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后期培植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1 加强水肥管理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对水分极为敏感。
该时期若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的持水量保持在70%~80%,若降雨过多,则土壤水分过量,应及时排水防涝。
攻穗肥一般施碳铵375~450 kg/hm2或尿素120~150 kg/hm2,占追肥总量的40%~45%,于大喇叭口期(12~14叶)在两植株间打深穴,然后将肥料施入穴内,并进行培土;花粒期根据植株的长势巧施粒肥,穗肥不足、植株发生脱肥现象时,则要补施粒肥;穗肥充足、植株长势好、叶色浓绿、无早衰褪淡的田块可不施。
还可对玉米植株中、上部的叶片进行叶面喷肥,喷0.4%磷酸二氢钾溶液或黄腐酸500倍液600~750 kg/hm2,一般喷1~2次。
2 隔行去雄,拔除小株隔行去雄时间为玉米雄穗刚露出顶叶、花粉尚未散发前,隔1行去1行或隔1株去1株雄穗,全田去雄50%左右,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以便养分集中供应果穗,减少病虫害,可增产5%~8%。
地边几行不可去雄,防止对授粉产生影响。
去雄时切忌损伤顶端叶片,更不可砍掉果穗上部的茎叶,否则易造成减产。
如果盛花期遇阴天雨水多且高温天气时,如果连续2 d以上,可进行人工授粉,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进行,使花丝选择最适合的花粉来受精,从而产生饱满的籽粒,提高千粒重,确保所有果穗能够完全授粉。
在玉米抽雄前和吐丝后,为了省水省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应拔除少数没有结棒能力的小株、弱株。
3 中耕培土,防止倒伏中耕具有疏松土壤、除草、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促进植株根系发育的作用;培土具有促进次生根发育、防止根倒的作用,特别是在潮湿、黏重地块以及大风多雨地区,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一般中耕与培土结合进行,培土适宜高度为7~8 cm。
要防止倒伏,首先要合理密植,要因地因品种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底肥增施农家肥、磷钾肥的用量,追肥要在距植株根茎基部7 cm处深施,以确保根系正常发育;出苗至拔节前进行蹲苗,玉米苗期底墒充足的,应控制灌水,按照“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进行,玉米苗势较弱且为套种的,一般不蹲苗。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Z a i p e i j i s h u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吐尼沙汗博乐所处区域是荒漠与大陆性干旱半荒漠气候区域,春季气温冷暖多变,夏季高温炎热,伴有干热风。
气候凉爽,冬日漫长寒冷。
玉米种植中中后期就是穗期以及花粒期阶段,玉米穗期大田管理重要任务就是协调营养生长,对茎叶徙长进行控制,促使植株枝叶、穗粒等生长壮大,有助于延长玉米根叶生长。
一、加强穗期追肥操作从当前种植生产活动中能得出,玉米生长至大喇叭口期属于玉米水肥临界点,此阶段玉米植株肥料和水份不足将会对后续玉米种植产量产生较大影响。
在追肥中要注重补充尿素,在每亩地施加20至30kg尿素,适当补充钾肥,能提升追肥成效。
在施肥中要注重应用穴施、开沟等操作,在浇水过程中也能随水施肥,水肥同施能有效提升玉米植株肥料应用成效。
穗肥追施中要注重在玉米雄穗抽穗前12天实施,每亩地施加碳酸铵40kg以及15kg尿素,施肥中可以选取穴施。
在根部周边开穴,将肥料深入施加,之后进行覆土。
在施肥过程中遇到干旱天气,要注重适度浇水,这样能促使根部有效吸收更多肥料。
所以,当前在生产实践中要注重补充充足穗肥,补施粒肥,促使玉米中后期养分得到有效补充,全面提升玉米种植品质与整体产量。
二、适时浇水玉米生长中从拔节期到抽雄期这段时间属于玉米快速生长阶段,在玉米抽雄前10日是作物生长中需水关键时期。
在此阶段对玉米生长中水分要求较高,其中土壤实际含水量处于70%至80%最为合理。
玉米抽雄到开花期是蓄水重要阶段,要求种植区域土壤环境相对含水率能保持在80%。
其中籽粒产生到蜡熟阶段水分需求量相对较低,但是仍处于水分需求重要阶段,土壤相对含水率在70%至75%最为合适。
在抽穗前遇到干旱气候,将会导致玉米产量降低。
当玉米进入到抽穗期之后,转入到灌浆乳熟期,此阶段要注重及时补充水分,这样能有效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目标,但是种植区域自然降水较多要注重及时进行排水。
三、去除杂草以及长势较弱的植株玉米种植生长较快时间段也是杂草丛生时期,当玉米大田中杂草大量生长,要注重集中实施中耕除草操作。
玉米中后期管理要点

玉米中后期植株生长迅速,叶片面积 增大,光合作用加强,需要充足的养 分和水分。
根系发达
玉米中后期根系发达,能够吸收更多 的水分和养分,同时也需要防止根系 倒伏。
雌雄穗分化
玉米中后期进入雌雄穗分化阶段,此 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促进雌雄穗的正常发育。
病虫害发生
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较多,如玉米 螟、蚜虫、叶斑病等,需要及时防治 ,确保玉米产量和品质。
02
玉米中后期管理要点
水肥管理
浇水
在玉米抽穗前10-15天,如果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以保证玉米正常抽穗。 同时,在玉米灌浆期间,也要保证土壤湿润,以利于玉米正常灌浆。
追肥
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等关键时期,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和土壤 肥力状况,适量追施氮、磷、钾等肥料,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玉米生长发 育。
开花期
玉米进入开花期,此时需要保 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影响授 粉和结实。
播种期
春季播种玉米,此时土壤温度 逐渐升高,有利于玉米发芽和 生长。
拔节期
玉米植株开始拔节,进入生殖 生长阶段,此时需要加强水肥 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成熟期
玉米进入成熟期,此时需要加 强病虫害防治,确保玉米产量 和品质。
中后期生长特点
注意事项
机械除草易伤及玉米幼苗,应选择 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玉米品种,并 注意控制机械速度和刀具角度,以 免对玉米植株造成损伤。
06
玉米中后期倒伏预防和处 理
倒伏原因分析
品种抗倒性
不同品种的抗倒伏能力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环 境、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是预防倒伏的关键。
肥水管理
过量施肥、浇水不当都可能导致玉米植株徒长, 使得茎秆细弱,抗倒伏能力降低。
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粮油农资山区玉米栽培的农业经济收益相对较低,大部分青年选择去城市打工,进而导致玉米种植管理主要托付老年人与妇女来管理,由于其自身经验与劳动力相对较低,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从而玉米的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与此同时,山区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在实际进行玉米种植与收割的过程中,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并且玉米种植区域排水渠道设施还存在一定缺陷,进而导致玉米经常受到洪涝灾害。
除此之外,山区玉米种植使用化肥不够规范,玉米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一定营养。
然而,由于部分山区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不够全面,部分玉米种植用户对施肥与田间管理缺乏一定的认知。
不仅如此,由于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经常会受病虫害的影响,若相关玉米种植人员对病虫害防治不够重视,则会降低玉米产量与质量,不利于山区玉米种植的稳定发展。
2 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对策2.1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要想充分发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需要先完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相应的机械化种植,全方面分析山区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气候,选择优质的玉米品种,确保玉米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能够高效生长,降低病虫害影响,提高玉米的适应能力。
不仅如此,有关玉米高产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还应重视自身责任,适当开展基础设施实践工作,让山区农民能够看到机械化种植的效率,从而能够积极运用农业机械,提高山区玉米种植的整体效益。
2.2 加强施肥管理当前山区对玉米种植施肥技术了解不够全面,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还需为农民推荐优质肥料,全方面分析山区玉米种植区域土壤的氮、磷、钾含量,确保肥料使用时能够提高玉米的整体产量。
不仅如此,由于山区的土质与平原地区有着一定差异,所以,在实际推广中,还需适当开展浇水工作,确保玉米能够吸收大量的营养与水分,保障山区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改善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不足。
2.3 注重病虫害防治在山区实际开展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推广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需分析当前山区玉米种植存在的主要病虫害,了解其严重性,从而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确保山区玉米能够稳定生长。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全球。
然而,高产和优质玉米的生产需要合理的中后期管理技术。
本文将探讨玉米的中后期管理技术,包括土壤肥力管理、灌溉管理、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土壤肥力管理土壤肥力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玉米的中后期管理中,保持土壤肥力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土壤肥力管理的技术。
保持土壤湿度在玉米中后期管理中,保持土壤湿度是非常重要的。
干旱会对作物生长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合理的灌溉系统将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
灌溉的时间和量应该根据天气、土壤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调节。
施肥玉米植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正常的营养供应。
在中后期,钾元素和磷元素对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钾元素有助于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水分管理,磷元素则有助于根系的发育和植株的营养吸收。
另外,土壤ph值不应过酸或过碱,应保持中性。
去除杂草杂草会竞争玉米植株的水分和养分。
在中后期管理中去除杂草是必要的。
除草需要小心,不应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并控制施药的时间和量。
灌溉管理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
在中后期管理中, watering 的时机和量是非常重要的。
确认灌溉正确性在中后期管理中,玉米的需水量会随着生长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确定灌溉的正确时机和量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天气、土壤类型、遮蔽等。
加强水分管理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如果缺水则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增加灌溉量有助于补充植株所需的水分,提高产量。
此外,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有助于提高灌溉效率和降低灌溉成本。
除草除草是重要的中后期管理措施之一。
杂草会竞争水分和养分资源,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除草技术。
机械除草和手动除草机械除草通常使用旋耕机、耙子等,可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
手动除草需要更多的人工,但可以更精确地清除杂草。
化学除草化学除草是常用的除草方式之一,其效果取决于施药时间和量。
化学除草剂可能会影响玉米植株生长,因此应根据场地的不同条件进行谨慎使用。
夏玉米中后期咋管,夏玉米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doc

夏玉米中后期咋管,夏玉米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是指夏玉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这一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为确保玉米丰产,减少气候灾害对玉米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夏玉米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
夏玉米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及时中耕追肥,满足养分需求。
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6叶展至10叶展),结合中耕进行施肥。
通过中耕,灭麦茬松土、除草。
追肥以氮肥为主,不要地表撒施,应集中靠近根部穴施或条施后深覆土,提高化肥利用率,防止烧苗。
及时排渍、灌溉,防止涝灾、旱灾。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间,苗期耐旱怕涝,遇暴雨积水要及时排涝,防止芽涝和苗涝,孕穗至灌浆期,对水分需求量大,较耐涝但不能缺水。
发生旱情要及时灌溉。
这期间的1-2次灌水可大幅度增加玉米产量。
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倒伏减产。
倒伏尤其是中后期倒伏是限制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
在种植耐密植抗倒伏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中耕培土、及时去除小弱空株等措施的基础上,如发现密度过大、有严重倒伏危险的地块可提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在孕穗前喷施50%矮壮素水剂200倍液,加以预防。
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危害。
夏玉米区主要病害有叶斑病、茎腐(青枯)病、矮花叶病,主要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地下害虫、蓟马等。
适期收获,保质保量。
玉米植株正常成熟时苞叶逐渐苍皮干枯、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层,显出籽粒特有光泽。
含水率一般在30%左右。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早收获,含水率偏高,容重低,霉粒、破损粒多,商品品质差,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
正确的应该是要等到玉米充分成熟,至少要等到果穗完全苍皮后收获。
适当晚收,利于玉米产量增加和品质提高。
同时要掌握好与及时腾地种麦的关系。
夏玉米中后期咋管,夏玉米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
生长中玉米如何加强后期田间管理

生长中玉米如何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生长中的玉米后期主要是花粒期阶段,花粒期是指从抽雄期到成熟期,是决定穗粒数和粒重,形成最终产量的关键时期,大约经历50天左右,这个时候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生长中玉米如何加强后期田间管理?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
生长中的玉米后期主要是花粒期阶段,花粒期是指从抽雄期到成熟期,是决定穗粒数和粒重,形成最终产量的关键时期,大约经历50天左右,这个时候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生长中玉米如何加强后期田间管理?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
一、水肥管理1、适时灌水玉米从开花到成熟不能缺水,要及时灌水,保证充分灌浆。
玉米后期一般应浇水两次,最后一次要控制水量,以防贪青晚熟,一般在子粒变硬时应停止灌水。
2、二次追肥玉米开花授粉期若下部叶片发黄,出现缺肥现象,应结合浇水施肥,建议及时适量追施尿素,一般每亩用量10-15公斤,防止早衰。
二、中耕除草田间杂草多的地块,要抓紧中耕除草,并结合除草拔除玉米病株、小株、弱株、杂株和分蘖,保持田间合理良好的群体结构,减少养分消耗和空秆。
三、人工去雄去雄在玉米雄穗刚抽出三分之一尚未散粉时进行,去雄可连带1-2片苞叶,去雄不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
玉米去雄可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田间光热条件,集中养分供应果穗,促进早熟,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人工去雄能改善玉米生育后期的通风透光条件,还可以减轻玉米螟和蚜虫的危害。
四、病虫害防治1、病害玉米后期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和锈病等,可用35%麦康泰亩施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锈病可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3000倍,或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喷雾。
2、虫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和棉铃虫等,可以用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或5%甲维盐水分解粒剂5克进行喷雾防治。
生长中玉米后期的田间管理,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黑色层出现、乳线消失即达完熟期,此时收获为宜。
玉米中后期技术管理意见

玉米中后期技术管理意见引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集约化的不断深入,玉米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之一,对于提升粮食产量、保障农民收入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玉米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中后期的技术管理是关系到产量、质量、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核心环节。
本文旨在对于玉米中后期技术管理进行全面梳理和剖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
玉米中后期技术管理的重要性玉米的中后期管理是指自玉米进入其生长期中期(即玉米一般在播种后80-100天的范围内)开始,到丰收前(即玉米成熟、收获前)的技术管理过程。
这一阶段的技术管理是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玉米植株的生长潜力,尽可能提高玉米的单产、质量和稳产性,同时保证它的病虫害防治和成熟期的控制。
具体而言,玉米中后期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玉米单产玉米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单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国粮食总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而玉米的中后期管理包括冬季整地、春浅揭耕、施肥、深松、追肥与配方、水浇灌等技术管理,其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肥料供应和水分保障等手段,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单产水平,实现增产减耗的目标。
保证玉米质量玉米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物之一,其品质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而玉米中后期的管理通过对于播期、肥量、病虫害防治、收成期等要素的精细管控,能够保证玉米的高品质和高价值,符合消费者和国家的需求。
提高稳产性玉米生长过程中受到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较多,如天气气候、病虫害、管理失误等,都可能对其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而玉米中后期管理则能够通过对于玉米的防灾减灾、合理施肥、适度灌溉等手段进行保障,从而提高玉米的稳产性和反抗风险的能力。
玉米中后期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土壤修复玉米生长的土壤要求松软、透气、保水、肥沃,而耕地的长期耕耘和过度利用,使得其生产力在不断下降。
因此,在玉米中后期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进行土壤修复工作。
具体而言,应按时定量进行施有机肥和矿物肥等基础肥料,增加土壤营养成分;进行土壤中微生物与生态组与苗圃,使得土壤微生物丰富多样化,并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可以进行深翻耕作,使得土壤透气、保水、肥沃。
玉米生长中后期如何管理

玉米生长中后期如何管理
当前部分产区的玉米已经生长的最后阶段,很快就要进入大收获的阶段。
那么此时进入生长中后期的玉米该如何进行管理呢?玉米生长的中后期一般是从玉米的拔节期开始,一直到玉米的完全成熟期。
1.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不管是在哪个阶段都非常的重要,此时接近收获尾声时也需要做好追肥工作,目的是提高产量。
一般是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在玉米长出十一片到十二片叶片时,每亩可追施氮肥十公斤。
种植户朋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玉米进入吐丝期,出现肥力不足等情况,还需要再次进行追肥,每亩一般追施氮肥五公斤左右。
玉米抽穗开花阶段是不能缺少水分的,但是也要注意防涝。
2.病虫害防治
此时比较常见的病虫害有茎腐病、叶斑病、玉米粘虫、玉米螟等。
防治玉米螟可以在玉米小喇叭口时期使用0.5千克的1.5%的辛硫磷颗粒拌细沙7公斤,每株玉米投放1.5到2克作用进行杀虫。
玉米粘虫可以使用4.5%的氯氰菊酯2000倍溶液进行喷施。
玉米叶斑病可以使用50%的多菌灵或75%的代森锰锌800倍溶液喷施。
3.预防极端天气
要知道一旦农作物碰上极端天气,损失基本上是挽回不了的,因此种植者需要做好预防工作,保障玉米生长中后期水分供应充足,减少干旱威胁。
另外还需要做好田间排涝准备工作,注意给玉米培土,
减少倒伏问题的出现等。
4.适时采收
采收时间要恰当,过早和过晚都不太好,适时采收有利于保障玉米产量和品质。
综上就是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管理要点,大家可以学习和补充,希望对新手种植户朋友多多少少有些帮助。
推荐阅读: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是指从玉米苗期结束到玉米成熟前的一系列农艺管理措施。
1.地力准备和基础施肥玉米中后期管理的关键是地力准备和基础施肥。
在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配置基础肥,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
一般来说,每亩玉米需要施入20-30公斤复合肥。
此外,还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种子质量合理选择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链肥料。
2.清除杂草在玉米苗期结束后,玉米植株的高度开始增长,此时需要及时对田地进行除草。
玉米生长期对光照的需求很高,杂草会抢夺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所需的阳光,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除草可以通过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机械除草可以使用锄草机、草垛机等,化学除草可以使用除草剂进行喷施。
3.及时施肥在玉米的中后期,由于植株的生长速度加快,养分需求也增加。
因此,及时施肥是玉米中后期管理的重要环节。
定期观察玉米植株的叶色和叶片形态,若出现叶片黄化、瘪叶或干枯等情况,就需要及时进行追肥。
追肥可以选择利用滴灌、叶面喷肥等方式,补充植株所需的养分。
4.病虫害防治中后期的玉米植株容易受到各种害虫和病菌的侵袭。
常见的害虫包括玉米螟、蚜虫、叶蝉等,常见的病菌包括玉米锈病、玉米叶斑病等。
要及时观察田间情况,发现有害虫和病菌的迹象时,可以通过施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等措施进行防治。
此外,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和避免连作等也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方法。
5.秸秆处理玉米收获后,田地中的玉米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资源。
及时处理和利用秸秆对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和减少病虫害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可以采取秸秆还田、秸秆堆肥等方式进行秸秆的处理和利用。
总之,玉米中后期的管理技术要点包括地力准备和基础施肥、清除杂草、及时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秸秆处理。
对这些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保证玉米的顺利收获。
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夏玉米是夏季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夏玉米的中后期管理是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结合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土壤肥力管理土壤肥力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夏玉米中后期管理需要重视土壤肥力管理。
夏玉米要求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
在中后期管理中,应当注重土壤的施肥和修复。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合理施肥: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在夏季灌溉和除草时施用氮、磷、钾等元素肥料,保持土壤肥力平衡。
同时,也要增加有机质肥料的施用量,促进土壤肥力恢复。
2.种植绿肥:在夏季玉米中后期管理中,可以适当种植绿肥,如豆类、绿草、玉米秸秆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磷等营养成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3.掌握施肥时机:夏玉米中后期管理的施肥时机非常重要。
应当在玉米期间,如抽雄和吐丝期施用钾肥,同时在玉米吐丝后期进行氮肥的补充,在玉米黄熟期施用磷肥,增加籽粒的增产。
高温管理夏季高温是夏玉米中后期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应当加强高温管理,使夏玉米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具体管理方法如下:1.保持足够的水分:在高温条件下,土壤水分容易蒸发,玉米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
因此,要加强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满足夏玉米的需水量。
2.适时进行除草:夏季的高温常常导致杂草生长加快。
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除草,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湿度,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3.适度喷洒药剂:夏季气温高,病虫害容易爆发,因此需要适度喷洒药剂。
一方面可以预防病虫害,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环境。
要选择安全可靠的药剂,适量使用,不要过量喷洒。
病虫害防治在夏玉米中后期管理中,病虫害是夏玉米生长的主要障碍之一,需要进行及时的防治工作。
具体防治方法如下:1.友善生态:保持土质的生态平衡,可用有机肥料或者菌肥等对土壤进行调理,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繁殖,形成生态平衡,减少害虫的繁殖。
2.合理旋作:可以采用合理的旋作方法,将作物和害虫进行隔离,减少害虫的繁殖和侵害。
玉米中后期主要管理技术

玉米中后期主要管理技术
目前,玉米已普遍拔节,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期,是吸收养分、水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穗大、粒多,实现高产的关键时期,为此就玉米中后期管理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抗旱防涝。
玉米拔节后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期,是攻大穗的关键时期,也是旱、涝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多发季节,此时应抗旱、防涝一齐抓,做到旱能及时浇水,老能及时排水。
二、重施穗肥。
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临界期,此期缺肥,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所以要重施穗肥,补施粒肥,保证玉米后期不脱肥,成熟时穗大、粒多、粒重、品质好。
一般地块8-10片叶时亩施尿素25公斤,抽雄期补施尿素10公斤左右。
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玉米中后期主要是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大小斑病、青枯病、纹枯病等危害较重。
尤其是玉米螟、蚜虫每年都有发生,必须防治,用50%甲胺磷1000倍液进行喷雾。
对大小斑病、青枯病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加强田间中耕除草,涝后排水,散湿,降温,保持田间小气候。
四、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可以保证玉米有足够的灌浆时间,是提高粒重、增产的有效措施。
玉米成熟的标准是乳浅消失,一般品种要在苞叶发黄一周左右收获为宜。
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作物之一,其中后期田间管理对于确保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包括灌溉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杂草控制和采收后处理等。
灌溉管理玉米生长期间,灌溉是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之一。
中后期玉米生长速度快,水分需求量增加。
以下是一些中后期灌溉管理的技术要点:1.定期监测土壤水分:通过定期使用土壤水分监测设备检测土壤的水分含量,以确定灌溉的时机和量。
保持适度的土壤湿度有助于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2.科学施灌:采用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或喷灌,能够有效减少水分的浪费。
避免过度灌溉和不足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进行调整。
3.注意间隔灌溉:在进行灌溉时,应避免间隔灌溉。
应保持土壤湿度相对稳定,避免玉米遭受水分胁迫或缺水的情况。
4.合理利用降水:合理利用降水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方式。
在降水充足的情况下,适量减少灌溉的频率和量,以防止土壤水分过多。
施肥技术适当的施肥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是中后期玉米施肥技术的一些要点:1.农田土壤测试:在施肥前,进行农田土壤测试是必要的。
通过检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pH值,可以确定合适的施肥方案。
2.分段施肥: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分段施肥。
中后期玉米对氮肥的需求较高,可以在玉米生长期的不同阶段逐步增加氮肥的施用量。
3.配合有机肥:有机肥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养分供应,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产量。
4.注意磷、钾等其他养分的补充:除了氮肥外,磷、钾等其他元素也是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在施肥时,应注意适量补充这些养分,以满足玉米中后期生长的需要。
病虫害防治中后期玉米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1.定期巡视:定期巡视玉米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1、化控防倒:对种植密度偏大、或旺长玉米田,在玉米拔节期5-10片叶(玉米高度在0.5-1米左右)每亩用玉黄金20毫升,兑水30公斤叶面喷施可明显降低株高,提高玉米的抗倒伏性。
10叶以上喷施仍有明显效果。
2、科学运筹肥水:一般在大喇叭口期亩埋施碳铵70公斤或尿素25公斤,施肥后根据墒情及时浇水;玉米抽雄后开花授粉前施用攻粒肥,可促进灌浆、增加粒重。
结合浇水,亩追尿素 5---10公斤。
3、浇好灌浆水:玉米花粒期,籽粒体积迅速增大,是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
此期天气干旱必须及时浇水。
4、病虫害综合防治:在玉米中后期以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红蜘蛛、蚜虫为主。
当玉米螟在心叶有虫株率达10%,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加50公斤细沙土混匀配成1%辛硫磷颗粒剂撒于心叶内进行防治,每公斤可防治500株;当红蜘蛛有虫株率达5%时,亩用1%哒螨灵乳油45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对玉米田的棉铃虫,可根据虫情用菊酯类农药400倍液滴雌穗花丝进行防治。
发现有褐斑病地块及时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防治。
发现顶腐病地块及时亩用30%戊唑醇16克叶面喷洒防治。
5、适时收获:合理的收获时期应在苞叶发黄松散,即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与常规收获期相比,推迟6-8天,可增产10%左右。
今年我县玉米播种比常年晚7天左右,因此,推广晚收增产技术更为重要,应将玉米推迟至9月底到10月上旬收获。
玉米中后期丰产栽培技术

降水 较 多 , 田间湿度 增 大 ,容 易诱 发 玉米 褐斑 病 、 纹 枯 病 、棉 铃 虫 等 病 虫 害 ,应 加 强 监 测 与 防 治 。应关 注农 情 信 息 ,原先 有纹 枯 病病 史 的玉 米地 块可在雨前 5 h用 1 %井 冈霉 素 0 . 5 k g兑 水 2 0 0 k g 进行 喷洒 ,控 制 纹枯 病 的发 生 ;其 它地 块 也可 喷施
米 备播 时 ,一 定要 选择 耐 涝适 应性 强 的品种 ,适 当
调 整 播 期 ; 同 时要 根据 当年 实 际 ,采 取有 效措 施 , 做 好 防范 ,确 保玉 米产 量 ,减 少 阴雨 天气 造 成 的为
害。
1 疏通 水沟 合 理 灌 溉
三 唑酮 、多 菌灵 等 ,可 有效 减 轻褐 斑 病 的发生 ,喷
题 。不 同 的播 期 、不 同的 品种 、不 同的管理 方 式 受 损 的程 度 也 存 在 差异 。症 状 表现 为 :玉 米 穗 松 软 、 脱尖 少籽 、籽 粒 霉变 发 芽 、叶 片异 常 、倒伏 严 重等 等 。这 是 因为连 续 的 阴雨天 气 打湿 了花 粉 , 影响 了 花 粉 的传 播 ;土 传病 害也 因为潮 湿 高温 活 性 增 强 ; 低洼 地 块涝 害加 重 ,根 系发育 受 到影 响 。2 0 1 1年 、 2 0 1 2年 沙 河 市 7个 村 出现 涝 害 , 2 3 0 0亩 玉米 绝 收 。倒伏面 积累计达 到 了 5 2 0 0亩 , 损 失 程 度 在 3 O % ~7 0 % 。褐 斑病 、 黑穗 病 发 病 地 块 达 到 了 7 5 0 块 ,面积 2 1 5 0亩 ,减产 4 0 %左 右 。要 求 农 民在 玉
粉 期 、灌 浆 期 ,一 定 要 及 时浇 水 ,每 次随
潍坊玉米中后期管理制度范文

潍坊玉米中后期管理制度范文潍坊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之一,玉米的中后期管理对于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潍坊玉米中后期管理的一套制度范本,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玉米种植管理。
一、选一种适宜的品种:- 耐旱品种:潍坊地区夏季降雨量较少,玉米需要具备较强的耐旱能力。
- 高产优质品种:选择抗倒伏、耐逆性强、产量高、籽粒质量好的品种。
二、耕作管理:1. 土壤准备:- 在播种前3-5天进行翻耕,确保土壤松散通气;- 在犁沟时加入适当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针对较为贫瘠的土壤,可以施用磷、钾等肥料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2. 播种管理:- 播种前需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如浸种、种粒上药,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播种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60000-70000株,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播种后及时覆土,保持湿润环境,促进苗期生长。
3. 防治病虫害:-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发现病虫害及时喷洒农药,根据病虫害类型选择适当的药剂;- 定期巡视田间,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治理。
三、水分管理:- 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抽穗、灌浆期;- 玉米生长初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抽穗期至灌浆期,需加大水分供应,保证果实充分灌浆;- 在干旱缺水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灌水措施,如滴灌或保水措施,减少水分蒸发。
四、施肥管理:- 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 幼苗期:适量施入氮、磷、钾肥料,帮助玉米生长;- 生长期:追施适量的氮肥,促进植株的生长;- 抽穗期至灌浆期:增施磷、钾肥料,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中期管理:- 除草管理:定期进行除草,防止杂草对玉米的竞争;- 松土盖膜:松土保湿,减少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支援管理:在玉米抽穗时,可以进行支援或套袋,避免玉米倒伏。
六、后期管理:- 灌浆期:保持土壤湿润,加强水分供应,提高果实质量;- 收获时机: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和成熟度,选择适当的收获时机;- 秸秆处理:收获后及时处理秸秆,可堆肥还田或利用为饲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中后期培植管理技术要点
1、夏秋雨水较多,要提前做好雨后应对,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充分做好准备,及时疏通沟渠,准备好机械和排水设备等多种措施,做到发生内涝时尽快排净田间积水。
同时适时喷施倍加倍智能因子膜保墒,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提高授粉质量。
在玉米授粉期要密切关注玉米授粉情况,遇到特殊天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可适时采用人工去雄和无人机低空飞行辅助授粉,也可叶片喷施斯高特穗丰灵,促进花粉飘散均匀,以提高其结实率,确保穗大粒多。
3、及时浇水追肥。
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需肥的关键时期,要结合降雨或者浇水追施一次肥霸天下水溶肥。
它具有大量的氮磷钾和适量的中微量元素及丰富的氨基酸、生物活性酶等能使作物根系发达,叶片肥厚、浓绿,植株健壮,生长迅速,平衡盐碱的能力,并且对落叶、枯黄、死根具有神奇的恢复功效。
有条件的可在灌浆期利用无人机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菜果壮枝王等混合液,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增加粒重。
(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