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及其应用-第一章 分离膜和膜分离过程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
2.1高分子膜的制备
用物理化学方法或将两种方法结合,可制作具有良好分离性能的高分子膜。最实用的方法是相转化法和复合膜法。
相转化法是指用溶剂,溶胀剂与高分子膜材料制成铸膜液,刮制成膜后,通过L-S法,热凝胶法,溶剂蒸发法,水蒸气吸入法等使均相的高分子溶液沉淀转化为两相,一相为固相,一相为液相。一般,沉淀速度越快,形成的孔就越小;反之,沉淀速度越慢,形成的孔就越大。由于膜表面溶液沉淀速度较膜内部快,于是可得到较致密的表皮层和较疏松的支撑层,成为非对称膜。因制膜过程中发生着从液相转化为固相的过程,故称为转化法。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
一般说来,无机小分子的渗透压要比有机大分子溶质的渗透压高得多。
(2)实现超滤和反渗透的条件
超滤:需要增加流体的静压力,改变天然过程的方向,才可能发生含有低分子量化合物的溶剂流通过膜,此时的推动力是流体静压力与渗透压的压差;
pp ——操作压 p0 ——渗透压 patm ——大气压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
1 膜分离技术的简介
1.1 膜分离的概念
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膜分离的一般示意性图见图1。
1.2 膜的简介
在一种流体相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物质,把流体相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这一薄层物质称为膜。
聚酰胺膜的耐压能力较高,对温度和pH都有很好的稳定性,使用寿命较长,常用于反渗透。
(3)无机(多孔)材料膜
主要有陶瓷、微孔玻璃、不锈钢和碳素等。目前实用化的无机膜主要有孔径0.1μm以上的微滤膜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l0kD以上的超滤膜,其中以陶瓷材料的微滤膜最为常用。
多孔陶瓷膜主要利用氧化铝、硅胶、氧化锆和钛等陶瓷微粒烧结而成,膜厚方向不对称。
《膜科学与技术》思考题
《膜科学与技术》思考题《膜科学与技术》思考题第⼀章导论1.什么是膜分离过程,⽤图加以解释。
答:膜分离过程以选择透过性膜(固体、液体、⽓体)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时,原料侧的组分选则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的。
2.膜分离过程的特点是什么?与传统分离过程相⽐最明显的优势在哪⾥?答:1. 是⼀个⾼效的分离过程。
分离系数⾼达80。
2. 能耗低。
被分离物质不发⽣相变化,分离过程通常在常温下进⾏。
3. 设备简单,占地⾯积⼩,操作⼗分便捷,可靠度⾼。
4 放⼤效应⼩。
设备的规模和处理能⼒可在很⼤程度上变化,⽽效率、设备的单价和运⾏费⽤变化不⼤。
3.膜分离技术主要的分离过程有哪些?这些过程所分离的对象是属于哪种状态的物质?答: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 : 分离离⼦例如:海⽔脱盐、纯⽔制备超滤Ultra filtration (UF) :分离分⼦例如:果汁的澄清、含油废⽔处理微滤Micro filtration (MF) :分离粒⼦例如:城市污⽔处理⽓体分离Gas Permeation (GP) :分离⽓体分⼦例如:富集氧⽓、氢⽓回收4.画出膜组件的⽰意图,标出各物流名称。
5.膜组件有哪⼏种形式?中空纤维膜组件(Hollow Fiber Module螺旋卷式膜组件(Spiral Wound Module)管式膜组件(Tubular Module平板式膜组件(Plate and Frame Module)⽑细管式膜组件(Capillary Module)6.60年代,Souriajan –Lone 研制的是什么膜?60年代,Lobe 和Souriajan 共同研制了具有⾼脱盐率和⾼透⽔量的⾮对称醋酸纤维素(CA)膜,使反渗透过程由实验室转向⼯业应⽤.与此同时,这种⽤相转化技术制备的具有超薄分离⽪层膜的新⼯艺引起了学术和⼯业界的⼴泛重视,在它的推动下,随后迅速掀起了⼀个研究各种分离膜和发展各种膜过程的⾼潮.7.R O、UF、GS分别代表哪些膜过程?RO—表⽰反渗透过程UF—表⽰超滤GS—表⽰⽓体分离过程第⼆章膜材料和膜的制备1.选择膜材料要考虑哪些⽅⾯的因素?答: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性、耐微⽣物性、耐氧化性。
膜分离技术教材
表2 几种主要分离膜的分离过程
膜过程 推动力 微滤 压力差
传递机理 颗粒大小形状
超滤
压力差
分子特性大小形 状
纳滤 压力差 离子大小及电荷
反渗透 压力差 溶剂的扩散传递
透过物
截留物
膜类型
水、溶剂溶解物 悬浮物颗粒 纤维多孔膜
胶体和超过 水、溶剂小分子 截留分子量 非对称性膜
的分子
水、一价离子、 多价离子
水 反渗透
反渗透膜
超 滤 与 反 渗 透 的 区 别 示 意
4
目录
• 1 膜技术概述 • 2 膜分离装置 • 3 极化、污染现象和控制 • 4 典型的膜分离技术及应用领域
5
1 膜技术概述
6
1.1 基本概念
7
膜(Membrane)是什么?有何特性?
所谓的膜,是指在一种流体相内或是在两种流体相
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它把流体相分隔为互不相通 的两部分,并能使这两部分之间产生传质作用。
9
分离膜种类
阳离子膜
带电膜
阴离子膜
高分子膜
过滤膜
分 离 膜
非带电膜 精密过滤膜
液体膜
超滤膜
纳米滤膜
生物膜
反渗透膜
10
1.2 膜分离技术发展简史
高分子膜的分离功能很早就已发现。1748年,耐 克特(A. Nelkt)发现水能自动地扩散到装有酒精 的猪膀胱内,开创了膜渗透的研究。
11
1861年,施密特(A. Schmidt)首先提出了超过 滤的概念。他提出,用比滤纸孔径更小的棉胶膜 或赛璐酚膜过滤时,若在溶液侧施加压力,使膜 的两侧产生压力差,即可分离溶液中的细菌、蛋 白质、胶体等微小粒子,其精度比滤纸高得多。 这种过滤可称为超过滤。按现代观点看,这种过 滤应称为微孔过滤。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对流体进行分离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生物科技、食品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膜分离技术的原理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特性,通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化学性质等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其原理主要包括渗透、扩散和分离。
渗透是指物质通过膜的透过性能,扩散是指物质在膜上的传递过程,而分离则是指膜对不同物质的选择性分离效果。
二、膜分离技术的分类根据膜的材料和分离方式的不同,膜分离技术可分为多种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
微滤膜的分离范围通常在0.1-10微米之间,可以用于悬浊物的去除;超滤膜的分离范围为1万至100万道尔顿,可分离大分子物质;纳滤膜的分离范围在100-1000道尔顿之间,用于有机物质和溶解离子的去除;反渗透膜则是利用高压将溶剂逆向渗透,适合用于水处理等领域。
三、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颜色、异味等杂质,使水质得到提升。
其中反渗透膜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通过高压将溶液逆向渗透,将溶质与水分离,获得高纯度的水。
反渗透膜广泛用于饮用水处理、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四、膜分离技术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生物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细胞培养、蛋白质纯化、基因工程等方面。
在细胞培养中,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细胞和培养基的有效分离,保护细胞的生物完整性。
在蛋白质纯化方面,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电荷的蛋白质的分离和富集。
而在基因工程中,膜分离技术则可以用于DNA片段的纯化和浓缩。
五、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浓缩、分离和改良等方面。
在果汁加工中,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果汁的浓缩和去除其中的水分,提高果汁的品质和口感。
膜法
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都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目录膜分离技术概念膜的性质应用1膜分离优点在常温下进行1无相态变化1无化学变化1选择性好1适应性强1膜分离技术发展史、现状发展史1现状1常用的膜分离过程微滤1超滤1纳滤1反渗透1其他1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第一部分膜分离技术简介1第二部分膜分离系统应用1第三部分行业应用1第四部分——膜系统图片展开编辑本段膜分离技术概念膜分离技术由于具有常温下操作、无相态变化、高效节能、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等特点,因此在饮用水净化、工业用水处理,食品、饮料用水净化、除菌,生物活性物质回收、精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迅速推广到纺织、化工、电力、食品、冶金、石油、机械、生物、制药、发酵等各个领域。
分离膜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再生方面异军突起,在环境工程,特别是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编辑本段膜的性质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
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作膜分离。
它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这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
膜的孔径一般为微米级,依据其孔径的不同(或称为截留分子量),可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无机膜主要还只有微滤级别的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属膜。
有机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等。
编辑本段应用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分离纯化、浓缩中的应用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
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微滤主要是从气相和液相物质中截留0.1um至数微米的细 小悬浮物、微生物、微粒、细菌、酵母、红细胞、污染 物等,在生物分离中,广泛用于菌体的净化、分杂质溶出、无毒、 使用和更换方便、使用寿命较长、耐高温、抗溶剂且膜 组件价廉。同时,膜孔分布均匀,可将大孔径的微粒、 细菌、污染物截留在滤膜表面,滤液质量高。也可称绝 对过滤,适合用于过滤悬浮的微粒和微生物。
超滤
1、超滤的基本概念和分离范围
2、基本原理和操作方式
超滤是一种在静压差为推动力的作用下,原料液中大于膜孔的大粒 子溶质被膜截留,小于膜孔的小溶质粒子通过滤膜,从而实现分离 的过程,其分离机理一般认为是机械筛分原理。 超滤主要用于料液澄清、溶质的截留浓缩及溶质之间的分离。其分 离范围为相对分子质量500~1×106的大分子物质和胶体物质,相对 应粒子的直径为0.005~0.1um。操作压强低,一般为0.1~0.5Mpa, 可以不考虑渗透压的影响,易于工业化,应用范围广。 特点: 1、在常温和低压下进行分离,因而能耗低,从而使设备的运行费 用低。 2、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故投资费用低。 3、超滤分离过程只是简单的加压输送液体,工艺流程简单,易于 操作管理。 4、超滤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均匀连续体,纯物理方法过滤, 物质在分离过程中不发生质的变化,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有任何 杂质脱落,保证超滤液的纯净。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膜的基本性能
膜的定义 膜的分类 膜材料的特性
膜的定义是指两相之间的一个 不连续区间,这个是一个广义 的定义。狭义定义是在一个流 体相间的一薄层凝聚相物质, 把流体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
1、按膜孔径大小分 微滤膜0.025~14um;超滤膜0.001~0.02um; 反渗透膜0.0001~0.001um;纳米过滤膜,平均直径2nm 2、按膜结构分类 对称膜、对称性膜、复合膜等。 3、按材料分 合成聚合物膜、无机材料膜。
膜分离技术PPT
通过改变膜孔径、孔道形状和分布等结构参数,提高 膜的分离性能和通量。
强化传质过程
采用促进传递、电场辅助等方法强化传质过程,提高 分离效率。
降低能耗
优化操作条件,如降低操作压力、提高操作温度等, 以降低膜分离过程的能耗。
面临挑战及解决思路
膜污染问题
开发抗污染膜材料、优化操作条件和 采用清洗技术等措施减轻膜污染问题。
石油化工
用于油品脱硫、脱蜡、脱色等石油加工过程,以及化工原料的分 离和提纯。
环保领域
应用于废气处理、重金属回收、垃圾渗滤液处理等环保工程。
05 膜污染与防治策略
膜污染类型及成因分析
无机物污染
由水中的金属离子、矿物质等无机物在膜表面积聚形成,降低膜的 通量。
有机物污染
水中的有机物,如腐殖质、蛋白质等,在膜表面吸附和沉积,导致 膜孔堵塞。
污水处理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 技术,结合膜分离和生物 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和水质。
气体分离领域应用实例
氧气、氮气分离
工业气体分离
利用气体分离膜的选择透过性,从空 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应用于合成气、氨分解气等工业气体 的分离和纯化。
天然气处理
通过膜分离技术去除天然气中的二氧 化碳、硫化氢等酸性气体,提高天然 气品质。
创新膜制备技术展望
1 2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膜材料的精确控制和复杂 结构的制造,提高膜的分离性能和机械强度。
表面改性技术
通过表面涂覆、接枝等方法对膜表面进行改性, 提高膜的选择性、通量和抗污染性能。
3
纳பைடு நூலகம்技术
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纳米孔道或纳米结构,提高膜 的分离精度和效率,同时降低能耗。
膜分离技术的理论和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当今世界的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物质的分离,膜分离技术便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方法。
本文将着重介绍膜分离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例。
一、理论基础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将混合物分离成不同组分,其分离原理依据组分化学性质、大小和形态等差别性。
膜分离技术的核心部件便是膜,目前常用的膜材料有聚碳酸酯膜、聚醚氨酯膜、聚乙烯膜等。
不同类型的膜具有自身的优劣,应用场景不同。
膜分离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最常见的几种应用场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用水制备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制备工艺中应用广泛,可以用来清除水中的杂质和重金属。
这种膜分离技术被称为反渗透技术,它可以将水中的杂质和盐分分离出去,使水变得更加纯净、安全。
2、废水处理膜分离技术还可以用来处理废水,可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减轻环境污染。
比如,可以通过膜分离技术,去除湖泊中的蓝藻、海水中的盐分等。
3、食品和制药领域在食品和制药领域,也有许多需要分离的复杂混合物。
比如酸奶、乳酪生产时,需要将原料中的蛋白质、乳糖等分离出来。
而在制药领域,也需要对药品进行分离和纯化。
膜分离技术便可以在这些领域中发挥效用。
二、应用实例1、美国纽约市饮用水处理在美国纽约市的饮用水处理工厂中,膜分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该工厂使用一种名为“微滤膜”的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水中的杂物、微生物和悬浮颗粒过滤掉。
这种膜分离技术可以让饮用水更加纯净,满足市民的饮用安全需求。
2、废水处理在我国南方地区,许多化工厂和纸浆厂的废水处理,都采用了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离出来,减轻环境污染。
3、食品行业在我国的食品行业,膜分离技术同样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的奶制品生产中,就使用了一种名为“蛋白分离膜”的膜分离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将乳清中的蛋白质分离出来,最终制成高价值的酪蛋白。
总之,膜分离技术的出现,使得物质的分离更加便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在饮用水制备、废水处理、食品行业、制药行业等方面发挥作用,还可以缓解许多环境问题,减少日常生活中的污染物。
《膜分离技术》PPT课件
缓冲液
精选ppt
无机盐
34
2. 微 滤
以多孔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 筛分原理使不溶性粒子(0.1-10um)得以分离的 操作。操作压力0.05-0.5MPa。
精选ppt
35
• 微滤应用 1) 除去水/溶液中的细菌和其它微粒; 2) 除去组织液、抗菌素、血清、血浆蛋白 质等多种溶液中的菌体; 3) 除去饮料、酒类、酱油、醋等食品中的 悬浊物、微生物和异味杂质。
F
精选ppt
11
17.1 膜材料 与膜的制造
精选ppt
12
膜材料的特性
• 对于不同种类的膜都有一个基本要求:
– 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加较高的压 力,一般膜操作的压力范围在0.1~0.5MPa,反渗透 膜的压力更高,约为1~10MPa
– 耐高温: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需要 – 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清洗过程中的水解; – 化学相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 – 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 – 成本低;
孔膜,其孔隙大小在电镜的分辨范围内。
精选ppt
28
4完整性试验
• 本法用于试验膜和组件是 否完整或渗漏。
• 将超滤器保留液出口封闭, 透过液出口接上一倒置的 滴定管。自料液进口处通 入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 当达到稳态时,测定气泡 逸出速度,如大于规定值, 表示膜不合格。
× 保留液 出口封闭
压缩空气
• 透析过程中透析膜内无流体流动,溶质 以扩散的形式移动。
精选ppt
32
透析原理图
大分子
透析膜 小分子
水分子
精选ppt
33
透析法的应用
常用于除去蛋白或核酸样品中的盐、变性剂、还原剂之类 的小分子杂质,
膜分离技术基础及其应用
影响膜的因素
3、无机盐 、 无机盐通过两条途径对膜污染产生影响: 无机盐通过两条途径对膜污染产生影响:一 是有些无机盐复合物会在膜表面或膜孔径直接 沉积,或使膜对蛋白质的吸附率增强而污染膜; 沉积,或使膜对蛋白质的吸附率增强而污染膜; 无机盐改变了溶液离子强度, 二是无机盐改变了溶液离子强度,影响到蛋白质溶解
按分离孔径划分的膜类型
按分离孔径划分的膜类型
按膜的材质划分的膜类型
天然高分子材料 种类:纤维素衍生物,如醋酸纤维、硝酸纤维和再生纤维 优点:醋酸纤维的阻盐能力最强,常用于反渗透膜,也可作超滤 膜和微滤膜;再生纤维素可用于制造透析膜和微滤膜。 缺点:醋酸纤维膜最高使用温度和pH范围有限,在45-50° 缺点:醋酸纤维膜最高使用温度和pH范围有限,在45-50°C, pH3pH3-8。 合成高分子材料 种类:聚砜、聚酰胺、聚酰亚胺、聚丙烯晴、聚烯类和含氟聚合 物,其中,聚砜最常用,用于制造超滤膜。 优点:耐高温(70-80° ,可达125°C),pH1-13,耐氯能力强,可 优点:耐高温(70-80°C,可达125°C),pH1-13,耐氯能力强,可 调节的孔径宽(1-20nm);聚酰胺膜的耐压较高,对温度和pH稳定 调节的孔径宽(1-20nm);聚酰胺膜的耐压较高,对温度和pH稳定 性高,寿命长,常用于反渗透。 缺点:聚砜的耐压差,压力极限在0.5-1.0MPa。 缺点:聚砜的耐压差,压力极限在0.5-1.0MPa。
浓度对反渗透(纳滤) 浓度对反渗透(纳滤)膜性能的影响
随浓度的提高,水通量及脱盐率都有明显的降低, 随浓度的提高,水通量及脱盐率都有明显的降低, 这是因为浓度的增加导致了渗透压的增加, 这是因为浓度的增加导致了渗透压的增加,带来了驱动 压力的减小
常规过滤和错流过滤 a常规过滤; b错流过滤 常规过滤;
膜分离技术基础概论
《膜分离技术》教案第一章:膜分离技术概述1、膜科学与基础科学的关系膜科学与基础科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膜的定义及特性所谓的膜,是指在一种流体相内或是在两种流体相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它把流体相分隔为互不相通的两部分,并能使这两部分之间产生传质作用。
膜的特性:不管膜多薄, 它必须有两个界面。
这两个界面分别与两侧的流体相接触。
膜传质有选择性,它可以使流体相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它物质透过。
3、膜的分离过程原理膜分离过程原理:以选择性透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边施加一个推动力(如浓度差、压力差或电位差等)时,使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通常膜原料侧称为膜上游,透过侧称为膜下游。
4、分离膜的种类5、膜分离技术发展简史高分子膜的分离功能很早就已发现。
1748年,耐克特(A. Nelkt )发现水能自动地扩散到装有酒精的猪膀胱内,开创了膜渗透的研究。
1861年,施密特(A. Schmidt )首先提出了超过滤的概念。
他提出,用比滤纸孔径更小的棉胶膜或赛璐酚膜过滤时,若在溶液侧施加压力,使膜的两侧产生压力差,即可分离溶液中的细菌、蛋白质、胶体等微小粒子,其精度比滤纸高得多。
这种过滤可称为超过滤。
按现代观点看,这种过滤应称为微孔过滤。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分离膜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1961年,米切利斯(A. S. Michealis )等人用各种比例的酸性和碱性的高分子电介质混合物以水—丙酮—溴化钠为溶剂,制成了可截留不同分子量的膜,这种膜是真正的超过滤膜。
美国Amicon 公司首先将这种膜商品化。
50年代初,为从海水或苦咸水中获取淡水,开始了反渗透膜的研究。
1967年,DuPont 公司研制成功了以尼龙—66为主要组分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组件。
同一时期,丹麦DDS 公司研制成功平板式反渗透膜组件。
反渗透膜开分离膜高分子膜液体膜生物膜带电膜非带电膜阳离子膜阴离子膜过滤膜精密过滤膜 超滤膜 反渗透膜纳米滤膜始工业化。
膜分离技术
中空 保留体积小,单位体积中所 料液需要预处理,单根纤维 纤维 含过滤面积大,可以逆流操 管损坏时,需调换整个组件, 式 作,压力较低,设备投资低 不够成熟
膜的污染、 膜的污染、防治及清洗
膜的污染 是指由于膜表面上形成了附着层或膜孔堵塞等外部因素导致 了膜性能变化 膜的劣化 是指膜由于自身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导致了膜性能的变化 导致膜的劣化的原因: 1、化学性劣化是指由于处理料液pH值超出了膜的允许范围而导致膜 的水解或氧化反应等造成的劣化 2、物理性劣化是指膜结构在很高的压力下导致致密化或在某种状态 下发生的不可逆转性变形等造成的劣化 3、生物性劣化是由于处理料液中的微生物的存在使膜的发生生物降 解反应等造成的劣化 膜污染的主要方式: 1、由结晶作用而引起的膜堵塞 2、由污物引起的膜堵塞
常用膜分离过程
微滤 超滤 纳滤 反渗透 其他
微滤
微滤原理 微滤是以静压差为推动力,利用膜的筛 分作用进行分离的膜过程,其分离机理与普通过 滤相似。 微孔滤膜的分离机理:机械截留作用、物理作用 或吸附截留作用、架桥作用、网络型膜的网络内 部截留作用 鉴于微孔滤膜的分离特征,微孔滤膜的应用范 围主要是从气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细菌以及其 他污染物,以达到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
具体涉及领域主要有: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明胶、葡萄酒、白酒、果汁、 牛奶等)、高纯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饮用水、生物技术、生物发等。
超滤
早期的工业超滤应用于废水和污水处理。三十多年来,随着超滤技术 的发展,如今超滤技术已经涉及食品加工、饮料工业、医药工业、生 物制剂、中药制剂、临床医学、印染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处理、资源 回收、环境工程等众多领域。 超滤的操作模式: 间歇操作、单级连续操作、多级连续操作 分离机理: 筛孔分离过程,但膜表面的化学性质也是影响超滤分离的重要因素,即 超滤过程中溶质的截留有在膜表面的机械截留、在膜孔中停留而被除 去、在膜表面即膜孔内的吸附3种方式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1960年Loeb 和S.Sourirajan制成 第一张非对称结构的醋酸纤维素 膜,反渗透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
反渗透过程可以分为三类:
高压反渗透(5.6~10.5MPa), 低压反渗透(1.0~4.2MPa), 纳滤(0.3~1.0MPa)。
Rg
Rc
膜污染阻力的概念模型
膜过程的一些术语
膜污染: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 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 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 膜产生渗透通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物理污染包括膜表面的沉积,膜孔内的阻塞,这与膜孔结构、膜表 面的粗糙度、溶质的尺寸和形状等有关。
R ecircu latio n lo o p
膜过程的一些术语
错流过滤的优点:
(1)便于连续化操作过程中控制循环比; (2)流体流动平行于过滤表面,产生的表面剪切力带走膜
表面的沉积物,防止污染层积累,使之处于动态平衡, 从而有效地改善液体分离过程,使过滤操作可以在较 长的时间内连续进行; (3)错流过滤所产生的流体剪切力和惯性举力能促进膜表 面的溶质向流体主体的反向运动,提高了过滤速度。
膜的发展历史
我国1958年开始研究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1966年开 始研究RO、UF、MF、液膜、气体分离等膜分离过程应 用与开发研究。80年代后期又陆续开展了渗透汽化、 膜萃取、膜蒸馏和膜反应等新膜过程的研究,并着手 进行膜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国内主要的膜研究和推广单位: 1)气体分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邦膜公司) 2)液体分离:杭州水处理技术中心(西斗门公司)
膜过程的一些术语
浓差极化:在膜分离过 程中,一部分溶质被截 留,在膜表面及靠近膜 表面区域的浓度越来越 高,造成从膜表面到本 体溶液之间产生浓度梯 度,这一现象称为“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内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
•海水淡化 •污水再生 •净化水
第二节 分离膜的种类
一、高分子膜 高分子膜的性能与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密切相关 高分子的结构特征由以下因素决定 •相对分子量; •高分子的化学结构与空间排列(构造、主侧链等) •不同的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氢键、偶极距等)
1、纤维素类膜
H
CH2OH
制药/生物工程
• 抗生素、维生素、有机酸、氨基酸、酶等发酵液的 澄清除菌过滤 • 抗生素、维生素、有机酸、氨基酸等发酵液的蛋白 剔除 • 酶、蛋白质、多糖制备过程中细胞碎片的剔除 • 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酶、多糖、蛋 白质的纯化与浓缩 • 中成药、保健品口服液的澄清除菌过滤 • 动物血浆、血清的浓缩精制 • 其他相关的脱盐浓缩、澄清除菌、蛋白剔除、 细胞收集等分离过程
常见高分子膜材料和无机膜材料有哪些?它们各 有哪些突出优点? 掌握分离膜(对称膜、非对称膜、复合膜和无机 膜)常用的制备方法 复合膜的组成 膜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分离透过性能包括什么性 能?
5、其他类聚合物膜
聚偏氟乙烯膜、再生纤维素膜、芳香杂环类、 离子型聚合物、共混和嵌段、接枝共聚物膜
二、无机膜
•陶瓷膜、玻璃膜、金属膜(含碳)和沸石 膜等。 耐温,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大,抗 微生物腐蚀,适用寿命长; 无弹性、脆、不适用于热强碱体系
第三节 分离膜的制备
膜的制备工艺有化学的和物理的方法或 者二者结合。西村正人从高分子材料的选 择和膜材料的化学结构方面,总结出具有 分离孔径膜的10种化学方法和9种物理方 法。
• 聚合物、溶剂与非溶剂的配伍关系
非溶剂凝胶法又分为溶剂蒸发凝胶法、吸入蒸气 凝胶法、控制蒸发凝胶法、浸渍凝胶法 •浸渍凝胶法(L-S法) 最常用有机高分子膜制备方法,将聚合物溶液 刮涂在适当的支撑体上,浸入含非溶剂的凝固浴中, 溶剂/非溶剂的交换导致沉淀,得到膜的结构由传质 和相分离两者共同决定。
2、聚砜类膜
聚砜类树脂具有良好的化 聚 砜 学、热学和水解稳定性, 强度也很高; pH值适应范围为1~13, 聚 芳 砜 最高使用温度达120℃; 抗氧化性和抗氯性都十分 聚醚砜 优良; 孔径范围较宽,超滤、微 滤; 聚苯醚砜 疏水性,易被溶质污染
CH3 [ O C CH3 O [ S O O [ S O O [ O S O O ]n O ]n O O S O ]n O O S O ]n
•膜受照射时间的长短膜孔数目 •刻蚀时间的长短决定膜孔的大小 •特点: 孔径分布均匀,孔为圆柱形或圆锥称膜是指膜主体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 貌结构 •比对称膜具有高得多的透过速率,是工业上用 的最多的膜类 •致密的或具有微小细孔的选择性透过薄层支撑 在多开放孔的底膜上
H O H H OH H
CH2OH
H OH OH H
O H
OH H O H O
H
CH2OH
H OH H
O H H
H O H
n_ 2 2
OH H H
OH H
CH2OH
OH
OH
O OH
亲水性好,孔径范围较宽,较高通量,成本低, 无毒; 操作温度窄(30℃),pH窄(3-6),压实现象, 易生物降解 包括天然纤维素、醋酸纤维素(二、三CA、 CTA)、硝化(CN )、乙基(EC)、混合(CNCA)
多孔膜
控制蒸发凝胶法
聚合物 混合溶剂 铸膜液 压滤、脱泡 成膜 控制溶剂蒸发速度 多孔膜
三、复合膜制备工艺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皮层和多孔亚层;另一种 是由不同的聚合物材料构成皮层和亚层。
层压、浸涂、喷涂、 旋转涂敷;界面聚合、 原位聚合、离子聚合、 接枝等。
• 界面聚合 将支撑体浸入含有活泼单体或预聚物水溶液中, 然后将此膜浸入另一个含有另一种活泼单体的 与水不溶的溶剂中,则两种单体或预聚物在两 相界面处发生反应,形成皮层。
3、聚酰胺类膜
O [ NH C O [ NH C NH NH NHNH O C O C NH ]n O C O C ]n
反渗透复合膜,多孔、力学强度和热稳定 性良好、pH(3-11);对氯离子抵抗能力差, 易受蛋白质污染
4、聚烯烃类膜
PE、PP、PVC、PS、PAN、PMMA,国内最早开发 的膜材料
2. 微孔均质膜
• 拉伸法
在接近聚合物熔点温度下,挤压聚合物膜,并 配合以很快的拉出速度,在迅速冷却下制成高度 定向的结晶膜,冷却后对膜进行第二次拉伸,使 膜的结晶结构破坏,并产生裂缝状的孔隙。
• 烧结法
将粉状的聚合物加热,控制温度及压力,使粉 粒间存在一定空隙,只使粉粒的表面熔融但不全 熔,相互粘结形成多孔的薄层或块状物,再加工 成滤膜。
• 溶出法
在制膜基材中混入某些可溶出的高分子材料,或 其他可溶的溶剂,或与水溶性固体细粉混炼。成 膜后用溶剂将可溶性物质溶出,从而形成多孔膜。
•核刻蚀法
将均质聚合物膜置于核反应器的荷电离子束照 射下,荷电粒子通过膜时,打断了膜内聚合物链 节,留下感光径迹,然后膜通过一刻蚀浴,其内 溶液优先刻蚀掉聚合物中感光的核径迹,形成孔。
空气过滤
• 喷雾干燥过程中染料、抗生素、奶粉等的回收 • 电池厂金属镉、氧化铅粉尘的收集 • 粉碎过程中磷酸盐、氧化镁、二氧化钛、碳粉、 水泥、碳酸钙的回收 • 包装过程中砂糖、染料、奶粉、味精等的回收 • 干燥过程中 PVC 、二氧化硅、活性碳、肥料等的 回收 • 合成氨尾气中氢气的回收利用 • 其他一切有关的粉尘收集及空气除尘过程
各种分离法及适用范围
※ 膜材料能够选择渗透的原因
① 膜中分布微细孔穴,不同孔穴选择性 渗透 ② 膜中存在电荷,吸附、排斥产生选择 性渗透 ③ 被分离物在膜中的溶解、扩散作用产 生选择渗透性
三、膜分离过程的特点
•多数无相变,对能量要求低; •分离条件较温和,适合于热敏性物质分离; •操作方便、结构紧凑、维修费用低、易于 自动化。
聚合物
溶剂 成孔剂 铸膜液 压滤、脱泡 成膜 非溶剂凝胶浴中溶 剂与非溶剂交换 非对称 多孔膜
溶剂蒸发凝胶法(目前CA膜使用最多)
聚合物
溶剂
铸膜液
压滤、脱泡
刮涂在支 撑体上
溶剂在惰性 环境中蒸发
成膜
吸入蒸气凝胶法
聚合物 溶剂 铸膜液 压滤、脱泡 成膜
被溶剂饱和的非溶 剂环境中进行非溶 剂向膜中扩散
相转化膜制备过程:
相转化是一种以某种控制方式使聚合物从液 态转变为固体的过程,这种过程通常是由一个均 相液态转变成两个液态而引发。通过控制相转化 的初始阶段,可以控制膜的形态。 1)配制具有适当的均相聚合物溶液; 2)将聚合物溶液流涎成薄膜; 3)蒸发部分溶剂; 4)聚合物凝胶(沉淀); 5)热处理。
• 浸涂法 将不对称膜浸入含有聚合物、预聚物或单体的 涂膜液中,然后取出支撑体,一薄层溶液附着 其上,加热使溶剂蒸发并发生交联,从而使皮 层固定在亚层上。
四、无机膜制备工艺
分离膜的制备
均质对称膜
致密均质膜—— 溶液浇铸法、挤压法 微孔均质膜—— 拉伸法、烧结法
核刻蚀、溶出法
溶剂蒸发凝胶法、蒸气相凝胶 非对称膜——相转移法 法、热凝胶法、控制蒸发凝胶 法、浸渍凝胶法 复合膜 无机膜 浸涂、喷涂、旋转涂覆、界面聚合、 原位聚合、等离子聚合、接枝 烧结法、溶胶-凝胶法、刻蚀法、 高温分解法、沉积法
•10种化学方法
•9种物理方法
一、均质对称膜的制备
对称膜是指膜主体具有均一的结构。
1. 致密均质膜 •溶剂浇铸法
适于可溶性聚合物,将聚合物用溶剂溶解,然后用 刮刀或压延辊将聚合物溶液刮在平整的玻璃板或不锈 钢板上,然后让溶剂挥发,对不同的聚合物找到合适 的溶剂是关键。
•挤压法
适于不溶于溶剂的聚合物,将聚合物置于两 加热板间,加热温度在聚合物软化点以上, 在高压下保持一段时间,冷却即可。
水处理
•饮用纯水的制备 •医药工业中注射用水/洗瓶水及其他无菌水的制备 •电子工业中超纯水的制备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制备 •饮料与化妆品工业中产品配方用水的制备 •饮用水纯化/苦碱水脱盐/海水淡化 •废水循环与再生利用(零排放) •染料、颜料、油漆、含油废水的处理 •纸浆与造纸废水的处理及木素磺酸盐的回收 •金属、食品、皮革、农药和除草剂废水的处理 •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及丝光废水的回收利用
在沉淀过程中形成液膜的聚合物溶液分为两相,富聚 合物的固相形成膜的皮层,富溶液的液相形成膜孔。
根据沉淀方式,又分为热凝胶法和非溶剂凝胶法。 热凝胶法 适合于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 大的铸膜液体系。 非溶剂凝胶法 适用于聚合物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且 能在室温或低温溶解的情况。
1. 热凝胶法
将加热配制的均相制膜液流涎成膜后,然后冷 却,液膜发生沉淀、分相,温度进一步降低, 沉淀分相进一步进行。 •孔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制膜 液的初始组成, •孔的大小分布基本取决于 冷却速度,通常快速冷却得 到的较小孔径的膜。
2. 非溶剂凝胶法
非溶剂又称凝胶剂,指对膜材料不溶而对溶 剂能互溶的溶剂。
食品/饮料工业 • 啤酒/果酒/黄酒/葡萄酒的澄清除菌过滤 • 苹果、梨、草莓、橙、芒果、桃、梅、李、柠檬 等果汁的澄清除菌过滤 • 苹果、梨、凤梨、草莓、橙、芒果、桃、梅、李、 柠檬等果汁的脱水浓缩 • 葡萄酒/果酒/茶/咖啡芬香气味的浓缩保留 • 豆蛋白/乳清蛋白/白蛋白/单糖/多糖溶液的澄清 与浓缩 • 乳清、奶酶及其他乳品的澄清、脱盐与浓缩 • 蔬菜抽提汁/西红柿汁的脱水浓缩
液膜的制备
面
(a)油包水型液膜
(b)水包油型液膜
第四节 膜的分离特性
1. 膜的分离透过性能:分离效率和渗透通量
脱除率或截留率 Rα = 1-cp/cb (cb原液浓度,cp透过液浓度) 分离系数或分离因子(α)
渗透通量——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膜上透过的 溶液量,JV = V/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