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方法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方法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方法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方法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电子交易的蓬勃发展,现代物流行业也逐渐流行,兴盛起来。物流业作为一个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物流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区域甚至是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以及综合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因此,作为物流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即物流管理中的统计,其重要程度也是越来越明显了。本文在分析我国物流统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物流业统计调查统计指标分析方法

引言

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统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渗透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而新兴产业物流业在进行管理时同样离不开统计,物流统计作为现代物流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统计核算,及时、全面、准确反映物流活动的规模、结构、发展水平、比例关系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是监测、分析物流运行状况、制定物流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物流业发展越快,对国民经济影响的作用就越大,对物流统计工作的需求就越迫切。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物流业的支撑。在国际上。现代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但是。物流产业其发展速度如何?对GDP的贡献有多大?走势如何?政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制定哪些政策进行扶持?这些都需要利用统计调查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并且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反映和得出结论。物流统计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工具。是制定政策的有力支撑,统计工作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在国际上,现代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日益发展的物流管理中统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从统计调查、物流统计指标、物流数据分析方法上阐述了统计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物流企业统计工作的意义

1.1反映物流发展情况,为研究国民经济提供依据为社会以及政府部门(例如财税、工商、统计、交通等部门)提供统计数据是物流企业统计工作的任务之一。

这既是物流企业承担的社会义务,又是其谋求生存、发展的需要。当前,我

国物流企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由于物流已经成为各个产业

链中的关键一环,因而物流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小视。物流企

业提供的统计数据十分关键,因为国家及相关部门通过这些数据可以针对我国物

流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等宏观问题进行研究,并为提出科学的调控措施提供事

实依据。

2.为物流企业自身决策提供依据,增强其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众多物企业积极寻求自我发展。

为了避免出现盲目投资、重复建、过度浪费,为了判别阻碍企业效益提高的

影响因素,改变企业的利润增长方式,公司决策部门对有效、可行的统计数据的

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完善的物流企业内部统计体系不仅包括企业内

部的资产负债、人力资源等静态信息和服务质量状况、经营销售等动态信息,

还包括企业的资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经济效益结构等等。有了这些

数据、物流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能够掌握企业的发展状态,还能提高其管理水平与

效率。

2、物流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2.1构建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意义

加快构建适应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一是使之加快

纳入国家基本统计体系,填补这一空白并为初步建立规范化、制度化,能与国际

惯例接轨的专项综合统计制度奠定基础和条件;二是完善基本统计指标体系能够

在总体上反映现代物流业发展自身量(规模)和质(功能)的档次水平以及对社

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影响,并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综合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三是

基本信息指标体系模型将为动态仿真综合评价系统应用奠定基础,并为推动现代

物流业发展实时决策的实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

2.2物流产业特点与统计界定

2.2.1物流产业特点

首先,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度最大的派生产业。现代物流业不仅在纵向上服务于社会生产和消费以及链接生产和消费流通的全过程,而且从横向上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由此,加大源头参与力度,贴近客户诚信服务成为其持续发展基本宗旨。其次,由新旧经济融合演进发展而来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综合性支柱产业。现代物流业,不仅以信息化为核心和先导,推动“一流”(订单流)带“四流”(信息流、商流、货币流和物流),促进业务流程重构和企业再造,以及要素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系统整体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而且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柔性生产和引导便捷消费的必要支撑条件,成为社会经济产业分类集聚,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有效途径。再次,向加快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转型,高度开放的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基础产业。现代物流作为社会保障和企业运营新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技术,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三利润源”,也是实现洁净生产、洁净物流必要支撑条件,成为坚持的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向“节约型社会”转型,最重要的公共保障网络服务基础产业。

2.2.2产业统计

第一,纵向上面向供应链全过程,其中包括涉及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分拨配送和信息服务以及为以上各环节提供技术装备与配套服务,并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信息通信、技术装备以及网络空间节点基础设施等四大支撑体系,第二,横向上面向需求链全方位服务。对原来分散在不同经济领域和环节相对独立的物流功能重新整合,形成了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产业,满足由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洁净物流和特需物流的需要;第三,功能上全面营造适宜的创业环境。形成货物运输、储运、货代、流通加工和配送,物流管理等各个行业,特别是社会化、专业化、客户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业。

3、使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物流数据统计平台

我国现有的物流统计数据是从相关行业的统计中估计或推断而来的,如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等。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物流规模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却不能真实反映物流的全貌,这使我们对物流的理解始终处于定性的认识水平上。这样就难以衡量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成本投入和社会产出的经济效益,也无法衡量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进行相关研究。因此,在获得各种物流定性和定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物流统计数据平台,有利于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为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和核算的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统计软件如SPSS统计软件和SAS统计软件等已

经逐渐为大家所认识和掌握。我们可以在对传统优秀统计方法进行吸收的同时,加强最新统计方法在物流中的应用与创新。

3.1功效系数法。

这种方法根据多目标规划的原理,对每一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一个满意值与不允许值,以满意值为标准上限,不允许值为标准下限,按线性正相关的方法将不同的评价指标无量纲化转化为相应的评价分数,经加权几何平均得出综合评价分数,对评价对象的综合状况做出评估。综合功效分数越大,表明评价对象其综合状况越佳。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进行分析。3.2经济效益综合评判的统计方法。

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考核和评价,以及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横向对比。通过考核、评价、对比,发现优劣和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但如何考核并形成结论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一个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常见的有经济效益综合率法、经济效益平均指数法和综合功效系数法等。

【参考文献】

[1]黄曰爱,李瑞峰,赵文健.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 物流科技.2008

[2]王汉生. 应用商务统计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赵晓卓,苏德勤,韩增林. 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探讨[J]. 商业研究.2006

[4]梁坤. 我国物流企业统计工作浅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5]赵翠敏. 浅析统计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J]. 财经界. 2009

[6]杨秀艳.房德东浅谈现代物流管理中统计的应用[J]. 经济问题. 2009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 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 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 =70件,σ=5.6件 乙车间: x =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C.规模较大的单位 D.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 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 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 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 3.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分;乙班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分。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 A.甲班较大 B.乙班较大 C.两班相同 D.无法作比较 4.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 公斤公斤公斤公斤 5.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应为() A.100% % % % 6.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当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态势 D.不能确定 7.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的商品。 8.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精确性 B.可靠性 C.显着性 D.规范性 9.H 0:μ=μ ,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接受原假设H 的标准是() A.|Z|≥Z α B.|Z|-Z α 10.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 方程可能是正确的() A.y=125-10x =-50+8x =150-20x =-15-6x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A.抽选调查单位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 B.抽选出的单位有典型意义 C.抽选出的是重点单位 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 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 2.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 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 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 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 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异众比率 C.四分位差 D.标准差 E.离散系数

应用统计方法课件 4-2

补充:某厂有三条生产线,从三条生产线生产的纤维中分别抽取了一些样品,测得纤维强度数据见表4-6,试考察它们生产的纤维在强度上是否有显著差异? 表4-6 自动生产线纤维强度 甲乙丙7.0 7.4 6.1 6.5 7.5 5.5 6.7 7.2 5.8 6.7 7.2 8.2 7.3 7.5 6.9 分析:由于从三条生产线中抽取的样品个数不同,即相当不同水平所做重复试验次数r不相等,因此需对例4-1中使用的公式进行适当的修正。

解:令1235,4,6r r r ===,由表4-6的数据可以算出: T ??= ∑∑==k i r j ij i y 11=103.5S 总2= 22111 i r k ij k i j i i T y r ??===-∑∑∑ 232 211 1721.21103.57.0654615i r ij i j T y ??===-=-?=++∑∑T y j j 1115345?===∑. T y j j 2214252?===∑. ∑=?== 61338 .43j j y T

222 11k i k i i i i T T S r r ???===-∑∑组间 =++-=345525244386103515 242222 ..... ∑∑==-=k i r j i ij i y y S 1122)(误=S 总2-S 组间2=7.06-2.4=4.66 F S k S n k =--组间误221/() /()=24246612..≈ 3.09

将上述计算结果列入方差分析表 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值 因素(组间) 2.4 3-1 1.2 3.09 误差(组内) 4.66 15-3 0.3883 总 和 7.06 15-1 对给定水平α=0.05,由P F {}.>=λ005查F ()212,分布表得λ=3.89。显然F <λ,所以不能认为三条生产线生产的纤维在强度上有显著差异。 2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 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Z 0.005=2.58) 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围是 。 7、设总体X ~) ,(2 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n s x μ -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 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 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 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 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 ①、x > e M >o M ②、x o M >e M

统计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统计学的出生是研究国家状况的,譬如统计全国人口状况、农业收成、经济情况等数据,对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统计性调查与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被专家学家们系统化专业化,形成了不同流派不同类别的统计学。而现在的人文社会统计分类便是对社会生活中统计学应用的专业化成果。 前面提到过的人口普查、经济情况调查等都是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早在17世纪,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就被提出了。在约翰·格朗特1662年出版了《对死亡表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考察》一书中,格朗特通过观察客观现象的数量关系,揭示出一系列统计规律,如男婴出生高于女生,男性死亡高于女性等,同时他还用最新颖的方法编制出了死亡率表。18世纪中末叶到19世纪中末叶期间概率论与统计学成功结合,使得统计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被加以重视。 在当代社会,统计学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人口学中的统计学应用(进行优生优育)、社会发展与评价、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与利用、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政府统计数据收集与质量保证等都依赖于各类科学的统计方法。 二、统计学在企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企业生产、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很广,其中包括了保险精算、金融业数据库建设与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等一系列经济研究应用问题。 在金融业的统计学应用方面,运用统计方法研究金融风险,建立风险监测系统,不仅能够为管理层宏观调控金融市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对投资个人和机构实施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企业经济管理对统计学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统计方法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九五”期间,“ISO9000”认证成为国际贸易中所要求的供方质量保证能力和水平的标志。ISO9000族标准中有许多要素涉及到统计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例如紧密结合某企业或某产品的生产过程,运用统计方法,实施产品设计、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同时还可将统计学中的“6”质量标准应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中。 统计学知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当然不只限于企业质量管理。利用统计学知识还可以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顾客行为分析、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第三版

何晓群编著,《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数据和部分程序下载 第2章 服装标准例程序利用R软件,运行如下R程序便可计算相应的条件均值和条件协方差矩阵: #均值向量 m=matrix(c(154.98,83.39,70.26,61.32,91.52),nrow=5,ncol=1); m; #协方差矩阵 sigma=matrix(c(29.66,6.51,1.85,9.36,10.34, 6.51,30.53,25.54,3.54,19.53, 1.85,25.54,39.86, 2.23,20.70, 9.36,3.54,2.23,7.03,5.21, 10.34,19.53,20.70,5.21,27.36),5,5); sigma; #条件均值 x5=85; m1=matrix(m[1:4,1],4,1)+matrix(sigma[1:4,5]*sigma[5,5]^(-1),4,1)%*%(x5-sigma[5,1]); m1; #条件协方差1(d[x1,x2,x3,x4|x5]) d1=sigma[1:4,1:4]-matrix(sigma[1:4,5]*sigma[5,5]^(-1),4,1)%*%matrix(sigma[5,1:4],1,4); d1; #条件协方差2(d[x1,x2,x3|x4,x5]) d2=d1[1:3,1:3]-matrix(d1[1:3,4]*d1[4,4]^(-1),3,1)%*%matrix(d1[4,1:3],1,3); d2; 注:上面程序假定 585 X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改 5 X的值以计算相应的条件均值。 利用R软件,运行如下的R程序便可计算出偏相关系数: #均值向量 m=matrix(c(154.98,83.39,70.26,61.32,91.52),nrow=5,ncol=1); m; #协方差矩阵 sigma=matrix(c(29.66,6.51,1.85,9.36,10.34, 6.51,30.53,25.54,3.54,19.53, 1.85,25.54,39.86, 2.23,20.70, 9.36,3.54,2.23,7.03,5.21, 10.34,19.53,20.70,5.21,27.36),5,5); sigma;

应用统计方法课件 2-1

第二章数理统计初步 基本概念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学习目的 数理统计的内容十分丰富,本章主要介绍它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初步掌握用数理统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基本要求 1.理解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 2.了解频率分布表、直方图的作法。 3.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概念,掌握根据数据计算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方法。 4.了解产生2χ变量、t变量、F变量的典型模式;理解2χ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分位数,会查相应的数值表。 5.了解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抽样分布,如正态总体样本产生的标准正态分布、2χ分布、t分布、F 分布等。

6.理解参数的点估计、估计量与估计值的概念。掌握矩估计法(一阶、二阶矩)与极大似然估计法。 7.了解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相合性)的概念,并会验证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 8.理解区间估计的概念,会求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会求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置信区间。 9.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了解假设检验可能发生的两类错误。 10.了解单个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11.了解总体分布假设的2 检验法,会应用该

重点 1.样本、统计量和估计量等概念的理解。2.矩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 3.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4.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 5.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步骤及两类错误。 难点 1.统计量和估计量等概念的理解。 2.极大似然估计法的基本思想的理解。 3.统计量的分布及不同情况下临界值的确定。

n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

一parameter test numerical data 1.Z:independence,normality,homogeneity used in variance of population is known,or sample size is large(n>50,n1+n2>60) 2.t:independence,normality,homogeneity(INH) used in variance of population is unknown,or sample sizw is small one sample two independent sample paired sample (df=n-1) 3.ANOV A(F test):INH used in comparison of more than two means of groups. https://www.360docs.net/doc/66643267.html,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df of error =N-g) b.randomized block design(df of error=(g-1)(k-1)) https://www.360docs.net/doc/66643267.html,tin square design (b and c can control confounding factors) further:want to know which pairwise group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NKq unplaned comparison b.Dunnett t:planed comparison c.LSDt:compare choosen two groups categorical data chi square test:usd in a.how closely an observed distribution matches expected distribution(goodness of fit) b.whether two variables are independent c.whether the difference of proportion is significant 1.fourfold table df=1 n≥40,E≥5:pearson chi square test 1≤E<5:Yate's continuity correction n<40:fisher's exact test 2.paired fourfold table b+c<40:continuity correction used in:to same objects,different methods 3.R*C table :df=(r-1)(c-1) cell numbers of E<5 more than 1/5,use fisher's exact test phi coefficient ,cramer's V,contigency coefficient are the measures of association for two categorical variables 二.non parameter test 1.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used in paired sample and one sample ,when they do not satisfy the condition of parameter test.(statistics:T-,T+任选) 当n大于50无法查表时,T~N(n(n+1)/4,n(n+1)(2n+1)/24) 且当n不足够大时,需要continuity correction 当秩次重复超过1/5时,Zc 2.wilcoxon test for two independent sample:混合编秩,分别求和(T1,T2,选n较小者的T) 3.rank sum test for ordinal data.对于单向有序,选用行列表检验时无法得出疗效差别时

应用统计学试题

2009年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应用统计学试卷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统计学表示变异(分散)程度的特征数有哪些? 2.服从两点分布设总体X ),1(p b ,其中p 是未知参数,521,,X X X 是来自X 的简单随机样本。是指出21X X +,i i X 5 1min ≤≤,p X 25+之中哪些是统计量,哪些不是统计量,为什么? 3. 若)9,4(~F F ,则F /1服从什么分布? 4. 假设检验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是指哪两类错误? 6. 回归分析适合研究哪类问题? 二、(15分).,,5)4,12(51X X N 的样本中随机抽一容量为 在总体 的概率;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 )求样本均值与总体均 (11 {}.15),,,,max(254321>X X X X X P )求概率( 三、(15分)一种新型减肥方法自称其参加者在第一个星期平均能减去至少8斤体重。由40名使用了该种方法的个人组成一个随机样本,其减去体重的样本均值为7斤,样本标准差为3.2。 a .α=0.05时,拒绝规则是什么? b .你对该减肥说明方法的结论是什么? c .p 值为多少? 四、(15分)正态总体),(2σμN 的密度函数为 2 2 2) (21),;(σ μσ πσμ--= x e x f 从该总体抽取随机样本n X X X ,,21 。 (1)求σμ,的极大似然估计量σμ ?,?; (2)证明所求的μ ?是总体均值的最佳无偏估计量。 五、(15分)为了检验三家工厂生产的机器加工一批原料所需的平均时间是否相同,某化学公司得到了关于加工原料所需时间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检验三家工厂加工一批原料所需平均时间是否相同。(α=0.05,26.4)9,2(05.0=F )

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

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选择()* A.不能用甲地数据 B.不能用乙地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能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 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化、对照、盲法 B.随机化、盲法、配对 C.随机化、重复、配对 D.随机化、齐同、均衡 E.随机化、对照、重复 3、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r=,对该资料拟合回归直线,则其回归系数b值()* >0 =0 <0 =1 E.不能确定正负 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E.胸围 5、抽样调查某市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各300人,测得其血红蛋白含量( g/L)。欲比较男性与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有差异,假设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总体方差相等,应采用()*c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B.配对t检验 C.成组t检验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6、进行方差分析时,数据应满足()* A.独立性、正态性、大样本 B.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C.独立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D.独立性、正态性、平行性 E.正态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7、同类定量资料下列指标,反映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代表性的是()* A.四位分数间距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百位分数

E.中位数 8、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来自于()* A.个体 B.全部观察值 C.随机因素 D.处理因素 E.随机因素和处理因素 9、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B.综合资料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10、生存分析中的结果变量是()*d A.生存时间 B.寿命表法生存曲线呈阶梯型 C.生存率 D.生存时间与随访结局 E.生存时间与生存率 11、反映血型为AB型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宜计算()* A.率

应用统计方法(大作业)

应用统计方法作业 一、在某项实验中,测得变量y 与因素x 数据如表1所示。试建立适当的y 与因素x 的回归方程(0.01α= )。 表1 实测数据 x 2 3 4 5 7 8 10 11 14 15 16 18 19 y 解:绘制散点图,如图1所示: 图1 从图1中可看出,以下三种曲线方程的曲线图都与散点图接近,因此都可以作为曲线回归的选择对象。 (1)0y x ββ=+. (2)01lg y x ββ=+. (3) 01/y x ββ=+. 为了更好的拟合给定数据,确定最优的回归方程,需对以上3式分别进行检验,求取 2 S 残 并比较其大小,将最小者作为因素y 与x 的最优回归方程。 1.方案1 选取曲线回归(1)进行求解。令'x x =EXCEL 进行相应处理算得数 据,列入表2。

表2 方案1数据处理计算 由表2得: ''13 ''2111.6670()i x x i l x x ==-=∑ 13 21 ()21.2105yy i i l y y ==-=∑ '13 ''1 ()()13.9389i i x y i l x x y y ==--=∑ 由此得:

''' 113.9389 11.66719470 1.x y x x l l β= = = '01 1.1947109.9362 3.0424=106.3014y x ββ=-=?- 故所求的回归方程为: '106.3014 1.1947y x =+ 进行变量还原得回归方程: 106.3014y =+检验假设H 01:10β=. '21= 1.194713.938916.6528x y S l β=?=回 2221.210516.6528 4.5577yy S l S =-=-=回残 2 216.652840.1915/11 4.5577/11 S F S ===回残 对给定的0.01α=,查F(1,11)表(附表5)得临界值9.65λ=。由于F>λ,检验效果显著,所以拒绝H 01,即回归方程有意义。 2.方案2 曲线回归(2)的求取过程,如课本例3-7示。最终求得的回归方程为: '106.3147 3.9466y x =+ 2 2.6022,78.6605S F ==残。 3.方案3 选取曲线回归(3)求解。令'1 x x = ,应用EXCEL 可算的数据,列入表3。 表3 方案3数据处理计算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30分) △ 1.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B )。 A 、9.3 B 、9 C 、6 D 、10 2.某商业局对其所属商店的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 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 A 、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 B 、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C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 D 、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3.以下是根据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 3 02 6785 5654 则销售的中位数为( C ) 。 A. 5 B. 45 C. 56.5 D. 7.5 4.按使用寿命分组的产品损坏率一般表现为( D )分布。 A 、钟型 B 、对称 C 、J 型 D 、U 型 5.某11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 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 算平均数,结果满足( D )。 A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D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6.甲数列的标准差为7.07,平均数为70,乙数列的标准差为3.41, 平均数为7,则( D )。 A 、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B 、乙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C 、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 、甲数列离散程度大; 7.某银行想知道平均每户活期存款余额和估计其总量,根据存折 账号的顺序,每50本存折抽出一本登记其余额。这样的抽样组 织形式是( C ) A 、类型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机械抽样 D 、纯随机抽样 8.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 是( B )。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内均方和除以组间均方 9. 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正,则( A )。 A 、表明现象正相关 B 、表明现象负相关 C 、表明相关程度很弱 D 、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 △10.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 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 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A ) A 、x y 246000?+= B 、x y 24.06?+= C 、x y 624000?+= D 、x y 600024?+= 11.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应用统计分析复习笔记

应用统计分析复习笔记 BY 东海 2009年12月1日星期二 第一章 导论 1、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内容:收集数据(取得数据);处理数据(整理与图表展示);分析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数据解释(结果的说明);得到结论(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客观结论)。 2、统计研究的循环过程:实际问题—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数据解释—实际问题。 4、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内容: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描述性分析。目的: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5、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内容: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目的:对总体特征做出推断。 6、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 7、统计数据的类型 (1)按计量层次: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2)按收集方法: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3)按时间状况: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8、总体: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 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也称为元素。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或样本量。 9、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所关心的参数主要有总体均值(μ )、标准差(σ)、总体比例(π)等。总体参数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10、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是样本的函数。所关心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x )、样本标准差(s)、样本比例(p)等。样本统计量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的质量等级等。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即数据变量可以分为:(1)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名称)、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名称)和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名称)。其中数值型变量又分离散变量(取有限个值)和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2)经验变量(所描述的是我们周围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和理论变量(由统计学家用数学方法所构造出来的一些变量,比如,z 统计量、t 统计量、χ2统计量、F 统计量等)。(3)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11、随机现象的一个特点是:不确定性。随机现象也存在其固有的量的规律性,人们把这一规律性称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对随机现象的观察称为随机试验,并简称试验,用以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随机试验的特点:可重复性、可观察性和随机性。统计中的抽样过程其实就是一次随机试验。因而可以利用概率论的技巧来分析推断统计方法。而样本其实就是随机变量。 12、常见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 13、统计学中泛称统计量(或枢轴量)的分布为抽样分布。讨论抽样分布的途经有两种:1)精确地求出抽样分布,并称相应地统计推断为小样本统计推断;2) 让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并求出抽样分布的极限分布。以极限分布作为抽样分 统计方法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点估计 区间估计

数理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数理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数理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班,哈尔滨 150001 摘要:数理统计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应用,其研究的内容也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扩大。随机现象无处不在,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概率统计就是通过研究随机现象及其规律从而指导人们从事物表象看到其本质的一门科学。学好概率尤其是能够将学习的概率统计应用于实践中将受益匪浅。 关键词:概率统计;实际问题;应用方法 数理统计是伴随着概率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数学分支,研究如何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受随机因素影响的数据,并对所考虑的问题作出推断或预测,为采取某种决策 和行动提供依据或建议。数理统计以概率论为基础,研究社会和自然界中大量随机现象数 量变化基本规律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内容有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试验设计、 非参数分析和过程统计等。数理统计学是统计学的数学基础,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统计 学,为各种应用统计学提供理论支持。它研究怎样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带有随机性的 数据,以对所考察的问题作出推断或预测,直至为采取一定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 的数学分支。 1 数理统计的发展 数理统计起源于人口统计、社会调查等各种描述性统计活动。公元前2250年,大禹治水,根据山川土质,人力和物力的多寡,分全国为九州;殷周时代 实行井田制,按人口分地,进行了土地与户口的统计;春秋时代常以兵车多寡 论诸侯实力,可见已进行了军事调查和比较;汉代全国户口与年龄的统计数字 有据可查;明初编制了黄册与鱼鳞册,黄册乃全国户口名册,鱼鳞册系全国土 地图籍,绘有地形,完全具有现代统计图表的性质。我国缺少系统研究,未形 成专门的着作。 在西方各国,统计工作开始于公元前3050年,埃及建造金字塔,为征收建筑费用,对全国人口进行普查和统计。到了亚里土多德时代,统计工作开始往 理性演变。这时,统计在卫生、保险、国内外贸易、军事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应 用,都有详细的记载。统计一词,就是从意大利一词逐步演变而成。 2 数理分析用途 2-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应用统计方法课件 7-2

§2 系统聚类法 系统聚类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样品各看成一类,然后定义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将距离最短的两类合并为一个新类,再计算新类与其它类之间的距离,将距离最短的两类合并为一个新类,如此下去,直到合并为一个大类为止。一般步骤如下: (1)计算样品两两间的距离 ij d ,记)()0(ij d D ;

系统聚类法一般步骤如下: (1)计算样品两两间的距离ij d ,记)() 0(ij d D ; (2)将每个样品各看成一类; (3)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为一个新类; (4)计算新类与当前各类之间的距离。若类的个数等于1,转(5),否则回到(3); (5)画聚类图; (6)决定类的个数和类。

一、最短距离法和最长距离法 用ij d 表示第i 个样品与第j 个样品间的距离。设 ,,21G G ,为类,定义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为两类中最近样品间的距离,即 ,min {}s t st ij i G j G D d ∈∈= (7-11) 用(7-11)作为距离标准的聚类法称为最短距离法。 如果将(7-11)改为,max {}s t st ij i G j G D d ∈∈=则由此导 出的聚类法称为最长距离法。

聚类过程中要反复计算新类与当前类之间的距离,这可以通过递推公式来完成。 设聚类到某步将p G 和q G 合并为r G ,则 类r G 与类k G 之间的距离为 },min{qk pk rk D D D = (最短距离法) (7-13) },max {qk pk rk D D D = (最长距离法) (7-14)

二、重心法与类平均法 设s G 、t G 两类的重心分别为s X 、t X ,则两类间的距离定义为 2 /1)]()[(t s t s X X st X X X X d D t s -'-== (7-15) 以(7-15)作为距离标准的聚类法称为重心法。 设类p G 、q G 的重心分别为p X 、q X ,且各包 含p n 、q n 个样品,k G 为另外一类,其重心为k X ,样品个数为k n ,将p G 、q G 并为新类r G ,其重心为 r X ,样品个数为r q p n n n =+?。则新类r G 与k G 间的 距离为 )()(2 r k r k kr X X X X D -'-=

应用统计学试题1

《 应用统计学》 测试试题A 卷 一、单项选题(15×1=15分) 1.对在全国茶叶产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茶场进行茶叶生产 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 2.红花建筑企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2001-2003年为13%, 2004-2005年为9%,则这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A 、52309.013.0? B 、52309.113.1? C 、109.013.0523-? D 、 109.113.1523-? 3.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依据是 ( ) A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B. 组数的多少 C .分组标志的多少 D. 现象的复杂程序 4.单项数列中,若某组的向上累计频数是80,它表示总体中标 志值 ( ) A .低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个 B .等于和低于该组标志值 的单位有80个 C .高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个 D .等于和高于该组标志值 的单位有80个 5.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有( )。 A 、标准差 B 、平均数 C 、全距 D 、标准差系数 6、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是一致的。

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差 C、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D、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7.下列现象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圆的半径越长则面积越大 B、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 增长 C、产量越高总成本越多 D、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 压力加大而缩小。 8.计算平均差时对每个离差取绝对值是因为( ) A.计算方法方便 B.离差有正有负 C.便于数学推导 D.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零 9、下列指标中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是()。 A、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995年的236.3% B、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8.3% 、 44.3%、27.3% C、2001年到2006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1.48% D、2005年国民收入实际为计划的164.3% 10.某地农业增长值2004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到6000万元,增长1.5倍,则累计增长额为() A.2000 B.3600 C.4000 D.6000 11、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 A.劳动生产率 B.积累和消费的比率 C.产品合格率D.中国与日本钢产量之比 12.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假设条件是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为()

应用统计真题

论述题: 1. 解释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可能会犯的两类错误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控制可能犯两类错误的概率。 2.试述均匀试验设计的特点,对均匀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的优缺点。 3.试述费歇判别的基本思想方法及主要步骤。 4.试述多元线性回归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及主要步骤。 6.解释正交试验设计的特点及理论依据。 7.试论述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思想及主要方法步骤。 一、(任选两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解释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可能会犯的两类错误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控制可能犯两类错误的概率。 2.解释正交试验设计的特点及理论依据。 3.试述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思想及主要方法步骤。 答案:1.假设原理运用了小概率原理,在原假设0H 正确的前提下,根据样本观察值和运用统计方法检验由此将导致什么结果,如果导致小概率事件在依次试验中发生了,则认为原假设可能不正确,从而拒绝原假设;反之,如果未导致小概率事件发生,则没有理由拒绝原假设。 第一类错误:弃真错误即0H 为真时,作出拒绝0H 的判断;第二类错误:纳伪错误即0H 不真时,作出接受0H 的判断。 通常限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增大样本容量使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尽可能地小。为了简化检验过程,更多的应用是只控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而不考虑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2. 正交试验设计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有多、快、好、省的特点。“多”是指可以考虑多因素、多指标;“快”是指试验次数少、周期短、见效快;“好”是指可以很快找到优秀方案和可能最优方案;“省”是指省时间、省耗费、省资金、省劳力等。 正交性原理是正交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它主要表现在均衡分散性和整齐可比性两个方面。均衡分散性是指正交表安排的实验方案均衡地分散在配合完全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