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

合集下载

社区社会组织制度

社区社会组织制度

社区社会组织制度1. 引言社区社会组织是指在特定社区中组织起来的一群人,共同为社区发展、居民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而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制度是社区社会组织运作的框架和规范,旨在确保社区内组织的合法性、透明度和效能。

本文将介绍社区社会组织制度的特点和重要性,并探讨社区社会组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 社区社会组织制度的特点社区社会组织制度具有以下特点:2.1 非营利性质社区社会组织制度要求社区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区居民和社会为宗旨。

这一特点确保了社区组织的独立性和公益性,使其在社区中具有更大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2.2 自我管理和自治社区社会组织制度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组织的决策和管理,强调组织内部的民主、平等和公正。

社区组织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治,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并加强居民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和参与。

2.3 合法性和透明度社区社会组织制度要求社区组织具备合法的地位和行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同时,社区组织需要保持透明度,向社区公开组织的财务状况、项目进展和决策过程等信息,以增强社区居民对组织的信任和监督。

2.4 多元化和包容性社区社会组织制度鼓励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内容,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社区组织应当积极促进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包容性的组织文化,消除社区内部的偏见和歧视。

3. 社区社会组织制度的重要性社区社会组织制度对于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福利具有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供社区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制度能够有效组织和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

社区组织通过制度的规范和支持,能够提供各种社区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活动等,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2 促进社区参与与治理社区社会组织制度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通过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和流程,社区组织可以实现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使居民在社区发展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加强社区凝聚力社区社会组织制度能够加强社区居民的联系和协作,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内部互助关系。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组织摆到了突出的位置,并进行了全面论述,对于社会组织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部署。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做好社会组织工作,就一定要立足实际、与时俱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才能使社会组织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不辜负政府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为实现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新时期的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意义深远,任务艰巨。

一、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根植和谐社会目标取向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也是社会组织工作在十七大背景下努力奋斗的目标取向。

建设和管理社会组织工作应当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为目标,体现和谐的思想和方法。

一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

社会组织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社会力量,对于纠正政府权力过分集中、市场力量过分垄断的倾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社会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组织工作体现和谐的思想和方法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从经济领域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深化和发展,在社会主体日趋多元化、利益冲突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政府和企业对突破困境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而社会组织作为第三部门有其独特的优势来有效地协调各种矛盾和冲突,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体制转型的顺利完成。

二是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相衔接。

社会组织工作要从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出发。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确认了“社会组织”这一科学定义。

这个定义是对传统的非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第三部门或者民间组织等称谓的改造,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认识这类组织的基本属性、主要特征而形成的科学概括。

有利于纠正社会上对社会组织存在的片面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各方面重视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共识,有力于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水平相适应。

为了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十七大报告中对发展社会组织提出了新的认识,对规范发展行业协会,从而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区社会组织工作计划

社区社会组织工作计划

社区社会组织工作计划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如何制定社区社会组织工作计划?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社区社会组织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社区社会组织工作计划篇一一、强化服务意识,依法履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职能。

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以及相关政策,按照“政务公开、优质服务”要求,高质高量地做好社会组织日常登记管理工作。

要进一步提高主动服务意识,规范各项工作程序,提高服务水平,二、继续做好20XX年度社会组织年检工作。

按照市民政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继续做好20XX年度社会组织年检工作。

对在年检中存在问题的社会组织,督促其进行整改,通过年检加强监督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年检结束后,撰写年检分析报告,及时总结年检工作情况。

三、深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职能下放街道办试点。

按照《关于下放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职能的通知》要求,将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职能下放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大力培育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建设。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网的作用。

加强对“深圳市罗湖区社会组织服务网”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社会组织参与进来,丰富网站内容,同时做好网站“二期开发”的需求调研,使社会组织服务网真正成为全区社会组织交流、展示的信息化平台。

五、加快推进“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百日攻坚行动”。

根据前期对辖区内社会组织进行的调查摸底,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加快组建进度,保质保量完成“百日攻坚行动”组建任务。

对有意愿建立党组织,但暂时不具备组建条件的社会组织,要合理引导,及时整理相关资料,更新党建台账,为下一步扩大党组织覆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六、继续推进“三打两建”专项行动。

按照《罗湖区民政局开展“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推进社会组织领域“三打两建”工作深入开展,以行业协会为重点,及时掌握行业协会开展“三打两建”工作情况,加强指导,确保“三打两建”工作落到实处。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谢庆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5期【摘要】有效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命题。

本文明确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归纳整理了社区社会组织当前亟待解决的政府人员管理、党建引领、供需信息渠道、分类培育、资金拨付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完善资金扶持政策、整合资源强化支持、有效监管科学评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社区社会组织的有效培育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问题与对策社区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有效的社区治理是实现社会善治的重要途径,社会组织作为新时代社会参与的重要力量对提升社区治理的作用明显。

作为社会组织末端的社区社会组织,具有民间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愿性和自治性等社会组织的一般特征,能弥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缺陷,有益于形成社会高度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社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1、社区社会组织的由来社区社会组织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社区社会组织的原型,如先秦时期的“闾里”、“族党”等聚落共同体,秦汉时期的“乡里”,封建社会中农民生产互助的组织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区”作为一个陌生概念被引入国内,2000年我国推进社区建设,逐步代替“院落”。

2002年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多地社区中介组织改称为社区社会组织。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以及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社会组织”取代“民间组织”的提法。

2007年党的十七大后,民政部在全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明确阐释——社会组织是对非政府组织(NGO)、非经济组织(NPO)、第三部门、民间组织等称谓的改造。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4
第一种观点认为: 社区民间组织是指以本社区成员为主体,
以本社区区域为主要活动场所,遵守国家法 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以自我管理、自 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娱乐为主要活动目 的,社区居民自发形成的群众团体队伍或组 织。”
5
第二种观点认为: 社区民间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
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 内开展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 间自发组织。自下而上自发形成是其基本的 生成途径;产生于社区,服务于社区,活动 于社区是其必要条件和基本要求;正式登记 与备案管理是两种表现形式. 典型特征:自发性、群众性、区域性
7
社区社会组织概念界定
社区社会组织是由街道办事处或 居委会辖区内的自然人、法人和其社 会力量自愿组成的,在街道或居委会 范围内开展活动,为本地区居民提供 不同需求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性、 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
社区社会组织主要组成部分
依法登记的社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 位,包括建立在街道层面的、以社区和社 区居民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 业单位。
26
备案登记工作的步骤
提交材料 填写“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表 ” 居民委员会经初审,材料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告
知受理。 自受理之日起五日内在社区公告栏内进行公示,公
示期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名称、负责人、活动内 容、人数、时间、活动地点、章程等。
27
备案登记工作的步骤
公示期满后,居民委员会应当将备案申请材料、 公示情况报街道办事处社团办(社区办)。对公 示有异议的,由居民委员会组织召开居民代表会 议,进行集体讨论,表决通过后上报;表决不通 过的,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活动的组织没有进行网上备案 三是部分社区社会组织担心手续繁琐,放

关于实行公益性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的实施办法

关于实行公益性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的实施办法

关于实行公益性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发布时间:2012-6-26 13:00:52 浏览次数:374 信息来源:第一条根据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实施意见》(甬党〔2010〕15号)精神,为进一步促进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发挥其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指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是指承担面向社会,为社会公众和社会发展提供民生保障的公益服务,具有社会性、保障性、民生性和非营利性特点的社会组织,包括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公益性社会团体。

具体是指:(一)为孤、残、老、幼等提供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等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二)从事救助、救灾或具有慈善性质的社会组织;(三)为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民政部门是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

其他有关部门是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业务指导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相关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履行下列职责:(一)通过提出建议、发布信息、制定导向性政策等方式对公益性社会组织进行指导;(二)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业务工作进行指导;(三)通过资金扶持、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四)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查处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五)其他应由业务指导单位履行的职责。

第四条申请设立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第五条简化公益性社会组织登记的程序:(一)具备设立条件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可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册登记,但对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明确需进行前置审批的事项,须取得有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申请注册登记。

(二)符合条件但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民政部门可以同时作为该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和业务指导单位。

(三)登记管理机关在收到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45日内完成审批(审核)手续,对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登记申请,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准予登记的书面决定,并向申请者颁发《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社区建设中的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建设中的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建设中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

在社区建设中,如何建立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在社区内基于共同理念、目标和需求,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

它们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增进居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社会组织的类型及特点在社区建设中,社区社会组织可以分为公益性组织和服务性组织。

公益性组织包括各种志愿者组织、公益团体、慈善机构等,其主要目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服务,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服务性组织包括各种行业协会、职业联合会、文体团体等,其主要目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社区社会组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组织性强,主要以组织形式存在。

第二,自发性强,大多由居民自愿组织起来,对社区建设具有内生动力。

服务性强,注重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民主性和参与性强,注重居民的参与和民主管理,体现着社区自治的原则。

二、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和意义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增进社区凝聚力。

社区社会组织将居民聚集在一起,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2.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各种便利和帮助,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3. 维护社区利益。

社区社会组织可以有效地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诉求,维护社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社会监督的作用。

4. 传承社区文化。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的重要文化传承者,可以促进社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和传承社区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对策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需要采取以下几项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立法,完善社区组织登记制度,规范社区组织的活动范围和权力职责,为社区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关莹梁潇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0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府的服务职能逐步向社会组织转移,社会组织的发展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公益性社会组织普遍来看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内部治理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外部环境建设和和公益性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来探索解决。

关键词公益社会组织社区社会服务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公益性社会组织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为宗旨,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服务产品的基金会、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单位。

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社会(后工业社会)需要发挥不同功能并能协调配合的三种器官或称三大部门:第一个部门是公共部门,即政府;第二个部门是私营部门,即企业;第三个部门就是非营利组织,或称为社会部门。

知识社会需要培育非营利组织这样一种新型器官,并且必须以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角色发挥社会功能。

”我国长期以来国家与社会黏合,公益性社会组织发育非常不充分。

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依赖于我国独特的经济转型、社会变迁模式、阶层分化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因素。

当前,制约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因素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1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我国社会组织一般可分为法定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和准社会组织。

按照组织性质来分,社会组织可以分为公益性社会组织和互益性社会组织。

公益性社会组织是指在法律允许的领域内,向不特定的多数人无偿或者以比较优惠的条件提供服务,从而使服务对象受益的社会组织。

我国公益性社会组织主要以民办非企业单位为主,社会团体其次,基金会最少。

民办非企业主要分布在教育、民政领域。

公益性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中,兼职人员的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从业人员不够专业。

总体上公益性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地方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类型

地方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类型

总第238期‘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地方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类型李㊀健㊀成鸿庚[收稿日期]㊀2022-09-26[作者简介]㊀李㊀健(1981 ),男,辽宁盘锦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成鸿庚(1994 ),男,江西赣州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㊂[基金项目]㊀教育部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JJDM001)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模式研究㊂[摘㊀要]㊀从生成方式与受益范畴两个维度选择内生式与外生式㊁公益性与互益性两对社区社会组织属性,对其进行了中观维度的地方政府培育模式案例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模式包括枢纽赋能模式㊁自主引导模式㊁专业依赖模式㊁整体营造模式㊂不同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社区发展情境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政策,依托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㊁社区互助组织㊁精英社工机构综合采取赋能㊁引导㊁依赖㊁营造等培育策略激发社区内生动力㊂要助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及治理效能的发挥,应当重新梳理现有培育类型和培育方向,在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上创新街道级购买规定,引导社区社会资本生成以巩固培育效能㊂[关键词]㊀社区治理;社区社会组织;地方模式;社区社会资本[中图分类号]㊀D669.3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3054(2023)02-0098-12[文献标识码]㊀A[DOI ]㊀10.13262/j.bjsshkxy.bjshkx.230210㊀㊀一㊁引言㊀㊀社区社会组织诞生发展于单位制向街居制和社区制变迁的进程中,在回应基层治理下沉及社区服务复杂性的具体实践中,其获得发展所需的 政策空间 及 社会空间 ,被寄予承担多元社会治理主体责任的期望㊂[1]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2017年,民政部出台的‘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充分肯定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并提出通过政府资金扶持和社会资金引导推动建立多元化㊁制度化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时间各地政策纷纷响应,培育工作使得社区社会组织数量激增;2020年,民政部出台的‘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中提到,以 培育发展计划㊁能力提升计划㊁作用发挥计划㊁规范管理计划 等具体培育专项行动助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并注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质量与实效的双提升,中央政策层面制定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扶持的大方89地方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类型向,三年期的专项行动预示着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是社区治理场域内的重点议题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政策议题和学术探讨愈演愈烈,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与执行力度可见一斑,学术研究也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案例经验总结并提供政策建议,社区社会组织存量也已达到一定规模,各地多元化培育模式渐趋成熟㊂然而,一个显而易见却一直未得到政策关切和理论归纳的问题在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模式?如何兼顾培育成本与培育效果让培育更有效力?组织行为学期望理论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㊂从 基层政府 社区共同体 双维度分析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期望,有利于拨开现阶段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层层雾霭㊂从基层政府的维度来看,街道办事处近年来出于精细化治理政策要求,希望社区社会组织能够承担更多的治理 任务 ,政府在社区及社区溢出的治理职责中存在着注意力缺失㊂因此,一方面,为回应基层庞杂的治理事务,街道办事处表现出对社会力量组织化㊁科学化和有力性参与的强势吸纳,然而社区社会组织还未发育到充分满足基层政府治理目标的程度;另一方面,社区共同体并未在意社区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同时社区参与表现为低水平化,代表社区社会组织活力的有效性㊁回应性㊁自主性并未被完全激活㊂[2]经典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制度主观与客观比较维度上得到了印证㊂当以精细化治理策略深入社区研究,将各地政策创新自变量加入治理系统进行考察时,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政策要求㊁政策执行路径和培育实际结果的差异性尤为显著㊂现有政策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功能分类始终无法回应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培育让社区社会组织成为社区治理的有效抓手,当前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还缺乏有力的研究视角㊂社区社会资本是社区社会组织激活社区内生动力进而发挥效用的关键㊂帕特南认为,社会组织是生成社会资本的重要载体,市民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面对面互动和横向关系网络有利于推动公民的合作,培养信任,从而形成社会资本㊂[3]尽管帕特南强调社区社会组织在培育社会资本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并没有将这一问题放在中国公民社会的现实中考察,也未回答究竟是培育内生型社区社会组织还是外生型社区社会组织更有利于中国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等具体问题㊂如何理解社区社会组织的这一复杂性培育议题?如何把握各地政策创新实际导向下的差异化培育模式?如何让社区社会组织成为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的 温床 进而弥合基层政府 社区共同体双方面的培育动机,让社区治理共同体成为可能?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文尝试对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模式进行解构以回应上述问题㊂㊀㊀二㊁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导向演进㊀㊀现代化的整体转型催促着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社区建设伴随着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不断深化演变,治理理论意涵下社区建设主体从单一参与开始转向多元化参与,社区社会组织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一极,培育和发展这一在地性和持续性强的治理主体成了新时代社区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㊂如何培育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社区治理需求呢?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路径及其导向经历了多重转换,总体而言主要有政府主推㊁枢纽培育㊁专业介入三条导向路径㊂(一)政府主推导向中国社区建设 从一开始就是由政府推动的,所有的政策㊁措施源于政府,始于政府 [4],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情境仍然处于一种 政府嵌入 的状态,政府是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主导者和指挥者[5]㊂在这一导向下,社区建设的目的在于消解市场经济兴起和单位制解体带来的社会管理消极影响, 基础性权力 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中进一步得到强化,[6]政府依托基层抓手通过指令式政策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培育以契合政策目标㊂如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99‘北京社会科学“㊀2023年第2期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 大力培育社区生活服务类民间组织 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加强引导和管理,使其在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㊁监督下有序开展服务㊂ 换言之,街道办事处和行政化居委会成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主体,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服务方面的客观需求㊂政府作为单一培育主体的模式以政府行政系统作为直接培育媒介,政府主推下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无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自身的自发性和能动性力量㊂作为社会治理国家项目存在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在实践中陷入 简单化 的困境中,产生了一种对 地方性知识 的忽视和轻视,简单化的国家项目所关心的是项目的整体性㊁概括性及可重复性,由此导致的是国家项目的简化㊁盲目和短视,最终无法达到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改革治理体系的政策目标㊂[7]政府主推导向的缺陷在于以迅速推进为特征的一致性政策,消弭了基层的复杂性和社区异质性,标准化的培育模式无法充分发挥基层自主性,社区社会组织治理功能发挥阻滞,呈现为社区虚浮的组织化㊂(二)枢纽培育导向在社区诉求带动社区建设变迁过程中,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认知开始转向,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探索更加适切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路径㊂基层政府逐渐运用政府购买等多种政策创新工具吸收枢纽型培育机构参与到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政策议题中,试图调动社会组织领域的能动力量来构建政社协同型培育方式,因此各地纷纷出台培育和发展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相关政策㊂社区社会组织需要一个整合性和扶持性的培育主体平台,以发挥内源性培育资源的关键作用㊂[8]社区社会组织面临着 权 和 能 缺失的现状,要求政府在权力资源㊁物质资源和技术资源方面给予支持,然而这些资源由居委会供给,其无法趋向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并有可能导致居委会行政化,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由政府培育并具有专业性㊁充分自主性和非营利性的枢纽型组织,[9]于是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应运而生㊂在枢纽培育导向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成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关键主体,其推动 伙伴式 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建设,从而使其成为 伞状联盟 的引擎㊂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直接培育媒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方面表现出适切性,却面临着持续性问题;多数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属于街道 临时拼凑 策略下的产物,难以承担持续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重任㊂(三)专业介入导向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社区治理复杂性提高的态势下,一方面,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发展呼唤专业性,多数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已经脱离组织建构和制度设计初衷,出现了第三方专业机构的 接管 现象;另一面,街道治理压力也不断催生出对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需求,这种吸纳需求与社区社会组织普遍面临的专业性困境引致基层政府产生 有限放松 的矛盾心理,社区社会组织内部治理与外部培育需要一整套具备科学性与专业性的解决方案㊂倡导精英组织全面进入社区的U+B模式带着成熟的公益理念和管理技术进入社区,孵化并培育社区内部的社会组织㊂[10]新近研究则从政社互动角度深度分析了专业介入导向拓展培育自主性的机理㊂[11]专业社会组织通过多样化方式寻求内部合作联盟建构与外部政社良性协作,以解决培育发展资源性困境㊂[12]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多重逻辑下,既有文献对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问题形成了基本导向并循着实践经验寻找解决方案,但大多从某地微观实践出发进行案例研究以提炼某种单一发展策略或培育模式㊂相关研究或带有极强的偶然性和碎片化特征,无法就中国社区复杂性视角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实践形成的多元化模式展开细致研究与分类㊂同时,当前研究所归纳的诸多模式皆为单一导向下的经验总结,实际上基层培育实践呈现出多重逻辑混合下的 路径叠合 ,现有研001地方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类型究规避了综合逻辑下纷繁复杂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考察任务,在寻找更加本源性的分析框架中遭遇失败,更无法回应从政策应然到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实然之间的鸿沟问题㊂㊀㊀三㊁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分析框架㊀㊀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指的是培育主体在培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培育网络㊁培育特征和培育机制,是三类要素的有机集合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体现某一区域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依托工具㊂针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类型,根据政府介入程度与社区社会资本的强弱可以划分为政府主导型㊁协同共建型㊁自我发展型三种社区社会组织的 原类型 ,[13]这三种社区社会组织原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三层演进逻辑㊂根据斯科特的目标 结构这对定义组织的维度,社区社会组织可以划分为维权类㊁社区新兴类㊁文体类㊁志愿类四种㊂[14]上述社区社会组织类型化研究具有间接性的缺点,无法得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具体策略㊂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分类研究中,根据支持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在培育过程中的工作关系特征,可以划分为 技能传授 为主的师徒模式㊁以支持类社会组织为主导的专家向导模式和以社区社会组织为本的同伴模式㊂[15]这一分类研究只依据专业支持类社会组织参与维度展开,忽视了现实培育情境中自下而上的诸多模式及社会组织发展自主性㊂应当指出,不同行政区域内的政策环境㊁社区特征及社会组织成熟度等诸多因素会造成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迥异,因此,如何深度考察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类型?如何从适切维度划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为全面归纳考察组合因素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以某一具象空间内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实践为依据进行概括更具科学性㊂本文从社区社会组织生成方式与受益范畴两个视角出发,选择 内生 外生 与 公益 互益 两对维度,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分析框架㊂(一)生成方式与受益范畴生成思维指的是从人的生活世界出发观照人与事物的思维方式,注重对象的实际现象㊁变化发展和当下过程的全面考察,是现代哲学思维从本质主义转型的整体思维方式㊂[16]考察事物的生成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本文提出的社区社会组织的生成方式,指的是社区社会组织在培育模式中形成的生成规律和生成类型㊂现有研究多忽视社会组织的能力专有性,将社会组织视为 无所不能 的嵌入者,实际上社会组织的服务对象㊁服务领域㊁服务能力决定了不同的社会组织拥有不同的受益者和受益范围㊂本文运用受益范畴刻画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内的活动受益者的分布范围,在微观上用以区分不同社区社会组织的受益对象类型㊂1.内生式与外生式内生指的是由内部因素所决定的系统整体发展状态,内生长久以来被作为一个经济学领域的重点词汇而存在㊂熊彼特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两类,内生因素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外生因素在经济发展中是辅助作用㊂[17]而后演变出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决定的,换句话说,经济可以实现内生增长㊂[18]内生也被作为描述治理网络内部决定治理成效的关键概念得以运用,如运用 社区内生 和 内源动力 刻画社区自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效用㊂[19]针对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非正式制度影响,实际上也是在分析内生因素的影响机理㊂[20]再如,对那些依靠社会组织伙伴关系和社会组织自身力量创建发展的社会组织孵化器运用 社会内生型 这一概念进行分析㊂[21]而外生则指的是由外部因子所形塑的系统整体发展趋势,在社区治理领域,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社区无法通过自组织即内生方式达到良治,而必须依靠 助推 即外生方式促进社区公共治理㊂[22]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中,大量社101‘北京社会科学“㊀2023年第2期会工作机构得到生成空间㊂同时,也有学者认为,这种由外部主导的 公共性增长 会出现 生产社会困境 ㊂[23]更有学者认为,这种 第三方 改造困境实质上是因为赋能关联机制与中国情境难以良好兼容导致的㊂[24]本文所运用的内生组织概念是描述社区居民运用社区所在地资源自发组织动员㊁自主管理㊁自主运行的一类社区社会组织特征;外生组织指的是,通过社区以外的资源培育或者从外部进入社区的一种社区社会组织类型㊂这里的内生式与外生式用来划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中社区社会组织的生成方式,内生式社区社会组织和外生式社区社会组织在资源模式㊁组织禀赋和运行能力上各有优劣,在不同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下培育的社区社会组织类型存在着差异性,同时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绩效也因此各异㊂2.公益性与互益性社会事业涉及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普遍公共利益,公益性是其基本特征㊂ 公益性 一词在政策文件与学术探究中普遍运用和广泛讨论,吴敬琏认为 公益性 的内涵包括 非营利性 与 以促进公众福利为宗旨 ,[25]在论述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服务的合理性中,认为政府应当将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视为重要合作伙伴㊂[26]公益性表达了一个组织的根本目标和运行特征,对慈善组织而言,公益性是判断一个慈善组织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基本标准㊂互益性则更加强调,在一个有机体中要素之间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特征㊂[27]中国社会组织的复杂多样性呈现为公益属性的程度不同和受益人群的差异性,据此,社区社会组织分为公益㊁互益㊁综合三种类型㊂[28]然而,这一分类将业主委员会视为综合型弱化了其公益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业主委员会属于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㊂此外,在新近的社会组织分类支持体系研究中,围绕着 以人为中心 划分了自助㊁互助㊁他助三类社会组织㊂[29]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公益性和互益性是考察社会组织类型的一对范畴,反映了社区社会组织规模及社区属性,同时也更加适合分析社会组织的微观类型㊂本文所说的公益性与互益性,指的是不同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中社区社会组织受益类型㊂公益性指的是,所重点培育的社区社会组织受益人群更广,涵盖社区所有公众;互益性指的是,所重点培育的社区社会组织受益人群是社会组织内部及社会组织之间㊂公益性旨在说明所培育的社区社会组织满足社区共同体包含的整体诉求,具有总体益处导向;互益性旨在描述所培育的社区社会组织只为了满足各个小共同体内部生活所需而成立,在导向目标上则是确定性地局部利益㊂(二)分析框架与模式类型基于上述分析维度,可以构建一个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分类框架㊂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类型分为4种类型,生成方式与受益范畴下两对概念两两交叉形成了4种模式(表1),在每种模式中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重点㊁培育策略㊁培育效果不一㊂表1㊀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分类框架分析维度受益范畴公益性互益性生成方式内生式枢纽赋能模式自主引导模式外生式专业依赖模式整体营造模式1.枢纽赋能模式政府倾向于在政策设计中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培育工作的组织力量,街道办事处将培育重心和培育资源放置于枢纽型社会组织如街道级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街道级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人员配备和机构设置皆由街道治理空间内部决定,且大部分工作人员由街道所辖社区内部社区工作者组成,街道办事处扶持和管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建设与运行㊂枢纽赋能模式旨在通过内生式的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发挥治理空间内源动力,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成为公益性的201地方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类型培育枢纽,采取赋能的策略全面助力治域内社区社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㊂2.自主引导模式某一治域内的政府侧重于社区社会组织直接培育,通过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典型,形成这一典型模式的扩散,进而使这一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得以迅速推广㊂一般而言,在这一模式下社区社会组织典型是来自于社区自主智慧,社区社会组织往往是社区居民的互惠产物,承担起社区内具有一定公共性的服务职能,同时社区学习让这一典型进一步发酵,基层政府意识到社区社会组织在本地社区的 必要性 ,进而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引导㊂这一模式往往是自下而上地推动政府改变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原始路径,经由政策反馈树立全新的培育模式㊂3.专业依赖模式政府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实践中根据本地特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向专业社工机构购买培育服务㊂当然,这一专业化服务很可能与外包服务等其他专业性服务以打包的形式存在㊂这类社工机构多为市域范围的精英组织,在政府购买服务竞标中能够获得承接机会㊂基层政府依赖于这一外来精英组织的专业化服务,这一精英组织供给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服务面向政府购买服务治域内的所有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则备有一整套进入社区㊁动员社区㊁退出社区的流程和机制㊂4.整体营造模式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中,政府侧重于从整体远景规划出发,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融入整体社区治理政策规划实施,综合运用多种培育专项行动和培育政策工具以善治氛围营造为目标,进而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的落地生根㊂在这一模式中,社区社会组织之间互促互进,多数社区社会组织长期致力于回应本地社区治理问题,政府在这一模式塑造过程中充当了多种角色,从整体上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环境㊂㊀㊀四㊁地方政府中观维度案例比较㊀㊀从宏观维度上考察,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政策设计可能滞后于政策实践,地方政府治理空间异质性为不同地域社区社会组织的成长留下了政策创新空间;在微观层面上,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并且由于社区场域类型差异化因素,社区社会组织在地方政府培育中呈现 一体千面 ,中国地方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表现出政策效应下的多元复杂性,需采用中观层面上的地方政府培育视角,链接起宏观培育政策和微观培育实践㊂本研究从中观维度入手,考察国内若干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市域创新模式,试图从差异化培育模式切入,阐释社区社会组织多元化培育逻辑,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政策建议㊂应当指出的是,以下4个地方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案例研究,是在比较基础上进行的,实际上,每个城市因社区的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培育模式㊂在归纳该模式时本文遵循的原则有两点:一是培育模式创新性较强,与其他市域相比具有显著特点;二是地方政府及社区较为推崇和认可的培育模式㊂(一)北京市枢纽赋能培育模式北京市培育社区社会组织起步较早,2009年北京市民政局制定并下发了‘北京市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规则(试行)“这一全国首个关于社区社会组织的规范性文件,旨在促进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完善其服务功能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2020年6月,北京市共有18980个备案社区社会组织㊂北京市通过枢纽赋能的方式进行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运用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培育社区内部具有一定公益属性的社区社会组织㊂北京市枢纽赋能培育模式的成型经历了枢纽试点㊁枢纽转换㊁赋能推开的政策过程㊂首先是枢纽试点㊂2009年起,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培301。

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公 益性 社 会 组 织 是 以 促 进 社 会 公 平 正 义 、 和 谐 发 展 为 宗 旨 ,面 向社 会 公众 特 别是 社 会 弱势 群体 ,提供 公 益服 务 产品 的
( ) 一 政府 主导—— 南 通市 崇川 区 的实践 崇川 区是 江 苏南 通 市主城 区 ,是南 通 市政 治 、 经济 、 文化
励 民 间 力 量 积极 探 索 ,公 益性 社 会 组 织蓬 勃 发 展 ,社 会 组 织 总 量 位 列 全 国第 二 ,其 中社 会 团体 、基 金 会 数 量 均位 列 全
国第一,江 苏省各地在培育发展公 益性社 会组 织的实践 中探 索总结 了很 多好的模式和经验 ,但 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 级阶段 通过对江苏省公 益性社会组 织实践 的经验模 式和存在 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探 索促 进公 益性 社会组织健康有序 发展 的有效途径 ,对 于促进我 国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 具有 重要 的示 范意 义。 f 键 词】 益性 ;社会组织 ;培育发展 关 公
理 体 系 、 促进 社 会和 谐具 有 重 要意 义 。本 文拟 通 过 总结 提炼 江 苏省 的 经验 做 法 ,围绕 当前 社 会组 织培 育 发展 现 状 ,探 讨加 强 公 益性 社 会组 织培 育 发展 的 基 本理 念 、可 行路 径 ,并提 出政 策
建议 。

( 1)资源 提供 者 — —推 进 千团 大 建 ,建 立 创 投 机 制 。政 府启 动 了 “ 家社 团 服务 万 户居 民” 、 “ 团 大建 ”等 行 动 , 千 千 大力 发展 志 愿 互助 服 务 、社 会管 理 、文 体 娱 乐等 各 类公 益 性社 区社 会 组织 ,其服 务 范 围涵 盖 了居 民 的多 元 化 、多层 次需 求 。 区财 政 不 断加 大公 共 服务 投 入 ,对 社会 组 织 发展 给 予财 政 扶 持

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的条件程序

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的条件程序

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的条件程序附件1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的条件和程序一、备案对不具备注册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可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备案。

(一)备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有规范的名称和章程;2.有固定的(或共用的)场所;3.有相应的业务范围;4.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5.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6.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遵循其规定。

(二)备案的程序:1.申请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发起人、发起单位或举办者应填写《社区社会组织备案表》和《成员花名册》,并报社区居村委会初审;2.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并颁发《社区社会组织备案证书》;3.《社区社会组织备案表》(一式5份)经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同意盖章后,分别由所在区县民政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部门、社区科、街、乡镇、居村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留存;4.已备案的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不再进行重新备案,按照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管理;(三)年度报告:实行备案制的社区社会组织不进行年检,但应按年度向街、乡镇书面报送开展活动的情况。

二、注册登记实施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已具备注册登记条件后,可向区县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册登记。

注册登记的条件和程序可参照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注册登记的条件和程序(一)办公场所可与其他单位(部门)共用;(二)注册登记公告可在所在社区的公示栏进行;(三)开办资金数额放宽为1万元人民币;(四)注册登记的社区社会组织按规定进行年度检查。

年度检查时对没有资金收入或资金往来较少的个别社区社会组织可免于社会审计,但应提供资金使用情况报告或银行账单;(五)其他条件和程序按现行社会组织注册登记有关规定执行。

四、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一)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参照社会组织变更登记的相关规定,分别到备案、注册登记的管理机关(部门)进行变更登记。

(二)备案、注册登记的社区社会组织按照相关规定提出注销申请的,分别到备案、注册登记的管理机关(部门)办理注销备案、注销登记的相关手续。

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于社区运作机制研究论文

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于社区运作机制研究论文

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于社区运作机制研究摘要: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于社区,是指由单位或个人创办的社会组织,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提供社区事务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社会事业服务、社区生活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就业和救助服务等七大类主要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发展了公益孵化、项目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制度,致力于形成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长效机制。

公益性社会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提升社区居民自助、互助、自治、自决意识,提高社区自我管理能力,也促进了整个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公益性社会组织;社区服务;运作机制公益性社会组织,根据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民政局的界定是:”承担面向社会,为社会公众和社会发展提供民生保障的公益服务,具有社会性、保障性、民生性和非营利性特点的社会组织,包括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公益性社会团体。

具体是指:(一)为孤、残、老、幼等提供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等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二)从事救助、救灾或具有慈善性质的社会组织;(三)为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

” 2006 年 4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积极培育发展社区民间服务组织,重点培育发展为社区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服务的组织和公益慈善、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

”近年来,各地政府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也积极推进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使公益性社会组织成为现代公共服务的新型载体。

一、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社区服务的定位(一)提供服务:政府职能转移和公民需求回应从发达国家的定位来看,公益性社会组织应是社区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不仅仅是给政府起拾遗补缺的作用。

公益性组织扎根基层,比政府更能体察民情,对社区居民公共需求具有相当敏感性,因而能以灵活的方式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常设机构和管理机制是怎样的?

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常设机构和管理机制是怎样的?

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常设机构和管理机制是怎样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常设机构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机构和机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治理机构社会治理机构是指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市场体系中的各种社会组织,这些组织以各种形式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责,以维持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市民的正常权益。

常见的社会治理机构包括:政府部门、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基层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企业联盟等。

政府部门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既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者,也是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政府部门的具体职能包括:制定法律法规、组织维护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等。

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和基层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发挥着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反映民意、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及其他民生支持等多种角色的职能。

二、公共服务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是指向社会提供一系列服务的单位。

公共服务机构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包括文化、教育、健康、社保、交通、住房等方面。

公共服务是政府重要职能之一,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公共服务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基础,公共服务机构的合理设置和优质服务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公共服务机构包括、教育机构、医疗机构、银行、邮政、电力等。

三、公益事业机构公益事业机构是指为社会公益性、慈善事业而设立的机构。

公益事业机构比较广泛,包括了各种形式的慈善机构、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等。

公益事业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并承担着救助贫困、帮助弱势群体、宣传公共知识等社会责任。

公益事业机构的引出是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所述就是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常设机构和管理机制。

这些机构和机制的设立和建设体现了社会对于公众和市民的关怀和呵护,也使得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社会各界需要深入学习和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积极参与公共事业,推动这些机构和体制的建设向更加高效、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和民生福祉。

社会组织公益方案(优秀10篇)

社会组织公益方案(优秀10篇)

社会组织公益方案(优秀10篇)社会组织公益方案篇1一、活动主题:活跃老龄,乐在创新二、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活动背景:“活跃老龄,乐在创新”社区老年人系列公益活动源自北京邮电大学“关爱老年人智慧设计国际交流项目”。

本项目为期两年,目的是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和适合老年人的服务和产品。

老年人有着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也是最了解老年人需求的群体,故项目组发起一系列在社区的老年人公益活动,邀请老年人同科研人员、设计师一起,探讨科技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

活动目的:通过科研人员、设计师、老年人以及服务老年人的社区工作者一起讨论,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发现老年人的创造力,输出新的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以及对现有产品/服务的改造意见,探索四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活动意义:老年人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探讨老年人的需求和解决方法,是一种老有所为;活动的形式轻松愉快,有设计师、大学生共同参与,实现不同群体之间和代际之间交流,是一种老有所乐。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__年9月—__年10月活动地点:活动的持续时间在1——1。

5个小时为佳,不宜超过2个小时。

户外活动,以随机的谈话为主,同每个人的交流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

需备有小礼品。

活动要主题明确,材料齐备,活动介绍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给参与活动的老年人颁发“活跃老龄·乐在创新:老有所为志愿者”证书。

社会组织公益方案篇2一、活动背景:在中国农村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贡献,但是作为子女的他们却被留在了农村家里,一年难得跟父母见次面。

同样在内地城市也有这么一批儿童,他们的父母双双在外奔波,生理和心理正在成长需要父疼母爱的他们集中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根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社会组织与社区服务

社会组织与社区服务

社会组织与社区服务近年来,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会组织是指一切非政府、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如慈善机构、志愿者组织、社区团体等。

它们以自身的特点和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以促进社区的发展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不可忽视。

与政府相比,社会组织更加灵活、具有创新性。

它们能够敏锐地抓住社区居民的需求,推出更符合实际的服务项目。

例如,一些慈善机构会通过筹款活动为困难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志愿者组织会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如义务清扫、义诊等。

这些服务项目有力地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增加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其次,社会组织的参与对社区的整体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区作为一个集体,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推动其发展。

社会组织就是其中的一种力量。

它们能够为社区提供额外的资源和专业知识。

比如,一些社会组织会组织培训班,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增加其就业机会;一些社区团体会积极组织文化活动,提升社区的文化氛围。

这些服务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样需求,也为社区的整体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社会组织的参与还能够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社区服务并非一方独尽之事,而是需要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和努力。

社会组织可以帮助居民认识到自己作为社区一员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

例如,让居民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其公益意识;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凝聚力。

这样,居民将会更加关注和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共同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社会组织的社区服务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社会组织多为非营利性机构,它们的资源和资金来源往往更为有限。

这就要求社会组织在进行社区服务时需要更加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并积极开展筹款和募捐活动。

同时,社会组织也需要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而言之,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推动社区的整体发展,还能够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论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

论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

论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一、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定义和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是指以公益性为宗旨,依法注册、合法登记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如慈善组织、社会福利组织、民间环保组织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益性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我国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管理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制度保障。

1998年,我国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社会团体必须依法登记,而公益性社会组织也必须在登记管理条例下注册。

此后,我国多次修改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为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

除传统的慈善组织、社会福利组织外,民间环保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互助组织等也逐渐发展壮大。

这些组织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1.服务社会的责任。

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以服务社会为使命,为社会各界提供相关的公益服务,包括慈善捐助、社会福利服务、环保工作、疾病预防、文化传承等。

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公益服务。

2.加强自身建设的责任。

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管理,完善内部制度和规章,确保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同时,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加强自身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维护社会公益和公正的责任。

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积极维护社会公益和公正,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

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积极维权和倡导正义,为实现社会公正、公平、和谐服务。

4.加强社会合作的责任。

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合作和沟通,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

同时,公益性社会组织也应当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海外公益组织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国际公益事业的发展。

三、公益性社会组织的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门槛相对较低,管理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

公益性社会组织负责人职责

公益性社会组织负责人职责

公益性社会组织负责人职责
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负责人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组织发展战略:负责人需要根据公益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和规划,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2. 筹措经费和资源:负责人需要积极寻求经费和资源,包括申请政府拨款、开展募捐活动、争取企业和个人的支持等,以支持组织的项目和运营。

3. 组织管理与运营:负责人需要建立和完善组织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规章制度、招募和培训员工、组织和协调内部工作等,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

4. 项目策划和管理:负责人需要参与并指导公益项目的策划与管理,包括确定项目目标、编制项目计划、监督项目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估等。

5. 宣传推广和合作伙伴关系:负责人需要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途径,积极宣传组织的工作和影响力,寻求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拓展组织的影响力和资源。

6. 法律合规与风险管理:负责人需要了解、遵守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组织的活动合法合规,同时也需要识别和管理可能存在的风险,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声誉。

总之,公益性社会组织负责人需要在组织的整体发展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确保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并为社会提供持续有效的公益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