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
第2节 糖类
![第2节 糖类](https://img.taocdn.com/s3/m/a51781126bd97f192279e92d.png)
2.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 示分子组成,所以它们是( D ) A.同分异构体 B.同一种物质 C.同系物 D.多糖类物质
4.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A.葡萄糖 B.淀粉 C. 纤维素 D.聚氯乙烯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检验纤维素水解 已经开始?
答案: 取少量反应液,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作为催 化剂的硫酸,一直加到出现Cu(OH)2沉 淀,最后,加热煮沸,观察现象。如果 出现红色沉淀,表明已经开始水解。
一、葡萄糖和果糖
1.葡萄糖C6H12O6
属 于 多 羟 基 醛
结构简式: CH2OH —(CHOH )4—CHO
葡萄糖的重要化学性质: (练习册52页)
2.果糖(C6H12O6) 多羟基酮 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
OH H HOH2C OH O CH2OH
H OH H CH2OH(CHOH)3 CO CH2OH
淀粉、纤维素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比较 淀粉
通 式 (C6H10O5)n
纤维素
(C6H10O5)n
n值由几百~几千 葡萄糖单元 相对分子量 十几万→几十万 相互关系
结 构
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几十万→几百万
1不是同分异构体 2不是同系物 3均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 一般有机溶剂
√
√
3、下列各有机物中不含有醇羟基的是 A、苯甲酸 B、纤维素 C、淀粉 D、葡萄糖
4、现有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稀硫酸 NaOH溶液 Δ 方案甲:淀粉液 水解 中和液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银氨溶液 稀硫酸 Δ 方案乙:淀粉液 水解液 微热 无银镜 碘水 溶液变蓝
4糖类物质的测定
![4糖类物质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c798329b4daa58da0114a64.png)
提取液的澄清
• 常用澄清剂的种类 中性醋酸铅、活性炭、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
醋酸锌及亚铁氰化钾作为蛋白质沉淀剂这两种试剂混 合形成白色的氰亚铁酸锌沉淀,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共同 沉淀下来。 除铅: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 草酸钾(K2C2O4•H2O) 用量必须适当,太少,达不到澄清的目的,太多,会使分析 结果产生误差。 一般先向样液中加入1~3 ml 澄清剂,充分混合后静置。
二、双糖的测定
蔗糖------无还原性,水解后为葡萄糖和果糖 用测定还原糖
的方法。相对密度、折光率、旋光度等物理常数与蔗糖浓 度都有一定关系,可用比重法、折光法、旋光法测定。
麦芽糖-----有还原性,用测定还原糖的方法直接测定。 乳糖---------有还原性,用测定还原糖的方法直接测定。
分析案例-----甘蔗糖蜜中糖分的测定
第二节 糖类物质的测定
糖的分类 • 单糖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淀粉 • 多糖 纤维素 果胶质
大米、小麦、玉米 中 含糖量在70-80%
• 双糖
结构与性质
OH H H OH H H OH H O OH
OH OH H H
CH2OH H O OH CH2OH
半缩醛羟基
还原性
葡萄糖
CH2OH
斐林甲乙 液各5ml 消耗标准葡萄糖的体积:V=V2+X1
与斐林试剂反应的糖:V1ml试样, V2+X 10.1%标准葡萄 糖
(3)正式测定
V1ml试样+ 0.1%标准 葡萄糖滴定 X2 加热至沸 沸腾状态
(V2+X1 –1)ml
0.1%标准葡萄糖
斐林甲乙 液各5ml
反应溶液体积应于标定斐林试剂体积相 同,不足时补加水。
1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讲稿)
![1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5978076edb6f1aff001f85.png)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讲稿)本次实验目的是了解鉴定糖和还原糖的原理以及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予以验证。
2人一组,前1-18组1个实验室。
二、实验原理。
糖的鉴定:糖经浓无机酸处理,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
戊糖形成糠醛,己糖则形成羟甲基糠醛。
这些糠醛和糖醛衍生物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酚类化合物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与一元酚如α-萘酚作用,形成三芳香环甲基有色物质。
与多元酚如间苯二酚作用,则形成氧杂蒽有色物质。
通常使用的无机酸为硫酸。
如用盐酸,则必须加热。
常用的酚类为α-萘酚、甲基苯二酚、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等,有时也用芳香胺、胆酸、某些吲哚衍生物和一些嘧啶类化合物等。
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鉴别:含有自由醛基(-CHO)或酮基(>C=O)的单糖和二糖为还原糖。
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糖能将金属离子(铜、铋、汞、银等)还原,糖本身被氧化成酸类化合物,此性质常用于检验糖的还原性,并且常成为测定还原糖含量的各种方法的依据。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一共采用了6种糖液作为测试糖液,2%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1%淀粉溶液和1种未知糖液,每种糖液均有专门的移液管移取(贴有标签,有些实验可能只需加几滴,可以在移液管头部套上胶头滴加),不要弄混,所有试剂都有相应的移液管移取(大概4个组公用1套),用后请放回原位,方便别的同学使用。
实验包括2个部分,共7个实验。
(一)糖的呈色反应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本实验是鉴定糖类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糖在浓酸作用下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萘酚作用,形成红紫色复合物。
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面间出现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
自由存在和结合存在的糖均呈阳性反应。
此外,各种糠醛衍生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皆呈颜色近似的阳性反应。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
步骤:取6支已标号的试管,分别加入各种测试糖液lmL(约15滴),再各加入Molish 试剂2滴,摇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课件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0fb04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4.png)
04
蔗糖
蔗糖的化学性质
蔗糖是一种二糖,由葡萄糖和 果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化 学式为C12H22O11。
蔗糖为白色晶体,溶于水,不 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蔗糖具有旋光性,结晶蔗糖为 左旋体。
蔗糖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1 2
蔗糖的合成
在植物体内,蔗糖由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通过 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
蔗糖的分解
葡萄糖、果糖、麦芽 糖、蔗糖、淀粉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葡萄糖 • 果糖 • 麦芽糖 • 蔗糖 • 淀粉
01
葡萄糖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分子式
C6H12O6
结构简式
CH2OH(CHOH)4CHO
化学性质
具有醛基和醇羟基,可发生酯化、氧化、还原等 反应。
葡萄糖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生物合成
在植物和微生物中,葡萄糖可由 淀粉、纤维素等多糖水解而来, 也可通过糖酵解途径由甘油和丙 酮酸等简单物质合成。
糖。
果糖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在植物体内,果糖可由葡萄糖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 物之一。
在动物体内,果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果糖和蔗糖的分解。果糖在肝细胞中被摄取 并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
果糖的分解代谢主要在肝中进行,通过果糖激酶催化生成1-磷酸果糖,然后进入糖 酵解或糖异生途径。
果糖的生理作用
蔗糖在动物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供能或 合成其他物质。
3
蔗糖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
蔗糖在植物体内通过韧皮部运输到其他部位,如 根部、果实等。
蔗糖的生理作用
供能
蔗糖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之一,通过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其他物质
蔗糖可以作为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如核苷酸、多糖等。
带你全面认识各种代糖品类
![带你全面认识各种代糖品类](https://img.taocdn.com/s3/m/50c4322d360cba1aa911daab.png)
带你全面认识各种代糖品类所谓代糖,顾名思义就是代替糖,其本质是食品添加剂,也就是甜味剂。
和传统糖不同,代糖热量超低,甚至无热量。
代糖能使我们的大脑感知到甜味,但不怎么会或者完全不会引起血糖水平的波动。
但人类摄入蔗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从生理和感官上早已习惯了蔗糖的味道。
蔗糖给人的是最自然的、最舒服的甜感。
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发的众多代糖,以及涉及了各种复杂的配方,目的就是为了模拟纯正的蔗糖甜味。
任何代替蔗糖的方案都有优缺点,如甜度不正或有后涩味或有清凉味道,属于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有一定限制或有一定腹泻性),或有一定热量。
市面上常见的代糖五花八门,有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赤藓糖醇、木糖醇等,主要分为3类,即天然的甜味剂、人工合成的高倍甜味剂和糖醇类。
甜菊糖是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中提取得到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因此安全性相对较高,但甜度为蔗糖的250—450倍。
也就是说,一杯水里放1克甜菊糖,喝起来的甜味相当于放250—450克的蔗糖水,但味道带有轻微涩味,浓度过高会有异味和后苦涩味。
赤藓糖醇是近日市面上一款网红气泡水的代糖方案,其甜度是蔗糖的0.65倍。
它是以玉米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法、纯化制备得到的,是源自天然原料制备得到的添加剂,安全性也相对更高一些。
添加剂使用标准里,没有对赤藓糖醇的使用限量要求,按实际需要使用即可。
木糖醇一般以玉米芯为原料,经过水解法等工艺制备得到,甜度是蔗糖的1—1.2倍。
由于都是糖醇类甜味剂,其性质和赤藓糖醇很接近。
赤藓糖醇和木糖醇的口感很神奇,除了甜味,还有一定的清凉感,因此在气泡水和苏打水中应用较多。
此外,它们还有一定的腹胀感,并且由于甜度较低,添加量相对较高,这也是为什么喝了一瓶网红气泡水后会感觉特别撑的原因。
阿斯巴甜、三氯蔗糖都是人工化学合成的高倍甜味剂,其甜度分别是蔗糖的180-200倍、600倍。
在众多高倍甜味剂中,这两种甜味剂的口感最接近蔗糖,没有不良的苦涩后味。
生物糖类知识点总结
![生物糖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d75ec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3.png)
生物糖类知识点总结生物糖类是生命体系中最基本的有机物之一,它们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构成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生物糖类的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糖类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式通常为(CH2O)n,其中n为3~7。
2. 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不能被水解为更简单的糖类。
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
多糖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
3. 糖类的分类依据包括化学结构、光学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等。
二、单糖1. 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它们的分子式为(CH2O)n,其中n为3~7。
2. 单糖可分为三类:醛糖、酮糖和葡萄糖。
3. 葡萄糖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单糖,它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多糖的基本组成单元。
4. 单糖的光学性质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分别称为L型和D型。
三、双糖1. 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常见的双糖包括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2. 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缩合而成,是植物体内的主要糖类。
3. 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缩合而成,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主要糖类。
4. 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是麦芽中的主要糖类。
四、多糖1. 多糖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常见的多糖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
2. 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能量储存物质,由α-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
3. 糖原是动物体内的主要能量储存物质,也由α-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
4.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由β-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
五、生物学功能1. 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量来源,它们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产生ATP,为细胞提供能量。
2. 糖类还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如细胞膜上的糖脂和糖蛋白等。
3. 糖类还参与了生物体内的信号传递、细胞识别和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
植物中的二糖
![植物中的二糖](https://img.taocdn.com/s3/m/036d24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8.png)
植物中的二糖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其中有许多植物富含二糖。
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
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中的二糖。
第一种是蔗糖,它是由葡萄糖和果糖分子通过α-1,2-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蔗糖是许多植物中的主要糖分之一,尤其是甘蔗和甜菜。
蔗糖在植物体内起着能量储存和运输的作用。
当植物需要能量时,蔗糖会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进而参与细胞呼吸过程。
此外,蔗糖还可以通过植物体的细胞间隙液体进行运输,供应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
第二种是乳糖,它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主要糖分,但也存在于一些植物中,如豆类和豆制品。
乳糖在植物中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它可能参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此外,乳糖还可以被一些植物菌根真菌利用,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磷等营养物质。
第三种是麦芽糖,它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麦芽糖在许多植物中都存在,尤其是谷物如大麦和小麦中。
它是淀粉的分解产物,植物通过麦芽糖来储存和运输能量。
当植物需要能量时,麦芽糖会被分解为葡萄糖,供应细胞呼吸所需的能量。
此外,麦芽糖还可以被植物利用来合成其他重要的化合物,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
第四种是葡萄糖果糖,它是由葡萄糖和果糖分子通过α-1,2-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葡萄糖果糖在一些植物中被广泛存在,如蜂蜜和植物蜜蜜中。
它是这些植物提供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葡萄糖果糖在植物体内可以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供给植物细胞进行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
第五种是异麦芽糖,它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异麦芽糖在一些植物中被发现,如蓖麻籽和一些菌根真菌。
它在植物中的功能还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它可能参与植物的能量储存和调节。
植物中存在着许多种类的二糖,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类知识点归纳
![糖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66dd0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2.png)
糖类知识点归纳糖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营养物质,也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糖类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它们在食物中的含量和作用各不相同。
本文将从分子结构、分类、功能以及日常摄入量等方面,对糖类的知识进行归纳。
一、分子结构糖类的分子结构一般为碳、氢、氧三种元素的组合。
它们通过不同的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糖类分子。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典型的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而多糖则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二、糖类的分类根据糖类分子中的单糖个数,糖类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1.单糖:单糖是由一个单独的糖分子组成的,无需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单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是我们身体的重要能量来源。
2.双糖: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而形成的。
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双糖需要在消化系统中被酶分解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3.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而形成的。
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多糖需要在消化系统中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分解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三、糖类的功能糖类在人体中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1.能量供应: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葡萄糖是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物质,它可以提供给身体各个细胞进行代谢产生能量。
2.调节体温:糖类还可以帮助维持人体的体温平衡。
当体温下降时,糖类会被分解产生热量,从而起到保暖的作用。
3.细胞结构:糖类还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们能够帮助细胞保持结构完整性,并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导。
4.耐力提升:在进行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时,摄入适量的糖类可以提高运动耐力。
糖类可以补充肌肉和肝脏的糖原,增加运动能力和延缓疲劳的发生。
四、日常摄入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日常饮食中糖类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即每天摄入的糖类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
过量的糖类摄入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糖类
![糖类](https://img.taocdn.com/s3/m/99cd2a44336c1eb91a375dc0.png)
3.酶 1)概念:具有催化特性的蛋白质 2)性质:具有蛋白质的通性(两性、盐析、变性、颜色反应)
催化剂: 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反应快,效率高 具有专一性和选择性
3、酶
(1)属于蛋白质 (2)特性:专一性、高效性、条件温和
下列过程中肯定不可逆的是(
A、蛋白质的盐析 C、硝酸酯的水解
)
B、蛋白质的变性 D、氯化铁的水解
(2)性质: ①溶于水时形成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性质 ②水解反应: 蛋白质在酸、碱或酶作用下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 酸(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全部是ɑ—氨基酸) ③能跟强酸强碱反应 ④盐析: 加轻金属盐 析出的蛋白质仍能溶于水,并不影响蛋白质的性质 ⑤变性: 在酸、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苯酚、紫外光 照射、加热等作用下,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而凝结析出。 ⑥颜色反应: 蛋白质与许多试剂可发生颜色反应如分子中含有苯 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 ⑦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体
1、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中 什么物质最甜?什么物质不甜? 果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
2、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E.二甲酸乙二酯 F.乙酸乙酯
D.甲酸钠
3、写出蔗糖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第二节 淀粉 纤维素
一、淀粉
1.存在:植物的种子或块根中
其中谷类含淀粉较多
C17H35 C17H35 C17H35 O C O CH2 O C O CH O C O CH2
+ 3H2O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硫 酸 3C17H35COOH 硬脂酸
CH2 OH CH OH
+
CH2 OH
甘油
• 肥皂的制取的原理
C17H35 C17H35 C17H35 O C O CH2 O C O CH O C O CH2
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和果糖](https://img.taocdn.com/s3/m/bafa3247b307e87101f696db.png)
CO N SO2 Na
糖精
一、葡萄糖与果糖
(一)葡萄糖
葡萄及其它带有甜味的水果、蜂蜜中, 葡萄及其它带有甜味的水果、蜂蜜中, 1、存在: 、存在: 植物的种子、 植物的种子、叶、根、花中, 花中, 动物的血液、脑脊液和淋巴液中。 动物的血液、脑脊液和淋巴液中。
例如: 例如: 乳酸分子
H
CH3 C COOH
OH
*
的中间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 中间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 就是手性碳原子 它在空间的构型有两种: 它在空间的构型有两种:(呈镜像 对称,但不能完全重叠。) 对称,但不能完全重叠。)
手性分子两种构型生理活性的差别 见教材81页 见教材81页 81 分析葡萄糖分子中存在的手性碳原子。 分析葡萄糖分子中存在的手性碳原子。 OH H OH H OH O H—C—C—C—C—C—C—H H OH H OH H 自然界的葡萄糖和果糖都是D-型结构 自然界的葡萄糖和果糖都是 型结构
不易结晶,通常为粘稠性液体, 不易结晶,通常为粘稠性液体,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分子式:C6H12O6 分子式: 结构简式: 结构简式: CH2OH-(CHOH)3-CO-CH2OH 是一个多羟基酮。 是一个多羟基酮。 多羟基酮 与葡萄糖是同分异构体。 与葡萄糖是同分异构体。
了解: 了解:果糖也 能被银氨溶液 和新制的氢氧 化铜氧化, 化铜氧化,是 还原性糖 还原性糖。
3.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
糖类富含的物质
![糖类富含的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6a0c7a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b.png)
糖类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主要由碳水化合物组成。
在自然界中,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其中一些富含糖类的物质包括:
1. 淀粉:淀粉是一种多糖,是植物中最常见的糖类之一。
它在谷物、根茎类、薯类和豆类等食物中含量丰富。
淀粉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提供能量,同时也是细胞的重要成分,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2. 葡萄糖:葡萄糖是单糖的一种,是人体内最直接的能源物质。
它在许多水果(如葡萄、苹果)和甜味食品中含量丰富。
葡萄糖通过新陈代谢供能,也可以合成其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3. 蔗糖:蔗糖是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构成的二糖。
它在甘蔗、红糖和白糖等食品中含量丰富。
蔗糖不仅提供能量,还可以调节体内脂肪代谢和激素水平。
4. 麦芽糖: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β-D-呋喃基连接构成的双糖。
它在谷物发芽过程中形成,也在一些谷物制品(如麦片)中含量丰富。
麦芽糖对胃肠道有好处,可以促进消化和增强免疫力。
除了上述常见糖类,还有很多其他食品中也含有不同形式的糖,例如蜂蜜、果糖、葡萄糖酸内酯等。
在摄入过多糖类物质的情况下,要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适量的糖摄入也有助于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提供能量、调节脂肪代谢和激素水平等。
葡萄糖和蔗糖
![葡萄糖和蔗糖](https://img.taocdn.com/s3/m/15eec8b0d1f34693daef3e1f.png)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一、糖类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1、定义 从结构上来看,糖类一般是多 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 的物质 明确:
糖类
甜味 碳水化合物
糖类
1.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如 2.没有甜味的也可能是糖。如 如
CH2O 、C2H4O2 、C3H6O3
甘油
淀粉、纤维素
3.符合Cn(H2O)m的不一定是糖类化合物。
4.不符合此通式的不一定不是糖类化合物。
如
C6H10O5
5.在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并不是以结 合成水的形式存在
2.分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二、葡萄糖
1、结构的讨论
(1) 葡萄糖的分子式: (2)葡萄糖的结构
6CO2(g)+ 6H2O(l)+ 热量
4.葡萄糖的制法
4.葡萄糖的用途
1.营养物质 2.制药工业 3.镀银工业 4.制酒工业
通过对葡萄糖分子结构的研究:
葡萄糖的结构式:
H H H H H O H
C C C C C C H
OH OH OH OH OH
葡萄糖是一个多羟基醛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HO -CH2-(CHOH)4-CHO
醇羟基 醛基
醇的化学性质
醛的化学性质
四、蔗糖,麦芽糖
蔗糖
分子式
C12H22O11
无色晶体,溶于水 分子中无醛基
麦芽糖
C12H22O11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物性
结构
分子中含醛基
化性
1.与银氨 溶液 不反应 有银镜产生
基本营养物质 高二 有机化学基础
![基本营养物质 高二 有机化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6e66e57312b3169a451a43c.png)
砖红色沉淀,若换成银氨溶液, 会有银镜生成
蛋白质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实验3-3
实验内容 葡萄糖 淀粉 实验现象
砖红色沉淀,若换成银氨溶液, 会有银镜生成 常温下变蓝
变黄/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蛋白质
思考题:
患有糖尿病的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 糖,设想怎样去检验一个病人是否 患有糖尿病?
俗语说:胖子怕热,瘦子怕冷。请问这句话 有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你是怎么理解的?
在一些影视作品上,我们经常会发现,当有 人被毒蛇咬了,有经验的人会用火去灼烧一 下伤口,请问这样做有科学道理吗?为什么?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实验3-6
(1)取少量蔗糖溶液,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 加热煮沸,观察现象。
(2)取少量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加热 后向该试管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到碱性, 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煮沸,观察现象。
思考:
1、硫酸的作用? 2、为什么要调溶液的pH至碱性? 3、氢氧化铜有什么要求?
第2课时
Hale Waihona Puke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 二、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原因
A、组成元素不同 B、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同 C、包含单糖的单元数目n不相同 D、分子结构不相同
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 丝(主要成分是纤维),可以选用的方法是 A)滴加浓盐酸 C)滴加酒精 B)滴加浓硫酸 D)灼烧
上层:高级 动、植 物油脂
NaOH
△
混合液
胶状液体
NaCl固体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培训PPT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d885b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0.png)
GB 5009.8-2016
当称样量为 10 g 时,果糖、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 糖检出限为 0.2 g/100 g。
GB 5009.8-2016高效液相色谱法仅对于检出限作出规定,新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定量限。 因此,在测定低糖含量的样品时,应注意该要求。
此外,GB 5413.5-2010 和GB5009.8-2016的滴定法规定了检出限、定量限,而新标准的滴定 法删除了检出限和定量限的要求。
时,稀释 500 倍后净化。 • 上述试样提取溶液或稀释溶液采用滤纸过滤或离心获取上清液后,依次过 0.45 μm 水性滤膜针头过滤器和 C18固相萃取小柱(1.0 mL),弃去前 3 mL,收集后续的洗脱液待测。
C18固相萃取小柱(1.0 mL)使用前依次用 10 mL 甲醇、15 mL水通过,静置活化 30 min。
01
02
修改了第一法高效液 相色谱法的适用范围
增加了离子色谱法为 第二法
03
修改了酸水解-莱茵埃农氏法为第三法
04
增加了莱茵-埃农氏 法为第四法
第一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修改了适用范围;
更新了试剂使用要求;
修改了标液贮存时间和浓度;
完善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酸水解-莱茵-埃农氏法试样制备和提 取;
修改检出限和定量限
1.适用范围
旧版中:
GB 5009.8-2016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
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法适用于谷物类、乳制 品、果蔬制品、蜂蜜、糖浆、饮料等食品中果糖、葡 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测定。 第二法:酸水解-莱因-埃农氏法,本法适用于食品中 蔗糖的测定。
GB 5413.5-2010
• 分析结果的表述
12-糖类‘总结
![12-糖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91616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9.png)
在左边的叫β- 型。
端基异构体(非对映体):仅是端基构型不同。
H C* OH
H
OH
HO
HO
H
OH
H
CH2OH
α-D-吡喃葡萄糖
HO C* H
H
OH
HO
HO
H
OH
H
CH2OH
β-D-吡喃葡萄糖
将α-或β-两种异构体的任意一种溶于水,经
一段时间后,都形成以下比例的三种异构体的
平衡混合物。
H OH C
CH2-OH
酮糖
CH2-OH C=O 甘油酮(1,3-二羟基丙酮)
CH2-OH
2.根据糖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分类
丙糖 (含3个C)
单糖
丁糖 戊糖
(含4个C) (含5个C)
己糖 (含6个C)
在自然界中,戊糖、己糖最普遍, 从结构和性质上看,葡萄糖和果糖可 以作为单糖(己糖)的代表。
一、单糖的开链结构和构型
4CHOH
△
5CHOH
6CH2OH
己醛糖
HO
OH
43
HOH2C — 5 1 2 —CHO O
—2H2O
HOH2C—
—CHO
O
5-羟甲基-2-呋喃甲醛
酮糖也发生类似反应,且反应速度更快,
二糖、多糖在浓酸的存在下,可部分水解成 单糖,然后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也生成呋喃 甲醛类化合物。
呋喃甲醛类化合物能与酚或芳胺缩合生成有 颜色的物质,利用这些颜色反应可以鉴别糖类 化合物。
D-葡萄糖
COOH
H
OH
HO
H
H
OH
H
OH
CH2OH
D-葡萄糖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淀粉和纤维素
2、纤维素
存在:纤维素存在于一切植物中。是构成植物细胞 壁的基础物质。
结构:分子中含有约几千个单糖单元(C6H10O5)n ; n为几千;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结构与淀 粉不同,所以性质有差异。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不显还原性 可发生水解,但比淀粉水解困难 (C6H10H5)n + nH2O 催化剂 n C6H12O6(葡萄糖)
③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
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
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
(C6H10O5)n + n H2O 催化剂n 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思考:解释为什么在吃馒头或米 饭时,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
答:淀粉在人体内进行水解。人在咀嚼馒头时, 淀粉受唾液所含淀粉酶(一种蛋白质)的催化作用, 开始水解,生成了一部分葡萄糖。
第四章 第二节 糖类
一、糖类具有怎样的特征?
绿色植物光合反应的产物 由C、H、O元素组成
常用通式Cn(H2O)m来表示 二、糖类如何分类?
单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二糖(1mol水解产生2mol单糖) 多糖(1mol水解产生多摩单糖)
-葡萄糖、果糖 -麦芽糖、蔗糖 -淀粉、纤维素
一、葡萄糖与果糖
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Cu2O +2H2O
CH2OH(CHOH)4CHO + H2 催化剂 CH2OH(CHOH)4CH2OH
2、果糖: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OCH2OH 多羟基酮,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
三、淀粉与纤维素
1、淀粉
结构:含有几百到几千个单糖单元(C6H10O5)。 每个结构单元式量:162。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 到几十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物质性质: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的粉末状物质, 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产生糊化作用(即食物由 生变熟的过程)
淀粉的化学性质
①通常淀粉不显还原性
②遇碘变蓝色
示:同一个C原子上连接2个羟基不稳定)
说明葡萄糖分子中有5个—OH,且分别连在5个C 原子上 3、 葡萄糖分子被氧化,碳链并不断裂,而是生含 6个C原子的葡萄糖酸
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一个—CHO
1、葡萄糖
(2)结构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 CH2 CH CH CH CH CHO OH OH OH OH OH
葡萄糖 还原性糖 (有-CHO)
不能水解
单糖
蔗糖
非还原性糖 (无-CHO)
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一 分子果糖
二糖
(2)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
蔗 糖
C12H22O11 麦 同分异构 芽 糖
非还原性糖 (无-CHO)
还原性糖 (有-CHO)
水解成一分 子葡萄糖, 一分子果糖
二 糖
水解成二分 二 子葡萄糖 糖
预测: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
①醛基的性质: ② 羟基的性质:
银镜反应 与新制Cu(OH)2反应 与H2加成
酯化
③ 人体内氧化反应-人体能量主要来源:
C6H12O6(s)+6O2(g)
6CO2(g)+6H2O(l)
(4)用途
制药、制镜、制糖果
葡萄糖的性质
CH2OH(CHOH)4CHO+2 Ag(NH3)2OH 2Ag +CH2OH(CHOH)4COOH+4NH3 +H2O
糖的概念:
具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结构,以及能 够水解生成它们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糖类, 旧称碳水化合物,通式为Cm(H2O)n
分类及相互转化
低聚糖
缩合
(2~10)
缩合
水解
水解
单糖
缩聚
水解
多糖 ( >10)
在碱性条件下,果糖分子中羰基受多个羟基的影响 有很强的还原性,所以果糖能被银氨溶液和新制氢 氧化铜氧化。
在酸性条件下,果糖不被溴水氧化,可用溴水 区分葡萄糖和果糖。
分子的手性
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样的碳 原子叫做“不对称碳原子”,也叫做“手性分子”。
二、蔗糖 麦芽糖:
(1)蔗糖与葡萄糖的比较:
△
酯化反应
纤维素的酯化反应
OH
(C6H7O2)
OH OH
n
+
3n HNO3
浓硫酸
(C6H7O2)
O—NO2 O—NO2 O—NO2
n
+
3nH2O
纤维素硝酸酯
5、纤维素的用途
(1)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 (2)木材、稻草、麦秸、蔗渣等用于造纸 (3)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根据含N量
分为火棉(含N量较高,用于制造无烟火药)、胶 棉(含N量较低,用于制赛璐璐和油漆) (4)制造纤维素乙酸酯(醋酸纤维),不易着火, 用于制胶片 (5)制造粘胶纤维(NaOH、CS2处理后所得,其 中的长纤维称人造丝,短纤维称人造棉)
(淀粉在小肠里,在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 用下,继续进行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经过肠壁的吸 收,进入血液,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淀粉的用途
(1)淀粉是食物的重要成分,是人体的重要能源; (2)可用于制葡萄糖和酒精等; (3)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先转化为麦芽糖,再
转化为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1、葡萄糖 (1)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根据下列信息推出葡萄糖的分子组成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中含碳40%,
氢6.7%,其余是氧。求分子式。
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
根据下列信息推出葡萄糖的分子结构: 1、在一定条件下,1mol葡萄糖与1molH2反应,还原
成己六醇
说明分子中有双键,也说明是直链化合物 2、 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五乙酸葡萄糖(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