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结题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参与—探究”式教学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我校的“‘自主—参与—探究’式教学研究”课题是针对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念开发的课题。三年多来,课题组的参研教师们在“充分自主、有效参与、有益探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无不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我们所提出“自主—参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对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这一传统观念的革命。

根据初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策略发生相应变化,即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承认学生是会主动发展的,承认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这样,就要求从动态的角度组织学习活动,而不能单一、刻板、封闭,必须综合、灵活、开放。所以,个体要“自主”,整体要“合作”,过程要“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科学的,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针对以上的背景因素和课改新理念,结合本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特提出“‘自主—参与—探究’式教学研究”专题的实验研究。

二、实验假设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参与探究,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通过引导自主学习,旨在改变在以往的课堂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这便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意在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各学科优势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想学”、“会学”、“能学”的积极状态。

“参与、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上我们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参与、共同探究。这不仅使学生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别人”的良好心态。于是学生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地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既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实现了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又体验到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欢乐。这有利于他们态度、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研究目标

(一)理性感悟“自主—参与—探究”

进行研究,以理论探讨作为辅助。

五、研究的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2006年7月—9月)

组织调查,分析教学实际;收集资料,组织专题学习;制定研究方案,并完善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6年10月—2009年2月)

由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的教学中实施研究,并组织本教研组的成员协同研究。调整方案,并做好阶段性总结报告。

①展开探索性研究,初步概括、提炼出有效的策略,并作好记录和小结。(2006年10月—2007年12月)

②课题组召开中期研讨会,制定评价与检测的方法,采取多种途径反馈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查找问题。邀请领导、专家指导,概括、提炼出共性策略和个性策略。作好记录和总结。(2008年1月—2008年4月)

③进一步实施、完善策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反馈策略实施的成效,发现并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2008年5月—2009年2月)

3、反馈阶段(2009年3月—2009年5月)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反馈策略实施的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

4、总结阶段(2009年6月—2009年9月)

收集整理各类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六、研究成果

1、优化组合,成立课研组织。

首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该课程的实验研究工作,在校长的统一部署下,课研实行分层责任制,由校教研室具体负责运作,组织制定课题实验研究方案,布置各阶段的课研实验工作;其次学校各教研组提出课题组成员人选,骨干教师踊跃参研,率先垂范;再次学校课题管理领导小组针对申报参研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等情况,成立了年龄、职称、学历层面均衡,年级分布合理的研究机构;同时,邀请县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参与和指导课研实践工作,从而保证了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首要基础。

2、学习探究,明确科研目标。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是初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3、实事求是,保证科研实施。

(一)科研制度,做到“五个一”

1、一周一小研

每周星期三下午,进行一次“资源共享,个人加减”的集体备课或研讨活动。

2、一课一反馈

每个完整课结束,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并做好一个教学后记。

3、一月一大研

每个月上一节科研公开课。

4、一季一反思

每个季度整理一则教学心得或一个典型案例。

5、一期一回顾

每个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一份工作总结。

(二)师生关系,实现“八个变”

1、教师角色由权威变民主。

2、对话姿势由居高临下变平等互动。

3、对话语气由命令口吻变商量语气。

4、课堂表情由板着脸孔变微笑面对。

5、处理学生事件由简单粗暴变心灵沟通。

6、对待学生错误由斥责轻视变包容尊重。

7、表扬语言由吝啬变大方。

8、考虑问题由教师角色变学生角色。

(三)课堂教学,坚持“十个要”

1、课堂氛围要“宽松、和谐、愉悦、开放”。

2、课堂方式要“自主、合作、探究”。

3、课堂评价要“民主、客观、公正、及时、激励”。

4、学习过程要有“看书、内化”。

5、学生之间要有“交流、讨论”。

6、知识掌握要有“质疑、反思”。

7、能力形成要有“练习、反馈”。

8、课堂学习要有“争论、笑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