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合集下载

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摘要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蒙古族的家庭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查和分析,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尊重、愈合和亲密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希望本文能够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及为未来的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

在众多中国族群中,蒙古族家庭教育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蒙古族的家庭教育与汉族家庭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与汉族家庭教育相比,蒙古族家庭教育需要注重尊重、愈合和亲密性等方面,使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和教育,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特点尊重尊重是蒙古族家庭教育最基本的特点之一。

在蒙古族的观念中,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的人格、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是非常重要的。

蒙古族父母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支持和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个性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孩子。

愈合在蒙古族家庭教育中,父母会注重孩子的愈合。

蒙古族家庭教育认为,愈合是保持家庭和谐的重要途径。

在家庭愈合中,父母会努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消除孩子的自卑感和压力感。

溝通也是蒙古族家庭愈合的重要方式,在谈心时,父母会耐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愈合心理问题。

亲密性亲密性是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另一个特点。

在亲密性方面,蒙古族家庭教育注重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联系和沟通。

蒙古族父母会通过生活和工作等方面与孩子建立联系,并尽量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以便孩子能够更好地了解父母,增强彼此间的感情。

结论在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尊重、愈合和亲密性是三大特点。

这些特点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未来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并支持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

同时,我们也应该增强家庭的和谐性,注重家庭的情感联系和沟通。

《2024年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范文

《2024年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范文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篇一一、引言家庭教育是塑造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环节。

作为中国众多民族之一,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家庭教育和文化传统。

本文旨在研究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为促进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其家庭教育传统源远流长。

在过去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勇敢和团结精神。

家庭教育中,长辈的言传身教、生活实践和传统习俗的传承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此外,蒙古族家庭还非常重视家族荣誉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三、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1. 教育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蒙古族地区的家庭教育环境得到了改善。

许多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

然而,由于地域广阔、经济条件差异较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环境仍需改善。

2. 教育内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内内容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生活习惯、道德观念等方面。

在传统文化方面,家庭注重传承蒙古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

在生活习惯方面,家庭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勤劳节俭等价值观。

在道德观念方面,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诚信、友善、尊重等品质。

3. 教育方式: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家长通常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通过生活实践和榜样示范来教育孩子。

此外,家庭还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互动,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

4.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蒙古族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社会教育资源相互衔接,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

同时,家庭教育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教育资源不均衡:由于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差异,部分地区的教育资源仍不够丰富,导致家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2. 传统文化传承困难: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部分蒙古族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逐渐减弱。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及促进策略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及促进策略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及促进策略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家庭教育在其民族传承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蒙古族家庭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一、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1、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挑战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蒙古族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面临困境。

年轻一代对蒙古族的语言、习俗、传统技艺等了解逐渐减少,导致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

2、教育观念的转变部分蒙古族家庭受到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品德、劳动等方面的培养。

3、家庭教育方法有待改进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和有效的沟通,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4、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蒙古族家庭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离开传统的牧区,进入城市。

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5、家庭结构的变化核心家庭的增多,大家庭的减少,使得孩子在家庭中获得的教育资源和关爱相对减少。

二、蒙古族家庭教育面临问题的原因1、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多元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对家庭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教育资源不均衡在一些偏远的蒙古族聚居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家长缺乏获取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途径。

3、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部分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对教育的认识和方法存在不足,难以给予孩子科学合理的教育。

4、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促进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策略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民族技艺学习等,让孩子从小了解和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社交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优秀家庭教育案例蒙古族(2篇)

优秀家庭教育案例蒙古族(2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蒙古族家庭教育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结合一个优秀家庭教育案例,探讨蒙古族家庭教育传承与创新。

二、案例背景李明(化名)是一名蒙古族少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

家庭虽然条件简陋,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

李明的父母深知,要想让孩子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必须从小培养他的品德、知识和能力。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李明在学业、品德和才艺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青年。

三、家庭教育案例1. 重视品德教育李明的父母深知,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他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育李明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注重培养李明的孝道、诚信、团结、勤奋等品质。

例如,每当家中来客人,父母总是教导李明要热情好客、尊敬长辈。

在遇到困难时,父母鼓励李明勇敢面对,不退缩、不气馁。

2. 注重知识教育李明的父母认为,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基石。

他们从小就注重培养李明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在李明上小学时,父母为他报名参加了各种兴趣班,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使他在学习之余得到全面发展。

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父母鼓励李明努力学习,为高考做好准备。

在高考中,李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

3.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蒙古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李明的父母十分重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他们经常带李明参加各种民族活动,如那达慕大会、草原祭祀等。

在活动中,李明不仅学会了蒙古族的礼仪、习俗,还学会了骑马、射箭等民族传统技艺。

4. 培养独立自主能力李明的父母深知,独立自主能力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

他们鼓励李明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例如,当李明遇到困难时,父母不会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引导他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教育方式使李明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

《2024年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范文

《2024年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范文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篇一一、引言家庭教育是每个民族传承文化、塑造价值观、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石。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蒙古族家庭教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独特的教育理念。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传承以及社会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以期为推动其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蒙古族家庭教育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被视为培养优秀后代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传承蒙古族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主要场所。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勇敢精神、尊重长辈、团结互助等品质。

此外,蒙古族家庭还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如马背上的骑术、草原上的音乐舞蹈等。

三、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1. 教育理念与方式:蒙古族家庭教育理念以尊重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观为核心,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方式上,家长更倾向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日常生活与实践来教育孩子。

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现代的教育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到蒙古族家庭教育中。

2. 教育资源与投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和支持,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资源投入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教育资源仍显不足。

此外,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差异较大,部分家庭更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性格、品德等方面的培养。

3. 家庭教育效果:总体来看,蒙古族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勇敢精神、尊重长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学业成绩、心理素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部分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此外,部分家庭在处理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教育孩子如何处理情感问题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资源不均衡: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地理等原因,家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家庭教育效果不佳。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二孩政策实施后适用的一个群体。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了蒙古族子女的成长和发展,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衰退,这也直接影响了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传承。

儿童时期是接受文化熏陶和教育的重要阶段,然而现在的蒙古族家庭教育普遍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孩子们在家庭中缺乏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触,这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的认同感不足,对文化承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认知不清晰。

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蒙古族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面临文化认同的困惑,容易产生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迷茫。

蒙古族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

在蒙古族传统观念中,男子是家族的继承者,被赋予更多的重要性和责任。

而女子则多被看作是家庭的负担,只有依附于男子才能获得尊重和地位。

这种传统观念在二孩政策实施后,对于女孩的教育和成长产生了消极影响。

多数蒙古族家庭普遍忽视了女孩的教育和培养,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认知能力也存在欠缺。

这不仅限制了女孩的成长空间,也浪费了社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也严重制约了蒙古族二孩家庭教育的发展。

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蒙古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不高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蒙古族家庭面临着更大的经济负担,确保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他们首要的任务。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蒙古族家庭普遍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导致孩子在求学过程中面临挑战。

缺乏优质教育资源的二孩蒙古族家庭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往往更容易受到阻碍,增加了他们实现个人发展的难度。

家庭教育在二孩蒙古族家庭中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由于长辈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的指导,家庭教育往往凭借主观经验和传统习俗来进行。

这种家庭教育方法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孩子发展的需求,也无法全面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范文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范文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篇一一、引言蒙古族作为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活习俗。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二、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特点1. 传承文化:蒙古族家庭教育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家庭作为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长辈们会向孩子们传授蒙古族的历史、风俗、音乐、舞蹈等文化知识。

2. 强调道德教育:蒙古族家庭普遍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家长们以身作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家庭与学校互动:蒙古族家庭注重与学校的互动与沟通,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三、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1.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尽管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给予了政策支持,但在某些地区,蒙古族家庭的教育资源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部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导致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2. 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古族家庭的教育观念也在逐渐转变。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

3. 家庭教育方式的多样性:蒙古族家庭在教育方式上呈现出多样性。

除了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外,许多家庭还采用了现代的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如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

四、蒙古族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挑战1. 家长教育水平有限:部分蒙古族家长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难以有效指导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在某些地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脱节现象。

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够充分,导致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接受到的教育内容不一致。

3. 家庭教育投入不足:部分家庭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不足,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建议与对策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教育资源在各地区的均衡分布,为蒙古族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范文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范文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篇一一、引言蒙古族是我国多元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一环,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蒙古族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教育观念和家庭文化,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不断交融,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提升蒙古族家庭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背景家庭教育是每个民族传承文化、塑造性格的重要途径。

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尊重传统、崇尚教育、强调家庭和谐等观念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蒙古族家庭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资源的分配、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等,都是当前蒙古族家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

其次,通过实地调查,观察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实际状况。

最后,通过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家长和教育专家的观点和看法,为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四、研究结果1. 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力求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 教育资源的分配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蒙古族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则相对匮乏。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公平。

3. 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蒙古族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在发生转变。

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注重言传身教,强调家长的榜样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采用现代的教育方式,如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学习等,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024年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范文

《2024年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范文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篇一一、引言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成长及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员,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全面了解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改善的策略和路径。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家庭教育作为个体成长的摇篮,对于塑造孩子的性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蒙古族家庭教育中,亲情、礼仪、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念的传递尤为重要。

研究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对于维护民族文化传承,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促进民族和谐与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及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实地调查,观察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实际状况;通过访谈家长、教师等,深入了解他们对家庭教育的看法与观点。

四、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分析1. 教育观念:蒙古族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存在过分关注学业成绩,忽视孩子兴趣爱好及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

2. 教育方式:以家长为中心的教养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家庭教育中缺乏平等、尊重的交流氛围。

3. 家庭教育内容:除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知识传授外,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较为重视,但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相对不足。

4. 家庭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但部分家庭存在家庭关系不和谐、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家长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误区,过分追求学业成绩,忽视综合素质培养。

2. 教育方式单一:以家长为中心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家庭教育资源不足:部分地区家庭教育资源匮乏,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4. 家庭环境不理想:家庭关系不和谐、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导致家庭教育环境不理想。

蒙古人的传统家庭教育

蒙古人的传统家庭教育

蒙古人的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众所周知,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

因此,蒙古人在对其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时,遵循了自然法则,他们有意无意强化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

道理十分简单,大草原是我们的衣食之母,这是蒙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出的一个结论。

就拿烧火取暖来讲,蒙古人首先烧的柴禾是牛、羊、马粪,而不是去砍伐森林,即使烧柴也是能拾一些干枝,他们决不因烧柴而砍掉活生生的林木。

烧牛、羊、马粪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净化了草原,使草原生态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水是生命之源,因此,蒙古人从来都不会污染江河,湖泊、山泉,他们把污染水源的行为,视为大逆不道。

蒙古人在游牧生活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倒场、轮牧,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逐水草而居。

倒场、轮牧的优越性在于给草场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恢复植被的机会,也防止了草原的沙化。

因此,蒙古人的牧场分为春季牧场、夏季牧场、秋季牧场,冬季牧场。

蒙古人在来回迁徙游牧的过程中,对那些生活垃圾是要进行简要处理的,其处理的方法是就地埋掉,然后拿来草坪覆盖在上面,以求植被的恢复。

另外,蒙古人游牧的生产方式决定其生产周期较长,因而在他们的头脑中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当一头牛产下牛犊的时候,在蒙古人的头脑中决不会产生立即杀吃牛犊的想法,相反,他们所想到的是几年后,让牛再产仔,然后吃其奶,用其畜产品。

我们认为,蒙古人的这种思想意识,对于保护大自然,求得生态平衡十分有利。

与这种思想意识相适应,蒙古人对野生动物也采取了保护措施,即"地有禁、取有时","怀卵时节勿捕","怀羔时节勿捕"。

蒙古人把围猎的时间,严格限制在冬季,其余时间里让野生动物进行繁育发展。

蒙古人在家庭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其子孙后代进行着环境道德教育。

蒙古人在家庭传统道德教育方面,比较注重教育者--父母自身的形象。

对于这一点,蒙古人常说的一句谚语就是"六畜的前两只脚踩过的地方,其后两脚一定能够踩到"。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策略研究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要二孩,并且其中一部分家庭是蒙古族家庭。

蒙古族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从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背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背景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

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深厚,注重家庭教育的传承和培养。

蒙古族家庭教育以家庭为中心,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凝聚力。

在蒙古族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不仅对孩子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二孩蒙古族家庭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促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品德品质。

家庭教育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蒙古族家庭教育策略和方法1. 重视家族的传承和凝聚力蒙古族家庭教育以家族为基础,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凝聚力。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家族的认同感,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家族的优秀传统。

可以通过家族集会、祭祀祖先等方式,增强孩子的家族归属感并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2. 注重孩子的品德培养蒙古族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尤其是忍耐力、朴实和勤劳等传统美德。

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他们的正直、诚实和勇敢等品质。

家长还可以通过家庭作业、家务劳动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劳动精神。

3.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蒙古族家庭注重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社区活动、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等。

通过社交活动,孩子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蒙古族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

父母应该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而对于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习得方面的问题。

蒙古族家庭通常以蒙古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蒙古族家庭的转型,中文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

在家庭教育中,蒙古族父母往往更习惯使用蒙古语来与孩子沟通,这导致孩子的中文水平不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蒙古族家庭中对孩子学习蒙古文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而对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这也制约了蒙古族孩子的语言习得。

其次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蒙古族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比如男孩子重要于女孩子、老大的责任感重于其他兄弟姐妹等。

这些观念的存在,会导致蒙古族家庭对于不同子女的教育程度的重视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由于蒙古族家庭崇尚封建的家族观念,家族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意识较强,这也限制了孩子的个人独立性的培养。

再次是家庭环境的问题。

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庭环境较为封闭,孩子往往缺乏与外界交流和接触的机会,这使得他们的视野相对较窄。

蒙古族家庭普遍以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这也导致孩子在家庭中往往缺乏多样性的教育资源,从而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

最后是教育资源的问题。

蒙古族地区普遍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教育条件相对较差。

这使得蒙古族家庭很难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给孩子,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蒙古族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也相对较低,这也制约了孩子的发展。

针对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

提高蒙古族孩子的中文水平,加强中文教育的质量和力度。

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去除传统的男女不平等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开放家庭环境,鼓励孩子与外界交流和接触,拓宽他们的视野。

加大对蒙古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改善教育条件。

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语言习得、教育观念、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蒙古族孩子的教育水平和发展潜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育二孩,这也给蒙古族家庭带来了新的挑战。

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对家庭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三个方面,对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蒙古族家庭教育注重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族内的文化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不少家长开始追求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希望孩子能够在现代社会立足,但却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造成了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一定困扰。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教育方式的单一。

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习惯,蒙古族家庭教育一直以严厉的管教和军事化管理为主,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

蒙古族家庭普遍普及程度较低,很多家长没有受过较高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家长们需要更新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资源的不足。

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边远地区。

相对于城市地区,蒙古族家庭教育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很难接触到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机会。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家长们也很难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教育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为二孩蒙古族家庭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中央民族大学研 究 生 学 期 论 文论文题目: 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学生姓名: 连 溪学 号: MZ13084年 级: 硕士一年级院系单位: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课程名称: 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学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摘要蒙古族家庭是对民族成员实施教育的最小社会单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初场所和重要的途径。

蒙古族家庭教育蕴含丰富的具有民族文化烙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影响着个体的文化认同、认知模式、知识能力、道德情感、行为方式、价值标准等多方面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奠定个体发展的文化根基。

本文论述了蒙古族家庭的特点和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观念及内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范本也给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意义一、蒙古族家庭简介家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它是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而这种生活共同体的组成形式,就是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组织。

最早记载的蒙古族家庭是父系家庭,由一定范围的亲属,即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所组成。

小家庭由婚姻关系的缔结形成了最初的家庭成员——夫妻,后来又生儿育女。

儿子成家后,在父母的蒙古包旁另建新包,共同游牧。

蒙古族的家务,男子和妇女分别承担。

放牧,蒙古包的拆迁及搭建,制造工具等都由男子负担。

他们除了从事牧业生产外,也从事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手工业,如鞣制皮革,照管羊,挤羊奶等。

牧区的妇女负担的家务则比男人繁重,有人说蒙古族女子:“女子所在,则朝夕榨乳,制造奶酪,汲水,拾兽粪而干之,制衣制靴,无不任之。

乘马疾驰于原野,不亚于男子。

其业务之勤奋,性格之活泼,有独立生活之资格。

此为蒙古女子之特色,较甚于汉女子百倍也。

”以上就是对蒙古族家庭构成及男女分工的简介,下面我们来谈谈蒙古族在家庭教育这方面的观念。

二、蒙古族家庭教育观念(一)胎儿的发育蒙古人注重让孕妇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让孕妇焦虑或生气,认为这样对于孕妇腹中的孩子的发育是不利的。

蒙古族牧民的传统育儿智慧

蒙古族牧民的传统育儿智慧

蒙古族牧民的传统育儿智慧一、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一)传授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

蒙古族的传统家庭教育非常注重生产生活中的劳动教育。

当他们在田间耕种、山间狩猎、放牧时,都会向子女后辈教授这方面的技艺技能。

学习这些技能是为了让后代子女更好的适应自然、社会与家庭方面的需要。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技艺技能的学习都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完成。

例如,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都会有意识地教子女一些力所能及的辅技能,一般来讲父亲教儿子学习狩猎和游牧的技能,母亲主要负责教会女儿怎样做家务,传授她们如何缝隙衣物、烧饭猪肉、酿制奶酒等技能。

父母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享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辨别能力。

此外,蒙古族人民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坚强乐观、自强自立的品质,教导孩子直面困难,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借此培养孩子树立自信心,在劳动中培养形成艰苦奋斗、豁达乐观的高尚品质,增强孩子对家庭、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二)传授家庭美德教育。

一般意义上家庭美德是属于家庭道德的范畴,它具体指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家庭氛围、价值观取向、家庭精神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系统中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

①敬老爱幼、团结互助一直是蒙古族人的良好风尚、优良传统,这一传统集中体现在蒙古族的家庭美德教育中。

在蒙古族的社会生活中,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蒙古族人民都非常尊敬长辈、关爱晚辈、尊重母亲、帮助弱势困难群体。

族内的重要事情一般都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商量决议,长辈的谆谆教诲与无私帮助常使未经世事的晚辈受益匪浅,所以听取和遵循长辈的教诲俨然成为蒙古族人的传统习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蒙古族的社会生产中男女分工明确,但是蒙古族人并没有形成“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形成了尊重女性、歌颂女性的优秀传统。

(三)传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

由于蒙古族人长期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所以他们形成了热爱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策略研究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之后,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面临二孩教育问题。

而在蒙古族家庭中,二孩教育更是具有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

本文将从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特点和现状出发,探讨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策略,以期为蒙古族家庭提供一些可行的教育指导和方法。

一、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特点和现状1. 族群意识浓厚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族群意识非常浓厚。

蒙古族家庭通常会以传统的蒙古族文化为核心,传承和弘扬蒙古族的优秀传统,注重族群的传承和发展。

2. 崇尚自由和勇敢蒙古族具有崇尚自由和勇敢的传统,他们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勇敢探索,培养孩子独特的个性和意志。

3. 重视家庭教育蒙古族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家长通常会将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才能,将其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蒙古族家庭教育虽然具有上述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蒙古族家庭教育往往比较严厉,缺乏科学性和多样性,缺乏对孩子个性和兴趣的尊重,而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蒙古族家庭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

二、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策略1. 注重家庭教育蒙古族家庭在教育二孩时,应当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蒙古族家庭应该注重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习惯,注重培养孩子的性格和意志,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在教育二孩时,蒙古族家庭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帮助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不应该过分期待孩子成为自己所希望的模样,而是应该关注孩子自身的特点和意愿,通过教育引导和培养孩子。

3. 多元化教育蒙古族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多元化教育,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除了传统的文化教育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科学知识、艺术修养、体育素养等方面的能力,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家庭教育的共识在二孩教育过程中,蒙古族家庭应该培养家庭教育的共识,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之间要形成教育共识,孩子和父母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通过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蒙古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传统上重男轻女的思想和文化对他们的家庭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二孩政策的出台,二孩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然而,在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价值观念传承不足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孩子们只注重外在的成绩,无法认识到人生中其他的重要方面,如道德,智能,身体素质等等。

因此孩子们很难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和高水平的人才。

2、过分严格的教育方式在许多二孩蒙古族家庭中,家长用尺子量孩子的时间表,严格限制孩子的娱乐时间,这种‘管教’与‘自由’的缺失,导致孩子们在生活中缺乏尝试和创新的精神,同时也造成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3、缺乏亲子沟通许多二孩蒙古族家庭,父母工作忙碌,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对话,没有做到“三高”: 高陪伴,高关注,高关怀。

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还会引起家庭矛盾和亲子关系的紧张。

家长们应该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和时间,与孩子们共同探讨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增强感情和互信。

4、盲目追求物质享受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二孩蒙古族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然而,这也使得一些父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导致孩子们缺乏承载压力的能力,同时也会造成孩子们的品德、简朴和廉洁思想的缺失。

综上所述,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关注。

家长可以开放心态,及时调整教育模式,帮助孩子们发展完善的人格,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逐步培养他们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二孩政策的实行使得越来越多的蒙古族家庭拥有了两个或以上的孩子,这也意味着蒙古族家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其中包括传统观念与现代教育的冲突、家庭教育资源不足、父母教育意识不足等。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对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传统观念与现代教育的冲突是影响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

蒙古族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传统封建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忽视了现代教育的重要性。

这种观念的冲突不仅影响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也影响了孩子对教育的态度。

孩子在家庭中接受到的教育观念会影响他们的认知和态度,如果家庭教育在观念上停留在传统上,就容易造成孩子对现代教育的排斥和抵触,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蒙古族家庭教育资源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蒙古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教师、教材等方面的资源严重不足。

由于地域偏远、经济落后等原因,蒙古族地区的教育资源获取困难,这就使得蒙古族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面临挑战。

家庭作为教育的第一道门户,应该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许多蒙古族家庭难以做到这一点,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父母教育意识不足也是蒙古族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问题。

在蒙古族家庭中,很多父母本身接受过的教育水平不高,加之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意识不够强烈。

他们不懂得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往往采取过于严厉或者溺爱的方式,导致孩子长期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环境中。

由于蒙古族家庭多为农村家庭,父母往往忙于农忙,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关爱和教育,这也使得家庭教育难以落实。

受汉族化影响也是蒙古族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许多蒙古族家庭开始受到汉族的文化影响,这就导致很多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开始追求汉族化的教育方式,而忽视了传统的蒙古族文化教育。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蒙古族家庭选择生育二孩。

随之而来的是二孩家庭教育问题。

在传统的蒙古族文化中,家庭教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二孩家庭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

传统的蒙古族家庭中,家人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尊重长辈、孝顺父母是社会习俗的一部分。

在二孩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分散,孩子之间也容易出现嫉妒和竞争。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家庭氛围紧张,影响孩子健康的成长。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家长需要更多的关注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需求,避免给孩子们定性别框和竞争关系。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

在传统的蒙古族家庭中,教育一直被看作是孩子的重要任务,家长们会努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

在二孩家庭中,教育资源也面临着分配的问题。

在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家长往往会更多地倾向于给长子长女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而对于次子或者幺子就会疏忽一些。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家庭内部的不公平感,同时也会给次子或者幺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

家长应该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平等对待,给予每个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父母教育方式的改变问题。

传统蒙古族家庭中,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较为严厉,对孩子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在二孩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随之改变。

由于父母的时间和精力被分散,他们往往会选择更宽松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这容易导致家庭教育的松懈。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缺乏自律能力,对家长的言行不再尊重,往往容易引发矛盾。

父母需要在二孩家庭中多加注意教育方式的改变,确保对待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公平的,并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蒙古族家庭面临着二孩教育问题。

在传统的蒙古族家庭中,教育一直是受到重视的,随着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二孩蒙古族家庭的教育问题也愈发凸显。

本文将就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孩蒙古族家庭在教育问题上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

在传统蒙古族家庭中,家庭成员数目较多,经济负担较重,而孩子的教育成本更是不菲。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往往需要承担双倍的教育费用,这对于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在缺乏足够财力支持的情况下,二孩的教育资源可能会被挤压,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家庭生活的改变也会影响到二孩的教育。

过去,蒙古族家庭中通常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可以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倾斜给这个孩子,而现在有了二孩,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都需要分配给两个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能难以给予二孩足够的关怀和教育指导,导致二孩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也是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传统蒙古族家庭中,孩子的教育主要是由父母亲手抚养和教导,注重传统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念。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家庭教育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父母可能更倾向于将孩子的教育交给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导致缺乏家庭教育的情况发生。

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二孩蒙古族家庭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家庭教育也开始注重孩子的成绩和能力培养。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能会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发展,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提供更多的教育资金支持,帮助家庭缓解经济压力,确保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

父母需要注重二孩的教育,要将关怀和资源平均分配给两个孩子,保证二孩的教育质量。

父母需要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依赖学校和外部教育机构。

社会应该营造一个关爱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减轻家庭教育的竞争压力,让孩子能够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民族大学研 究 生 学 期 论 文论文题目: 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学生姓名: 连 溪学 号: MZ13084年 级: 硕士一年级院系单位: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课程名称: 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学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摘要蒙古族家庭是对民族成员实施教育的最小社会单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初场所和重要的途径。

蒙古族家庭教育蕴含丰富的具有民族文化烙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影响着个体的文化认同、认知模式、知识能力、道德情感、行为方式、价值标准等多方面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奠定个体发展的文化根基。

本文论述了蒙古族家庭的特点和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观念及内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范本也给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意义一、蒙古族家庭简介家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它是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而这种生活共同体的组成形式,就是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组织。

最早记载的蒙古族家庭是父系家庭,由一定范围的亲属,即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所组成。

小家庭由婚姻关系的缔结形成了最初的家庭成员——夫妻,后来又生儿育女。

儿子成家后,在父母的蒙古包旁另建新包,共同游牧。

蒙古族的家务,男子和妇女分别承担。

放牧,蒙古包的拆迁及搭建,制造工具等都由男子负担。

他们除了从事牧业生产外,也从事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手工业,如鞣制皮革,照管羊,挤羊奶等。

牧区的妇女负担的家务则比男人繁重,有人说蒙古族女子:“女子所在,则朝夕榨乳,制造奶酪,汲水,拾兽粪而干之,制衣制靴,无不任之。

乘马疾驰于原野,不亚于男子。

其业务之勤奋,性格之活泼,有独立生活之资格。

此为蒙古女子之特色,较甚于汉女子百倍也。

”以上就是对蒙古族家庭构成及男女分工的简介,下面我们来谈谈蒙古族在家庭教育这方面的观念。

二、蒙古族家庭教育观念(一)胎儿的发育蒙古人注重让孕妇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让孕妇焦虑或生气,认为这样对于孕妇腹中的孩子的发育是不利的。

蒙古人非常注意为孕妇创造良好、舒心的环境,不让孕妇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

现代科学证明,孕妇的心理状态与所处环境会影响腹中孩子的遗传素质。

因此可得出结论,孕妇的心态与所处环境对腹中孩子的发育有重要影响。

(二)教育从出生开始蒙古族主张,应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对其进行教育。

“蒙古族为了让孩子掌握生产知识、技能、技巧,注重从小对其进行教育”。

蒙古语中有“成人从童年开始,良驹从小马开始”的谚语,可见他们对教育孩子的重视程度。

(三)重视儿童的交往蒙古族非常注重正确选择儿童长期来往的人,比如儿童的伙伴等。

他们认为,孩子长期与品德优良的人来往,就会形成好的品德;如果与品德不好的人来往就会形成不好的品德。

蒙古语有“近金者变黄,近墨者变黑”的谚语。

儿童长期来往的人会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影响,以伙伴为例,儿童会模仿自己的伙伴,和伙伴产生最初的社会合作关系。

蒙古谚语中的“变黄,变黑”都是儿童社会化的结果。

因此慎重选择和儿童长期来往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四)游戏的重要性蒙古族注重通过游戏锻炼儿童。

“蒙古人的传统游戏是在蒙古族长期的朴素生活环境中产生的,它通过自己的独特之处,为发展儿童的身心发挥着其特殊作用”。

蒙古族的传统儿童游戏有赛马、搏克、沙拉哈等。

依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游戏能给予儿童模仿成人实践情境的机会。

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五)禁忌教育法蒙古族家长注重利用禁忌教育儿童。

禁忌是指“绝对禁止人们接触的事或人以及与此相应的禁忌观念”。

禁忌是每个民族都有的,“对于儿童来说决不能忽视其教育性”,蒙古族家长非常注意这一点。

例如,孩子玩火,家长就会说“不要玩火,晚上会尿床”,这就是一种禁忌教育。

(六)通过讲史诗培养孩子品德蒙古族通过给孩子讲史诗与传说故事来培养孩子的品德。

“蒙古人的传说非常的丰富,“化铁镕山”的故事脍炙人口,可以启迪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勇敢、顽强、拼搏和进取的精神;阿阑豁阿五子折箭的故事反映了“团结一致就是力量”的哲理,他们广泛的利用历史传说来教育下一代。

“蒙古人世代传唱的蒙古英雄史诗竟达300余部(除去变体也有80余部)一个民族中流传如此多的史诗,这是世界各个民族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

蒙古英雄史诗与传说故事会影响儿童,让儿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家长在给孩子讲述史诗传故事时,通过赞美正面角色的勇敢、机智、拼搏的精神,无时无刻的传递给儿童自己的期望,促进孩子形成勇敢、机智、善良、蔑视邪恶的品德特征。

另一方面,英雄史诗与传说中的正面角色很容易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

“学生喜欢模仿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儿童和青少年喜欢模仿那些有名望、有权势的人”。

蒙古族史诗与传说故事中的正面角色,在其故事情景中,是那些能把事情做好的、代表正义的人物。

因此儿童很容易将其视为自己的榜样,将他们的行为准则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榜样的力量能够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品德。

三、蒙古族家庭教育内容蒙古族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如蒙古谚语讲“冬季的余寒直到春,老人的嘱咐给子孙”,父亲的教育是黄金,母亲的教育是智慧,哥哥的教育是利益,姐姐的教育是慈爱。

家教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形式多样,有道德品质的教育,有劳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有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环境道德教育和生产知识教育。

蒙古人在家庭传统教育方面,比较注重教育者也就是父母自身的形象。

对于这一点,蒙古人常说的一句谚语就是"六畜的前两只脚踩过的地方,其后两脚一定能够踩到"。

同时,他们也十分重视对孩子们进行爱父母、爱家乡、爱民族的教育。

蒙古人懂得,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是很难做到爱他人、爱社会的,爱父母是培养孩子爱心的根本。

(一)道德教育蒙古族历来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在蒙古族的传统观念中,道德规范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成吉思汗颁布的札撒中就有不少关于这方面格言。

例如:"凡子不率父教、弟不率兄教;夫疑其妻、妻忤其夫,男虐待具已聘之女,女慢视已字之男;长者不约束幼者,幼者不受长者约束;高位达官,信用亲近,遗弃琉逖;富贵之家,不急公而吝财;若是之人,必至流为匪类,变为叛贼。

家则丧,国则亡,临敌则遭殃。

我严加告诫,以防此弊"。

蒙古族把家庭的道德教育提高到了关系到国家稳定安危的程度。

首先,道德教育中比较注意的礼仪教育,如让孩子尊重长者,尊敬父母和老师。

蒙古族的谚语说:“金银可以获得、父母不能再得。

”“别看是鬓发蓬乱,也还是慈爱的母亲,别看是草檐茅舍,也还是可爱的家庭。

”“对喂乳汁的母亲,要敬爱;对教字母的老师,要尊重。

”不尊重父母和教师,要受到公众的指责和惩罚。

其次,在家中说话要和气,注意卫生,孩子们要学会团结人,养成纯朴的协作精神。

尤其是要培养诚信,勇敢的品德。

再次,蒙古族强调的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此,蒙古人一般都不善于张扬。

蒙古人在培养孩子勤奋务实精神方面,最经常的一句话就是:“念珠子(喇嘛用的宝贝念珠)、不如饮牛”;“只要劳动,就能啃上骨头”。

其实这些训言用蒙古语讲起来,十分生动,而且都是合仄押韵的。

在蒙古人看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是比较实在的事情,他们认为培养青少年勤奋务实精神的有效途径,就是从小事做起,逐级深入。

这样,他们尽最大努力不让孩子们成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的眼高手低者。

(二)劳动技能和知识传授在技能教育方面,蒙古族的家庭教育有着利用游戏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方式。

如让小孩从小就用弓箭木枪做狩猎游戏,模仿成年人打猎。

七八岁开始就要练习骑马驯马,十岁左右就开始摆弄枪支去射击飞禽走兽,十一岁时,就可以跟着大人学习打猎,操练射击技术。

女孩在母亲的指导下,十一二岁开始学习刺绣和各种针线活儿,个个都成为心灵手巧的人。

这培养了女子操持家务的能力也学习了各种社交礼仪。

(三)生产知识教育蒙古族家庭会教育后代识别牲畜,诸如牲畜的毛色、性别、年龄以及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生产生活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四)传统文化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民间口头文学起很大作用。

自古对英雄信赖的蒙古族认为,男人如果是聪明的英雄,可以盖世。

这些教育内容,一般都是借古代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教导的。

历史上对成吉思汗的评述,更使其成为了蒙古民族崇拜的偶像。

儿童、青年们都以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而感到自豪。

传统文化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着青少年一代。

(五)环境道德教育蒙古人在家庭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其子孙后代进行着环境道德教育。

众所周知,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

蒙古人在对其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时,遵循了自然法则,他们有意无意强化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

总结: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民族教育也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

教育要植根于生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家庭是人一出生就投入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儿童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和周围的环境开始的。

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家庭作为一个参照群体来认同,从而把家庭规范变成自己的生活准则。

蒙古族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言传身教式,重视培养后代忠诚、信义、矢志不渝的品德,同时,也不放松对身体机能的强化。

正所谓,既有伟大的人格,又有强健的体魄。

总之,蒙古族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挖掘它、研究它、认识它对于家庭教育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赛音塔娜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内蒙古民俗[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01.[2]文精主编.蒙古族大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12-01.[3]王琳.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10-06.[4]王莲花.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及其传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04.[5]王风雷.蒙古文化研究丛书教育卷[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803.824.[6]吴金宝、苏德毕力格编.蒙古儿童的传统游戏[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1.[7]曹纳木、苏达那木道尔言、赛吉拉夫编.蒙古族忌讳(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8]孟广耀著.蒙古民族通史[M].第一卷[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454.461.[9]张朝乐门.论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理念之合理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第17卷第5期.200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