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现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及其应对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及其应对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经济结构也在逐步优化,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愈发提高。
然而,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尤其在贷款的需求方面。
为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需要相应改变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和机构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的需求。
一、农村金融需求变化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也在不断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金融需求不断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信贷需求增加。
乡村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其中贷款需求也随之增加。
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养殖业、农村旅游等行业的资金需求,以及农民个人消费和房屋装修等方面的贷款需求。
2.保险需求增加。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风险意识逐渐增强,需要更多的保险来保障农民在意外情况下的生计。
如农户住房火灾、自然灾害影响农作物、家庭主要收入者死亡等风险。
3.储蓄需求降低。
农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理财需求也不断变化。
一些农民倾向于用现金来购买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而非储蓄。
1.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
需要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拓宽农村金融业务范围,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2.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应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网络,建立更多的农村信用社,并引入更多的大型商业银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以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3.提高金融服务透明度。
应加快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透明度和可靠性,防止金融服务记录造假等问题。
4.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相应应用科技创新,为农民引入更多创新型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民各种金融需求。
5.加强金融教育普及。
应提高农民的金融素质,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教育普及,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据自身需求选购合适的金融产品。
结语: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变化,各种金融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为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需要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在完善金融服务网络、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教育普及等方面下于功夫,来更好的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帮助农村经济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措施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金融服务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回答。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指为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和机构的总称。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通过存贷款、理财、电子支付等方式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1. 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量相对较少,不同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一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2. 金融产品丰富度不高: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产品种类相对较少,很难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仍然相对滞后。
3. 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存在差异,一些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民的能力和意识有待提高。
三、改进措施1. 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增加金融服务机构数量,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2.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比如,推出特色的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开展农村金融补贴等,促进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3.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风险控制能力,防范金融服务风险。
4.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人员培训:通过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
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降低农民融资成本: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农民融资的成本,推动农民创新创业,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也开始蓬勃发展,但是在整个经济体系的建设中,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一)金融机构发展相对较慢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中,金融机构的发展相对较慢。
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支持力度,但是农村金融市场缺乏专业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
(二)金融产品结构单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只提供与农业相关的贷款服务,缺乏个性化、创新性的产品设计。
(三)金融服务形式不灵活多样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方式相对单一,大多是通过传统的银行柜台服务或上门服务形式提供,缺乏先进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移动金融技术的应用,服务形式不灵活多样。
(四)农民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在中国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缺乏金融知识,对金融产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二、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一)金融机构的缺失和服务不足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缺乏专业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覆盖不全等问题。
同时,金融机构对有些农村地区和农户的经济水平的评估不够准确,造成风险控制不当,引发不良资产的出现。
(二)金融产品不够多样化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的种类相对较少,个性化程度不高。
因此,农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导致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性不强,无法有效刺激市场竞争。
(三)农民金融知识水平低在中国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缺乏金融知识,缺乏金融素养,对金融产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使用金融产品时容易出现误解和错误。
(四)农村金融市场监管不力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监管不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市场也不例外。
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一些金融机构在进行风险管理时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容易出现风险控制不当的现象。
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议(一)加强金融机构的建设需要建设专业的农村金融机构,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弥补农村金融市场中的空白。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引言农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农村金融的现状1. 农村金融基础薄弱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面临着基础薄弱的问题。
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机构的支持,金融服务的普及率相对较低。
农村金融组织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存在着信贷审批能力不足,贷款利率偏高等问题。
2. 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
部分地区存在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金融产品种类单一,满足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缺乏。
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导致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受到限制。
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不足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金融风险的隐藏难以探知。
农村信贷风险高于城市,小额信贷中存在违约率较高的问题。
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对于金融风险的预测和防范存在缺陷。
农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1. 政策引导与金融支持为了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政府将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
政府将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支持力度,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府还将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支持,通过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 加强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为了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金融机构将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金融机构将提高信贷审批能力,优化信贷风险评估和管理,降低贷款利率,提高信贷投放的灵活性。
同时,金融机构将加强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3. 推动金融科技应用近年来,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金融科技将成为农村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可以实现农村金融的智能化、移动化和无缝化。
金融科技还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正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前景。
一、农村金融的现状目前,农村金融服务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不够完善,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网点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
其次,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
传统的农村金融产品以贷款为主,而农民对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例如存款、保险、理财等。
此外,农村金融服务的专业水平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尤其是金融知识普及度较低,导致部分农民在金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潜力然而,农村金融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首先,农村金融市场空间广阔。
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市场需求旺盛,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金融业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其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线上金融服务将为农村金融带来新的机遇。
三、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多个方面。
首先,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村金融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
其次,金融机构要积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加强金融服务的地域覆盖能力,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此外,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民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金融服务的专业水平,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
四、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景展望未来,农村金融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如农村电商金融、农村小额信贷等。
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为农村金融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比如移动支付、互联网保险、农村金融信息化等。
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矛盾分析
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矛盾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二、需求面的矛盾农村金融服务与城市金融服务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农民在生产、经营和消费等方面存在着多样化的需求。
农民需要贷款用于购买农资、扩大规模、改进农业技术等,但这些需求并不总是得到满足。
另外,农民也需要金融工具来管理风险、进行财务规划等,然而,农村金融市场在这方面的服务还有待改善。
其次,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短期性的、流动性较高的产品上。
由于农民收入来源的不稳定性,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灵活的金融产品,以满足生产和消费上的需求。
然而,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主要提供的是传统的存款和贷款服务,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再次,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农民缺乏金融知识和信息渠道有限,他们往往对金融产品的了解程度较低,容易受到误导或陷入不利的交易。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供给面的矛盾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和风险较高,传统金融机构对进入农村市场持谨慎态度。
此外,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较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效率有待提升。
农村金融机构在信息技术应用、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存在欠缺,无法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一些农村金融机构也存在着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等问题。
再次,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较低。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和地域限制,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小,缺乏创新动力和服务质量的改进意愿。
上述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使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农村金融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金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1.服务对象单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大、中、小农户以及农村企业、合作组织等少数人群上,服务对象单一。
而对于村民、个体农民等弱势群体往往难以得到金融服务。
2.金融服务手段单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大多以传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形式为主,缺乏多元化和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同时,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也比较薄弱,金融服务渠道不畅通。
3.金融风险管理不足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风险仍然存在。
很多金融机构在给予农村贷款时,常常只顾追求规模,忽视了评估借款人的资信度和风险性。
而很多农村居民由于信用记录不好,往往难以获得贷款,导致农村金融的不均衡。
4.政策缺乏支持农村金融发展事关国计民生,需要大力扶持和政策支持。
但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农村金融发展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导致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缓慢。
二、对策研究1.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了解决我国农村金融现存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政策制定者可以设计并推行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如小额信贷、农村保险和农业金融等,以求服务对象更为广泛,服务渠道更为畅通。
2.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为了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更广的农村居民,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比如加快农村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高农村电子支付的普及率,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3.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当适当降低财务风险,切实防止信贷资金卷走甚至损失等问题发生。
同时,应加强对信用评估等相关手段的掌握,严格金融业务操作流程,制定不良债务分类处理制度,预防坏账的发生。
分析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存在不确定性。
首先,当前农村金融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金融服务不足。
据统计,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仅为60%左右,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稀少,业务能力薄弱,缺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另外,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资金链断裂、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农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
其次,农村金融的融资难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流动性较差,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风险,金融机构难以向农民提供较为灵活的融资服务,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未来,农村金融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将逐步增多,服务能力将发生明显提升。
随着国家对农村金融的重视,在政策支持下,农村金融机构将逐渐增多,服务能力也将随之提高。
二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为农村金融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推动农村金融的创新,例如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使得农村金融服务更普及、更便捷。
三是金融投资将偏向农村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投资的回报率逐渐降低,而农村市场从长远来看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加上国家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政策支持,未来金融资本将会更多地投向农村市场。
总的来说,农村金融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必须加强金融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提高金融科技应用水平,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探究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探究摘要:本文主要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农村中小企业主体视角阐述了农村普惠金融的需求现状,从农村金融机构数和从业人数、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农村普惠金融的供给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农村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服务一、农村普惠金融需求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有农户2.5亿左右,数量庞大。
农户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单位之一,从乡村振兴及城镇化进程来看,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经济的重要基础主体。
随着新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普惠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现状1.家庭农场融资资金用途家庭农场融资资金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固定资产类投资和流动资产投入。
其中,固定资产类投资包括: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购买机器设备及土地流转费用等;流动资产投入主要包括:种子、化肥、种苗购买、工人工资等,而且无论是正规金融还是民间借贷,各类型家庭农场的借贷资金的主要用途基本一致,关于农业类生产的基础设施,是固定资产的主要项目。
在流动资产中,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则是主要项目。
可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与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是家庭农场融资的主要用途。
2.家庭农场融资规模家庭农场融资规模主要集中在10-50万元之间,其余主要分布在融资规模低于10万元,以及融资规模50-100万元。
融资规模大于100万则较为少见。
在融资规模结构上,以正规金融为主,民间金融为补充。
对比各项融资渠道获得的融资规模发现,无论是正规金融还是民间借贷,都难以满足家庭农场较大规模的资金需求。
但相较而言,正规金融更具资金实力,更有可能满足家庭农场投资性的长期大额资金需求。
因此,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规模一般大于民间借贷。
民间金融资金实力有限,对单个家庭农场提供的资金规模较少,主要满足家庭农场短期、小额及应急性资金需求。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矛盾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一、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上升并日趋多样化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农业经营和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因此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
(一)是大额化。
伴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传统的小额贷款需求正在向大额信贷过渡。
农户除扩大生产经营需要外,消费性需求和教育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农业信贷资金的需求已超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范围,同时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大额资金的需求更是显著增加。
(二)是长期化。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金融需求不断迸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资金投入期也相对较长,一般在3年左右。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设备投资等也需要银行提供大额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过去以短期为主的贷款期限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
(三)是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一系列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农民收入增长,农民生活已经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农业生产也已经由原始生态的农业种植向非农业转变,农民生产资金需求额大量多,呈现出多元化取向。
主要表现为对二、三产业等非农需求增多,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消费性需求增多,对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四)是链条化。
随着农业产业化趋势不断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正在从之前以单一客户为主向一个产业链条中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服务转变。
(五)是均等化。
实现信贷的机会公平和金融融资享用权公平的呼声日益高涨。
二、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自1979年开始以来农村金融改革,我国农村基本上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体系。
与此同时,民间借贷也悄然萌发,形成了一套在法律约束之外的非正规金融系统,与正规金融体系并存。
由于多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各自经营均存在着缺失,所以导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以农信社为主体,呈现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
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分析与供给状况
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分析与供给状况第一节:农村金融服务的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
农村金融服务不仅是农民个体经营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供给状况方面,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二节: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分析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贷款、农村居民消费贷款、农民保险以及农村金融知识培训等方面。
首先,农村生产经营需要更多的贷款来扩大规模,改善生产条件。
其次,农村居民对于消费贷款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希望借贷来购买房屋、装修、购买车辆等。
此外,农民对于农村金融知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以提高金融管理水平。
第三节: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现状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多数农民对于其他金融机构了解不够,选择面较窄。
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理财产品多样性、服务效率低下等。
第四节: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驱动因素分析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农民收入增长、金融环境改善等。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财富积累逐渐增加,对于金融服务需求的提升促使了金融服务的供给。
此外,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立更多的服务点、推出适合农村客户的产品也是对需求的积极响应。
第五节: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机制的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金融机构对于农村市场的开拓不够,缺乏对农村经济的深入了解,不了解农民的需求和风险特征,从而影响了服务的提供。
其次,农村金融服务的专业技术支持不足,金融机构对于农村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服务能力有限。
第六节: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创新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需要金融机构进行创新。
首先,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络,提高农民的金融信息获取和服务获得便利性。
其次,培养专业的农村金融人才,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
本文将对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二、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金融机构数量不足,许多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服务机构,导致农民难以获得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
其次,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主要以基本存款和贷款为主,缺乏金融创新产品。
此外,农村金融服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比较突出,农民对金融市场了解有限,容易被不法分子骗取。
三、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趋势之一: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它旨在为农村地区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金融服务,确保金融服务更加普及和平等。
通过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四、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趋势之二: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通过互联网渠道提供金融服务成为可能。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金融操作,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金融管理。
而且,互联网金融还可以将更多金融知识传播给农村地区,提升金融素养。
五、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趋势之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也是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有助于解决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机制,促进农村居民借贷和金融交易的透明度,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同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可以鼓励农民更加规范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趋势之四: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金融创新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服务的痛点,推出更适应农村地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推出农村微贷款和小额信贷等服务,可以满足小农户和农村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七、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趋势之五:金融教育金融教育是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基础。
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逐步实施产业升级及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村的金融服务也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农村金融服务在长时间的运作中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加以解决,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现状分析1.金融服务资源缺乏当前,农村金融服务资源相对集中、稀缺。
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布局、渠道等细节上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不足,信贷规模较小,产品种类较为单一。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及企业主力军的信用记录动态较为落后,无法为金融机构提供足量、可靠的信息支持。
2.融资成本高由于农村金融市场较小、发展潜力有限、担保资源相对缺乏等原因,金融机构为获得首席债权的风险偏好偏高。
与此相遇应的,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上限较高,客户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成本。
3.风险管控压力大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相对分散、规模偏小,处于发展中的行业容易受到市场热点、政策调整的影响。
农村的有些行业规范和监管手段相对落后,如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参与贷款业务的风险管控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趋势分析1.开发金融产品新市场随着农村产业的升级和推广,为农村革命变革创新提供科技支撑的转型、企业融资等多种金融需求,也为农村金融服务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开展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2.推进农村金融信息传递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终端设备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为农村金融服务的推广和设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各级政府需要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新路径,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实现农村金融信息传递的畅通。
同时,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投资,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服务方式更加便民、快捷。
3.完善农村金融管理制度随着金融业市场化、规范化的发展路径逐步明晰,金融机构将逐渐与国家金融监管体制相接轨。
中国农村金融报告2023
中国农村金融报告2023摘要本报告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在2023年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报告主要涵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政策环境、产品创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随着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未来几年,农村金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支持。
1. 引言中国农村金融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中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报告将对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在2023年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政府决策者以及研究者提供参考。
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2.1 农村金融机构中国农村金融机构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资金合作社等。
这些机构通过向农户提供贷款、存款、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支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2.2 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包括农村债券市场、农村股权市场、农村期货市场等。
这些市场通过提供融资工具和投资渠道,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融资需求。
2.3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是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的重要组织。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农村金融培训机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机构、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机构等。
这些机构通过提供培训、风险管理和信息服务等,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能力和服务质量。
3. 中国农村金融政策环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在2023年,中国农村金融政策环境将进一步完善,以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4. 中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为了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产品创新。
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一、前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的作用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农村金融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前景。
二、农村金融的现状农村金融的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金融服务不足:由于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布局相对薄弱,导致农民在需求金融服务时面临困难。
2. 金融产品单一:农村金融产品以贷款为主,其他金融产品如储蓄、保险等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3. 风险管理不完善:农村金融领域存在风险管理手段不完善、风险评估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风险逐渐积累。
三、农村金融发展的挑战农村金融发展面临以下几个挑战:1. 信用风险:农村居民普遍信用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机构很难准确评估农民的信用风险,这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形成阻碍。
2. 信息不对称:由于农村地区信息渠道的不畅通,农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了解相对较少,这导致了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不健全。
3. 金融机构缺失: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着金融机构相对薄弱的问题,农民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选择相对有限。
四、农村金融发展的现有措施为了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了以下措施:1. 加大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政府通过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信用担保等服务,以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
2. 推进金融创新:政府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推出适应农民需求的创新金融产品,如农村电商金融、农村微贷等。
3.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
五、未来农村金融发展的趋势未来农村金融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 大数据与金融的融合: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为农村金融提供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和金融服务,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
2. 农村金融服务的多元化:未来农村金融将更加注重农民多层次、多领域的金融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 农村金融与科技的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村金融将与移动支付、区块链等科技相结合,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工作报告中的农村金融发展展望
工作报告中的农村金融发展展望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蓬勃发展,正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我在这方面有着亲身经历和感受。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金融的发展展望。
一、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涵盖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三个方面。
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机构为农村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如贷款、储蓄、保险等。
同时,配套的金融服务也得到了大力推动,智慧金融、农村电商等新领域的创新不断涌现。
二、农村金融面临的挑战尽管农村金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金融需求不平衡,一些贫困地区和基层农民无法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
此外,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基层农民缺乏金融素质和意识,导致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不足。
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业务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协同效应不够充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三、农村金融发展的机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
乡村振兴需要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同时,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金融需求,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
四、发展农村金融的路径为了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农村金融的立法和监管。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保护农民的权益。
其次,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培育农民金融素质,扩大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此外,加强金融创新,探索适合农村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五、农村金融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农村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
乡村振兴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服务乡村振兴,在发展中壮大。
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和困难,如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产品、信用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必要加强对农村金融的重视和研究,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农村金融的现状1.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农村市场环境相对复杂,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相对较高,以致不少金融机构失去了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信心。
然而,许多农村企业和农民因为缺乏资金,无法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农村金融的市场需求仍然很大。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两种。
尽管国家政策鼓励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地区增加信贷规模,但由于机构运作方式的限制,很多村庄无法得到进一步的金融支持。
同时,商业银行虽然对农村金融市场有所关注,但是在贷款业务上与国内大型银行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地区银行市场非常单一。
2.金融产品单一农村金融产品的单一性是阻碍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农村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透明性,目前农村金融产品主要涵盖以下方面:①农业贷款:主要为农村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的生产、备贷、购置和储备等提供融资服务。
②小额微贷:主要针对农村中的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通过向农村中的小企业、居民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服务,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村保险:以解决农户生计安全的问题为主要目标,通过为农民提供农业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险产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信用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信贷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用保障机制,农村中很多农业生产者的信用记录比较差,银行在其信贷决策时缺乏关键的数据参考。
国家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信用评定机制,通过全面收集、核查、公开和共享信用数据,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出入规则,减小金融机构对信贷风险的担忧,推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农村金融的发展对策1.优化金融服务体系要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改善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民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民金融需求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金融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民金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农民金融需求的特点农民金融需求与城市居民的金融需求有所不同。
首先,农民更加关注农业生产资金的融通,以支持农产品种植、养殖和流通等方面的经营。
其次,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较大,农民需要一定的金融手段来对冲市场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此外,农村居民对保险、养老金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在增加。
二、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当前,农村金融服务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农民很难获得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
其次,农村金融服务的融资成本较高,很多小农户难以承受。
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体系不健全,很多农民无法得到适当的金融支持。
三、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必要性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
其次,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能缓解农民的资金压力,减少农民因缺乏资金而放弃农业生产的情况。
此外,农村金融服务有助于构建健全的农业保险和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农民的风险抵御能力。
四、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为满足农民金融需求,首先需要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有效遏制金融风险的发生。
五、推进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为了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需要推进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可以开发符合农业特点的农业保险产品,提供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
此外,也可以探索农村金融与科技的结合,提供线上金融服务,降低服务成本。
六、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农民金融素质为了使农民更好地利用金融服务,需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农民的金融素质。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开展金融培训、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运用。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在经历了多年发展之后,其现状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金融机构分布不均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中西部农村地区相对较少,导致农村金融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和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
2.金融服务模式单一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主要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缺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外,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核较为严格,很多小微企业、农民无法获得贷款支持,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金融科技应用落后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较低,缺乏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支持,导致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低下,对小微企业、农民的金融服务影响不大。
二、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趋势为改变现状,促进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抓住信息化、数字化时代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农村金融机构也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
一方面,可以通过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为农民、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优质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培育新型金融机构和平台,促进小微金融和农村金融的互联互通。
2.积极拓展金融机构的渠道和覆盖面要打破传统金融机构的单一服务模式,积极拓展金融机构的渠道和覆盖面,深化金融服务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实现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和和谐发展,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3.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力度,完善金融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注重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合作,提高应对各种风险事件的能力。
同时,还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不良贷款的清收和处置,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增强农村金融的治理能力。
4.促进金融扶贫与农村金融创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金融扶贫和农村金融创新,提高农民的金融包容性和金融素养。
要通过创新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广度,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强健的金融体系关于稳固投资环境、制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可连续增长是不可缺少的基石。
运转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增加贫困人口获得金融资源的机会,从而直截了当关心他们脱离贫困。
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银行商业化改革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整顿使商业化的金融机构逐步退出了“规模不经济”的农业信用领域,造成了正规金融机构的覆盖长期与农户金融需求相脱节的状况。
因此,研究农户的金融需求以及农村现有的金融供给状况,专门是非正规金融的状况,显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属于微观研究,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一个具体社区中农户的金融需求状况、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供给状况做出具体的分析,以此探究在农村社区中,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怎么讲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两者对农村社区的生产、农户生计进展分不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本研究所采纳的是实证研究与以角色为导向(Action-oriented Approach)的进展社会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个案描述来论述。
资料的收集采纳了咨询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式农村评估(Po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方法。
其中,咨询卷调查采纳的是偶遇抽样法,按照1:3的比例抽取了64个农户进行咨询卷调查,收回有效咨询卷62份。
全部咨询卷差不多上通过访谈的形式完成的。
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社区--宝石村位于河北省易县,地处太行山区,土地贫瘠,信息闭塞,属于相对贫困地区。
由于连年洪涝,那个地点的村民每年收成的粮食仅够自家消费,没有任何剩余,有时甚至还要购买商品粮作为补充。
农业生产因生产条件差而严峻受限,这迫使村民积极寻求非农就业途径,他们或者在本村的矿石开采场上班,或者外出到周边的大中都市打工,绝大多数从事重体力劳动,收入有限。
资金关于那个社区是一项稀缺的资源,农户的金融活动发生得相当频繁。
宝石村农户所面对的唯独的正规金融机构是乡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这家信用社成立于1953年,目前主管3个乡20个行政村的储蓄和贷款业务,在宝石村设有一个信贷站。
一、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家庭承包经营制推行以来,农户成为了独立的财产所有者和生产经营者。
他们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独立的生产实体,又是差不多的消费单元;既是农村资金的要紧供给者,又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差不多对象。
在宝石村,农户的金融需求专门强烈,62户同意咨询卷调查的农户中有42户认为当前阻碍家庭生产、生计进展的要紧因素是缺少资金,57户表示在最近3年里(2001--2003年)遇到过资金上的困难。
表1是对农户遇到的资金困难类型的调查结果。
通过表1,不难发觉,宝石村农户的金融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金融需求相当分散,农户在许多方面都会遇到资金困难。
②消费性金融需求强烈。
在资金困难类型中以家庭开支最多,如此的农户有38户,占总户数的66.7%。
当农户遇到修建房屋、大病医疗和子女上学这些重大消费事件时,自有资金往往难以应对。
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显现了非农业生产方面的金融需求。
有12户在这一方面遇到过资金困难,占总户数的21.0%,其中,又以购置农用运输车的资金需求最为强烈。
这要紧是因为当地矿产资源丰富,对矿产品运输的需求强烈。
④在农业生产方面遇到资金困难的农户数量专门少,只有1户,这与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缺乏种地积极性有着直截了当的联系。
二、正规金融供给状况农户的金融需求是强烈而又是多样的,在这种情形下,宝石村农户能够进入的唯独正规金融机构--信用社的作用应该是明显的。
但实际情形却并非如此,有36户表示,最近3年从未去信用社申请过贷款,占调查样本的58%。
什么缘故这些有着强烈资金融入需求的农户不选择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呢?表2是咨询卷调查的结果。
能够看出,农户对信用社的贷款业务表现出不认可,他们认为贷款程序中存在许多阻碍因素。
第一,信用社没有充足的贷款额度,贷款申请往往会因此而被驳回。
其次,信用社对贷款要求抵押,抵押品一样是与贷款额度相等的存折,一旦贷款人没有按时归还贷款,存折上的存款就会被冻结。
这关于许多农户来讲是苛刻的条件,因为他们去信用社贷款,就讲明他们的自有资金不足以应对所需的开支,这时要求他们提供存折作为抵押是不现实的。
有的农户迫于无奈,会通过非正规金融途径借来不人的存折作为抵押,但如此一来,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又间接地转化成为一种非正规金融。
最后,对担保的要求、借贷资金暗箱操作、对贷款额度的限制以及繁琐的手续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去信用社申请贷款的积极性。
一般农户对从信用社争取贷款所持的消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极不充分,农村信用社那个往日被称为“农民自己的银行”的合作金融组织出现出慢慢疏远农户的趋向。
上面只是从农户的感受角度动身所做的一种讲明。
为了更全面地解析正规金融在宝石村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对向信用社申请贷款成功的和失败的农户群体的特点分不进行了分析。
咨询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6户在2001--2003年的3年时刻里去信用社申请过贷款,其中,有17户的申请被批准,9户的申请被驳回。
这些农户的具体情形见表3、表4。
从表3能够看出,申请贷款成功的农户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①相对富裕。
通过农户贫富排序方法,全村的农户按照贫富状况可分成9个等级,获得贷款的农户的平均贫富等级值为3.9,即处于3等至4等之间,是村里的中上等水平。
这些农户大多数是兼业户,他们或者从事运输业或建筑业,或者经商,或者创办企业,或者有一份稳固的工作,均有一定数量的非农业收入。
关于贫困的宝石村的农户,非农就业是提升家庭经济水平的重要途径。
②拥有较高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处于网络或者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动用稀有资源的能力”(李惠斌、杨雪冬,2000),也确实是个人所拥有的社会网络、社会信任与组织等方面的资源。
社会资本是阻碍个人行动能力及其家庭生计的重要资源,通过社会资本的运用,个体能够获得某些相对稀缺的资源。
在宝石村,信用社贷款资源的供给十分有限,能够将其视为社区中相对稀缺的资源。
为了获得这种稀缺资源,农户就要想方法调动自己的各种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层次性,不同个体由于其所处的地位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所操纵的社会资本也有所不同。
因此,不同的农户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专门大差异。
本研究对贷款成功的农户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发觉这些农户大部分拥有较高的社会资本,他们或者和村中的信贷员具有比较紧密的关系,或者直截了当和乡信用社的工作人员熟悉,或者有在易县金融部门工作的亲戚等,他们均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网络。
从表4能够看出,相关于从信用社贷款成功的农户,这些贷款失败的农户在贫富等级上远远低于前者,他们的平均贫富等级为6.7,即处于6等和7等之间,是村中相对贫困的农户。
这些农户没有或者专门少有非农就业,他们的家庭生计完全依靠于土地,依靠于农业。
另外,这些农户的人力资本普遍较低。
人力资本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性能力,其衡量指标为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而劳动力质量又包括劳动力的躯体素养(年龄、健康状况等)和智力素养(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体会等)。
调查发觉,贷款失败的农户或者是老人家庭,或者家中有残障成员,或者子女较多、子女年龄较小。
由于短期内家庭的经济状况可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他们的还款能力往往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怀疑。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在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性因素,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给宝石村的贷款资源流向了较为富裕并把握着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而一般的农户,专门是那些相对贫困、人力资本不足的农户,则专门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由于贫困,他们没有能力与非贫困人口相抗衡,因此,也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
三、非正规金融供给现状及缘故分折(一)非正规金融现状大多数进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现象,这一情形能够被概括为“金融二元性”。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者农户与企业主之间的直截了当融资(郭沛,2004)。
Chandavarkar(1985)指出,正规金融是一种倾向于都市的、制度化和组织化的体系;而非正规金融,其本身确实是非组织化和非制度化的,它适应于传统的、农村的、固有的经济模式。
温铁军(2001)认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微观活动及其融资行为具有分散化、规模小、周期长、监控难、风险大等特点,难以进入商业化的正规金融,因此,小农经济天然、长期地与民间借贷相结合,而农村正规金融的退出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迅速分蘖。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目前,宝石村的正规金融供给十分有限,因此,本研究连续对社区中的非正规金融现状进行了考察,总结出以下特点:1.非正规金融的规模。
农户从非正规金融途径融入资金绝非偶然。
从图1能够看出,在最近3年里(2001--2003年),有56个农户从非正规金融途径融入过资金,其中,除13户只发生过一次资金融入行为外,其余43户均发生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资金融入行为。
农户发生资金融入行为的次数集中在2--5次,然后,农户数随融资发生次数的增加而依次递减,有2户发生过10次以上的资金融入行为。
另外,由图2可见,农户从非正规金融途径融入资金的金额并不小,只有3户的金额在1000元以下,13户的金额在1000--3000元之间,11户的金额在3000--5000元之间,10户的金额在5000--8000元之间;金额在8000--10000元间的农户数量有所下降,只有4户;然而,金额在10000元以上农户数量突增,共有15户。
2.非正规金融的表现形式。
非正规金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国际上的研究者普遍将进展中国家的非正规金融分为私人借贷、贷款经纪、储金会或地下银行等。
所谓私人借贷,又被称为自由借贷,它是指在农村社区中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乡镇企业之间、乡镇企业之间直截了当发生的借贷活动。
在宝石村,非正规金融以私人借贷为要紧形式,农户普遍通过亲属、朋友或邻居等融入资金,借贷行为要紧依靠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由于地处深山区,当地的经济并不发达,经济决定金融,因此,宝石村并没有显现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的民间金融机构,例如金融服务社、基金会和合会等。
通常,私人借贷又被分为赢利性借贷和互助性借贷两种。
赢利性借贷一样利率专门高,互助性借贷则没有或者只需要专门少的利息,期限一样不定。
依照调查,宝石村的私人借贷带有明显的互助性质,在所调查的280笔非正规金融活动中只有2笔是有息借贷,其余的278笔均为无息借贷。
社区中的农户普遍认为,村里一样的借贷是不应该收取利息的。
他们表示,同住在一个村子里,谁家都会遇到难处,在不人遇到困难时给予资金上的关心,等到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会得到不人的关心,利息的收取则会破坏这种互助氛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