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
计算机学院制定
2016年8月
学院负责人:林菲 专业负责人:戴国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科门类 工 学 代码 08 类别 计算机类 代码 0809 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代码 0809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计算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期待毕业生几年之内达到以下目标:
(1)能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设计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系统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实现;
(2)在团队工作中,有良好的领导、组织和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和沟通表达能力;
(4)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自我提升能力。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的计算机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计算机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单元(部件)或模块,
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
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计算机复杂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
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字电路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嵌入式系统等。
五、学制
基本学制为四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七、课程体系与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修读性质 学分 占总学分
比例
必修:选修
课内 通识与公共基础课 必修 48 30% 48%:52%
选修 10 6%
必修 26 16% 学科基础课
选修 3 2%
专业核心课 必修 19 12% 专业
课 专业模块课 选修 20 13% 教学
创业教育学分 必修 2 1%
必修 31 19% 实践环节
选修 1 1% (选修学分含分层、分类课程学分)
课内教学+实践环节合计 160 100%
课内教学+实践环节合计 课外教育项目
160学分 16.5学分 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合计=176.5学分
八、学时统计表
课程类别 总学时 理论学时所占比例实践类学时 所占比例
1.通识与公共基础课 992 976 98% 16 2%
2.学科基础课 464 420 91% 44 9%
3.专业课 624 600 96% 24 4%
4.创业教育学分 32 32 100% 0 0%
5.实践环节 1024 8 1% 1016 99%
合计 3136 2036 65% 1100 35% 注1:实践类学时包括上机、实验与课程实践等学时。
注2:表中,实践类学时按照必修课程统计。
九、有关说明
本专业培养方案依据“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并参照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而制定。说明如下:
1、本专业培养方案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贯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具有本专业领域扎实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在下一代信息技术特定方向具有一技之长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特色人才。
信息社会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人才培养必须增强适应性,重视基础,拓宽专业,为此应进一步打好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基础,特别是对本学科至关重要的几
门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后劲,以适应将来不断更新的工作环境。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重要的计算机专业基础和核心课,均分别设置至少两周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所有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安排了必要的实验或上机并务求落实,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英语必须修满12学分,第1、2学期分别修读4学分的基础综合类英语(含大学英语精读和大学英语听说);第
3、4学期选修拓展类课程(分为英语技能课、文化知识课、专业复合课三类)。
3、高等数学课程必须修满10学分,第1学期必修《高等数学B1》(5学分),第2学期可以选择《高等数学B2》或者《高等数学C2》(5学分)修读,其中《高等数学C2》含32学时微积分实验。建议预备报考研究生的学生选择修读《高等数学B2》。
4、《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甲)》和《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甲)》为学科基础课,必须且只能修读一门。
5、专业课分为三部分:
(1)“专业核心课”,包括5门必修课程,共19个学分。
(2)专业选修课程分为“专业公共选修课”和“专业方向课”两部分,要求总共修读20个学分;“专业方向课”分设为3个方向,建议学生
选定一个专业方向修读若干学分;也可以不分方向,从所有的“专业
方向课”和“专业公共选修课”中选修20学分。
6、实践环节要求必修31个学分,选修1个学分。
(1)《创新实践1》、《创新实践2》、《创新实践3》、《创新综合实践》为必修,配合学院的导师制,从第4学期开始,通过双向选择,学生
直接由导师负责开展学习指导,进入实验室或者参与导师科研项目,
具体管理与考核规定见学院文件。
(2)《毕业实习》为选修,可以进入由学院指定的校企共建的实践基地实习,也可以学生自行选择。
7、“创新学分”要求修满2学分,具体规定参见学校相关文件。
8、每门专业课程均要求至少10%的章节供学生课外自学,并在课内组织学生讨论,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十、教学进程计划表
十一、专业课程修读关系图
各学期开设的专业课顺序如图1所示,双线框课程为必修课程,单线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