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装饰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建筑制式
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制式多以民居建筑为主,以三开间硬山 顶平屋居多,部分钦定官设祠堂规格较高,设有歇山顶,如华孝子 祠的享堂、钱武肃王祠大殿等。祠堂多为“合院”建筑,自成院落, 布局手法多样,三 进 院 落 居 多,院 落 间 多 以 马 头 墙 或 观 音 兜 式 山
2 装饰要素
2.1 园林
墙相隔。在院落中轴线上依次分设祠门、享堂、后堂等,规模较大
祠堂与中轴线平行设置两条或多条轴线,将院内各建筑要素在空
间巧妙与地势结合,使各要素:祠门、碑亭、戏台、享堂、后堂、园林
等互为依托、相得益彰。祠堂群的建筑制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
传统文化礼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传达出人作为信仰主体与建筑
形制和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关系。胡文昭祠内有诗云:“天香历乱
张 健
(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3)
摘 要:无锡惠山古镇祠堂群是一个集合多种民间信仰的社会文化空间,通过对其建筑制式风格、装饰要素及审美特征等方面进
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社会文化属性。
关键词:祠堂群,建筑制式,装饰要素
中图分类号:TU238
Leabharlann Baidu
文献标识码:A
无锡惠山古 镇 祠 堂 群 始 于 战 国,盛 于 明 清,经 过 漫 长 的 历 史 沿革社会更迭,现 存 祠 堂 百 余 座,所 祀 范 围 广。 现 存 祠 堂 建 筑 主 要有三类:一为讲 宗 法 祀 家 主 修 建 的 宗 祠 家 庙;二 为 主 张 见 贤 思 齐修建的先贤祠;三 为 意 在 趋 吉 避 祸 所 修 神 祠 等。 明 洪 武 年 间, 国家祀典的形 制 基 本 奠 定,从 中 央 到 地 方 各 府 (州 )县 皆 建 社 稷 坛、风云雷雨山 川 坛、厉 坛 (无 祀 鬼 神 之 坛 )、文 庙、乡 贤 祠、名 宦 祠、武庙、城隍庙等“天下通祀”的坛闦祠庙,并由官府定期派员致 祭[1]。据统计,惠山古镇地区今存祠庙 118处 /所,按照行政属性 可分为钦定官设祠堂和民间联宗立庙两大类;按照祀主身份可归 为神祠、先贤祠、宗 祠 等 三 类;按 照 祠 堂 具 体 功 能 可 细 分 为 神 祠、 先贤祠、墓祠、寺院祠、贞 节 祠、宗 祠、专 祠、书 院 祠、园 林 祠、行 会 祠等十类[2]。
惠山古镇祠堂建筑依锡山、惠山而建,《青囊海角经》有云“山 厚人肥,山清人秀,山宁人住,山顺人孝”,诸多祠堂在此择地因受 民间宗法观念和传统哲学思想“天人感应”的影响,借两山之景兼 顾居与祀。该区域东临运河,水网丰富,“天下第二泉”泉流贯穿 于诸多祠堂间,祠堂建筑多因借锡惠二山、龙光塔之景,多在祠堂 内或祠堂中轴侧 后 方 引 水 开 池 沼、设 园 林,风 格 秀 丽、姿 态 各 异, 将祠内的绿植、池沼、叠 石、亭、轩、榭、回 廊 等 有 机 整 合 与 祠 堂 建 筑、自然环境组成 天 人 合 一 的 有 机 整 体,赋 予 祠 堂 园 林 属 性。 著 名风景园林学家朱有先生说:“我在诸多明清遗存的江南名园 中,最赞赏无锡的寄畅园,原因是它偎依在锡惠景区的怀抱之中, 有着相得益彰的生态环 境 [3]。 顾 可 久 祠 内 拜 石 山 房 与 湖 石 丈 人 峰隔池相望,中间 有 石 板 桥 相 连,组 成 该 祠 后 侧 花 园。 留 耕 草 堂 原为杨四褒祠右路花园,为三进式庭院,庭院内戏台、池沼、叠石、 亭、桥、庐、轩等园林要素一应而全(见图 1)。
2.2 木构件
惠山古镇祠堂现有建筑仍采用传统木构架为结构主体。由 于木材稳定性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其主要施作部位集中在檐下 和室内空间。江南地区民居建筑的立柱多为杉木,表面除用油漆 涂饰外,不做其他 处 理,多 为 素 面。 梁 枋、椽 木、檩 木 上 鲜 有 彩 绘 (钱武肃王祠 享 堂 内 月 梁 上 有 包 袱 彩 画 ),在 山 脊 部 位 常 见 山 雾 云、抱梁云等木质透雕构件,纹样多为云、鹤等福祉题材(见图 2)。 祠 堂 群 建 筑 中 木 雕 的 审 美 特 征 相 较 浙 江、徽 州 地 区 更 显 简 约 雅 致,多以山水花卉或抽象纹样为雕刻表现题材,布局舒朗,雕刻面 较平,多为浅浮 雕。李 公 祠 内 木 构 件 装 饰 手 法 与 徽 州 地 区 相 近, 月梁体量大,视觉装饰效果突出,撑拱构件使用圆雕透雕手法,以 八仙题材表现系列的场景。
·152· 第2045 1卷9年第1119期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NVoovl..4 52N0o1.919
文章编号:10096825(2019)19015202
无 锡 惠 山 古 镇 祠 堂 群 建 筑 装 饰 体 系 研 究★
与云浮,小阁中央花四周;锡惠两山排翠嶂,广寒八月见琼楼”。 惠山古镇祠堂群 内 建 筑 风 格 多 样,今 存 以 明 清 风 格 为 多,少
数为民国风格建筑。华孝子祠的享堂使用楠木金柱,初建于明成 化二十一年(公元 1485年),虽经清中期乾隆二十七年(公元 1762 年)翻建,但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特征,屋面折面平缓,梁架曲线 柔美。晚晴风格的代表有张中丞祠、王恩绶祠等。张中丞祠体量 宏大装饰繁缛,王恩绶祠规模虽小但规制完整,巧妙利用地势,空 间布局虽紧凑,却 又 灵 活 自 如。民 国 时 期,由 于 民 族 工 商 业 的 繁 盛及生产力的发展,最能鲜明体现这一时期建筑风格的当属荣氏 贞烈祠、杨藕芳祠。两个祠堂都建于民国十年(公元 1921年),建 筑中均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材料与工艺。荣氏贞烈祠是无锡 地区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仿传统建筑的实例,杨藕芳祠则以 清水砖墙砌筑欧 式 风 格 楼 屋,祠 内 的 拱 券 结 构,欧 式 柱 头 成 为 祠 堂群内孤例。这两 个 祠 堂 虽 然 使 用 了 新 材 料、新 技 术,但 在 祠 内 也保留了传统建筑装饰要素,如荣祠使用钢筋混凝土塑造了传统 建筑的歇山顶式样、杨藕芳祠在建筑装饰上保留了暗八仙等具有 传统吉祥语义的图样等。
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制式多以民居建筑为主,以三开间硬山 顶平屋居多,部分钦定官设祠堂规格较高,设有歇山顶,如华孝子 祠的享堂、钱武肃王祠大殿等。祠堂多为“合院”建筑,自成院落, 布局手法多样,三 进 院 落 居 多,院 落 间 多 以 马 头 墙 或 观 音 兜 式 山
2 装饰要素
2.1 园林
墙相隔。在院落中轴线上依次分设祠门、享堂、后堂等,规模较大
祠堂与中轴线平行设置两条或多条轴线,将院内各建筑要素在空
间巧妙与地势结合,使各要素:祠门、碑亭、戏台、享堂、后堂、园林
等互为依托、相得益彰。祠堂群的建筑制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
传统文化礼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传达出人作为信仰主体与建筑
形制和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关系。胡文昭祠内有诗云:“天香历乱
张 健
(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3)
摘 要:无锡惠山古镇祠堂群是一个集合多种民间信仰的社会文化空间,通过对其建筑制式风格、装饰要素及审美特征等方面进
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社会文化属性。
关键词:祠堂群,建筑制式,装饰要素
中图分类号:TU238
Leabharlann Baidu
文献标识码:A
无锡惠山古 镇 祠 堂 群 始 于 战 国,盛 于 明 清,经 过 漫 长 的 历 史 沿革社会更迭,现 存 祠 堂 百 余 座,所 祀 范 围 广。 现 存 祠 堂 建 筑 主 要有三类:一为讲 宗 法 祀 家 主 修 建 的 宗 祠 家 庙;二 为 主 张 见 贤 思 齐修建的先贤祠;三 为 意 在 趋 吉 避 祸 所 修 神 祠 等。 明 洪 武 年 间, 国家祀典的形 制 基 本 奠 定,从 中 央 到 地 方 各 府 (州 )县 皆 建 社 稷 坛、风云雷雨山 川 坛、厉 坛 (无 祀 鬼 神 之 坛 )、文 庙、乡 贤 祠、名 宦 祠、武庙、城隍庙等“天下通祀”的坛闦祠庙,并由官府定期派员致 祭[1]。据统计,惠山古镇地区今存祠庙 118处 /所,按照行政属性 可分为钦定官设祠堂和民间联宗立庙两大类;按照祀主身份可归 为神祠、先贤祠、宗 祠 等 三 类;按 照 祠 堂 具 体 功 能 可 细 分 为 神 祠、 先贤祠、墓祠、寺院祠、贞 节 祠、宗 祠、专 祠、书 院 祠、园 林 祠、行 会 祠等十类[2]。
惠山古镇祠堂建筑依锡山、惠山而建,《青囊海角经》有云“山 厚人肥,山清人秀,山宁人住,山顺人孝”,诸多祠堂在此择地因受 民间宗法观念和传统哲学思想“天人感应”的影响,借两山之景兼 顾居与祀。该区域东临运河,水网丰富,“天下第二泉”泉流贯穿 于诸多祠堂间,祠堂建筑多因借锡惠二山、龙光塔之景,多在祠堂 内或祠堂中轴侧 后 方 引 水 开 池 沼、设 园 林,风 格 秀 丽、姿 态 各 异, 将祠内的绿植、池沼、叠 石、亭、轩、榭、回 廊 等 有 机 整 合 与 祠 堂 建 筑、自然环境组成 天 人 合 一 的 有 机 整 体,赋 予 祠 堂 园 林 属 性。 著 名风景园林学家朱有先生说:“我在诸多明清遗存的江南名园 中,最赞赏无锡的寄畅园,原因是它偎依在锡惠景区的怀抱之中, 有着相得益彰的生态环 境 [3]。 顾 可 久 祠 内 拜 石 山 房 与 湖 石 丈 人 峰隔池相望,中间 有 石 板 桥 相 连,组 成 该 祠 后 侧 花 园。 留 耕 草 堂 原为杨四褒祠右路花园,为三进式庭院,庭院内戏台、池沼、叠石、 亭、桥、庐、轩等园林要素一应而全(见图 1)。
2.2 木构件
惠山古镇祠堂现有建筑仍采用传统木构架为结构主体。由 于木材稳定性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其主要施作部位集中在檐下 和室内空间。江南地区民居建筑的立柱多为杉木,表面除用油漆 涂饰外,不做其他 处 理,多 为 素 面。 梁 枋、椽 木、檩 木 上 鲜 有 彩 绘 (钱武肃王祠 享 堂 内 月 梁 上 有 包 袱 彩 画 ),在 山 脊 部 位 常 见 山 雾 云、抱梁云等木质透雕构件,纹样多为云、鹤等福祉题材(见图 2)。 祠 堂 群 建 筑 中 木 雕 的 审 美 特 征 相 较 浙 江、徽 州 地 区 更 显 简 约 雅 致,多以山水花卉或抽象纹样为雕刻表现题材,布局舒朗,雕刻面 较平,多为浅浮 雕。李 公 祠 内 木 构 件 装 饰 手 法 与 徽 州 地 区 相 近, 月梁体量大,视觉装饰效果突出,撑拱构件使用圆雕透雕手法,以 八仙题材表现系列的场景。
·152· 第2045 1卷9年第1119期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NVoovl..4 52N0o1.919
文章编号:10096825(2019)19015202
无 锡 惠 山 古 镇 祠 堂 群 建 筑 装 饰 体 系 研 究★
与云浮,小阁中央花四周;锡惠两山排翠嶂,广寒八月见琼楼”。 惠山古镇祠堂群 内 建 筑 风 格 多 样,今 存 以 明 清 风 格 为 多,少
数为民国风格建筑。华孝子祠的享堂使用楠木金柱,初建于明成 化二十一年(公元 1485年),虽经清中期乾隆二十七年(公元 1762 年)翻建,但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特征,屋面折面平缓,梁架曲线 柔美。晚晴风格的代表有张中丞祠、王恩绶祠等。张中丞祠体量 宏大装饰繁缛,王恩绶祠规模虽小但规制完整,巧妙利用地势,空 间布局虽紧凑,却 又 灵 活 自 如。民 国 时 期,由 于 民 族 工 商 业 的 繁 盛及生产力的发展,最能鲜明体现这一时期建筑风格的当属荣氏 贞烈祠、杨藕芳祠。两个祠堂都建于民国十年(公元 1921年),建 筑中均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材料与工艺。荣氏贞烈祠是无锡 地区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仿传统建筑的实例,杨藕芳祠则以 清水砖墙砌筑欧 式 风 格 楼 屋,祠 内 的 拱 券 结 构,欧 式 柱 头 成 为 祠 堂群内孤例。这两 个 祠 堂 虽 然 使 用 了 新 材 料、新 技 术,但 在 祠 内 也保留了传统建筑装饰要素,如荣祠使用钢筋混凝土塑造了传统 建筑的歇山顶式样、杨藕芳祠在建筑装饰上保留了暗八仙等具有 传统吉祥语义的图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