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池塘养鱼的鱼病预防策略

合集下载

鱼塘养殖中鱼类病害的防治方法

鱼塘养殖中鱼类病害的防治方法

鱼塘养殖中鱼类病害的防治方法一、努力改善养殖环境1.鱼塘清整与消毒。

在上一季收鱼后将池塘水尽量排干,清除杂物和过多的淤泥后充分暴晒塘底,对出现垮塌的塘基进行修整,堵塞漏洞,整平塘底。

然后使用消毒药物对鱼塘消毒,一般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其中以生石灰较为理想且操作简单。

消毒方法:每亩用生石灰5075kg全塘泼洒。

这样不仅能杀灭塘中细菌、寄生虫、有害鱼类等,同时也能改良池底和水质。

2.选择优质鱼种,适时投放鱼苗。

鱼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抗病能力。

春放鱼种应选择规格齐整、鱼体有光泽、游动活泼、溯水性强、身躯肥满、鳞片与鳍条完整无损、无畸形的健康鱼种。

适当的放养时机应是春季水温达812℃时,此时鱼的鳞片紧密,活力弱,不易受伤、感染。

放养时应选择晴好天气,切忌雨雪刮风天气放养。

地点应选择在池塘避风向阳处,将盛鱼容器放入水中稍倾斜,让鱼自行游入池中,减小对鱼种的应激。

3.鱼种、养殖工具消毒。

在放养前应进行鱼体消毒处理,以防止把病原体带入鱼塘。

消毒采用药浴法,常用3%5%食盐水浸泡515分钟或高锰酸钾、二氧化氯1520ppm浸泡1015分钟。

实际操作中,具体浸浴时间可根据鱼种的忍耐程度而灵活掌握。

一般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常常是注意了鱼种的消毒,却没有对需使用的渔具进行消毒。

因此建议:渔网、鱼桶、筛网等工具在使用前应经阳光暴晒12天,也可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氯制剂等溶液浸泡消毒,防止鱼病的传播。

4.合理放养密度及混养比例。

放养密度和混养比例与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养殖户都习惯采取高密度、高投入、高产量的养殖模式,使养殖水体的负载过大,溶氧过低,有机物耗氧超量,从而诱发各种病害。

科学的放养密度对调节水质、预防鱼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适当混养不同摄食习性和生活水层的鱼类,充分利用水中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发挥池塘生产潜力,在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水质。

如精养鲤鱼池,一般鲤鱼亩放15002500尾,占80%左右,混养鲢鳙鱼300500尾,占20%左右。

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探究

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探究

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探究淡水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适用于各种鱼类,如鲤鱼、鲈鱼、鲶鱼等。

在淡水养殖的过程中,鱼类往往会遇到各种疾病,影响养殖效益。

正确的防治措施对于保证鱼类的生长健康以及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究淡水养殖中常见的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一、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疾病1. 疫病:疫病是淡水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鱼体表面出现白色或红色疱疹,鳃出现病变,鱼体变得虚弱无力。

疫病会导致养殖鱼类的死亡率增加,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2. 寄生虫感染:在淡水环境中,鱼类容易受到各种寄生虫的感染,如虱子、吸虫等,导致鱼体变形、体色暗淡、食欲不振等症状。

3. 菌病:淡水养殖中,常见的菌病包括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表现为鱼体溃烂、体表呈现灰白色或黏液状等症状;真菌性病害则表现为鳃部出现白色或浅色绒毛状物体、鱼体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凸起等症状。

二、防治措施探究1.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是预防鱼类疾病的关键,养殖池塘需要定期更换水源、清理废弃物以及补充氧气,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应建立科学的养殖密度,避免鱼类过度拥挤导致病害传播。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有助于增强养殖鱼类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应根据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科学配制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

注意观察鱼类的饮食情况,及时清理未进食的残留饲料,避免产生污染。

3. 加强疾病监测定期对养殖鱼类进行健康状况的监测,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发现疾病病变时,应将患病鱼类隔离治疗,避免病害扩散。

4. 使用疫苗预防和其他养殖业一样,淡水养殖的鱼类疫苗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应根据鱼类的种类和养殖环境,选择适合的疫苗,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时间进行预防注射,增加鱼类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5. 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当养殖鱼类感染疾病时,应及时采用适当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

在使用治疗药物时,应根据疾病的类型和鱼类的种类,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药物,导致药物残留和抗药性问题。

浅析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

浅析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

浅析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淡水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对于我国的水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淡水养殖中的常见鱼类疾病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难题。

鱼类疾病的发生会导致养殖效益下降,甚至导致养殖场的倒闭。

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常见鱼类疾病及防治措施1. 鱼类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淡水养殖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红皮病、水肿性腹水病、溃疡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水质不佳、养殖密度过高、饲料不当等因素有关。

防治措施:① 提高水质: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进行换水、过滤、曝气等操作,避免废水、残饲料对水质造成污染。

② 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投放鱼苗,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鱼群之间的竞争和摩擦,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③ 合理饲料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避免过量喂食和剩余饲料的积累,以免造成水质恶化和细菌滋生。

2. 鱼类寄生虫病害鱼类寄生虫病害是淡水养殖中的另一大问题,其中常见的病害包括鳃蚴病、鳃鳗病、鳃孢子虫病等。

这些寄生虫会在鱼体内寄生并繁殖,严重影响鱼的生长和免疫力。

防治措施:① 饲料添加抗寄生虫剂: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寄生虫剂,能够有效预防寄生虫病害的发生,保障鱼类的健康成长。

② 定期消毒鱼塘:适时进行鱼塘和养殖设施的消毒工作,有效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③ 加强养殖管理:定期检查鱼体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寄生虫的存在并进行治疗,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减少寄生虫的感染。

3. 鱼类病毒性病害鱼类病毒性病害是淡水养殖中的一大难题,这些病毒常常导致鱼群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损失。

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疱疹病、暴发性出血休克病等。

防治措施:① 保持良好水质环境:维持适宜的水温、pH值和溶氧量,保持鱼类生长的最佳环境。

② 强化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加强养殖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病毒的传播。

③ 加强饲料管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避免鱼类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诱发病毒性病害。

垂钓鱼塘常见鱼病防治

垂钓鱼塘常见鱼病防治
水质检测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包括pH值、氨 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稳 定。
定期消毒
鱼体消毒
新鱼入塘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可 以使用高锰酸钾、漂白粉等消毒 剂浸泡鱼体,以杀灭鱼体携带的
病原菌。
水质消毒
定期向鱼塘中泼洒消毒剂,如漂 白粉、二氧化氯等,以杀灭水中
的病原菌。
工具消毒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要进行定 期消毒,如鱼网、鱼盆等,以防
案例三:某鱼塘发生肠炎病的防治
肠炎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病,主要由细菌感染 引起。
某鱼塘的鱼类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膨胀、肛 门红肿等症状,经诊断为肠炎病。通过使用 抗菌药物、改善水质、增强管理等方式综合
防治,最终成功控制了病情。
案例四:某鱼塘发生赤皮病的防治
赤皮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鱼病,会导致鱼体皮肤发 炎、脱落。
药物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按照剂量使用、避免药 物残留等。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的物理治疗方法,如切除病 变组织、修复损伤等。对于一些疾病,如外伤、寄生虫感 染等,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手术器械消毒、进行无 菌操作、术后护理等。
生态治疗
烂鳃病
病鱼症状
鱼鳃腐烂,呼吸困难,食欲不振。
病因
细菌感染,水质恶化。
防治方法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消毒,投喂优质饲料。
肠炎病
病鱼症状
01
鱼腹部膨胀,食欲不振,粪便异常。
病因
02
细菌感染,水质恶化。
防治方法
03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消毒,投喂优质饲料。
赤皮病
病鱼症状
鱼体局部或全部出血,鳞片脱落。
病因

浅谈池塘鱼病防治

浅谈池塘鱼病防治

池塘养鱼,通常是指用人工修筑的鱼池进行成鱼养殖而言。

一、池塘养鱼日常管理1.认真清塘消毒是预防病害的基本保证。

通过清塘杀灭病原体,会有效预防鱼病发生。

在修筑池塘要选择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方。

一般不要选在沙土地或漏水的地方。

池塘底质要平坦并向排水口略有倾斜,以便干塘捕鱼。

在池底要留有6-9厘米厚的淤泥,起调节池塘水质肥度的作用。

修筑池塘的池埂要牢固,必要时应夯实,并具有一定高度,以防洪水淹没鱼池。

2.鱼种放塘要严格消毒,严防携带病原体进池。

放鱼前要做好池塘消毒和培肥。

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亩可用生石灰75公斤,以杀死潜藏于淤泥中的病源菌和寄生虫。

经过消毒后的池塘,一般每亩还要施有机肥250-1000公斤,通常新塘和瘦水塘要多施肥;老塘和肥水塘可适当少些。

施肥时可将肥料均匀地施入池底,而后再分期注水,先注1米左右水,待水色变浓后,再逐步加满水,这就构成了池塘养鱼的环境条件。

3.密切注意鱼塘鱼情表现。

有季节性的针对病害发病期,投喂药饵。

投放鱼种要科学。

为了获得高产而又降低成本,除了确定1-2种主养鱼外,还要搭配放养一些其它的鱼类。

投放鱼种要早,以增加鱼种的饲养期,但投放鱼种要选择天气晴朗时进行,千万不要在阴雨或下雪、刮风的天气里进行,更不宜在冰冻天投放。

一般放养10-12厘米长的鱼种。

每亩水面投放600-700尾比较适中,具体可根据主养鱼的品种情况进行灵活掌握。

科学投喂。

加强鱼类体质培育,提高鱼类抗病能力,减少人为致病因素。

处理好:投饵不足影响生长、成活率及抗病力,投饵过量增加成本,污染底质与水质并导致发病等矛盾。

4、注重池塘生态平衡,饲料好水体环境减少鱼病发生。

改变“老水死水”养鱼习惯,添加增加设备,经常排放“老水死水”换进新水,减少池塘病原体的密度。

同时通过换进新水与增氧机结合,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改善池塘中水环境增加生物量。

5.管理要加强。

要始终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好鱼池消毒、鱼种投放前的消毒以及经常注意巡塘,观察水质和鱼儿生长、活动的情况等,以防患于未然,可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鱼类疾病预防与控制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鱼类疾病预防与控制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鱼类疾病预防与控制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而养殖鱼类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则是保障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养殖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疫苗接种、疾病监测等方面,介绍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鱼类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及有效措施。

一、养殖环境管理良好的养殖环境是预防养殖鱼类疾病的基础。

首先,要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检测并调整水质指标,保持水中溶解氧、温度、PH值等处于适宜范围,避免因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免疫力下降。

其次,要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养殖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此外,定期清理鱼缸或鱼塘,保持养殖水域的卫生,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二、饲料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养殖鱼类疾病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饲料。

不同鱼类对饲料的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

此外,要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水质污染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还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避免因饲料污染引起疾病传播。

三、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养殖鱼类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鱼类的疾病易感性和主要病原体,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常用的疫苗包括病毒疫苗、细菌疫苗等。

在接种前,要仔细检查疫苗的质量和保存条件,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接种后,要密切观察接种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补种。

四、疾病监测定期进行疾病监测是预防养殖鱼类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常规的病原体检测和疫情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疾病风险。

监测项目包括水质监测、鱼体外观检查、病原体检测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隔离患病鱼类、治疗疾病等。

总结起来,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鱼类疾病预防与控制需要从养殖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疫苗接种和疾病监测等多个方面入手。

合理管理养殖环境,注意饲料的选择和管理,进行疫苗接种,并定期进行疾病监测,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养殖鱼类疾病的发生。

这对于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养殖效益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如何预防鱼儿生病

如何预防鱼儿生病

如何预防鱼儿生病
预防鱼儿生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池塘条件、合理施肥和科学投饵、切断传播途径、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加强病害防控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改善池塘条件: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成活。

要定期清理池塘,除去淤泥,保持水质的清新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固堤埂、减少渗漏,提高池塘的保水能力。

合理施肥和科学投饵:施肥和投饵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要合理施肥,以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要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地投饵,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切断传播途径:要积极采取措施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例如将生病的鱼隔离、对鱼种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对鱼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等。

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保持水质的清新和稳定,合理调节水温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同时要减少噪音和震动等对鱼类的干扰。

加强病害防控:要定期对鱼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同时,要根据鱼病的流行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例如在流行季节前进行疫苗接种等。

合理密养和混养:要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品种,合理密养和混养,避免过度养殖导致水质恶化。

加强饲养管理:要加强对鱼群的饲养管理,保持适宜的养殖密度和环境,同时注意调节水质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预防鱼儿生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池塘条件、合理
施肥和科学投饵、切断传播途径、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病害防控、合理密养和混养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等。

只有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鱼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浅谈池塘养殖鱼类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浅谈池塘养殖鱼类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a 水 温 鱼 类 生 活 在 水 中 , 其 不 同 的 生 长 发 . 在 育 阶段 对 水 温 都 有 一 定 的 要 求 , 温 突 然 大 幅 度 变 水 化 将 会 引 起 鱼 类 不 能 很 快 适 应 而 影 响 其 生 长 或 造 成 死 亡 。如 鱼 苗 下 塘 时要 求 池 水 之 间 温 差 不 超 过 2C,
物 治疗 , 仅 限 于 病 情 较 轻 、 没 有 丧 失 摄 食 能 力 的 而 还
病 鱼及 尚 未 感 染 发 病 的 鱼 的 预 防 。 因此 , 鱼 病 应 贯 对
彻 预 防 为 主 、 重 于 治 的方 针 , 别 是 早 期 预 防更 加 防 特
密 切 相 关 。 果 池 塘 中有 机 物 含 量 过 多 , 体 富 营 养 如 水
1 1 3 生 物 因 素 ’ . .
b 挂 药 前 先 停 饲 1 再 用 鱼类 最 喜 爱 吃 的 饲 料 . d, 进行投喂 。
C 挂 袋 药 物 要 有 一 定 的 稳 定 性 , 物 浓 度 在 水 . 药
中保 持 1 h以 上 。 用 时 鱼 类 对 该 药 回 避 浓 度 应 高 于 使
鱼 种 下 塘 时池 水 之 间温 差 不 超 过 4C。 b池塘 水质变化 . ‘ 池 塘 水 质 的好 坏 与 鱼 类 发 病
2 鱼 类 疾 病 的 预 防
鱼类 生 活 在 水 中 , 发病 早 期 不 易观 察 , 旦 严 重 一 丧 失 摄 食 能 力 , 使 是 特 效 药 物 也 无 法 进 行 口服 药 即
1 2 螺 纹 渗 漏 型 .
有 密封 垫 的 气 缸 体 和气 缸 盖 结 合 面 。 a 渗 漏 原 因 固 体 垫 圈 ( 属 垫 圈 、 垫 、 料 . 金 纸 塑 垫 等 ) 结 合 面 间 受 螺 栓 紧 固力 的压 缩 产 生 塑性 变 在 形 , 界 面缝 隙 密 闭 。然 而 当 固 体 垫 圈 有 了缺 陷 , 使 如 凹 坑 、 槽 、 形 、 裂 、 痕 、 刺 、 平 整 等 , 金 沟 变 破 划 毛 不 使 属 面与固体垫圈不能很好 吻合 , 产生界面泄漏 。 会 当 固体垫圈 ( 石棉 、 如 纸板 、 屑 等 纤 维 质 垫 等 ) 化 变 木 老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培育和养殖各种水生动物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问题,会导致养殖鱼类的死亡和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鱼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常用的鱼病防治措施:1. 饲养环境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是预防鱼病的关键措施。

定期清理水池或鱼塘,保持水质的平衡和稳定,并保证鱼类有足够的氧气供给。

定期检测水体的温度、pH值和溶解氧含量,对水质不合格的地方及时加以调整。

2. 选择健康的种苗:在养殖过程中,选购健康的种苗是预防鱼病的重要环节。

选择有健康证明的种苗,避免选购有病的或携带病原体的种苗,可有效减少鱼病的发生。

3. 合理投喂和饲料管理:合理投喂和饲料管理可提高鱼类的抵抗力,减少鱼病的发生。

合理计算鱼类的饲养量,避免过量喂养;选择符合鱼类营养需求的饲料,避免饲料不合格带来的健康问题。

定期清理饲料残渣,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

4. 预防和控制病原体的传播:隔离病鱼是预防和控制鱼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发现病鱼时,应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及时治疗或处理,避免与健康鱼类接触。

定期检测鱼类的体表和鳃腔,在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 使用药物和疫苗控制鱼病:在必要时,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和疫苗来控制鱼病。

使用药物前应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避免对鱼类产生不良影响。

疫苗的使用可以提高鱼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6. 病害监测和信息交流:定期开展病害监测和信息交流,了解当地和周围养殖区的鱼病情况,及时掌握最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加强与相关机构和专家的合作,提高饲养者对鱼病的识别和防治能力。

7. 混养和轮作:适当进行混养和轮作可以减少单一鱼种的病害发生。

合理组合鱼类的品种,避免相同或相近品种的鱼类混养,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通过轮作,可以降低鱼类在同一环境中长期生长带来的健康问题。

8. 加强养殖管理与技术培训: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浅析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

浅析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

浅析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
淡水养殖是养殖业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但是在养殖过程中,鱼类疾病是经常发生的问题。

因此,在淡水养殖中,预防和控制常见的鱼类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会对淡水养殖中常见的鱼类疾病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浅析。

一、白点病
白点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鱼体表出现白色点状斑块。

预防和控制白点病,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2、加强饲料管理,避免过度喂食。

3、对于感染白点病的鱼类,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4、适当调整水温、PH值和硬度等,提高鱼类抵抗病菌的能力。

二、鱼霉病
鱼霉病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通常在温度较低、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容易发生。

鱼霉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如下:
2、定期清理鱼缸和过滤器,防止霉菌滋生。

三、霉菌病
霉菌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疾病,常由疏食、过度密度、水质不良、氧化剂过度溶解和过度喂食等因素引起。

预防和控制霉菌病,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3、适当添加药物,如硫酸铜等。

四、鱼体红斑病
3、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鱼类受到外界的干扰。

总之,在淡水养殖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日常养殖中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使用适当的药物等,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鱼类疾病的发生。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

这说明饲养管理工作是整个鱼塘养殖生产的核心基础,同时把“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防治鱼病思想与改进饲养管理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具体措施为:1.投放优良、抗病力强的鱼种,是减少鱼类染病死亡的有效措施。

投放的鱼种最好是同一个场或同一个鱼种池,鱼种规格大体相同。

切忌一池鱼种七拼八凑,否则鱼种的大小规格、肥满度、抗病力及适应水体环境等的不同因素,会引起饲养管理上的困难,容易造成鱼种染病死亡。

2.做好合理混养和密养工作。

合理的混养和密养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之一,它和鱼病的预防也有一定的关系。

不同种的鱼类对同一种疾病的感染性有所不同,不会一起发病,一些杂食性鱼类(如罗非、白鲳)还可直接吃掉一些危害鱼类的病原体。

如果混养20%的滤食性鱼类(鲢、鳙鱼)就能将过量的浮游生物(藻类、寄生虫动物)滤食掉,防止发生绿皮水(蓝绿藻过量),保持水质相对稳定,大大减少养殖鱼类的病害。

在混养的情况下,还应注意防止鱼口的过密。

过密的话容易使鱼类因抢食(吃)接触摩擦体表受伤使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增加,在已有的病原体情况下鱼类的密度大与密度小的水体相比,前者的鱼病更容易发生和扩散。

3.做到“四消”:即对鱼塘、鱼种、投喂食台、水体消毒。

每亩1米水深鱼塘可用山茶麸50千克打碎浸水发酵二天后全塘泼洒,山茶麸因含皂角甙毒素可杀死野杂鱼寄生虫和某些菌类,毒性过后山茶麸粉是鱼种苗喜食的营养饲料,在泼洒山茶麸的同时,每亩1米水深放生石灰10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样杀死病毒、细菌、寄生虫,调节酸碱度,中和酸性,释放营养素,改良水质。

鱼种放养前,最好用5%的盐水先将鱼种体表浸洗消毒(如果是冬春季节放养前最好用5%治霉灵溶液浸洗消毒),然后再下塘。

其方法是:将鱼种放在按规定的浓度的药物消毒液内,经过适当的时间浴洗,浴洗时间长短,要根据鱼种大小、体质强弱、鱼种的种类、药物浓度、水温高低等情况而定,在以最短时间内将鱼体表的病原体杀死为准。

池塘养殖怎样预防鱼病的传播

池塘养殖怎样预防鱼病的传播

池塘养殖怎样预防鱼病的传播池塘养殖是我国内陆水产养殖的主力军,如何科学地切断池塘养殖鱼病传播的途径,对防止鱼病蔓延、减少生产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1.鱼体本身所带的病原体所致:池塘所放养的鱼种,本身常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以下简称病原体)。

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常寄生在鱼种的体表、鳍条、鳍条基部、鳃丝、肠道、腹腔等身体部位上和器官中。

一般情况下,肉眼难以观察到这些病原体,这就给我们诊断鱼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当鱼种体质减弱、防御机能降低时,病原体就会大量繁殖不断侵害鱼体,鱼类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病变。

2.环境因素所致:池塘的环境因素比较复杂,是鱼类病原体主要滋生的场地和传播源(如池塘内的淤泥、水生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鱼类敌害生物等)。

有些病原体衍生于过厚的淤泥中或水草上,当水温适宜时就可以进行大量繁殖:有些病原体则是以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或鱼类敌害生物为中间宿主,后者为鱼类病原体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人为因素所致: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饲养管理不当:当所投喂的饲料不洁时,可将携带的大量病原体带入水体或直接进入鱼体内。

施用未经发酵处理的有机肥,也能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②操作不当:在拉网起捕、干塘捕捞或并池饲养过程中,常因操之过急、动作鲁莽使鱼的体表受到损伤,而当时又未做好鱼体的消毒工作,容易引发水霉病、赤皮病或细菌性烂鳃病等疾病的发生。

③使用不洁用具:常见的渔业用具有网具、鱼盆、鱼种箱、饵料桶、氧气袋、装鱼桶、增氧机、潜水泵等,上述渔具在被病原体污染过的水体中使用后,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又被立即用到其他池塘中进行作业,这是鱼病传播的又一途径。

二、预防鱼病传播的对策和方法1.彻底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彻底清除池底过厚的淤泥,并铲除池塘四周的杂草与水生植物的根、茎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化学除草剂将池塘中的水生植物彻底根除。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疾病预防与控制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疾病预防与控制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疾病预防与控制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方式,其中鱼类养殖是其中最常见的养殖项目之一。

然而,在鱼类养殖过程中,鱼类疾病的发生常常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鱼类疾病,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一、选择优质的种苗在鱼类养殖中,选择健康、无病害的种苗是预防疾病的首要措施。

当选购种苗时,应选择有正规证照、来源可靠的养殖场。

种苗在选购后需要经过检疫,并仔细观察其体质、行为和鳞片等是否正常,避免患有疾病的种苗进入养殖环节。

二、合理饲养和管理饲养和管理的不当是导致鱼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鱼类的需求合理配置饲料,并控制好饲料的喂养量和喂养次数。

避免过度投喂和不均匀喂养引发的问题。

同时,还应注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合理搭配,保证鱼类摄入必需的营养物质。

在养殖水体的管理方面,应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定期监测养殖水体的温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指标,及时调整水的循环和通气系统,保障鱼类养殖环境的稳定。

同时,还应使用过滤装置、杀菌剂等工具和药剂,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三、加强鱼类疾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疾病是控制鱼类疾病的重要关键。

进行定期的疾病监测,包括观察鱼类的行为习惯、食欲变化和体态外观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对养殖场中的鱼类进行疾病检测,以提前预警和防控风险。

四、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当鱼类发生疾病时,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慎重选择,并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使用。

首先,应选择适用于目标病原体的药物,并参照药物说明书进行使用。

其次,要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来施药,避免滥用和不正确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同时,还应严格控制药物残留量,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五、启用生物防治和无药物养殖方式为了避免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和疾病耐药性,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无药物养殖方式进行鱼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探究

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探究

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探究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淡水养殖已逐渐成为我国养殖业中的一大板块,淡水养殖中也时有鱼类疾病的发生,如何防治鱼类疾病是淡水养殖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一)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是淡水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疾病有烂鳃病和红斑病等。

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控制鱼塘污染,保持水质清洁。

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可以通过使用生物滤池进行过滤。

2.产房必须清洁,关闭病房。

鱼只能进入病房,必须经过消毒处理,预防疾病的传播。

3.在投药之前,需要仔细检查病鱼,将健康鱼隔离出来。

必须从检查病鱼中获取抽样。

4.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

在防治细菌性疾病中,氧氟沙星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1.控制鱼塘污染,保持水质清洁。

2.加强鱼群健康管理,减少鱼只受到外界紧张的影响,避免病毒进入鱼体。

3.增强鱼群的抵抗力,可以通过喂养含有维生素C等元素的饲料来提高鱼群的抵抗力,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

4.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寄生虫疾病1.保持水质清洁,缩短鱼只的养殖周期,减少虫卵在鱼体内的滞留时间,降低虫卵在鱼体内的繁殖率。

2.定期检查鱼种,隔离病鱼,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在防治寄生虫病时,最好采用草鱼清、氢氧化钙等药物进行防治。

4.合理清理淡水养殖的环境,避免虫卵的繁殖和传播。

二、养殖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水质管理水质是养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鱼体呼吸和新陈代谢的产物围绕水质的恶化,影响了鱼的健康,寻求水质优化解决方案是可以降低疾病发生几率。

2.精选健康的种苗选择健康的种苗,是降低鱼类疾病发生的关键。

健康的种苗在生长发育时更为健康,不易发生疾病。

3.合理饲喂淡水养殖中的饲料应该合理,正常的饲料会提高鱼群的内部免疫系统,在吸收营养的同时,提高鱼群的抗病能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4.疾病预防全面预防是最实用的措施。

对于淡水鱼的疾病,只有预防疾病,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总之,淡水养殖中常见疾病防治措施,只有科学管理,才能防止鱼类疾病的发生,确保鱼农经济效益的提高。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鱼类疾病及防治措施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鱼类疾病及防治措施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鱼类疾病及防治措施鱼类是我国重要的水产资源之一,其养殖渔业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鱼类疾病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鱼类疾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是常见的鱼类病害之一,其致病菌主要有红皮病菌、阵列单胞菌等。

该类疾病可引起鱼类体表溃烂、呼吸困难等症状,对养殖效益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良好的养殖环境:保持养殖水体清洁,定期清理池塘底泥,避免水体污染;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鱼群过度拥挤。

2. 饲料管理:确保鱼类获得营养均衡的饲料,避免饲料过量或过少,以减少鱼类的应激反应。

3. 环境调节:定期检测水质,保持合适的水温、pH值和溶解氧水平,提供适宜的水质环境,减轻鱼类感染病原菌的机会。

4. 使用抗菌药物: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适量使用经过检验合格的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但要遵循药物使用规定,避免滥用。

二、寄生虫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也是养殖渔业中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其主要病原体有水螨、鳃脑虫等。

这些寄生虫会侵袭鱼类体内,引起消瘦、发育迟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鱼类的生命。

为了预防和控制寄生虫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定期检测:建立健全的养殖环境监测制度,实施定期鳃样检测、粪便样检测,以及临床观察等,及时发现寄生虫感染的迹象。

2. 环境消毒:定期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洁消毒,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3. 使用驱虫药物:合理选用驱虫药物,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以达到有效驱除寄生虫的目的;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使用过量导致药物残留问题。

三、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是养殖渔业中最为严重的病害类型之一,其致病病毒有鱼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鲤鱼疱疹病毒等。

这些病毒会导致鱼类体表出血、免疫力降低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鱼类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病毒性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检疫: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体系,对新引进的鱼苗或鱼种进行必要的检疫和隔离,防止病毒通过外源传播。

预防池塘鱼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预防池塘鱼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预防池塘鱼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池塘养鱼密度大、水质差,做好防病治病工作非常重要,一时疏忽,鱼病蔓延,导致大面积死亡,会给养鱼者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在鱼病的防治中,应以加强管理、积极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在池塘养鱼中,预防疾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积极预防鱼病鱼类生活在水中,其活动不容易被观察,鱼生病不能及时被发现,即使发现,治疗也比较困难,且有些鱼病并没有特效药治疗,因此要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把经常性预防和治疗结合起来。

2搞好池塘清整每年冬季商品鱼上市后,要将池水排干,清除过多的淤泥,修筑池埂,将池底暴露,进行日晒和冰冻,可杀灭病菌和寄生虫等。

如果池塘所在地的地下水位高,可在鱼种放养时进行清塘,施放生石灰,以杀灭敌害生物和野杂鱼等。

3入塘前先消毒对鱼种进行消毒处理可杀灭寄生于体表和鳃部的寄生虫,特别是从外地购进的鱼种,还能增强鱼体的适应能力,提高成活率。

必要时,可结合鱼种消毒,进行免疫注射。

新购进的鱼进行鱼体消毒时,常用的消毒药液有3%食盐水、3x10-6呋喃西林溶液、10X10-6高锰酸钾溶液,任选一种,将鱼药浴5―10min。

4把握好饵料关投给鱼类的天然饵料要新鲜、适口,人工饵料也要新鲜,不能发霉变质,必要时可制成混合饲料投喂,在数量上也要适宜,使鱼吃饱又不能剩余。

在投饵时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并注意勤捞鱼未吃食的青饲料残渣,保持池塘卫生。

5改良池塘水质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池塘养鱼水肥,有机质和细菌数量大,易孽生病菌,池水中的有害物质可使鱼抗病力下降。

所以,改良水质对防病非常重要。

池塘改良水质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常冲水,其次是在晴天午后开增氧机1次,另外,最好每月1一2次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

6控制池塘水温要了解所养鱼种对水温的要求,使水温符合饲养鱼的要求。

放养密度适当,勤排污、换水和清洗滤棉,换水时,新、老水的温差不要超过5℃,昼夜温差大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水温过分升降。

池塘养鱼各种鱼病的预防与防治措施

池塘养鱼各种鱼病的预防与防治措施

鱼病在饲养过程中随时都存在,尤其通过养殖密度高、水质肥的池塘养殖,水体环境较为复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经常侵袭鱼类。

鱼病的诊断和治疗比较特殊困难,病鱼与健康鱼之间也较难隔开,因此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如果在鱼病发生后再给予治疗,也只能减少尚未发病或者是病轻鱼的死亡率。

对于病情严重的鱼,药物也是很难治愈的。

所以,对鱼病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更应立足于防,只有抓住防治,才能把鱼病消除在危害之前,掌握主动权。

所以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策略,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探索和掌握常见鱼病的发生规律,采取防治措施,保护鱼类健壮生长。

一、鉴别病鱼和健康鱼无论在外表表现或内部生理上有明显的差别。

大多数疾病要用多种检测手段来加以确诊,有些则凭临诊征象便可判断。

1、活动鱼的活动状态,可以反映鱼的健康状态。

如正常鱼游动时是活泼的,反应灵活的;病鱼游动时则会出现反应迟钝、或是不规则狂游、打转、平衡失调、离群独游等症状的发生。

2、体色或体型正常的鱼体颜色鲜艳有光泽,体表完整;病鱼体色则会变黑或褪色,失去光泽,或有白色或红色斑点、斑块,或鳞片脱落、长毛,或鳍条缺损,或粘液增多,体表呈白色层块状,或鱼体消瘦,腹部膨大,肛门红肿。

3、摄食正常鱼类食欲旺盛,投饵后即见抢食;病鱼则食欲减退,缓游不摄食,或接触鱼饵也不抢食。

二、鱼种的选择养鱼的首要条件就是选好鱼种,好的鱼种才是保证达到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

好的鱼种对饲料的吸收消化率高,生长速度快。

所以,一定要选择规格整齐、遗传性状优良、体质健壮的鱼苗。

三、水质管理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良好的水质,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鱼病的发生、可以有效促进鱼类健康的生长。

所以,养殖过程中,尤其是鱼类处于生长旺季时,一定要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

主要是做好以下四点:1、合理施肥,保持池水肥度池水的肥廋既影响着鱼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

在养殖过程中,应通过合理施肥培育水质,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辅助鱼类生长。

池塘养鱼鱼病预防策略

池塘养鱼鱼病预防策略

池塘养鱼鱼病预防策略鱼生活于水中,其发病不像陆生动物那样易于诊断,鱼病的治疗只能进行群体治疗。

在生产中主要给药方式也仅限于全池泼洒和内服两种,内服治疗只能将药物加入饵料中,而患病的鱼又往往已停食,能进食的病鱼,往往体质较弱,抢食能力弱,很难吃到足够的饵料,使体内药物浓度很难达到治疗浓度。

因此在日常养殖生产中鱼病预防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清塘消毒不彻底及其处理策略一些养殖业主因池塘面积大,操作费工时,及片面追求养殖时间,而在鱼出塘后未晒塘,不清底泥,匆匆忙忙用漂白粉等药物消毒后就注水再次投放鱼种。

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菌及孢子虫卵没有被杀灭,这就是鱼病尤其是孢子虫病普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底泥中大量未被分解的有机质给下一周期的养殖带来了隐患。

处理对策:鱼出塘后,干塘清除过多的底泥(保留10厘米即可),日晒1~2个月。

放养鱼种前2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全池均匀遍洒,并翻动底泥使生石灰与之混合,然后注水10厘米左右,使高浓度的生石灰溶液渗透到底泥里。

几天后遍洒生石灰,使池水达150克/立方米,以杀灭孢子虫及孢子虫卵。

二、水质富营养化的处理策略有些地方的养殖业主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养殖方式,向池塘里投入大量的有机肥,甚至是未发酵的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在池塘里分解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又往往产生一些氨氮、亚硝酸盐、沼气等有害物质,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变老,进而影响鱼类健康。

在高密度池塘养鱼中,投入大量的饲料。

鱼类的粪便主要是以氨氮形式排出,因此在池塘水体中(尤其是养殖中后期)含有足够的氮元素。

在养殖生产中除养殖初期或水体特别清瘦时施用有机肥外,养殖过程中只要定期补充磷肥即可,一般每半月左右可施磷肥一次,每次每亩施过磷酸钙5千克左右。

施磷肥时,一定要注意在晴天上午,将过磷酸钙溶解后全池泼洒。

当池塘水体呈现深绿、墨绿、蓝绿等颜色时,就标志着水体过肥和老化,这时鲢鱼不喜食的蓝绿藻,如污泥颤藻、颗粒直链藻等占优势种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与技术
第3 3卷
第1 0期
2 0 1 3年 1 0月
浅谈池塘养鱼 的鱼病预 防策略
杨 计 芳
( 山东 省章 丘市水务局 ,山东 章丘 2 5 0 2 0 0 )
摘 耍 :随 着当前我 国池塘养鱼产业的 日益发展壮大 ,养殖结构、 密度不合理等 问题逐步显现 出来 ,导致鱼病发生的 比较频繁 ,损失 了养殖 户的经 济效 益。如何 有效预防池塘 养鱼 鱼病, 已成为 当前养 殖户普 遍关注的课题 。本人 结合 自身. 7 - 作 实践 ,在本 文 中分析 了
1 . 2形 态 、颜 色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变 化
病鱼 一般体质 比较虚弱 ,有 的颜色发黑 ,局部身体颜色变 淡或者呈现红色 ,有的头部变大 、身体变小 。 1 _ 3进食能力发生变化 多数 病鱼表现为不进食 或者进食能力下降 。养殖户在养殖 过程 中 , 要 定期对池 塘进行巡视 , 发现鱼病发生的这些现象后 , 要及时了解鱼病的病因 ,采取有 效措施 ,积极 进行 防治 ,努力 把损失降到最低 。 2池塘 鱼病的主要种类 2 . 1 鱼 类传染病 2 . 1 . 1 出血病 此种病症是 由呼肠孤病毒引起 的,鱼患病初期 ,食欲明显 减退 ,体色发黑发 暗,尤其是鱼的头部及尾鳍边缘退色 ,背部 2侧出现一条浅 白色带 ,不同部 位出现 出血症状 。病鱼的肌肉 、 口腔 、鳃盖 、肠道等部位充血 ,剥开鱼 的皮肤后 ,有 的肌 肉呈 点状 充血 ,严重的全身肌 肉充血 。出血病 主要流行在每年 的 5 1 0月份 ,主要危害四大家鱼的成鱼 。 2 . 1 . 2 暴 发性 流行病 该病主要是 由孤菌引起 ,病鱼初期的 口腔 、上 下鄂 、鳃 盖 等部位会出现轻度充血 ,严重时的鱼表现为体表严重充血 、眼 球突出等症状。爆发性 流行病 主要发生在每年 的 3~ 1 O月份 , 主要危害鲫鱼 、鲢 鱼 、鲤鱼 等多种鱼类 。 2 . 1 - 3 细菌性烂鳃病 该病 主要是 由柱状黄杆菌引起 ,病鱼初期鳃丝发生腐烂 , 鳃盖骨 内表皮充血 ,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透明小窗 。细菌性 烂鳃病 主要发生在每年 的 7~9 月份 ,主要危害草鱼 、鲤鱼 、 鲫鱼 、鲢鱼 、鳙鱼等鱼种 。
池塘鱼痛发生的主要特征 ,探讨 了池塘鱼病的主要种类 ,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预 防池塘 鱼病 的策略 方法 ,供业 内同行借鉴参考 。 关键词 :池塘养鱼;鱼病预 防;策略 方法 中圈分类号 :¥ 9 4 2 文献标识码 :A
目 前, 我 国池塘养鱼的种类主要 以 “ 四大家鱼”为主 ,养 殖的数量与产量与 日俱增。随着养殖密度的越来越高 ,池塘养 鱼管理 的不科学 、不合理逐步显现出来 ,导致鱼病频繁发生 ,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 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利于淡水养 殖业 的可持续发展 。本人结合 自身工作实践 ,在本文中分析了 池塘鱼病发生 的主要特征 ,探讨 了池塘鱼病的主要种类 ,并在 此基础上提 出了预 防池塘鱼病的策略方法 ,以期对池塘鱼病防 治有所借鉴帮助 。 1 池塘重病发生的主要特 征 总体来说 ,池塘鱼病发生有 自身的特 点 ,当池塘 的鱼生病 后 ,主要 表现为以下特点 : 1 . 1鱼的活动规律失常 病鱼一般不与鱼群一起活动 ,有的在池塘边上缓慢 游动 , 有的身体失去平衡 , 在水 中打转 ,有的忽上忽下 , 在水 中狂游 , 表现失常 。

该病主要是 由微小车轮虫等寄生引起的 。发病后 ,病鱼体 表 、鳃部粘液增多 ,出现狂游现象 ,随后病鱼鳃腐烂 ,鱼的呼 吸机能下 降直至死亡 ,该病常年可发生 ,流行 季节在每年 的 4 7月份 ,车轮虫病主要危 害鱼苗鱼种 。 3预防池塘 鱼病 的策略方法 3 . 1 定期进行池塘消毒 在池塘放鱼养殖之前 ,要对池塘进行消毒 ,以确保减少鱼 病 的发生 。具体操作 时,冬季要把池塘 的池水全部排干 ,对池 底进行暴晒 和冰冻 ,确保将各种病原菌 、寄生虫和敌害消灭 。 当池底 经过 暴晒和冰冻以后 ,可以有效 的疏 松土壤表 层 ,改善 通气条件 ,加速了土壤中有机 物的分解 和转 化。池塘清空后 , 可以用 药物对池 塘进 行消毒 ,消毒药物主要有漂 白粉 、生石灰 等。需 要注意的是 ,冬季池水排干后可以栽 种绿 肥 ,既可以作 为鱼的饲料 ,也可以消灭病虫 害。 3 . 2加强池塘科学管理 为确保池塘鱼类 的正常生活 、 健康生长 , 要 坚持定期巡塘 , 仔细观察池塘 内鱼类的活动情况和池塘的水质变化 ,要特别注 意是否发生鱼类浮头 、 泛塘现象 , 如果 发现鱼类 出现浮头现象 , 要立 即加注新水 。对于池塘 内饲料 的残渣 ,要及时进行清理 , 保持池塘清洁卫生 。对池塘 内发现的死鱼 ,要及时捞起 ,并埋 入土内 ,防止鱼类疾病 的蔓延 。 3 . 3适 当进行药物防治 在本人上述提到的鱼病 中,要使 用药 物进行 防治。要进行

药物泼洒 ,每半月可以用 漂 白粉或者硫酸 铜 ,使水 体浓度科 学 合理 。同时 ,可 以按 照每 6 6 7 m 水深 l m,用 生石灰 化水后 进 行全 池泼洒 ;进行 拌饵 投喂。可以按用量称取 内服 药拌 在饲 料 中, 将 内服药拌在饲料 中投喂 ;进行草药浸泡。把草药扎起来 ,
放在池塘里浸泡 ,利用 浸泡 的药 汁防治鱼病 。 3 . 4着 力培 育健 壮 鱼 种 要着力培养体质健壮 的鱼种 ,使鱼类增强抗病力 。要进行 分池放养 , 通过定期拉网进行筛选 , 确保 饲养 鱼种 的规格一致 。
要有计划 的进行拉 网囤箱 , 增强鱼 的体质 。要培育抗病力强 的 品种 , 挑选抗病力 强的鱼种进行 培育 , 观察子代是否具有抗病 力 和免疫力 ,由此遴选 出鱼类的新品种。 总之 ,广大养殖户要熟知池塘鱼病发生的主要 特征 ,了解 池塘鱼病的主要种 类 ,在此基础 上掌握预 防池塘鱼病 的策 略方 法。通过定期 进行 池塘 消毒 、加 强池 塘科 学管 理 、适 当进行 药 物防治 、着力培育健壮鱼种 ,不断提升池塘鱼病的预防能力 , 进而提升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