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课件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1.经济发展是大概念,经济增长寓于经济发展之中。 2.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3.经济增长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结果。 区别: 1.内涵不同: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偏重于数量概念;经济发展则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 2.表示方法不同:经济增长多指产出,常以GNP、GDP、IP及其人均值的增长率表示;而经济
5.GDP没有反映一个国家的医疗、教育福利和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平均寿命。一个发达、成熟、和谐 的社会,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每个公民在生病时能得到适当的治疗是文明社会的最低要 求。由于北欧各国普遍实行全民义务教育和全民医疗保险,因而许多人认为北欧的实际生活水 平高于美国。
一个社会的净经济福利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制度、文化和心里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预期及其实现程度,人们在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压力及安全感,社会是否给人 们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会,离婚率、犯罪率、司法公正程度,人们在受教育、职业等方面选择 的自由度以及民主和政治方面的透明度和官僚的腐败程度都影响着社会的净经济福利。
名义GDP 实际GDP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多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多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它仅指该时期内
新生产出来的东西。二手车,二手房等都不算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旧货市场的交易佣金。
2.GDP忽略了“地下经济”,五花八门的非法经济活动创造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没有计算在GDP中。在美 国,这种地下经济创造的价值每年估计有15000多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5%,美国政府为此每 年损失的税收收入为3100多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法律制度和税收制度不健全的国家,这 种地下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政策的评估
通过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指标,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实 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和经济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 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 、文化等方面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
1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的相 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
2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受到自然资源、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3
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 发展水平和可持续性。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和组合,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
人口因素
区域内的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等会 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劳动力供给 和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出口导向型模式
以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通 过扩大出口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模式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城市化、区域政策等, 以及地区间的经济关系和互动。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对于理解地区经济发展、制定有效的区域政策和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推动地区经济的
通过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指标,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实 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和经济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 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 、文化等方面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
1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的相 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
2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受到自然资源、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3
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 发展水平和可持续性。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和组合,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
人口因素
区域内的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等会 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劳动力供给 和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出口导向型模式
以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通 过扩大出口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模式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城市化、区域政策等, 以及地区间的经济关系和互动。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对于理解地区经济发展、制定有效的区域政策和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推动地区经济的
(特效版)第11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版 高洪深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十二章 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第五章 总部经济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第九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题重 点 问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 城市群的概念与功能
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发展
城城区市我市域群国群经的城的概济市念形与群与成城功的机市能发制群展的现关状系与规划
聚集和扩散两种力量的互动,最终推动城市群的空间形态 不断演化,实现城市群域内地域空间组织的优化
2020/4/18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
17
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三节 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三、城市群的形成与演进机制
(1)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根本动力
(2)区域协调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前提和保证 (3)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运 行条件 (4)技术进步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知识依赖
2020/4/18
一、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
6
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
二、城市群是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
2020/4/18
含义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之间交通 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 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 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城市群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十二章 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第五章 总部经济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第九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题重 点 问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 城市群的概念与功能
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发展
城城区市我市域群国群经的城的概济市念形与群与成城功的机市能发制群展的现关状系与规划
聚集和扩散两种力量的互动,最终推动城市群的空间形态 不断演化,实现城市群域内地域空间组织的优化
2020/4/18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
17
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三节 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三、城市群的形成与演进机制
(1)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根本动力
(2)区域协调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前提和保证 (3)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运 行条件 (4)技术进步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知识依赖
2020/4/18
一、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
6
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
二、城市群是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
2020/4/18
含义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之间交通 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 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 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城市群
区域经济学课件 (11)
增长无论处于哪一阶段是否都存在对非均衡的依赖性? 增长对非均衡的依赖性是否存在某种客观限制?一定的经济 增长速度所要求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怎样判断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合理性?
三、经济增长理论 1.经济增长,是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增加。
经济发展低阶段:大规模物质财富增长
1957年,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提出了“地理上的 二元经济”概念和“二元空间结构”理论,认为由于各地区经 济发展的差别性,主要是区际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率都是 大致相同的,而且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发展中国家的区域 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地理上的二元经济。
(2)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①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
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也就决定了各个区位的相对优劣。
四、区位决策 1.定义:为追逐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各决策主体将根据自身
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的区位。
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
一、区域
1. 1950年,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中把经济空间定 义为经济变量的结构关系,并并分为: ①统计学上同一或均质的经济空间; ②作为势力场的空间; ③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
2.埃德加·M·胡佛 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 ①地区性投入:区位上不易转移的投入的供应情况,如 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 ②地区性需求: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 ③输入的投入:从外部供给源输入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 ④外部需求:从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净收入 不同的区位上,上述四类区位因素不同,其区位利益具
的差异,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区域可被分为低梯 度区域和高梯度区域。高梯度区域的产业主要由处于创新阶 段的兴旺部门所组优势及其转移;
三、经济增长理论 1.经济增长,是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增加。
经济发展低阶段:大规模物质财富增长
1957年,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提出了“地理上的 二元经济”概念和“二元空间结构”理论,认为由于各地区经 济发展的差别性,主要是区际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率都是 大致相同的,而且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发展中国家的区域 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地理上的二元经济。
(2)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①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
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也就决定了各个区位的相对优劣。
四、区位决策 1.定义:为追逐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各决策主体将根据自身
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的区位。
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
一、区域
1. 1950年,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中把经济空间定 义为经济变量的结构关系,并并分为: ①统计学上同一或均质的经济空间; ②作为势力场的空间; ③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
2.埃德加·M·胡佛 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 ①地区性投入:区位上不易转移的投入的供应情况,如 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 ②地区性需求: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 ③输入的投入:从外部供给源输入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 ④外部需求:从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净收入 不同的区位上,上述四类区位因素不同,其区位利益具
的差异,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区域可被分为低梯 度区域和高梯度区域。高梯度区域的产业主要由处于创新阶 段的兴旺部门所组优势及其转移;
区域经济学(课件)
内涵
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 进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 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标
包括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
推进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措施
推进城市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措施,加快城市化进 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优质公共资源 在区域间均衡配置。
04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
包括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等方 面。
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迁移、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与目标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 制度保障等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等措施,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
它反映了区域经济活动中各要素之间 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类型
均质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相对均匀,没有 明显的中心和外围之分。
极核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 集聚,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
点轴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沿着交通线、动力线 等线状基础设施呈带状分布,形成多 个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
区域经济发展讲义(PPT 123页)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本书关于增长极的定义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 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 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增长极的特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 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 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 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 的重心。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 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 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 互动的。
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结构调整、转换、 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
结构演进则增强了资源配置能力,提 高了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经济 总量的更快增长。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储 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 收入· · · · ·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 — 低购买力—投 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
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是 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化。并且,它们 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理论内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 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 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 形成了增长极。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 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 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 大的自然环境。
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 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区域经济学
二、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1)梯度推进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 。 (2)根据反映经济发达程度的综合指标把国内各 个地区划分为四类地区,这样一种发展思路 简单地用梯度推进理论是无法解释的。 (3)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经济发展程度采取相 应的分析方法。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2. 线辐射 :
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 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 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 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 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 开。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13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2.线辐射
(1)辐射干线上: 交通方便,辐射效率高; 运输成本上,铁路、公路差异不大,但大江大河上游有 优势。 (2)特点: 不仅包括辐射干线向两翼的辐射,而且包括辐射干线上 下游之间的辐射。 (3)濒临沿海陆地带的线辐射: 只能向一翼辐射,即向内陆地区辐射。
跳跃式 辐射
特点:这种辐射从空间 上来看是跳跃式的,先 进地区、 落后地区之间 出现一个盲区。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16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摊饼式辐射具有更大的现实性
②居民之间的思 ①摊饼式辐射 想观念、思维方 的辐射距离比 3、 式和生活习惯差 跳跃式辐射短, 比 异较小,在推进 辐射效率更高。 较 过程中,摊饼式 辐射遇到的阻力 也较小。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15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3.面辐射:摊饼式辐射 、跳跃式辐射
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 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地区进行资本、技术、 人才、市场信息、自然资源和思想观念、思维 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流动和传播,使后者的发 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区域经济学完整课件
韦伯认为,劳动费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 局的重要因素。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 比重或与运费相比较劳动费在成本中所占比重 大一些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 成本最低点,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 同样会对工业区位施加影响。为了研究这种影 响,韦伯提出了劳动费指数这个概念: 劳动费 劳动费指数= ———————— 制成品重量
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 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 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 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 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 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 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 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 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 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n MinF=f*Min(∑miri +rk) ⅰ=1 式中F为单位产品总运费,f为运费率, m1(i=1,…,n)为单位产品消耗的i原、燃料重量, r1为i原、燃料的运距,rk为产品运距。上式含 有若干假设条件,主要有:①所研究的是一个 匀质国家,各地生产成本一致;②只研究一种 产品的生产布局,不考虑生产的相互作用;③ 原料地与市场已知;④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 比。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 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 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 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 素决定的。 数学表达式为: P=V(E+T)
设计了孤立国6层农业圈: 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业圈,主要生产鲜菜、 牛奶; 第二圈层为林业圈。主要生产木材; 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主要生产谷物; 第四圈层为谷草农作圈,主要生产谷物、 畜产品,以谷物为重点;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流动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二)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
• 2.产业转移与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与城市产业转移分析
• 该图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产业投资量,原点O的上方表示净 输出,原点O的下方表示净输入。假设中心城市是新产品的发明 者,即从t0—t1为新产品阶段,中心城市从事该产品的设计创新与 投产,并在城市内部市场销售。从t1 开始产品逐渐成熟,中心城 市将经济活动的一部分转移到某些消费偏好相似的次中心城市, 这些城市的市场潜在强劲需求刺激本地的厂商模仿或引进生产 技术进行生产,并在本地市场上与中心城市的厂商进行竞争,然 后也开始向外出口产品,到t3次中心城市已成为净输出地。以此 类推。
三、创新的空间扩散机理
• (三)基于创新需求的扩散模型 •
基于创新需求的扩散模型分析
• 创新能否成功地在某个区域扩散,首先取决于诸多经济因素,如 购买力水平与收入分布、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产业集中程 度与竞争程度、与创新源的距离、交通通讯设施水平等。
• 其次,创新在区域之间的扩散受限于技术因素,如技术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施、 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相关服务,它们主要提供技术咨询、培训 和其他服务。
• 图中纵轴表示A城市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横轴表示B城市的公共产 品供给能力,曲线YbYe表示这两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生产可 能性边界,Ub表示A城市偏好型资本持有人的效用曲线,Ue表示偏 好于B城市的资本持有人的效用曲线,YbYe上的A、B两点则分别表 示这两个资本持有人的效用最大化的服务/税收组合。
(二)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
3.价值构成差异与产业转移 价值构成的相异性,表现在区域中下一等级上的城市趋同产业产 品价值中的劳动力价值小于上一等级上的城市趋同产业产品价 值中的劳动力价值,而前者产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却大于后者产 品的剩余价值。 发达地区有较高的绝对成本将趋同产业转移给别的地区。自己 则将资本、劳动力及其他资源投入新兴产业。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01
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 人才短缺等。
02
对策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加强人才培 养等。
03
优化产业结构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04
加强科技创新是指通过加强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04
区域经济政策与实践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
01
区域经济政策定义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 济发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区 域发展差距而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
02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 基础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经 济发展理论、区域差异理论、区域产 业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制定区域 经济政策提供了指导。
03
区域产业结构与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区域产业结构
指一个区域内各种产业部门的构 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比 例。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区 域产业结构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按三次产业分类、按资源密集度 分类等。
区域产业结构的特
点
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地域性、历史 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不同地区的 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且随着时间 的推移,区域产业结构也会发生 变化。
03
区域经济政策的工具
区域经济政策的工具包括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 这些政策工具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案例
01
欧盟的区域经济政策
欧盟为了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均衡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如
第11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区域经济发展是个综合性范畴 三、投入指标体系类型 四、投入绩效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持续而稳 定的增长;
(2)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 (3)生产要素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 (4)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 (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
3、平均指标: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 达到的一般水平与大量单位的综合数量特征。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三、既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
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不能只停留在经 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还应考虑经济增长所付 出的代价。
四、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
要从实际出发,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一、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处理 二、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处理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一、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处理
1.主成分分析原理 2.主成分分析中的指标筛选方法 3.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二、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处理
1.层次分析法 (1)渊源:
一、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 二、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
用条件 三、既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 四、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对计量 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方面:
1、总量指标 2、复合指标:人均指标、静态比率指 标、系数指标(P235 表11-1)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持续而稳 定的增长;
(2)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 (3)生产要素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 (4)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 (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
3、平均指标: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 达到的一般水平与大量单位的综合数量特征。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三、既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
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不能只停留在经 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还应考虑经济增长所付 出的代价。
四、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
要从实际出发,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一、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处理 二、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处理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一、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处理
1.主成分分析原理 2.主成分分析中的指标筛选方法 3.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二、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处理
1.层次分析法 (1)渊源:
一、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 二、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
用条件 三、既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 四、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对计量 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方面:
1、总量指标 2、复合指标:人均指标、静态比率指 标、系数指标(P235 表11-1)
区域经济发展最新课件
2024/5/31
4
(三) 区位条件
✓区域的区位条件对其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 视的影响。
– 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 – 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 – 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
的位置
✓辩证地看待区位条件
2024/5/31
5
(四) 外部环境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之间关系 ✓国际背景(对外开放度越高受影响越大)
供给方面:
循环积累 低收入
低储蓄率
低生产率
2024/5/31
资本成不足
需求方面: 低收入
低生产率
低购买力
资本缺乏 投资引诱小
16
3.卡尔多的发达地区循环积累观点
✓相对效率工资:货币工资与生产力增长率之比。 一个区域的相对效率工资越低,则其产出增长率越 高。
✓发达区域,因集聚经济使规模报酬递增,导致产 出增长率和生产力增长率上升,进而使相对效率工 资下降。较低的相对效率工资又促使区域产出增长 率上升。如此构成循环,结果是发达区域会获得更 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这 种循环具有积累的效果。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 个方向。
2024/5/31
14
缪尔达尔模型中的循环累积过程
2024/5/31
15
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这两个循环都是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 化。并且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 使经济增长滞缓,长期陷入贫困状态。
2024/5/31
34
(三) 经济区的类型
1.经济类型区 ✓ 概念:经济类型区是指内部经济活动特征相似的经济区。 ✓ 特点:区内经济活动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相似程度高,而与区外的差
区域经济学(第六版)第11章 湾区经济
(四)纽约湾区兴旺发达的因素
2023年5月1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湾区经济
23
第二节 国外湾区经济发展态势
一、纽约湾区-世界级高端现代服务业区
三是“美国梦”吸引了大量移民,为湾区发展带来了高素质 劳动力支撑;四是国际资金大量流入;五是拥有日益完善且 不断创新的产业链,以金融服务十科技载体为特征的金融驱 动模式是促使湾区高科技产业和创业投资成功的一个重要因 素。
30
第二节 国外湾区经济发展态势
(三)跨区域治理
东京湾区作为人工规划面形成的湾区城市群,境内拥有“一 都三县”和广大的中小城市,如何构筑有效的跨行政区协调 协商模式,整合区域要素,发挥整体优势,成为东京湾共同 市场形成和超级城市群崛起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 当前,东京湾区超级城市群主要有三个层面的跨界协调机制 。 一是中央层面的正式制度。 二是首都圈层面的非正式制度。 三是东京湾区层面的正式制度。
2023年5月1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湾区经济
29
第二节 国外湾区经济发展态势
(二)产业发展
东京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着重发展创新经济和服务 经济,是湾区内的龙头。历经百年的发展,东京湾区已经发 展成产业体系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生态友好、生活宜居的 世界一流城市群。
2023年5月1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湾区经济
(三)跨区域治理
2023年5月1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湾区经济
22
第二节 国外湾区经济发展态势
一、纽约湾区-世界级高端现代服务业区
纽约湾区成功的关键要素如下:一是拥有功能齐全、服务广 阔的消费市场,信息资源丰富,有利于形成发达的经济集聚 中心,这是世界级湾区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二是纽约港 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得纽约成为连接欧美的最佳贸易中心, 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是湾区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2.目的:
通过区域经济组织,在成员国之间进 行分工协作,更有效地利用成员国的 资源,获取国际分工的利益,促进成 员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6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二、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条件
对 处指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4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一、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指标体系的处理
1.主成分分析原 理
2.主成分分析中的 指标筛选方法
3.主成分分析法的 应用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5
及其指标体系
11
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三、投入指标体系类型
(1)人力资源 (2)技术要素 (3)资金要素 (4)交通运输条件
投入指标体系类型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2
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四、投入绩效指标体系
1、总量指标 2、复合指标:人均指标、静态 比率指标、系数指标(P235 表11-1)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4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一、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5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0
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区域经济发展是个 综合性范畴
1、横向:指一个地区 一定时期内经济各方 面的综合发展状况
2.纵向:表现为该地区经济 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 的可能性。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三、既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 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增长的 比较研究上,还应考虑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
四、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 要从实际出发,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8
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几含区 个义域 方应经 面包济
选 根和 标 应 择 据应 有 考 指 研用 不 虑 标 究条 同 不
的件 的 同 目 作的 的 用指
要既 考要 虑考 投虑 入产
出 又
原目 则的
性 和 可 行 性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3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 差异时对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 方面:
②居社民会生不活再环产境生不新断的得贫到、改富善阶,级人;们有相当程度的 ⑥安社全会感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③⑦生文产化要发素 展数、量观不念断习增俗加与,经足济以发满展足相生协产调投; 入的
客观需要; ④⑧经济结运构 行发及生其重调大控的转机变制,趋形于成完持善续和的健高全级。化 变化过程;
括发 以展 下的
个区 综域 合经 性济 范发 畴展
是
型投 入 指 标 体 系 类
系投 入 绩 效 指 标 体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9
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①⑤按社人会口结平 构均不的断国完民善生,产收总入值分和配居不民断人趋均向实公际平收与入合 持理续,而居稳 民定间的增收长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二、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处理
(1)渊源: 20世纪70年代初,萨蒂。他将决策问题所涉及的因素,进
行分析,分为目标类、准则类和对象类或措施类。 (2)分类:
层次单排序法、层次总排序法。
1.层次分析法
2.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6
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传
多
现
统
目
代
评
标
评
价
决
价
方
策
方
法
评
法
价
法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7
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一、传统评价方法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8
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3.功效系数综合评价方法
将不同性质的指标值转换为无量纲的 功效系数,然后进行综合评价。
功效系数综合评价方法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20
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二、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题重 点 问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区区对指域域指标经经标体济济体系综发系合建展框评立价水架的指平的原标的进则体综一系合步的框评研架价究设方计法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总量指标
反映一定时间、 地区条件下, 某种现象的规 模和绝对水平。
相对指标
通过事物间的对比, 用一个抽象化的壁纸 来表明其相互关系。
平均指标
同类现象在一定时 间、地点条件下所 达到的一般水平与 大量单位的综合数 量特征。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7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资源投入—产出成果 (2)资源投入经济效益 (3)区域开放度 (4)环境治理能力
投入绩效指标体系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3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指 用理 标 用 标主 体层 体成 系次 系分 作分 的分 进析 处析 一法 理法 步对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2.标准化计分评价法 (1)用指标的标准分数作为指标计分的评价方法。
(2)特点:
①消去了指标 的计量单位, 依据指标值和 指标分布而定;
②弥补了合评分法 的缺陷;
③具有“广义位次” 的意义。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9
及其指标体系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21
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三、现代评价方法
现代评价方法包括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方 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综合评价 方法等。
现代评价方法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22
及其指标体系
2.目的:
通过区域经济组织,在成员国之间进 行分工协作,更有效地利用成员国的 资源,获取国际分工的利益,促进成 员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6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二、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条件
对 处指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4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一、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指标体系的处理
1.主成分分析原 理
2.主成分分析中的 指标筛选方法
3.主成分分析法的 应用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5
及其指标体系
11
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三、投入指标体系类型
(1)人力资源 (2)技术要素 (3)资金要素 (4)交通运输条件
投入指标体系类型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2
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四、投入绩效指标体系
1、总量指标 2、复合指标:人均指标、静态 比率指标、系数指标(P235 表11-1)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4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一、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5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0
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区域经济发展是个 综合性范畴
1、横向:指一个地区 一定时期内经济各方 面的综合发展状况
2.纵向:表现为该地区经济 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 的可能性。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三、既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 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增长的 比较研究上,还应考虑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
四、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 要从实际出发,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8
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几含区 个义域 方应经 面包济
选 根和 标 应 择 据应 有 考 指 研用 不 虑 标 究条 同 不
的件 的 同 目 作的 的 用指
要既 考要 虑考 投虑 入产
出 又
原目 则的
性 和 可 行 性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3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 差异时对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 方面:
②居社民会生不活再环产境生不新断的得贫到、改富善阶,级人;们有相当程度的 ⑥安社全会感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③⑦生文产化要发素 展数、量观不念断习增俗加与,经足济以发满展足相生协产调投; 入的
客观需要; ④⑧经济结运构 行发及生其重调大控的转机变制,趋形于成完持善续和的健高全级。化 变化过程;
括发 以展 下的
个区 综域 合经 性济 范发 畴展
是
型投 入 指 标 体 系 类
系投 入 绩 效 指 标 体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9
及其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①⑤按社人会口结平 构均不的断国完民善生,产收总入值分和配居不民断人趋均向实公际平收与入合 持理续,而居稳 民定间的增收长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二、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处理
(1)渊源: 20世纪70年代初,萨蒂。他将决策问题所涉及的因素,进
行分析,分为目标类、准则类和对象类或措施类。 (2)分类:
层次单排序法、层次总排序法。
1.层次分析法
2.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6
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传
多
现
统
目
代
评
标
评
价
决
价
方
策
方
法
评
法
价
法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7
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一、传统评价方法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8
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3.功效系数综合评价方法
将不同性质的指标值转换为无量纲的 功效系数,然后进行综合评价。
功效系数综合评价方法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20
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二、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题重 点 问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区区对指域域指标经经标体济济体系综发系合建展框评立价水架的指平的原标的进则体综一系合步的框评研架价究设方计法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总量指标
反映一定时间、 地区条件下, 某种现象的规 模和绝对水平。
相对指标
通过事物间的对比, 用一个抽象化的壁纸 来表明其相互关系。
平均指标
同类现象在一定时 间、地点条件下所 达到的一般水平与 大量单位的综合数 量特征。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7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资源投入—产出成果 (2)资源投入经济效益 (3)区域开放度 (4)环境治理能力
投入绩效指标体系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3
及其指标体系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指 用理 标 用 标主 体层 体成 系次 系分 作分 的分 进析 处析 一法 理法 步对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2.标准化计分评价法 (1)用指标的标准分数作为指标计分的评价方法。
(2)特点:
①消去了指标 的计量单位, 依据指标值和 指标分布而定;
②弥补了合评分法 的缺陷;
③具有“广义位次” 的意义。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9
及其指标体系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21
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三、现代评价方法
现代评价方法包括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方 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综合评价 方法等。
现代评价方法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22
及其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