王正军;方长江2.海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组合压制多次波技术 [J], 郭梦秋;赵彦良;左胜杰;巴晶3.多次波压制组合技术在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J], 陈见伟;庄锡进;胡冰;张金陵;王兆旗4.陆上地震资料多次波识别与压制技术 [J], 刘语;刘建红;刘国峰;倪凤田;徐少波;王英庆5.虚同相轴方法及其在陆上地震层间多次波压制中的应用 [J], 崔永福; 刘嘉辉; 陈猛; 胡天跃; 陈飞旭; 匡伟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GeoEast系统处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

利用GeoEast系统处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

利用GeoEast系统处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黄德智;毛锐强;王庚;苑强;王云朋;康智清;杨文平【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4(049)0z1【摘要】M工区地下构造复杂,速度随时空变化剧烈,地震资料信噪比及反射能量受地质因素影响严重,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地震数据处理首先面临静校正问题.为使最终处理成果准确反映地层发育状况及构造发育特征,采取了保护弱反射信号、提高资料信噪比、建立精确的速度场等措施,确保了断点、断面准确归位成像.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应用GeoEast处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针对低信噪比资料的噪声压制,要精细选择去噪参数,根据记录特点采用组合去噪的方法进行噪声压制;当发生转角或对于炮点横向偏移距离较大的数据,应采用弯线偏移方法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以消除直线叠前时间偏移出现的假构造问题.【总页数】6页(P76-81)【作者】黄德智;毛锐强;王庚;苑强;王云朋;康智清;杨文平【作者单位】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中的精细速度分析方法 [J], 魏晋平;刘永华;王万合;聂爱兰2.复杂地区地震资料低信噪比的原因及对策(一)——表层散射波是导致地震资料低信噪比的根本原因 [J], 吴希光;李亚林;张孟;何建秋;龙资强3.低信噪比地震资料FDOC-seislet变换阈值消噪方法研究 [J], 张雅晨;刘洋;刘财;武尚4.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初至自动拾取技术 [J], 蔡存军;毛锐强;彭志文;万应明;王龙;马永建5.南黄海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J], 杜贤;逄建东;石雪锋;杜林轩;高丽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eoeast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的安装和疑难问题解析

Geoeast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的安装和疑难问题解析

Geoeast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的安装和疑难问题解析
王景德;吴荷轩;罗正秀
【期刊名称】《石油仪器》
【年(卷),期】2009(023)003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Geoeast地震资料处理软件在HP集群计算机上的安装和配置过程,以及Geoeast软件在地震资料处理应用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对Geoeast软件在地震资料处理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王景德;吴荷轩;罗正秀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工程公司物探研究所,黑龙江大庆1633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43
【相关文献】
1.GeoEast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效果分析 [J], 王兴;曾庆才;陈猛;曾同生;崔永福;胡新海
2.应用GeoEast系统进行二维弯曲宽线地震资料处理 [J], 姚雪峰;仲宏伟;刘建红
3.GeoEast多次波压制技术在陆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J], 吴艳辉;唐博文;柯本喜;周振晓
4.GeoEast软件在吉林探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J], 王玉宏;黄棱;张春燕
5.GeoEast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J], 周振晓;倪凤田;刘建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GeoEast软件的复杂断裂刻画技术及在大宛齐油田的应用效果

基于GeoEast软件的复杂断裂刻画技术及在大宛齐油田的应用效果
料, 运 用 Ge o E a s t 软 件 的 解 释 性 处 理 特 色技 术 , 摸 索 出 了一 套 完整 的 断 裂 分 级 精 细 刻 画 技 术 流 程 , 识 别 出大 宛 齐 油
田三 级 断 裂 形 态 特征 ; 经 大量 已钻 井 资料 验 证 , 断 裂预 测 结 果 可 靠 、 精度 高, 为 大 宛 齐 油 田 滚 动 开发 、 注水方案 编制
2 0 1 5 年 9月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E T R O L E UM G E O L O G Y A ND E NG I N E E R I NG
第2 9卷
第 5期
文章 编 号 : 1 6 7 3—8 2 1 7 ( 2 0 1 5 ) 0 5 —0 0 3 1 —0 3
基 于 Ge o E a s t 软 件 的 复 杂 断 裂 刻 画技 术 及 在 大 宛 齐 油 田 的 应 用 效 果
张 建 伟 , 刘 永 雷 , 罗 欣 , 赵 丽 , 李 树 珍 , 尹 宁
( 1 . 西安石油大学 , 陕西 西 安 7 1 0 0 6 5 ; 2 . 中 国石 油 东 方 地 球 物 理公 司研 究 院 库 尔 勒 分 院)
收 稿 日期 : 2 0 1 5—0 4—1 5
高 层位 追踪 可信 度 。但这 样 的滤波 需满 足定 向性 分
析、 边 缘检 测 、 边 缘保 护性 定 向滤波 这三 个条 件 。为 了满足 这 三个 条 件 , Ge o E a s t 软 件利 用 地 层 倾 角 和
方 位 角 沿 地 层 进 行 定 向性 滤 波 ; 利 用 相 干 和 曲 率 结
描 计算 三维 地震 反射 层 的倾角 和方 位角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的处理效果 。
1 引言
塔里木 盆 地 Z G 地区位于塔中隆起北部斜坡 岩溶储层类型 带 ,目标层奥陶 系 鹰 山 组 的 埋 深 大 , 复杂 , 且受地表沙 丘 地 貌 影 响 , 原 始 资 料 频 带 窄, 次 生干扰严重 , 目的层资料的品质较差 , 导致该区储集 体空间分布 、 储盖组合 、 油气分布落实十分困难 。 针 结合 G 本文 对该 区 资 料 的 特 点 , e o E a s t软 件 特 色 , 开展了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研究 , 包括 : 井控真 振幅恢复 、 井控反褶积 、 井 控 犙 补 偿 技 术, 取得了较
0 1 4年6月 2
第4 9 卷 增刊 1
· 处理技术 ·
文章编号 : ( ) 增刊 1 1 0 0 0 7 2 1 0 2 0 1 4 0 0 1 1 0 6
犌 犲 狅 犈 犪 狊 狋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效果分析
王 兴 ① 曾庆才 ① 陈 猛 ② 曾同生 ① 崔永福 ② 胡新海 ③④
2 犣 犌 地区地震资料的特点
图1是 Z G 地区原始单炮 记录 及常 规处理 得 到 的叠加成果剖面 , 从剖面可以看出 , 常规地震处理方 法获得的地震资料目的 层 ( ) 以 上 信 噪 比、 分 3 6 0 0 m s 辨率比较高 , 但目的层( ) 信 噪 比 低, 3 6 0 0~4 3 0 0 m s 反射弱 , 成像差 。 经分析 , 该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主要 面临以下难点 。 ( ) 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度大 , 地震 1
返回中文目录
2 1
石 油 地 球 物 理 勘 探
2 0 1 4年
波传播路径长 、 能 量 损 失 严 重, 同 时, 奥陶系内幕表 现为高度非均质性 , 没有良好的波阻抗界面 , 致使原 始资料信噪比很低 , 目的层鹰山组顶面反射特征不 连续性差 。 清楚 、 ( ) 2 Z G 地区奥陶系勘探以寻找奥陶系内幕溶 对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要求高 , 洞裂缝为主 , 但是目的层鹰山组岩溶储层类型复杂 , 储层成像差 。
图 7 由 V S 图1 ) 。 与V S P 走廊叠加吻合度高( 0 1
图 8 犙 补偿前 、 后叠加剖面及频谱
( ) 、 ( ) 为 犙 补偿前叠加剖面及频谱 ;( ) 、 ( ) 为 犙 补偿后叠加剖面及频谱 a c b d
返回中文目录
9 卷 增刊 1 第4
图 2 G e o E a s t零井源距 V S P 处理流程
图 3 Z GA 井桥式图
返回中文目录
9 卷 增刊 1 第4
王兴等 : G e o E a s t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效果分析
1 3
空变的地层品质因子 犙。 再利用此三个关键 参数对 井旁地面地 震 数 据 进 行 真 振 幅 恢 复 、 反 褶 积、 反犙 滤波 , 有效地提高了处理成果的质量 。
图 1 原始单炮记录 ( ) 及叠加剖面 ( ) a b
: 4 号信箱 , 0 6 5 0 0 7。 E m a i l w a n x i n 6 9@p e t r o c h i n a . c o m. c n 河北省廊坊市 4 g g 本文于 2 最终修改稿于 2 0 1 3年1 2月1 5 日收到 , 0 1 4 年 3 月 1 日收到 。
王兴等 : G e o E a s t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效果分析
1 5
图 9 Z G A 井不同预测步长的反褶积叠加剖面与走廊叠加互相关置信度
单位为 m , I Q 表示预测步长 , s C C P 表示互相关置信度
图1 红色 ) 0 反褶积叠加剖面与走廊叠加道 (
图1 ) 、 后( ) 叠加剖面及频谱对比 ( ) 1 反褶积前 ( a b c
图 4 补偿前 ( ) 、 后( ) 单炮记录对比 a b
图 5 Z ) 、 能量曲线 ( ) 与振幅恢复后的井旁叠加 ( ) 、 能量曲线 ( ) 对比 GA 井 V S P 走廊叠加 ( a b c d
返回中文目录
4 1
石 油 地 球 物 理 勘 探
2 0 1 4年
图 6 Z ) 及地面地震的层位解释剖面 ( ) GA 井零井源距 犣 分量记录 ( a b
3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所谓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是指在地震资料处 理过程中将有关井 的 信 息 引 入 到 地 震 资 料 处 理 中 , 对相应的参数进行优化的过程 。 本文主要指充分利
[ ,] 在 用V S P 资 料 求 取 地 震 子 波 及 速 度 的 优 势 12 ,
G e o E a s t系统上 建 立 如 图 2 所 示 的 零 井 源 距 V S P 资料处理 流 程 。 通 过 对 V S P 数 据 的 精 细 处 理 ,在 Z GA 井的 V S P 处理桥式图上 进行 了 准 确 的 时 深 标 图3 ) , 并且获得井控处理 的三 个 关 键 处 理 参 数 : 定( ① 真振幅补偿函数 ; ② 更合适的反褶积参数 ; ③时—
用. 石油物探 , ( ) : 2 0 0 8, 4 7 4 3 8 1 3 8 6. W a n i a n b i n .W e l l c o n t r o ls e i s m i cd a t ap r o c e s s i n gX g : a n d i t sa l i c a t i o n i nL Sa r e a .G P P, 2 0 0 8, 4 7( 4) 3 8 1 p p 3 8 6. [ ] 4 e v i n S A.S u r f a c e c o n s i s t e n td e c o n v o l u t i o n .G e o L , ( ) : h s i c s 1 9 8 9, 5 4 9 3 0 6 3 1 5. p y [ ] 王咸彬 , 胡 中 平 等. 5 犙 补偿技术在提高地震分辨 郭建 , — —以 准 噶 尔 盆 地 Y 石油物 率中的应用 — 1 井 区 为 例. 探, ( ) : 2 0 0 7, 4 6 5 5 0 9 5 1 3. ,W ,H G u oJ i a n a n i a n b i n uZ h o n i n t a l .A l i gX g p ge p p c a t i o no f犙 c o m e n s a t i o nt e c h n i u ei ni m r o v i n e i s p q p gs : m i cr e s o l u t i o n c a s e s t u d fY Iw e l l a r e a . G P P, 2 0 0 7, yo ( ) : 4 6 5 5 0 9 5 1 3. [ ] 王正和 , 崔永 福 , 马 向 东. 井控处理中的真振幅恢复与 6 物 探 与 化 探, : 犙 补偿 方 法 及 应 用 . 2 0 0 8, 3 2( 4) 4 3 4 4 3 7. ,C ,M u iY o n f u aX i a n d o n .T h e W a n h e n h e g g g gZ g m e t h o da n da l i c a t i o no f t r u ea m l i t u d er e c o v e r n d p p p ya 犙 c o m e n s a t i o ni nw e l l c o n t r o lp r o c e s s i n .G e o h s i p g p y , : c a la n dG e o c h e m i c a lE x l o r a t i o n 2 0 0 8, 3 2( 4) 4 3 4 p 4 3 7. [ ] 孙夕平 , 张 研. 井控反褶积方法在松辽盆地薄储 7 周超 , 层识 别 中 的 应 用. 石 油 天 然 气 学 报, : 2 0 1 0, 3 2( 6) 3 9 5 4 0 0. , , S u nX i i n Z h a n a n . T h ea l i c a t i o no f Z h o uc h a o p g g y p p d e c o n v o l u t i o ni nS o n l i a ob a s i no fi d e n t i f i n h i n g y gt , ( ) : b e d s . J o u r n a l o fO i l a n dG a sT e c h n o l o 2 0 1 0, 3 2 6 g y 3 9 5 4 0 0.
返回中文目录
6 1
石 油 地 球 物 理 勘 探
2 0 1 4年
图1 ) 、 老( ) 的剖面及其频谱 ( ) 对比 2 新 ( b a c
S P井控地震技术后地震资料与以往资 应用 V 料对比 ( 图1 ) 可以看出 , 新资 料地震 剖 面 波 组 特 征 2 连续性强 , 目 的 层 的 信 噪 比 有 较 大 提 高, 频带 清楚 , 信息更丰富 。 拓宽 ,
4. 3 井控反褶积 由于 V S P 走廊叠加比较客观地反映井下地层的 地震反射波特征 , 且信噪比和 分辨 率较 高 , 因此在井 除使用常规的频谱 、 叠 加剖 面质 控方式以 控处理中 , 外, 主要利用 V S P 走廊 叠加 与不 同反 褶积 参 数 的 井 旁地震剖面进行匹配分析以选取该工区地面地震的 最佳反褶积参数 , 如图 9 所示 。 通过不同反褶积参数 并分析互 的叠加剖面与 V S P 走 廊叠 加进 行互 相 关 , 相关的结果 , 确定预测步长 2 0 m s为最终的反褶积参 数( 图9 ) 。 可以 看到 经 过 反 褶 积 处 理 后 剖 面 的 波 组 特征明显改善 , 分辨率得到提 高 , 地震 剖面 的井旁道
。图 4 为 该 区 地 震 资 料 真 振 幅
后的单炮记录对比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补偿后 恢复前 、 单炮记录 振 幅 由 浅 到 深 均 得 到 较 好 的 补 偿 ( 图4 ) , b 并且振幅恢复后的地面地震井旁叠加能量曲线与 图5 ) 。 V S P 走廊叠加能量曲线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