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构建

合集下载

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

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

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作者:孙兴旺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年第09期摘要:近几年,以微博为首的新媒体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由原有传统媒体为受众构建的拟态环境,使得大众传播在新媒体时代有了崭新的面貌。

本文从拟态环境和新媒体的简述、新媒体在拟态环境下的特点以及消极影响、措施和结语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

关键字:拟态环境;大学生;微博一、拟态环境界定拟态环境这一传播学理论由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中首次提出。

在他看来,拟态环境是媒介在人与真实环境之间所插入的“信息环境”,有两个特点:第一,拟态环境不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而是将现实环境与媒体重组后的产物;第二,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立足于现实环境基础之上的,经由媒介融合于现实环境之中。

拟态环境既能够为当今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引导大众形成正确的社会共识,也能够给大众带来认知和行为误导,由于“拟态环境”反映的是一种介于人与真实环境中的虚拟信息环境,所以可能会对大众的认知和行为产生误导。

李普曼在书中写道:“人们的行为是对环境做出反应。

如果见诸行为,行为后果就不是出现在刺激行为的拟态环境中,而是在行为发生的真实环境中”。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三种意义上的“现实”与人们的行为发生联系:首先是实际存在与现实当中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现实;其次是经过媒介加工处理后产生的“拟态现实”,即拟态环境;再次是人们接收外部信息后存在于大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主观意识,即主观现实。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拟态环境(一)新媒体界定如今,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来源的主要方式。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1.0是指平面媒体、广播等传统媒体,2.0是指新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如手机、数字电视等媒体形态,3.0指以博客、微博等构成的自媒体。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互动传播、创新形态的媒体。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环境与舆情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环境与舆情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环境与舆情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环境的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舆情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致力于研究舆论的形成、传播和影响,对于了解社会舆论动态、引导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环境1.1 信息爆炸与多元化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大大提升,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广泛,使得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多元化。

1.2 互动性与参与性新媒体的特点之一是互动性和参与性。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舆论环境更加开放和多元,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中。

1.3 虚假信息与谣言传播新媒体时代,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互联网上的匿名性,虚假信息和谣言往往能够迅速扩散,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这也给舆论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舆情研究的意义与方法2.1 意义舆情研究对于了解社会舆论动态、引导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舆情的研究,可以了解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关注度和情绪倾向,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舆情研究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规律,提高舆论引导的效果。

2.2 方法舆情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对大量的舆情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舆论的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

定性研究则主要通过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对舆情事件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分析,以了解舆论的内涵和影响。

三、舆情研究的挑战与应对3.1 虚假信息与谣言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舆情研究需要面对虚假信息和谣言的挑战,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和方法,及时辨别和纠正虚假信息和谣言,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和利益。

新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的优化路径

新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的优化路径
会 发 展 的影 响
境 ”。 ① 人们 的行为是对环境做 出反应 。 如 果见诸行 为 , 行为后果就不是 出现在刺激
行为 的拟态环境 中 , 而是在行为发生 的真 实环境 中”② 。
“ 大爱 ”、 “ 大善 ”与 “ 大义 ”, 其 崇高 的价 值 观涤荡着当前盛行的急功近利 、 自私浮 躁、 拜金主义等思想糟 粕。 新媒 体上对于 “ 史上最美……”的一 系列人物报道 , 营造出温馨和谐 的环境与 氛 围。 2 0 1 2年 被 网友 们誉 为 “ 最美 女教 师”的张丽莉 , 因抢救 车轮下 的学生而导 致 自己高位截瘫 ; 被 网友 们 “ 点赞 ”无数
N E W S W O R L D I 传 媒e 时 代
新媒体 建构 的拟 态环 境 的优 化路 径
。黄 琴
【 摘
要】 近年来 , 网络等新媒体舆论 日益成为社会舆论形 态 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 由新媒 体构建的 “ 拟态环境”, 正成 为指导人们
生活 的新 “ 镜像” ,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时间也 日 益缩短 , 这为转型期 的中国社会 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 拟态环境” 的合 理化构
这些正面信息 的传递 , 显示 了新媒体
构建 良好拟态环境 、 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的
违法犯罪事件可能每天都在发生 , 但 强大 力量 。如果新媒 体能 够运 用其影 响 是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也层 出不 穷 , 由于 力 , 传播正能量 , 营造健 康的拟态环境 , 通 社会 化媒体需 要 “ 点击 率”来刺 激市场 ,
动 ”的视角切入 , 反映平凡 岗位上人 支撑体 系下 出现 名六旬老人 突然在武汉街 头 昏倒 , 众商 户
讹诈 ”不敢 贸然施救 , 当 的媒体形态 , 如数字杂志 、 数字报纸 、 数字 及 行人 因怕 被 “

新闻传媒拟态环境构建研究

新闻传媒拟态环境构建研究

新闻产业不断发展,给我国的经济 发展和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新闻 产业不断深入发展,拟态环境构建逐渐 应用到新闻产业中,构建新闻产业的拟 态环境,对我国发展多媒体行业和发展 和谐的社会主义经济都有重要意义。我 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闻传媒拟态环境 的构建,突出拟态环境对新闻传媒发展 的作用,促进我国的经济和谐发展、繁 荣发展。 1 新闻传媒拟态环境的含义 拟态环境是一种由大众传播活动形 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是客观镜头 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 和信息的选择、加工之后呈现给人们的 一种环境。新闻传媒的拟态环境则是通 过新闻传媒的方式,对客观环境的一种 再现,可以帮助人们拓宽视野、更好地 了解社会的新动态。新闻拟态环境的发 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不仅仅可以协调经济机构中 的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也可以通过拟 态环境的研究和分析提升我国的经济效 益和水平。 在当前社会,大众都是通过新闻媒 体的传播去了解一些环境事物,并在脑 海中形成对该事物的印象和大概的认知。 拟态环境就是在这种大众传播后形成的 环境,新闻传媒的拟态环境就是对新闻 信息形成的感官和印象。新闻媒体通过 控制这种拟态环境来控制人们头脑中的 思想和现实的世界,让人们形成对拟态
68
性,导致这样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 是过多传播虚假或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 害的信息,很容易导致人们对信息的判 断失误,同时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更 广阔的操作空间,违背了新闻媒体的真 实性原则。 虚假新闻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故意捏 造的虚假新闻,这样的新闻没有任何的现 实基础,只是凭借凭空的想象和捏造来制 造拟态环境;二是部分虚假的新闻信息, 这样的新闻信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是基 于一定现实基础之上的对现实的捏造和发 挥,其中含有传播者的意图;三是通过新 闻人的主观现实判断捏造的虚假新闻,这 样的新闻内容具备一定的个人色彩,在新 闻传媒拟态环境构建中影响了人们对拟态 环境下信息的认知。 3.2 新闻信息失衡 3.2.1 娱乐新闻成为信息发展的主流 时代在发展,这不仅仅给社会的发 展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同时也造成娱乐 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年轻一代追逐潮流、 敢于创新,他们对娱乐信息更加关注, 新闻媒体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就 把新闻媒体当作时代的主流大力推广, 通过捧出娱乐信息,甚至在经济和社会 问题中寻找具有娱乐价值的信息,通过 这样的新闻信息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3.2.2 色情、暴力信息逐渐增多 媒体为了更高的商业利益和经济效 益,在媒体拟态环境中加入了更多的色 情和暴力信息,扭曲了人们的道德观念, 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社会信息的发展 仍旧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尤其是对于承 受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来说,更容易引起 这些青少年对信息理解的缺失和对不良 信息的诱惑抵制能力降低,甚至会引起 犯罪行为的发生。新闻传媒的拟态环境 如果加入这样的元素,就会使信息的发 展和环境的建设不相匹配,阻碍了健康 信息环境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如何发挥新媒体在环保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新媒体在环保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新媒体在环保中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强大的信息传播工具,正逐渐在环保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新媒体凭借其广泛的传播渠道、快速的传播速度以及互动性强等特点,为环保事业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新媒体为环保知识的普及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过去,人们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相对有限,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书籍、报刊、电视等媒体。

而如今,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限制。

各种环保类的网站、博客、社交媒体账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环保知识。

这些平台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简洁明了的文字、有趣的视频等形式,将复杂的环保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

比如,一些环保组织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关于垃圾分类、节能减排、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科普文章和视频,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分享。

这些知识的传播不仅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还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环保行动提供了指导。

新媒体能够增强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一个环保事件或问题一旦在新媒体上曝光,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例如,某地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和对相关部门的问责。

这种关注度的提升,促使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环保问题,加快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同时,公众的关注也形成了一种社会监督的力量,让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无处遁形。

新媒体的互动性也使得公众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保讨论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从而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新媒体为环保活动的组织和推广提供了便利。

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招募参与者。

无论是线下的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海滩清洁,还是线上的环保倡议活动,如“地球一小时”等,都能够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迅速扩大影响力。

通过社交媒体的分享和转发,活动信息能够快速传递给更多的人,吸引他们参与其中。

网络媒介生态环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网络媒介生态环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网络媒介生态环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摘要: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数字化生存时代。

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破坏了网络生态平衡。

本文探讨了网络媒介生态的内涵、构成、现状、危害以及和谐网络生态重建的措施。

同时,论述了和谐网络生态环境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研究网络生态环境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传播;生态环境;和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一种新媒介。

如今,网络传播正在全球蔓延。

人们随之进入了网络化生存,“网络也成为人们的‘第二生存空间’,即‘网络生态空间’”。

但是,如同人类的其他许多重大发明创造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促进人类健康、和谐发展,反之,则可能阻碍破坏人类文明发展。

当今互联网,由于种种原因显露出来的某些消极因素,如色情网页猖獗,网络金融犯罪,垃圾邮件泛滥,网络病毒等,这些消极因素与互联网的主流、积极作用虽不可相提并论,但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对待。

人类不断改变环境,同时又是环境的产物,人与自然环境、网络环境、社会环境之间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构成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矛盾运动。

由于人们对网络的滥用、误用,使网络环境日益恶化,网络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因此,像人们保护大自然一样,唤起人们对网络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维持网络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的网络生态空间,已经是刻不容缓。

当前,我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主张,而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发挥其特殊优势和作用,扬长避短,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极其重要。

一、网络媒介生态的内涵及其构成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认为,“媒介生态学可以分为两大内容,一个是以媒介为中心展开的,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问题的媒介生态学,另一个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研究人与媒介环境问题的媒介生态学。

把握媒介生态的规律,最重要的是树立媒介生态的系统观念、互动观念、平衡观念、资源观念”。

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

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

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影响力日益扩大。

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不仅能够快速、广泛地传播环保理念,还能激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

以下是一些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的有效方法。

一、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是推广环保意识的绝佳场所。

1、建立官方账号环保组织、机构或个人可以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官方账号,定期发布环保相关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包括环保知识科普、环保活动宣传、环保新闻报道等。

通过持续不断地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粉丝群体。

2、发布吸引人的图文和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图文并茂和生动有趣的视频往往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可以制作精美的环保主题图片、海报,或者拍摄引人入胜的环保短视频。

例如,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对比环境污染前后的景象,讲述普通人的环保故事等。

同时,要注意图片和视频的质量,以及文案的简洁明了和富有感染力。

3、发起话题和互动通过发起与环保相关的话题,如“环保行动从我做起”“拒绝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引导用户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如环保知识问答、环保挑战等,鼓励用户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二、网络直播与线上讲座网络直播和线上讲座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能够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环保知识和理念。

1、举办环保主题直播可以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志愿者等进行直播,分享环保经验、讲解环保政策、介绍环保技术等。

在直播过程中,设置观众提问环节,及时解答观众的疑问,增强与观众的互动。

2、开展线上讲座利用在线会议平台,组织环保线上讲座。

讲座的内容可以涵盖环保法律法规、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

提前宣传讲座的时间、主题和嘉宾,吸引更多的人报名参加。

三、环保主题的网络游戏和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发环保主题的游戏和应用程序也是一种创新的推广方式。

我国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研究

我国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研究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媒体应该努力保持体育报道的客 观性和全面性,避免过度渲染商业利益和偏见性报道。其次,媒体应加强对新兴 体育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观众的和参与。再次,注重针对不同人群的传 播策略,如针对年轻人的网络新媒体传播、针对中老年人的电视和报纸传播等。 最后,鼓励女性参与体育运动和观赏体育赛事,提高女性对体育的认知度和兴趣 度。
2、交互性:自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使得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而 是实现了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
3、实时性:借助互联网技术,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人们可以随时随地 获取和分享信息,使得拟态环境更具实时性。
二、自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 重构
在自媒体时代,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成为了大众传播的新空间。这 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众传媒的体育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媒体通过传 播各种体育信息和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体育消费行为和观赏态度。例如,媒体 对某些新兴运动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和参与,促进了体育产业 的发展。其次,媒体对体育赛事的转播和评论也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的话题之一, 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交互动。
四、结论
总的来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众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时代, 拟态环境得到了重构,成为了一个大众传播的新空间。这种变化不仅挑战了传统 的大众传播理论,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启示。面对这种新的传播环境,我们需要重 新审视大众传播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以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谢谢观看
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体对体育的度不断提高,体育新闻、体育赛事转播等成 为人们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通过符号象征与体育文化内涵的传达, 生动地展示了体育的精神价值和身体价值。例如,媒体在报道体育赛事时,通过 对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团队合作等元素的强调,传递出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体 育文化。

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构建

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构建

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构建在大多数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来认识和了解世界,并以此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是这样的信息环境并不是镜子式的再现,而是拥有一定的倾向性和导向性。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捷,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源,并能通过网络渠道得到快速的传播。

但信息的真实与否普通人群难以考证,这样无论是对政府、媒体、网络平台还是个人都是极大的考验与挑战。

同时,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自媒体也参与到了“拟态环境”的构建作用之中,并将其复杂化,新闻失实、错误价值观的传递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环境下,构建良性的“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出如何构建良性的“拟态环境”及良性“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为媒体从业者在构建拟态环境提供行为规范,使得公众更好的规避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拟态环境;良性构建一、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特点当今社会,电子媒介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主要媒介,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由此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一方面是现实世界的再现,另一方面,由于个人情感因素、行为动机及媒介的引导功能等由此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是结构化的,在这个过程中,把关人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功能逐渐被淡化。

同时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对现实生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特征越来越复杂且难以掌握。

(一)新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的融合性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各个媒介诸如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逐渐相互联系而非以往单独存在。

现今,我们在了解一个新闻的时候都会用到几种媒介,看网络新闻时可能点开视频链接;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为了更详细的了解而进行网络检索。

现代各电子媒介所形成的相对范围较小的拟态环境,正日趋于融合和统一,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拟态信息环境。

可以说现代人几乎不可能脱离这个由电子媒体构建的信息环境,这个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是空前的,因而影响力巨大。

新媒体时代的拟态环境

新媒体时代的拟态环境

新媒体时代的拟态环境(1)信息平台的多元化大众传播时代,在信息的“传播—接受”关系格局中,大众传媒组织就是唯一的信息发布平台。

除特定情况下,传播主体在建构“拟态环境”时,一般都会最大限度地尊重事实本身,因此作为结果而出现的“拟态环境”是一种“事实型拟态环境”或“客观型拟态环境”。

在只有单一的信息平台的时候,媒介是不可能将客观世界全面地反映给人们的,媒介“仿佛是一盏‘探照灯’,灯照到哪里,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就集中于哪里,而灯究竟照往哪里往往要取决于部分人的掌控。

”这就是李普曼担心媒介会被少数人操控的原因。

但在新媒体环境下,除了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信息平台外,还存在有网络新闻、网络论坛、网络社区、微博等新兴的信息发布平台,新时期媒体信息平台的多元化,使得信息源不断扩大,信息流的流向和流量也不像以往那样容易控制。

受众对同一信息获取的路径差异也非常明显,不比再像以往一样非得追随“探照灯”的走向,新时期,拟态环境信息平台的增多,使“拟态环境”的形成变成了由多方平台的共同影响,减少了拟态环境受少数人控制的概率。

(2)内容方式的多样化长期以来,拟态环境信息内容的决定权为传统传媒所控制,并受到严格的监督管理。

其内容选择和传播方式也往往受到条件的局限,不能做到相当的丰富和多样。

但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壮大,“用户制作内容”的理念正逐渐瓦解传统媒体所拥有选择内容的权利并改变着其传播内容的形式。

在当前新媒体条件下,相对于传统的宏大的内容选择方式,今天媒介的传播内容呈现出了原创性、海量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其内容传播形式也可以有了多种选择,除了传统的文字传播以外,“新媒体还可以将各种信息形态(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各种传输渠道(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卫星)、各种接收终端(电脑、电视、手机、PDA)整合在一起。

”实现了多种传播方式的共同应用。

从印刷媒介到多媒体,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影像的感性取代了文字的深度,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忙碌的时代,人们无暇从文字上挖掘思想的深刻和真理,而更多地诉诸影像,成就了一个“读图”的时代。

智媒化时代拟态环境建构——以“双十一狂欢节”为例

智媒化时代拟态环境建构——以“双十一狂欢节”为例

智媒化时代拟态环境建构——以“双十一狂欢节”为例唐忠会 李 薇(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摘 要:智媒化时代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着媒体在信息生产与传播上的变革,也改变着拟态环境的建构模式。

媒体在拟态环境的建构过程中,从传播主体、建构内容到建构方式都更加广泛化和多元化。

建构模式变化影响拟态环境效果,使大众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也随之改变。

本文以“双十一狂欢节”的信息传播为切入点,分析智媒化时代下拟态环境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亟待提高之处。

关键词:双十一;拟态环境;大数据现代技术设备的进步使信息传播进入到智媒化时代。

学者彭兰认为,“智媒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1]。

网络媒体的发展与变革影响着信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媒体对拟态环境的建构更加复杂,拟态环境对于受众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2019年“双十一狂欢节”总成交额达2684亿,比2018年多出549亿,这巨大的成交额与双十一前后各商家、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联合打造出的“全民购物”的拟态环境息息相关。

“双十一狂欢节”诞生于新媒体背景下,又成长于智能化媒体时代,它的信息传播反映出在智媒化时代下,媒介对拟态环境建构的新特征。

1 媒体改变拟态环境建构过程拟态环境建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其多元化特征首要体现在媒介与人的交互传播上。

在传统拟态环境建构过程中,拟态环境的建构者局限于媒体从业人员,对信息的选用及加工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在智媒化信息时代,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界限逐渐模糊,受众通过社交化媒体广泛参与到信息传播中来,打破了以往媒体对信息的垄断。

在“双十一狂欢节”期间,拼多多砍价链接、淘宝叠猫猫口令活跃在各种微信群、QQ群里,淘宝还以“分享好物获取喵币”的方式来加大人际传播对商品信息流通的影响,用户在各社交媒体平台分享链接的同时成了信息流中的一员。

人既是文化传播的主体与受众,也是媒介网络中的一个泛在连接节点,人与媒介交互延伸,共同建构拟态环境[2]。

新媒体与“拟态环境”

新媒体与“拟态环境”

新媒体与“拟态环境”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其影响力日益显著。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与“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深入分析新媒体如何塑造和影响人们的认知与行为。

本文将首先定义新媒体和“拟态环境”的概念,并阐述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将探讨新媒体如何创造和维持“拟态环境”,包括新媒体的特性、功能和作用等方面。

本文还将讨论新媒体对“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影响。

文章将总结新媒体与“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论述,读者将更深入地理解新媒体如何塑造和影响人们的认知与行为,以及如何在“拟态环境”中保持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

二、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拟态环境的影响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型载体,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拟态环境的形成和演变。

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纸等,往往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观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

然而,新媒体如社交媒体、博客、论坛等,允许用户主动发布和分享信息,与其他用户进行实时互动。

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拟态环境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信息不再是单一来源,而是由众多用户共同创造和塑造。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迅速。

新媒体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更新。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使得拟态环境的变化更加迅速和频繁,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和改变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机制。

通过算法和数据分析,新媒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和行为习惯,推送个性化的信息内容。

这种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机制使得拟态环境更加符合个体的需求和期望,但也可能导致信息茧房效应,即用户只接触到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从而限制了视野和认知的广度。

新媒体的多媒体性和超文本性为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

新媒体可以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使得信息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

自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的构建

自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的构建

49融合与发展·研究自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的构建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播客、论坛、微博等的出现使传播进入了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自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

这种媒介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提高,传媒生态发生 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本文主要从自媒体和拟态环境的特点及影响切入,分析自媒体对拟态环境的构建,引导公众网络理性。

关键词:自媒体;拟态环境;拟态环境化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34(2017)12-049-02DOI:10.19483/ki.11-4653/n.2017.02.005■文/韩江雪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网络上一大批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的出现,从较早的微博、腾讯空间、网易论坛,到当下的Facebook、微博、微信朋友圈这类自媒体的风行,我们发现,网络媒介的交互性、自主性优势发挥得越来越全面,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作者和发布者,这种高度的新闻自由,使传媒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媒体”的最初研究者是丹·吉尔默,他将自媒体定义为传统媒体1.0、新媒体2.0之后的新闻媒体3.0。

我国对自媒体的研究最早见于《媒体创意与策划》中,书中提出“自媒体是以现代化为手段进行自主传播的自主媒体,是一个兼具自主化、平民化与私人化的新型传播者。

”我国著名学者喻国明教授把自媒体生产内容的方式叫做“全民DIY”即在没有专业的局限之下,人人都能够自己动手制作,按照自己的意愿DIY出一份产品进行自我表达。

拟态环境即我们所说的信息传播环境,这种环境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真实的反映,而是利用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之后,重新加入结构化的基础,最终到达受众的再现环境。

日本学者滕竹晓提出拟态环境化,他指出语言、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拟态事件在开始的初期是不具备可预见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不过进入了大众传播的渠道,就会在短时间内演化成社会流行趋势,成为处处能见的社会现实。

新媒体时代如何构建媒介生态系统

新媒体时代如何构建媒介生态系统

新媒体时代如何构建媒介生态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繁荣的媒介生态系统,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构建媒介生态系统的相关策略与举措。

一、加强媒体监管,建立规范性制度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传播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并且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传播和分享。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虚假信息、低俗内容和隐私泄露等。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建立一套完备的规范性制度。

这包括对媒体从业者的资质要求、网络言论的管理以及内容审核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准确、公正、健康。

二、推动媒体融合,打破传统界限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媒体应积极转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媒体融合。

通过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传统媒体可以扩大传播渠道、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并与读者实现更紧密的互动。

同时,新媒体也可以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与传播方式,提升自身的内容质量和专业度。

三、培养新媒体人才,提升专业能力新媒体的特点决定了从业者需要具备全方位的能力。

除了具备传统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外,他们还需要具备互联网技术、数据分析和社交媒体运营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与训练,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构建媒介生态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互联网空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介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各国媒体应积极参与互联网治理的国际对话,推动跨国媒体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各国政府应加强协调,制定共同的规范和标准,共同打造一个安全、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空间。

总结: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建立规范性制度;推动媒体融合,打破传统界限;培养新媒体人才,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互联网空间。

媒介营造“拟态环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媒介营造“拟态环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媒介营造“拟态环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摘要】现代社会,媒介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容易沉溺于“拟态环境”中。

这种虚拟世界的存在对社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社会互动减少,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交流,而忽视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人际关系。

现实世界沟通能力下降,人们习惯于在网络中使用简洁的文字来表达,而缺乏面对面交流的经验。

心理健康问题增加,长时间沉浸于虚拟世界中容易导致孤独、焦虑等问题。

社会孤立感加剧,人们感觉越来越与现实世界脱节,缺乏归属感。

价值观扭曲,媒介中的信息泛滥导致人们难以分辨真假,逐渐迷失自我。

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需要警惕并寻找解决之道。

【关键词】媒介营造、拟态环境、社会、负面影响、社会互动、沟通能力、心理健康、社会孤立感、价值观、扭曲、结论。

1. 引言1.1 媒介营造“拟态环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是指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如社交网络、虚拟现实游戏等,营造出一种虚拟的环境,使人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这种“拟态环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随着人们对这些虚拟环境的依赖度增加,社会互动逐渐减少,现实世界沟通能力下降,心理健康问题增加,社会孤立感加剧,甚至价值观扭曲。

这种“拟态环境”的存在,使得人们更多地依赖于虚拟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而缺乏与现实社会的真实接触。

这种社会互动减少不仅会影响人们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也会导致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和体验变得模糊和淡化。

现实世界的沟通能力下降也会影响个体之间的交流,进而造成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

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更加警惕和理性地对待这种虚拟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寻求有效的应对之策。

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地保持纯净和清明。

2. 正文2.1 社会互动减少随着人们对虚拟世界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现实社会中的社交互动逐渐减少。

人们更多地沉浸在网络世界中,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他人交流,而不愿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面对面交流。

新闻传媒拟态环境构建中存在问题

新闻传媒拟态环境构建中存在问题

新闻传媒拟态环境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摘要: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就是由媒介通过对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地加工、重新加以处理之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并不完全等同于客观环境,但拟态环境的建立却是以客观存在的现实环境为蓝本,由于社会环境和拟态环境主体的影响,使得新闻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存在失真现象,对社会的正常发展和人们正确认识客观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总结了在构建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和成因。

关键词:拟态环境问题新闻传媒构建一、新闻传媒拟态环境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一)虚假新闻广泛传播新闻传媒的主要责任就是将现实环境中的最新变动真实地呈现给受众。

由于传播者和新闻媒介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角度不同以及主客观原因,使构建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有一定的差异,这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拟态环境不必也不可能与客观环境完全相同,信息失真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虚假新闻指媒介机构和传播人因某一特殊目的,发出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假信息,从而成为欺骗受众的一种舆论。

例如传播者因私人利益而故意发布虚假的信息。

目前,很多新闻工作者明知故犯,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新闻编辑过程中捕风捉影,将没有亲自证实的内容作为新闻发布,或凭空捏造以制造新闻新闻,通过种种途径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虚假新闻大致有以下三类“一、纯属凭空捏造的虚假新闻新闻,它没有现实基础,只是为了制造新奇、震撼人心的轰动效应以吸引受众眼球杜撰而成的;二、是部分失实的虚假新闻,他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但通过夸张的手法陈述细节,或自编其中一些情节,以更好表达传播者意图;三、通过主观臆断得出事件结论的虚假新闻,记者在事实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感性经验做出判断和结论,并将这样的结论强加给受众。

在2012年就发生了多起虚假新闻事件。

例如:2012年6月18日在《经济观察报》上刊登的“筹组三大集团铁道部政企分开”称,铁道部改革方案将在2012年10月落定,谋划成立三大集团。

这篇报道发出后被铁道部宣传部指出“该报道纯属谣言”,并会了解情况,对可能后果追究责任。

构建拟态环境的手段

构建拟态环境的手段

构建拟态环境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通过新闻媒介的选择性报道来影响公众对现实事件的认知。


闻媒介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和新闻事件的策划等方式,选择性地
报道某些事件,忽略其他事件,从而塑造公众对现实的理解。

2.通过赋予人物特定的象征意义来构建拟态的人物形象。

媒介在
报道人物时,往往只展现人物的一部分特质,忽略其他特质,
从而塑造出一个片面的人物形象。

3.在反映意见、引导舆论的过程中,媒介往往只反映一部分人的
意见,忽略其他人的意见,从而构建出一个拟态的意见环境。

4.通过大范围、多样化的环境再现来拓宽人们可选择感知的范围。

例如,微博平台的信息来自普通网民,内容丰富多样,能够让
人们接触到更多的信息。

5.通过多角度、全视角的事实还原来构建拟态环境。

例如,微博
除了文字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图片、链接、视频等多种方式来
传播信息,让人们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事实真相。

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消极影响及应对

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消极影响及应对

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消极影响及应对作者:尹嵩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3期摘要:以数字技术、互联网为依托,新媒体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刻改变着由原有大众媒体为受众构建的拟态环境。

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人都是自媒体,挑战了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

本文通过新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特点、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对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和法律监管等内容,探析新媒体提示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在社会认知方面影响及未来的管控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拟态环境;大学生;社会认知;应对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9-0438-01当今社会中,新媒体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来源的主要方式,它在丰富人们视野的同时也对影响着受众的媒介使用方式。

大学生群体追求新鲜事物,喜欢创新,校园生活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这使他们对新媒体的使用较其他受众更多,同时,随着媒介使用方式的改变,新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新媒体下拟态环境的特点1. 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传统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中,单向的信息传播周期长,效果滞后,受众被动接受,难以参与互动,信息的影响范围和力度都有限。

新媒体不仅使人们的视野和生存空间逐渐得到扩展,同时也形成了“地球村”式的拟态环境,深刻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观念。

2. 信息内容的丰富性。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内容制作和传播的方式。

新媒体在内容的制作上呈现出更鲜明的特色,如海量、个性、原创性以及“用户制作内容”;传播方式上不仅包含文字、图片,还有视频、音频、动画传播的信息形态,内容丰富多样。

3. 受众参与的即时性。

新媒体为受众参与设置拟态环境提供了支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发布、传播或反馈信息,这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传拟态环境名词解释

新传拟态环境名词解释

新传拟态环境名词解释拟态环境这一概念在新传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拟态环境,简单来说,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有海量的信息在我们周围涌动,但是我们不可能去亲身经历所有的事情,那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

比如说,我们对遥远的非洲国家的印象,可能很多都是从新闻报道、纪录片等媒介内容中得来的。

新闻媒体选择报道哪些事件,如何报道,就塑造了我们脑海中的那个非洲的“样子”。

从更深层次来看,拟态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大众传播媒介有着自己的议程设置,它们会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受众定位、商业利益等多种因素来筛选信息。

就拿娱乐新闻来说,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可能会过度渲染明星的私生活琐事,而忽略了一些更有社会价值的新闻。

这样一来,受众接收到的信息就是经过媒体精心“包装”过的,而不是全面客观的事实。

这就导致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一定的偏差。

而且,拟态环境还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态度。

当媒体不断地强调某个社会问题,比如环保问题时,即使在现实中这个问题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但受众在拟态环境的影响下,可能会更加关注环保,甚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响应环保倡议。

反过来,当拟态环境对某些社会阴暗面过度渲染时,也可能会引发社会的恐慌或者不良的社会情绪。

在现代社会,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拟态环境的构建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就使得拟态环境的构建不再仅仅掌握在传统媒体手中。

比如说微博上的大V,他们的一条微博可能就会影响到众多粉丝对某个事件的看法。

而且,网络上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虚假信息也很容易在拟态环境中滋生和传播。

例如一些谣言,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拟态环境是大众传播媒介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认知环境,它与现实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构建在大多数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来认识和了解世界,并以此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是这样的信息环境并不是镜子式的再现,而是拥有一定的倾向性和导向性。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捷,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源,并能通过网络渠道得到快速的传播。

但信息的真实与否普通人群难以考证,这样无论是对政府、媒体、网络平台还是个人都是极大的考验与挑战。

同时,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自媒体也参与到了“拟态环境”的构建作用之中,并将其复杂化,新闻失实、错误价值观的传递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环境下,构建良性的“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出如何构建良性的“拟态环境”及良性“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为媒体从业者在构建拟态环境提供行为规范,使得公众更好的规避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拟态环境;良性构建一、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特点当今社会,电子媒介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主要媒介,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由此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一方面是现实世界的再现,另一方面,由于个人情感因素、行为动机及媒介的引导功能等由此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是结构化的,在这个过程中,把关人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功能逐渐被淡化。

同时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对现实生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特征越来越复杂且难以掌握。

(一)新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的融合性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各个媒介诸如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逐渐相互联系而非以往单独存在。

现今,我们在了解一个新闻的时候都会用到几种媒介,看网络新闻时可能点开视频链接;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为了更详细的了解而进行网络检索。

现代各电子媒介所形成的相对范围较小的拟态环境,正日趋于融合和统一,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拟态信息环境。

可以说现代人几乎不可能脱离这个由电子媒体构建的信息环境,这个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是空前的,因而影响力巨大。

1(二)新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的复杂化发展在互联网的今天,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相互替换和交叉,互联网本身便可构建出一个有别于传统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

从这一种意义出发,网络拟态环境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方面,网络拟态环境可以脱离传统媒介而存在。

在现有的网络技术条件下,每个网民皆可以成为传播者,表达自己的声音,这能给网络媒介提供海量的信息,解决了网络信息来源问题。

另一方面,网络拟态环境对传统拟态环境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由于信息渠道的畅通和多样选择,民众能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

在一个事件发生之时,人们往往会查阅更多的资料,收集更多的信息去辨别真伪。

就华南虎照片而言,传1马亮《试析电子媒体时代的拟态环境》统媒体所构建出的拟态环境让人们相信华南虎的存在,但是网络环境重新对传统媒体进行了议程设置,通过网络渠道的证实、扩散让人们知道了这是假消息。

当然,虽然网络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传统的拟态环境,但两者并不存在对抗性矛盾,关键在于如何配置利用,让两种拟态环境融合互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的阶层性依旧明显虽然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源进行信息的传递。

但是一方面,对比个人,人们更愿意相信主流媒体所发布的消息;另一方面,无论是传播的平台还是信息的内容都被政府或利益集团掌握着,这就使得那些不利于他们的消息很难进行传播。

新媒体拟态环境的阶层性还在于难以接触网络或网络技术匮乏的人群是无法接触的。

二、新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的失实问题(一)新闻失实问题网络时代,信息发布平台的扩大化和平等化为公众提供发声场所,媒介发布信息的把关效果被弱化。

2这样就使得网络媒体成为了虚假消息的高发区,造谣者层出不穷,并且这类消息极易得到传播。

2016年春节前后,一条“上海女孩因一顿饭逃离江西农村”的热门网帖经新媒体传播后引发广泛争议。

后来,根据网络部门的信息梳理,发帖者“想说又说不出口”并非上海人,而是上海周边某省的一位有夫之妇徐某,春节前压根没去过江西,她所发布的报道内容,从头至尾都是虚假的。

虚假报道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发布假信息2王佩《网络时代拟态环境转变的负面影响及应对》达到欺骗当事者的一种舆论,不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

这则新闻就是一个典型的新媒体虚假报道。

(二)电视剧失实误导问题电视剧所构筑的“拟态环境”往往会影响到受众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及反应。

如穿越剧,对历史文化不尊重,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脱离历史事实的穿越剧,为观众构筑的“拟态环境”只会是一种误导,所以才有了小学女生相约自杀“穿越”的悲剧。

都市生活剧的价值观导向作用也是十分明显,人们会自觉不自觉的去模仿电视剧人设或剧情。

三、新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失实的原因(一)商业化运作环境下的利益驱使假新闻的盛行,无非在于虚假新闻能够迷惑人们的视野,吸引读者关注,并容易引发大面积的迅速传递,从而增加点击率,使媒体获利。

电视剧的失实也是在于吸引更多人观看获得更大的利润。

媒体操作者缺乏社会责任感,或受利益所驱使。

(二)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作为大众传播过程的弱势群体,受众对媒体信息不加思考地全盘接收,盲目相信“拟态环境”并无理性地积极回应。

部分人群正是利用这一点才使得虚假消息盛行。

(三)法律体系不完善,监管缺失我国还未建立专门的新闻法律体系,对部分媒体过度商业化和市场化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大众媒体乱象丛生,虚假消息横行。

四、新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失实的影响(一)降低媒体公信力新闻媒体在公众眼里是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的社会组织。

新闻的失实可能降低新闻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信任度降低。

(二)影响舆论,危害社会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失实报道,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如日本福岛核泄漏之后民众的抢盐风波,不但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引起社会动荡,对社会危害巨大。

(三)对公众造成精神损害公众接受新闻就是为了满足认知世界和获得知识的欲望,接受新闻是公众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或是为了满足对某个明星的生活了解,特别是经常流传的某某明星因病去世,某某明星吸毒别抓等虚假消息会对公众的精神造成损害。

(四)破坏社会和谐虚假消息、失实消息对民众的思想、生活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容易引发思想的不稳定,危及社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五、新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的良性构建(一)政府管理方面1.规范电子媒体的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媒体法规。

随着网络新媒体不断发展,各类问题也是不断涌现,但是相应的管理制度还未建立,严重的影响着媒体为我们塑造一个健康的信息环境,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媒体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媒体法规对大众媒体进行有效管理的约束。

2.建立健全并完善舆论监督和引导的工作法规制度。

一方面保障媒体从业者和公众正常行使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让公众知晓舆论监督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3.加强对媒介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媒体为我们塑造的拟态环境主要是由各种信息构成的,一条条的信息经过媒体从业人员的筛选加工,最终影响大众对新闻事件,对社会的认知。

可以说媒体从业人员与拟态环境的构建直接相关。

媒体从业人员的文化,道德,技术能力与拟态环境构建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可以说是媒体构建健康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

(二)媒体自身方面媒体要做到真正的客观真实。

当前电子媒体在构建拟态环境上的首要问题便是失实的问题,虚假新闻泛滥,媒体误导大众视听。

客观真实是媒体构建健康的拟态环境最重要的原则,一个个由歪曲的事实和信息所构成的拟态环境是无法让人们正确认知世界的。

新闻报道要以事实为基本出发点,绝对不能主观臆断或故意滋生谣言,坚持客观准确的反映现实生活;其次,要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核实,新闻报道在迅速的同时,绝不能放松了对报道内容真实性的核实。

同时还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和内部自身管理,(三)公众方面公众是舆论的主体,要想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就应该重视公众的媒介素养。

政府应该定期向公众进行新闻法规政策等的宣传,提高公众运用媒体的专业素养,培养公众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

总结:新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呈现复杂化、融合性发展的特点,对公众的影响渗透到了各方面。

健康的拟态环境是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良性的拟态环境的构建并不是某一单元的任务,需要政府、媒介人员以及公众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理性的信息接受者、合格的媒介使用者、成熟的内容生产者是新形势下的所需,也是协调现实环境与拟态环境关系的所需。

参考文献:[1]{美}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陈航:新媒体与“拟态环境”[N].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6)[3]吕胜根:新媒体虚假失实报道的原因及对策[J].今传媒2016(4)[4]熊梦雪:论新闻失实的危害性及防范[J].文学研究2010(2)[5]林碧莺:新媒体拟态环境中刻板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分析[6]何丽:信息时代媒体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健康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7]姚远铭.失实报道危害性浅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7-26[8]郑文锦:看不见的虚假——新媒体情境下电视新闻隐性失实成因及其防范[J].东南传媒2014(8)[9]论新媒体在国内突发事件传播中的负面作用及应对措施作者不详/link?url=S5gN0kuS6Mg2oXI1YnUf-JNu4FoS1iHV5O5JqPfsmyBWXV8SZQ7wmNKY1wvRvu S6FuZd-4qp6NcJcz3Hp4CQ51FiZyHP7z9YDMgEyp9I6Oq[10]王颖:略论新时期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及应对之策[N].中国地市报人2010(9)[11]胡芳:我国新闻失实的成因与应对措施——基于信息大爆炸时代和新技术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新媒体研究20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