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复合材料复习题
高分子材料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大家一起完善)
![高分子材料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大家一起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16552c1e4431b90d6c85c75a.png)
高分子材料复习题(仅供参考)目录高分子材料复习题(仅供参考) (1)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在结构与性能上区别。
(2)塑料用加工助剂(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
(2)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成型加工工艺。
(2)简述橡胶的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
(2)橡胶的加工工艺有哪些? (3)成纤聚合物的结构特征。
(3)纤维的加工工艺以及后处理的目的和后加工过程。
(3)粘合剂的组成有哪些?要达到良好的胶接,须具备的条件。
(4)胶接工艺。
(4)涂料的组成及作用。
(4)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4)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类型及结构特点。
(5)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复合材料的概念、性能及应用。
(6)对医用高分子材料有何要求。
(7)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7)简单阐述感光性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8)聚合物共混物的基本概念及聚合物组分间不同组合方式。
(8)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概念及性能。
(8)合成复习 (9)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在结构与性能上区别。
以热塑性树脂为基础,其树脂的结构一般为直链型或带有少量支链的线性结构,多数为碳—碳为主链的聚合物。
分子链之间主要以次价力或氢键相吸引而显示一定强度,同时表现出弹性和塑性。
在适当的溶剂中能溶解;在加热状态下能熔化,其间只经历物理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
即所谓的“可溶、可熔”的特性。
起初,一般是分子量不高的预聚物或齐聚物,在适当的溶剂中可以溶解或溶胀;受热也可以熔化。
但是,热固性树脂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在熔化和继续受热过程中,具有反应活性的官能团(基团)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学键,即所谓的“固化反应”。
经过“固化反应”的塑料,由原来的线性结构演变为三维体型(网状)结构。
这时的塑料不能溶于溶剂,受热也不会熔化。
即“不溶、不熔”。
塑料用加工助剂(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
塑料用加工助剂为改善塑料的使用性能或加工性能而添加的物质。
主要包括:填料及增强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抗静电剂、着色剂、防雾剂。
高分子材料基础复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基础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c1568ba45177232e60a2c8.png)
高分子材料基础复习题答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分子复习一、名词解释1、单体单元:与单体分子的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仅电子结构有所改变的结构单元。
2、重复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也称重复单元、链节。
3、构型: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4、构象: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由于C-C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空间排布(位置、形态),是物理结构。
5、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通过内旋转作用改变其构象的性能称为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6、熔体纺丝:是将聚合物加热熔融,通过喷丝孔挤出,在空气中冷却固化形成纤维的化学纤维纺丝方法。
7、胶粘剂:它是一种能够把两种同类或不同类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8、生胶:没有加入配合剂且尚未交联的橡胶,一般由线型大分子或带有支链的线型大分子构成,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9、硫化胶:混炼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作用下,经交联由线型大分子变成三维网状结构而得到的橡胶。
一般不溶于溶剂。
10、应变: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几何形状和尺寸所发生的变化称应变或形变,通常以单位长度(面积、体积)所发生的变化来表征。
11、弹性模量:是指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单位应变所需应力的大小。
是材料刚性的一种表征。
12、塑料:塑料是以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力等)下可塑成一定形状并且在常温下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
13、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作用,可做功能材料使用的高分子化合物。
14、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用适当的工艺方法组合起来,而得到的具有复合效应的多相固体材料。
15、缩聚反应:通过单体分子中的某些官能团之间的缩合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
16、结构单元: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
高分子材料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高分子材料基础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6829307f1922791788e858.png)
8、简述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采用成纤高聚物的浓溶液来形成纤维。
不同点:与湿纺不同的是,干纺时从喷丝头毛细孔中压出的纺丝液细流不是进入凝固浴,而是进入纺丝甬道中。
通过甬道中热空气流的作用,使原液细流中的溶剂快速挥发,挥发出来的溶剂蒸汽被热空气流带走。
原液在逐渐脱去溶剂的同时发生固化,并在卷绕张力的作用下伸长变细而形成初生纤维。
9、橡胶硫化的目的是什么?制品强度很低、弹性小、遇冷变硬、遇热变软、遇溶剂溶解等,无使用价值。
橡胶经硫化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由塑性的混炼胶变为高弹性的或硬质的交联橡胶,从而获得更完善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和拓宽了橡胶材料的使用价值和应用范围。
10、橡胶加工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塑炼,降低生胶的分子量,增加塑性,提高可加工性混炼:使配方中各个组分混合均匀,支撑混炼胶压延:混炼胶或与纺织物,钢丝等骨架材料同过压片,压型,贴合,擦胶,贴胶等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半成品的过程。
压出:混炼胶通过口型压出各种断面的半成品的过程。
硫化:通过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后,使橡胶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交联的过程。
11、成纤聚合物的基本性质是什么?1、成纤聚合物大分子必须是线性的、能伸直,大分子上支链尽可能少,且没有庞大侧基及大分子间没有化学键;2、聚合物分子之间有适当的相互作用力,或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3、聚合物应具有适当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4、聚合物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且具有可溶性或可熔性,其熔点或软化点应比允许使用温度高得多。
12、特种胶粘剂主要有哪几种类型?1)耐高温胶粘剂:可在200℃以上长期工作。
大多为含芳杂环的耐高温聚合物为基料配制成的。
如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聚亚苯基、聚苯硫醚、有机硅氧烷等。
2.超低温胶粘剂:多以聚氨酯及其改性产物为基料构成,能在-180℃以下工作。
3)导电胶粘剂:具有导电能力的胶粘剂。
复合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复合材料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e6318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8.png)
复合材料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供形状B. 提供强度和刚度C. 提供颜色D. 提供重量答案:B2.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玻璃钢B. 铝合金C. 碳纤维增强塑料D.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答案:B3. 复合材料的层合板中,0°和90°层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层合板的厚度B. 提高层合板的抗拉强度C. 提高层合板的抗弯强度D. 提高层合板的抗剪强度答案:C4. 复合材料的界面相通常由哪种材料构成?A. 金属B. 陶瓷C. 聚合物D. 以上都不是答案:C5. 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通常比哪种材料差?A. 金属材料B. 陶瓷材料C. 聚合物材料D. 玻璃材料答案:A6. 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通常比哪种材料低?A. 金属材料B. 陶瓷材料C. 聚合物材料D. 玻璃材料答案:B7. 复合材料的层合板中,45°层的作用是什么?A. 提高层合板的抗拉强度B. 提高层合板的抗弯强度C. 提高层合板的抗剪强度D. 提高层合板的抗冲击性能答案:C8. 复合材料的湿热环境适应性通常比哪种材料差?A. 金属材料B. 陶瓷材料C. 聚合物材料D. 玻璃材料答案:C9. 复合材料的层合板中,±45°层通常用于提高哪种性能?A. 抗拉强度B. 抗弯强度C. 抗剪强度D. 抗冲击性能答案:D10. 复合材料的层合板中,0°层和90°层的交替排列可以提高哪种性能?A. 抗拉强度B. 抗弯强度C. 抗剪强度D. 抗冲击性能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复合材料的以下哪些特性使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 高比强度B. 高比刚度C. 良好的耐腐蚀性D. 良好的电磁性能答案:ABC2. 复合材料的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层合板的性能?A. 增强体的类型B. 基体的类型C. 层合板的层数D. 层合板的厚度答案:ABC3. 复合材料的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其疲劳性能?A. 增强体的类型B. 基体的类型C. 界面相的质量D. 层合板的层数答案:ABC4. 复合材料的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湿热环境适应性?A. 增强体的类型B. 基体的类型C. 界面相的质量D. 层合板的层数答案:BCD5. 复合材料的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抗冲击性能?A. 增强体的类型B. 基体的类型C. 层合板的层数D. 层合板的厚度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其主要特点。
高分子复合材料重点
![高分子复合材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62e756524de518974b7d68.png)
高分子复合材料重点.“高分子复合材料”练习题第1章绪论2、简述复合材料的特性。
A 比强度和比模量,复合材料的突出特点是比强度与比模量高。
B 抗疲劳性能C 减振性能D 过载安全性E 高温性能良好F 具有可设计性第2章基体材料2、述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中交联剂的选择以及引发剂的结构特点;交联剂的选择一般对交联剂有如下的要求:高沸点、低粘度,能溶解树脂呈均匀溶液,能溶解引发剂、促进剂及染料;无毒,反应活性大,能与树脂共聚成均匀的共聚物,共聚物反应能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进行。
引发剂的结构特点:引发剂一般为有机过氧化物4、简述酚醛树脂的种类及其常用固化剂;酚醛树脂的种类:a.热固性酚醒树脂 b.热塑.其它类型酚醛树脂 c性酚醛树脂.(a)低压钡酚醛树脂。
(b)硼酚醛树脂。
(c)改性酚醛树脂。
常用固化剂:热固性塑料酚醛树脂一般采用酸类固化剂。
常用的酸类固化剂有盐盐酸或磷酸,也可用对甲苯磺酸、苯酚磺酸或其它的磺酸。
5 简述热塑性树脂的特点及其常用产品;热塑性树脂的特点:就是加热软化甚至熔融,冷却后硬化,这个过程是可以反复进行的,因此,热塑性树脂的加工成型是非常方便的。
常用的热塑性树脂:有聚乙烯、聚碳酸酌、聚甲醛、聚苯醚、聚矾、豪四氟乙烯等。
6、简述聚苯硫醚的结构及其物理特性。
聚苯硫醚是以硫化钠和对二氯苯为原料制备的,在其分子链中含有苯硫基,分子结构式为右方所示。
聚苯硫醚为一种线型结构,当在空气中加热到345℃以上时,它就会发生部分交联。
固化的聚合物是坚韧的,且是非常难溶的。
聚苯疏醚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表现为突出的热稳定性,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蠕变性、刚性、电绝缘性及加工成型性。
.第3章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2、简述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具有不燃、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性能,还可以来用有机徐覆处理技术来进行制品深加工及扩大制品的应用。
化学性能:玻璃纤维的耐化学药品性,玻璃纤维除去浓碱、浓磷酸和氢氟波外几乎耐所有的无机和有机化学药品。
高分子材料考试试题
![高分子材料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73dfa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1.png)
高分子材料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A 聚乙烯B 聚苯乙烯C 聚氯乙烯D 聚丙烯2、热塑性塑料在加热时会发生什么变化?()A 发生化学交联B 发生降解C 变软并可反复成型D 变硬且不可再成型3、以下哪种高分子的分子链柔顺性最好?()A 聚苯乙烯B 聚乙烯C 聚丙烯腈D 聚酰胺4、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指什么?()A 从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的温度B 从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的温度C 从粘流态转变为高弹态的温度D 从高弹态转变为粘流态的温度5、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强度?()A 增加分子量B 增加支化度C 增加结晶度D 增加增塑剂含量6、聚碳酸酯(PC)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高分子材料?()A 热塑性塑料B 热固性塑料C 橡胶D 纤维7、以下哪种高分子材料常用于制作塑料袋?()A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B 低密度聚乙烯(LDPE)C 聚丙烯(PP)D 尼龙 668、对于高分子的溶解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先溶胀后溶解B 直接溶解C 先溶解后溶胀D 不溶解9、以下哪种测试方法可以用来测定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A 拉伸测试B 冲击测试C 粘度法D 硬度测试10、橡胶在拉伸时会产生很大的形变,主要是因为()A 分子链的柔性B 交联结构C 结晶度高D 分子间作用力大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_____以上。
2、按照用途,高分子材料可以分为塑料、橡胶、纤维、_____和胶粘剂等。
3、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_____。
4、常见的逐步聚合反应有缩聚反应和_____。
5、聚合物的结晶度越高,其透明度通常会_____。
6、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模量、_____和韧性等。
7、热固性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发生了_____反应,成型后不能再加热软化。
2024全国高考真题化学汇编:高分子材料
![2024全国高考真题化学汇编:高分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9d6a52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9.png)
2024全国高考真题化学汇编高分子材料一、单选题1.(2024河北高考真题)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B.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C.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D.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2.(2024浙江高考真题)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
下列结构或性质不能解释....其用途的是(-6空腔直径(260~320pm接近B.B3.(2024浙江高考真题)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可推测其性能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材料组成和结构变化性能变化A生铁减少含碳量延展性增强B晶体硅用碳原子取代部分硅原子导电性增强C纤维素接入带有强亲水基团的支链吸水能力提高D顺丁橡胶硫化使其结构由线型转变为网状强度提高A.A B.B C.C D.D4.(2024广东高考真题)下列陈述I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ⅡCF COOH<CCl COOH电负性:F>ClA酸性:33B某冠醚与+Li 能形成超分子,与+K 则不能+Li 与+K 的离子半径不同C由氨制硝酸:323NH NO NO HNO 3NH 和2NO 均具有氧化性D 苯酚与甲醛反应,可合成酚醛树脂合成酚醛树脂的反应是加聚反应A .A B .B C .C D .D5.(2024广东高考真题)“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水质检验员:用滴定法测水中-Cl 含量-+A +Cl l g AgC B化学实验员:检验22Na O 是否失效22222Na O +2H O 4NaOH+O C化工工程师:进行顺丁橡胶硫化碳碳双键可打开与硫形成二硫键D 考古研究员:通过14C 测定化石年代60C 与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A .A B .B C .C D .D参考答案1.B【详解】A.线型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受热易软化,A正确;B.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受热不易分解,B错误;C.尼龙66即聚己二酰己二胺,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C正确;D.聚甲基丙烯酸酯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又名有机玻璃,说明其透明度高,D正确;故选B。
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医学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b22c1ef8c75fbfc67db29a.png)
第一章概论1、生物材料:能直接与生理系统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能对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也称作生物医用材料。
2、生物材料的特征:①生物功能性;②生物相容性。
第二章高分子化学基础〔小题〕1、高分子化合物: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由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
2、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并构成高分子基本结构组成单元的小分子,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3、给出一个化合物,知道它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是什么。
4、高分子的基本特征:①:相对分子量很大;②:组成简单,结构有规;③:分子形态呈多样性;④:分子量具多散性。
5、一般高分子的分子量在104~106范围。
6、7、均聚物:由一种单体〔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共聚物:由两种以上单体〔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共聚而成的聚合物。
第三章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来源1、生物惰性〔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四氟乙烯、硅橡胶、硅单体、聚氨脂。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羟基烷酸酯〔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ε-己内酯〕、聚膦酯、聚原酸酯、聚碳酸酯、聚酸酐、聚氨基酸。
2、天然高分子医用材料:天然蛋白类:胶原、白蛋白、明胶。
多糖: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透明质酸、肝素。
生物合成聚酯〔可降解〕:聚羟基烷酸酯〔PHA〕、聚 -羟基丁酸酯〔PHB〕。
3、高分子医用复合材料〔两大类〕:①结构复合材料;②功能复合材料。
4、基体:起到粘接增强体成为整体并转递载荷到增强体的主要组分之一。
〔起黏着作用〕增强体:为复合材料中承受载荷的组分。
〔起支撑作用〕5、高分子凝胶:最大的特点: 体积相转变分类:⑴对非特异性刺激敏感的高分子智能凝胶:①PH敏感型凝胶;②温度敏感型凝胶;③光敏感型凝胶;电场敏感型凝胶。
⑵对特异性刺激敏感的高分子智能凝胶:①葡萄糖敏感型凝胶;②抗原敏感型凝胶。
第四章蛋白质吸附与生物相容性1、生物相容性:生物材料在宿主的特定环境和部位,与宿主直接或间接接触时所产生相互反应的能力。
高分子复习
![高分子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7807e7827d3240c8547ef16.png)
1.复合材料的组成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基体相、增强相、界面相2.力降解的结果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窄3.力降解的结果使聚合物分子量下降4.聚合物在塑炼、破碎、挤出、磨碎、抛光、一次或多次变形以及聚合物溶液的强力搅拌中,由于受到机械力的作用,大分子链断裂、分子量下降的力化学现象称为力降解5.非极性侧基的体积越大,Tg越高6.非极性侧基的体积越大,柔顺性越差7.非极性侧基的体积越大,内旋转位阻越大8.高聚物的屈服特征是在屈服过程中有应变硬化现象和应变软化现象。
9.高聚物的屈服特征是在屈服过程中有应变软化现象和应变硬化现象。
10.平均分子量提高,高聚物的加工流动性变差11.平均分子量提高,高聚物的拉伸强度提高12.对于隔音材料,要求高聚物的内耗大13.对于轮胎,要求高聚物的内耗小14.在塑料的组成中,能降低聚合物玻璃化温度合成型温度的成分是增塑剂15.一般是指塑料与塑料的共混物以及在塑料中掺混橡胶的共混物,叫做高分子合金16.胶料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经过一定的时间橡胶大分子由线型结构变为网状结构的交联过程叫硫化17.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共同混合而形成的宏观上均匀、连续的固体高分子材料叫聚合物共混物18.在固定的温度和形变下,聚合物内部的应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19.试样受冲击负荷时单位截面积所吸收的能量称为冲击强度(也称抗冲强度),是衡量材料韧性的一种指标。
20.玻璃态开始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21.屈服的主要形式有引发大量银纹和形成剪切屈服带22.聚合物非晶态结构模型有无规线团模型和两相模型两种。
23.聚合物非晶态结构模型有无规线团模型和两相模型(或折叠链缨状胶束模型)24.非极性侧基的体积越大,内旋转位阻越大,柔顺性越差25.分子中由于共价单键的旋转所表现出的原子或基团的不同空间排列叫构象26.晶态聚合物的结晶度愈高,聚合物的强度越高27.体型树脂较线型树脂的硬度高28.按塑料热性质分类,PF属于热固性树脂29.按塑料热性质分类,PVC属于热塑性树脂30.既可溶于适当的溶剂,又会熔融的高聚物属于线型高聚物31.在塑料组成中,增塑剂能使塑料的硬度和(脆性)降低32.在塑料的各组成中,能提高塑料的硬度、耐热性,并能降低塑料成本的组分是填料33.玻璃化温度是()使用的下限温度。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习题4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习题4](https://img.taocdn.com/s3/m/f63db3d169dc5022abea002d.png)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同步练习考查点一 塑料1.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聚氯乙烯和聚丙烯都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B .聚氯乙烯和聚丙烯都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C .在空气中,聚丙烯比聚氯乙烯易燃烧D .在空气中,聚氯乙烯和聚丙烯都难燃烧解析 聚氯乙烯、聚丙烯都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在有机物的燃烧中,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烃的含硫衍生物相对易燃烧,烃的含氮衍生物、烃的含卤素衍生物相对难燃烧。
答案 BC2.聚苯乙烯的结构为,试回答下列问题:(1)聚苯乙烯的链节是________,单体是________。
(2)实验测得某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为52 000,则该高聚物的聚合度n 为________。
(3)已知聚苯乙烯为线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试推测:________溶于CHCl3,具有________(填“热塑”或“热固”)性。
解析 根据,可确定聚苯乙烯的单体。
答案 (1) (2)500 (3)能 热塑3.聚氯乙烯简称PVC ,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热塑性塑料之一。
(1)工业上用乙烯和氯气为原料经下列各步反应合成PVC :乙烯――→一定条件①甲――→一定条件②乙――→一定条件③PVC 氯乙烯是PVC 的单体,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PVC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VC的单体是CH3CH2ClB.PVC是高分子化合物C.PVC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PVC易降解(3)化学工作者和广大消费者十分关注PVC保鲜膜的安全问题。
PVC保鲜膜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塑料中残留的PVC单体以及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增塑剂DEHA。
下列选项中的事实均能支持“PVC保鲜膜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假设的是( )。
高分子复合材料复习题
![高分子复合材料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f1281faef8941ea66e05d8.png)
《高分子复合材料》复习题基本概念1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形变或断裂的能力。
2 比强度材料极限强度与密度的比值。
3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为模量。
4 比模量模量与密度的比值。
5复合后的产物为固体时才称为复合材料,若复合产物为液体或气体时就不称为复合材料。
6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增强同一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称为混杂复合材料。
7 按基体材料分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8 按材料作用分类结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9 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纤维起着主要承载作用。
10 在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基体的主要作用应是以充分发挥增强纤维的性能为主。
11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是主要承载物,基体的强度对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2 铁、镍元素在高温时能有效地促使碳纤维石墨化,破坏了碳纤维的结构,使其丧失了原有的强度,做成的复合材料不可能具备高的性能。
13 结构复合材料的基体大致可分为轻金属基体和耐热合金基体两大类。
14 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一般选用纯铝或含合金元素少得单相铝合金,而颗粒、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则选择具有高强度的铝合金。
15用于1000℃以上的高温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主要是镍基、铁基耐热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较成熟的是镍基、铁基高温合金。
16 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包括传递效应、阻断效应、不连续效应、散射和吸收效应及诱导效应。
17常用的陶瓷基体主要包括玻璃、玻璃陶瓷、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等。
18 复合材料中的基体有三种主要的作用:把纤维粘在一起;分配纤维间的载荷;保护纤维不受环境影响。
19 降解指聚合物主链的断裂,它导致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使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坏。
交联是指某些聚合物交联过度而使聚合物变硬、发脆,使物理力学性能变坏。
20 热固性树脂分类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21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指有线性结构的,主链上同时具有重复酯键及不饱和双键的一类聚合物。
高分子复合材料复习题
![高分子复合材料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6c93ab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6.png)
高分子复合材料复习题高分子复合材料复习题高分子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它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知识,下面将给出一些相关的复习题。
1.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定义是什么?它与传统材料相比有哪些优势?2.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分类有哪些?请简要介绍每种分类的特点和应用。
3.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哪些?请分别说明每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4. 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常用的增强材料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5.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有哪些?请简要介绍每种测试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6. 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哪些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列举几个具体的应用案例,并说明其优势和局限性。
7. 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潜力?请谈谈你的看法。
8.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未来它可能会有哪些新的应用和突破?以上是一些关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复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论文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同学或老师的讨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高分子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优势,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复习的时间,做好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学习和探索,为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信通过努力和坚持,我们一定能够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
高分子复合材料考核试卷
![高分子复合材料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f9f04a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c.png)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高分子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参考答案:高分子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主要应用于制造飞机结构部件,如机翼、尾翼、机身等,以及发动机部件,如叶片、外壳等。这些应用利用了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有助于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C.添加相容剂
D.提高温度
17.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热塑性高分子复合材料?()
A.聚丙烯复合材料
B.聚乙烯复合材料
C.聚酯复合材料
D.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18.以下哪种现象可能是高分子复合材料老化过程中的表现?()
A.力学性能下降
B.色泽变深
C.体积膨胀
D.导电性提高
19.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评估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耐热性?()
A.热失重分析(TGA)
B.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C.动态热分析(DMA)
D.上述所有选项
20.以下哪种材料常用作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填料?()
A.碳纳米管
B.氧化铝
C.氢氧化镁
D.上述所有选项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括号内。祝您考试顺利!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C
4. B
5. D
6. C
B.碳纤维
C.金属纤维
D.硅藻土
12.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包括哪些?()
A.运动器材
B.家具
C.电器外壳
D.玩具
13.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
A.基体材料的流动性
B.填料的形状和尺寸
高分子材料试题及答案
![高分子材料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e84a6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8.png)
高分子材料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橡胶D. 聚苯乙烯答案:C2.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中,以下哪种反应是形成高分子的关键步骤?()A. 加成反应B. 缩聚反应C. 氧化反应D. 还原反应答案:B3. 以下哪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聚乳酸D. 聚苯乙烯答案:C4. 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改善其加工性能?()A. 添加增塑剂B. 添加稳定剂C. 添加抗氧剂D. 添加润滑剂答案:A5. 以下哪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聚四氟乙烯D. 聚苯乙烯答案:C6.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A. 凝胶渗透色谱B. 紫外-可见光谱C. 原子吸收光谱D. 红外光谱答案:A7. 以下哪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聚丙烯D. 聚碳酸酯答案:D8. 以下哪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聚酰亚胺D. 聚苯乙烯答案:C9. 以下哪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聚四氟乙烯D. 聚苯乙烯答案:C10. 以下哪种高分子材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刺激性气体?()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聚丙烯D. 聚碳酸酯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聚合、加工、应用2. 根据聚合方式的不同,高分子材料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答案:加成聚合、缩聚聚合3.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个方面。
答案: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耐腐蚀性能、生物相容性4. 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助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高二化学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试题
![高二化学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2b3ad24b73f242326c5f55.png)
高二化学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试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复合非金属材料的是()A.碳化硅纤维B.生物陶瓷C.钢化玻璃D.氮化硅陶瓷【答案】C【解析】复合材料具备的特征是:能够承受高温、高强度,具备电学、光学特性,具有生物功能。
而传统的非金属材料主要是指以硅酸盐为原料而制备的材料,如水泥、玻璃、传统陶瓷等。
选项C中的钢化玻璃跟普通玻璃的成分是一样的,只是制作工艺稍有差别,钢化玻璃是将玻璃熔融体经过急速冷却而制得的,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复合材料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复合材料概念以及判断依据的熟悉了解程度,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2.下列工业生产过程中,属于应用缩聚反应制取高聚物的是()【答案】D【解析】选项A、B、C中的物质都是通过所给的单体的加聚反应制得的,只有D是—COOH和—OH通过缩水而成的。
往往受缩聚反应的链节部分相对于加聚而言要复杂些的影响,而错误地认为B选项的高聚物结构也很复杂,错选B,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缩聚反应和加成反应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橡胶B.蛋白质C.锦纶D.纤维素【答案】C【解析】锦纶是合成纤维六大纶之一,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其余选项都是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含义以及判断依据的熟悉了解程度,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4.高分子材料与一般金属材料相比,优越性是(双选)()A.强度大B.电绝缘性好C.不耐化学腐蚀D.不耐热【答案】AB【解析】高分子材料同一般的金属材料相比其强度较大,都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所以答案选AB。
线练学校高中化学 3.3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试题1高中化学试题
![线练学校高中化学 3.3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试题1高中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db642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9.png)
始驾州参艰市线练学校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一、选择题1.(2015·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B.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另外还含有一些添加剂C.用木材经化学加工制成的黏纤维属于合成纤维D.合成橡比天然橡的性能更优良【解析】选C。
黏纤维是由木材加工而成的,其成分是纤维素,不属于合成纤维。
2.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合材料是一类型的有发展前途的材料,目前,复合材料最主要的用领域是( )A.高分子分离膜B.人类的人工器官C.宇宙工业D.型药物【解析】选C。
复合材料可根据不同要求设计成不同的构成,它们具有密度小、强度大、耐高温、耐摩擦、耐腐蚀优良性能,目前主要用于宇宙工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作原料制得的纤维是人造纤维B.天然纤维是不能再被加工处理的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统称化学纤维D.煤和农副产品也可经过处理制得合成纤维【解析】选D。
利用煤、和农副产品经过处理可以制得合成纤维,天然纤维经过一的人工处理可得到人造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统称为化学纤维,故D项正确。
【方法规律】纤维的分类纤维{天然纤维:棉花、麻、羊毛、蚕丝人造纤维:人造丝、人造棉、人造毛合成纤维:“六大纶”4.(2015·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塑料的性质与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塑性塑料是线型分子,受热可变软,可反复塑化成型B.热固性塑料是体型分子,受热不熔化,回收后不能直接利用C.从塑料的结构分析,塑料在一般情况下不导电D.食品包装袋是由乙烯通过缩聚反生成的聚乙烯塑料【解析】选D。
聚乙烯是由乙烯通过加聚反生成的。
【方法规律】有关塑料的几点需注意的问题(1)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很大,但组成并不复杂,结构也很有规律性。
(2)聚合物与单体的化学性质有区别,如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但聚乙烯不能。
(3)当加热温度很高时,热固性塑料中链与链之间的共价键会断裂,塑料制品就会损坏,无法继续使用。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复习题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de25f1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5.png)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复习题1.复合材料的定义、特点、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元通过宏观或微观复合形成的一种新材料,组元间存在明显界面。
特点各组元保持各自的固有特性。
组分间的协同作用赋予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与简单混合有本质的区别(性能上)。
具有可设计性:复合时综合考虑原材料选择、组分的分布设计、工艺条件选择。
组成;增强相(增强体)---- 纤维、晶须、颗粒。
(不连续相)基体相(基体)---- 金属、陶瓷、聚合物。
(连续相作用;增强相:一般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强度、弹性模量),及特殊的功能性。
增强体性能优越,会使材料的性能显著改善和增强。
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载荷或显示功能。
基体相:保持材料的基本特性,如硬度、耐磨、耐热性等。
用是将增强相固结成一个整体,起传递和均衡应力的作用。
增强体(相)与基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界面2.玻纤按含碱量可分为?含碱量对其制备工艺和玻纤性能有何影响?(含碱量越高,玻璃越易熔、易抽丝、产品成本越低,但玻纤强度低)按含碱量(碱性氧化物含量)分>12%,有碱玻纤(A玻纤)6-12%,中碱玻纤2-6%,低碱玻纤<2%,无碱玻纤(E玻纤含碱量越高,玻璃越易熔、易抽丝、产品成本越低,但玻纤强度低3.玻纤的性能特点?影响玻纤强度的因素?(直径、老化、化学组成主要是SiO2、BO3、CaO(降低拉丝温度)、Al2O3(提高耐水性)(1).力学性能抗拉强度:比块玻璃高一个数量级;直径d↘, 强度↗;长度↗,强度↘。
弹性模量:与铝相当,为钢的1/3倍。
因密度低(~2.5),比模量高。
断裂延伸率:低(~3% )(2).热学性能导热系数:比块玻璃低1~2个数量级耐热性:普通Na-Ca-Si玻纤< 500℃(3). 电性能碱玻璃电绝缘性差,随温度、湿度↗,绝缘性↘。
无碱玻璃电绝缘性好。
(4). 耐蚀性纤维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差。
加入网络形成体可改善耐蚀性。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考核试卷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0cb618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1.png)
B.玻璃纤维
C.碳纤维
D.聚乙烯
7.关于界面设计,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界面结合力越大,复合材料性能越好
B.界面结合力越小,复合材料性能越好
C.界面结合力与复合材料性能无关
D.界面结合力需适中,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复合材料性能
8.在界面设计中,以下哪个因素对界面结合力的影响最小?()
10.提高基体的分子量总是有助于提高界面结合力。()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描述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设计的重要性,并列举三种常用的界面改性方法。分析这些方法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10分)
2.界面相容剂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请阐述界面相容剂的作用,并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界面相容剂。同时,讨论界面相容剂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10分)
9. ×
10.×
五、主观题(参考)
1.界面设计决定复合材料内部的应力传递和负载分担,常用的界面改性方法包括:表面处理、接枝改性、涂覆处理。这些方法通过增加填料与基体的相互作用,提高界面结合力,从而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等。
2.界面相容剂可降低界面张力,增强结合力,选择时应考虑填料和基体的性质。添加量过多可能导致复合材料的熔融流动性变差,影响加工性能。
B.填料的粒度分布
C.填料的表面形貌
D.填料的密度
20.在界面设计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
A.优化加工工艺
B.增加填料的用量
C.提高基体的分子量
D.选择合适的界面相容剂并调整其添加量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高分子复合材料性能评价考核试卷
![高分子复合材料性能评价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31ad4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0.png)
B.疲劳强度测试
C.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试
D.持续载荷下的蠕变测试
1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A.填充物的生物相容性
B.基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C.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
D.使用的灭菌方法
13.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评价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抗老化性能?()
A.紫外线照射测试
2.填充物的加入会降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3.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所有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4.界面结合强度越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5.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与其耐化学性能无关。()
6.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环境适应性测试包括冷热循环测试。()
7.疲劳测试只关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抗拉疲劳性能。()
1.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A.填充物的种类
B.基体材料的分子量
C.测试环境的湿度
D.材料的颜色
2.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增强相的作用是什么?()
A.提高材料的韧性
B.降低材料的熔点
C.提高材料的硬度
D.增加材料的导电性
3.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评价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耐热性?()
A.热失重分析
10.调整加工参数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增强相提供力学强度和刚度,基体材料提供整体结构和粘接作用。它们的比例和性质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热性等性能。
2.界面结合影响复合材料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改善方法包括:表面处理、偶联剂应用、调整加工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复合材料》复习题基本概念1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形变或断裂的能力。
2 比强度材料极限强度与密度的比值。
3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为模量。
4 比模量模量与密度的比值。
5复合后的产物为固体时才称为复合材料,若复合产物为液体或气体时就不称为复合材料。
6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增强同一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称为混杂复合材料。
7 按基体材料分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8 按材料作用分类结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9 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纤维起着主要承载作用。
10 在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基体的主要作用应是以充分发挥增强纤维的性能为主。
11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是主要承载物,基体的强度对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2 铁、镍元素在高温时能有效地促使碳纤维石墨化,破坏了碳纤维的结构,使其丧失了原有的强度,做成的复合材料不可能具备高的性能。
13 结构复合材料的基体大致可分为轻金属基体和耐热合金基体两大类。
14 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一般选用纯铝或含合金元素少得单相铝合金,而颗粒、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则选择具有高强度的铝合金。
15用于1000℃以上的高温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主要是镍基、铁基耐热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较成熟的是镍基、铁基高温合金。
16 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包括传递效应、阻断效应、不连续效应、散射和吸收效应及诱导效应。
17常用的陶瓷基体主要包括玻璃、玻璃陶瓷、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等。
18 复合材料中的基体有三种主要的作用:把纤维粘在一起;分配纤维间的载荷;保护纤维不受环境影响。
19 降解指聚合物主链的断裂,它导致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使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坏。
交联是指某些聚合物交联过度而使聚合物变硬、发脆,使物理力学性能变坏。
20 热固性树脂分类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21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指有线性结构的,主链上同时具有重复酯键及不饱和双键的一类聚合物。
22 应用最广泛的交联剂是苯乙烯。
23 引发剂一般为有机过氧化物,它的特性通常用临界温度和半衰期来表示。
临界温度是指有机过氧化合物具有引发活性的最低温度;半衰期是指是给定的温度条件下,有机过氧化物分解一般所需要的时间。
24 凡是含有二个以上环氧基的高聚物统称为环氧树脂。
25热塑性聚合物是指具有线型或支链型结构的那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这类聚合物可以反复受热软化(或熔化),而冷却后变硬。
26 无碱玻璃纤维(E玻纤)最大的特点是电性能好,因此也把它称作电器玻璃。
27 当纤维存放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强度下降的现象,称为纤维的老化。
28 玻璃纤维的疲劳一般是指纤维强度随施加负荷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的情况。
29玻璃纤维织物的品种很多,主要有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毡、玻璃纤维带等。
30 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气相法和有机纤维碳化法。
31 制作碳纤维的主要原料有三种:人造丝、聚丙烯腈纤维、沥青。
32 碳化硅纤维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两种: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烧结法。
33 硼纤维是一种将硼元素通过高温化学气相法沉积在钨丝表面制成的高性能增强纤维。
34 晶须分为陶瓷晶须和金属晶须两类,用作增强材料的主要是陶瓷晶须。
35 对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界面的形式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体与增强纤维的接触与浸润过程;第二阶段是聚合物的固化阶段。
36 界面结合力又可分为宏观结合力和微观结合力,前者主要指材料的几何因素,如表面的凹凸不平、裂纹、空隙等所产生的机械铰合力;后者包括化学键和次价键,这两种键的相对比例取决于组成成分及其表面性质。
37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可以分成物理结合溶解和浸润结合反应结合。
38 物理结合是指借助材料表面的粗糙形态而产生的机械铰合,以及借助基体收缩应力包紧纤维时产生的摩擦结合。
39 表面处理就是在增强材料表面涂覆上一种称为表面处理剂的物质,这种表面处理剂包括浸润剂及一系列偶联剂和助剂等物质,以利于增强材料与基体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粘结界面,从而达到提高复合材料各种性能的目的。
40 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粘结性不好,故常采用偶联剂涂层的方法对纤维表面进行处理。
41材料的烧蚀是指材料在高温时,表面发生分解,引起气化,于此同时吸收热量,达到冷却的目的。
42 疲劳破坏是指材料在交变负荷作用下,逐渐形成裂缝,并不断扩大而引起的低应力破坏。
4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种类,按基体分类:铝基复合材料、镍基复合材料、钛基复合材料。
44对于像燃气轮机零件这类用途,必须采用更加耐热的镍、钴、铁基材料。
45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及重量轻等许多优良的性能,但它同时也具有致命的弱点,即脆性。
46 韧化陶瓷的途径:往陶瓷材料中加入起增韧作用的第二相而制成陶瓷基复合材料即是一种重要方法。
47 陶瓷材料除了形成各种晶体结构以外,有些还可形成原子或离子排列没有周期性规律的非晶态物质。
48 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德增强体通常也成为增韧体,可分为纤维、晶须和颗粒三类。
49 单向排布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显著特点是它具有各向异性,即沿纤维长度方向上的纵向性能要大大高于其横向性能。
50 由于晶须具有长径比,因此当其含量较高时,因其桥架效应而使致密化变得困难,从而引起了密度的下降并导致性能的下降。
51 晶须的增强增韧效果好,但含量高时会使致密度下降,颗粒可克服晶须的这一弱点但其增强增韧效果却不如晶须。
52 热压烧结法将长纤维切短,然后分散并与基体粉末混合,再用热价烧结的方法即可制得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53碳/碳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或各种碳织物增强碳,或石墨化的树脂碳以及化学气相沉积碳所形成的复合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工程材料,也被称为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
54 模塑料- 模塑料即热固性塑料。
与常见的热塑性塑料相比,模塑料具有更高的几何尺寸稳定性、更耐极端高热高湿复杂环境、耐化学品腐蚀、高机械强度等特点。
SMC-- 片状模塑料BMC--BMC(DMC)材料是Bulk(Dough) molding compounds的缩写,即团状模塑料的含义。
简答1复合材料定义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在复合材料中,通常有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另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材料。
分散相是以独立的形态分布在整个连续相中德,两相之间存在着相界面。
分散相可以是增强纤维,也可以是颗粒状或弥散的填料。
2 交联剂作用不饱和聚酯分子链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因而在热得作用下通过这些双键,大分子链之间可以交联起来,变成体型结构。
但是,这种交联产物很脆,没有什么优点,无实用价值。
因此,在实际中经常把线型不饱和机制溶于烯类单体中,使聚酯中德双键间发生共聚合反应,得到体型产物,以改善固化后树脂的性能。
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特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的固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其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胶凝阶段从加入促进剂后到树脂变成凝胶状态的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对于玻璃钢制品的成型工艺起决定性作用,是固化过程最重要的阶段。
2)硬化阶段硬化阶段是从树脂开始到胶凝到一定硬度,能把制品从模具上取下为止的一段时间。
3)完全固化阶段通常在室温下进行,在后处理之前,室温至少要放置24小时,这段时间越长,制品吸水率越小,性能越好。
4 玻璃纤维的结构微晶结构假说认为,玻璃是由硅酸块或二氧化硅的“微晶子”组成,在“微晶子”之间由硅酸块过冷溶液所填充。
网络结构假说认为,玻璃是由二氧化硅的四面体,铝氧三面体或硼氧三面体相互连成不规则三维网络,网络间的空隙有Na、K、Ca、Mg等阳离子所填充。
5 玻璃纤维高强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玻璃纤维比玻璃的强度高很多,这是因为玻璃纤维高温成型时减少了玻璃溶液的不均一性,使微裂纹产生的机会减少。
此外,玻璃纤维的断面较小,随着断面的减小,使微裂纹存在的几率也减少,从而使纤维强度增高。
直径小得玻璃纤维强度比直径粗的纤维强度高的原因是由于表面微裂纹尺寸和数量较小,从而减少了应力集中,使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
影响因素:1)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随直径变细而拉伸强度增加;2)拉伸强度也与纤维的长度有关,随着长度增加拉伸强度显著下降;3)纤维强度与玻璃的化学成分关系密切;4)存放时间对纤维强度的影响;5)施加负荷时间对纤维强度的影响6)玻璃纤维成型方法和成型条件对强度也有很大影响。
6碳纤维的结构及影响因素碳纤维的结构决定于原丝结构和碳化工艺。
真实的碳纤维结构并不是理想的石墨点阵结构,而是属于乱层石墨结构。
在乱层石墨结构中,石墨层片时基本的结构单元,若干层片组成的微晶堆砌成直径数十纳米、长度数百纳米的原纤,原纤则构成了碳纤维单丝,其直径约数微米。
纤维中的缺陷如结构不匀、直径变异、微孔、裂缝或沟槽、气孔、杂质等是影响碳纤维强度的重要因素。
7 什么是界面,包含哪些组成部分,界面效应复合材料的界面是指机体与增强物之间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此结合的、能起载荷传递作用的微小区域。
它包含了机体和增强物的部分原始接触面、基体与增强物相互作用生成的反应产物、此产物与基体及增强物上的氧化物及它们的反应产物等。
界面的几种效应1)传递效应界面能传递力,即将外力传递给增强物,祈祷基体和增强物之间桥梁的作用。
2)阻断效应结合适当的界面有住址裂纹扩展、中断材料破坏、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
3)不连续效应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现的现象。
4)散射和吸收效应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再界面产生散射和吸收。
5)诱导效应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使另一种与之接触的物质的结构由于诱导作用而发生改变,由此产生一些现象。
8什么是界面浸润理论,化学键理论,物理吸附理论界面浸润理论填充剂被液体树脂良好浸润是极其重要的,因浸润不良会在界面上产生空隙,易使应力集中而使复合材料发生开裂,如果完全浸润,则基体与填充剂间的粘结强度将大于基体的内聚强度。
化学键理论处理增强剂表面的偶联剂应既含有能与增强剂起化学作用的官能团,又含有能与树脂基体起化学作用的官能团,由此在界面上形成共价键结合。
物理吸附理论增强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结合是属于机械铰合和基于次价键作用的物理吸附。
偶联剂的作用主要是促进基体与增强纤维表面完全浸润。
9 什么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体和纤维的作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以有机聚合物为基体,连续纤维为增强材料组合而成的。
纤维的高强度、高模量的特性使它成为理想的承载体。
基体材料由于粘结性能好,把纤维牢固地粘结起来。
同时,基体又能使载荷均匀分布,并传递到纤维上去,并允许纤维承受压缩和剪切载荷。
纤维和基体之间的良好的复合显示了各自的优点,并能实现最佳结构的设计,具有许多优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