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理 ;强化社会监督作用 ,形成标准化共治新格局 。 包 容 开放 ,协调 一 致 。坚 持各 类 各层 级标
准 协 调发 展 ,提 高标 准制 定 、实施 与 监督 的系
统 性 和协 调性 ;加 强 标准 与法 律 法规 、政 策措 施 的衔接 配套 ,发挥 标 准对 法律 法规 的技术 支
职 秉 情 思
Po l i c v I n f or ma t i on 保 护 、文 化 繁荣 发展 、保 障改善 民生 和 国 际经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 2 0 1 6 - 2 0 2 0 年)
标 准 是 经 济 活 动 和 社会 发 展 的技 术 支撑 ,
9 0 0 0 项 ,基 本满 足 经济建设 、社 会治 理 、生态 文 明、文化发展 以及政府管理的需 求 。
— —
推荐 性 标 准 的数 量 和 规模 ,合 理 界 定各 层 级 、 各领 域推荐 性 标准 的制 定范 围。培育 发展 团体 标 准 ,鼓 励 具 备 相 应 能 力 的 学会 、协 会 、商
定 国民经 济 和社会 发展 第 十 三个 五年 规划 的建 议》和 《 国务 院关 于 印发 深化 标 准化 工作 改革 方 案 的通 知》 ( 国发 [ 2 0 1 5 ]1 3 号 )精神 ,推 动 实施 标准 化 战略 ,加 快完 善标 准 化体 系 ,提 升
我 国标准化水平 ,制定本规划 。
是 国家 治理 体 系和治 理 能力 现代 化 的基 础性 制 度 。改革 开放 特别是 进入 2 1 世 纪 以来 ,我 国标 准 化事 业快 速发 展 ,标 准体 系初 步 形成 ,应 用 范 围不 断扩 大 ,水平 持 续 提升 ,国际影 响力 显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中国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标准竞争。
2010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确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该《决定》还提出,为培育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中国技术标准制定,共同形成国际标准。
2010—2017年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共发布标准3955项,实施标准3779项。
这一期间,中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每年发布和实施的标准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具体来看,2010年以来中国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多个细分领域成立了专门的标准工作组,建立和完善标准研发与制定的组织机构,涌现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地方经信委、华为公司、腾讯公司、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大批标准化研究与实践组织,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标准化研发体系;在各个细分领域中构建涵盖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平台标准、应用标准、服务标准等在内的标准体系框架,并且在安全、伦理、道德标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尽管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制定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标准发展及竞争战略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国际比较看,目前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实施了本国的标准发展及竞争战略,以推动本国标准竞争能力的提升。
如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标准化战略,至今已经历了若干阶段。
美国标准化战略制定的标志性事件有:2000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发布《美国国家标准战略》,这是美国标准发展与竞争战略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2005年发布《美国标准战略》,重点强调标准发展与竞争的国际性;2010年重新修订《美国标准战略》;2015年再次修订《美国标准战略》,强调标准面向未来的重要性,以此应对新工业革命的发生。
最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试题题库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试题及答案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B:标准化3、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
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国家公差标准4、()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C:现代标准化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7、标准是()。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8、标准化是()。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9、简化原理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10、统一化原理是()。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11、通用化原理是()。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2、系列化原理是()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3、组合化原理是()。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关于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关于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法规类别】银行类金融机构标准化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银发[2017]115号【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7.05【实施日期】2017.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银发[2017]115号)现将《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会同所在省(区、市)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将本通知联合转发至辖区内金融机构。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支持做好本地区金融标准化联络机制、宣贯实施等工作。
附件: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附件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二O一七年五月目录一、发展回顾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回顾。
(二)面临的形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一)建立新型金融业标准体系。
(二)强化金融业标准实施。
(三)建立金融业标准监督评估体系。
(四)持续推进金融国际标准化。
四、重点工程(一)金融风险防控标准化工程。
(二)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
(三)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工程。
(四)金融标准认证体系建设工程。
(五)金融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统筹协调。
(二)完善政策支持。
(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四)加强人才培养。
(五)发挥基层行业主管部门主观能动性。
六、组织实施金融业标准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技术支撑,是金融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
民政部、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
民政部、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8.24•【文号】民发〔2017〕145号•【施行日期】2017.08.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民政部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民发〔2017〕1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为全面贯彻落实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和第14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关于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的部署要求,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院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民政部、国家标准委共同组织制定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现予发布。
民政部国家标准委2017年8月24日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构建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是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
为解决标准缺失、滞后以及交叉重复等问题,推进全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加强统筹指导,民政部、国家标准委共同组织制定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养老服务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保障老年人权益为导向,立足养老服务行业需求,准确把握标准要素内在联系,遵循标准化工作规律,构建养老服务标准的总体框架,为标准化工作提供重要指引,推进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二)基本原则。
全面系统、协调统一。
科学梳理养老服务各领域、各要素,构建内容全面、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的标准体系。
开放兼容、动态优化。
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7年4月前言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要求,支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制定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是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是按照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围绕标准化工作的全要素、全过程及其内在联系构建而成的科学有机整体。
标准化体系是统筹协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内容包括政策制度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标准国际化体系、实施监督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5个方面。
加强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标准化工作协调衔接和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11)一、概述......................................................................................(一)内涵特征 (1)(二)总体定位 (2)(三)体系框架 (3)二、政策制度体系...................................................................... (66)(一)部门规章 (6)(二)规范性文件 (7)10三、技术标准体系.................................................................... (10)(一)综合交通运输标准 (16)(二)铁路标准 (17)(三)公路标准 (17)(四)水运标准 (18)(五)民航标准 (19)(六)邮政标准 (19)(七)其他标准 (19)27 (27)四、标准国际化体系................................................................(一)国际标准制修订 (27)(二)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27)(三)国内外标准翻译 (29)30 (30)五、实施监督体系....................................................................(一)工程和产品质量监督 (30)(二)计量 (31)(三)检验检测 (32)(四)认证 (33)35六、支撑保障体系.................................................................... (35)(一)组织保障 (35)(二)人才队伍 (36)(三)经费支持 (37)一、概述(一)内涵特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作者:来源:《中国标准导报》2016年第02期日前,为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我国标准化水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标准化领域第一个国家专项规划。
《规划》提出要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坚持“需求引领、系统布局,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协同推进、共同治理,包容开放、协调一致”的基本原则。
《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标准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标准服务发展更加高效,基本形成市场规范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保、创新驱动有标引领、转型升级有标支撑的新局面;“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大幅提升,我国迈入世界标准强国行列。
《规划》明确六项主要任务:一是优化标准体系,调整标准供给结构,加快建立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二是推动标准实施,提升标准化服务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强化标准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四是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降低企业标准化工作成本,提升竞争力;五是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我国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贡献力;六是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规划》确定了五个重点领域和十项重大工程。
重点领域:一是加强经济建设标准化,支撑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二是加强社会治理标准化,保障改善民生;三是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服务绿色发展;四是加强文化建设标准化,促进文化繁荣;五是加强政府管理标准化,促进简政放权,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能。
重大工程分别为农产品安全标准化工程、消费品安全标准化工程、节能减排标准化工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化工程、智能制造和装备升级标准化工程、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程、现代物流标准化工程、中国标准走出去工程和标准化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单选)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答案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B:标志性C:标准D:文化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A:机械化B:标准化C:自动化D:批量生产3.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
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A: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C:企业标准D:国家公差标准4. ()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A:现代B:现代生产C:现代标准化D:科学5. 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B:行业标准化组织C:国际标准化组织D:地方标准化组织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B:国际组织C:国际标准化协会D:国际标准组织7.标准是()。
A:国家规定B:必须达到的要求C:领导要求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8. 标准化是()。
A:制定和贯彻标准的活动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C:制度化D:规范化9.简化原理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B:合并同类项C:去繁用简D:简单明了10.统一化原理是()。
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解析——构建企业档案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
机电兵船档案2021.2JIDIANBINGCHUANDANGAN专题研讨本文参考李和平主编的《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实施指南》一书(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本文在引用其中的内容时仅标注双引号和该书的页码)。
一、企业档案标准化体系的构成要素问:应关注哪些国家层面的有关支持构建企业档案标准化体系的政策?答:笔者认为,目前企业档案标准化建设情况不理想,即使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对企业标准化建设乃至企业档案标准化建设的理解也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往往会发出“企业标准有用吗?”“企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相比,哪个权威性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因此,在讨论企业档案标准化体系相关问题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我国近年来有关企业标准化的政策,有助于对企业标准(包括企业档案标准)的地位、作用加深认识。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文)指出: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是重要的市场规则,必须增强统一性和权威性;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
国发〔2015〕13号文特别指出,目前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标准缺失老化滞后,难以满足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需求”的情况,需要尽快加以完善。
我们都知道,企业是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主体,企业标准(包括企业档案标准)的缺失、老化、滞后,必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管理能力。
国发〔2015〕13号文指出:“放开搞活企业标准。
企业根据需要自主制定、实施企业标准。
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
”请大家注意:企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应当“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说明就企业标准本身的特点而言,其相关指标或规定应当比国标、行标、地标等要严格;而且,如果企业标准的约束对象没有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话,企业标准就成为该范围内的唯一标准,其权威性不言而喻。
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89号文),其中指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1.30•【字号】鄂政办发〔2016〕99•【施行日期】2016.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11月30日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89号)精神,为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对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总量进位、质量升级”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全面提升“湖北标准”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充分把握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机遇,以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标准先进性、适用性、有效性为目标,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为基础,以支撑“一主两副多级”发展为切入点,完善标准体系和创新机制,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路。
坚持“放管服”相结合的改革路径,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重要作用,全面增强标准有效供给。
坚持融合创新。
大力开展“标准化+”行动,在产业结构调整、文化繁荣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不断改善中,更好地发挥标准化的融合创新作用。
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试题与答案
2017年公需课计划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B:标准化3、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
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国家公差标准4、()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C:现代标准化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7、标准是()。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8、标准化是()。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9、简化原理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10、统一化原理是()。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11、通用化原理是()。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2、系列化原理是()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3、组合化原理是()。
1.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程序和要求
三、标准立项评估(评审)要求
第十一条 每个项目情况包括: (一)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适用范围,拟要解决的主
要问题等; (二)该项目的先进性、创新性和产业化情况; (三)该项目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同步制定为国际标
准的可行性; (四)该项目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
Page 24
三、标准立项评估(评审)要求
二、立项范围
(一)深化标准化改革任务相关项目 基于2016年形成的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和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结论,
2017年应持续推进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1、强制性国家标准:重点支持《关于印发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的通知》
(国标委综合函〔2017〕4号)中需整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国务院 各有关部门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轻重缓急尽快提出相关项目的立项申 请。除此之外的其他急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在符合《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 方案》精神的前提下,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充分论证后提出。
情况; 7、涉及国内外专利及处置情况; 8、重点领域标准情况说明; 9、强制性标准的理由及主要强制内容。
Page 8
二、标准制定程序和要求
——标准编制说明要求: 其内容一般包括: 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 其所做的工作等; 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解决的主要问题。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主要 差异和水平对比; 3、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4、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 5、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况;
Page 7
二、标准制定程序和要求
标准体系研究
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体系研究(医疗卫生工程部分)2019-6-22目录01强制性标准体系编制背景02城乡建设领域强制性标准体系概况03医疗卫生系统工程的类型04医疗卫生系统工程强制性标准体系的编制方案05关于下一步的工作建议政策背景改革的几项要点Array改革的核心点改革的重点改革的关键点工程建设标准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之主要内容《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之任务要求•加快制定全文强制性标准,全文强制取代分散的强制性条文•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以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满足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性底线要求。
分为:项目建设类和通用技术类•全国统一框架,由不同领域框架构成。
•覆盖各类工程项目和建设环节。
•推荐性国家标准:重点制定基础性、通用性和重大影响的专用标准,突出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
推荐性行业标准:重点制定本行业的基础性、通用性和重要的专用标准,推动产业政策、战略规划贯彻实施。
推荐性地方标准:重点制定具有地域特点的标准,突出资源禀赋和民俗习惯,促进特色经济发展、生态资源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
•清理现行标准,缩减推荐性标准数量和规模,逐步向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公益类标准过渡。
•改变标准由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利用市场增加标准供给•具有社团法人资格及能力的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制定,供市场自愿 选用,与政府标准配套衔接、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弱化技术经济成本意识,标准水平起点适当提高。
•依规编制、阳光编制•开展研究,找出差距。
调整表达,满足交流。
•加快译制,服务重点。
主动参与,扩大影响。
《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之任务要求。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面向社会征求《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2016-2020)》意见的通知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面向社会征求《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2016-2020)》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吉林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吉林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吉林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2.29•【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面向社会征求《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2016-2020)》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6〕89号),按照省政府意见,省质监局代省政府起草了《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现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
我局将在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报请省政府审定。
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并请将相关意见和建议,连同姓名及联系方式,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我局征求意见信箱*****************。
征求意见从2016年3月1日开始,到2016年3月8日结束。
附件: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年2月29日附件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标准是一个国家、地区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质量的准绳,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现代国家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为明确我省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实现“吉林标准—吉林品牌—吉林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推进吉林“五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贵州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贵州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标准化事业发展较快,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水平持续提升,影响力显著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普遍提高。
但是,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标准化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贵州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2016-2020年)》精神,推动实施我省标准化战略,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标准化水平,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工作总纲,深入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要求,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提升标准水平,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我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布局。
围绕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合理规划标准化体系布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领域,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繁荣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经贸合作的需要。
——坚持改革创新。
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标准化改革要求,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
强化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提升标准技术水平。
以管理创新为抓手,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服务力度,提高标准化效益。
土地整治技术标准体系
对标准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等环节的监督。鼓励有条件的学会、协 会、商会、联合会等开展团体标准试点。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实施农产品安全、消费品安全、节能减排、基
2010年,开展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提出了28项标准。
● ● ●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二、背景和目的
序号
工作阶段
标准名称
1
农用地定级规程
2
调查评价
农用地估价规程
①
3
农用地分等规程
2
4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0
5
土地开发规划编制规程
0
6
农用地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3 年
7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标准层级
报 批
1
2012032
矿山土地复垦项目估算标准
2014年10报批
行业标准
或
2
2011028
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规程
2014年11月通过评审
行业标准
评
审
3
2013001
土地整治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2014年11月通过评审
行业标准
通
4
2014002
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
2016年3月报批
国家标准
过
的
5
● ● ●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一、标准化知识
5.有关法律和政策对标准化的要求
《标准化法》规定: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 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在公布国家标准后,该项 行业标准即行废止。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 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 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8.16•【字号】晋政办发〔2016〕122号•【施行日期】2016.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12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8月16日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89号)和《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晋政发〔2016〕12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5〕46号)要求,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标准化水平,编制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决策部署,加快标准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创新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和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推动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科学布局。
围绕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坚持统筹兼顾,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点面结合,合理规划布局,实现全面发展。
2.需求引领、重点突破。
节能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附件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发〔2015〕2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1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89号)相关要求,加快完善节能标准体系,提高节能标准实施效果,制定本方案。
一、现状和问题节能标准是国家节能制度的基础,是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是化解产能过剩、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支撑。
“十二五”以来,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启动了两期“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共批准发布了206项能效、能耗限额和节能基础国家标准。
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能效强制性标准73项、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104项、节能推荐性国家标准150余项,对化解产能过剩、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节能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与当前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相比,节能标准体系还不健全,实施基础仍显薄弱,管理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重要的节能标准缺失,部分标准1技术水平落后、更新不及时,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用能产品能效、高耗能行业能耗限额、建筑物能效等标准亟需更新。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创新节能标准化管理机制,强化节能标准实施与监督,有效支撑国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基础。
(二)基本原则。
科学系统、功能明确。
节能标准体系应兼顾节能重点工作要求以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做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明确,不同属性、功能的标准之间体现衔接配套的关系,科学组织并合理划分。
中国及部分省市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汇总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
中国及部分省市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汇总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
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尚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不同国家对服务机器人的认识不同。
可以分为专业领域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
国家层面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显示,近些年,为了促进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中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比如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实施康复辅助器具、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2015-2022年国家层面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地方层面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发展数字家庭,推广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家居产品,丰富数字生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水平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普遍提高。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标准化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精神,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我国标准化水平,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需求引领,系统布局。
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合理规划标准化体系布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领域,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繁荣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需要。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
全面落实标准化改革要求,完善标准化法制、体制和机制。
强化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提升标准技术水平。
以管理创新为抓手,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服务力度,提高标准化效益。
协同推进,共同治理。
坚持“放、管、治”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标准化共治新格局。
包容开放,协调一致。
坚持各类各层级标准协调发展,提高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衔接配套,发挥标准对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和必要补充作用。
坚持与国际接轨,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体系。
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标准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
标准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标准服务发展更加高效,基本形成市场规范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保、创新驱动有标引领、转型升级有标支撑的新局面。
“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大幅提升,我国迈入世界标准强国行列。
——标准体系更加健全。
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强制性标准守底线、推荐性标准保基本、企业标准强质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在技术发展快、市场创新活跃的领域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体标准。
标准平均制定周期缩短至24个月以内,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率持续提高。
在农产品消费品安全、节能减排、智能制造和装备升级、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制修订标准9000项,基本满足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文化发展以及政府管理的需求。
——标准化效益充分显现。
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区域稳步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0%。
主要高耗能行业和终端用能产品实现节能标准全覆盖,主要工业产品的标准达到国际标准水平。
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新增500个以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
新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质量及效益评估的比例达到50%以上。
——标准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数量持续增长,参与和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数量达到年度国际标准制修订总数的50%,着力培养国际标准化专业人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标准互认工作扎实推进,主要消费品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
——标准化基础不断夯实。
标准化技术组织布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
按照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要求,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
依托现有检验检测机构,设立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50个以上,发展壮大一批专业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标准化科研机构。
标准化专业人才基本满足发展需要。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建成全国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标准化信息互联互通。
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任务(一)优化标准体系。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
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
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范围严格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的范围之内。
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逐步缩减现有推荐性标准的数量和规模,合理界定各层级、各领域推荐性标准的制定范围。
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
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
完善标准制定程序。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提高标准制定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证标准技术指标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优化标准审批流程,落实标准复审要求,缩短标准制定周期,加快标准更新速度。
完善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和标准样品等管理制度。
加强标准验证能力建设,培育一批标准验证检验检测机构,提高标准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落实创新驱动战略。
加强标准与科技互动,将重要标准的研制列入国家科技计划支持范围,将标准作为相关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依据,应用科技报告制度促进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
加强专利与标准相结合,促进标准合理采用新技术。
提高军民标准通用化水平,积极推动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采用民用标准,并将先进适用的军用标准转化为民用标准,制定军民通用标准。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纳入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
(二)推动标准实施。
完善标准实施推进机制。
发布重要标准,要同步出台标准实施方案和释义,组织好标准宣传推广工作。
规范标准解释权限管理,健全标准解释机制。
推进并规范标准化试点示范,提高试点示范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建立完善标准化统计制度,将能反映产业发展水平的企业标准化统计指标列入法定的企业年度统计报表。
强化政府在标准实施中的作用。
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要积极引用标准,应用标准开展宏观调控、产业推进、行业管理、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
运用行业准入、生产许可、合格评定/认证认可、行政执法、监督抽查等手段,促进标准实施,并通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的采信和应用,定性或定量评价标准实施效果。
运用标准化手段规范自身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实施中的作用。
企业要建立促进技术进步和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标准化工作机制。
根据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目标的需要,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并适应用户、市场需求,保持企业所用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企业应严格执行标准,把标准作为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和控制质量的依据和手段,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生产经营效益,创建知名品牌。
充分发挥其他各类市场主体在标准实施中的作用。
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及相关标准化专业组织要积极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推动标准实施。
(三)强化标准监督。
建立标准分类监督机制。
健全以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为主要形式的强制性标准监督机制,强化依据标准监管,保证强制性标准得到严格执行。
建立完善标准符合性检测、监督抽查、认证等推荐性标准监督机制,强化推荐性标准制定主体的实施责任。
建立以团体自律和政府必要规范为主要形式的团体标准监督机制,发挥市场对团体标准的优胜劣汰作用。
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的监督机制,保障公开内容真实有效,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建立标准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制度。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重要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开展重要行业、地方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和评估。
完善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强化对反馈信息的分类处理。
加强标准实施的社会监督。
进一步畅通标准化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
加强标准化社会教育,强化标准意识,调动社会公众积极性,共同监督标准实施。
(四)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
建立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
拓展标准研发服务,开展标准技术内容和编制方法咨询,为企业制定标准提供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研究、关键技术指标试验验证等专业化服务,提高其标准的质量和水平。
提供标准实施咨询服务,为企业实施标准提供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指导企业正确、有效执行标准。
完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相关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对接机制,畅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渠道,帮助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帮助出口型企业了解贸易对象国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产品和服务出口。
加强中小微企业标准化能力建设服务,协助企业建立标准化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制定标准化发展策略、建设企业标准体系、培养标准化人才,更好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机构。
支持各级各类标准化科研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归口单位、标准出版发行机构等加强标准化服务能力建设。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标准化服务机构发展。
引导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参与标准化服务。
(五)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
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充分发挥我国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常任理事国、技术管理机构常任成员等作用,全面谋划和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规则的制定修改,提升我国对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鼓励、支持我国专家和机构担任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职务和承担秘书处工作。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相关方协同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工作机制,培育、发展和推动我国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服务我国企业和产业走出去。
吸纳各方力量,加强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工作。
加大国际标准跟踪、评估力度,加快转化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
加强口岸贸易便利化标准研制。
服务高标准自贸区建设,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深化标准化国际合作。
积极发挥标准化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服务支撑作用,促进沿线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等方面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