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雷雨》,使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和表演方式。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 学习《雷雨》中的经典台词和情节。
教学准备- 《雷雨》的文本材料。
- PPT或黑板。
- 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雷雨》的主题和背景。
- 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学习戏剧基本概念(10分钟)- 通过简单的例子解释戏剧的定义和特点。
- 解释舞台、角色、情节等概念。
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
- 分发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让学生进入角色。
- 按照剧本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分析经典台词(15分钟)- 选取《雷雨》中的经典台词,与学生一起分析台词的意义和背景。
- 引导学生思考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情景表演(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节进行表演。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创作。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
总结(5分钟)- 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中的体验和感受。
课后作业-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写一篇关于该角色的小短文。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 检查学生对戏剧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 阅读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角色的理解。
参考资料- 《雷雨》剧本- 《雷雨》电影或舞台剧视频- 《雷雨》相关的绘本或读物。
16雷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6 雷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本二下第16课《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看图找段落"的方式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学习雷雨前的片段,借助“完善板贴"这一学习活动,通过微视频、直观感受、表演等方式理解“垂下来、压下来、乱摆”这两个词语,并能借助这些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段落。
3.会写“雷、压、黑、垂"四个生字。
并能借助魔法棒和魔法圈写好“垂和黑”两个生字的横画间距和横画长度。
【教学重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活动一:猜雨揭题猜“雨"字,积累和雨有关的词语①第一次见面,林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猜猜它是什么字?②你能给“雨”找找朋友吗?③老师也带来了很多雨的朋友呢:毛毛细雨和风细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能给他们分分类吗?揭题雨的朋友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看老师板书课题:雷活动二:看图梳理自由读课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仔细观察这一场雷雨。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图找段落林老师给这篇课文画了三幅画,现在请你先好好地观察第一幅画,对照课文,来读读对应的段落。
指名读,追问,你读这段的理由是?为什么读这段呢?你们赞成吗?图片:小结:这篇课文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写就显得特别有条理。
活动三:借板贴,学习1—3自然段圈画雷雨前的事物·让我们走进描写雷雨前的第1——3自然段,同桌合作:①默读圈画:默读1——3自然段,圈出雷雨前的事物②讨论校对:同桌校对·幻灯展示学生的圈画结果,并修正·全班修改2.利用板贴,理解词语,指导朗读对照课文,仔细观察,给老师提提意见,这幅画哪里需要改进?(相机教学)①教学“满天"·哪个词告诉你要贴很多很多乌云呢?·指名读句子,评价读好“满天、黑沉沉”等词语。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三篇】
【导语】《雷⾬》⽤精练的⽂字,为我们描绘了雷⾬前、雷⾬中、雷⾬后的⾃然景象。
雷⾬为我们的⽣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材解析: 本⽂以简炼的语⾔,形象地描绘了⼀幅夏⽇雷⾬图。
全⽂按雷⾬前、雷⾬中、雷⾬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教学⽬标: 1、会认4个⽣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激发学⽣观察⽣活中⾃然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感受雷⾬前、雷⾬中、雷⾬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猜谜语,揭⽰课题,导⼊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师准备了⼀个谜语让⼤家猜,希望⼤家好好动脑筋。
课件出⽰谜语。
导⼊新课。
(板书:18雷⾬) 2、你知道雷⾬有哪些特点吗?(⽣回答雷⾬下的很⼤,⼜打雷⼜下⾬,⽽且发⽣在夏季。
) (⼆)引发兴趣,深⼊了解 1、想进⼀步了解雷⾬的特点吗?结合⽣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
有的说:这场⾬下得可⼤呢!有的说:雷⾬过后的景⾊实在迷⼈。
) 2、有⼀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景象写成了⼀篇⽂章。
同学们想不想看,下⾯请同学们听课⽂范读。
教师出⽰听读要求。
(三)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 课⽂听完了,谁来回答⽼师的问题。
(课⽂共8个⾃然段,1-3段写雷⾬前,4-6写雷⾬中,7-8写雷⾬后)板书 1、读准字⾳ 刚才同学们读得⾮常认真,连⽣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了,跟他打招呼吧!(出⽰幻灯⽚;⾃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指名读──男⼥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家,去掉拼⾳你还会读吗?}──排⽕车(听⼩⽕车来了,那⼀排能把的⽕车开的⼜快⼜响)出⽰幻灯⽚) 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 2、记字形 ⽣字宝宝读准了,样⼦记住了吗?(出⽰幻灯⽚)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间⼯⼚把泥⼟给压碎了。
小学语文《雷雨》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9篇
小学语文《雷雨》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9篇小学语文《雷雨》教案1一、设计思想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
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教材分析《雷雨》是二年级下册的第16课。
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
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过程与方法: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
六、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千条线,万条线。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6 雷雨 优质教案_4205
16 雷雨【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景物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景色的变化。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好关键词。
审美创造:体会雨过天晴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感受。
【课前解析】《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关注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
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理解内容,重点关注“压”“垂”两个词语,通过做动作、看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体会它们运用的好处。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好关键词。
第四至六自然段再现了雷雨中的景象。
先让学生找出景物,再引导体会雨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越来越……”说说雷雨中景象的变化。
结合图片,入情入境地读。
第七至八自然段写雷雨过后的清新世界。
让学生找出景物,重点体会雨过天晴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感受,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体会“挂”“坐”两个词语的妙用。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9个字,可以按结构分为4类: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可让学生分类观察,发现特点,整体识记。
其中“黑”笔画较多,要重点指导笔顺,“垂”笔顺易错,要多强调练习,“迎”要重点指导“卬”的左部分,不能多加一点或一撇。
关注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清新。
借助图片读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随文识记巩固“雷声、清新。
”【教学目标】1.认识“压、蝉”等6 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 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点】认识“压、蝉”等6 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 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 个词语。
小学《雷雨》公开课教案
小学《雷雨》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雷雨》这部经典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1.2 教学内容介绍《雷雨》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1.4 教学步骤展示《雷雨》的封面和作者照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简要介绍《雷雨》的背景和文学价值;提问学生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的期待;布置预读任务,要求学生回家阅读《雷雨》第一章。
第二章:人物介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关注。
2.2 教学内容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2.3 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利用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增强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2.4 教学步骤回顾上一节课的预读任务,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人物的情感和冲突;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阅读《雷雨》后续章节,并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第三章:情节分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雷雨》中的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雷雨》中的重要情节和冲突;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
3.3 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情节和主题;利用案例分析和思维导图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3.4 教学步骤回顾上一节课的人物分析,引出情节分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冲突;分析情节发展与主题思想之间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思维导图的绘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阅读《雷雨》后续章节,并关注情节与主题的关联。
第四章:文学技巧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雷雨》的文学技巧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雷雨》语文公开课教案
《雷雨》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背景和作者鲁讯的创作意图。
2. 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关系。
3. 领悟剧本中揭示的社会矛盾和人性冲突。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剧作背景及作者介绍2. 主要人物及其关系分析3. 剧本情节梳理4. 社会矛盾和人性的揭示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剧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 剧本的情节发展和冲突揭示。
3. 鲁讯的文学风格和剧本的艺术特色。
2.2 教学难点1. 对剧中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和把握。
2. 对社会矛盾和人性的深入剖析。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剧作背景、作者介绍、人物关系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
3. 表演法:学生分组表演剧本片断,深入理解人物和情节。
3.2 教学手段1. 投影仪:展示剧本原文、图片等。
2. 视频:播放相关影视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相关影视作品片段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剧本背景、作者意图等。
3. 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
4. 表演:学生分组表演剧本片断。
4.2 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入(5分钟)播放《雷雨》影视作品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剧本主题。
2. 第二步: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剧本背景、作者介绍、人物关系等,为学生深入理解剧本打下基础。
3. 第三步: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情节发展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第四步:表演(20分钟)学生分组表演剧本片断,其他学生担任评委,对表演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和情节。
对剧本的主题和社会意义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领悟剧本的内涵。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5.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讨论和表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剧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大单元】16《雷雨》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大单元】16《雷雨》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定位课标分析【核心素养内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作的综合体现。
第一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 学习独立识字。
【阅读与鉴赏】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表达与交流】1.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2. 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梳理与探究】1.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2. 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
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单元教学目标:【识字与写字】1.认识4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4个词语。
2.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成所名称识字。
3.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些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
4.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测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阅读与鉴赏】能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能拓展积累自愈,抄写句子。
能背诵《古诗二首》《雷雨》《悯农(其一)》。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词语,认识4个字,并注意积累课文中你喜欢的好词、赏析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理解课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教学重点:1、习生字、新词。
2、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2、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情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做《雷雨》。
(板书课题)二、看图,了解课文内容1、出示两幅图,指导学生一幅一幅地观察。
这两幅图中都画了哪些景物?2、比较两幅图: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一幅图中有的?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二幅图中有的?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特点?概括地说出来。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一)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它;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3、不要忘了读完一节在前面标上节号。
(二)学习生字:压、乱、垂、虹过渡:老师将蜗牛上的生字宝宝放到卡片上,你还认识他们吗?1、加拼音指名读生字2、不加拼音读(边读边贴)指导“虹”:怎么记住虹字板书“红”对比3、快速读4、看表演猜字“乱”“垂”“压”乱:反义词“齐”垂:垂头、垂手、写字:(1)观察横多,注意长短、压:压字要注意什么?与“庄”作比。
找朋友:压下来四、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一)天“闷”过渡: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的部编本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的部编本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自然现象的美丽和神奇,增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雷雨》是一篇描述自然现象的短文,通过形象的描绘,让学生了解雷雨的形成过程。
本文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自然现象描述。
同时,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可以通过引导,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 生字词的研究和理解。
2. 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准备课文《雷雨》的PPT或黑板报。
2. 准备生字词卡片。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引入新课《雷雨》,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自主研究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概括课文的大意。
合作研究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课堂讲解1. 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解释词义和读音。
2. 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雷雨的形成过程。
练巩固1. 学生进行朗读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进行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研究成果。
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2. 强调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敬畏之情。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雷雨》的内容。
2. 学生回家后,完成生字词练。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全面的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并理解《雷雨》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 能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子描述雷雨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雷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预导入:让学生观察课文标题、插图等元素,让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3. 阅读课文:学生个别阅读课文,然后集体朗读。
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讨论。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并设计展示形式,如绘画、表演等。
5. 整合讨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解读,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6. 语言运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子描述雷雨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
可以进行小组活动,比较不同描述的优劣。
7.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8. 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激励,并总结课堂要点和研究收获。
教学资源- 课本《雷雨》- 图片或视频素材- 小组展示的材料和道具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价小组展示的解读和表达形式的质量- 批改课后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与雷雨相关的文学作品,扩大对雷雨主题的理解和欣赏。
- 鼓励学生模仿雷雨的写作风格,创作自己的雷雨故事或描述。
- 安排学生观看雷雨相关的电影或舞台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多元理解能力。
> 注意:以上教学设计为简化版本,具体教学过程和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雷雨-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雷雨-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喜爱阅读,懂得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妙之处。
2.认识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理解近代文学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特点和变化。
3.了解小说元素、结构、人物和情节的关系,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结构、文学手法等内容,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认识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4.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水平。
二、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2.理解小说情节结构,掌握小说人物的生活故事。
三、教学难点1.理解电报与小说情节之间的关系。
2.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内容和学习步骤1、导入与预习通过询问学生上周的学习情况引入本课内容,并预告本节课的主题和核心。
2、核心教学环节2.1、小说的主要人物询问学生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并对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2.2、小说的情节结构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特别是人物的命运转折、情节的铺陈和发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情节结构。
2.3、分析电报与小说情节之间的关系通过讲解电报在小说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电报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
2.4、小说的文学特点和意义讲解小说的文学特点和隐含的思想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小说的作用和价值。
3、课堂小结和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操。
五、教学评价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口头和书面作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评价侧重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和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含义。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理解并能正确朗读雷雨课文内容;- 学会使用适当的语音语调表达课文;- 掌握本课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通过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 采用故事化的方式呈现课文内容;- 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设计相关的练习和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引导学生了解雷雨对人类生活和农作物的影响;- 培养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事物并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能正确朗读雷雨课文内容;- 学会使用适当的语音语调表达课文;- 掌握本课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想象力;- 引导学生思考雷雨对人类生活和农作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 利用多媒体播放天气预报的视频,让学生熟悉雷雨天气的特征。
- 引导学生谈论有关雷雨的经历或感受。
- 引发学生对本课文的好奇心。
2. 学习课文(约15分钟)- 利用多媒体播放雷雨的动画短片,呈现故事情节。
- 师生共读课文,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 分角色模仿朗读课文内容,注意语音语调。
3. 深入学习(约20分钟)- 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师生共同讨论问题:- 为什么雷雨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有影响?- 我们平时如何避免雷雨天气的危险?-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补充和讨论。
- 教师给予相应的引导和总结,点出关键问题。
4. 拓展练习(约15分钟)- 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听录音回答问题。
-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课文中的情境对话。
- 设计游戏,例如“快速识字”,让学生通过识别词卡中的生词来竞速。
5. 小结与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第1篇】雷雨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生字“户、扑”,借图像认识“蝉”字,借字义理解识记“压、垂”字。
指导正确书写“垂”字。
2、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3、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4、能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哪些景色发生了变化,并借助关键词说出景色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哪些景色发生了变化,并借助关键词说出景色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积累词语今天早上一出门,我就发现地面湿漉漉的,原来昨晚一场小雨悄悄地降临了。
恰巧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描写雨的词语。
课件出示:“蒙蒙细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大雨倾盆,雷电交加,电闪雷鸣。
”你认为哪些词语适合描述这场小雨呢?词语也是有情感的,描写小雨的词我朗读时声音要——轻些,语气要——柔些,读一读。
剩下的词语你认为是描写的哪一种雨(雷雨、暴雨),也请你读出雷雨、暴雨的气势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雷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清课文顺序雷雨又叫雷阵雨,它来得急,去得快。
1.这篇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的呢?请你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排火车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下雨时的景色。
3.互相正音。
课件出示句子“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指生读“户”,带调读。
出示词语“窗户”,注意户在这里读轻声,齐读。
注意生字在词语中读音的变化再读这句话。
4.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下雨时的景色呢?课文的4-6自然段描写了雷雨正在下,我们用三个字来概括,板书:雷雨中那课文的1-3自然段描写了雷雨来临之前的景色,我们同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板书:雷雨前。
7、8自然段用哪三个字来概括呢?板书:“雷雨后”提醒学生说完整的话。
三.学习“雷雨前”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它会有很多变化。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第1篇】《雷雨》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用“越越”说句子。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中的描写。
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雨吗?瓢泼的大雨、绵绵的细雨……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次雷雨天气,你看……(板书雷雨)2.同学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2、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请同学读全文。
2、感受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分别是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学生默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四、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自由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
找找里面写了哪些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2.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3、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抓住“黑沉沉”、“压”体会。
(乌云黑沉沉,还有什么也黑沉沉?“谁能做个压的动作。
”)师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谁能再读读?---齐读(2)学生齐读后,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3)雷雨前天气非常闷热,一丝风也没有,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朗读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雷雨》语文公开课教案
《雷雨》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雷雨》,使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以及戏剧的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揭示的伦理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社会关系中的责任与担当。
二、教学重点1. 掌握《雷雨》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和戏剧结构。
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深入剖析人物心理,理解人物行为的动机。
2. 探讨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启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人物形象和情节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雷雨》的背景、作者和戏剧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和戏剧结构。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各个人物形象,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
5. 情感体验: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情境表演,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冲突。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启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课时:人物关系与情节梳理分析主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梳理课文情节,了解戏剧冲突2. 第七课时:周朴园形象分析探讨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分析周朴园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3. 第八课时:鲁侍萍与四凤形象分析对比分析鲁侍萍与四凤的性格特征探讨她们在剧情中的命运走向4. 第九课时:周萍与周冲形象分析分析周萍与周冲的性格差异探讨他们在家庭冲突中的立场与选择5. 第十课时:作品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揭示的伦理道德问题讨论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启示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人物形象和情节进行深入剖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公开课教学设计
《雷雨》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压、乱、垂、虹”等4个生字,会写“垂”这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难点体会“垂”这个词的妙处以及“垂”这个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课件田字格。
课前谈话出示“雨”字,问学生:看到这个“雨”字,你会想到什么雨?生:暴风雨、小雨、中雨、大雨、雨加雪、春雨、阵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老师直接板书课题:雷雨指名读、齐读。
2.说说雷雨。
(雷雨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生答。
)过渡:那雷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雷雨一步一步写下来的。
2.学习字词。
(1)考考你:这几个句子,你会读吗?自由读、齐读。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这几个词语,你会读吗?齐读。
垂下来乱摆压下来彩虹(生字带拼音)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课文中有几个生字宝宝,我们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压乱垂虹(3)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组词读。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结合插图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找出来。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雷雨中?哪几段写的是雷雨后?(板书)(2)开头几段写的是雷雨前。
过渡:课文是怎么介绍雷雨前的景象的呢?请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并用笔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四、学习“雷雨前”。
1.学生默读第1—3自然段,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优秀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引导法讲解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谜面: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2、学生猜后,板书课题:雷雨。
二、自.由朗读,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作者描写的顺序是什么?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2、接着,我们再请大家想想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后的景色?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课文学习(一)学习“雷雨前”1、想一想:雷雨前主要抓住了哪几样景物进行描写?乌云(压)树叶(不动)蝉(不叫)树枝(乱摆)蜘蛛(逃走)闪电(亮)雷声(响)2、课件展示雷雨前的景物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知识积累为什么会打雷?雷雨天气,厚厚的云层在空中翻滚,由于气流的摩擦分别带上正、负不同的电荷,这些电荷聚集在云层的两端,并且随云层的增厚,电荷不断增加。
当电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穿过云层放电,正负电荷中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空气迅速膨胀发出巨大的响声,这就是雷。
4、“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这句话写出了大雨来临前紧张、压抑、沉闷的气氛。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从这句话又知道了什么?(说明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赶快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课件出示:闪电和打雷谁在前?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出的,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二)学习“雷雨中”1、快速朗读,边读边思考:雨下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雷雨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
雷雨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雷雨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雷雨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理念】:紧扣单元教学的主题――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开展教学;本单元围绕着导语的“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这句话来体会感受。
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课堂教学,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和价值观的引导。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随文认识巩固需要认识的四个生字:压、乱、垂、虹3、给课文分自然段,明确1-3自然段是描写雷雨前景象;4-6自然段是描写雨中景象;7-8是自然段描写雨后景象。
4、质疑。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雨,问:“你们知道多少种雨?”(微雨、烟雨、细雨、阵雨、春雨、雷雨、秋雨)2、对,有一种雨,是大自然中的杀菌清新剂,也就是刚才小朋友们提到的――板书“雷”。
3、齐读课题。
二、质疑,初读课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一些引起人家思考兴趣的问题吗?2、很好,带着问题去读书,是一种懂得学习的表现。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能不能帮助我们回答刚才的问题。
打开课本80页。
3、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4、检查生字读音,先同桌互相检查再全班交流。
三、默读课文,划分段落。
1、自由默读课文,想想:哪些自然段是描写雷雨前的现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雷雨中的现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雷雨后的现象的?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3、指名分段读。
四、学习生字。
1、生字卡片:压、乱、垂、虹2、你知道这个字藏在课文哪个词语里?哪里句子里?3、进行认读: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第二课时(推荐课)【教学目标】:1、随文学习巩固会写的字:彩虹、蜘蛛、垂2、默读课文,读懂“雷雨”这本“书”,并能通过朗读,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感受。
《雷雨》公开课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4篇
《雷雨》公开课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4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为您带来了4篇《《雷雨》公开课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雷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及训练重点】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作者作品简介2、分角色朗读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一、导入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二、速读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填图练习三、讨论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四、课堂活动:辩论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总结要点:1、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2、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3、周朴园的人物性格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阅读赏析“斗争”一场2、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3、课堂练习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讨论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四、归纳主题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五、课堂练习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让学生自己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讨论。
教师可点拔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中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
)《雷雨》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
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一、教材解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希望大家好好动脑筋。
课件出示谜语。
导入新课。
(板书:18雷雨)
2、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生回答雷雨下的很大,又打雷又下雨,而且发生在夏季。
)
(二)引发兴趣,深入了解
1、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
有的说:这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
)
2、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
同学们
想不想看,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范读。
教师出示听读要求。
(三)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
课文听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板书
1、读准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自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指名读──男女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大家,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排火车(听小火车来了,那一排能把的火车开的又快又响)出示幻灯片)
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子里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
2、记字形
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
垂:减一减,睡
觉的睡减去目。
乱:舌头在嘴巴里乱摇。
虹:换一换,红换走部首加虫……学生各抒已见)
(四)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咱的老朋友喜洋洋给大家带来温馨小提示
1、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数一数文章共几个自然段,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景色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的?(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
3、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五)、感悟课文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1、学习雷雨前部分(1――3自然段)
(1)出示雷雨前录像: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回答乌云、大风、闪电)
(2)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乌云?)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
(有的说:无数的乌云,有的说:很厚的乌云,有的说:黑沉沉的乌云,还有的说:云很低……)咱来看看课文中怎么说?(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
同学们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压过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哦,很使劲的往下按,是吧)如果换成了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又会觉得怎么样呢?(很闷很热)同学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闷热的特点呢?(个人读---评议—齐读)
(3)你还能从哪里找到很闷很热的感觉呢?(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对比句子:a、叶子不动,蝉不叫。
b、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比一比,给你们的感觉一样吗?通过对比,我想大家一定知道哪个句子程度更深些?(第二个句子程度更深,更能感受到闷热)怎样才能更好地读出闷热的感觉?谁来读?(指名读)
为什么天气那么闷热呢?(因为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一点儿风也没有。
)(4)咦,同学们
听听,什么来了?(出示大风录音)它是怎样来的?忽然一阵大风,树枝会怎样呢?(出示句子指出乱摆)什么是乱摆?谁来做做树枝乱摆的样子?那平时春风吹过时,树枝是怎么样的呢?(跳舞)可是现在树枝不再跳舞,而是乱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是一场狂风啊!)(小组内个人读----评议----小组齐读)读出他的凶猛
练习说话:忽然一阵大风,吹得__________。
(5)大风惊动了一个小精灵,他是谁?(蜘蛛)这一阵大风刮得蜘蛛怎么样了呢?点出句子。
你为什么要逃呢?师说:你为什么不呆在树上了?(风实在太大了)观察图片,蜘蛛是怎样逃走的?(垂下来)你们知道怎样是垂吗?(做小实验,亲身体验“垂”。
)请同学们分小组,用一根绳子绑住一件小物品,做快速下垂的工作,模仿蜘蛛在生死关头时垂下就逃走的匆忙情景。
小蜘蛛雷雨快要来了,你的心情怎样?(害怕)谁来读一读(蜘蛛的害怕)
(6)雷雨就要来了,看,闪电一次比一次亮,听,雷声一声比一声响,(播放录像雷雨前)课文用了两个词语形容雷电,哪两个?
积累词语: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来越__
小结:同学们,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
又狂风大作,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大雨顷刻将至,让我们一起再来边读边想象吧!(再次读)
2、学习雷雨中(4--6)
(1)雷雨终于来了,播放雷雨由小到大的动画
这场雨下得怎样?(板书:大、急)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说)(“哗,哗,哗,”“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
如何读好“哗,哗,哗,”呢?(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该读得快一点,表现雨下得很急;有的认为应该读得慢一点,把“哗”字拖长一点来读,表示雨声很大;还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当由慢到快,以体现雨下得越来越大……)
(2)夏天的雨来得猛来的急,同样也退得快,不一会雨声小了,雷声也小了。
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形容雨的变化,哪一个?(渐渐地)
该如何读好两个“渐渐”呢?现在老师有两种读法,看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一种声音从大到小,另一种声音从小到大。
)为什
么?因为现在雷声雨声都是从原来的大声到现在的声音小了,所以两个“渐渐”也应该从大到小声来读。
小结:夏天的雨像个爱变脸的娃娃,他变化多端,时而大哭,时而欢笑。
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雨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3、学习雷雨后部分(7―8自然段)
(1)历经暴雨的洗礼,大地又展现出了怎样的景象呢?同学们去读读课文的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儿让你觉得最美?
(2)学生交流:(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你的挂字读得真好,同学们觉得彩虹像什么呢?读好了挂字,让我看到了那条彩虹就像五颜六色的丝带。
哦,小青蛙,在叫什么呢?蜘蛛坐在网上干啥呢?)
(3)雷雨过后,空气变得特别的——我们的心情也是特别的——(欣赏图片)瞧,花儿草儿喝足了水,也开心的笑了,叶子上仿佛有晶莹的水珠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这雨后的美景谁还想来读?(个别读、男女生读)嗯,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就置身在这个雨后的美丽景色中一样。
4、总结:
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单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
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因为他能仔细地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了下来。
)(板书:仔细观察)
(六)、拓展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七)板书
前天空黑沉沉蜘蛛逃走
蝉一声也不叫
雷雨
中越……越……
后太阳出来挂彩虹蜘蛛又坐在网上蝉又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