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站起来 站起来》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站起来站起来》4 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站起来站起来》4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基本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学会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美术表现和创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积极态度,以及团结合作、乐于分享的美好品质。
教学内容1. 物体站立的表现: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绘画使物体呈现出站立的姿态,例如画一个站立的小人。
2. 线条与形状的运用:学生将练习使用直线、曲线等线条和圆形、方形等形状来构成画面。
3. 色彩的搭配:学生将探索如何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物体的特征,如使用暖色表现阳光下的物体。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使物体呈现出站立的姿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三维的物体用二维的绘画表现出来,同时保持画面的和谐与美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站立的物体模型或图片,如站立的小人偶绘画示范视频或PPT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站立的小人偶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新授:展示绘画示范视频或PPT,讲解如何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物体的站立姿态。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尝试绘制一个站立的物体,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主题:15站起来站起来重点:线条、形状、色彩难点:三维转二维表现示例:站立的小人偶绘画步骤作业设计绘制一幅自己想象中的站立的物体,要求使用至少三种颜色。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使物体呈现出站立的姿态?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改进?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的内容,以便在下一课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此文档共包含2000字以内的内容,按照您提供的进行了详细的教案设计。
苏少版(2012)美术一上《站起来 站起来》教案
15《站起来站起来》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探究学习和创作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站起来”的简单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等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1.启发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纸“站起来”,追求形象的趣味性。
2.创造新的“站起来的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范作、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老师带来很多美丽的小纸片,它们不愿意一直躺着,都想站起来和同学们一起玩,请大家想办法,让它们站起来。
(出示课题前半部分“站起来”)要求:用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2.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让纸片站起来。
二、探索研究1.教师挑选部分由代表性的作业,上台展示小结“站起来”的方法(板书:折一折、卷一卷、剪一剪)(学生没想到的方法可以再启发)2.小纸片们都站起来了,可它们觉得自己还不够有趣,不够好看,我想为它们打扮一下。
(1)教师示范在对折的纸上画汽车,再剪下来。
强调剪的时候留一边不要剪。
学生说说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来打扮小纸片的。
(2)教师示范将卷的纸粘贴成公鸡。
学生说说老师用了什么方法。
(3)教师出示波浪形的纸和雪地范画。
学生说说老师是用了哪些方法将纸变成画的。
3.小结方法:老师用了哪些方法让站起来的纸片变成了有趣的画?(板书:“站起来”画、剪、贴)4.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站起来的作品,大家仔细观察,你有没有发现与众不同的方法?将你觉得最有创意的作品推荐给大家。
分发范例作品,学生小组内讨论研究。
学生思考后汇报。
三.学生创作1.看了这么多小纸片变成了有趣的画,你的小纸片也着急了,你想想,能将你的小纸片变成什么?怎么变呢?2.作业要求:用画画、剪剪、贴贴的方法将已经站起来的纸片变成有趣的画。
四.展示评价1.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有创意的作品,及时展示。
制作完成后,对制作方法新颖的重点讲解,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
教案名称: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站起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单膝跪立、挺胸抬头等站立的姿态,提高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激发学生表现生活中美好形象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块表现动态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单膝跪立、挺胸抬头等站立的姿态。
2. 运用线条和色块表现动态的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单膝跪立、挺胸抬头等站立的姿态,运用线条和色块表现动态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动态人物形象的刻画,色彩的搭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站立的姿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形象。
2. 讲解:讲解单膝跪立、挺胸抬头等站立的姿态,示范绘画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每人画一个动态的人物形象,注意刻画细节。
4. 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块表现动态的人物形象,注意色彩的搭配。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单膝跪立、挺胸抬头等站立的姿态。
2. 运用线条和色块表现动态的人物形象。
3. 色彩的搭配。
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站立姿态,画一幅动态的人物形象。
2. 尝试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现出站立的人物形象。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站立姿态,培养学生表现生活中美好形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块表现动态的人物形象,注重色彩的搭配。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站立姿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绘画技能和审美情趣方面得到了提高。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理解和掌握站立的姿态和动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绘站立的姿态。
2. 创作一幅以“站起来”为主题的画作。
3. 评价和分享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理解站立的姿态,创作一幅以“站起来”为主题的画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表达站立的姿态和动态,如何创新地表现主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图片、教学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站立的姿态。
2. 讲解:教师讲解站立的姿态和动态,以及如何创作一幅以“站起来”为主题的画作。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创作一幅以“站起来”为主题的画作。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创作练习。
5. 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反馈和建议。
6.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板书设计1. 站起来站起来2. 重点:站立的姿态和动态3. 难点:如何准确地表达站立的姿态和动态,如何创新地表现主题4. 示例:教师示范的作品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创作一幅以“站起来”为主题的画作。
2. 作业要求:要求作品能够准确地表达站立的姿态和动态,有一定的创新性。
3. 作业提交:学生将作品交给教师,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站立的姿态和动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创作出了有创意的作品。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讲解、示范、练习和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引入在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使用故事、游戏或者简短的互动活动来让学生思考“站起来”的意义。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5站起来站起来》4 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 《15站起来站起来》4 苏少版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天空中的大小规律,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水平,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天空中的大小规律并应用到绘画实践中。
2.熟悉使用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掌握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要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绘画实践,表现自己对天空大小规律的理解。
2.能够运用所学绘画知识,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
3.能够欣赏美术作品,理解其中寓意和情感。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促进情感认知和人格发展。
3.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学内容1. 教学材料1.颜料、画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2.照片或书籍,展示天空中各种事物的大小关系,如太阳、云朵、鸟类等。
2.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向学生介绍天空中出现的事物并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知识讲解:讲解绘画知识,如颜色搭配、构图等,并特别强调大小规律的应用。
3.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绘画知识,通过画画的方式表现出对大小规律的理解。
4.作品展示: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分享和讨论,加深对美术作品鉴赏的理解。
5.总结回顾:通过教师点拨,帮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展示艺术作品的创作之美。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教学法本次教学将任务设置在调动学生积极性、观察和思考问题上。
教师发现学生思考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绘图的方式解决问题,并通过任务反馈,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天空中的事物,并通过绘画的方式体验和表现出对大小规律的理解。
通过教学让学生建立对世界的感知和认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艺术表现力。
3. 合作式学习法教师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交流和探讨,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接受反馈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
教案名称: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站起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彩表现物体的站立姿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绘画物体站立姿态的基本技巧。
2.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站立姿态的观察和描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富有特色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绘画物体站立姿态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富有特色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投影仪、绘画教材、绘画示范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色铅笔、橡皮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站立姿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站立姿态的各种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彩示范如何绘画物体的站立姿态。
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把握物体的比例、线条的流畅性等。
3.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主选择一个物体,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其站立姿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绘画物体站立姿态的基本技巧2. 观察与表现3. 想象与创造七、作业设计课后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站立姿态,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二天课堂上分享作品,互相评价。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描绘物体站立姿态,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富有特色的作品。
同时,课堂上的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苏少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站起来站起来》教案设计
《站起来站起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体的概念,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2.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立体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立体,立体与平面的区别。
2. 立体造型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立体物体,学习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
3. 创作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立体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立体的概念和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出有创意的立体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牙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立体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立体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立体物体,学习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制作立体作品的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4.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站起来站起来》2. 课题:立体造型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立体物体,尝试用简单的手法进行创作。
2. 家长协助拍摄学生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至班级群,进行分享和交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课内容在新课内容环节,教师应注重讲解立体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站起来 站起来-苏少版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教学背景本次美术教学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主题为“站起来站起来”。
作为一年级美术教学的第一堂课,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立体、认识体、认识自我,让孩子们在美术课上开始感受立体事物及其特征,从而开启他们的感性认识之门。
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美术领域上获得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美术兴趣和想象力,以及从小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1.认识直线、曲线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感知和认识不同体现立体、几何图形、垂直和水平。
3.发展学生的绘画技能和空间感知能力。
4.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想象力。
5.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出示相关图片,例如图片中的房子、椅子、桌子、三角形、正方形等,并提问:“这些东西看起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他们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品的特点和立体性。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对学习产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几何图形的面积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并引导学生发现直线、曲线、平面与立体的不同。
例举房子、椅子、桌子等物品,切入立体的讲解;例如桌子的四条腿、面对着人的一面和靠墙的一面不同等。
教师可通过适当运用语言和身体语言,增强学生对立体的感知和理解。
第三步:教学活动1.认识直线、曲线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出示各种图形,例如: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等,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直线和曲线。
接着,让学生在白纸上随意用铅笔画直线、曲线,并让同学猜测画的是哪种线条。
2.感知和认识不同体现立体、几何图形、垂直和水平。
教师出示不同体现立体、几何图形、垂直和水平的图片,例如房子、椅子、桌子等,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
3.发展学生的绘画技能和空间感知能力。
教师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几何图形并涂色,提醒学生注意涂色的效果和色彩的配搭。
4.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想象力。
一年级上册美术《站起来站起来》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美术《站起来站起来》教学设计15、站起来站起来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了解和掌握让纸片“站起来”的简单方法和原理。
3、通过折折、剪剪等方法,改变纸的形状,做出有趣的形象。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纸“站起来”,追求形象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创造新的“站起来”的方法。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铅画纸、卡纸、绘画工具、课件等。
预习要求1、预习课本内容。
2、准备好彩色卡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查看学生工具准备情况,根据学生所带学习用具,分成若干小组,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复习回顾前面的知识,总结其特点,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二、精讲探究1、问:小朋友们,你们的桌子上都躺着一张纸,你能让它站起来吗?可以互相讨论、试着做。
相互讨论,试着做,让自己桌上的纸站起来。
2、教师示范一些站起来的方法。
观看教师示范。
3、问:现在你知道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让纸站起来了吗?总结让纸站起来的方法:折,卷……4、课件展示图片:将纸这样折、卷,作品就能站起来。
不信你试试。
5、教师示范并提问:这个折起来的形象看起来像什么?教师用剪刀剪之后,问:现在它又像什么?上色,添加人物之后,再问:看,这个小朋友玩得多带劲啊!边观看教师做,边认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
了解、学习纸站起来的方法。
6、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使形象生动起来呢?可以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使形象生动起来的方法。
7、欣赏书中范作。
问:书中的作品站起来的方法和形状一样吗?是不是同样的站法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一样的呢?三、练习展评1、布置作业:用一个你最喜欢的站起来的方法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要求在做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是画好再剪,还是剪好再画?是折好了再剪,还是剪好了再折?边认真作业,边在实践中思考问题。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3、展评学生作业:把作业放在一起进行评价和展示,评出最佳制作奖和创意奖,以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一年级美术上册 站起来 站起来教案1 苏少版
站起来站起来一、教材分析这是一堂基础纸工课,以有趣、浅显的纸工教学内容来作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途径,为以后的纸工教学作铺垫。
学生通过趣味性的折折,剪剪,贴贴,画画活动,对纸的性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学习,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三部分展示:一、了解怎样才能站起来;二、通过作品,展示纸能站起来的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不断创造纸“站起来”的新方法;三、展示一种折法的多种趣味性。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站起来”的简单方法和原理。
3.让学生通过折折剪剪等方法,改变纸的形状,做出有趣的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折,卷,剪等手法,使纸作品站起来。
难点: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纸“站起来”追求形象的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剪刀,双面胶,卡纸,示范作品若干。
学生:剪刀,双面胶,卡纸,色笔。
教学方法尝试探究为主,欣赏,讨论为辅。
教学思路1.尝试与体验a.介绍一位新朋友,画在卡纸上的小兔,他长的可结实了,还是个运动高手呢!先在卡纸上画出活泼可爱的小兔,然后把它剪下来,在剪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最后卷贴。
瞧!小兔就变成一个运动健将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兔是用什么方法站起来的呢?(找一找)画在纸上的东西都躺着,多没劲,伙伴们,都站起来,跟我一起做运动吧.小兔的本领可真大,可是卡纸宝宝听了,可着急了,我们怎样才能站起来呢?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卡纸宝宝站起来吗?(生生互动,交流纸站起来的方法)b老师这儿也有几张卡纸宝宝,魔术师让他们站了起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欣赏的时候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魔术师用了哪些方法让他们站起来的。
魔术师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有剪、卷、折、撕、贴等等,这么多方法组合起来使用,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呢。
2.探究与创作引导想象,启发学生通过折折、剪剪、贴贴、画画,增强形象的趣味性。
师示范,这两张折好的卡纸象什么呢?学生做出各种想像回答。
美术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5课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
美术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5课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一. 教材分析《第15课站起来站起来》是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绘动物站起来的动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动物站起来的图片,以及一些绘画技巧和方法,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站起来的动态,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描绘出动物的形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站起来的动态,运用绘画技巧和方法描绘出动物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对动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站起来的动态,运用绘画技巧和方法描绘出动物的形象。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动物站起来的动态进行观察和描绘,以及对绘画技巧和方法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动物站起来的图片,提供绘画技巧和方法的示范,以及提供绘画材料和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动物站起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本课的主题。
2.讲解与示范:讲解动物站起来的动态观察方法,示范绘画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与指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教师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欣赏和学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站起来站起来》、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站起来站起来 教学设计 苏少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一册美术教案
苏教版美术教材第一册第十五课《站起来,站起来》教学目标:情意:在游戏式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动手操作能力。
认知:通过欣赏“站起来”的作品,了解简单的美学原理并掌握由平面到立体的简单方法。
操作:通过折折剪剪等方法,改变纸的形状结构,做出有趣的立体动物形象。
教学重点:尝试多种“站起来”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简单的美学原理并掌握由平面到立体的简单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范画、绘画工具、纸工用品(剪刀、彩纸、胶棒等)。
作业要求:用绘画、剪贴的方法制作一~二个站立姿态的动物。
教学过程:一、感知与体验1、教师出示一张平面的白纸,请学生摸一摸,说一说它是否平整?怎样可以让它变得立体?2、,教师对学生介绍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板书:(方法)卷、折、插;(课题)站起来,站起来3、这种由平面到立体的创意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应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精妙的设计。
4、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他们美在哪里?5、教师分别利用卷、折、插等方法,将课前绘制的平面动物变为立体动物。
6、欣赏更多的立体直立动物图片。
二、创作与表现1、启发指导,构思创作。
①想一想:谁会站起来?②画一画:它要站起来…③做一做:它站起来啦!2、练习制作,巡视指导。
三、反思与评价1、教师布置展台,学生将作业置放于展示台上,师生共同评价。
2、小游戏:蚂蚁爬圈。
3、欣赏更多由平面到立体的艺术品、日用品。
课后拓展:1、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适宜此种“概念性”的艺术表现方法?2、为自己的家居设计物品?。
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第15课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
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第15课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站立的姿势和动作,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站立的动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提高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主题:站起来站起来2. 内容: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站立的姿势和动作,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站立的动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并理解站立的姿势和动作,运用绘画语言表现站立的动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站立的动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画、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站立的姿势和动作。
2. 讲解:讲解站立的姿势和动作,分析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现站立的动态。
3. 示范: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站立的动态。
4. 实践: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站起来站起来2. 内容:站立的姿势和动作、绘画语言表现站立的动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站立的动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求构图合理,线条流畅,色彩鲜明。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站立的姿势和动作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绘画语言表现站立的动态。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提高了绘画技能。
3. 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本课中,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人们站立的短视频,例如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早操、运动员在比赛中起跑、人们在工作中的站立姿势等,引导学生关注站立的姿势和动作。
第十五课 站起来 站起来-苏少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十五课站起来站起来-苏少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材背景•课程名称:美术•年级:一年级上册•教材版本:苏少2011版•课时:第十五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和位置。
2.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不同站姿对身体的影响。
3.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身体姿势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身体姿势的正确性。
2.通过比较不同站姿对身体的影响,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姿。
教学内容1.引入:“同学们,你们平时站的时候都是怎么站的呢?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张图片。
(出示图片)我们观察一下,这两个人怎么站的不一样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发现问题:“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两个人站的不一样,造成了什么不同的效果呢?我们来看一下。
”3.理解问题:“同学们看到了吗?站的不同,就会让身体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究竟什么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呢?”4.模仿练习:“现在,我们大家都站起来,让我看看你们最基本的站姿是什么样的。
”5.分组活动:“现在我们分成两组,每组在教室里找一个全身镜。
一组的同学都站成正确的站姿,另一组的同学站成错误的站姿。
另一组的同学要观察一下,记住不正确的站姿对身体的影响,最后把错误的地方告诉站对的同学。
”6.对比观察:“同学们观察一下,两组同学站的有什么不同呢?哪一组的同学站的更加舒服,身体看起来健康吗?”7.总结:把正确的站姿列出来,并让学生一起记忆。
教学方法1.观察法2.对比法3.模仿法4.活动法教学工具1.图片2.镜子课堂反思•教师在引入环节的提问方式应该更具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分组活动时应指导学生互相交流,积极记录得到的反馈。
•在总结环节应揭示正确站姿的重要性,并适当加入实例展示。
总结站姿的正确性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这一课教会了学生正确的站姿,注重锻炼。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站立姿势,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3. 通过观察和模仿,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人体基本比例的认识。
2. 站立姿势的观察和模仿。
3. 简单的人体线条画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人体基本比例的掌握。
2. 站立姿势的观察和模仿。
3. 简单的人体线条画的创作。
难点:1. 人体比例的准确把握。
2. 站立姿势的细节描绘。
3. 线条画的创作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模型、画纸、画笔、颜料。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站立的人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站立姿势有初步的认识。
2. 新知识学习:讲解人体基本比例,让学生通过观察人体模型,理解并掌握人体比例。
3. 实践操作:让学生模仿站立姿势,并尝试用线条描绘出来。
4.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作一幅简单的人体线条画。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2. 人体基本比例3. 站立姿势的观察和模仿4. 简单的人体线条画创作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站立姿势,并尝试用线条描绘出来。
2. 学生需要提交一幅自己创作的人体线条画。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观察和模仿站立姿势方面有很大的兴趣,但在准确把握人体比例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观察力和细节描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体比例。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人体比例的准确把握”。
人体比例的准确把握人体比例是美术创作中的基础,尤其是在人物画中,准确的人体比例能够使作品更加真实和生动。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人体比例是一项挑战,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苏少版美术一上《站起来 站起来》教学设计
●谁的纸“站”得还很特别呢?
●谁的纸没有“站起来”呢?
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折一折,卷一卷,纸就能“站起来”!
●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动脑筋,让纸“站起来站起来”。
设计意图: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引起儿童的“问题意识”。让儿童自主选材,在反反复复的成功、失败、又成功的尝试中,发现纸张是可以站起来的,儿童自然会有兴趣去追求“纸张还能怎么站呢?站起来又能变什么呢?”所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方式、手段:
讨论法、观察思考法、赏析法、示范法、讲演法。
教师准备:
各类纸张若干、剪刀、胶、颜色、范例。
学生准备:
各类纸张若干、剪刀、胶、颜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尝试,让儿童了解不同纸张的不同性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儿童学会让纸张“站起来”的基本方法,创造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儿童学会思考、实践动手的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的设计,简洁、实用又具有美感,引入教学可以启发儿童的思考和想象。本课让儿童从手工制作中最基本的折、剪、贴、画的方法开始,了解纸张“站起来”的可能性,探究纸张“站起来”的新方法,鼓励儿童做出“站起来”的新形象,来体验发现的乐趣以及创造与成功的喜悦。
学生情况:
一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又具有强烈的直观性特点。这就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既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是儿童力所及能的。儿童在创作时容易怀疑自己,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教学中经常不断地出现直观形象可以充实儿童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引起儿童足够的兴趣,主动积极参与创作活动
五、拓展——它们站得真神气!
贺卡:“站起来”了!报架:“站起来”了!椅子:“站起来”了!这需要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会思考的头脑,还有一双巧手。相信小朋友,你们也能!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站起来站起来|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站起来|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理解“站起来”的含义,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
2. 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美术技巧,表现“站起来”的形象,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站起来”的含义,让他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站起来”的经历。
2.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简单的美术技巧,如线条、色彩等,表现“站起来”的形象。
3.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以“站起来”为主题的画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站起来”的含义,运用美术技巧表现“站起来”的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技巧表现抽象的概念,如“站起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录音机、音乐CD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播放音乐《站起来》,让学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动作,感受“站起来”的力量。
然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站起来”的经历,让他们理解“站起来”的含义。
2. 教授技巧:通过PPT展示一些以“站起来”为主题的画作,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画作是如何表现“站起来”的形象的。
然后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技巧,表现“站起来”的形象。
3. 创作画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以“站起来”为主题的画作。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4.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画作,其他学生和老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评选出最佳画作,给予奖励。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站起来|苏少版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具与学具准备6.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美术技巧,创作一幅以“站起来”为主题的画作。
2.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画作分享给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感受到“站起来”的力量。
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站起来 站起来》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站起来站起来》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站起来站起来》是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描绘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站立的姿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的基本比例和动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参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学生在人物比例和动态的表现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的基本比例和动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表达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物的基本比例和动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的动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站立姿态,掌握人物的基本比例和动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丰富的图片素材,包括各种站立的人物姿态。
2.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站立的人物姿态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物的动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片中人物的动态,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人物的站立姿态。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描绘人物的站立姿态。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表现自己想象中的站立姿态,可以是对人物的模仿,也可以是自己的创新。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物比例和动态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描绘人物的站立姿态,并尝试创新。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5站起来站起来》4 苏少版
教案名称: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5站起来站起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2. 以《15站起来站起来》为主题,进行创意绘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绘画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学生的个人情感融入绘画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15站起来站起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讲解:讲解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并示范创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15站起来站起来》2. 板书内容:绘画基本技巧(线条、形状、色彩)、创新意识、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以《15站起来站起来》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环节。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15站起来站起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思考。
二、讲解环节讲解环节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的关键环节。
在讲解环节中,教师需要讲解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并示范创作过程。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明了,逻辑的清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站起来站起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了解和掌握让纸片“站起来”的简单方法和原理。
3、通过折折、剪剪等方法,改变纸的形状,做出有趣的形象。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纸“站起来”,追求形象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创造新的“站起来”的方法。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铅画纸、卡纸、绘画工具、课件等。
预习要求
1、预习课本内容。
2、准备好彩色卡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查看学生工具准备情况,根据学生所带学习用具,分成若干小组,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复习回顾前面的知识,总结其特点,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二、精讲探究
1、问:小朋友们,你们的桌子上都躺着一张纸,你能让它站起来吗?可以互相讨论、试着做。
相互讨论,试着做,让自己桌上的纸站起来。
2、教师示范一些站起来的方法。
观看教师示范。
3、问:现在你知道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让纸站起来了吗?
总结让纸站起来的方法:折,卷……
4、课件展示图片:将纸这样折、卷,作品就能站起来。
不信你试试。
5、教师示范并提问:这个折起来的形象看起来像什么?
教师用剪刀剪之后,问:现在它又像什么?
上色,添加人物之后,再问:看,这个小朋友玩得多带劲啊!
边观看教师做,边认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
了解、学习纸站起来的方法。
6、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使形象生动起来呢?可以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使形象生动起来的方法。
7、欣赏书中范作。
问:书中的作品站起来的方法和形状一样吗?是不是同样的站法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一样的呢?
三、练习展评
1、布置作业:用一个你最喜欢的站起来的方法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要求在做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是画好再剪,还是剪好再画?是折好了再剪,还是剪好了再折?
边认真作业,边在实践中思考问题。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3、展评学生作业:把作业放在一起进行评价和展示,评出最佳制作奖和创意奖,以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四、反思拓展
画的作品是平面的,做的作品是立体的,立体的作品和画相结合,就能做出有趣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