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1bd87f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9.png)
浅谈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它具有文化体系的开放性、文化内容的互动性、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以及网络文化服务的个性化的特点。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为我国文化建设创造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
我们需要在充分认识、研究网络文化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不断发展网络文化,造就一批网络人才的同时,丰富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不断进步。
一、我国网络文化发展中存有的严重不足(一)网络文化道德的缺失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高可控性及其内容的多元性,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在其中并无法一如既往地出现促进作用,即使充分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也离不开互联网使用者的个人素养,由此便往往并使步入互联网的使用者自觉不自觉地产生道德缺失的意识与犯罪行为。
网络使用者的身份在网络空间中的虚拟化,藏身Briouze的真实身份,使传播者不必分担适当的社会责任,从而违背道德规范的犯罪行为难以监督和掌控。
网络使用者违背道德规范的犯罪行为主要包含网络黑客、散播谣言、传播色情、上载病毒等。
(二)文化的社会风险增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及其高可控性,在经济繁荣我国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减小了文化的社会风险。
一方面,人们的思想领域,呈现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进一步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另一方面,互联网推动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同时增添了对我国国民尤其就是当代青年民族认同感的弱化。
我国国民尤其就是当代青年盲目地青睐西方文化,从非常大程度上发生改变了自己对本国文化的尊重,从而弱化了自身的民族认同感。
(三)知识产权侵权事件增多网络给我们提供更多了便捷,在网上可以看见大量的书刊、杂志、资料、音乐、电影,大多数的都就是免费的,没缴付版权费和,尤其就是近几年随着视频网站的蓬勃发展,就牵涉了更多的版权问题。
我国网络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网络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79bdd5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8.png)
我国网络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互联网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其强大影响力和冲击力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网络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便利人民生产生活、改善社会民生、促进政治民主以及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
然而,由网络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各种复杂矛盾和现实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网络新兴国家尤其严重。
加强、健全和改进网络行业管理,是促进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各界的强烈愿望与呼声,是我国国家治理、社会管理面临的紧迫课题。
近年来,我国网络行业管理的基本体系已经形成,但面对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我国的网络行业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网络行业管理法规缺乏统筹规划,层级较低。
在互联网立法方面,我国各级立法机构出台的与互联网有关的法律、规章、政策多达120多件,但直接涉及网络行业管理的相关法律较少,相关的法规分布零散,缺乏关联性与衔接性,整个互联网立法体系缺乏统筹与规划,难以形成合力。
而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只有为数很少的10余部属于国家层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其他绝大多数属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立法层级低的直接后果是法律效力低,适用范围有限,尤其是地方性法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效力范围仅限于本地区,直接影响实施的效果。
此外,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规章设定行政处罚受到严格限制。
部门规章设定的处罚主要是警告和少量的罚款,不足以震慑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网络行业管理部门多头,统筹协调机制难以实施。
按照互联网法律法规、各有关部门的规定以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我国有众多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涉及网络行业管理,包括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专项内容主管部门、前置审批部门、公益性互联单位主管部门、企业登记主管部门,等等。
监管机构之间的权限和职责划分不清晰,往往会导致各监管机构之间的责任推诿和利益争夺。
虽然2022年5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挂牌使得我国互联网“政出多门”的多头管理体制得到一定程度的整合,但如何统筹协调互联网络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互联网络行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269210db52acfc789ebc9b9.png)
( 四) 网上舆 情研 判处理 和舆论 引导 能力 不强
网上舆 论形 势发展 变化很 快 , 网上 热 点 不 断 出 现 , 面 对 万 余 家 网 站 和 日益 增 多 的 网 民 数 量 ,临 夏 和 甘 南 州 网 络 工 作 部 门和工 作 人员 在 网上舆 情 的收 集 、 分析、 研 判 能 力不是 很 强 , 还 不 能 很 好 地 把 握 有 关 本 地 区 的 舆 情 ,尤 其 是 不 能 很 好 的 根 据舆情 分析事 态苗头 , 及时应 对 。 要 做 好 网上 舆 情 研 判 处 理 以 及 引 导好 网络 舆论 , 除加 强 监管 和巡 查 、 把 握 网络 舆 情外 , 还 需要 一 支有 力 的网 络评论 员 队伍 进行 及 时有 效 的舆 论 引导 ,
临 夏 和 甘 南 新 闻 网站 对 广 大 网 民 的 吸 引 力 ,这 样 有 关 少 数 民
、
甘 肃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网 络 文 化 存 在 的 问 题
( 一) 网上有害 信息 时有 出现 , 网 络 信 息 安 全 形 势 严 峻
族地 区 民生 问题 的报 道 和讨论 就 引不起 广 大 网 民的关 注 , 难 以形成 集聚效 应 ,从 而影 响甘肃 少数 民族地 区网络 文化 影响
理论前 沿 2 0 1 3 年第1 1 期
甘肃 少数 民旗 地 区 网络 文化 存在 的 问题及 对 策
魏 学宏
( 甘肃 省社会 科学 院信息 化研究 所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 摘 要 l 甘 肃 少 数 民族 地 区 网络 文 化 有 害信 息 时 有 出现 , 网络信 息安全 不容低 估 , 网络 文 化 阵 地 影 响 力 和 竞 争 力 相 对 较 弱 , 难 以 形 成 集 聚 效 应 , 网上 舆 情 研 判 处 理 和 舆 论 引 导 能 力 不 强 都 影 响 着 网络 文 化 的 安 全 。 运 用 法律 手 段 严 惩 危 害 网 络 文 化 安 全 的 行 为, 做 大做 强 网站 , 建 设 网络 文化 安 全 预 警 机 制 与 处 理 平 台 , 组 织 网 站 工 作 人 员进 行 业 务 培 训 则 是 安 全视 角 下 的 甘 肃 少数 民 族 地
新时代下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问题
![新时代下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75fcf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a.png)
新时代下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文化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
随着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在新时代下建设和管理好网络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信息泛滥。
互联网上信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网络文化的一大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导致人们在海量的信息中难以分辨真伪,以及信息的可信性。
2.低俗内容过多。
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低俗、恶俗的内容也随之出现,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严重。
3.盗版侵权问题。
在网络上,盗版侵权问题非常严重,不仅侵犯了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整个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
4.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
网络上存在大量的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现象,给人们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5.网络虚假信息。
网络虚假信息是网络文化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虚假信息不仅影响了公众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二、网络文化管理面临的挑战1.信息监管难度大。
在互联网上,信息的传播速度很快,监管起来非常困难,一些不良信息难以被及时清理和管理。
2.技术手段滞后。
网络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网络文化管理方面的技术手段也需要与时俱进,然而现实是,管理技术手段相对滞后。
3.合作协调困难。
网络文化的发展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部门,管理起来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协调,但是由于各方利益的矛盾和冲突,管理事务常常受阻。
4.法律法规不完善。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快,法律法规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网络文化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三、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信息监管。
针对信息泛滥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建立完善的信息过滤机制,严厉打击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保障网络舆论环境的健康和良性发展。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管理的挑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10390c405087632311212ba.png)
66当今,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科技传播手段,已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网络为大学生交流思想、获取信息、了解世界、开拓视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
同时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冲击,这也对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文化挑战大学生管理工作1、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的形成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冲击。
网络文化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文化,具有开放性、世界性的特点,完全冲破了国界和民族文化的壁垒。
其内容的丰富程度和影响的波及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他们通过网络将西方文化源源不断地渗透到我国,竭力传播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宣扬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企图凭借其网络文化的强势来影响和控制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由于互联网的信息流通的便捷性,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可以畅通无阻的流入我国,冲击着广大青年学生。
大学生的人生阅历尚不丰富,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体验不够深刻,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可塑性较大,因而很容易受到相异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对大学生管理中的思想工作提出了新任务。
2、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面临着网络文化冲击。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
泛滥着色情、诈骗、非法窃取机密情报、破坏他人数据、散布谣言或恶意诽谤等犯罪行为。
在这种不良的网络环境中,信息垃圾在现代手段的包装下,快速传递给大学生,极容易对他们形成诱惑。
网络社会营造的是一个虚拟性的数字化环境,不具备现实形态可触可感的方面。
所以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像是参加了一场假面舞会,这样的隐蔽性使部分大学生在不受任何监督的情况下,弃伦理道德于不顾,隐藏个人的真实身份,自由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的垃圾信息。
导致出现责任心不强、冒名顶替、肆意破坏、粗言恶语等道德伦理问题,以及感情问题、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个人安全等问题,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犯罪行为的出现。
网络时代下文化管理问题
![网络时代下文化管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16e1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6.png)
网络时代下文化管理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管理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网络时代给文化管理带来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从网络时代下文化管理的问题入手,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网络时代下文化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1. 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信息可以在瞬间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种快速性和广泛性使得文化管理更加难以控制,一些不良或有害的文化内容可能会迅速传播,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2. 网络虚拟空间的无监管网络虚拟空间的无监管导致了一些不良文化内容的滋生和蔓延,例如色情、暴力、低俗等内容。
这些内容对社会的道德风气和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侵害。
3. 网络信息的碎片化网络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使得人们的阅读和思考更加碎片化,文化产品和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重挑战。
这种碎片化也会导致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的传播。
4. 网络广告的过度渗透网络广告的过度渗透可能会造成社会文化环境的商业化、功利化,导致人们的审美观和文化消费习惯受到损害。
二、网络时代下文化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1. 加强网络文字和图片内容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文字和图片内容的监管力度,对传播色情、暴力、低俗、谣言等有害信息的网站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审核和筛查工作,防止有害信息的传播。
2. 完善网络管理体系完善网络管理体系,提高网络治理的效能,对网络虚拟空间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对有害信息和非法内容进行清理和封禁。
3. 增加网络文化产品的审美和教育性发行和推广更多的高质量的网络文化产品,增加网络文化产品的审美和教育性,培养人们的正确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
4. 加强网络广告监管加强网络广告的审查和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广告的内容和形式,防止网络广告的过度渗透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试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bbfcc2eccbff121dd368326.png)
试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振华摘 要:本文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首先分析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具体提出了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强化网络“把关人”作用、加强网吧监督管理、提高网民文明素质、抢占互联网阵地制高点等方面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网络文化;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10-182-02作 者:湖南省郴州市委党校;湖南,郴州,423000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和党的十七大中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近年来,郴州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就我市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如下分析:一、当前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文化通常是指网络中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态表现出的文化成果,主要包括网络新闻、动漫、网络视频和音乐、网络文学、论坛等。
在我国,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年轻一代对其依赖性正在超过影视、文艺、书籍等传统文化载体。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尽管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不适应形势发展和情况变化的一系列问题。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互联网发展的基本情况。
互联网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迅速转变。
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88001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6.png)
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网络文化建设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建设和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公民道德提升。
在当前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建设对于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思路和对策两方面探讨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思路:1. 教育引导:加强对青少年和群众的网络文化教育,培育正确的网络行为和价值观念。
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等多元化渠道,提供关于网络使用和媒体素养的教育培训,使人们掌握正确的网络用法,了解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 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管理和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和管理,禁止传播和宣扬低俗、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构建绿色、和谐、有益的网络信息环境。
3. 引导社交媒体发展:引导社交媒体平台朝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倡导用户分享知识、经验和正能量的内容,鼓励用户发表积极健康的言论,提高社交媒体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4. 加强科技支撑:积极推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提高网络文化建设的技术支撑能力。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创造更多提供优质网络文化内容的平台和工具,提升用户体验和参与度。
二、对策:1. 宣传引导: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加大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宣传推广力度。
通过创作、发布和传播优质网络文化内容,引导公众关注网络文化建设,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和价值观念。
2.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和管理。
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宣传,依法打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维护网络社会秩序。
3. 鼓励创新和创作:鼓励创新技术和新媒体形式的发展,促进更多高质量、有深度的网络文化内容的创作。
加强网络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支持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制作和推广,丰富网络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4. 培育网络文化人才:加大对网络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网络文化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
网络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eef9e8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8.png)
网络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网络时代;学生管理;问题;对策引言以说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但是,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网络带给生活的问题。
要是对网络使用不当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和产生负面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中,互联网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教育领域对于互联网的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纠正。
1网络时代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1.1传统管理模式受到挑战在网络没有普及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老师教授的知识和图书馆文献,这两个渠道获取的信息是经过教育工作者筛选过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而现在网络时代下海量信息扑面而来,这恰好迎合了高校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由于网络的及时性、开放性,很多教育者不再是重要信息的唯一发布者,学生可以在网络里获得更快捷、全面的信息,教育管理者的权威性必然会受到挑战。
1.2游戏对学生的影响短时间的游戏是能够对学生的大脑有着放松的作用,然而如果学生长时间的沉迷于游戏中,那么就会对于身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学校应该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是有着很多方面的相似之处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来,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就现实情况来说,学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相对比较弱势的群体,他们心理发育井不健全,这样他们的心态是十分容易受到波动的,情节严重的话很可能会出现自卑等心理方面的问题。
这是因为他们总是可以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获得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东西。
还有就是会把一些生活中的不满情绪发泄网络上去,对网络游戏中的人物进行伤害。
长时间下去会对学生形成惯性思维,导致在实际生活中出现模糊的现象,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是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之处,然而若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二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交集。
这是因为一个是虚拟的社会,一个是现实的社会,二者之间也没有可比性.学生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聊天中会逐渐形成自闭的心理,不愿意和周围的人群进行交往。
网络主流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网络主流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09cf47f8e9951e79b8927fc.png)
传 播 者 、 意识 层 面上 难 以排 除境 外 文 化 的 影 响 和 干 扰 等 困 难 , 出 建设 网 络 主 流 文 化 的 对 策 应 是 : 文 化 战 略 上 在 提 在 对 网络 文 化 变 “ 忽视 ” 重 视 ” 在 文 化 责 任 上 变 网络 文 化 “ 为“ , 自在 ” 在 为 “ 存 自为 ” 在 , 文 化 意 识 上 变“ 闭” “ 存 在 封 为 开 放 ” 变 “ 抗 ” 对 话 ” 在 文 化 水 平 上 变“ 后 ” “ 进 ” 、 对 为“ , 落 为 先 。 关键词 : 网络 主 流 文 化 ; 化 建 设 ; 文 困境 ; 策 对 中 图分 类 号 : 14 G 4 文献标识码 : A
倡导 的核 心价 值 观 相 背 离 。肆 意 的字 眼 、 分 的表 过
现 、 胆 的放纵 、 刺激 的画 面 , 经 意 地 就 能在 当 大 超 不 前 网 络文 化 中发 现 , 些 消极 因素 的存 在 导致 网络 这 道德 失 范现 象严 重 , 网络 心理 问题 凸显 , 多 网 民人 众 格扭 曲。 20 0 7年 4月 2 3日, 胡锦 涛 同志 主持 召开 中共 中 央政 治局 会 议 , 点研究 了加强 网 络文 化建 设 工作 , 重 强调 要 “ 大力 发 展 中国特色 网络 文化 , 强 网络 文化 加 建设 和 管 理 ” “ 动 中 国 特 色 网 络 文 化 繁 荣 发 ,推 展” 。这 表 明党 和 国家领 导 人早 就 高 度 重 视 网 络 …
V0 . 8 No. 12 5 0c .(O t2 )9
网络 主 流 文 化 建 设 的 困境 及 对 策
巢传 宣 , 金 华 , 许 熊红 燕
( 昌工 程 学 院 人 文 社 科 系 , 西 南 昌 309 ) 南 江 309
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b702a92915f804d2a16c168.png)
目录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1)(一)网络文化是一种符号文化 (1)(二)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文化 (1)(三)网络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 (1)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2)(一)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概况 (2)(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分及其原因分析 (2)1.网络文化品质难以保证 (2)2.网络文化侵犯知识产权现象严重 (3)三、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3)(一)加强公民网络道德建设 (3)(二)创造先进的网络文化产品 (3)(三)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4)结语 (4)参考文献 (5)致谢 (6)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网络文化是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下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普及,网络文化在社会公众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不同于传统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符号文化,具有虚拟性、大众化的特点。
我国网络文化的产生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为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我国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仍然存在着网络文化品质较低、版权难于保护等问题,为此,一方面通过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提供高品质的网络文化产品,另一方面,通过硬性的制度措施保障网络文化的规范性,从而逐步解决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网络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问题对策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network culture constructionand managementAbstractInternet culture is a special cultural patterns in the era of computer networks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network culture exerting a growing influence on the public, and its role and influence growing. Unlik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rnet culture is a symbol of culture, with a virtual, popular features. Our network culture produced late in Western countries, but the very rapid pace of development, cultural development to adapt to the network, the network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ade a great effort, but there are still relatively low quality of network culture, copyright protection and other issues are difficult, therefore, on the one hand by improving people's morality, to provide high-quality network of cultural products,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rigid system of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network of cultural norms, thus gradually resolve network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to ensure the correc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ulture. Keywords: Network Culture Build Management Question Countermeasure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快速的融入世界,各方面发展都比较迅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到网络时代,在此背景下,中国网络文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网络越来越作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接收文化熏陶的重要环境和平台。
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f6fbcfe9e31433239689322.png)
础 的 网络 精神 创造 。广义 的 网络文 化是 指 网络 时代 的人 类文 化 , 它是 人类 传统 文化 、 统道 德 的延伸 和 传 多样 化 的展现 。狭 义 的 网络文 化是 指建 立在 计算 机 技术 和信 息 网络技 术 以及 网络 经济 基础 上 的精神 创 造 活 动及 其成 果 , 是人们 在 互联 网这 个特 殊世 界 中 ,
[ 中图分类号] 1 2 [ G 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0 8 6 5 (0 10 —0 7—0 1 0— 13 2 1 )5 12 2 [ 作者简介] 晓辉 (9 1 ) 女, 韩 1 8 一 , 山东东阿人, 聊城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讲师 。
近 年来 , 网络文 化产 业 日益 受到 重视 , 并被 视 为 推 进文 化产 业 升级 的重 要力 量 。特别 是 随着今 年 新 修 订 的《 联 网 文化 管 理暂 行 规 定 》 互 的实 施 , 国网 我 络 文 化 的市 场 环 境将 更 加 规 范 , 网络文 化 产 业将 更
第 l 卷第 5 7 期
21年9 01 月
工 会 论 坛
1 a eUn o sT i u e 1 d i n rb n r
Vo . 7No 5 11 . S p.0 e t 1 2 1
我 国网络 文化建设存在 的 问题及对策
韩 晓辉
(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山东 聊城 2 2 0 ) 5 00
展。
和 发 展 有 一种 文 化 动 力和 文 化 支柱 , 人们 内在 的 即 文 化 需要和 文 化精神 互 相交 流 、 获取信 息 的“ 文化 本 性 ” 它 推 动着 网络 的 发展 ; 是 网络 产 生 了各 种 新 , 二 的文化现 象 , 形成 了 自己独特 的文 化形 态 ; 三是 网络 中蕴含 着 独 特 而 丰 富 的文 化价 值 和 文 化精 神 , 并对 其 他文 化 形 态 产 生或 多 或 少 、 大或 小 的冲 击和 影 或 响, 促进其 他 文化 形态 的变 革 。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0f76d0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2.png)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1对传授者素质的挑战网络时代是开放条件下的知识和技术的更新信息,应该及时掌握和更新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新事物的易感人群,新事物的领导者,支持者和实践者,是各大论坛,社区,聊天室的主力,思想政治教育传授者,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在互联网文化的背景下,传授者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利用网络一定的可预测性,灵敏性和网络的心理学知识,到网络中,并制定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得到他们的信任。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机遇2.1内容更加丰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国内外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同时,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也可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思维。
2.2方式进一步技术创新。
交互式网络的独有的模式操作方式,例如开放性,互动式,彻底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过去的单向、垂直性向大学生的灌输,通过生动形象的'技术创新采用,一个现实的多媒体互动形式和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从抽象化至具体内容,乏味显得有意思,时事紧密结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缔造一个收紧的氛围。
2.3针对性进一步增强。
由于网络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交流模式,甚至是腾讯最近推出了一个十几人同时都视频聊天qq,平等和隐蔽性的特点,这些已成为当今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场所。
学生享受网上表达意见的自由,敞开心扉说实话,道真理,直言不讳和激烈的讨论,在互联网上的交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的网络窗口,更广泛,更准确地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和要求,了解自己,做更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指导,提高教育效果。
3、强化和改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3.1充分利用网络“因材施教”。
积极主动并综合网络道德教育的教学资源,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在线教育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在线生活,在线教育传统教育两手都要抓。
浅谈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e549d5e3c1ec5da50e27062.png)
浅谈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讨论了青少年在网络文化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保护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安全;青少年;管理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已经渗透到了我国百姓的日常生活,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应运而生,网络中的黑色信息、灰色信息、黄色信息等各种不良信息冲击着网络文化,影响着国家的文化安全,对青少年的危害更是根深蒂固,如何应对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文化安全冲击是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青少年网瘾。
调查显示,大城市中八成小学生4岁开始接触网络,上网最爱玩游戏,“看动漫、看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等娱乐追求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其中男性占了总人数的89.19%。
青少年网瘾患者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占45.95%,高中学历的占42.57%。
调查还显示,这些网瘾青少年中有66.80%已经休学或退学。
89.86%的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玩网络游戏。
46.62%的人最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梦幻西游》是占用他们游戏时间最长的一款游戏。
上述一系列数字表明中学生受到网络文化不良影响较大,也正是我们要重视和重点防范不良文化传播的重点人群。
(二)心理健康。
2010年11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弗兰克博士的最新医学研究报告表明,青少年每天发送超过120条短信的行为定义为“过度短信”,每天连续登陆社交网站3小时以上划归为过度使用社交网络。
美国中西部有20%的青少年接受了此项调查,其中1/5的受调查者属于“过度短信”的范畴。
当今青少年上网或发短信花费过多的时间“令人吃惊”,容易引起心理问题,更容易沾染吸烟、喝酒、吸毒等恶习,危害身心健康。
(三)交通事故。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显示,1/3美国青少年日发短信超过百条;而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中大约26%会边开车边发短信,这将增大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网络时代下文化管理问题
![网络时代下文化管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1d09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4.png)
网络时代下文化管理问题网络时代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文化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的传播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文化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从网络时代下文化管理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当前文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网络时代下,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传统的文化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对于文化的获取和传播需求。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可以快速传播,一条微博、一条视频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千万人,传播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传统媒体的覆盖范围。
这就给文化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快速传播的网络时代下进行有效的文化管理,成为了摆在文化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2.文化内容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带来了管理难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文化内容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加,文化管理者需要应对不同类型和形式的文化内容,对文化进行分类、评估和管理。
这要求文化管理者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文化多样性带来的管理难度。
3.网络环境下的文化传播存在侵权和不良信息在网络环境下,文化传播存在侵权和不良信息的问题,如盗版、抄袭、不良内容等,给文化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不仅损害了原创者的合法权益,也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监管网络文化传播,防范不良信息对文化的侵害,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解决网络时代下文化管理问题的对策1.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法律监管针对网络环境下文化传播存在的侵权和不良信息问题,需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文化传播的监管力度,严格打击盗版、抄袭等违法行为,保护原创文化作品的合法权益。
也需要加强对网络不良内容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维护网络文化环境的良好秩序。
3.倡导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网络时代下,传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来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融入当代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姓名:所学专业:准考证号:指导教师:二零**年五月内容摘要: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的诞生而产生的,是人类文化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的发展遵循着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其特殊性。
要科学认识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和管理网络文化的发展。
网络文化管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由于网络文化的特殊性,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对其有效管理。
本文以政府对网络文化管理为立足点,阐述现阶段政府在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探索互联网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管理;存在问题;对策目录一、基本概念 (4)(一)网络文化的概念 (4)(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5)1.文化体系的开放性 (5)2. 文化内容的互动性 (5)3. 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 (5)4. 网络文化服务的个性化 (6)5.网络文化的极端性 (6)(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内涵 (6)二、目前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7)(一)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 (7)(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7)(三)网络监管技术发展滞后 (8)(四)网络文化管理队伍薄弱 (8)(五)网络文化道德的缺失 (8)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对策 (9)(一)体制创新:多方位配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制 (9)(二)技术手段:结合创新理念,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监督技术体系 (10)(三)法律手段:依法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管理的法律体系 (10)(四)道德手段:倡导行业自律,加大网络管理人员培训力度 (10)结束语 (11)致谢 (11)参考文献 (12)正文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对于网络文化的管理带来挑战。
网络文化如何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网络文化的特殊性,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现阶段的网络文化管理工作。
本文试图从当前对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问题出发,探索出现阶段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这些新途径包括:一、多方位配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制;二、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监督技术体系;三、依法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管理的法律体系;四、运用道德手段,倡导行业自律。
一、基本概念网络文化的概念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应该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这些众多的概念主要是从两个角度作出的概括: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另一种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
前者强调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突出由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
而后者则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出发,强调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转型。
不容否认,网络文化是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单纯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妥当的。
本文基于以下概念,对网络文化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网络文化,英文译名为“Web Culture”或“Network culture”,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是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 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载体, 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 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冯永泰[1]则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
从以上观点概括出网络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网络文化从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延伸,网络文化与文化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具有一般文化的特性,也有自身的独特性;二是网络文化的载体是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网络文化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呈现出更大的活力;三是网络文化的主体是具有不同背景的网民,网民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网络文化的接受者。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1.文化体系的开放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MSN、QQ、博客等成为人们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渠道。
由于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从而使网络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在网络世界中,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民族的文化价值观都可以在网上输出。
这有利于个人观点和思想的充分表达,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分化。
因此,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一方面使得信息传播高速化和高效化,另一方面也给网络文化的管理提出挑战。
2. 文化内容的互动性网民不仅是网络文化的消费者,也是网络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网络超出了任何一种传统的单向传播媒体,实现了人与网络的互动交流。
网民既是信息的受众,又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通过百度文库、百度百科、博客及留言等多种途径均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传播与海量获取,网民把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汇集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库,供网民分享利用;网民把个人的所见所闻发表则汇成了一个新闻平台。
由于网络技术的连接,人们的联系增多了互动的无穷的可能性。
3. 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网络文化是通过虚拟的方式进行构建的。
但虚拟并不等于虚假,也不等同于虚无,它是人的想象力和电脑技术的伟大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
日新月异的虚拟现实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与虚拟世界沟通的桥梁,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博大的文化空间,并逐渐改变着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4. 网络文化服务的个性化网民在网上可以享受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和创造个性网络;网络的虚拟功能也将培养出一种热衷于精神文化创造的活动。
互联网时代给文化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范式,在网络世界里,不存在文化信息中心每个人都可以办一家网络报纸,电台或电视台,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全部失去了它以往的作用,话语权出现扁平化和自由化倾向。
今年来生活分类网的迅速发展:如58同城、赶集网等,使网民更深刻体会到了网络的个性化服务。
5.网络文化的极端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群体讨论,无论最初的意见是哪一种倾向,其观点都会被强化,称之为群体极化效应。
人们普遍有着从众倾向,并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加突出,于不知不觉中把原有的观点推向极端化。
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得在极短时间内,数量巨大的人群卷入到讨论之中。
人们相互攀比、逐步强化,产生了极其强大的群体极化效应。
网络文化的极端性特征,可以迅速把“善”放到最大,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德、推动制度完善。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丑恶和不公平现象,都会在网上被曝光,迅速被正义的洪流所淹没。
同时也会出现夸大事实,蛊惑听众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极端思想的传播和蔓延。
(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内涵网络文化管理是对网络中出现的文化和在网络中的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产品的管理。
而网络文化是由主体、客体、中介及其价值四个要素组成的,并通过这些要素把人、自然、社会和历史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网络系统。
网络文化的主体是指掌握一定网络技术的网民,客体是指网民在开展网上文化活动时的指向,包括自然界、人和社会等,中介是指构成网络的硬件、软件以及通过网络技术平台传输的数字化符号等;价值是指人们通过网络而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及其对网络主体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求的满足。
网络文化对主体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积极的影响表现在:网络文化的超地域性带来了交往的自由和虚拟性带来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的提高等。
消极的影响表现有:在主观性膨胀、多元化价值之下,主体批判性缺失;其次,抽象化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的疏远和淡薄。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网络文化的管理。
二、目前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网络文化的空前开放、自由和互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文化的平等与民主的欢乐,更有放任自由给传统法律、法规带来的无奈和烦恼,然而网络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带给政府监管的困难,另外,人们的使用网络中形成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也逐渐由主动变为被动。
这不能不引起世人的高度警觉,它对传统的法律及道德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人们不断地对其反思、修改与完善。
(一)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互联网的管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一种是政府指导行业自律型模式。
前者强调政府在网络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政府立法以及网络过滤技术进行网络管理。
后者在政府指导之下,倚重网络行业的自律进行管理,在基本法律框架之下,尊重网络行业的分级制度、自律规范等。
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管理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我国网络文化的管理体制相对于网络技术的更新而言仍然落后。
从我国管理体制上看,互联网的内容管理所属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文化管理所属文化部,网络安全管理所属公安部,通信和硬件设备管理所属信息产业部。
这样多角度的管理体制,容易产生管理上的冲突。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共计30多部,形成了专门立法和其他立法相结合、涵盖不同法律层级、覆盖互联网管理主要领域和主要环节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
根据执法工作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为新形势下依法管理互联网提供了法律依据。
虽然我国政府在网络文化管理方面都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但网络立法还处在初级阶段,造成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有些无法可依,有些立法模糊,界定不清,缺乏可操作性。
如:对于博客管理,我国目前还没有立法,我国博客网站的管理主要参照网站管理方式。
对于知识产权如何进行保护的问题并没有进行专门立法。
(三)网络监管技术发展滞后网络管理文化的重要支撑结构是管理技术。
创新速度最快的技术领域就是网络技术,它能否掌握网络技术并控制网络文化的发展前景。
而我国目前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有待提高。
当前,网络技术飞速的发展,但是网络监控和惩罚技术仍然落后;现有的网络技术不停地更新换代,同时,反监控等技术也在发展,所以不道德行为及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完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措施,一些缺乏道德的人们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发布虚假和垃圾广告,再加上部分网络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得非法信息充斥着整个互联网。
(四)网络文化管理队伍薄弱首先,网络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还需加强。
目前一些商业网站为提高点击率,纷纷在娱乐节目和社会新闻上大做文章,使得八卦新闻、虚假报道充斥在网络信息中。
网络虚假信息的泛滥,需要“把关人”重新担当起监督的责任,通过对信息的把关来达到净化网络信息环境的目地。
其次,网民道德水平应提高。
网络文化是大众共同创造出来的,也需要依靠全市网民共同去维护。
(五)网络文化道德的缺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促使网络社会的产生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