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
大纲
一、积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1.如何正确看待中美关系
2.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面临的挑战
二、对周边外交战略进行顶层设计
1.对周边外交的目标
2.对周边外交的方针
3.对周边外交的基本要求
4.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能力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总的来看,中美关系运行是成功的;中美关系的发展规律是螺旋上升、起伏不定;中美两国必须做到恪守底线,不能因个别事件影响两国关系的大局K02: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


K03:我国周边外交的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K04:对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要求是要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要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要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广交朋友,广结善缘K05:要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能力,做到把握综合性、变动性和规律性
正文
一、积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如何处理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间的关系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难题。

要跳出传统大国对抗和战争的传统逻辑,走出一条国际关系力量配置的新路,对崛起国家而言无疑是事关崛起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

1.如何正确看待中美关系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访美时首次提出中美塑造“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

此行中,习副主席进一步提出中美要构建一种“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这种新型大国关系虽前无古人,但中美两国完全可以本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去探寻。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习近平副主席称要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探索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这说明建立大国新型关系已经上升到国家对外战略的高度。

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庄园会晤中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做出了界定,他说:“新形势下,中美关系要进取、要发展;中美合作要开拓、要创新;中美两国要互尊、要包容。

中美双方要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牢牢把握中美关系正确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然后他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

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

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

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习近平同志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充满信心。

他强调指出:“事在人为。

……第二,40多年双方合作的积累,使两国合作具有很好的基础。

第三,双方建立了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9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机制保障。

第四,双方建立了220多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

中国有近19万学生在美留学,美国有2万多学生在华留学。

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深厚民意基础。

第五,未来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来正确把握中美关系。

总的来看,中美关系运行是成功
的;中美关系的发展规律是螺旋上升、起伏不定;中美两国必须做到恪守底线,不能因个别事件影响两国关系的大局。

我们也要用现实的眼光来正确把握中美关系。

中国综合实力尚不够强大,国家现代化之路还很长,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一个长期稳定、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发展的大目标。

要维护和平的环境,没有与美国的相容关系,是实现不了的。

为中国崛起争取时间和空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应对中美原则分歧和利益冲突要有足够智慧、耐心和信心。

而美国在自然资源、经济、主权货币、科学技术、军事等各方面的实力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2.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面临的挑战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一任期内大张旗鼓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第二任期伊始又信誓旦旦表示推进这一战略不动摇。

然而奥巴马因政府关门而缺席本年度在东亚举行的最重要的两场外交活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和东亚峰会,暴露了当下美国推进其亚太战略所面临的国内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

(1)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冷战时代,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以同盟体系为支撑的亚太霸权秩序,是因为传统安全挑战的突出和美国的军事力量优势。

20世纪90年代美国推动的亚太经济合作风行一时,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美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但如今时移势易,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已非当年。

从安全上看,虽然美国的军事优势尚在,但当今世界已非冷战时代,美国已不能简单地依靠安全逻辑将一些亚太国家纳入麾下,建立涵盖整个亚太的霸权体系。

实际上,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安全上借重美国,经济上借重中国,这种基于国家利益需要的两歧对外关系模式无疑限制了它们的外交政策选择。

从经济上看,美国的经济力量优势也今非昔比,华盛顿塑造地区经济格局的能力大大下降。

从政治上看,美国主导东亚峰会的企图遭遇中国、东盟的抵抗,难以如愿。

(2)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奥巴马政府打着“亚太再平衡”的旗号,在亚太地区与中国的博弈有所得手,但其后果是中美在亚太的竞争态势加剧,地区紧张因素上升。

美国缺乏必要的资源和能力来实施这一战略,也不能指望本地区国家站在美国一边对抗中国,美国还面临着在南海问题上被越南和菲律宾拖入与中国的争端的风险。

该战略不仅没
有促进亚洲的稳定,反而使得本地区局势更加紧张、更容易发生冲突。

更重要的是,奥巴马的亚太战略调整及其所引起的中方的反应加深了中美之间的相互猜疑,不利于地区的稳定。

从长远看,美国承担不起与中国走向对抗的后果。

在经济上,美国越来越依赖中国,中国是美国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市场,也是美国重要的国债购买者,同中国关系恶化有损美国的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

从安全上来讲,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从中亚、南亚到东北亚和东南亚,中国是处理地区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的重要甚至关键的角色,如果美国与中国走向对抗,美国在广袤的亚太地区一些重要的安全利益目标就难以实现。

(3)美国“打安全牌”的局限性
在亚太地区“打安全牌”是美国的强项,然而美国在亚太地区“打安全牌”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当今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与冷战时代不可同日而语,经济发展与合作是亚太发展的主流,各国领导人面临的主要任务不是应对生死存亡的安全挑战,而是如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其次,在亚太“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的格局中,那些安全上借重美国的国家基于自身的全面利益考虑,它们的安全政策不能不受到经济政策的制约。

再次,在美国总体实力相对下降的背景下,美国外交和安全战略面临着维护霸权的雄心与手段不匹配的矛盾。

奥巴马政府要保持在太平洋上的传统军事优势,美国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

然而财政紧缩让美国是否能够“水涨船高”地增加其在亚太的投入是大有疑问的。

二、对周边外交战略进行顶层设计
1.对周边外交的目标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


2.对周边外交的方针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

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

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

3.对周边外交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指出,要从战略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统筹谋划、操作实施能力。

一是要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

二是要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三是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大力宣扬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提倡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探讨“周边安全共同体”;坚持优先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国家间的领土与海洋争端应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双边谈判和平解决,有效防止“第三者插足”;重点开展非传统安全区域合作,逐渐增加对周边安全公共产品的提供,包括联合救灾、跨境河流与国际水域联合护航、专业人员培训等,承担力所能及的“大国责任”。

四是要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广交朋友,广结善缘。

习近平主席说:“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4.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能力
一是把握综合性。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全面把握周边地区形势,要看到中国周边挑战与机遇并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消长,总体趋势与局部问
题并立。

中国周边没有形成敌对的包围圈,中国的发展环境并没有被封死,中国战略运筹的空间依然存在。

尽管我们面临挑战在增多,但这是“爬坡阶段”的必然现象。

中国实力增强了,主动塑造环境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

二是把握变动性。

周边地区形势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如国际力量的对比,霸权主义的新发展等。

要努力做到在变化中把握周边安全环境,在“不变”中看到“变”,做到未雨绸缪。

三是把握规律性。

周边地区环境即使错综复杂,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准确把握大国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科学判断周边地区局势的关键。

只要大国关系不出现重大变化,周边地区的总体发展趋势就会保持稳定。

历史经验表明,一次或者几次偶发事件,不会迅速从根本上改变周边地区的总体趋势。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只有着力把握周边地区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而不盲目“跟风”,才能掌握应对周边形势的主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