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实验一信息系统应用案例检索

(一)实验目的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对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认知甚少,而MIS的概念又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MIS是什么样?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习它?如果不给学生一个直观而深刻印象,势必会给以后的学习造成影响。此项试验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互联网上检索到MIS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感觉到MIS 已经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与企业的管理、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学习MIS的兴趣,增加学习的紧迫感。

(二)实验要求

为保证实验质量,学生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为增大应用案例范围,要求每个学生要找到2个以上的应用案例,并仔细阅读其中的1个案例;

2、信息检索实验时间不少于2学时;

3、对于选中的MIS案例要做好记录,记录其应用概况、用户简况等;

4、对于最终选点的应用案例,要做出主观上的评价。

5、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二体验信息系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际应用并仔细观察了解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图书借阅系统等常见的系统,体验并分析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二)实验要求

为保证实验质量,学生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信息系统应用实践不少于2小时

2、对于系统应用过程要做好记录,记录其最主要的3-5个功能,并进行描

述。

3、结合自己的使用情况对该系统做出评价。

4、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三企业应用信息系统获得回报案例研究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企业实际应用信息系统获得回报情况的研究,了解现阶段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及存在问题。

(二)实验要求

1、收集企业(组织)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获得回报(提高工作效率、生产效

率、客户价值、赢利性、完善企业经营模式等)的1~2个典型案例。

2、结合课堂讲述内容,就一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作简要分析。

3、对于最终选点案例,要做出主观上的评价。

实验四管理信息系统的调查、分析

(一)实验目的

能够正确运用系统分析的过程与方法,结合一个模拟课题,复习、巩固、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知识,提高系统分析实践能力;熟悉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的绘制;树立正确的系统分析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

为保证实验质量,学生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根据所述系统功能需求,开展实地调查或通过Internet查阅相关资料或

结合个人经验,进行系统分析。

2、明确管理业务调查过程和方法,包括小型自选商场的典型组织机构、管

理功能及业务流程。

3、明确数据流程的调查与分析过程,绘制数据流程图,编制数据字典。

4、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完成小型自选商场综合管理系统的系统化分析,提

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5、提交实验报告。

会展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资料

会展业职业经理人证书考试---《会展场馆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系统与会展管理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 “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信息(Information)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是可以通讯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 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按照管理的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信息具有以下性质: 1.事实性。2.时效性。3.不完全性。4.等级性。5.变换性。6.价值性。 数据资料所消除的人们认识上“不确定性”的大小,也就是数据资料中所含信息量的大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一)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系统的特征包括:集合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第二章会展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信息本质特征的定义是: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并可借各种载体加以传递的有用的知识。 信息和数据是信息管理系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二者紧密相连,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按管理信息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2)按管理信息的作用划分,可分为战略计划信息、管理控制信息和作业信息。战略计划信息是指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计划时所依据的信息,既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如企业自身的经营要素和供需变化等;又包括企业的外部信息,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动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1.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通常由三个基本的系统组成:管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以达到人们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要求与目的 (2) 2实习内容 (2) 3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2) 3.1 监测方案的制定 (2) 3.2 实验目的 (2) 3.3 实验方法 (2) 3.4 实验仪器 (3) 3.5 实验操作方法 (3) 3.5.1布点 (3) 的测定 (3) 3.5.2SO 2 3.5.3NO X的测定 (7) 4 TSP的测定 (10) 4.1 滤膜准备 (10) 4.2 采样 (10) 4.3 称重 (10) 4.4 TSP数据处理 (10) 4.5 结果与讨论 (11) 5 空气污染指数(API)的计算 (11) 6 空气质量结果分析 (14) 7 校园噪声监测 (14) 7.1 测量条件 (14) 7.2 监测步骤 (14) 7.3 数据记录 (15) 7.4 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19) 7.5 数据处理与分析 (19) 7.6 校园声环境质量评价 (25) 7.7 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建议 (25) 8 校园空气质量汇总 (25) 9 实习心得 (27)

10 参考文献 (27) 1 实习要求与目的 通过实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性质,任务及在环境保护中所处的地位; 2、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流程,内容; 3、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 的理解与认识; 4、扩大知识面,补充课堂与学校实验室所学习不到的知识与内容; 5、发现自身知识水平的不足,有利以后学习中有目的的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 实习内容 校园环境质量监测。结合水、气、土壤、噪声等校园环境,分组选题,开展监测方案设计,组织课堂讨论,形成实施方案;进行现场采样、现场分析和实验室分析,分析实验数据,编写总结报告,将研究结果在“福建工程学院”校园网站上发布。 本次实习内容: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3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3.1 监测方案的制定 拟订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预处理、采用方法、质量保证等有关内容。 3.2 实验目的 ⑴根据布点采样原则,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布点 ⑵确定正确的采样时间和频率 ⑶掌握测定空气中SO2、NO X和TSP的采样和监测方法 ⑷根据三项污染物测定结果,计算API,并能正确描述空气质量状况 3.3 实验方法 ⑴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⑵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电子科技大学各专业介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1.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理论基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研究各种信息传输、存储、交换、处理、监测与显示等技术和系统,研究近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络与各种媒体处理的人才。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通信领域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分析和运行管理等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设计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计算机通信网、宽带通信网、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技术、接入网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DSP 技术)、ASIC 技术、EDA 技术等。 2.网络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网络工程理论与现代通信理论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研究网络规划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性能分析及网络维护的人才。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2.务面广。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的规划和组网规划、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安全防护和性能分析等网络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管理和教育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设计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DSP

技术)、TCP/IP 协议、软件技术基础宽带通信网、网络互联与路由技术、网络设备原理与技术、网络系统工程、网络规划与网络管理等。 3.物联网。。。资料暂缺 电子工程学院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宽口径电子系统专业,是各发达国家中的热门专业之一,是四川省品牌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个性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内高级技术人才。 有以下四个各具特色的培养方向: 电子工程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的一般方法,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 信息工程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信息系统中图像和语音信息的采集、存贮、处理、控制、识别等技术。 遥测遥控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制导与控制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测控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工程设计与计算、检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集成电路方向: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 ①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②对校园的空气环境定期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③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2.空气环境监测调查和资料收集: 空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内各种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空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①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主要调查校园内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数量、燃料种类和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方式等,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可按表1的方式进行调查。 表1 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 ②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调查:一般大学校园位于交通干线旁,有的交通干线还穿越大学校园,因此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主要调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NO X、CO、烟尘等污染物。调查形式如表7所示。

③气象资料收集:主要收集校园所在地气象站(台)近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 速、气温、气压、降水量、相对湿度等,具体调查内容如表3所示。 3.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筛选: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1996)和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筛选监测项目,高等学校一般无特征污染物排放,结合空气污染源调查结果,可选 TSP、PM10、SO2、NO X、CO等作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 3.1 必测项目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报告.

理工大学环境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校园环境空气质量测定 姓名: 学号:201 班级:环境工程卓越132 组号:第一组 实验日期:2015-11-26 指导教师:邓春玲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根据布点采样原则,选择适宜方法进行布点,确定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掌握测定空气中的SO2、NOx、PM10的采样和监测方法。 2.根据三项污染物监测结果,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描述空气质量状况。 3.预习教材第三章中的相关内容,掌握环境监测理论和实验环节,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环境监测方案 2.1监测资料的收集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呈贡区空气质量常年保持良好及以上,极少出现轻度或重度污染状况,在全市空气质量排行榜中始终占据前两席。整体空气质量呈现良好态势。 2.2 理工大学呈区南片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图 监测地点如图为恬园七个地点,分别是:学生宿舍I,食堂,交通学院,环工学院,学生宿舍2,农工学院,化工学院。人口分布于楼内,街道,大约在1.1万人。车辆(轿车,摩托车)流量在2000辆左右,测量天气为雨天。

大学呈贡校区 南片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图 监测点○1:学生宿舍2;监测点○2:食堂监测○3:环工学院监测 ○4:交通学院; 图1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南片区平面图 本次监测数据取自监测点○1:学生宿舍2; 2.3监测因子 SO2、NOx、PM10 2.4采样时间和频率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SO2、NOx日平均值的数值有效性规定为: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PM10日平均值有效性规 定为: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本次实验考虑以教学为主,根据 实际情况每日采样时间调整为3h。 2015年11月26日 (1)8:30 到达监测点(2)9:15-10:00 第一时段

(完整word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讲义

《信息论》 讲义 204教研室 2005年11月

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离散信源及其信息测度第三章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第四章无失真信源编码 第五章有噪信道编码

第一章 绪论 信息论——人们在长期通信工程的实践中,由通信技术与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相结合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奠基人——香农 1948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为信息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1.1 信息的概念 人类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接收、传递、处理和利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如:“结绳记事”、“烽火告警”,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什么是信息?——信息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信息与“消息”、“情报”、“知识”、“情况”等的区别: “情报”——人们对于某个特定对象所见、所闻、所理解而产生的知识。是一类特定的信息。 “知识”——人们根据某种目的,从自然界收集得来的数据中,整理、概括、提取得到的有价值的、人们所需的信息。是一种具有普遍和概括性质的高层次的信息。 “消息”——以文字、符号、数据、语言、音符、图片、图像等能够被人们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形式,表达客观物质运动和主观思维活动的状态。 消息包含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信号”——消息的运载工具。 香农从研究通信系统传输的实质出发,对信息作了科学的定义,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描述。 收信者: 收到消息前,发送者发送的消息——1、描述的是何种事物运动状态的具体消息;2、描述的是这种消息还是那种消息;3、若存在干扰,所得消息是否正确与可靠。 存在“不知”、“不确定”或“疑问” 收到消息后,知道消息的具体内容,原先的“不知”、“不确定”或“疑问”消除或部分消除了。 消息传递过程——从不知到知的过程;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从不确定到部分确定或全部确定的过程。 通信过程——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 不确定性的消除,就获得了信息。 若原先不确定性全部消除了,就获得了全部的消息;若消除了部分不确定性,就获得了部分信息;若原先不确定性没有任何消除,就没有获得任何消息。 信息——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的描述。 通信的结果——消除或部分消除不确定性而获得信息。 信息如何测度? 信息量与不确定性消除的程度有关。消除了多少不确定性,就获得了多少信息量。 不确定性——随机性——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样本空间——所有可能选择的消息的集合。 概率空间——样本空间和它的概率测度。],[P X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首都师大学空气环境监测案 院系: 姓名: 学号: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法、分析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法。 2、对校园的空气环境进行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3、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4、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背景介绍 1、学校简介 首都师大学本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具体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附近车流量较大。学校占地约1,500亩,建筑总面积约63万平米。学生总数29,632人。

2、学校功能区分布 人口密集分布区主要有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操场,餐厅,宿舍及校医院。具体功能区分布见下图: 3、空气环境资料收集: 空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各种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空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1)气象资料收集: 主要收集校园所在地气象站(台)近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速、 气温、气压、降水量、相对湿度等,具体调查容如表1所示。 表1 气象资料调查

2)校园边空气污染源调查: 一般大学校园位于交通干线旁,有的交通干线还穿越大学校园,因此校 园边空气污染源主要调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NO X、CO、烟尘等污染物。调查形式如表2所示。 表2 校园边各路段汽车流量调查 3)污染物分布及排污情况 烹饪废气排放 学校食堂校外小吃店污染源的污染物主要是烹饪油烟和天然气燃烧废气。主要污染物有烹饪食品产生的醛、酮、烃、脂肪酸、醇、酯、酯、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和燃气燃烧废气中的CO和甲醛。因此增加的选测项目有非甲烷烃、芳香烃、苯乙烯、甲醛、异氰酸甲酯和CO。 试验室废气

上海环球展览公司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案

上海环球展览公司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案 题目:上海环球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案 准考证号:0001 姓名:刘文杰 山东财经大学 2017年09月25日

上海环球展览有限公司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案 一、方案目标 上海环球展览有限公司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案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准确、操作方便,具有查询、更新及统计功能的微机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会展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的、模糊的查询及更新要求提升信息管理效率和相关利益群体满意度,为参展者和观众带来切实利益。 二、方案内容和实施方式 (一)展前策划与管理 1.展览策划及内部项目预算管理 策划及内部项目预算管理包括租用场地、新闻发布会、开幕式、宴会、礼品等项目预算支出、赞助情况。以协助管理会展过程中的开幕式、闭幕式、演出、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宴会、重要仪式等活动,可记录事件信息及其时同安排,形成有效的日程文件,通过提醒功能提示及时处理最重要、最急迫的事件,减少工作疏漏;可以跟踪重要的事件,控制事件的进度,检查事件中发生的收支,确保每个事件的计划按预算完成。 2.项目决算管理 记录会展过程中的每一笔开支与收入,记录所有事件的财务明细,可以形成预算报表,分析每个会议的盈亏及现金流状况,确保业务目标的实现。 3.展会信息管理 展馆地址、开始和结束时间、行业类别、展会基本情况、外商情况、历届会议情况、展览相关新闻稿和图片的信息发布和管理、展会通知通告发布、展览会的主办机构和承办单位信息管理及维护、招展文件、招展说明管理(供展览会展商

基础信息论

参考文献 1..C.E.Shannon.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Vol 27 partⅠJuly 1948, pp 379-423;part Ⅱoct 1948,pp623-656 2.https://www.360docs.net/doc/6712362457.html,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proc I.R.E.1949 37 P10 3.张宏基编著《信源编码》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79 4.林可祥、汪一飞编著《偽随机码的原理与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78 5.钟义信编著《信息科学原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 6.孟庆生编著《信息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 7.仇佩亮编著《信息论及其应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8.朱雪龙编著〈应用信息论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9.陈运编著《信息工程理论基础》成都,电子科技大学。1989 10.王新梅、肖国镇编著《纠错码—原理与方法》(修订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版 11.E.Schruefer.Signal-verarbeitung.Muenchen Wien:Carl:Hanser Verlag,1992 12.张应中等编著《数字通信工程基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7 13.贾世楼编著《信息论理论基础》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14.陈运等编著《信息论与编码》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5.傅祖芸编著《信息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 ①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②对校园的空气环境定期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③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2.空气环境监测调查和资料收集: 空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内各种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空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①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主要调查校园内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数量、燃料种类和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方式等,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可按表1的方式进行调查。 表1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

②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调查:一般大学校园位于交通干线旁,有的交通干线还穿越大学校园,因此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主要调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NO X 、CO 、烟尘等污染物。调查形式如表7所示。 表2校园周边各路段汽车流量调查 ③气象资料收集:主要收集校园所在地气象站(台)近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相对湿度等,具体调查内容如表3所示。 表3气象资料调查

3.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筛选: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筛选监测项目,高等学校一般无特征污染物排放,结合空气污染源调查结果,可选TSP 、PM 10、SO 2、NO X 、CO 等作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 3.1必测项目

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案.doc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题目: 业: 号: 名:

山东财经大学 年月日 金诺会展公司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案 一、方案目的 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和行业展会举办次数不断攀升以及档次的不断提高,对展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信息化的管理显得非常的紧迫。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解决手工文件管理的不规范和低效率的问题。本应用方案提出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各项资源有效管理,规范组织者的管理流程,提升组织者的管理水平。展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后,极大地提升了整个金诺会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在财务管理、人员管理、销售力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质的转变。 二、方案内容 该公司研发实施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前台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观众部门管理、财务管理,它是各个部门管理的综合,整体运行是由总经理全权负责。 (一)前台管理 前台是公司形象的代表,同时很多打印录入工作都是在前台完成的,因此,前台管理是该公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前台管理在要求上细化到位。在接听来电并记录电话内容,转告相关项目经理。对于在系统的要求就是要协助各个部门完成工作,这是该公司信息系统的基础,以后发生的各项服务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二)行政管理 行政是公司内部结构中心,相关的会议培训、公司人才的招聘大小事务的处理都是行政在做。在整个系统中,行政处于支撑状态,行政在数据库中作为共享的角色。共享公司新人培训、每个项目组的会议、会议室的预定 (三)业务部管理

业务部是会展公司的定力支撑,整个展会的运作都是依靠业务部来运营的。对于业务部,数据库里导入相关各个项目组的参展商或者有意向参展的客户。公司里面分为各个项目组例如:机床部、自动化部。各个部门有独立的帐号和密码、并有属于组内的客户信息,这一项可以共享给其他项目组,看项目经理的意思。 参加全国各地的展会收回来的相关资料及时导入数据库作为为即将开展的展会做铺垫,或者让观众部的导入系统也可以。 (四)观众部管理 观众部俗称招商部,是负责为展会邀约观众的部门,同比业务部的职责。只要跟金诺即将开展的展会相关就去展会现场发资料邀请观众,同业务一起前往。对于企业也同样发放资料,如果允许就收取名片。跑各个地市相关展会行业的市场,收取名片,展会结束之后统一录入系统,并资源共享。 (五)财务管理 对公司经营情况的查询及对前台提供的信息报表进行整理,包括今日进单情况表,进的企业报表,企业到款日报表,总企业数目统计表,日常出纳情况表;通过报表,参展企业报表,企业到款情况表,展位费到账登记统计表,总结账报表其他费用统计表。 财务部门通过该公司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对各个部门单独成本核算,做到能随时查出公司的效益状况,为公司领导层提供最真实的决策依据。信息系统能清晰的看出各部门在整个公司运行中的状况,能有针对性的解决运行中的问题,能更好的协调各部门为公司整体运行服务。 三、方案参与者 该公司会展管理信息系统方案的参与者有总经理、副总经理、项目经理、行政人资经理、财务管理等人员。 四、方案实施方式 金诺会展公司项目实施整个项目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用户需求调研、讨论和分析,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准备培训教材,拟定初步的项目应用方案。 第二阶段:项目建设,这一阶段的工作是进行系统安装、项目组培训、组织测试、确定基础数据准备方案和方案的完善。

《信息论》(电子科大)复习资料

信息论导论参考资料 作者 龙非池 第一章 概论 ● 在认识论层次研究信息时,把只考虑到形式因素的部分称为语法信息, 把只考虑到含义因素的部分称为语义信息;把只考虑到效用因素的部分称为语用信息。目前,信息论中主要研究语法信息 ● 归纳起来,香农信息论的研究内容包括: 1) 信息熵?、信道容量?和信息率失真函数? 2)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信道编码定理?和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 3) 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理论与方法 ● 一般认为,一般信息论的研究内容除香农信息论的研究内容外,还包括 维纳的微弱信号检测理论: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与预测、统计检测与估计理论、调制理论等。 信息科学以信息为研究对象,信息科学以信息运动规律为研究内容,信 息运动包括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施用等环节。 第二章 离散信源及离散熵 ● 单符号离散信源的数学模型:1 212 ()()()()n n x x x X P x P x P x P X ?? ??=???????? 自信息量:()log ()i x i I x P x =-,是无量纲的,一般根据对数的底来定义单位:当对数底为2时,自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binary unit);对数底为e 时,其单位为奈特(nat,nature unit);对数底为10时,其单位为哈特(Hart, Hartley) 自信息量性质:I(x i )是随机量;I(x i )是非负值;I(x i )是P(x i )的单调递减函数。 ● 单符号离散信源的离散熵: 1()[()]()()n i i i i H X E I x P x lbP x ===-∑,单位是比特/符号(bit/symbol)。 离散熵的性质和定理:H(X)的非负性;H(X)的上凸性; 最大离散熵定理:()H X lbn ≤ ● 如果除概率分布相同外,直到N 维的各维联合概率分布也都与时间起点 无关,即:

会展业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会展业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知道信息系统有什么理论基础。现代社会复杂的社会结构、庞大的资源体系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类信息,在给生产生活带来丰富内涵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如何最佳地组织与利用各类资源,以维持人类生存活动空间的最优环境,是现代管理的根本目的所在。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以系统论的观点,把管理活动作为多因素和参数时变的动态系统;以信息论的观点,把信息作为分析系统内部和外部联系的基础;以控制论的观点,把控制作为实现系统优化的手段。这三个方面的统一,就是信息管理、过程控制和整体优化的现代一体化管理模式。 其次,会展活动由成千上万个环节组成,而每个环节又涉及大量的信息交换,作为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在对上述信息以现代化的手段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处理之前,必须对会展信息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掌握会展信息的特征和交流的模式,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梳理和筛选,并引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使其在整个组织的业务流程中规范、畅通地流转,为会展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保障。 会展中的信息与信息活动 会展中信息资源密集,几乎所有种类的信息都可能在会展中出现。会展运作过程每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会展信息交流,呈现出丰富的信息活动现象。 会展中的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既有语言文字的语义信息,

也有声音、颜色或实物荷载的非语义信息;既有科技等科学信息,也有社会信息等非科学信息。按信息表达形式分,有文字信息、声像信息、实物信息、机读信息等;按信息的内容分,有经济信息、科学信息、社会信息、政务信息、法律信息、文化信息、旅游信息等。这些种类繁多的信息都可以在会展中心这个交流平台上得以呈现。会展信息源具有多样性,总体上可以根据信息载体或信息来源渠道进行分类。而中国会展市场目前竞争激烈,表现为会展城市之间,会展企业之间,会展项目之间、会展人才之间的全方面竞争“白热化”。会展行业信息化有其必要性和意义。科技含量、信息化程度将成为各城市展览馆软件条件中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能够提升展览城市的外在形象,提高展览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加展览项目的吸引力。实施信息化对发展会展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会展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会展业提供会展产品为会展市场增加经济效益,作为企业,降低成本,赢得较高利润是所有会展业企业的发展目标,会展业信息化建设将是提高会展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这是来自行业自身发展最根本的需求。 (2)可降低会展企业总体运营成本,规范其经营行为ERP、CRM、SCM、EB等先进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信息反馈、收集、处理、统计等自动化程度提高,势必能提高会展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另外会展信息化将促使展览活动操作走向规范化,这是会展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信息论课程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信息论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信息编码与加密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农瀚学号:2014020908021 指导教师:李万春 一、课程设计名称:编程实现霍夫曼、费诺、香农编码 二、课设原理: 1)霍夫曼编码:霍夫曼编码的平均码长最短,是最佳编码。编码步骤如下: (1)将信源符号按概率大小排序; (2)对概率最小的两个符号求其概率之和,同时给两幅 号分别赋予码元0和1; (3)将概率之和当做一个新符号的概率。与剩下的概率一起,形成一个缩减信源,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概率和为1为止;(4)按上述步骤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码树,从根到端点经过的树枝即为码字。 2)费诺编码: 编码步骤如下: (1)将信源概率从大到小排序; (2)将信源符号分成两组,使两组信源符号的概率之和近似相等,并给两组信源符号分别赋0和1; (3)再把各个小组的信源符号细分为两组并赋码元,方法与第一次分组相同; (4)如此一直下去,直到每一个小组只含一个信源符号为止;(5)由此可构造成一个码树,所有终端节点上的码字组成费诺码。

3)香农编码: 编码方法如下: ⑴将信源消息符号按其出现的概率大小依次排列 p(u1)≥p(u2)≥…≥p(un) ⑵确定码长Ki (整数) : Ki= []——取整 ⑶为了编成唯一可译码,计算第i个消息的累加概率 ⑷将累加概率Pi变换成二进制数。 ⑸取pi二进制数的小数点后Ki位即为该消息符号的二进制数。 三、课设目的:通过编程实现三种方式的编码,掌握三种编 码方式的步骤。 四、课设内容: 三种编码方式的编程思路: 1、霍夫曼编码:(1)对给定的n个权值{W1,W2,W3,...,Wi,...,Wn}构成n棵二叉树的初始集合F= {T1,T2,T3,...,Ti,...,Tn},其中每棵二叉树Ti中只有一个权值为Wi的根结点,它的左右子树均为空。(为方便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一般还要求以Ti的权值Wi的升序排列。)(2)在F中选取两棵根结点权值最小的树作为新构造的二叉树的左右子树,新二叉树的根结点的权值为其左右子树的根结点的权值之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姚显阳 学号:B11070412 课题名称: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组员:康耀宗、王齐浩、潘凯飞、雷斌 专业班级:B110704 系(院):环境工程与化学系 指导老师:葛晓燕

目录 第1章检测背景 (1)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 (2) 2.2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2.1气象资料 (2) 2.2.2地形及功能区划分 (3) 2.3设计方案的标准和规范 (3) 2.4设计思路 (4) 第3章采样点的设置 (5) 第4章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的确定 (7) 第5章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3) 第6章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5) 6.1采样方法的选择 (15) 6.1.1采样方法的选择 (15) 6.1.2气体的采样 (15) 6.2气体的保存 (18) 第7章样品的预处理 (19) 第8章质量保证、评价方法和实施计划 (20) 8.1质量保证 (20) 8.2评价方法 (21) 8.3实施计划 (25) 第9章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方案和建议 (26) 9.1 NO2的防治 (26) 9.2 二氧化硫(SO2)的防治 (26) 9.3 PM10的防治 (26) 第10章小结 (27) 参考文献 (28)

第1章检测背景 此次课程设计是对洛阳理工学院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校园空气中各物质的含量,了解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课程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2)熟悉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整套工作程序。 (3)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应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收集环境监测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此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5)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6)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了解我们对大气污染监测的基本理论。 (2)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我们的运用能力。 增强布点、采样、处理、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步骤与方法,为以后毕业论文和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会展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应用方案设计

山东省电视家庭购物节展会现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案 【摘要】展会现场管理信息系统能给所有参与展会人的最优的参展体验,展会现场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展会的展前准备、现场服务、展后的善后服务的全程服务,衡量一个组织能否办好展会的标准不仅在展览的收益上,更在于现场管理上,展会的现场服务表现得最为直接,展会合理而科学的现场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提升了展会现场管理信息系统水平和展会形象,更能获得宝贵的展会信息资源并挖掘利用。 【关键词】展会;现场;展会现场管理信息系统 一、展会现场准备展会筹备之中,主办方要围绕整个展会开展很多细节的工作,往往细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展会的效果,更关系到展会的品牌是否能延续下去,而这些细节若能做好才能真正能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一)组委会 1、参展商的验证与登记注册的展商则可以直接拿到自己的相关证卡(可制作个性化或通 用证卡,在展会举办前寄送或在现场直接领取)、展会资料、会刊(杂志和电子会刊)、参展指南、餐券、参展商调查表等。 2、专业观众登记观众信息收集(采集观众姓名、单位、职务、地址、电话等基本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录入)、相关证卡(根据观众提交的表格和名片等信息,为现场参展观众打印和发放入场证件) 3、门禁管理门禁识别系统,是一种高度智能化、既可以实时控制又可以脱机使用的网络进出口监控和警报管理安全系统。可以有效的协助场馆方、组办方、参展商做好现场的统计、管理、控制和宣传工作,以便统计流量等信息、统计分析。 (二)咨询台(服务柜台和留言中心)设置现场触摸屏参观导览系统帮助参与展会的人员自助了解展会的相关情况与相关服务,提高展会参与者的满意度。安排若干个熟知展会各项内容的礼仪人员回答展会期间参展商和观众遇到的问题,例如:卫生间的具体位置等等。登记参展商和观众提出的问题并相应的解决。在展会期间提供一个服务柜台与留言中心是必要的,在这个中心可以提供基本的资料,服务柜台要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留言板等。设置电话,展会期间保证咨询展会的任何信息都可以畅通。提供留言条,准备足够的笔、电话本、当地服务餐厅指南、地图、观光和购物指南。 (三)现场管理小组参展商在报到时可以在展会上向主办单位申请其它服务,如住宿、饮食、租用设备、停车等,办理相关手续及缴费。 (四)突发事件应对方案 1、紧急医疗在任何情况下都随时可能发生,参加展会的与会者会因为改变饮食、喝酒、睡眠不足、疲劳、处于不熟悉的环境,会容易产生种种不适容易发生一些心脏疾病,中风和其他危害生命的病。需要得到展会工作人员的更多照顾。会展的组织者应当通过当地有关部门或机构协助成立一个紧急医疗救护系统,在展会现场安排医疗人员,并与当地的医院联络,一旦有紧急病人立即安排救护并送到医院抢救。 2、每一个与会者都应该知道遇到火灾的应对 措施,会展组织者有责任告知客人逃生以及紧急逃生出口,向与会者充分提供预防火灾方面的资料。因此主办单位要印制防火手册,放在资料袋中一起提供给与会者参考。在展会现场重点检查安全设施配备的完好情况。 3、每一个参与者在展会的现场遇到盗窃的时间都会给他们留下一个很不好的印象,与会者会对展会的品牌产生质疑。因此应该在展会期间加强警卫的同时也以书面资料的形式告知相关的防盗事宜。 二、展会现场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现 (一)组织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文档、图片资料数字化处理等各种信息技术,提高展会组织效率。减少组织管理中的无章可循。 (二)经营服务信息化作为现代服务业,会展的竞争说到底是服务水平的竞争,而只有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信息论中有关信源熵的不等式

论文题目: 信息论中有关各种熵之间关系的证明 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周艳君 学号:20071115158

信息论中有关各种熵之间关系的证明 07信息班 周艳君 20071115158 指导老师 王桂霞 摘 要 根据信息量与熵的定义和重要定理以及主要公式,对各种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证明. 关键词 无条件熵 条件熵 联合熵 交互熵. ⒈基本定义 1.1信息就是对事物动态(或它的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描述.不确定 性及随机性,可以用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教具—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来描述信息. 1.2自信息量:一个随机事件发生某一结果后所带来的信息量称为自信息量, 简称自信息.用)(i a I 来表示. 1.3联合自信息量:自信息量是二维联合集XY 上元素j i b a 的联合概率 )(j i b a p 数的负值,称为联合自信息量.用)(j i b a I 来表示. 1.4条件自信息量:为条件概率对数的负值.用)/(j i b a I 来表示. 1.5交互信息量:i a 后验概率与先验概率比值的对数为j b 对i a 的互信息量, 也称交互信息量(简称互信息).用);(j i b a I 来表示. 1.6信源熵:信源各个离散消息的自信息量的数学期望(即概率加权的统计 平均值)为信源的平均自信息量,一般称为信源的信息熵,也叫信源熵或香农熵,记为)(X H . 1.7条件熵:在联合符号集合XY 上的条件自信息量的数学期望.可以用 )/(Y X H 表示. 1.8联合熵:也叫共熵,是联和离散符号XY 上的每的元素j i b a 的联合自信息量的数学期望,用)(XY H 表示.

信息论导论期末(电子科大)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 六 至二零零 七 学年第 二 学期期 末 考试 《信息论导论》 课程考试题 A 卷 ( 120 分钟) 考试形式: 开卷 考试日期 200 7 年 7 月 12 日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20 分, 期中 0 分, 实验 0 分, 期末 80 分 一、简述:(每小题5分,共10分) 1、香农信息论的研究内容; 2、离散信道信道容量的一般计算步骤。 二、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证明离散信源的最大熵定理:lbn )X (H ≤。(10分) 三、三元一阶马尔科夫信源的状态图如图所示,求该信源的极限熵 ∞H 。(10分) 四、已知信源? ?? ???=? ?????2.08.010)X (P X ;对该信源的三次扩展信源编二进制哈夫曼码,并求编码效率η。(10分)

五、已知信道矩阵???? ? ?????=8.002.02.08.0002.08.0)X /Y (P ;①证明该信道为对称信道;②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C ,并说明达到信道 容量时信源的概率分布)X (P 。(10分) (1)因为信道矩阵具有可排列性。 (2)m=3,C=log3+0.8log0.8+0.2log0.2 六、已知(5,2)线性分组码的校验矩阵???? ? ?????=011001101010001H ;①求生成矩阵G 及编出的码字54321C C C C C ;②求码字第二 位在传输中出错,即22C R ≠时,接收端出现的错误标志321S S S 。(10分) 七、已知高斯加性信道的信噪功率比为dB 30,每帧图片的像素点为786432,灰度等级为256;求每秒传输25帧图片所 需的带宽W 。(10分) 10log 10Px/Pn=30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DOC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王齐浩 学号:B11070415 课题名称: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组员:康耀宗、姚显阳、潘凯飞、雷斌 专业班级:B110704 系(院):环境工程与化学系 指导老师:葛晓燕

目录 第1章检测背景 (1)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 (2) 2.2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2.1气象资料 (2) 2.2.2地形及功能区划分 (3) 2.3设计方案的标准和规范 (3) 2.4设计思路 (4) 第3章采样点的设置 (5) 第4章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的确定 (7) 第5章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3) 第6章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5) 6.1采样方法的选择 (15) 6.1.1采样方法的选择 (15) 6.1.2气体的采样 (15) 6.2气体的保存 (18) 第7章样品的预处理 (19) 第8章质量保证、评价方法和实施计划 (20) 8.1质量保证 (20) 8.2评价方法 (21) 8.3实施计划 (25) 第9章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方案和建议 (26) 9.1 NO2的防治 (26) 9.2 二氧化硫(SO2)的防治 (26) 9.3 PM10的防治 (26) 第10章小结 (27) 参考文献 (28)

第1章检测背景 此次课程设计是对洛阳理工学院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校园空气中各物质的含量,了解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课程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2)熟悉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整套工作程序。 (3)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应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收集环境监测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此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5)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6)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了解我们对大气污染监测的基本理论。 (2)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我们的运用能力。 增强布点、采样、处理、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步骤与方法,为以后毕业论文和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