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详解

合集下载

《长恨歌》古诗赏析

《长恨歌》古诗赏析

《长恨歌》古诗赏析《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古诗,该诗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反映了唐朝盛世壮美的景象。

本文将对《长恨歌》进行深入赏析,从诗歌的意境、艺术特点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阐述。

《长恨歌》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和相互思念之情。

诗中以杨贵妃的视角叙述,情感真挚动人。

首两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直接点明了明皇对杨贵妃的深情厚意以及他们之间因政治权力无法圆满的爱情。

接下来的描述“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则与前文构成鲜明对比,呈现出杨贵妃出身贵族却被世人忽视,又在宫中幽禁的形象。

在描写杨贵妃出宫后,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与意象,使整首诗笔触丰富生动。

例如,“黄泉无识鬼神惊”一句通过“黄泉”暗喻杨贵妃死去,表达出她因爱情悲剧而失去生命的悲凉。

又如“乐游原上作别繁华,复入小楼吹彻玉箫”的描写,展示了杨贵妃在世事变迁中的自省与忧伤。

同时,诗中巧妙地穿插了对唐朝盛世的描绘,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繁荣与文化底蕴。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这样的文字表达了大唐盛世的浩荡气势。

“千载谁堪伯仲间,惟有杨家听不完”一句则呈现了贵妃莫名的荣耀与苦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长恨歌》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诗中以七言绝句的形式表现,每句都独立完整,句式通顺,押韵工整。

这种形式相对简练、凝练,使得诗歌表达更加清晰流畅。

最后,对于《长恨歌》诗歌赏析,还需要考虑到其历史背景。

《长恨歌》创作于唐代盛世,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被看作是封建君臣之间的爱情悲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压抑和禁锢。

总之,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悲剧性的爱情故事、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长恨歌》的赏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唐代文化与社会风貌,感受古人对爱情和人生的独特思考。

白居易的《长恨歌》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的《长恨歌》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的《长恨歌》原文及赏析白居易的《长恨歌》原文及赏析《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恨歌》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和翻译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和翻译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和翻译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和翻译《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和翻译,欢迎阅读。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长恨歌》的实质就是一首悲情之歌,所谓的悲情之歌,主要是从《长恨歌》前后对比来说的。

具体的来看下!《长恨歌》的写作背景就是安史之乱,在叙事长诗中,白居易对唐玄宗淫乱误国的事实进行讥讽,但是其主旨并不在于此,贯穿《长恨歌》全诗的是长恨,经历安史之乱后二人阴阳两隔,对彼此的思念构成这一真情流露的着眼点。

一、《长恨歌》概述《长恨歌》是白居易所写的有关唐太宗与杨贵妃之间爱情故事的长篇叙事诗,其内容既有对唐太宗荒淫误国予以讥讽,又对唐太宗与杨贵妃凄婉爱情故事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并蕴含同情的个人情感。

《长恨歌》不仅具有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而且还具有特色性的艺术特点。

二、《长恨歌》的内容分析从整体上来说,《长恨歌》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分别是淫欢倾国、妃死恨生、帝思缠绵、长恨无期,从结构上来予以剖析。

(一)淫欢倾国在“淫欢倾国”这一部分,主要是就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现实生活予以细致描绘,其结果自然与下文安史之乱的爆发,以及所造成的巨大灾难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蕴含着白居易对唐玄宗“淫欢倾国”的讥讽。

在《长恨歌》的开始就对杨贵妃的美貌予以描绘:“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一句既有对杨贵妃出众外貌直接描绘,又运用对比揭示出受到宠爱的原因,“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与“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则是对二人的骄奢生活予以刻画,表达出皇帝对杨贵妃的过度宠爱,尤其是在前一句中,皇帝“爱屋及乌”的特点被淋漓尽致揭示出来,这也就为以后安史之乱爆发埋下伏笔。

再来看“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句,因为与贵妃处于欢乐之中,皇帝不再上朝,大臣们只能在宫殿上苦苦等待,淫欢倾国的讥讽之意至此暴露无遗。

(二)妃死恨生“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由淫欢倾国转为妃死恨生关键点,杨贵妃的命运至此发生变化。

这一部分是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

(完整版)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注释

(完整版)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注释
(27)宛转:形容美人临死前哀怨缠绵的样子。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称,此 指杨贵妃。《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28)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饰。委地:丢弃在地上。 (29)翠翘:首饰,形如翡翠鸟尾。金雀:金雀钗,钗形似凤(古称朱雀)。 玉搔头:玉簪。《西京杂记》卷二: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 搔头皆用玉。 (30)云栈:高入云霄的栈道。萦纡(yíngyū):萦回盘绕。剑阁:又称剑 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是由秦入蜀的要 道。此地群山如剑,峭壁中断处,两山对峙如门。诸葛亮相蜀时,凿石驾凌 空栈道以通行。 (31)峨嵋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玄宗奔蜀途中,并未经过峨嵋山,这里 泛指蜀中高山。 (32)行宫:皇帝离京出行在外的临时住所。 (33)夜雨闻铃:《明皇杂录·补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 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 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里暗 指此事。后《雨霖铃》成为宋词词牌名。 (34)天旋地转:指时局好转。肃宗至德二年(757),郭子仪军收复长安。 回龙驭:皇帝的车驾归来。 (35)不见玉颜空死处:据《旧唐书·后妃传》载:玄宗自蜀还,令中使祭 奠杨贵妃,密令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 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焉。 (36)信马:意思是无心鞭马,任马前进。
(17)可怜:可爱,值得羡慕。 (18)不重生男重生女:陈鸿《长恨歌传》云,当时民谣有“生女勿悲酸, 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等。 (19)骊宫:骊山华清宫。骊山在今陕西临潼。 (20)凝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伴奏出舒缓的旋律。 (21)渔阳:郡名,辖今北京市平谷县和天津市的蓟县等地,当时属于平卢、 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史安禄山的辖区。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在范阳起 兵叛乱。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借指战争。 (22)霓(ní)裳羽衣曲:舞曲名,据说为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 献,经唐玄宗润色并制作歌词,改用此 名。乐曲着意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 (23)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长安。烟尘生:指发生战事。阙,, 意为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泛指宫殿或帝王的住所。《楚辞·九辩》:君之门 以九重。 (24)千乘万骑西南行: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破潼关,逼近长 安。玄宗带领杨贵妃等出延秋门向西南方向逃走。当时随行护卫并不多,“千乘 万骑”是夸大之词。乘:一人一骑为一乘。 (25)翠华两句:李隆基西奔至距长安百余里的马嵬驿(今陕西兴平),扈

《长恨歌》古诗文化解读

《长恨歌》古诗文化解读

《长恨歌》古诗文化解读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长恨歌》,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瑰宝。

这首诗以优美的叙述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坚贞爱国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政治的风云变幻。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意象表达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对《长恨歌》进行解读。

一、历史背景《长恨歌》创作于唐玄宗年间,当时唐朝已经经历了700多年的繁荣和辉煌。

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势渐微,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白居易以一首动人心弦的长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忧虑。

二、意象表达1. 春宫图:诗中“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一句,通过“洞房昨夜停红烛”这一意象,表达了杨玉环作为皇帝的妃子,正值春宫之乐的背后,却要离开家人远嫁他乡的无奈和忧愁。

2. 蜀道难: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通过描绘艰险的蜀道,抒发了杨玉环近乡情怯、身世无依的孤独和无助之情。

这一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对离故土、远嫁他乡的惋惜和不甘。

3. 云想衣裳花想容:诗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通过描述杨玉环美丽的形象和身姿婀娜的风采,表达了主人公对自身美貌的自豪与自怜,以及对将要面对的艰难境遇的无奈与苦闷。

三、情感表达1. 爱国情怀:诗中“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国家国运的担心与忧虑。

通过与自身的经历相对照,使诗歌中的爱情悲剧更具有普世意义,使之引发读者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2. 怀才不遇:诗中“时维乎君侧,语是云间珠”一句,表达了自己聪明才智却未能得到发挥的无奈和苦闷。

借由主人公的遭遇,诗人将自身的感受融入其中,抒发了对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不满和对朝廷官员傲慢无能的批评。

以上是对《长恨歌》的一些主要解读。

通过历史背景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创作的时代环境和背后的深意。

意象表达和情感表达则使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引发读者对功利与名利、爱国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总之,《长恨歌》作为一首具有重要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古诗,通过对杨玉环的形象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示了唐代女性的聪慧与身世的无奈,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和思考。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白居易《长恨歌》赏析《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篇《长恨歌》赏析,欢迎查看。

《长恨歌》赏析一《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

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

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

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

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长恨歌》课文解析

《长恨歌》课文解析

《长恨歌》课文解析长恨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卓越的长篇叙事诗,由白居易创作于唐代中期。

它以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盛唐时期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兴衰。

本文就《长恨歌》进行深入解析,从诗歌的结构、主题、人物塑造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诗歌的结构《长恨歌》共分十五章,每章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诗体,共计一百三十四首。

整篇诗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从相识相思到最终分离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既有温婉细腻的爱情描写,又有政治斗争和国家命运交织的宏大背景。

白居易运用巧妙的结构安排,让整首诗气势恢宏,引人入胜。

二、主题的表达《长恨歌》的主题主要是以爱情为线索,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华和壮美,同时也揭示了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所带来的灾难。

通过描写杨贵妃的悲剧命运,白居易抨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和专制统治,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人物塑造1. 唐玄宗:唐玄宗是一位有着卓越才华的皇帝,他文武双全、聪明睿智。

然而,他被杨贵妃的美貌和聪明才智所倾倒,逐渐陷入对她的执念之中,最终导致了国家政治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

2. 杨贵妃:杨贵妃是一位美丽聪明的女子,她的出现让唐玄宗为之倾倒。

诗中描写了她的风采和才情,展示了她的聪明与魅力。

然而,她也因此受到妒嫉和诋毁,最终被迫离开皇宫,走向悲剧命运。

四、意境描写《长恨歌》以优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华和壮美。

诗中通过对宫廷生活、春宴、江山美景等的描绘,展示了盛唐时期国家的繁荣景象,给人一种美好而壮丽的感觉。

与此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刻画杨贵妃悲惨命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使整首诗具有鲜明的情感对比。

五、批判现实《长恨歌》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黑暗面的揭露和批判。

通过对政治腐败、官僚作风以及皇帝纵欲的描述,白居易表达了对社会阴暗面的关注和不满,呼吁社会上层人士要有更高的政治道德和治理能力。

总结起来,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作品。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赏析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赏析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恨歌白居易原文及赏析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白居易《长恨歌》诗词鉴赏及译文

白居易《长恨歌》诗词鉴赏及译文

【导语】⽩居易⾃⼰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类体现着他“奉⽽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重视。

同时提出了⾃⼰的⽂学主张:“⽂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作。

”⽽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发。

下⾯是为⼤家带来的⽩居易《长恨歌》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长恨歌 唐代:⽩居易 汉皇重⾊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初长成,养在深闺⼈未识。

天⽣丽质难⾃弃,⼀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笑百媚⽣,六宫粉黛⽆颜⾊。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滑洗凝脂。

侍⼉扶起娇⽆⼒,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三千宠爱在⼀⾝。

⾦屋妆成娇侍夜,⽟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可怜光彩⽣门户。

遂令天下⽗母⼼,不重⽣男重⽣⼥。

骊宫⾼处⼊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尽⽇君王看不⾜。

渔阳鼙⿎动地来,惊破霓裳⽻⾐曲。

九重城阙烟尘⽣,千乘万骑西南⾏。

翠华摇摇⾏复⽌,西出都门百余⾥。

六军不发⽆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收,翠翘⾦雀⽟搔头。

君王掩⾯救不得,回看⾎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下少⼈⾏,旌旗⽆光⽇⾊薄。

蜀江⽔碧蜀⼭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宫见⽉伤⼼⾊,夜⾬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中,不见⽟颜空死处。

君⾂相顾尽沾⾐,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秋⾬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花开⽇⼀作:花开夜;南内⼀作:南苑) 梨园*⽩发新,椒房阿监青娥⽼。

⼣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梦。

临邛道⼠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长恨歌赏析及大致意思

长恨歌赏析及大致意思

长恨歌赏析及大致意思长恨歌赏析及大致意思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恨歌赏析及大致意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星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长恨歌》古诗解析

《长恨歌》古诗解析

《长恨歌》古诗解析《长恨歌》是中国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诗,记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本文将从结构、意境、艺术手法等方面对《长恨歌》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从结构上看,《长恨歌》共有九十九段,每段四个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呈现。

这种结构严谨而规整,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另外,整篇诗以宫廷为背景,通过描写宫墙、梨园、玉树等元素,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繁华景象,为诗中的爱情悲剧增添了更多戏剧性和对比效果。

接着,从意境上来看,《长恨歌》以宫廷爱情为主线,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相思之苦为核心,穿插了各种宫闱纷争和帝王寂寞等元素,展现了唐朝宫廷生活的辉煌和虚幻。

诗中贯穿了对爱情的追求、痛苦、幸福等复杂情感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梦幻般的仙境。

此外,在艺术手法方面,《长恨歌》也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该诗采用了大量的对仗和押韵,使整篇诗歌韵律和谐,旋律流畅。

其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拟人等,使诗情更为丰富多样,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官冲击。

再次,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意象,如“罗幕轻寒”、“月华如练”等,通过形象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总体来说,《长恨歌》是一首意境深远,艺术技巧高超的古诗。

白居易以独特的结构、丰富的意境和巧妙的艺术手法,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至今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颂。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长恨歌》虽然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为主题,但在对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存在一些片面和夸大的倾向。

此外,诗中对宫廷生活的描绘也显得过于理想化和浪漫化,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在欣赏《长恨歌》时,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理性对待其中的艺术表达和历史看待。

总结起来,《长恨歌》是一首古老而优美的诗歌作品,它通过结构的严谨、意境的深远以及艺术手法的独特,展现了唐代宫廷爱情的辉煌与悲剧。

正因为如此,《长恨歌》在我国古典文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永远珍藏。

《长恨歌》原文注释及赏析

《长恨歌》原文注释及赏析

《长恨歌》原文注释及赏析导语:《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原文注释及赏析,欢迎阅读!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长恨歌深度解读

长恨歌深度解读

长恨歌深度解读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长诗,全诗共900余字,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杨贵妃的悲惨遭遇和最终的悲剧结局。

这首诗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主线,通过描写他们的相识、相爱、相离和最终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权力、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长恨歌》的深度解读:
1.爱情的美好与悲哀
《长恨歌》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被描绘得十分美好,但也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他们的爱情是真挚而深刻的,但却无法抵挡政治斗争和宫廷利益的摧残。

这种美好而悲哀的爱情,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爱情的脆弱和无奈。

2.权力的诱惑与危险
《长恨歌》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背后,是政治斗争和权力的诱惑。

唐玄宗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目标,不惜牺牲杨贵妃的幸福和生命。

这种权力的诱惑和危险,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权力的可怕和危害。

3.人性的悲欢离合
《长恨歌》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经历了悲欢离合的过程。

他们的爱情曾经美好而真挚,但最终却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这种悲欢离合的人性,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无常。

4.文学的力量
《长恨歌》是一首文学杰作,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爱情、权力和人性的复杂关系。

这种文学的力量,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文学的魅力和意义。

总之,《长恨歌》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感悟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于爱情、权力和人性的描写和思考,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复杂和深刻。

唐诗长恨歌赏析

唐诗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赏析《长恨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诗中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描绘了生动的历史画面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美与丑、悲与欢。

以下是对《长恨歌》的赏析:1. 故事背景:《长恨歌》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诗人当时三十五岁。

诗中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背景,通过叙述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风景以及皇室家族的生活。

2. 人物形象:《长恨歌》塑造了唐玄宗、杨贵妃等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

唐玄宗被描绘为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为追求美色而不顾国家社稷;杨贵妃则被塑造成一个美艳动人、善良忠诚的女子,她的悲剧命运令人同情。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陈玄礼、高力士等历史人物,各具特色。

3. 艺术手法:白居易运用丰富的艺术手法,如抒情、叙事、描绘、讽刺等,将故事娓娓道来。

诗中对人物心理、情感的刻画细腻入微,如“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句,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

同时,诗中采用民歌俚曲的风格,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4. 情感表达:《长恨歌》抒发了诗人对杨贵妃悲剧命运的同情和对爱情的理解。

诗中既揭示了皇室家族的荒淫无度,也歌颂了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真挚的爱情。

诗人通过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使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美与悲剧,引发人们对命运的思考。

5. 历史价值:《长恨歌》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诗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风俗习惯,为我们了解唐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同时,诗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总之,《长恨歌》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诗歌。

通过生动的故事叙述和人物描绘,诗人展现了人性的美与丑、悲与欢,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这首诗不仅成为了唐代诗歌的瑰宝,也是后世文学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

长恨歌白居易解读

长恨歌白居易解读

长恨歌白居易解读长恨歌白居易解读《长恨歌》是白居易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恨歌》原文及解读,供大家好欣赏。

《长恨歌》解读题解这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

白居易时年三十五岁,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

一天,他与在当地结识的秀才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五十多年前的天宝往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让三人不胜感慨。

他们惟恐这一希代之事,与时消没,不闻于世,王质夫遂提议,由擅长抒情的白居易为之作歌,由陈鸿为之写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于是,诗、传一体,相得益彰。

白居易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句解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汉皇爱好美色,想得到绝代佳人,做皇帝统治天下多年,却一直找不到最理想的美人。

开篇两句看似寻常,含量却极大。

作为一国之君,不“重德思贤才”,却“重色思倾国”,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只七个字,就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确定了全诗情节发展方向。

“倾国”一词,本来指能够使全国人为之倾倒的美色。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载,李延年向汉武帝引荐李夫人时,曾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但在这里,后人读出了它的另一重意义:“思倾国,果倾国矣!”“汉皇”,指汉武帝刘彻。

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这里借指唐玄宗李隆基。

本诗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只开头一句以汉代唐,其它地名人名大都是实的。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杨家有个女儿,刚刚出落成人,娇养在深闺里,无人有幸相识。

“杨家”,指蜀州司户杨玄琰家。

杨家有女,小名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自幼由叔父杨玄珪抚养。

开元二十三年(735),杨玉环十七岁,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妃。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凝脂:指白嫩光泽的肌肤。

新承恩泽:初受宠爱。

云:形容女子发轻盈飘逸。

金步摇:金制垂珠头钗,行则摇动。

春宵:春夜。

苦短:暗示欢愉无厌,故嫌夜短。

早朝:早晨上朝听政。

夜专夜:一夜连着一夜,整日整夜。

宫:后妃所居宫室。

佳丽:美女。

三千:极言其多。

一身:指杨贵妃一人。

金屋:用汉武帝“金屋藏娇”典,指杨贵妃所居之处。

醉和春:指酒与情同醉。

可怜:可羡。

骊宫:指骊山华清宫。

仙乐:形容乐声美妙,非人间能闻。

缓歌慢舞:轻歌曼舞。

凝丝竹:指歌舞紧扣乐声。

丝竹,弦乐和管乐的合称。

看不见:看不厌。

霓裳羽衣曲:舞曲名。

九重城阙:指京城长安。

烟尘:烽烟尘土,指战火。

翠华:皇帝仪仗用翠鸟羽毛为饰的旗帜。

六军:此指皇帝的扈从部队。

宛转:缠绵委屈貌。

眉:这里指杨贵妃。

花钿:金玉制花形首饰。

委地:落地。

翠翘:形似翠鸟尾的首饰。

金雀:钗名。

玉搔头:玉。

君王:指唐玄宗。

黄埃:黄色尘土。

云栈:高耸入云的栈道。

萦:弯曲盘旋。

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小剑山之间。

峨嵋山:在今四川峨嵋县南,此泛指蜀山。

日色薄:日光暗淡。

圣主:指唐玄宗。

行宫:皇帝出行时的住所。

天旋地转:形容时局大变。

回龙驭:指唐玄宗还京。

玉颜:美女,此指杨贵妃。

沾衣:指落泪。

都门:长安城门。

信马:任马奔走,不加约束。

太液:池名。

芙蓉:荷花。

未央:宫名,此泛指唐代宫苑。

西宫:太极宫。

南内:兴庆宫。

唐玄宗返京后的.两处住所。

梨园弟子:由玄宗执教的宫内习艺者。

房阿监:后妃宫中的女官。

青娥:青春美貌。

萤:萤火虫。

思悄然:情意萧瑟寂寞。

迟迟:缓慢悠长。

耿耿:明亮貌。

河:指银河。

鸳鸯瓦:指嵌合成对的瓦片。

霜华:霜花。

翡翠衾:指绣有成双翡翠鸟的被子。

致:招来。

展转:来覆去。

碧落:道家称天界为碧落。

汉家:即唐朝。

揽衣:披衣。

觉:睡醒。

袂:衣袖。

寂寞:暗淡失神貌。

阑干:纵横流淌。

谢:告诉。

人:人世间。

一扇:一片。

但教:只要让。

(完整版)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注释

(完整版)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注释

II I II II III II IM II I I III III III III I I III M II III III I II I II II II II II I I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I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I ....................................................................................................................................................................................................... I ...............Illi Illi Illi I III IlliIlliIIIIlliIlli lllll I IIIIlliIlli IlliIlli Illi Hill II II IlliIlli Illi I II II Illi Illi IlliIlli Hill IlliIlliIlli IlliIlliI III I III IlliIlli Hill IlliIII I Illi IlliIlliIlli I III I IIlli Illi Illi I III IlliIlliIIIIlliIlli lllll I IIIIlliIlli IlliIlli Illi Hill II II IlliIlli Illi I IIII Illi Illi IlliIlli lllll Illi IlliIlli Illi IlliI III I IIIIlliIlli lllll Illi III IIlli IlliIlli Illi I III I IIlli Illi Illi I III IlliIlliIIIIlliIlli lllll I IIIIlliIlli Illi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注释《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白居易长恨歌解读

白居易长恨歌解读

白居易长恨歌解读《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解读相关内容。

说到白居易(772年—846年),大家都知道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他的讽喻诗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指斥时弊,诗风平易通俗,对比强烈鲜明。

如果从艺术欣赏角度看,他的某些怡情悦性的闲适诗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记》,有更高的成就。

这里重点欣赏《长恨歌》。

《长恨歌》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吸收民间传说,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叙述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其情节回环曲折、婉转动人,有强烈的悲剧美学效果。

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有三种说法:一是讽喻说,认为其通过对唐玄宗、杨玉环故事的叙述,暴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反映了中唐时代各种社会矛盾;二是歌颂说,认为表现的是唐、杨真挚专一的爱情;三是双重主题说,认为所展示的爱情悲剧有其特殊性,作者对唐、杨有谴责也有同情,怒其作孽,哀其可怜。

其实第三种理解比较切合作品实际。

还可以加上一点理解:杨玉环是作为美的象征来表现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美的存在、美的追求与美的毁灭。

这可能是最牵动人的潜在主题。

一篇优秀的作品往往有主题的多义性。

所以,对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要作为艺术品来读,而不只是当作历史事实来看待。

在《长恨歌》里,唐玄宗与杨玉环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历史人物的翻版,不要完全对号入座。

在唐代天宝年间,过于马嵬之变就有种种传说,白居易显然是被民间传说感动才引起创作的。

虽然他抱有“惩尤物,窒乱阶”(陈鸿《长恨歌传》)的创作意图,但进入创作实践后,会情不自禁地按照爱情故事的规律来处理。

显然,《长恨歌》里边不全是历史,其中很多是诗人的幻想创造,他歌颂赞美了唐玄宗、杨玉环的爱情,使这首长诗成为绝妙之词,可歌可泣,博得“古今长歌第一”的美誉。

长恨歌逐句讲解

长恨歌逐句讲解

长恨歌逐句讲解
【一、《长恨歌》背景及意义】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叙事长诗,全文共七百零八字。

这首诗歌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通过描绘两人的爱情生活及命运波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衰败。

诗中以杨贵妃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宫廷政治与爱情的矛盾,揭示了历史变迁中人性的脆弱。

【二、逐句解析《长恨歌》诗句】
1.开篇描绘杨贵妃的美貌与地位: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这句诗赞美杨贵妃的美貌,表达了她的荣幸地位。

2.描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这句诗描绘了唐玄宗为杨贵妃在华清池赐浴的场景,展现了皇帝对爱妃的呵护。

3.描绘杨贵妃的悲剧命运: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这句诗预示着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的命运从此发生巨变。

4.分析杨贵妃死因及影响: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这句诗揭示了杨贵妃死于战乱,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同情。

5.总结诗歌主题及历史教训:
此恨绵绵无绝期,天长地久有时尽。

这句诗总结了整首诗歌的主题,寓意
着爱情悲剧的永恒。

同时,提醒后人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正确处理政治与爱情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长恨歌》诗详解(中国太原)靳极苍一、作者介绍·题解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先世居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河南新郑,父季庚,早年卒于襄州别驾。

这就是说,他出身于小官吏的家庭。

所以,他自小就有仕进的思想,是很自然的。

他少年时,正值藩镇混战,为避难流浪于江南的苏州、杭州、越中,后又到长安符离、襄阳、宣城等地。

这就是说,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一定很深地体味了民间的疾苦和当时行政的得失。

所以,他提出文学主张:“唯歌生民病。

”政治主张:“用正人远佞幸。

”这都是和他的生活阅历有关系的。

但“居易鄙人也,上无朝廷附丽之援,次无乡曲吹嘘之誉”(《与陈给事书》)。

情形如此,要想仕进,只有由科举一途了。

他在《与元九书》中说:“十五六始知进士,苦节读书,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

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果然功夫不负人,二十七岁时,他考取了进士。

当时,他是很得意的,他在《及第归觐留诸同年》诗中说:“二十常苦学,一朝谬成名。

”然而,他并没有得到官职。

于是,他又参加了拔萃科****。

及第后,才授为校书郎。

元和初,他又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对策激直仅列四等,授盩厔尉。

这就是说,他由中央被外放到外县去了。

尉这个官职,只是管捕盗贼察奸宄的县级辅佐官。

这实是对激进作者的一个沉重打击。

所以,他作《京兆府新栽莲》诗说:“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在这里,他却幸运地结识了陈鸿、王质夫这两个爱好文学的朋友,并在他们的怂恿下写了这首《长恨歌》。

由上看来,他写《长恨歌》时的心情是这样的:一、对弊政有些认识;二、对佞幸有些认识;三、心有委屈。

认为自己尽忠竭智,却反被外放,所以极不满意时政,极不满自己的处境。

这些因素会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在《长恨歌》中呢?****是:很可能。

白氏类分其诗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自作解题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敏,仆虽不敏,常师此言。

……谓之讽谕,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独善之意也。

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

其余杂律诗……非平生所尚者……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

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以上引见《与元九书》)由此可了解两个问题:一、作者主观要求的并不就是客观所重视的。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相矛盾了。

二、《长恨歌》作者自己把它列之于感伤类诗中,没把它列在讽谕、闲适两类里,那就是没有把自己“兼济”之志,“独善”之义寄寓其中,而只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的伤感诗了。

作者自己这些话很重要,很可作为理解评议《长恨歌》的参考。

当然,这也只能看做是作者本人的主观愿望,还必须依作品的实际,才能决定。

作者怎样对待“时之所重”的《长恨歌》呢?元和十年他与元九诗说: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娉倡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

……又昨过汉南日,适遇主人集众乐,娱他宾。

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秦中吟》《长恨歌》主耳。

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

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

又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未戏赠元九李二十诗云: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这类材料,还可有些,但仅此就可看出,白氏也是以社会上爱他的《长恨歌》为光荣的。

而自己也称“一篇长恨有风情”,以为是可以“气粗言语大”的。

这对作者的重讽谕、闲适诗,而轻感伤诗来说也是个矛盾。

由上可知,作者自己对《长恨歌》的认识,就有两重矛盾:分类上虽轻它,社会上却重视它,他也以为荣,他自己也称赞此诗“有风情”、“近正声”。

“有风情”,就是有“国风之情”,上以风化下,下以风讽上。

这又是作者依客观效果,改变自己的主观认识了。

总之,是矛盾。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长恨歌》本身。

二、概述全篇一百二十句,八百四十字。

可算是一首长歌。

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自开始“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共三十句。

主要是说篇中两主人公唐玄宗和杨贵妃相爱的由来、相爱的实际和相爱所达到的程度。

但主动的是唐玄宗,一切都是由他发起发展的。

杨贵妃仅以自身的美和自身的媚获得玄宗无以复加的宠爱而已。

作者的写作态度,依作品实际看,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是用的欣赏口吻;“御宇多年求不得”,是你为着急的口吻;“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是代为庆幸的口吻;“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是“天实为之,非人力也”的口吻;“回眸一笑”两句是对贵妃之美的很典型的形象写法;“春寒赐浴”四句是贵妃因美而受恩泽的情况;“云鬓花颜”十句是贵妃承恩泽后受宠的几项典型事例;“姊妹兄弟”四句是因宠贵妃而旁及的恩泽并因此显示出宠爱贵妃达到的程度;“骊宫高处”四句,是对玄宗前面宠爱贵妃行动的总结性概括。

其中“从此君王不早朝”和“尽日君王看不足”两句,都必须以文学笔法目之,是两句形象语言,形容玄宗对贵妃的宠爱竟达到了重女色大大超过重朝政、重国家的程度,以至于全天在看还看不够,可谓爱到了极点。

由此可见,白氏这绝不是纪实,而是在以他俩的情况为基点,创作的一个极情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这和开始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同样是以情为主的情笔、诗笔、文笔、绝没有一点史笔的味道。

有些人认为这两句“不早朝”、“看不足”是寓有贬意的,这是用史笔来看这两句的。

这就是观点上的错误了。

文学理论,是对既有作品的理解和说明,是先有各种各样的作品,后有各种各样的理论的。

“至情”和“纯情”的作品,在文学理论上有论述,这是有根据的。

这种作品就是这种理论的根据。

千百年来,对这篇伟大作品之所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在于文笔和史笔的不分,纪实与创作的混淆,极可感概。

谁都知道,在理论上,有纯情至情作品的说法,而对纯情至情的作品,却偏偏要以实论之,真是奇怪。

“杨家有女”、“养在深闺”、“一朝选在君王侧”也不是实际。

所以说这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是用的文学创作笔法,而不是记实的史笔。

以下“回眸一笑”、“金屋妆成”等,全都是文学语言、形象语言,是创作,不是亲身见到而记的实事。

此而不知或以实求之,就太不合于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了。

以下自“渔阳鼙鼓动地来”到“魂魄不曾来入梦”,是第二部分。

这部分主要叙述马嵬坡事件的产生、实况和后果。

也是以玄宗为主的。

你看,事件的产生只用了六句,“渔阳鼙鼓动地来”到“西出都门百余里”。

事件的实际也只有六句,“六军不发无奈何”到“回看血泪相和流”。

贵妃完全是被动的。

“黄尘散漫风萧索”到“夜雨闻铃断肠声”八句,是马嵬事件后果的形象说法之一;“天旋地转回龙驭”到“东望都城信马归”六句,是马嵬事件后果的形象说法之二;“归来池苑皆依旧”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十八句,是马嵬事件后果的形象的说法之三。

共三十二句,分三个层次,用三种形象描写马嵬事件的后果。

主人公全是玄宗。

无论叙述事件的产生,还是叙述事件的实际,大都用的是文学语言、形象语言,而不是直白地记述实事的语言。

你看“宛转蛾眉马前死”哪里是事实?事实是《旧唐书·杨贵妃传》上所说“帝不获已,与妃诀,遂缢死于佛室”。

“花钿委地”是更加重写贵妃死后惨状的形象,也不可能是实际。

“黄尘散漫”、“蜀山水碧”也都是文学上用景表情的形象语言。

“归来”以下十八句更全是描写抒情的文学语言。

总看这三十二句,全是描写的形象语言,全是作者创造的形象语言,当然也都是文学之笔而不是史笔。

“临邛道士鸿都客”到“在地愿为连理枝”共四十四句,为第三段,主要说的是“海上仙山”中的事情,全是想像虚构的事故,没有一句是纪实的。

这一部分,历来都以为是白氏自创;但前于他二十年的李益(生于玄宗天宝年间,白居易则生于代宗年间),在《过马嵬》之二上说:“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是写道士访蓬莱,可见当时已有此传说?潞琛冻ず薷璐返摹盎凹按耸隆币残砭鸵哉庖荒谌菸尘啊K愿芍っ鳎耸钡睦钛钍拢驯恢瞥?***性故事。

所以,以史实评《长恨歌》是错误的。

“临邛道士”四句,是事故产生的缘起;“排空驭气”四句是事故产生中的屈折,“忽闻海上”以下十八句,是道士对“海上仙山”事故的叙述。

全是用的想象的形象语言。

你看“揽衣推枕起徘徊”多形象;“云鬓半偏”六句,使人如见。

“钿盒金钗寄将去”,很显然是应上“花钿委地”两句的,是作者虚构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四句,看似事实,而实在是《孔雀东南飞》结尾的翻新,是唐****中习用的笔法,自然也是虚构的。

至于全篇的最后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作者对全部事故的总结语,是作者感其事而寄予同情的话,也正是作者之所在和歌咏此事故的目的。

全诗以此作结,也以此点明写作的主旨。

《长恨歌传》“(王)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拢怯龀鍪乐湃笊蛴胧毕鸩晃庞谑馈@痔焐钣谑嘤谇檎咭玻晕柚绾危俊卑资贤耆此囊螅笆薄ⅰ扒椤薄ⅰ叭笊弊判吹模舱娲锏搅耸拐饧跋4隆辈坏拔庞谑馈保沂恰懊嗝辔蘧绷恕?br> 总全诗看来,第一部分发生在宫中,重点是骊山宫中,第二部分发生在马嵬坡;第三部分发生在海上仙山。

第一部分说两人爱情的发生发展,以玄宗为主。

第二部分说两人爱情的变化,也是以玄宗为主。

第一部分重在外形的描述,第二部分重在深情的刻画。

第三部分是两人爱情的神化、纯化,是以贵妃为主的。

这部分全是想像虚构的,而却是全诗的重点。

依上,我们肯定地说,《长恨歌》是以李杨事件为基点、为素材,创造成功的一个诗歌体的****类小说。

以这个观点看,它和屈原的《离骚》是完全相同的,它们是中国诗坛上的双壁。

屈原的创作《离骚》,就是以自己为基点,想像着像自己这样的人,在那样条件下,会有什么事故发生、发展,以至最后会有什么结果。

《离骚》也是文学作品,也是由创造产生的,不是使用的史笔,而是使用的文学笔法。

正因为对《离骚》这个客体本质?*獾貌磺宄圆藕汀冻ず薷琛芬谎笆贰薄ⅰ拔摹辈环郑鬯戏诅。

伎煽病#ü赜凇独肷А罚昙局妒呛豪指∠杲狻罚?br> 现在,就以这个观点来详解《长恨歌》的全篇吧!三、详解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单看这两句,可能有多种讲法,如:这是意存讽刺、揭发、贬抑等等。

因为“好色”无论如何不是件好事,而“思倾国”讲作思美人还好,要讲作想把国家“倾”了,那还了得。

但结合下边“杨家有女”几句,可见是代为庆幸的意思,连同全篇对玄宗的“好色”的描写,全没疵议之处,而且都是盛赞其爱情的深挚。

因而可明确知道,作者是以欣赏的口吻说第一句,以同情的口吻说第二句,以庆幸的口吻说第三、四句的。

文学作品,是个整体。

词和词、句和句是互为作用,而各在具体地方见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