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练习汇总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2a4c3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9.png)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名师精讲解题思路与技巧,值得下载练习)古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很高的创造性活动。
诗歌赏析题已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考点分析诗是以具有乐感的语言借助意象抒写情思和美的艺术。
诗歌赏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学趣味。
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感悟、欣赏等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中考考试说明》:“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古诗词鉴赏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
同时,古诗词鉴赏也是中考语文复习耗时多,见效少的薄弱环节。
二、考点要求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成为中考必备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励志类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画面描述、内容品读,常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分值上主客观兼顾,思维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成为常态。
除了复习时加强有效训练外,一些鉴赏的思路也有必要帮助学生厘清,解题的技巧更需要合适时点拨。
教学过程:一、鉴赏思路点拨(一)鉴赏字词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c0cb9eb52acfc789ebc9a3.png)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1. (2019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8分)赠苏绾书记①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②楼中应计日,燕支山②下莫经年!【注】①书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字、书籍、文章等。
②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
③燕山支: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一二两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2)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3)下面诗中的“闺中只独看”与“红粉楼中应计日”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3分)月夜①杜甫今夜鄜州②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本诗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②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
2. (2019宿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9分)夜泊旅望白居易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说说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
(3分)(2)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3分)(3)颈联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表现情感的深挚,下列诗句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D.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 (2018宿迁)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6分)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①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注】①贾至曾谪守巴陵。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17bdbabceb19e8b8f6bafb.png)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名师精选全国真题+解析答案,值得下载)专题一重点篇目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大海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大海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相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017·南充)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D.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有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949a0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5.png)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有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班次姓名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友人黄鹤楼XXXXXX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昔人已乘XXX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XXX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的________愁情。
【答案】思乡【解析】《黄鹤楼》通过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想,烘托出作者清冷的思想之情和自己深重的漂泊之感。
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
所以可概括为“思乡”之情。
2.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XXX”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答案】A【解析】B.“故人”是老朋友。
“昔人”是指过去的仙人。
C.“青山”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晴川历历汉阳树”:如今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XXX”写物是人非之感。
D.“浮云”表示墨客漂泊的出身。
白云千载空悠悠:千百年来只瞥见悠悠的白云。
惟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照旧。
“白云”指白云悠悠,仙去楼空,光阴不再,事过境迁,世事茫茫。
故选A。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
1饮湖上初晴后雨XXX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1.这首诗的作者XXX,号___居士。
【答案】XXX【解析】本题考察学生文学知识的把握,文学知识正误的判别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首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XXX,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XXX居士,世称XXX、XXX。
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了解,正确的一项是()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 古诗词赏析专题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 古诗词赏析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567c9ed15abe23492f4d19.png)
古诗词赏析专题常州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3分)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4. (1)陶渊明《桃花溪》 ( 2)由远而近淮安(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4分)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答案】5. 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6. 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
【解析】5. 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
“潇潇暮雨”是纯粹的环境描写。
可从创设情境,从反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态度的角度考虑答案。
一般诗歌前面几句写景,是为了介绍所处环境,烘托气氛,再触景生情,很自然地过渡到后面的自我感情抒发上。
6.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要分析好“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很明显抒发的是不要为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悲哀的思想态度。
同时,要分析好“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的“深宫尽日闲”一句,表达的是“宫怨”之情。
连云港二、阅读·赏析(6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
(5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鉴赏练习题20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鉴赏练习题20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b39b533d4b14e8524688e.png)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鉴赏练习题20题1、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依恋之情的自然流露。
(2分)2.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原因是什么?(2分)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
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2、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逐、移。
(2分)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2分)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
3、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4、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地白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凄清__的特点。
2分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131ff269dc5022abea002e.png)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项练习题一、(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简要分析第二联中“随”“尽”“入”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题(有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d47041de80d4d8d15a4fcd.png)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题班级姓名完成情况过关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共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空”或“翻”字。
(2分)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2分)过关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2分)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2分)过关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4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園。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表达出诗人哪些情感?(2分)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分)过关4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如何描绘战斗情景和刻画人物形象的?(2分)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过关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场面。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练习汇总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练习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519463d7cd184254b353544.png)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练习汇总【锁定考点】1.识记文学常识;2.理解诗词的内容及主题;3.理解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4.品析重要诗句的作用;5.理解诗词的写作手法。
【新题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出了诗人年老、与世隔绝的生活境况,也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心。
B.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一诗借景抒情,采用对比手法直抒胸臆,在热情赞美秋天的同时,也肯定了世人悲秋的论调,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C.谭嗣同的《潼关》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巧用对偶、拟人手法描写黄河、秦岭,突出了黄河咆哮的气势和秦岭高耸险峻的山势。
D.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李商隐的《贾生》表面上是讽刺汉文帝,实际上是揭露晚唐皇帝荒于政事,不能任用贤能,也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B.杜牧的《泊秦淮》表现了商女只知道唱歌,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C.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借景抒情,阐发哲理,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告诉人们只要站得高、看得远,就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D.陆游的《游山西村》生动地描写了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作者对淳朴的农村生活满怀着喜悦、挚爱,表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野望》一诗,写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景色,表达了诗人不得志的迷茫与失意,结尾抒发了他对自己曾经的采薇生活的怀念之情。
B.《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自云千载空悠悠”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登楼所见白云飘荡,不由思接千载、抚今追昔,生发出怅惘之情。
C.《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人以“征蓬”“归雁”自喻,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在朝中受到排挤的悲凉之感及心中的愤懑之情。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455c6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b.png)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名师精选全国真题+解析答案,值得下载)专题一重点篇目一、XXXXXX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XXX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大海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大海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相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1XXX会在一同。
2.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XXX,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
登山观海,面临XXX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墨客把登高望海所见的自然风景,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XXX地刻画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墨客坦荡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坦荡,气魄雄壮,通篇以写实的伎俩展现了一个大志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XXX/入旧年。
乡书/那边达?归雁/洛阳边。
1.(2017·南充)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曲折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2绿水前面去了。
B.“XXX生残夜,XXX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XXX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通用版】2020年中考语文精选专题《古诗鉴赏》(含答案)
![【通用版】2020年中考语文精选专题《古诗鉴赏》(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cbb4bae009581b6bd9ebd8.png)
【通用版】中考语文模拟分类汇编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示长安君①[宋]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②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①长安君: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工部侍郎张奎之妻,被封为长安县君。
这首诗大约是作者出使辽国临行时写的。
②期:约定重逢的日期。
1.这首诗用词凝练,颈联用“”和“”二词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使离别悲情更为浓烈。
2.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曾云“当时只道是寻常”,王安石在此诗中通过日常生活表现情感恰好印证了这句话。
请结合颔联赏析。
【答案】1.三年、万里2.通过描写兄妹俩用不着世俗的客套,随意准备些酒菜边吃边聊,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两人把别后所见所思,互相倾吐,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顾不上休息,表达了兄妹间久别重逢的快乐亲切之情。
古诗词阅读题乌江亭乌江【唐】杜牧【宋】李清照胜败兵家事不期①,生当作人杰,包羞忍耻是男儿。
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至今思项羽,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3.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第二首:。
4.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杜牧:李清照:【答案】3.遗憾,惋惜赞扬,肯定4.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5.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
【答案】一定要登上泰山山顶,去领略一下众山小(居高临下)的气势。
结尾想象,以虚写(衬)实,用憧憬登临泰山,来显现泰山巍峨高耸的气势,用泰山的雄伟衬托作者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俯视一切的人生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湖北省部分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湖北省部分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fdfccab84ae45c3a358c8a.png)
古诗词鉴赏专题黄冈市(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7题。
(8分)【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早兴①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②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
②觉:醒。
③思想:烦恼。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
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作者因思念家乡而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
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6.赏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776372e518964bcf847cd1.png)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题阅读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绝句,完成题目:宴词柳堤春水绿悠悠,畎①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②,桃溪浅处不胜。
【注释】①畎:quǎn,田间小沟。
②棹:zhào,船桨。
(1)请为末尾句补一个字,使诗句完整。
(2)诗人参加宴会是为了【分析】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虽然是在宴席上所写,描写了宴会的情景和周围美好的景色,但却以乐景写爱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解答】(1)此题考查诗歌的补充,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古诗中的表现手法都常见就是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此外还在引用典故、烘托和反衬等,了解这些根据诗句内容判断。
“桃溪浅处不胜”的意思是就怕这桃花溪太浅,承受不了什么。
结合全诗内容,诗人寄情于景(或融情于景),借桃溪水浅载不动的应该是离别,联想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所以此处可填写“舟”,实写离愁之深重,舟船难以承载,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
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特别是“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意思是不要去理睬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显然是为了送别才去赴宴。
答案:(1)舟(2)送别译文:长堤下,春水碧明一片悠悠,和漳河一起慢慢流;不要去理睬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一)阅读下面诗歌,充成5-6题(6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3分)6.《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dc1f4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b.png)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10-11题。
(共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①代的范仲淹,诗句开头一个②字写出了延州和内地大不相同的秋季风光,同时也为整篇文章作者抒发的情感设下伏笔。
(2分)11.在众多诗人笔下,白发不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请结合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一句与《渔家傲•秋思》中的画线句,分析两位诗人借助“白发”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分)(二)阅读(共5分)10.【答案】2分宋异11.【答案示例】(3分)示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借助“白发”,抒发了自己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助“白发7抒发了思念家乡但也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情。
分析:准确分析情感各1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8-10题。
(共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这是一首酬答赠言诗,是刘禹锡和__________________ (填姓名)扬州相会时所作。
(1分)9.阅读诗歌,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一致。
(2分)这首诗歌情感丰富,富于变化。
首联尽述诗人被放逐凄凉之地的① _______ :颔联则借典故表达孤身归来、物是人非的②________ ;而颈联格调却发生了质的转变,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诗歌的尾联,诗人在感激好友之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整首诗沉郁中见豪迈,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题汇编及答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题汇编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9f552c8e9951e79a892743.png)
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编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共42页,98题,有答案;为便于阅读、打印和作为学生训练的试题使用,对题号进行了重新编写,试题的内容未作改动。
1.(2020年中考·浙江杭州卷)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
(6分)【知背景】甲诗略。
乙诗:吴国伦字明卿,因违忤奸相严嵩,被贬至江西(古属楚地);当时诗人正在郡城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济南时,诗人写下这首诗为其送行。
【析场景】甲诗首句以暮春时节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情。
(1)乙诗前两句。
【赏写法】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2)乙诗后两句。
【答案】(1)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和地点,以飘飘青枫和凄凄秋雨营造了一种迷蒙凄凉的氛围,映衬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也暗含了诗人对朋友前途命运的担忧。
(2)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情感寄托于“白云”,“白云相送”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宽慰,又借“白云”高洁的形象隐含着对友人的赞赏和激励。
2.(2020年中考·浙江绍兴13)古诗阅读(6分)月下演东坡语(其一)[清]汪现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放脚任天真。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注释】①东坡语:苏轼曾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认为自然景物,人人得以享用,人人都是大自然的主人。
②筇(qióng):竹制的手杖。
2.古人常以“秋”入诗,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本诗同样以“秋”入诗却新意频出,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6分)【答案】此诗一改古诗中的“悲秋”常态,令“乐秋”“喜秋”之情跃然纸上,写的情趣盎然,颇有新意。
首句一个“新”字,一改秋景萧瑟与肃杀的老印象,透露出秋景的清新可人,别有一番情状。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精选题解析汇集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精选题解析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ec83cd1f3b3567ec112d8a09.png)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精选题解析汇集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降职或贬官。
2、“杨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飘零离散,诗的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了离别、伤感的气氛。
3、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4、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的时间,又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离别的忧伤等。
5、你从哪些诗句中看出龙标被贬之地的偏远?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6、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和牵挂关心之情。
7、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愁的心情。
8、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诗开头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这样的景来写?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时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9、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月亮”的妙用。
答: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不仅表明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处不在,而且大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
10、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本诗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
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词赏析(二)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词赏析(二)](https://img.taocdn.com/s3/m/f68b592383d049649a665845.png)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词赏析(二)暮千里一、〔湖北恩施州〕观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以下咨询题。
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咨询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1.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画出来。
2.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二〔荆州〕观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各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咨询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不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2分〕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②〔2分〕讲讲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明白得。
三、〔泸州〕阅读以下宋词,按要求答题。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 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2分〕答:2. 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乐趣?表达了词人如何样的感情?〔4分〕答:四、〔湖北孝感〕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______和_________融于一体。
〔2分〕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讲〝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不从空间和时刻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题】精选解析卷二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题】精选解析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14a97c640722192e4436f607.png)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题】精选解析卷二十一、已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此诗第一句写诗人离别的忧伤,其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是:浩荡。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态?答: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3、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
4、“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落花比喻自己;“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继续为国家效力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前两句中的“浩荡离愁”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6、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7、全诗共四句,写了三种心境,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8、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或:最后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态?或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仍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充分表达了诗人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一切的情怀。
9、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中“浩荡”的表达作用?答:浩荡地无边无际的意思,这里形象地写出作者无穷无尽的愁思。
10、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寓意?答:描写了日暮、马鞭、天涯等意象,寓意心中的浩荡离愁。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诗词赏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1821b3b8f67c1cfbd6b84b.png)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诗词赏析2020嘉兴--3.【任务三】展板·领略诗韵诗词情韵篇一剪梅·咏柳[明]夏完淳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①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②,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注释】①金沟:御沟。
②陈宫:陈后主的宫殿;隋宫:指隋炀帝的宫殿。
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隋堤柳由此得名。
小舟:在找资料时我发现夏完淳的一首词符合活动的主题。
也想做成展板,并为这首词配上一段60字左右的解说词,来帮助大家赏析词的内涵,该怎么办好呢?小嘉:我觉得首先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背景。
你:哦,我想起来了,我们学过他的诗(1)《___________》,对他有一定的了解。
小嘉:对对,读诗还应该把握诗句的意思。
小舟提供的几个注释很有帮助。
在此基础上,可以从意象的把握、情感的表达、表现手法的使用等方面入手撰写解说词了。
你:是的。
我来试着写一段吧:(2)___________。
小舟:太好了!这次活动收获真大!【答案】(1). 《别云间》(2). 例1:这首词选用了伤心夕照、御水隋堤、飞絮笼烟、长条滴翠等意象,营造了深邃的意境,托物言志,借咏柳的方式抒发了亡国之痛。
例2:“故国凄凉”句,写故国败亡,如同百花园里风吹雨打,只剩下一片残红,下面三句以写首都皇宫的衰败景象,抒发世事变幻、故国沦亡的伤感。
例3:第一句,写柳丝默默无语低垂在斜阳中,这是多么伤心的形象。
例4: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悲痛之情。
【解析】【详解】(1)夏完淳,明末诗人、抗清英雄,我们曾学过他的《别云间》,表达了作者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2)本题为开放类试题,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结合注释,从意象的把握、情感的表达、表现手法的使用等方面来拟写解说词即可。
如:这首词上片暗寓昏溃的南明小朝庭亦将不可避免的走向崩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练习汇总【锁定考点】1.识记文学常识;2.理解诗词的内容及主题;3.理解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4.品析重要诗句的作用;5.理解诗词的写作手法。
【新题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出了诗人年老、与世隔绝的生活境况,也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心。
B.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一诗借景抒情,采用对比手法直抒胸臆,在热情赞美秋天的同时,也肯定了世人悲秋的论调,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C.谭嗣同的《潼关》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巧用对偶、拟人手法描写黄河、秦岭,突出了黄河咆哮的气势和秦岭高耸险峻的山势。
D.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李商隐的《贾生》表面上是讽刺汉文帝,实际上是揭露晚唐皇帝荒于政事,不能任用贤能,也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B.杜牧的《泊秦淮》表现了商女只知道唱歌,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C.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借景抒情,阐发哲理,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告诉人们只要站得高、看得远,就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D.陆游的《游山西村》生动地描写了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作者对淳朴的农村生活满怀着喜悦、挚爱,表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野望》一诗,写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景色,表达了诗人不得志的迷茫与失意,结尾抒发了他对自己曾经的采薇生活的怀念之情。
B.《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自云千载空悠悠”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登楼所见白云飘荡,不由思接千载、抚今追昔,生发出怅惘之情。
C.《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人以“征蓬”“归雁”自喻,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在朝中受到排挤的悲凉之感及心中的愤懑之情。
D.曹植《梁甫行》中“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写出了百姓家园荒芜、生活贫苦的困境,意在提醒统治者施惠于民。
4.下列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把自身与“孤鸿”合二为一,表现了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B.《蒹葭》全诗含蓄地抒发了主人公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充满了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C.李白的《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以“浮云”“落日”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D.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明自己像梅花一样,不屑与众多凡俗花朵为伍,意在表达他的愤慨之情。
5.下列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行路难(其一)》一诗作者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他借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
B.《月夜忆舍弟》中,作者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写边地秋夜,在有和无的对比中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抒发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C.《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作者辛弃疾以登高说愁为题,写出了少年和成年两种人生感受,在自嘲中写尽了人生的无奈。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起伏变化,但自始至终表现了作者苏轼的心胸开阔、乐观豁达。
6.下列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作者苏轼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B.《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陈与义闲登小阁,回首往昔岁月,以清新之语写怅惘之情,抒发了落寞、孤寂的情怀。
C.《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一首即席寄兴之作。
作者辛弃疾在咏月,更在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
D.《南安军》中,作者文天祥在尾联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以致饿死的故事,表现出他自己在被捕后的抑郁、伤心。
(此类题目涵盖多首古诗词,考查范围广、考点多。
平时学习古诗词中,应仔细阅读提示、注释、旁批,以及课后的“思考探究”题,注意梳理、汇总所学古诗词表达的主旨、情感等,尤其要重视对名句的解读。
)二、古诗赏析7.阅读《式微》这首诗,完成以下题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的上下章句式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其中的几个字,这种表现手法是,其作用是。
8.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这首诗,完成以下题目。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怎样理解“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望”?9.阅读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完成以下题目。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你怎样理解诗中“故园菊”这一意象?10.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完成以下题目。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一首诗B.首联表达了作者被贬多年的无限辛酸和悲凉。
C.颔联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已离世的友人的思念之情。
D.尾联两句点明酬答之意,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有共勉之意。
(2)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此类题目,不但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和主旨,更需要从细处理解每一句诗的含意。
答对某句诗的理解时,一般应先翻译这句诗,再谈其含意。
平时学习中还要注意积累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及有特色的表现手法等。
)三、古诗词对比阅读1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题目。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同为送别诗,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两首诗都是以景物描写开篇,所写景色有何不同?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题目。
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同为写春天的诗,两首诗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2)两首诗分别用哪些物候表现季节的特征?13.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以下题目。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对这两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上片写了梅花凄惨的生存状况。
B.陆游所写的梅花是他一生在仕途上屡遭排斥、怀才不遇的写照。
C.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多次提到春天,是用春天的美好反衬梅花的高洁。
D.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用山花烂漫衬托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2)这两首词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此类型题目同时考查两首诗词,或选两首课内诗词,或选一首课内、一首课外诗词,所选的两首诗词会有某些共同点,或是主题相近,或是内容相仿,或是写法相似。
平时学习中应注意将有相似之处的诗词加以归纳,按照某一特点进行归类,然后比较、分析。
)参考答案一、1.B(诗人在热情赞美秋天的同时,否定了世人悲秋的论调。
)2.B(杜牧的《泊秦淮》这首诗借歌女讽刺醉生协死的晚唐统治者。
)3.A(结尾诗人以想到古人伯夷、叔齐采薇而食,来寻找慰藉。
)4. D(作者意在表达他孤高傲世的高洁情怀。
)5.D(“但自始至终表现了作者苏轼的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应改为“表现了作者苏轼从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
)6.D(“表现出他自己在被捕后的抑郁、伤心”应改为“表达了诗人决不投降的爱国之志”。
)二、7.(1)这首诗表达了日落天黑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劳役者对贵族统治者的愤怒和质问。
(2)重章叠句渲染气氛,强化感情,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
8.(1)[示例]“而无车马喧”是指再也没有官场的烦琐应酬,所以即使住在闹市也觉得宁静、自由。
“心远地自偏”是指精神上的自由境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表达了作者闲适恬淡的超脱心情。
(2)[示例一]可以改。
因为南山很远,可用“望”字,且山气、飞鸟都是望中所见。
[示例二]不可以改。
诗人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恰映入眼帘,“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更符合全诗的悠远意境。
9.(1)重阳节至,无人送酒,表达了作者面对战乱的惆怅、凄凉之感。
(2)“故园菊”本来代表着悠闲恬适的生活,如今却在战场的断壁残垣间盛开,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10.(1)C(2)[示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沉舟侧畔,有千帆竟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作者抛开个人悲苦,赞美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11.(1)李白的《送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一扫离别的愁绪,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2)李白《送友人》中的景色清新、明丽,山青水白,与下文面对离别的忧伤之情形成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景色厚重、苍茫,与下文面对离别的豪迈之情形成对比。
12.(1)韩愈的《晚春》描写的是暮春景色,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初春景色。
(2)韩愈的《晚春》,用百花盛开争芳斗艳,杨花、榆荚如雪般纷纷飘落,写出了暮春的特征。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则用“水面初平”、“争暖树”的早莺、“啄春泥”的新燕、“渐欲迷人眼”的乱花、“才能没马蹄”的浅草,写出水初涨、日初暖、燕初回、花初开、草初萌的初春景色。
13.(1)C(2)[示例一]我更喜欢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陆游笔下的梅花,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嫉妒,凋落于地、马踏成尘,香气不改,精神犹在,这种委屈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普通人会遭受到的,更能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