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借物抒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物抒情》

学习目标: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什么叫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等)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

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

简言之:借物抒情,也称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某种感情、志趣或思想观点。通常可以运用象征和联想达到借物抒情的目的。

二、古人的借物抒情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借什么物抒什么情?(借对月亮的描写抒发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诗人为什么会看着月亮就会产生思乡情呢?(因为中秋月圆时正是万家团聚时,所以诗人看着皎洁的明月会情不自禁产生思乡之情。)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诗又是借物的什么特点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一句是借桃花潭水的千尺深抒发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第二句是说诗人的愁思就像这一江东流的春水绵绵不绝。)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个诗句又是借什么物抒什么情?(这里是借月亮的阴晴圆缺抒发人的悲欢

离合之情。)

景跟情感有什么联系?(描写的这个景物和要抒发的感情之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4.《陋室铭》一间陋室,一架素琴,几抹苔痕,遍地草青,与高朋谈笑风生,伴青灯共读金经。

《陋室铭》抒发了刘禹锡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如清风明月般的情怀。

5.《爱莲说》一潭碧水,几株莲花,一缕清风,满池芬芳。那于污泥中傲然直立的,分明就是、洁身自好、襟怀坦荡的古时君子——周敦颐。

三、课文中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让我们看到了蝉短暂而悲壮的生命历程,它告诉我们生命因来之不易而珍贵。所以,我们也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旅途染上秋风(收获)的颜色。

2.席慕蓉的《贝壳》展示了一枚贝壳的精致、美丽。她感悟:只要每一个人能精心地、一丝不苟地过好每一天,那么他都将为后人留下精致的生命的痕迹。

3.《雪》中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

4.《日》一文作者借飞蛾和夸父歌颂了不顾一切追求光明的精神,表露出不可遏制的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思想,表达了作者为国家、为人民发光、发热,直到烧成灰

烬的决心和意志。

5.《雷电颂》这篇散文诗,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6.《海燕》作者对海燕搏风击浪,勇敢、乐观、坚强的描写,赞扬了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鞭挞了“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乌云、狂风”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7.《组歌》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诗人歌颂的是那些无私奉献的人。

四、借物抒情注意事项

首先,选取的“物”应该和要书法的感情有某种契合点,二者能够借助联想和想象建立联系,从而有效抒发作者的感情,表达其思想和志趣。例如,海燕在俄语中有“暴风雨的预言者”的意思,它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像“黑色的闪电”在天空飞翔的身姿,无疑与革命风暴来临之际,先驱者正在享受战斗的“欢乐”的形象是相契合的。因此作者就把自己对革命的渴望,对先驱者的赞颂寄托在海燕身上,在《海燕》中做了浓墨重彩的描绘。(也就是说要找准托物言志的“相托点”。相托点即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时,自己的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其次,要适当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具体描写事物,写出它的特征,并融入自己的感情。例如鲁迅的《雪》,描绘了色调截然不同的两种雪: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朔方的雪,却“如粉,如沙”,“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前者平和温暖,象征着作者的美好理想;后者冷寂壮美,表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具体生动的描写,将复杂的情感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写物”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借物抒情,切忌让事物的描写游离于抒情之外,要始终将立足点放在抒情上。

借物部分往往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抒情部分常常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五、借物抒情的思维要点

第一、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如巴金《日》第二、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高尔基《海燕》

第三、由个别到一般。思考生活,也包括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的情绪和情感的概括。如纪伯伦《浪之歌》

六、借物抒情类文章要求

1.立意要明确。“托物寓意”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品的思想,作者的感情。所谓“情意为主,景(物)为实”,思想感情是主要的,我们要由小见大,借自然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2.描绘要具体。文章的立意明确了,怎样才能很好地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生动感人呢?这就首先要抓住所托之物的“形”,进行具体的描绘。这个“形”既指它的整体特征,也指它的局部特征。

3.联想要恰当。既然是“托物寓意”,就必然要采用象征手法展开联想。而类比往往是引起联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联系《爱莲说》分析)

4.过渡要自然。这类文章,要求作者插上想象的翅膀,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信笔写来,舒卷自如。这样写似乎很散,但他却要求“神不散”,因此要做到文章中除了有一根思想感情的红线外,还需要有较明显的却又是自然的句、段作为过渡。《雪》过渡句。

七、写作实践

1、在你周围选取一片风景,回想一下:当你心情愉快的时候(例如得到父母或老师的表扬时),这片风景给你的感受是怎样?当你情绪低落时,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发挥想象,分别加以描写,各150字左右。

提示:

(1)不要单纯写景,要注意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2)注意景色的色调与情感要契合。一般来说,明朗的景物,适合抒发欢快、喜悦或闲适自然的情感;色调暗淡的景物,适合抒发忧郁、失意、痛苦等感情。

指导:

(1)先回想事件及心情(什么事件?什么感受?)

(2)根据感受和心情选景,选择与感情相契合的景物,寻找二者相似点,用联想或想象手法将其联系起来。)

(3)要适当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具体描写详细描绘事物,写出它的特征。

(4)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2.城市里、乡野间,总能见到一些枝繁叶茂的大树,粗壮的枝干,撑起繁密的枝叶,如一把巨伞,隐蔽着树下的生灵。仰望大树,有时会沉醉在绿荫中,有时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还有敬畏和沧桑感。请以《仰望大树》为题,写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参见教材

佳作欣赏:《仰望大树》(参见课件)

3.每逢佳节来临,人们总是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而那时,你一定也沉浸在欢乐之中吧。请以《节日里》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50字。

提示:

(1)选择一个具体、明确的节日来写,不要泛泛地写。

(2)可以通过一些场面描写,抓住人们的表情、话语以及周围的装饰等,写出欢乐祥和的气氛。

(3)注意写出自已在节日里的欢快心情,不妨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描绘来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