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才女:唐代篇《上官婉儿》

合集下载

上官婉儿历史简介 _1500字

上官婉儿历史简介 _1500字

上官婉儿历史简介_15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上官婉儿,664年生,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孙女。

664年(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因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母女才得免死,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被发配入内庭为奴。

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677年(仪凤二年),上官婉儿被武则天在宫中召见,当场命题让其依题着文。

上官婉儿文不加点,片刻而成,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

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并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犯下死罪,但武则天爱惜她的文才而特赦,只是处以黥面而已。

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

从696年(通天元年)(《旧唐书》为圣历年)开始,武则天又让她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705年(神龙元年),唐中宗复位以后,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上官婉儿又和他私通,并在她所起草的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非常恼怒。

707年(景龙元年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假传圣诏调拨羽林军三百余人,奔赴武三思、武崇训的府第,将他们杀死,并诛其亲党十余人,然后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情急之下逃至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

”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就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集在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太子李重俊兵败被杀。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时有才学的人,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

浅谈中国古代女性秘书--以上官婉儿为例-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古代女性秘书--以上官婉儿为例-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古代女性秘书--以上官婉儿为例摘要:在现代社会中,秘书职业遍布各行各业之中,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中,还是国家机关里,秘书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岗位,其作用性不言而喻。

在现代社会中,秘书这一职业往往都由很多女性来承担,如何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做好秘书的各项工作,发挥秘书的职能,服务自己的单位,促进自我职业的发展,是我们秘书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和课题,本文对古代女性秘书这一职业进行浅谈,并以上官婉儿为例,具体分析了这位在秘书职业发展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秘书,同时,结合上官婉儿在秘书行业的成功,具体归纳总结出几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秘书这一职业,把握秘书工作,做好秘书的岗位本职,不断的提升自我,为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等都将发挥一定参考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古代女性秘书、上官婉儿、研究目录一、古代秘书的发展历史 (3)二、古代秘书的职能 (3)(一)服务职能 (3)(二)文书职能 (4)(三)管理执行职能 (4)三、古代女性秘书——以上官婉儿为例 (4)(一)上官婉儿概述 (4)(二)中国古代女性秘书——上官婉儿 (4)1.天生慧智 (4)2.善于发挥自己的闪光点 (5)3.永远忠诚 (5)四、古代女性秘书上官婉儿的成功给我们的启发 (5)(一)作为秘书角色定位要正确,不能错位 (5)(二)适时变换角色 (6)(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是自己前进的动力源泉 (6)(四)忠诚于自己的职业 (6)(五)要提高自我的心理抗压力 (6)结论 (7)参考文献 (7)秘书是什么岗位,其实到目前为止是很难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与定义的,因为秘书人员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组织中,工作的职责与工作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有的秘书主要负责文件的起早、编写等文字工作;有的秘书主要就是对领导负责,帮助协助领导工作;有的秘书主要负责后勤的一些工作等等,但是不管秘书人员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我们都可以看到秘书人员的共同性,那就是秘书人员就是领导身边的“服务人员”,帮助、协助领导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领导者、主事者的参谋和助手。

中国历史故事-关于上官婉儿的轶事典故 上官婉儿的历史评价

中国历史故事-关于上官婉儿的轶事典故 上官婉儿的历史评价

中国历史故事-关于上官婉儿的轶事典故上官婉儿的历史评价传说在上官婉儿出生之前,她的母亲郑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境里,郑氏见到一个巨人,巨人没有伤害她,而是交给她一杆秤,对她说:“持此称量天下士”。

郑氏醒来以后回味这个梦,她想着,既然是能称量天下士人的人,那她怀的这胎孩子必定是个男孩!不久之后,郑氏就生产了,不过这个孩子并不如她预料的那样,反而是个长得精致可爱的女孩儿。

郑氏心里的失落感蹭蹭蹭的往上飙,然而等待着她的还有更惨的,她的公公上官仪是当朝宰相,可是却因为替高宗起草了废后诏书而被武则天记恨,最后全家遭殃,上官仪和其子上官廷芝皆被武则天所杀,郑氏和襁褓中的上官婉儿也被没入掖庭为奴。

郑氏抱着上官婉儿:“你真的能称量天下士吗?”上官婉儿随即咿咿呀呀的附和,好像在认真回答郑氏的话一样。

就算成为了宫中奴婢,郑氏也依然坚持精心培养上官婉儿,她不希望上官婉儿长大以后成为无知的人。

上官婉儿聪明异常,郑氏教什么她都一学就会,到了十四岁时,上官婉儿的才名甚至惊动了武则天。

武则天召见上官婉儿,并出题考验她,上官婉儿应对自如,一口气就写出一篇上佳的文章,令武则天惊叹不已。

武则天惜才,免去了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从此将宫中诏命一事交付于上官婉儿,称“内舍人”。

武则天准许上官婉儿参与政事,大多的诏书也交给上官婉儿起草,让其处理百司奏表,上官婉儿因此权势日盛,有“巾帼宰相”之称。

神龙政变以后,唐中宗复位,中宗喜爱上官婉儿,将其封为昭容,十分宠爱和信任她。

上官婉儿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组织宴会让朝中善作诗词的人参加游乐,让他们作诗作词。

等他们作好诗词以后,中宗就令上官婉儿品评,但凡是上官婉儿选出来的第一名,往往有重金和官爵相赐。

如此一来,许多求取功名利禄之人便纷纷吟诗作赋,在全国刮起一股作诗风潮。

另外,上官婉儿还酷爱收藏名书典籍,据说她曾藏书上万卷,所有藏书全都以香薰之,数百年之后她的藏书流落民间,不但没有被蛀虫毁坏,反而还残留着一丝丝香味。

中国古代才女

中国古代才女

中国古代才女中国古代才女1.班昭:汉班固,班超之妹。

代表作:续写汉书2.蔡琰:即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

作《胡笳十八拍》:汉末大乱,连年烽火。

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

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曹X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

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

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3. 卓文君:汉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4.谢道韫:谢安侄女,“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代表作:《登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

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谢道韫不愧才女之称。

5.女皇武则天大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这是从自主性上来说,其他坐过皇帝宝座的小女皇也有,但现在一般的观点都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来看待,因为她是凭借自己的实力登上皇帝宝座的,不是别人的傀儡。

6.上官婉儿:(664-710)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孫女,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汉成帝妃——班婕妤西汉女文学家。

名不详。

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班固祖姑。

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7.班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立为婕妤,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团扇诗》应是作于长信宫中,这首小诗词彩清新,情致哀怨,而表现的却委婉含蓄,有一种怨而不怒的气度。

上官婉儿被武则天有意为难,随手写下一首大胆之作,竟流传了千年

上官婉儿被武则天有意为难,随手写下一首大胆之作,竟流传了千年

上官婉儿被武则天有意为难,随手写下一首大胆之作,竟流传了千年在古代所有才女中,上官婉儿是很特别的一位。

她在武则天身边长达27年,虽身为“内舍人”,实际上却有着“巾帼宰相”之名,可见这位才女的情商确实是不低的。

除了高情商,在唐代文坛上官婉儿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她的诗作声辞婉丽,对写诗技巧的把握也是一流的,被称为“上官体”,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十分风靡。

《全唐诗》共收录了她的32首诗,其中应制奉和之作可谓一绝。

所谓应制诗就是臣子们奉皇命所写的诗,一般这种诗多为阿谀奉承之作,难有经典。

但上官婉儿不同,她写的应制诗往往能以巧胜出。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上官婉儿的一首应制诗。

当日,她正陪武则天一起赏花,武则天有意为难让她写首咏花诗。

上官婉儿倒也不怕,随手写下一首40字的“怪”诗,全诗初平平细品才发现才女胆挺肥,流传了千年。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唐.上官婉儿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当时正是初春,其实御花园内并没有多少真花,多数是宫人手剪出来哄武则天开心的纸花。

当时武则天或许并没有看出来,却被上官婉儿这首诗一语道破了。

诗的大意是:花枝上看起来花繁叶茂,却是裁剪而出,彩花在剪刀下朵朵盛开。

只摘花枝,虽然能以假乱真;但摘下花蕊,就能发现它们全是假的。

纸花虽假,但等到秋风袭来,其它花木都凋零之际,唯有它还依旧立于枝头。

请问桃花和李树,身边有了这样的彩花,你们做是什么感想。

诗坛的咏花之作其实不少,但这首诗却别具一格,咏的是一树纸剪的彩花。

首联诗人就道出了这树花全是剪裁而出,“新花逐翦舒”一句将彩花在剪刀下逐一开放的过程细致地刻画出来。

而次联,则从花枝和花蕊两个方面,指出彩花与一般鲜花的不同之处。

不得不说,诗人的观察是细致的,这两句诗的立意也是新颖而又别致的。

到了第三联诗人笔锋一转,写秋天到了百花凋零,彩花却依然不肯凋谢。

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生平简介

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生平简介

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生平简介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是唐代著名的女官、诗人与皇妃。

上官婉儿出身名门,其祖父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上官仪。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上官婉儿的生平简介上官婉儿,祖籍陇西上邽,陕州陕人。

生于公元664年,卒于公元710年7月21日。

复姓上官,小字婉儿,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

在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政变时,和韦皇后一起被杀害。

上官婉儿原来的家世显赫,除了之前所说的祖父是上官仪以外,还是西汉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孙三人的后裔。

唐玄宗时,她的祖父上官仪被任命为宰相。

上官仪获罪被斩杀后,上官婉儿随母亲被罚入内庭为婢。

在她十四岁时,因为为人聪慧,又擅长诗文,被武则天免罪招用,成为掌管制诰的女官。

在唐玄宗时,又被封为“昭容”,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庭和政令文告。

人称“巾帼宰相”。

同时主持风雅之事,负责品评天下的诗文。

她本身也是个文采超群的女诗人,在她逝世以后,《全唐诗》收录了她的32首作品。

她也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武则天对她相当信任,曾经因为忤逆旨意而罪犯死罪,但武则天珍惜她的文采不愿杀她,特意赦免了她的死刑。

从侧面就可以看出,上官婉儿具有一定的水平和能力。

上官婉儿曾经劝说李显设置昭文馆学士,同时在她的影响之下,超重吟诗作赋已然成为风气。

她的才华诗文巾帼不让须眉,有人称赞她文采卓然,也有人说她媚乱后宫,功过颇具争议。

不过她的做法,对于当时唐朝的繁荣和诗文水平的提升起了一定的重要作用。

为何李隆基要杀死上官婉儿为何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最后杀死了上官婉儿?发生于公元710年7月21日的唐隆政变,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剿灭了以韦皇后为代表的韦氏集团,夺取了大唐政权,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为皇太子。

根据史书记载,在唐隆政变的详细过程中,上官婉儿虽然作为韦氏集团中的一员,但并没有参与实际敌对李隆基的事件中。

唐隆政变发生之前,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就已经草拟了一份平衡各方势力的诏书,其中拥立皇太子李重茂为皇帝,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这样李氏与韦氏都有着落,关键是太平公主也支持这份诏书,但是唐隆政变结果证明,这份带有中立性质的诏书并没有得到李隆基的好感。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3篇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3篇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3篇(古代四大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1上官婉儿(664~710年),唐朝女诗人。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

上官仪孙女。

巾帼首相第一人,继承了祖父的全部才华,擅长诗文,天分极高。

上官仪获罪后被没入宫中,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

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在郑氏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明达吏事。

仪凤二年(677年),以聪慧得幸于武则天,颇能诗,武后称帝时,诏敕多出其手者,时称“内舍人”。

上官婉儿是(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

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

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

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

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

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

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女皇连连惊呼:“此女绝非凡!”。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后,仍得中宗、韦后宠信,专掌起草诏令。

与太平公主亦多往来,与武三思私通。

曾建议中宗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

又与韦后、安乐公主等人操纵政治,树立私党,广纳贿赂。

景龙四年(710年),中宗崩,韦后欲效武后而称帝,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韦后、安乐公主,拥立其父唐睿宗。

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执意杀上官婉儿,年仅46岁。

开元初年,唐玄宗广征上官婉儿的作品,编成文集20卷,张说作序。

《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婉儿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左冲右突,成为盛唐时期的“无冕女皇”。

智慧、肉体、灵气、才华。

婉儿凭借这些法宝,穿梭于朝中重臣之间,谱写了一篇美丽、凄婉的人生华章。

唐代才女及其诗作集智慧与欲望于一身的奇女子上官婉儿

唐代才女及其诗作集智慧与欲望于一身的奇女子上官婉儿

• 【驾幸三会寺应制】 •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
简圣皇求。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缘塞 合,二水夹城流。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太 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二、李冶

李冶,又名李季兰,生于唐玄宗开元初 年。江南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史载她 “幼聪慧,及长姿容美艳,神情潇洒,专 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诗风豪爽, 时人称自鲍令晖以下,罕有其伦。” • 李冶少时即表现出惊人的才华,六岁作 《咏蔷薇》诗就有“经时未架却,心绪乱 纵横”的佳句。
• 【彩书怨】
•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 此诗描写一位女子秋日思君的情怀。作者通过环境气氛的 渲染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心理。此诗章法严密,平 仄粘对,对得如此一气清老, 便不必奇思佳句矣!此唐人所以力追声格之妙也。既无此 高浑,却复铲削精彩,难乎其为诗矣!” •
4、西上长安
• 喜文爱才的唐玄宗听到了李季兰的才 名,也读了些她的诗,大生兴趣,下诏要 她赴京都一见。在她西上长安前,留下一 首“留别友人”诗云 :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归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漫相逢。

• 5、《八至》诗
3、诗歌创作
•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最有才气的女子,她的一 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 相之实。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 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张说为其写序: “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 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 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 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 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此集今佚, 《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中国古代才女:唐代篇《上官婉儿》

中国古代才女:唐代篇《上官婉儿》

中国古代才女:唐代篇《上官婉儿》愚雅轩祝您全家幸福、安康:/ 中国古代才女:唐代篇《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婉儿生平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公元664年-公元710年),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孙女,德元年(664),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

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仪凤二年(677),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着文。

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

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

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

从通天元年(696)(出自《景龙文馆记》,《旧唐书》为圣历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以后,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二年,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景龙元年(707)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

”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

太子兵败被杀。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上官婉儿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上官婉儿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上官婉儿上官婉儿(664年--710年),唐代女官、诗人,唐中宗的皇妃,有“巾帼宰相”之名。

婉儿是唐高宗时期宰相上官仪的孙女。

上官仪获罪被诛后,婉儿随母亲被发配入内庭为奴。

婉儿在母亲的教导下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著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旧唐书》曰:“婉儿时在襁褓,随母配入掖庭。

及长,有文词,明习吏事。

”婉儿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得武则天重用,《景龙文馆记》记载:“(婉儿)年十四,聪达敏识,才华无比。

天后闻而试之,援笔立成,皆如宿构。

”从此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时人谓之“巾帼宰相”。

唐中宗时,婉儿被封为昭容,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执掌朝纲,权势日盛。

期间大设修文馆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

《全唐诗》收其遗诗32首。

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即玄宗皇帝)起兵发动唐隆政变,婉儿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婉儿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颇具争议。

有人赞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

而她与武则天长达二十七年的共处也让后人津津乐道。

《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都有上官婉儿的记载,但多抨击其淫乱和操控朝纲,《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上官昭容》中说到:“婉儿与近嬖至皆营外宅,邪人秽夫争候门下,肆狎昵,因以求剧职要官。

”2013年8月在咸阳出土的《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曰:“婕妤懿淑天资,贤明神助。

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

”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上官婉儿评价还是很高的。

上官婉儿墓志上官婉儿的诗《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和她的制作者陆扬无论是新出墓志,还是唐代文豪张说为上官婉儿诗集撰写的序以及神道碑铭,我们固然应该通过对它们的解读来了解上官婉儿的生平,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应该通过它们对她的型塑去理解唐前期政治和文化的理念与实践,或者反过来把握她在唐代历史中的意义。

近期上官婉儿墓及墓志的发现同时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关注。

但经过大众媒体的渲染,墓志的内容和价值普遍得到误解。

好在学界反应迅速,李明和耿庆刚两位学者刊布的录文和初步笺注使我们能获知墓志的具体文字,而仇鹿鸣等多位学者也根据墓志对上官婉儿生平及其相关问题做了细致而给人以启发的讨论。

不过到目前为止,我所见的讨论主要还是从墓志提供的信息出发,环绕几个政治制度史的问题展开,比如上官婉儿的身份究竟是嫔妃还是宫中女官,她和韦后集团、太平公主以及李隆基等的关系有哪些变化,她在唐代宫廷政治中起了什么作用等等。

对于包括唐代墓志在内的中古墓志,我曾提出我们不能满足于从中找寻历史信息并加以考释,还应将墓志的书写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这样方能更精确地把握墓志的史学利用价值。

上官婉儿墓志的讨论,这一方面的工作仍有待重视。

关于上官婉儿生平的重要文献,无论是新出墓志,还是唐代文豪张说为她诗集撰写的序以及神道碑铭,或者稍后出现的武平一的《景龙文馆记》的记载,都具有多重的研究意义。

我们固然应该通过对它们的解读来了解上官婉儿的生平,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应该通过它们对她的型塑去理解唐前期政治和文化的理念与实践,或者反过来把握她在唐代历史中的意义。

这篇小文的主要目的是想对这些方面稍加分析,以便让一般读者了解唐代书写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

需要先提一下的是,墓志发现前一年,史语所的郑雅如女史就发表了论文《重探上官婉儿的死亡、平反与当代评价》(《早期中国史研究》第四卷第一期,2012年),我个人认为这依然是迄今关于上官婉儿最具学术价值的文章。

不少重要的问题,郑文均有涉及,一些主要结论未因墓志的发现而动摇,这也提醒我们不能迷信新出土文献的作用。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婉儿篇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婉儿篇

早 期
仪凤二年(677年),皇后武则天召见 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 婉儿对答如流,文章须臾而成,令武后甚 是喜欢,免去奴婢身份,令其掌管宫中诏 命。 武后称帝之后,诏敕多出其手者,时 称“内舍人”,期间曾因违逆旨意被处以 黥刑,但此事并未影响武则天对她的信任。 圣历元年(698年)开始上官婉儿受命处理 百司奏表,参决政务,“内掌诏命”, “群臣奏议及天下事皆与之”,权势日隆。 神龙元年(705年),拥护李唐宗室的 大臣(张柬之等)发动了神龙政变,武则 天被迫退位,而作为跟随武则天长达二十 七年的贴身女官,上官婉儿未受到打击, 李显即位后还得到重用,故有人猜测她在 这场政变中暗地支持李唐宗室。
上官婉儿设立修文馆,广召当朝词学 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继承和发 之臣,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婉儿在这期间 展了祖父上官仪的文风,重视诗 主持风雅,与学士争务华藻,写诗赛诗, 的形式技巧,对声辞之美较为看 对文人提拔奖掖。近代文艺理论家谢无量 重,擅长体现事物图貌的细腻、 称“婉儿承其祖,与诸学士争务华藻,沈、 精巧。中宗年间,因其政治地位 宋应制之作多经婉儿评定,当时以此相慕, 的影响,“绮错婉媚”的诗风逐 遂成风俗,故律诗之成,上官祖孙功尤多 渐 影响了宫廷诗人乃至其他士人 也” 。 的创作方向,“上官体”也成为 此外,上官婉儿还在开拓唐代园林山水 了上流社会的创作主流。王梦鸥 诗的题材方面多有贡献,如《游长宁公主 在《初唐诗学著述考》中记载 流杯池》,突破了以往写景状物的宫廷诗 “尤以中宗复位以后,迭次赐宴 歌形式,寓情于景,却更具有自然山水味。 赋诗,皆以婉儿为词宗,品第群 清代文人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中称赞 臣所赋,要以采丽与否为取舍之 道“昭容才思鲜艳,笔气舒爽,有名士之 权衡,于是朝廷益靡然成风” 。 风”。

《全唐诗》收录的上官婉儿诗词,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全唐诗》收录的上官婉儿诗词,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全唐诗》收录的上官婉儿诗词,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上官婉儿简介:上官婉儿(664~710年),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

上官仪孙女。

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

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

唐中宗时,上官婉儿成为中宗后妃之一,被封为昭容,故又称上官昭容。

上官婉儿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

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

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后人称其为“巾帼首相”。

【彩书怨】作者:上官婉儿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驾幸三会寺应制】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鸾旗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

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

游鲁馆,陟秦台。

污山壁,愧琼瑰。

檀栾竹影,飙风日松声。

不烦歌吹,自足娱情。

仰循茅宇,俯眄乔枝。

烟霞问讯,风月相知。

枝条郁郁,文质彬彬。

山林作伴,松桂为邻。

清波汹涌,碧树冥蒙。

莫怪留步,因攀桂丛。

莫论圆峤,休说方壶。

何如鲁馆,即是仙都。

玉环腾远创,金埒荷殊荣。

弗玩珠玑饰,仍留仁智情。

凿山便作室,凭树即为楹。

公输与班尔,从此遂韬声。

登山一长望,正遇九春初。

结驷填街术,闾阎满邑居。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动荡的时代没有所谓的升平乐事,盛极一 时的红梅妆也有凋零的时候。自古佳人惜才 子,何况德才兼备的上官婉儿。性虽风流, 然红颜易老,不复往昔种种。 正因为如此, 婉儿虽为失败者却得到了不少同情,死去的 第二年就恢复了上官昭容的身份,而且被追 谥为“惠文”。李隆基即位后还念其文才广 征她的作品,编成文集二十卷,一代旷世才 女,不至于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上官婉儿 又称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 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 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 女。 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 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唐中宗时 ,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 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 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唐玄宗)
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叶下洞庭初, 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 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 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 惟怅久离居。

相传婉儿将生时,母亲郑氏梦见一个巨人,给她一 秤道:“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料想腹中,必是 一个男孩,将来必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地来, 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中甚是不乐。这婉儿面貌美 丽,却胜过她母亲,自幼儿长成聪明伶俐,出世才 满月,郑氏抱婉儿在怀中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 士么?”婉儿即呀呀地相应。待往后婉儿专秉内政, 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果然“称量天下士”。
上官婉儿自幼聪慧,《新唐书》本传载其年十四, 就因才华横溢而得到武后的重视。她才思敏捷, 常常代帝后、长宁、安乐两位公主同时赋诗,且 能做到“众篇并作而采丽益新”。她的诗歌创作,既 有对“上官体”形式技巧的继承,更在诗歌的题材 范围、抒情特征及格调气度等方面对此前的宫廷 诗有所超越,从而为诗歌从初唐宫廷诗的歌功颂德 、绮错婉媚迈向波澜壮阔、尽善尽美的盛唐之音, 跨出了重要一步。《龙城录》下《异人录》对上 官婉儿的诗歌有“绝丽”之评,这位才华绝代而创 作丰赡的诗人,唐玄宗曾下令汇集她的诗文,撰 成《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二十卷,诏燕国公张说 题篇,惜已散轶。《全唐诗》中现存诗三十二首, 按内容可分为三类:抒情述怀、应制奉和、出游纪胜Fra bibliotek虽败犹荣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婉儿篇ppt课件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婉儿篇ppt课件

三月反,品,李,上重不官俊久仪联追又合赠进魏中元拜书忠为令、九、李嫔秦多州之祚都一等督发的、动
昭重楚俊容国之,公变代,,中上杀宗官武庭掌三芝思诏追、命赠武。黄崇她门训与侍父郎韦子、,后岐并、 安要州攻乐刺入公史宫主、中亦天索水多拿郡往婉公儿来,等,母人并亲。把郑中氏自宗则己、被韦的封后 情等中为增宗人夫沛 设言皆武国学“惊三夫士观慌思人,太不。广引子已她召之荐,建当意婉给议朝,儿韦中词是十后宗学先分,扩之杀镇大臣在上定书,官韦,馆多婉她后,次儿对, 和然赐后上宴再官游依婉乐次儿,捕赋的弑诗支皇唱后持和和下,陛,代下武朝”廷三,品思并评请成天求
家的遭遇很是同情,放任婉儿到后宫
内文学馆学习。上官婉儿聪明颖悟,
明达吏事,熟读诗书,能吟诗著文,
《新唐书》有记载“天性韶警,善文
章”。可以推测,上官婉儿必是内廷
文学馆宦官老师的得意门生,在后宫
颇有才名。
3
武则天时期
仪凤二年(677年),皇后武则天召见
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
婉儿对答如流,文章须臾而成,令武后甚
帝等李后唐同宗朝室理的政关。系。
5
பைடு நூலகம்亡
上官景婉龙四儿年执(烛71率0年宫)人六迎月接,,中 并 把刘宗内部幽她外安突兵排然求与马了驾观太大自崩看平权己,,公以的韦主以及党后所证中羽将央和台明拟禁族阁自遗军人政诏己等,职拿是全朝、给和 李政唐大权宗尽室落站韦在氏一之起手。的上,官刘婉幽儿求
拿与着太平遗公诏主求一李起隆草基拟了开一恩份,遗但诏李,
道“权昭衡容,才于思是鲜朝艳廷,益笔靡气舒然爽成,风有”名。士之
风”。
7
相关典故
红梅妆和刘海
关唐于代上小官说婉儿家为段何成受式黥在刑《则酉有阳多杂种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最终结局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最终结局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最终结局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公元664年-公元710年),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奴。

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当时的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

开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

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上官婉儿出生时全家遭遇了一场血腥屠杀,死时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她的一生可谓传奇,其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颇具争议。

有人赞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极度推崇者有之,轻视鄙视者有之。

而她与武则天长达二十七年的共处亦让后人津津乐道。

那么上官婉儿是怎么死的呢?笔者通过史料得知上官婉儿的死因:婉儿长于掖庭,一生跌宕起伏,历经四朝,经历了武则天革唐立周、中宗复辟等一系列激烈的政治斗争。

她从一个婢女逐渐登上秉国权衡的舞台,远非一般吟诗作赋的小女子,绝代才华的另一面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政治手腕。

虽然上官婉儿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周旋在武则天、韦后、李隆基等各大政治势力之间,并借此掌握国家大权,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昭容,没有自己的势力,朝堂上的风起云涌也让她疲于应付。

景龙四年(710年)5月,唐中宗突然死亡,这让上官婉儿感到了危机。

韦后意欲独掌大权,让婉儿起草一份遗诏,第一,让十六岁的李重茂接班当皇帝;第二,让韦皇后辅政,就像当年的武则天一样,裁决军国大事。

但婉儿并不认为韦后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大局,李唐皇族的力量依然相当强大,李重俊的政变已经给了她足够的警示。

于是婉儿联络了太平公主,此时的太平公主在朝堂中已是举足轻重,她也乐意与婉儿合作,于是二人连夜起草好了一份遗诏。

遗诏重点内容一共三条。

第一条: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第二条:韦皇后知政事;第三条:相王李旦参谋政事。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陕州古城 传说这是上官仪的祖居之地,也是上官 婉儿入宫前与母亲居住的地方
那年梅花,已不是遗落在谁的墙院 下,老了青砖,湿了瓦黛,千年的风雨 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 弱中带着忧伤。 眸若似水,唇若徐丹,你裙袂(mèi) 飘逸,浅吟清歌,羡煞了人间无数,折 尽了日月光华。 你穿梭于朝中重臣之间,谱写了一 曲美丽、凄婉的人生华章,然盛极一时 的红梅妆也有凋零的时候,纵使被时光 消散了容颜,亦能于点墨间,演绎绝世 惊鸿。 杏枝如画,轻烟似梦,花开一生, 无须言若不颓败;人行一世,何妨长啸 且徐行。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诗歌以景托情,借景抒情,天气之萧瑟,情怀之惆怅, 在短短40字中浑融一体,格外脱俗清雅! 一首《彩书怨》让我们记住了那位公主,权比宰相的初 唐才女——上官婉儿。纵千年过后,她那顾盼神飞、文采风 流的妩媚娇俏形象还在尘世中流传飞旋、不灭不息。
上官婉儿对唐代诗歌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 在协助朝廷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她有权有势, 奉劝武则天应重科举,兴诗社,鼓励文人志 士写作。 武则天同意了上官婉儿的建议。一时,骆 宾王、王勃、杨炯、杜审言一批诗坛奇才得 到保护和作品传世,引起后来的李白、杜甫、 白居易等诗坛明星人才辈出。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jì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女皇宠爱
公元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 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 较。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 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 真好像是夙(sù )构而成。武则天 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 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后来武则天称帝,诏敕多出其 手者,时称“内舍人”。不久,上 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 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 是处以黥(qí nɡ)面而已。以后,上 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 得武则天欢心“巾帼首相”上来自婉儿2014级9班 张星宇

【一轮复习】人物素材整理——上官婉儿

【一轮复习】人物素材整理——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唐代著名才女整理人张鹏整理日期 2020年3月29日才女的生平上官婉儿出生于名门,是西汉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孙三代的后裔,高祖父上官贤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时任江都宫福监,祖父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

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与父亲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则天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

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仪凤二年(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

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

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于是婉儿得到了女帝的宠幸。

后来武则天称帝,诏敕多出其手者,时称"内舍人"。

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

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

从通天元年(696年)(出自《景龙文馆记》,《旧唐书历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上官婉儿深得李显、韦皇后信任,专秉内政,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上官庭芝追黄门侍郎史水郡公。

上官婉儿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

每次都同时代替李显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

对大臣所作之诗,李显又令她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

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

在那期间,婉儿引领了一代文风。

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

但婉儿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

景龙四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

六月,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才女:唐代篇《上官婉儿》愚雅轩祝您全家幸福、安康:/ 中国古代才女:唐代篇《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婉儿生平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公元664年-公元710年),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孙女,德元年(664),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

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仪凤二年(677),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着文。

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

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

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

从通天元年(696)(出自《景龙文馆记》,《旧唐书》为圣历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以后,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二年,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景龙元年(707)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

”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

太子兵败被杀。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

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

对大臣所作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

中宗派人又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

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官员任意出入。

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与他们交接往来,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职。

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

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景龙四年(710),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

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

七月,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

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刘幽求拿着遗诏在李隆基处为其说项,但李隆基不许,杀上官婉儿于旗下。

开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

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两朝专美上官婉儿一生跌宕起伏,与武后、中宗相始终。

其门第高贵,却身世坎坷。

出生当年,祖父上官仪因议论武后的废立而获罪被杀,其父庭芝从死,婉儿随母配入掖庭。

上官婉儿天资聪敏,少年时代就在宫廷脱颖而出,《景龙文馆记》记载:(婉儿)年十四,聪达敏识,才华无比。

天后闻而试之,援笔立成,皆如宿构。

上官婉儿不仅有文词,而且明习吏事,逐渐获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得以参与奏章的批复和政令的拟定,成为武周王朝的政治核心。

《景龙文馆记》记载:自通天后,建( 逮) 景龙前,恒掌宸翰。

其军国谋猷,杀生大柄,多其决。

显然已达到政治上的巅峰状态。

中宗李显复位之后,亟需借重上官婉儿的政治才干,又令专掌制命,深被信任,寻拜为昭容。

昭容为九嫔之一,当时在后宫地位仅在皇后之下,上官婉儿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其政治地位又非武则天时代所能比拟。

按照惯例,朝廷文告均由名儒学士草拟。

《旧唐书》职官志记载:武德、贞观时,有温大雅、魏征、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褚遂良。

永徽后,有许敬宗、上官仪,皆召入禁中驱使,未有名目。

乾封中,刘懿之、刘禕之、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皆以文词召入待诏,常于北门候进止,时号北门学士。

天后时,苏味道、韦承庆,皆待诏禁中。

中宗时,上官昭容独当书诏之任。

上列诸人,均为朝廷重臣,一代文宗。

与之相比,上官婉儿以一人之力,批复四方的表奏和草拟朝廷的政令,其政治才干和文学修养由此可见一斑。

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婉儿度过了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的危机后,更致力于辅佐朝政。

设立修文馆,“盛引当朝词学之臣”,是相当富有政治智慧的手段。

《大唐新语》记其“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

说穿了搜英猎俊主要是为了扩充自己的政治力量,然而此举对促成中宗朝宫廷诗创作日益繁盛的局面的形成功不可没。

《景龙文馆记》这样评价婉儿“至幽求英俊,郁兴辞藻,国有好文之士,朝无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

借助显赫的政治地位,通天元年之后的宫廷文坛上官婉儿成为拥有绝对大权者。

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云“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嘉猷令范,代罕得闻,庶姬后学,鸣呼何仰”。

“两朝专美”一词形容上官婉儿在武后和中宗朝的显赫地位,实不为过。

才华绝代上官婉儿自幼聪慧,《新唐书》本传载其年十四,就因才华横溢而得到武后的重视。

她才思敏捷,常常代帝后、长宁、安乐两位公主同时赋诗,且能做到“众篇并作而采丽益新”。

她的诗歌创作,既有对“上官体”形式技巧的继承,更在诗歌的题材范围、抒情特征及格调气度等方面对此前的宫廷诗有所超越,从而为诗歌从初唐宫廷诗的歌功颂德、绮错婉媚迈向波澜壮阔、尽善尽美的盛唐之音,跨出了重要一步。

《龙城录》下《异人录》对上官婉儿的诗歌有“绝丽”之评,这位才华绝代而创作丰赡的诗人,唐玄宗曾下令汇集她的诗文,撰成《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二十卷,诏燕国公张说题篇,惜已散轶。

《全唐诗》中现存诗三十二首,按内容可分为三类:抒情述怀、应制奉和、出游纪胜。

婉儿之作【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上官昭容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上官昭容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彩书怨】上官昭容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驾幸三会寺应制】上官昭容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上官昭容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鸾旂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

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上官昭容(略)婉儿之死虽然上官婉儿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周旋在武、韦、李等各大政治势力之间,并借此掌握国家大权,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昭容,没有自己的势力,朝堂上的风起云涌也让她疲于应付。

710年5月,中宗突然死亡,这让上官婉儿感到了危机。

韦后意欲独掌大权,让婉儿起草一份遗诏,第一,让十六岁的李重茂接班当皇帝;第二,让韦皇后辅政,就像当年的武则天一样,裁决军国大事。

但婉儿并不认为韦后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大局,李唐皇族的力量依然相当强大,李重俊的政变已经给了她足够的警示。

于是婉儿联络了太平公主,此时的太平公主在朝堂中已是举足轻重,她也乐意与婉儿合作,于是二人连夜起草好了一份遗诏。

遗诏重点内容一共三条。

第一条: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第二条:韦皇后知政事;第三条:相王李旦参谋政事。

然而韦后并不满意,她准备效法武则天当皇帝,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这无疑令李唐皇室感受了巨大的危机,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决定先下手为强。

7月21日,李隆基引兵杀入内宫,声称“韦氏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大部羽林军临阵倒戈,韦氏一党来不及反应,尽数被杀,史称“唐隆政变”。

而与韦后关系过密的上官婉儿也在诛杀之列,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深知其左右摇摆,此时若放过,定后悔无及,遂斩于旗下。

其实上官婉儿在政变中计划十分周密,她早早就联络了太平公主。

然而她没有算到引兵攻入宫中是英武果敢的李隆基,李隆基虽与太平公主一起对付韦后,但二人实则各怀心事。

此外,婉儿一次又一次地在政治斗争中左右逢源,固然说明她心思的聪明,但也暴露了她政治道德的弱点,她是一个没有任何政治节操和政治立场的人。

所以,在这次政变中婉儿聪明反被聪明误,她手中的遗诏非但没有成为救命稻草,反倒成了刺向她自己的一把利剑。

史书评价[全唐文·张说文集] 部份翻译:古代有女史官记载功过,有女尚书参与朝政,上官昭容两样都擅长,日理万机,不断接见官员,应付自如。

汉朝的班媛,晋朝的左嫔,都是有名的才女,上官昭容的文章不输于她们,辅佐的功劳却不是她们能比的,昭容高高在上,大权在握,她提出的治国方法,都非常经典,这些好的治国方案在历代都少有听说。

她的学问,实在令人敬仰。

但是女皇拥有全国的疆土,操控所有人的生命,女皇高兴就下令奖赏,生气下令就杀人,千里之外流血成河,百姓的平安或灾难,都由女皇的心情决定,要让女皇听得进谏言,该有多难。

女皇猜疑有势力的人,隔阂官低卑微的人,亲近的人都在奉承,不够亲近而忠心的人让女皇生气。

只有上官昭容能委婉的引导女皇做出公正的载决。

所以上官昭容游览名山的意兴,杀伐决断的威严,奢侈,享乐的姿态全被人们遗忘,留下的只有她风雅的文章和诗风。

人们都说上官昭容是块美玉,公正公平,光明磊落得辅佐女皇,用尽一切方式让女皇做出公平的决策,女皇有如神助,上官昭容超乎常人的智慧,有如祥瑞,令国家振兴繁荣,怎么能说她的品德不美好?镇国太平公主,才华盖世,曾经和上官昭容一起出游,时光流逝,物在人亡。

为了怀念昭容,皇上让史臣收集上官昭容的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