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碳纤维加固及粘钢加固施工工艺及技术质量要求
碳纤维加固及粘钢加固施工工艺及技术质量要求一、交底部位XX加固。
二、施工准备1、施工作业环境本次加固工程施工作业在楼层内进行,楼层内无其他交叉作业进行。
2、施工作业条件2.1梁顶两侧楼面泡沫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找平层切除完成。
2.2粘贴碳纤维布范围内的混凝土结构面层上的蜂窝等劣化部位已剔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泡沫混凝土、油污等杂质已经用角摩机除去并露出新面,新面已打磨平整。
2.3转角处圆弧状打磨完成。
2.4混泥土表面粉尘用吹风机和丙酮已清理干净。
2.5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已采用找平胶填补平整。
2.5上述工序经项目部施工部、质检部、技术部汇同监理单位验收合格。
3、材料准备3.1碳纤维布:单向织布高强Ⅰ型,采用300g/㎡,厚度0.167mm。
3.2丙酮:用作提取剂,用来清理混凝土表面的粉尘、灰土等。
3.3胶料:采用A级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安全性检验指标应符合GB50367-2013的规定。
粘贴碳纤维和混凝土的胶粘剂,应采用由配套的底涂、修补/找平胶料、粘接胶料等三种胶粘剂组成,其安全性能均应符合GB50367-2013的规定。
所有胶料打开配好后应在1小时内使用完。
粘接剂应采用碳纤维配套树脂、找平树脂,须有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
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碳纤维布,须有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
4)防火涂料:加固完成的梁上涂抹的防火涂料耐火时间1.5小时。
3、机具准备角磨机、吹风机、滚压机、射钉枪、电焊机、切割机、空压机、铁锤、剪刀等。
三、技术要求及工艺标准:1、施工工艺流程:结构表面处理→涂刷底层树脂→修补整平→粘贴碳纤维布→涂防火涂料→U型钢板箍及钢板压条安装→验收。
2、施工方法:2.1构件基底处理:用切割机将梁顶两侧加固范围(须加固的梁应弹墨斗线明确加固长度)内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分块(约20mm*20mm大小)均匀切割,凿除水泥砂浆找平层及泡沫混泥土层,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轻轻打磨即可,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吹干净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摖拭表面,将其清洗一遍。
碳纤维加固规范
碳纤维加固规范碳纤维加固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加固方法,通过使用碳纤维材料来加固混凝土、钢结构等材料,以提高其强度和承载能力。
然而,为了确保加固效果和施工质量,有必要制定碳纤维加固规范。
以下是一份碳纤维加固规范的示例,内容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加固材料的质量要求、施工方法等。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 审查设计文件,确保设计符合要求,并满足结构加固需求。
2. 清理加固部位,将油污、灰尘等杂物进行清洁。
3. 对加固部位进行检测,了解其承载能力和损伤情况。
4.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加固方法、加固材料选择等。
二、加固材料质量要求1. 碳纤维布的纤维密度、强度等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
2. 粘结剂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抗拉强度。
三、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法1. 确定碳纤维布的覆盖面积和层数,根据加固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2. 清洁加固面,以确保粘结强度,去除有损伤的材料。
3. 在加固面上涂抹均匀的粘结剂,以确保碳纤维布能够粘贴牢固。
4. 将碳纤维布贴在加固面上,用刮刀或滚筒等工具进行压实,使其与基材之间充分粘结。
5. 当碳纤维布完全固化后,进行后续的收尾工作。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1. 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包括对加固材料的质量检测、工艺参数的监测。
2. 加固完成后,进行结构承载能力的测试,以检验加固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对加固工程进行全面的验收,包括施工质量、加固效果等方面。
五、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工地安全,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2. 碳纤维加固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加固过程和效果符合要求。
3.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技术和安全知识。
以上是一份碳纤维加固规范的示例,供参考。
具体的规范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结构碳纤维加固技术施工工法要点
结构碳纤维加固技术施工工法1 前言碳纤维布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粘结材料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以达到对结构及构件加固补强的目的。
碳纤维材料(CFRP)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起步很晚,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开发了此项目,并在全国建筑加固与鉴定第四届学术会议上获奖。
2 特点2。
1高强高效,适用面广,质量易保证。
2。
2施工便捷,工效高,没有湿作业,不需现场固定设施,施工占用场地少。
2。
3耐腐蚀及耐久性能极佳。
2。
4加固修补后,基本不增加原结构自重及原构件尺寸。
3 适用范围3.1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各种结构部位的加固修补,如梁、板、柱、屋架、桥墩、桥梁、筒体、壳体等结构。
3.2基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15。
4 工艺原理加固机理是将碳纤维布采用高性能的环氧类粘结剂粘结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利用碳纤维材料良好的抗拉强度达到增强构件承载能力及刚度的目的。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求工艺流程为卸荷→基底处理→涂底胶→找平→粘贴→保护。
5.1卸荷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卸荷。
5。
2基底处理5。
2。
1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凿除后应用环氧砂浆进行修复。
5.2.2裂缝部位应首先进行封闭处理。
5。
2。
3用混凝土角磨机、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10mm)。
5。
2.4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5.3涂底胶(FP胶)5。
3.1按主剂∶固化剂=2∶1的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弹簧秤计量,电动搅拌器均匀搅拌,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一般情况下1h内用完.5。
3。
2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待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指触干燥为准)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碳纤维及钢梁加固施工方案
碳纤维及钢梁加固施工方案引言:随着建筑物老化和使用年限的增长,一些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有可能受到威胁。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延长,采取加固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碳纤维及钢梁加固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加固方法,本文将介绍碳纤维及钢梁加固施工方案,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1.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碳纤维及钢梁加固之前,需要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结构评估和检查,确定需要加固的部位以及加固的方式。
然后,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时间表,包括施工工艺、工具材料的准备以及团队人员的分配。
2.材料准备:碳纤维加固材料通常由碳纤维布、环氧树脂、粘结剂和表面处理剂等组成。
钢梁加固所需的材料通常为钢板、焊材和螺栓等。
施工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购买所需的材料,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3.表面处理:在进行碳纤维加固之前,需要对加固部位进行表面处理,以保证加固材料的粘结力。
表面处理通常包括清理、除锈、修补和抛光等工序。
对于钢梁加固,需要进行类似的表面处理工作,确保加固材料的粘结强度和稳定性。
4.加固施工:a)碳纤维加固:首先,将碳纤维布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并涂上环氧树脂。
然后,将涂有环氧树脂的碳纤维布粘贴在需要加固的部位上,并采用压铺工具将其固定在原有结构上。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完成整个加固区域。
最后,使用一种特殊的固化剂对碳纤维布进行固化,使其与原有结构形成紧密的粘结。
b)钢梁加固:首先,将钢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切割和焊接,制作成合适大小的加固件。
然后,在需要加固的部位上,使用焊接将加固件与钢梁连接起来。
通过使用螺栓和焊接等方式,确保加固件与钢梁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继续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完成整个加固区域。
总结:碳纤维及钢梁加固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加固方法,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结构评估、制定施工方案和时间表、采购合适的材料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加固材料与原有结构之间的牢固连接。
碳纤维布(CFS)加固混凝土结构工法
FR-E3P:粘贴材料,保证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的 有效粘结及两者的共同工作。
常用胶粘剂及技术性能指标
表5
性能
FP-NS(春秋用) FE-Z(春秋用) FR-E3P(春秋用)
配合比
2:1
2:1
2:1
适用温度(℃) 15-25
碳纤维布(CFS) 加固混凝土结构工法
一、前言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补强一直是建筑物维修
改造中重要的一环,其具体加固方法将直接影 响工程的经济性、施工进度。碳纤维布加固修 补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 利用树脂类粘结材料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 表面,以达到对结构及构件加固补强的目的。 碳纤维材料(CFRP)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的 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起步 很晚,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引进开发了此项目,并在全国建筑加固与 鉴定第四届学术会议上获奖。
(三)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前的再调查报告,对 粘贴碳纤维位置进行定位、放线工作。
(四)基层处理
1.用小锤、錾子等工具清除被加固构件表 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 露出混凝土结构层,用清洗剂或专用清理工具 洗刷干净,清理干燥后用专用结构胶分层填 平。
2.标明裂缝位置,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处 理,一般情况下用环氧树脂对裂缝进行灌缝和 封闭处理。
5.对重点结构的加固施工时,应对碳纤 维布和配套胶粘剂进行现场取样检验。
(七)表面防护
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标准的规 定处理,并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片材之间有 可靠的粘接。当采用抹水泥砂浆作防护时,应 在验收后作粘砂、拉毛处理。
卡本结构碳纤维加固技术施工方法
卡本结构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施工方法一、前言碳纤维布加固技术于国内最早通过的规范是2003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其编号为CECS146:2003,现已经被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代替,其编号为GB 50367-2006。
碳纤维布加固工法是目前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用于桥梁、隧道、建筑物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加固的先进工法,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特点1、自重轻,厚度小,加固补修后,基本不增加原构件的自重和尺寸。
2、高强高效,适用面广,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适用于梁、柱、板、管道和墙体等各种形状的构件,质量易保证。
3、施工便捷,工效高,周期短。
没有湿作业,不需要现场固定设施,施工占用场地少。
4、耐酸、碱化学腐蚀,适用各种恶劣环境,耐久性能好。
5、绿色环保,贮存寿命长。
三、碳纤维加固适用范围◆ 混凝土梁的受弯和受剪加固、板的受弯加固、柱的抗震加固等;◆ 厂房、大厦、校舍、医院及其他工业和民用建筑加固补强;◆ 路桥、水利、核电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加固补强。
四、工艺原理碳纤维布加固原理是将碳纤维布采用高性能的环氧树脂类材料粘贴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利用碳纤维材料良好的抗拉强度达到增强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
五、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工艺流程为:卸荷→基底处理→涂底胶→基面找平→粘贴碳纤维布→防护保护。
1、卸荷。
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卸荷。
2、基底处理(1)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凿除后应用环氧砂浆进行修复。
(2)裂缝部位应首先进行封闭处理。
(3)用混凝土角机、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30mm)。
(4)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涂底胶(1)按主剂∶固化剂=2∶1的质量配比,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弹簧秤计量,电动搅拌器均匀搅拌,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楼板碳纤维加固的施工方法
楼板碳纤维加固的施工方法楼板碳纤维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增强楼板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同时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下面是楼板碳纤维加固的具体施工方法:一、准备工作:1. 清理:首先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将墙壁、顶板等表面杂物等清理干净。
2. 检测:对于要加固的楼板进行彻底的检测,确定出现问题的位置和程度。
3. 标记:在需要加固的位置上用粉笔或者其他方式进行标记,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位。
二、表面处理:1. 抛光:将要加固的楼板表面进行抛光,消除表面的凸起、凹陷和毛刺,以便于施工。
2. 喷砂:对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以增加表面的粗糙度,以便于增加新的粘接层的附着力。
3. 清洗:将表面清洗干净,以保证后续施工工艺的加密。
三、施工工艺:1. 粘接:使用专用的碳纤维带或布将需要加固的区域进行粘接,首先将碳纤维带或布浸泡在环氧树脂中,然后将其粘贴到需要加固的区域上,并用刮刀将其与原有的结构表面平整。
2. 固化:将环氧树脂进行固化处理,以保证碳纤维带或布能够固定在结构表面上。
3. 打磨:将固化后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消除表面的毛刺和其他瑕疵,使其表面光滑。
4. 补漆:在打磨完毕后,在表面进行涂漆处理,使之达到与原有结构表面相匹配的颜色。
四、验收:1. 进行验收:在玻璃钢加固完成后,对其进行验收,检查其加固效果,确保其达到要求。
2. 完成验收:如果验收结果符合要求,即可结束本次施工。
综上,楼板碳纤维加固的施工方法涉及到准备工作、表面处理、施工工艺和验收四个方面。
只有各个环节都做好并得到很好的配合,才能确保加固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有效延长楼板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碳纤维加固设计规范
碳纤维加固设计规范篇一:混凝土结构碳纤维加固规范混凝土结构碳纤维加固规范(本文由:上海鼎峰加固工程整理)利用高强非金属纤维类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具有耐久性好,施工简便,不加大截面,不增加荷载,外形美观等优点,已成功用于多种结构的抗震、抗弯和抗剪加固。
但是,碳纤维加固方法也有其适用范围,本文通过几个工程实例,分析用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其适用性。
1、碳纤维用于抗震加固试验研究表明,用碳纤维材料包裹钢筋混凝土柱,使纤维方向与柱轴线相垂直,可以有效提高柱的延性和承载力,增加其抗震耗能能力[1]。
另外,剪力墙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其破坏形态不外乎受弯延性破坏(中高剪力墙)或受剪脆性破坏(低剪力墙)。
将碳纤维用于加固剪力墙,只要方法适当,也可显著提高其延性和承载力。
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加固是碳纤维材料应用的一个有效领域。
但应指出,用碳纤维对柱或剪力墙进行加固时,由于碳纤维本身属预柔性材料,通过结构胶与被加固结构粘结,这就要求被加固结构混凝土须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才有可能发挥碳纤维的加固效果。
以下以实际工程为例说明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并改善抗震性能的方法。
工程概况和加固方案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验收时发现有 9 根框架柱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致使轴压比过大,无法满足轴压比限值所需的延性要求,对此确定采用碳纤维布对柱进行包裹的加固方案。
其理由一方面是碳纤维的包裹对柱混凝土产生环箍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另一方面,碳纤维对柱的横向约束作用还可显著提高柱在水平荷载下的延性,满足轴压比的延性要求。
加固材料采用美国赫氏单向碳纤维布环氧复合材料。
通过对承载力和延性的计算,对强度较低的 3 根柱采用沿整个柱高范围包裹 3 层碳纤维布的方案,对其他 6 根柱采用沿整个柱高度范围内包裹 2 层碳纤维布的方案。
加固承载力和延性分析经碳纤维加固后,可以显著提高框架柱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1)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1)一、背景介绍随着建筑结构的老化和使用年限的增加,碳纤维加固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结构加固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及其操作流程。
二、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碳纤维加固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结构评估和设计:由结构工程师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和设计,确定加固方案和具体参数。
2. 碳纤维材料准备:准备碳纤维布、环氧树脂等加固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剪裁和预处理。
3. 现场环境准备:清洁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整洁。
4. 施工人员培训: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施工流程和操作规范。
三、碳纤维加固施工流程1. 表面处理将需要加固的结构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油污、灰尘和松散材料,确保碳纤维材料能够充分粘结在结构表面。
2. 粘结底涂在结构表面涂抹适量的环氧树脂底涂,用于增强碳纤维布与结构的粘结性能。
3. 碳纤维材料粘贴将预处理好的碳纤维布覆盖在结构表面,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粘贴,确保覆盖完整,并注意布料之间的重叠区域。
4. 碳纤维布封固待碳纤维布粘贴完毕后,再涂抹一层环氧树脂封固层,用于固定碳纤维布并增加结构整体的强度和耐久性。
5. 后续处理等待环氧树脂干燥固化后,对加固部位进行表面修整和涂装,保证整体的外观和性能。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确保加固效果。
2.注意施工环境温湿度,避免影响环氧树脂的固化效果。
3.施工人员要佩戴好相关防护用具,确保施工安全。
4.碳纤维加固施工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设计方案或操作方法。
五、总结碳纤维加固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结构加固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本文所述的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指导。
碳纤维片材结构加固技术
表 2 底层树脂的性能指标
性能项 目 正拉粘结强度O p) 讧a 性能指标
mz , s且不小于加固混 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 值触
.
度屯
(an) vi
试验方法 规 范规定
试 验 方 法
≥O 3
≥1 O
于加固混凝土 的抗拉强度标 53 . 5
片材加 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C C 6 20 E S4 : 03 1
及 《 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工程施 粘
等级不应低于 el。 0 ( 碳纤维在各构件中加固节点见图 123 6 ) ,、、
4 o
工与验收暂行规定 》 修订本 ) ( 为准 。
( 采用碳纤维 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前 , 1 ) 应
4 设计要点
幅度不宜超过 4 %。 0
( 进 行结 构加 固时宜卸 除结 构上 的活荷 4 )
载 ,否则应考 虑二次受力的影响。
( 在受弯加 固和受剪加 固时 ,被加 固构件 5 )
混凝 土的实际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采用封闭 5
碳纤维加固技术设计 和施工依据以 《 碳纤维 粘贴碳纤维 片材加 固混凝土柱时 ,混凝土 的强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采用碳纤维片材对梁 、板 等受弯构件进 3 )
能力 ,并能有效地提高结构 的强度 ,延性及抗裂 行加 固设计时 ,加 固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提高
性 ,控制裂缝和挠度的继续 发展 ;必要时也可交
叉粘贴单 向纤维片材 。整个 工艺 的关键在于碳纤 维片粘贴 的紧密性与牢 固性 ,以保证与原结构形 成整体 ,共同工作。
约束混凝土对柱抗震加 固,也可用于裂缝修补及 动荷载构件加固、补强及修补 ;其优点是施工灵 活便捷 ,工效高 ,没有湿作业 ,不需现场固定设 施 ,占用场地少 ;耐腐蚀及耐久性能极佳 ;材料
碳纤维片加固混凝土结构及技术规程
碳纤维片加固混凝土结构及技术规程一、引言二、设计原则1.结构是否适合加固:在进行碳纤维片加固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评估和强度计算,确保结构适合进行加固。
2.加固方案选择:在选择加固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受力状况、预期的加固效果和经济性,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碳纤维片材料和加固方法。
3.碳纤维片材料的选择:碳纤维片的选择应考虑其强度、粘结性能、耐久性以及施工性能。
材料应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与混凝土良好地粘结,并能在长期湿热环境下保持稳定性。
4.加固施工方法:加固施工应按照碳纤维片材料的技术要求进行,包括表面处理、胶粘剂的使用、碳纤维片的粘贴和表面涂层等。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施工质量,确保加固效果和质量。
三、设计和施工要求1.设计要求(1)通过对结构的评估和计算,确定加固的位置、数量和尺寸。
(2)进行荷载计算,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对原结构的影响。
(3)加固后的结构应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和设计寿命。
2.施工要求(1)表面处理: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净空,并清除油污和松散物。
如有龟裂或缺损,应用混凝土修补材料进行修复。
(2)胶粘剂的使用:胶粘剂应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搅拌和施工。
施工前应先进行试验,确保胶粘剂的性能和粘接强度符合要求。
(3)碳纤维片的粘贴:碳纤维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剪切和粘贴,使用胶粘剂粘接牢固,并要求碳纤维片之间没有气泡和空隙。
(4)表面涂层:碳纤维片加固后,应涂刷防护涂层,以提高其耐久性和防火性能。
四、验收和质量控制1.验收要求(1)加固后的结构应满足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
(2)加固后的结构应无表面开裂、脱落和漏涂现象。
(3)加固工程的文档、施工日志和应力检测报告等资料应完整齐全。
2.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要求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2)施工中应进行现场检测,包括胶粘剂的施工质量、碳纤维片的粘贴质量和施工温度湿度等。
(3)验收前应进行必要的强度和应力检测,确保加固后的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碳纤维加固技术交底
5.磺纤维布与碳纤维胶为同一品牌,碳纤维胶无需底涂,需提供匹配性认证。结构胶产品可参照图集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选用。
碳纤维加固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碳纤维布:
1.本工程加固选用I级高强度单向织物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大于300g/m2,设计厚度均为0.167mm,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400MPa,受拉弹性模量不小于2.4x105MPa,碳纤维布弯曲强度不小于730MPa,伸长率不小于1.7%。
2.承重结构加固用碳纤维,必须选用聚丙烯腈基(PAN基)12或12k以下的小丝束纤维,严禁使用大丝束纤维,纤维的力学性能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的规定,安全性能指标符合该规范表4.3.3的规定。
3.纤维复合材或板材与环氧树脂胶配套使用时,必须按GB50367第4.3.6条的规定进行适配性检验,检测方法参照GB50728附录D进行提供碳布与结构胶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适配性检验认证报告,碳纤维系统提供“材料安全性鉴定报告”,参照GB50728第3.0.7执行。
4.加固结构胶应通过“耐湿热老化能力”,“耐长期应力作用能力”等检测,所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符合《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中,表4.2.2-3、4.2.2-4、4.2.2-5,4.8.1中I类胶A级的技术要求。严禁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醇酸树脂作为胶粘剂。
筋胶应安全无毒卫生检验认证,严禁使用乙二胺作固化剂,严禁掺用挥发性有害溶剂和非反应性稀释剂。胶体不挥发物含量在99%以上。锚固胶应通过CC-ES抗震相关认证,应具有耐冻融性能相关评估,锚固胶应能提供基于120年使用年限下承载力的第三方报告。
碳纤维布加固修补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
碳纤维布加固修补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主编单位:同济大学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碳纤维布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与修补工程。
为确保该项技术应用的工程质量,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当、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使用功能改变、遭受灾害以及耐久性原因而需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素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修补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加固修补所使用的碳纤维布和胶粘剂,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现行材料标准的规定。
对材料质量发生怀疑时,应进行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1.0.4条碳纤维布加固修补施工的环境温度,应按胶粘剂产品说明要求。
第1.0.5条碳纤维布加固修补施工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防毒等的要求,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执行。
其材料堆放应注意安全防火。
第二章胶粘剂的配置第2.0.1条将原材料按不同配合比称量准确,分别配置底涂胶料、整平胶料及粘结胶料。
先将稀释剂加入聚合物主料内搅拌均匀,再将填料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固化剂,充分搅拌后即可使用。
第2.0.2条配置胶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底涂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整平胶料每次配置量以0.5-1公斤为宜;粘结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
第2.0.3条所有胶料要求于1小时内施工完毕。
第三章施工要求第一节施工操作顺序基底处理1、混凝土表面如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剔除后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复。
2、裂缝部位,如有必要应先进行封闭处理。
3、用混凝土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出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3 10mm)。
4、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涂底胶1、按一定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要点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一、特点1、高强高效:抗拉强度2500~3550MPA,弹性模量2.35×105~5.0×105 MPA 。
2、重量轻,厚度薄:比重1.8g/cm3,每层后0.1~0.2MM,基本不增加加固构件自重及截面尺寸。
3、适用面广:广泛适用于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各种结构类型、结构形状的加固修复荷抗震加固及节点的结构加固。
4、施工便捷:不需大型机具,没有湿作业,无需动火,无需现场固定设施,施工占用场地少,施工工效高。
5、高耐久性:由于不会生绣,非常适合高酸、碱、盐及大气腐蚀环境中使用。
二、适用范围1、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各种结构部位的加固修补,如梁、板、柱、屋架、桥墩、桥梁、筒体,壳体等结构。
2、适用于港口工程和水利水电等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的补强荷抗震加固,特别适合于曲面及节点等复杂形式的结构加固。
3、基层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不低于C15。
4、施工环境温度在5~35℃范围内,相对湿度不大于70%。
三、工艺原理加固机理是将碳纤维布采用高性能的碳纤维配套树脂粘结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利用碳纤维材料良好的抗拉强度达到增强构件承载能力及刚度的目的。
四、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工艺流程:卸荷→基底处理→涂底胶→找平→粘贴→保护2、操作要点:①卸荷加固前对于承受二次荷载的构件不需卸荷,不承受二次荷载的构件必需卸荷,卸荷方式如下:a.对老建筑采用拆除原有的吊顶、墙面装饰、地面面层、设备等方法,以达到卸静荷的目的。
b.对一些不能卸静荷的构件,可采用千斤顶顶升的方式卸荷;对于承受均布荷载的梁,应采用多点均匀顶升;对于有次梁作用的主梁,每根次梁下需设 1 台千斤顶顶升,顶升吨位由设计计算确定。
c.卸活荷载②基底处理a.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凿除后应用环氧砂浆进行修复。
b.裂缝部分如有必要应首先进行封闭或灌浆处理。
c.用混凝土角磨机、砂纸等工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10mm)。
混凝土结构碳纤维加固规范
混凝土结构碳纤维加固规范(本文由:上海鼎峰加固工程整理)利用高强非金属纤维类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具有耐久性好,施工简便,不加大截面,不增加荷载,外形美观等优点,已成功用于多种结构的抗震、抗弯和抗剪加固。
但是,碳纤维加固方法也有其适用范围,本文通过几个工程实例,分析用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其适用性。
1、碳纤维用于抗震加固试验研究表明,用碳纤维材料包裹钢筋混凝土柱,使纤维方向与柱轴线相垂直,可以有效提高柱的延性和承载力,增加其抗震耗能能力[1]。
另外,剪力墙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其破坏形态不外乎受弯延性破坏(中高剪力墙)或受剪脆性破坏(低剪力墙)。
将碳纤维用于加固剪力墙,只要方法适当,也可显著提高其延性和承载力。
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加固是碳纤维材料应用的一个有效领域。
但应指出,用碳纤维对柱或剪力墙进行加固时,由于碳纤维本身属预柔性材料,通过结构胶与被加固结构粘结,这就要求被加固结构混凝土须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才有可能发挥碳纤维的加固效果。
以下以实际工程为例说明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并改善抗震性能的方法。
1.1工程概况和加固方案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验收时发现有9根框架柱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致使轴压比过大,无法满足轴压比限值所需的延性要求,对此确定采用碳纤维布对柱进行包裹的加固方案。
其理由一方面是碳纤维的包裹对柱混凝土产生环箍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另一方面,碳纤维对柱的横向约束作用还可显著提高柱在水平荷载下的延性,满足轴压比的延性要求。
加固材料采用美国赫氏单向碳纤维布环氧复合材料。
通过对承载力和延性的计算,对强度较低的3根柱采用沿整个柱高范围包裹3层碳纤维布的方案,对其他6根柱采用沿整个柱高度范围内包裹2层碳纤维布的方案。
1.2加固承载力和延性分析经碳纤维加固后,可以显著提高框架柱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
原结构为800㎜×800㎜框架柱,层高3.6m。
碳纤维加固技术规程
碳纤维加固技术规程引言:随着工程结构的老化和外力的作用,许多工程结构出现了损伤和裂缝,这给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碳纤维加固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结构中。
本文将从碳纤维加固的原理、加固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等方面,详细介绍碳纤维加固技术的规程。
一、碳纤维加固的原理碳纤维加固是利用高强度的碳纤维增加结构的抗弯、抗剪、抗压能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碳纤维具有质轻、高强度、不易腐蚀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结构的应力,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二、加固材料的选用在进行碳纤维加固时,应选择合适的碳纤维布和粘结剂。
碳纤维布的选择应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加固的需求,一般可选择碳纤维布或碳纤维片材。
粘结剂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材料和工况,一般可选择环氧树脂胶或聚合物水泥浆等。
三、施工工艺碳纤维加固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表面处理、布置碳纤维布、涂布粘结剂、粘贴碳纤维布、压实和养护等步骤。
在进行施工前,应对结构进行彻底的清洁和修复,并确保结构表面干燥、平整。
接下来,将碳纤维布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并涂布粘结剂。
然后,将碳纤维布粘贴到结构表面,并用压实工具进行压实。
最后,进行养护,保证碳纤维加固层的固化和强度发展。
四、验收标准碳纤维加固完成后,应进行验收,以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要求。
验收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粘结强度和加固效果三个方面。
外观质量要求碳纤维布平整、无皱褶和起泡等问题;粘结强度要求与基体结构的粘结牢固,无剥离现象;加固效果要求结构的抗弯、抗剪、抗压能力有所提高。
结论:碳纤维加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加固方法,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在进行碳纤维加固时,应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并按照规范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加固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以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要求。
通过合理应用碳纤维加固技术,可以延长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规范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规范碳纤维材料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补强的加固原理就是采用层压方式,将侵透了树脂粘胶的碳纤维布贴合到钢筋混凝土桥板的底面、梁体或墩柱的表面,并使其与混凝土结合成为一体,从而达到加固混凝土桥梁结构的目的。
其具有以下优点:施工成本低;施工时效便利迅速;施工空间不受限制;补强物形状不受限制;抗酸、碱、腐蚀及不渗透;补强品质易检测。
1、一般要求1-1碳纤维布及配套树脂粘胶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1-2施工前应对桥梁进行全面检查,对施工部位进行确认和统计。
1-3施工过程中,应掌握桥址处历史气象资料和近期的天气预报资料,避开可能突发的灾害性天气,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2、施工工艺2-1 施工工艺框图2-2 各工序具体文字要求2-2-1 施工准备(1)材料检验和试验材料的采购进场必须随或附带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以初步判断该材料是否满足本加固工程的品质要求。
材料进场后应立即抽样送检,待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搭设施工平台可以根据施工现场地形情况,采用竹木钢管支架或其他方式搭设,须注意平台的稳固性和作业高度。
(3)测量放线根据图纸要求,在混凝土表面放线标出粘贴碳纤维布的位置。
(4)准备施工机具本工程使用的机具主要有:砂轮机、搅拌器、称量器、刮刀、滚筒、油刷等。
2-2-2 表面处理(1)用手提沙轮机将混凝土表面层(风化层、污物、浮浆浮块)除去,并打磨至粗骨料出现为止。
(2)打磨完后用高压气枪将粉尘及松动物质清除,并确保其充分干燥,表面平整无灰尘。
(3)若补强施工范围内存在锐利棱角,须将其磨成为1~2cm以上圆弧R角,以免造成应力集中而降低补强效果。
2-2-3 截面修复和整平贴合面(1)钢筋露出部位需做防锈处理。
(2)加固施工范围若有裂缝现象产生,需根据裂缝宽度进行裂缝封闭或灌胶处理。
(3)断面面层上有剥落、孔隙、蜂窝或模板高差的部位需打磨去除或磨平,再用找平树脂进行修复。
(4)配制找平树脂,用灰刀刮抹在不平整的混凝土表面,以消除所有缝隙和不平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