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Internet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1章Internet基础知识精品PPT课件

第1章Internet基础知识精品PPT课件

1.2 Internet的应用
❖ 1、信息的获取与发布 ❖ 2、收发电子邮件(E-mail) ❖ 3、进行网上交际 ❖ 4、电子商务 ❖ 5、网络电话 ❖ 6、其他应用:远程教育
1.3 Internet基本知识
❖ 1.3.1 TCP/IP协议 TCP/IP模型也被称作DoD模型(Department of
1.3.2 IP地址
❖ IP地址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 32bit地址。按照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 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 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是 “0000000001”,这么长的地址,人们处理起来也 太费劲了。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 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 节。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为“10.0.0.1”。 IP地址的这种表示法叫做“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这显然比1和0容易记忆得多。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 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 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 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 定义了 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 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 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负责发 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 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 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如何获得本机的IP地址?
1.3.3 域名系统
❖ DSN(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解析 系统,是一个有很多域名服务器所共同组成 的分布式的数据查询系统。

Internet基础精选课件

Internet基础精选课件

E类 240.0.0.0~247.255.255.255 暂时保留以备将来使用
第25页,共39页。
第四节 Internet地址和域名服务
一.Internet的地址管理
A类IP地址
网络个数 27 -2 =126个
每个网络包含的主机台数 224-2=16 777 214台
B类IP地址 C类IP地址
214=16 384个 221=2 097 152个
A类地址中每个网络可以包含
网络个数
224-2=16 777 214台主机。 A类IP地址 126个
每个网络包含的主机台数 224-2=16 777 214台
第20页,共39页。
第四节 Internet地址和域名服务
一.Internet的地址管理
B类地址
B类地址的第0位、第1位为1、0,网络地址的长度为14位,所以可以允许有 214=16 384个不同的B类网络。
➢ (1)主干网:主干网是Internet的最高层,它是Internet的基础和支柱网层。
➢ (2)中间层网:中间层网是由地区网络和商业用网络构成的。 ➢ (3)底层网:底层网处于Internet的最下层,主要是由各科研院所、大学及企业的网络构成

第14页,共39页。
第三节 Internet 的组成
❖ (1)Internet接入服务
❖ (2)Internet系统集成服务
❖ (3)从事数据库及各种类型的信息方面的服务
第16页,共39页。
第三节 Internet 的组成
四.ISP的主要技术应用
❖ (1)各种Internet接入技术
❖ (2)设备保障 ❖ (3)计费系统 ❖ (4)技术支持和咨询体系
C类地址的前3位分别为1、1、0,网络地址的长度为21位,所以可以允许有 221=2 097 152个不同的C类网络。

Internet基础与应用-PPT精品文档85页

Internet基础与应用-PPT精品文档85页
呼叫主机把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 加入它的ARP缓存。现在。两个主机之间的通 信可以进行了。
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
1.2 主要的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一:线路交换
数字通信 255
模拟通信
500
模拟通信
频分复用
数据交换技术二:分组交换 分 组
12 3
信宿
D
目的地 源
目的地 源
目的地 源
目的地

信源
到达 1 3 2 重排 1 2 3
第四讲 Internet 技术基础
1. 分组交换技术 2. TCP/IP协议的分层模型 3. 网络计算模式 4. 常用TCP/IP测试工具
1. 分组交换技术
1.1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交换 1.2 主要的数据交换技术
• 线路交换 • 分组交换
1.3 数据交换技术的比较
1.1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交换
通信设备之间完全互连
应用 投递信件
传输控制 盖发送邮戳
打包、分拣 选择下一站
客户
源支局
驿站
中转 选择下一站
客户
应用 接收信件
目的支局 传输控制
盖接收邮戳
到站
驿站
拆包
接收 发送 业务 邮包
运输 汽车
清华大学
接收 发送
运输
业务 邮包
航空
北京总局
接收 发送 业务 邮包
浙江大学
小张
应用 投递信件
功能层一:应用 老王
客户
客户
应用 接收信件
计算机网络用来保证各台计算机平等地使用共 享网络资源的基本技术称为分组交换。数据在网络上 传输之前必须划分为分组。每个分组中都包含指明该 分组应传递到哪台计算机、分组的目的地用称为计算 机地址的数字来指定,共享网络的计算机轮流发送分 组。每次轮到发送时,一台计算机发送一个分组。

国际互联网第一节-PPT课件

国际互联网第一节-PPT课件

网络的起源
(1)”主机“-”终端“系统(20世纪50
年代的SAGE系统) (2)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计算 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ARPA网) (3)以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准化”为主 要特点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网络分类
按地理范围对计算机分类 (1)局域网(2)广域网(3)城域网 按计算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分类(拓扑结构) (1)星型网(2)总线型网(3)环型网(4)网状 网(5)树型网 按传输技术分类 (1)广播式网络(2)点到点网络 按传输介质分类 (1)有线网(2)无线网
(1)用URL描述地址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 当用户利用IE进行浏览是,首先在地址栏中 输入浏览对象的地址(可以是站点主机的 域名、IP地址、文件的路径等) UPL的组成 1.Internet协议名(指出WWW用来访问的 工具) 2.主机地址(host)或叫站点地址
URL的有效访问工具
http 访问大多数Web页面的协议 http://sina ftp 提供FTP连接 ftp://202.117.35.21/liun telnet 打开一个站点的远程登录连接 telnet://:80 File 本地文件 C://windows/system/win.ini
课程大纲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基础知 识\IE浏览器的使用\浏览实例\ 第二节 搜索引擎的使用\搜索实力\文件上传和下 载\下载软件的下载,安装和使用\(电子图书和 mp3) 第三节 电子邮件的申请和使用\ BBS的使用,开 户网站的用户注册和登录\同学录,像册的使用\ 第三节 网上购物和付款\申请网上支付\网上银行 \ 第四节 QQ的下载,安装,申请和使用\ QQ的其他 功能\ 第五节 申请和使用博客\网络安全(信息和病毒)

《Internet技术基础》PPT课件

《Internet技术基础》PPT课件

精选PPT
22
1.6 TCP/IP参考模型
3.传输层 ①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
高可靠性的、提供流量与拥塞控制的传输层 的协议。
②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 接的、不可靠的、没有流量控制的传输层协 议。
精选PPT
23
1.6 TCP/IP参考模型
(1) TCP/IP的TCP或UDP端口
1. CHINANET的组成 2. CHINANET的结构
基本结构:由核心层和区域组成骨干网。 核心层:由全国八大区中心节点构成。 接入层:由各省内的网络组成。 网管中心:负责CHINANET骨干网的管理。
精选PPT
13
1.3.2 CHINANET中国的主干网
3. CHINANET的基础设施 4. CHINANET提供的服务
2. 为什么要建立Internet?
建立Internet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在计算机之间交换 信息和共享资源。
3.Internet的语言—TCP/IP协议
为Internet上的各种不同用户和计算机提供了互连和互相 访问的能力。
精选PPT
9
1.3 Internet的网络结构与组成 1.3.1 Internet的组成结构
• 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
2. Internet的中国域名管理机构
• 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
精选PPT
40
1.8.4 域名解析
1. 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解析 2. IP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解析
精选PPT
41
1.9 Internet中常用的术语
1.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静态与动态网页

Internet基础教程PPT

Internet基础教程PPT
• 20世纪90年代初,IBM,MERIT和MCI公
司联合组建了一个非盈利公司 ANS(Advanced Networks and Services),组 建并完成了一个完全取代NSFnet的ANSnet 骨干网。
• 后 来 , 以 IBM 公 司 生 产 的 计 算 机 组 成 的 BITnet网与ANSnet网合并后,形成了今天 美国Internet的骨干网基础。
图1.1 多台计算机及终端设备连接而成的网络
• 1.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共享资源,因此, 网络能提供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一个网络的 地位。
• 1.2Internet的概述
• 1.2.1 什么是Internet
• 什么是Internet呢?Internet并非属于前面介 绍的3种网络中的任一种,所谓Internet是 指把世界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局域网
图2.2 PCTA128P+内置ISDN卡
• ISDN型终端设备 • 非ISDN型终端设备 • 2.1.3 ADSL
图2.3 外置式ADSL Modem(实达AM2110EB) 图2.4 面向PCI接口内置式ADSL Modem
• 1.2.3 Internet的发展前景
•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Internet 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
通过Internet随时了解最新的气象信息、新 闻动态和旅游信息,在家里购物、订机票、 订旅馆、租车、订餐,给银行或信用卡公 司汇款、转账,发送电子邮件,到图书馆 和各类数据库查询所需要的资料,享受电 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等。电子 企业、网上办公、网上娱乐等因特网业务 将不断普及并运用到工作中。
方,首要的一件事就是要知道收信人的地 址或电话号码。

《Internet基础》PPT课件

《Internet基础》PPT课件
2、软件下载 常用网址:
精选ppt
21
常用的搜索工具


精选ppt
22
搜索关键词
▪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6.0中文版是目前较流 行的Web浏览器之一;
IE浏精览选器p的pt界面
19
使用IE浏览器
1、保存与打印网页:文件 另存为;
2、网页内容的查找:编辑 全选;
编辑 查找;
3、浏览器界面的设置:查看 工具栏;
4、网页的跳转、停止与刷新:工具按钮;
▪ ISDN
2、宽带接入方式
▪ ADSL接入技术
▪ Cable Modem接入
▪ 卫星接入
▪ 以太网接入方式
精选ppt
14
五、Internet的主要协议
1、HTTP 协议
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 写,它用于传送WWW方式的数据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 型。定义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文件传输的沟通方式。
精选ppt
12
2、主要信息服务 • E-MAIL(收发电子邮件) • WWW(万维网服务) • FTP(文件传输) • TELNET(远程登录) • 信息讨论与公布服务 ▪ 网络新闻UseNet、BBS、邮件列表 • 娱乐与会话服务
精选ppt
13
四、Internet接入方式
1、窄带接入方式
▪ Modem拨号连接方式
关键词,就是您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也就是您命令搜索引擎 寻找的东西。
关键词的内容可以是:人名、网站、新闻、小说、软件、游戏、 星座、工作、购物、论文。也可以是任何中文、英文、数字,或中 文英文数字的混合体。

第1章网络基础知识与Internet精品PPT课件

第1章网络基础知识与Internet精品PPT课件
FDDI技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采用光纤作为 传输介质,其优点包括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传输 速度等方面较传统的介质要好得多。
● FDDI标准
FDDI的规范说明包括下列四个单独部分:
(1)介质访问控制(MAC) (2)物理层协议(PHY) (3)物理层介质(PHM) (4)站点管理(SMT) ●物理连接 FDDI规定采用双环连接,其中一个环作为主环, 通常用于数据传输,另一个作为副环,作为备份。 双环上数据的传输是互为反向的。Leabharlann 1.1 网络参考模型OSI
1.1.1 分层通信
(1)应用层。这是OSI模型的最高层。 (2)表示层。表示层保证通信设备之间的操作性。 (3)会话层。会话层是网络对话控制器。 (4)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整个消息从信源到信宿
(端到端)的传递过程。 (5)网络层。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经过多条链路、由
信源到信宿的传递过程。 (6)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从网络层接收数据,
以 太 网 是 由 施 乐 公 司 于 七 十 年 代 开 发 , IEEE 802.3发表于1980年,它是以以太网作为技术基础。 如今以太网和IEEE 802.3占据了局域网市场的最 大份额,而以太网通常指所有采用载波监听多路 访问/冲突检测 (CSMA/CD)的局域网,包括 IEEE 802.3。
1.4.2 广域网协议
1.SDLC及其派生协议
同步数据链控制(SDLC)协议主要用于 IBM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环境中。 ● SDLC
SDLC协议支持各种各样链路类型和网络 拓扑结构,包括点对点链路、环形拓扑和 总线型拓扑、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设备, 以及电路交换和封包交换网络。
SDLC协议通常设有二种类型的站点,即主动 型站点和从动型站点。

《因特网基础》课件

《因特网基础》课件

文件传输(FTP)
总结词
文件传输协议(FTP)是因特网上用 于文件传输的标准协议之一,它允许 用户在因特网上上传和下载文件。
详细描述
FTP使用TCP连接,通过两个端口进行 文件传输,一个用于控制连接,一个 用于数据连接。用户可以使用FTP客 户端或FTP命令行工具来上传和下载 文件。
远程登录(Telnet)
和机构也在积极推动IPv6的升级和改造。
物联网(IoT)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将物理世界的各种事物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 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工业等领域。通过物 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和生活效率。
电子邮件(E-mail)
总结词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最基本、最常用的服务之一,它使用简 单的邮件传输协议(SMTP)和邮局协议(POP3)等协议来 发送和接收邮件。
详细描述
电子邮件地址由用户名和域名组成,用户可以使用各种电子 邮件客户端或Web邮件服务来发送和接收邮件。电子邮件不 仅可以发送文本信息,还可以附加文件、图片、音频、视频 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移动接入方式
手机移动网络实现上网, 需使用手机。
平板上网
通过平板移动网络实现上网, 需使用平板电脑。
便携式计算机上网
通过便携式计算机移动网络实 现上网,需使用便携式计算机 。
车载上网
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上上网, 需使用车载设备。
04
因特网的服务与应用
万维网(WWW)
总结词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技术发展
详细描述:因特网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ARPANET、NSFNET、Internet和World Wide Web。 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从最初的军事和学术研究网络到全球性的信息交流平台,因特 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基础(1).ppt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基础(1).ppt

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计算机网络阶段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是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发展 起来的,它是由若干 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起 来的系统,即利用通 信线路将多台计算机 连接起来,实现了计 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 通信,如图1.3所示。
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阶段
为了使不同网络产品、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都 能互连,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于1984年正式颁布了一 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成网的国 际标准ISO 7498,即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RM)。OSI/RM的提出,开创了计算机 网络的新时代,也使计算机网络进入了标准化 网络阶段。只有标准的才是开放的,OSI参考 模型的提出引导着计算机网络走向开放的、标 准化的道路,同时也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步入了成熟的阶段。
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 合的产物,它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 杂,从单机到多机的演变过程。其发展 过程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具有通信功能 的单机系统、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开放式标准化 计算机网络阶段、高速智能的计算机网 络阶段。
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该系统又称为终端-计算机网络,是早期计算机网 络的主要形式。它是由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 大量的地理上处于分散位置的终端,如图1.1所 示。终端一般只有输入输出功能,不具备独立 的数据处理能力。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 路-计算机”远程联机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雏 形,其结构特点是单主机多终端,所以从严格 意义上讲,并不属于计算机网络范畴。
高速、智能的计算机网络阶段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尤其是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 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光纤作为一种高速率、高带宽、高可靠 性的传输介质,在各国的信息基础建设中使用越来越广泛,这为 建立高速的网络铺垫了基础。千兆位乃至万兆位传输速率的以太 网已经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局域网和城域网中,而基于光纤的广域 网链路的主干带宽也已达到10Gb/s数量级。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 更加刺激了网络应用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多媒体应用在计算机网 络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高。同时,用户不仅对网络的传输带宽提 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等也提出 了新的要求。为了向用户提供更高的网络服务质量,网络管理也 逐渐进入了智能化阶段,包括网络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计费 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在内的网络管理任务都可以通过智 能化程度很高的网络管理软件来实现。计算机网络已经进入了高 速、智能化的发展阶段。

第01章-Internet基础PPT课件

第01章-Internet基础PPT课件

10
Internet基础(第4版)
城域网技术特点
• 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 种高速网络
• 城域网的设计目标是满足几十公里范围 内的大量政府部门、企业、公司的多个 局域网互连的需求
• 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形 与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功能
• 城域网在技术上与局域网相似
11
Internet基础(第4版)
•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
–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 共享
–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 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 的网络协议
6
Internet基础(第4版)
1.1.3 计算机网络基本结构
• 早期的广域网结构
主机 CCP
终端
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
CCP
CCP
CCP
CCP
主机 CCP
终端
终端
终端
7
Internet基础(第4版)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主机
主机
局域网
通信子网
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器
局域网 局域网
主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机
8
Internet基础(第4版)
1.1.3 计算机网络分类
•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出现多台计算机 互连的需求,网络用户希望通过网络实现 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目的

《Internet技术基础》课件

《Internet技术基础》课件
地址的服务。
通过DNS域名系统,用 户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 域名来访问网站,而不 需要记住每个网站的IP
地址。
DNS域名系统采用分布 式数据库结构,由许多 DNS服务器组成,共同 完成域名解析的任务。
TCP传输控制协议
01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 输层协议。
02
TCP协议提供了数据传输的确认机制、重传机制、流量控制和拥
电子邮件服务
常见的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包括Gmail、Outlook和Yahoo等,用户 可以通过这些服务创建和管理自己的电子邮件账户。
万维网(WWW)
万维网概述
万维网是一种基于超文本的全球 信息网,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 问各种网站和网页。
万维网技术
HTML、CSS和JavaScript是构建 网页的三种基本技术,用于创建 网页的结构、样式和交互功能。
IP地址
IP地址是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简称 ,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计算机和设
备。
IP地址采用32位二进制数表示, 通常以四个十进制数表示,如 192.168.1.1。
IP地址分为公网IP和私有IP,公 网IP在全球范围内唯一标识一台 计算机或设备,私有IP用于局域
网内部通信。
DNS域名系统
01
02
03
DNS域名系统是互联网 上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
Internet没有统一的控制中心,而是 由许多自治的、相互连接的节点组成 。
开放性和共享性
Internet上的资源和服务是开放的, 用户可以在上面自由地获取、发布和 交流信息。
Internet的发展历程
1 2 3
起源
Internet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于1960年代末主持开发的ARPANET项 目。

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与Internet.ppt

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与Internet.ppt

第一章 防范电脑病毒
本章主要内容: 1.1 电脑病毒基础知识 1.2 电脑病毒的工作机制 1.3 近期常见病毒的识别与防治 1.4.防病毒软件
1.1 电脑病毒基础知识
1.1.1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电脑病毒,指的是一段被刻意写成的可执 行程序,该程序会自动地寻找“宿主”并且依 附在它上面,然后不断地自我复制、隐藏、感 染其它的软件程序或计算机,然后伺机执行一 些代码进行破坏。
1.1.5 电脑病毒的分类
4、宏病毒: 宏病毒是一种寄存在文档或模板的宏中的计算机
病毒。一旦打开这样的文档,其中的宏就会被执行,于 是宏病毒就会被激活,转移到计算机上,并驻留在 Normal模板上。从此以后,所有自动保存的文档都会 “感染”上这种宏病毒,而且如果其他用户打开了感染 病毒的文档,宏病毒又会转移到他的计算机上。如果您 的OFFICE文档在打开时,系统给出一个宏病毒警告框, 那么您应该对这个文档保持高度警惕,它已被感染的几
1.1.5 电脑病毒的分类
6、变体病毒/千面人病毒: 高级的文件病毒,特点是每次进行传染时都会改变
程序代码的特征,以防杀毒软件的追杀,他的制作难度 比较高,较少见。 7、混合型病毒:
指具有两个以上病毒类特征的电脑病毒,例如有些文 件型病毒同时也是开机型病毒。 8、Active和JAVA:
对原版本的病毒的破坏性部分根据个人的 进行 任意的改动,从而衍生出新的病毒,使得病毒 的数量增长更快,杀伤力更强。 8、不可预见性:
从病毒检测方面来说,病毒是不可预见的
1.1.3 电脑病毒的破坏行为表现
1.攻击系统数据区 攻 击 部 位 包 括 硬 盘 主 引 导 扇 区 、 Boot 扇 区 、
此类行为也是花样繁多,如不执行命令、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Internet 概述
▪ Internet的历史与发展 ▪ 20世纪60年代,ARPAnet ▪ 为ARPAnet制定了TCP/IP协议 ▪ 80年代,NSF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 Internet的功能与服务
Internet的功能与服务
▪ 浏览网页(www) ▪ 收发电子邮件(E-Mail) ▪ 文件传输(FTP) ▪ 远程登录(Telnet) ▪ 网络论坛(BBS) ▪ 网络电话(Internet Phone)
网络协议层次模型
A、B、C类地址示图
常见的顶级域名
edu
教育机构
com
工、商、金融等企业
mil
军事部门
gov
政府部门
int
国际机构(主要指北约组织)
net
国家域名 如 cn 表示中国
1.4 Internet 的安全
▪ 病毒侵害 ▪ 密码安全 ▪ 不良站点 ▪ 网络黑客
THANK YOU .
▪ TCP/IP协议是ARPAnet工程所开发的协议,它最初用于广
域网互连。后来,在Internet中,在局域网和广域网的 互连中被广泛采用。它是一系列协议服务的总集,在硬 件链路之上分四层。
▪ IP地址和域名
连接到Internet上的每台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惟一的地址 ,Internet上的地址是用数字来表示的,称为IP地址。
1.3 TCP/IP 协议
▪ 网络的层次模型与协议
▪ 计算机网络体系分层,就是把网络体系所提供的通路划
分成一组功能分明的层次,各层执行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访问通路。每一层都实现具体 的、相对独立的、与其他层截然不同的功能。每一层又 有着完成其功能所必须具有的协议。
▪ TCP/IP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