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业绩关系分析论文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范文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金融资本高度流动的背景之下,上市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其现金股利政策不仅关乎股东利益,更是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
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该领域的代表,其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一方面,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股利政策可能导致股东利益受损,进而影响企业价值。
尤其是对于金融类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其特殊的行业性质和业务模式,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尤为显著。
三、研究假设基于前人研究及行业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一: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二:不同规模、不同成长性的金融类上市公司,其现金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存在差异。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以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财务数据和股利政策数据。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公开财务报告、数据库及相关研究报告。
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五、实证分析(一)变量定义与度量1. 因变量:企业价值。
本文采用托宾Q值作为企业价值的度量指标。
2. 自变量:现金股利政策。
包括股利支付率、股利稳定性等指标。
3. 控制变量:企业规模、成长性、资产负债率等。
(二)实证模型与结果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即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
同时,企业规模、成长性等因素也会影响企业价值,但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更为密切。
六、讨论与结论(一)讨论本研究表明,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现金股利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
现金股利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外文献1、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Jensen(1986)提出的自由现金流假说,认为企业存在过高的自由现金流会增加企业管理层的道德风险的产生。
而通过现金股利的方式将企业内过高的自由现金流转移到股东手里,这样就可以控制管理者手中的可支配的现金,从而减少其过渡投资的倾向,从而使得企业代理成本降低,公司价值得到提升[1]。
Chowdhry 和Nanda(1994)在对现金股利分配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通过采用构建股利分配模型的方法发现,公司股利政策的好坏会受到公司盈利能力强弱的影响,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即: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极大多数都是盈利能力强的,反之[2]。
另外,Gugler 和Yurtoglu(2004)以欧洲中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代理理论出发,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公司可以通过提升股利支付率的方式来减少公司内部的自由现金流,从而使得代理成本减少,公司绩效提高。
故此,他们推断:股利支付率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
2、现金股利政策对代理成本的影响Khan等(2013)以亚洲南部国家的非财务领域企业为样本,研究股利政策与企业代理成本的关系。
研究后发现,企业管理者手中的自由现金流会因为现金股利的发放而变少,从而使得代理成本减少[4]。
Easterbrook(1984)也对现金股利政策和代理成本这二者做出了一项研究。
他的结论与上者一致,但研究过程却不同。
他认为企业所受市场监管的强弱会随着企业股利支付的提高而加强。
故此在企业股利支付水平变高、所受市场监管变强的时候,企业内部的代理成本也会随之减少[5]。
Brunarski等人(2005)的实证结论也证实了股利会减少代理成本的猜想[6]。
Rozeff(1982)在围绕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第一代代理冲突的研究中提出:企业在提高现金股利政策减少内部代理成本的同时也会使得企业的外部股权融资成本得到提高的模型。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金融市场中,上市公司通过实施不同的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其股价与整体企业价值。
尤其是对于金融类上市公司而言,现金股利政策是投资者判断企业价值和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因此,对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内在规律,对指导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和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表明,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机会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金融类上市公司中,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不仅可以吸引投资者,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此外,股利政策也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未来发展规划,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构建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框架。
其次,选取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财务数据和股利政策信息。
最后,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结果(一)现金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对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具体而言,当企业实施较高的现金股利政策时,其企业价值也相应提高。
这表明,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投资者信心。
(二)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因素研究还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机会等因素是影响现金股利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
具体而言,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往往能够实施较高的现金股利政策;而偿债能力较弱或投资机会较多的企业,可能会选择较低的现金股利政策,以保留更多资金用于企业发展。
五、讨论与建议(一)讨论本研究表明,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并非易事。
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经营状况、市场环境、投资者需求等因素,制定适合自身的现金股利政策。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金股利政策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现金股利政策不仅关乎企业的盈利能力,更与企业价值息息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现金股利政策是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股利政策可能导致投资者失望,进而影响企业声誉和股价。
在金融类上市公司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因此,研究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设计本文选取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与梳理,明确现金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的定义及衡量标准;其次,运用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探究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四、实证研究(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本文选取了近五年内A股市场的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其现金股利政策、财务数据、股价等数据。
在样本选择上,我们剔除了数据不全、存在异常值的公司,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1. 变量定义:本文选取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增长率等作为现金股利政策的衡量指标,以企业价值(如市值、托宾Q值等)为因变量。
2. 模型构建: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探究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模型中控制了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负债水平等可能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1. 描述性统计:通过描述性统计,我们发现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存在较大差异,企业价值也各有不同。
2. 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增长率等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金股利政策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价值创造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分析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为企业制定有效的股利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表明,现金股利政策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还与企业的市场价值密切相关。
在金融类上市公司中,股利政策更是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投资者信心、提高企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明确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其次,选取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四、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一)企业盈利能力企业盈利能力是决定现金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通常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支付股利,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提高企业价值。
(二)企业成长需求企业成长需求对现金股利政策产生一定影响。
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因此可能会选择较低的股利支付率。
而成熟企业则更倾向于通过支付较高股利来回馈投资者。
(三)法律法规与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也对现金股利政策产生影响。
例如,相关法规可能规定企业必须支付一定比例的股利,或者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调整股利政策以适应市场变化。
五、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一)理论分析根据相关理论,现金股利政策通过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企业的融资成本、市场对企业的信心等方面,进而影响企业价值。
具体而言,支付稳定且较高的股利有助于维护投资者信心,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范文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金融市场中,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的重要代表,其经营成果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的提升和股东的利益。
现金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分配策略的核心部分,不仅影响着企业股东的收益分配,更是关系到企业的整体财务健康与市场形象。
本文将针对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制。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众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
同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现金股利政策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影响。
在金融类上市公司中,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其现金股利政策更是值得深入研究。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基于前人研究及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假设: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即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企业价值越大。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近五年来的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
数据来源主要为各大财经网站、数据库及公司年报。
(三)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本文以企业价值为因变量,以现金股利支付率为自变量,同时加入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负债水平等控制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四、实证分析(一)描述性统计通过对样本公司进行描述性统计,我们发现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存在较大差异,企业价值也因公司而异。
这为我们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现金股利支付率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与我们的假设一致。
同时,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负债水平等控制变量也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关系。
(三)回归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发现现金股利支付率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同时,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等因素也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
模型的解释力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现金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51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学 术 论 坛经营业绩是衡量企业运营与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其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利润的分配。
利润的分配方式主要有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分配现金股利,分配现金股利作为利润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受到契约性限制、法律限制、信号传递、股权结构、公司规模、成长性、风险水平、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生命周期等的影响。
本文从经营业绩这一因素着手,选取零售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公司经营业绩与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
1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1)研究假设:根据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在非完善的市场机制下,公司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管理者会利用股利政策来传递有关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即,若现金股利分配的较多,则传递了企业未来业绩增长的信息;如果是减少,则传递了未来发展前景存在衰退的倾向。
因此我们认为在公司经营业绩较好时,会分配的较高的现金股利,反之越少。
即,公司经营业绩与现金股利政策存在的正相关性。
反映公司经营业绩的指标主要有: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净利率、销售毛利率、每股现金流量等,本文根据以往大量文献,选取常用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来作为代表经营业绩指标,用每股分红(即每股所分派的现金股利)来衡量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在并作出以下假设:H 1:每股分红与每股收益呈正相关关系。
因为每股收益高的公司通常意味着现金流比较充裕,这为分配现金股利创造了条件,即我们认为,每股收益高的公司会倾向于分配较高的现金股利。
H 2:每股分红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
因为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利用自由资本活力能力的重要水平,通常认为净资产收益率高,投资回报率高,公司倾向于分配较高的现金股利。
H 3:每股分红与销售毛利率呈正相关关系。
因为销售毛利率高代表着企业盈利空间大,弥补期间费用和形成利润的能力强,企业就有更多的盈余资金来分配现金股利。
关于股利政策的论文
关于股利政策的论文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股利政策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股利政策的论文篇一《浅析股利政策》摘要: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上市公司而言,股利政策不仅仅是筹资与投资活动的延续,而且也是向投资者反馈信息的手段与途径。
本文针对目前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股利政策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股利政策上市公司一、股利政策理论股利政策关系到上市公司盈余分配,对公司发展与股东利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受到了公司生命周期、市场经营环境以及实际控制人的股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上述因素的差异,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也各不相同,常见的股利政策有稳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不分配股利政策等。
股利政策的支付方式也是上市公司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方式有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回购股利以及股票股利等多种形式。
然而,国内市场中较为常见的是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股票回购股利等这三种。
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不成熟特征较为明显,在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分配问题上表现出一些问题。
(一)现金股利的分配不均衡现金股利的分配成阶段性,且比重过低。
现金股利是股利政策的重要一种,是西方上市公司最为常见的股利政策。
国内证券市场,现金股利的分配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第一阶段(1992年至1994年),在这个阶段里,现金股利分配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
第二阶段(1995年至1996年),这个阶段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数量急剧下降。
第三阶段(1997年至2012年),现金股利派发的上市公司再次表现出逐渐增多的特点。
自2008年《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国内上市公司中,以现金股利派发的公司数量和比重不断上升;2009年突破了50%大关以后,一直保持着逐年提高的增长势头,2012年现金股利派发的上市公司比重甚至达到了61.2%。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范文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现金股利政策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与企业的市场价值紧密相连。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以期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及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普遍认为,现金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价值和股东利益具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现金股利政策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本研究选取了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近五年为时间跨度,收集了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
样本的选择遵循了数据可获取性、代表性及可比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事件研究法等统计方法,构建了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模型。
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深入剖析现金股利政策的实际效果。
四、现金股利政策分析(一)现金股利支付情况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情况因公司而异,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公司都会支付一定比例的现金股利。
支付比例和支付水平受到公司盈利能力、发展阶段、股东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现金股利政策类型根据支付比例和支付频率的不同,现金股利政策可分为稳定型、增长型和波动型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和投资者收益有着不同的影响。
五、企业价值分析(一)企业价值的定义与衡量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能产生的经济利益,通常通过市场价值来衡量。
在本文中,企业价值主要从市场表现、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等方面进行衡量。
(二)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本研究发现,适当的现金股利政策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论文
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论文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论文问题的提出股份公司分红是向股东按其所持有的股份发放公司的盈余,可以采用派现(现金股利)、送股(股票股利)、送实物等多种形式,也可以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回购本公司的股票达到同样的目的。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公司法》禁止股票回购(因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兼并的除外)这种变相分红的方式,目前上市公司分红主要采用的是派现和送股这两种形式。
这两种方式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是不同的:派现使公司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而股东手上的现金增加;送股则对公司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不会产生影响,它只是改变了所有者权益的结构。
送股使流通在外的股份数增加,每股账面价值和每股收益同比例下降,同时公司账面上的未分配利润减少,股本增加。
股利分配政策实质上是一个向股东返还现金的方法选择问题。
一般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公司倾向于采用送股的方式,而当公司及其所在行业进入成熟期,投资机会减少,增长速度放慢,现金充裕时则倾向于采取派现的方式。
因此,随公司发展速度的不同,现金股利发放比例可以或高或低,但是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其所占比重应该逐步上升。
例如在美国,股利大约占税后利润的50%,相当于公司现金流量(税后利润加上折旧)的20%左右。
然而,在我国股票市场上股息支付率长期低于银行利率,股息率收益率的极度低下使投资者只注重股票的资本利得,希望通过二级市场的低买高卖获取投资收益,而真正出于投资分红目的的投资者很少,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同时存在的另外一种现象是上市公司对配股融资有着强烈的偏好,而且常常将配股与分配方案一同公布,由于配股价一般低于市价,容易造成配股也是分红的假象。
事实上,配股是公司向老股东按照其所持股票的比例发行新股,是公司的一种权益性筹资行为,它与公司首次发行股票和增发新股的区别在于发行的对象不同,前者面向老股东,而后者面向所有投资者。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范文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中,股权激励已成为激发员工工作动力、促进公司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
通过授予员工公司股权,让员工与企业利益绑定,达到企业与员工共赢的目的。
本文将通过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股权激励的积极作用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机制。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
同时,股权激励还能够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研究设计本研究将选取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
四、实证分析(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本研究将选取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股权激励及公司业绩等相关数据。
样本选择将遵循以下原则:数据完整、行业分布广泛、公司规模适中。
(二)变量定义与度量1. 因变量:公司业绩。
本文将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
2. 自变量:股权激励。
本文将采用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及其覆盖的员工人数作为衡量股权激励的指标。
3. 控制变量: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将考虑其他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的因素,如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管理层素质等。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1. 描述性统计通过对样本公司的描述性统计,我们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占总样本的比例较高,且股权激励覆盖的员工人数较多。
这说明股权激励已成为上市公司激励员工、提高业绩的重要手段。
2. 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越完善,覆盖的员工人数越多,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越高。
3. 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究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回归分析。
《2024年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范文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金股利政策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现金股利政策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盈利分配,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价值及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方面,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企业价值的提升也会反过来影响现金股利政策,使企业更加注重回报投资者。
在金融类上市公司中,这一关系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研究设计本文选取了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明确现金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的概念及衡量标准。
其次,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四、实证分析(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本文选取了近五年内A股市场的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公开的财务报告和资本市场数据。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本文以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稳定性等作为自变量,以企业价值(市值、净利润等)作为因变量,构建回归模型,探讨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三)实证结果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企业价值越大。
此外,现金股利的稳定性也对企业价值产生积极影响。
这表明,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
五、讨论与案例分析(一)讨论本文认为,金融类上市公司应制定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以提升企业价值。
具体而言,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投资需求,确定适当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和支付方式。
此外,企业还应保持现金股利的稳定性,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现金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业绩关系分析概要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金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业绩关系分析姓名:张溪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徐加根20081101摘要摘一、主要内容概述要股利政策作为现代概述财务管理活动的三大核心之一,是公司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逻辑延续。
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一直是概述金融研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由于股利政策是有关公司盈利的分配政策,直接影响着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多少,使得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股利分配理论和西方国家的股市实践都说明,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分配方式是现金股利,投资者最关心的也是现金股利。
对于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来说,发放的现金股利多,现金股利越能成为股东在企业中的权益体现:而发放现金股利太多,又会减少企业资金的运作,影响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企业未来投入的回报率会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发放现金股利太少,会使投资者觉得公司前景不大,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使公司现金积累过多,一样影响公司的健康发展。
所以说,适当的股利政策在企业的健康运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寻找到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股利政策因而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公司管理当局而言,如何制定股利政策,使股利的发放与公司的未来发展均衡,并使公司股票价格稳中有升,便成了公司管理层的终极目标。
布莱克(BLACK)在1976年的一篇文章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越是认真地研究股利政策,越觉得它像是一个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股利之谜”。
在西方资本市场比较发达和完善的条件下,如果股利政策是一个“谜",那么在中国股票市场从建立到现在才几十年的时间,在各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形下,公司的股利政策就更加像是一个“谜”。
正是由于这个“谜”,吸引了大批学者对它的研究,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理论。
股利分配作为企业收益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无疑应服从收益分配目标,现金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业绩关系分析体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
有关股利分配是否影响企业价值问题,理论界目前大体存在两类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不影响企业价值,即股利无关论,股利无关论认为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资产的获利能力或其投资政策,而盈利在股利和留存收益之间的分割方式并不影响这一价值,即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无关,该理论也属于删理论,由默顿・米勒和弗兰克・莫迪格里安尼1961年在他们一篇讨论股利政策的文章中首次提出。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范文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金融类上市公司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现金股利政策是影响公司价值和投资者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篇论文将通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手段,深入探讨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等方面。
研究普遍认为,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
然而,关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研究尚不够充分,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现金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尚需进一步探讨。
三、理论分析(一)现金股利政策的定义与分类现金股利政策是指公司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投资需求,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分配利润的政策。
根据分配方式的不同,现金股利政策可分为固定股利政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等。
(二)现金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股价,吸引更多投资者,从而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此外,适当的现金股利分配还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进一步推动企业价值的提升。
四、实证研究(一)研究设计本研究选取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财务数据和股价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二)样本与数据本研究选取了近五年内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股价数据作为样本。
数据来源包括公司年报、证券交易所公开信息等。
在数据筛选过程中,剔除了数据不全、存在异常值等不符合要求的数据。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具体表现为:现金股利支付率较高的公司,其企业价值也相对较高。
这表明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的时期,现金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企业价值的维护和提升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范文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金融类上市公司中,现金股利政策是一项重要的财务决策,其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资本结构、企业价值以及股东的利益。
本研究旨在探讨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现金股利政策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适度的现金股利政策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过高的股利支付可能会降低企业的内部积累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金融类上市公司中,由于行业特点,其现金股利政策更是备受关注。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问题: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如何影响企业价值?不同公司之间的现金股利政策差异如何影响其企业价值?(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及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三)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公告等公开信息。
四、研究结果(一)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本研究发现,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其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适度的现金股利政策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然而,过高的股利支付可能会降低企业的内部积累能力,从而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不同公司之间现金股利政策的差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不同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也不同。
研究表明,具有稳定、持续的现金股利政策的公司,其企业价值相对较高。
而那些频繁调整股利政策的公司,其企业价值则相对较低。
此外,股利支付率适中的公司,其市场表现也相对较好。
五、讨论与结论(一)讨论本研究表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对其企业价值具有重要影响。
适度的现金股利政策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但过高的股利支付可能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近年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现金分红是指公司向股东发放分红所使用的现金。
公司决定进行现金分红的动机一方面是回馈股东,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公司绩效。
然而,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政策是否能够真正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仍然存在着争议。
一方面,现金分红被认为是绩效的衡量标准之一。
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将收益返还给股东,这对于股东来说是一种回报,也是对公司经营成果的认可。
股东对公司良好的现金分红政策会更有信心,并愿意继续投资,从而提高公司的股价。
在市场上,高现金分红的公司通常被认为是价值稳定的公司,更受到投资者青睐。
另一方面,现金分红可能会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公司决定进行现金分红时,会减少其可用于再投资的现金流量。
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增长型企业,他们需要将大部分现金流用于扩大业务、研发新产品等。
如果公司过度进行现金分红,就会导致其未来可用于发展的资金减少,进而可能对公司的长期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上市公司需要在现金分红和公司绩效之间取得平衡。
在确定现金分红政策时,公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发展阶段、行业竞争等。
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盈利稳定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进行现金分红。
而初创型企业则更倾向于将现金用于业务扩张,以提高长期绩效。
此外,除了现金分红的形式,上市公司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回报股东,如股票回购和股票红利。
与现金分红相比,股票回购具有更灵活的操作性。
通过回购股票,公司可以提高每股收益,并提升股价。
然而,股票回购可能会导致股东权益稀释,需要谨慎操作。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政策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一方面,现金分红可以提高公司的股东回报率,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从而提高公司的股价。
另一方面,过度的现金分红可能会减少公司可用于再投资的资金,对公司长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上市公司需要在现金分红和公司绩效之间取得平衡,根据公司情况和发展阶段灵活选择合适的回报方式。
浅谈股利政策分析论文
浅谈股利政策分析论文股利分配政策在上市公司的管理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财务决策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股利政策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股利政策分析论文范文一:小议股权结构和股利政策的联系【论文关键词】股权结构;股利政策;股权分置改革【论文摘要】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期末如何分配其可支配收益的政策。
本文以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完成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及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内部人利用股利政策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引言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一件事情莫过于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以来因“同股不同权”而带来的公司治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股权过度集中、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票无法流通,导致内部人利用股利政策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的行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困扰着广大投资者。
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实现了股本的全流通,可以说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全流通下股权结构的变化是否对股利政策的制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内部人利用股利政策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的行为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还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
一、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股权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公司的股东构成和各个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比重构成。
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分别起作用的。
根据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股利支付通过迫使企业不断地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来降低代理成本,因此企业的股权代理成本越高,现金股利支付率应越高,相反,如果企业的股权代理成本越低,现金股利支付率也越低。
因此,如果上市公司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监督作用,则其持股比例越高,将越能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其持股比例应与股利支付率负相关,反之,其持股比例应与股利支付率正相关。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范文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篇一摘要本研究致力于探讨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本文发现股权激励对提升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本文首先梳理了股权激励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接着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结构、员工激励及业绩的潜在影响机制,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一、引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股权激励通过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绑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公司业绩。
然而,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究竟如何,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证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2.1 股权激励的定义及发展股权激励是指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员工进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
它通过授予员工股票或股票期权,使员工的利益与公司利益相绑定,从而达到激励员工、提高公司业绩的目的。
股权激励在国内外已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并在不同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股权激励的动机和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股权激励对提升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这种正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股权激励能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二是股权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三是股权激励有助于稳定核心团队,减少人才流失。
三、理论分析3.1 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股权激励能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使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更加一致。
通过授予管理层和核心员工股票或股票期权,使他们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从而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减少短期行为,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范文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渐成为企业提升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股权激励不仅是对员工的一种奖励,更是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本文旨在探讨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与背景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进而促进公司业绩的增长。
股权激励通过赋予员工一定的股权份额,使员工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从而更加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此外,股权激励还有助于减少员工的短期行为,增强公司的稳定性。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研究;其次,收集相关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股权激励方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深入探讨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四、股权激励的实施方式及效果分析1. 实施方式:股权激励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等。
不同的实施方式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有所不同。
2. 效果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往往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同时,股权激励还能促进公司的研发投入、市场拓展等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业绩。
五、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分析1. 相关性分析:通过对相关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其业绩往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
2. 回归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
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是促进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案例分析本部分选取几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对其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及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范文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金融市场中,上市公司通过现金股利政策向股东分配利润,是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这一政策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也与企业的价值息息相关。
本文将针对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企业的深远影响。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文献中,关于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屡见不鲜。
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一话题。
他们普遍认为,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
然而,关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具体研究尚待深入。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一)研究问题本文将深入研究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具体问题包括:现金股利政策如何影响企业价值?不同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有何差异?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金股利政策的重要性。
(二)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探讨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基础。
其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收集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揭示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实际关系。
四、现金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一)现金股利政策定义现金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将其盈利的一部分以现金形式分配给股东的政策。
这一政策受到公司治理、财务管理、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包括企业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融资需求、股东回报要求等。
对于金融类上市公司而言,其业务特性和市场环境等因素也会对现金股利政策产生影响。
五、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实证研究(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本文将收集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包括财务报告、股东权益、股利支付等相关信息。
样本将涵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以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二)实证研究方法与过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业绩关系分析论文
问题的提出
股份公司分红是向股东按其所持有的股份发放公司的盈余,可以采用派现(现金股利)、送股(股票股利)、送实物等多种形式,也可以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回购本公司的股票达到同样的目的。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公司法》禁止股票回购(因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兼并的除外)这种变相分红的方式,目前上市公司分红主要采用的是派现和送股这两种形式。
这两种方式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是不同的:派现使公司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而股东手上的现金增加;送股则对公司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不会产生影响,它只是改变了所有者权益的结构。
送股使流通在外的股份数增加,每股账面价值和每股收益同比例下降,同时公司账面上的未分配利润减少,股本增加。
股利分配政策实质上是一个向股东返还现金的方法选择问题。
一般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公司倾向于采用送股的方式,而当公司及其所在行业进入成熟期,投资机会减少,增长速度放慢,现金充裕时则倾向于采取派现的方式。
因此,随公司发展速度的不同,现金股利发放比例可以或高或低,但是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其所占比重应该逐步上升。
例如在美国,股利大约占税后利润的50%,相当于公司现金流量(税后利润加上折旧)的20%左右。
然而,在我国股票市场上股息支付率长期低于银行利率,股息率收益率的极度低下使投资者只注重股票的资本利得,希望通过二级市场的低买高卖获取投资收益,而真正出于投资分红目的的投资者很少,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同时存在的另外一种现象是上市公司对配股融资有着强烈的偏好,而且常常将配股与分配方案一同公布,由于配股价一般低于市价,容易造成配股也是分红的假象。
事实上,配股是公司向老股东按照其所持股票的比例发行新股,是公司的一种权益性筹资行为,它与公司首次发行股票和增发新股的区别在于发行的对象不同,前者面向老股东,而后者面向所有投资者。
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是一种权利,上市公司达到配股资格的公司也利用关联交易包装利润,极力创造条件进行配股。
很多公司在配股时根本不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而是把配股当作一种“圈钱”运动。
要促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就必须及时纠正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中国证监会考虑将把现金红利分配作为配股的必要条件,正是希望使现金红利在分配方式中的比重逐步加大,吸引长期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形成以长期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控制过度投机,增强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性。
现金红利与信号揭示
MM理论认为在理想市场的条件下,公司的股利政策与企业市场价值无关,也就是说企业的股利政策无关紧要。
但理想市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股利政策有信号揭示的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公告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的信息,而现金红利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可以传递公告所未能提供的信息。
所以,现金红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指示器。
我国股票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较严重。
我国股权融资成本较低,在上市公司普遍盈利不佳、留存利润较少的情况下,企业竞相争取配股资格。
由于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上市公司有可能为了获得配股资格而粉饰利润。
更有甚者,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编造虚假财务指标、作假账、编制假报表来蒙骗股东和监管机构。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还不完善,广大中小股东无法了解公司经营的真实状况,也就不可能对配股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出合理的判断,这就造成一些上市公司滥用配股资金的恶果,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现金红利是真正的现金流出,没有一定盈利能力和足够现金的公司是不可能发放的。
其他的分红方式不需要企业资金的流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更改会计政策等手段,在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虚增企业利润,然后通过账面上的处理,向股东“分红”,所以其他分红方式所能反映的信息不如现金红利的可靠。
通过现金股利可以较为真实地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信息,也可以保证配股资金的有效利用。
下面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现金红利作为公司经营能力和配股资金使用效率的信号。
实证分析与结果
我们对沪市上市公司1998、1999年度以及2000年度中期的分配政策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考察现金红利是否能作为公司经营好坏的信号。
为了方便比较,我们选取的是1998至2000年一直在沪市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共计417家。
1、全部公司
首先,根据这些公司在1998年年报中公布的分配政策,将它们分为派现公司(105家)和不派现公司(312家)两大类(某些公司可能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分配方式),分别考察这些公司在1998、1999和2000年中期的净资产收益率、两年相比的净利润增长率。
可以明显地发现,1998年采取派现分配政策的公司在当年以及后面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都要显著高于不派现的公司。
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派现公司当期的盈利能力优于不派现公司,这是显然的,因为只有那些经营业绩好的公司才会有充足的盈利和现金,向股东支付现金红利;而那些业绩滑坡,盈利越来越少甚至亏损的公司自然无力派现;第二,派现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比不派现公司强,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
1998年两类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差距只有4.036%,而1999年、2000年中期分别上升到5.180%、6.229%,第三,派现公司盈利增长能力高于不派现公司,这可以从两类公司净利润的增长情况中看出。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派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都要优于不派现公司。
我们进一步将公司分为1998和1999两年连续派现(56家)和连续不派现(244家)两类,考察的指标与前面相同。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加明显,即派现倾向越高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越好,而越不倾向于派现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越差。
这说明现金红利派发与否确实可以作为考察公司素质的一个指标。
2、配股公司
为了进一步验证现金红利与公司配股行为的关系,我们对1998年下半年和1999年上半年沪市发生配股行为的公司进行了实证检验。
考虑到配股资金产生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将时间分为两段,并用随后一年内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来近似衡量公司配股资金的使用效率。
具体分段情况如下:
以除权日为基准,98年下半年沪市配股的公司共有49家,由于郑百文无99年的数据,所以可用样本数48个,99年上半年配股公司共有13家,这样总计样本数为61个。
我们将上述61家公司按照其近两年派现情况分为两类:派现公司(29家)与不派现公司(32家),近两年是指配股发生前的两年内,分别考察净
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净利润增长率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无论是从净资产收益率变动率还是从净利润增长率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来看,派现公司明显优于不派现公司,这与前面的结论是一致的。
虽然两类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均为负值,但这是由宏观经济面所决定的,尽管如此,派现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幅度要远远小于不派现公司。
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派现公司配股资金的使用效率高于不派现公司。
3、结论
从实证检验的结果看,派现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配股资金的使用效率较高,所以将现金红利作为配股的必要条件是有根据的。
对上市公司而言,有现金红利才能再筹资,将加大公司经营者的压力,使经营者的注意力从账面上的会计利润转到真实的盈利和现金流上来。
这样可以抑制上市公司配股圈钱的行为,使其对股本扩张更加谨慎。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上机构投资者逐步增多,投资理念趋向成熟,投资者将越来越看重稳定的现金收入,因此上市公司只有向股东提供实实在在的回报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