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作用.

合集下载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首先,中医药在传染病的预防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中医药强调“未病先防”,强调提高人体的整体抵抗力,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多种机制来抵御病菌的入侵,如正气的抗病能力、卫气的保护作用等。

中医药通过针灸、按摩、草药等手段,调理人体的正气和卫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此外,中医药对于传染病的风险评估和预警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通过观察人体体征、舌诊、脉诊等方式,发现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其次,中医药在传染病治疗中也有重要作用。

中医药在传染病的治疗中,注重整体调理,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传染病的发生是因为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侵入,从而导致症状出现。

中医药治疗传染病注重针对病情的差异,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辩证施治。

通过草药、针灸、艾灸等方式,加强正气抵抗邪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草药的抑菌、解毒、肺宣、化湿等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原体,减少病原体的数量和活性,提高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例如,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有了显著的疗效,部分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等药效。

再次,中医药在传染病的康复阶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很多传染病在治疗后,患者仍然需要进行康复,而中医药在这个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加速康复的过程。

中医认为,传染病后会产生一种叫做“病后虚弱”的状态,患者容易感到疲乏乏力,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脾胃、补气益血、健脾养胃等方式,提高患者的体质,加速康复的过程。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药在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阶段,都能够通过调整人体的正气,增强免疫力,减少病原体的数量和活性,加速康复过程。

中医药的治疗理念与传染病的综合治疗要求相符合,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摘要中医学以其药源丰富,经济实用,少副作用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运用到现代医学中。

近年来,传染病频发,如何防治传染病是一大难题。

中医学很早便有了关于传染病的研究与防治,且在近些年的各大传染病事件中发挥其作用。

本文从传染病的“防”和“治”中探讨中医在传染病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分析现阶段中医学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不足之处,讨论中医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学传染病防治在西医传进中国前,我国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

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我国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传染病事件,最终均被化解,由此说明中医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的,具有对传染病的防治能力。

近百年来,我国曾发生过鼠疫、流脑、疟疾、SARS、COVID-19等各类重大传染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中医药工作者对疫情的防控做出的工作功不可没,极大发挥了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医院等医院被设定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定点医院,对患者进行中医治疗。

此外,也有不少中医医疗队紧急支援武汉,进行中医学救治工作。

根据统计,武汉疫情的患者中90%以上使用了中医药,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接受过中医学的防治工作。

在全国各地区发布的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中,具有明确名称的中药方剂多达40种,中成药32种[1]。

中医药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的应用,证实了中医在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传染病,首先需要“防”,需要一级预防,这个观念在中医学理论中“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思想中有所体现。

从古至今中医学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工作,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预防为主的思想,防治结合,保障人们健康。

传染病作为一类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流行性疾病,一旦出现便会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如何控制是一大难题。

而中医学中“治未病”的理论可以帮助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在传染病发生时,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被感染,而未病先防,就是对人的进行“扶正”,也就是增强抵抗力,使得病原体无法成功入侵人体。

发挥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重要作用

发挥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重要作用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

2月13日召开的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

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与发展历程,大大小小的瘟疫其实从未远离,在历次应战疫病的过程中,中医药已形成了一系列丰富有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上世纪50年代,小儿流脑、乙脑流行,中医成功地运用白虎汤和白虎加苍术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疗。

在2003年的“非典”以及2009年的甲型流感战役中,中医药再次让人们见证了其特殊疗效。

根据有关媒体公布的实时数据,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的进程中,中医药参与率高的地方,治愈率就高;中医药参与率低的地方,治愈率就低。

那么中医药在这次防治疫情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一是分级医疗作用。

坚持尽早对患者进行分层干预,对医学观察期患者推荐服用中成药,居家隔离。

对于集中隔离的疑似患者,按照中医诊疗方案协定处方尽快给予中药治疗,做到缩短病程,减少重症发生率,切实落实关口前移。

湖南第一时间组建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下沉到全省14个市州指导应用中医药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截至2月16日24时,全省中医药参与全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疗率高达91.67%,中医参与治愈和症状改善率达80.77%,全省新冠肺炎治愈率达42.46%,稳居全国前列。

二是重症患者救治的中西医协同作用。

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救治的临床病例数据显示:重症患者治愈时间缩短近1/3,患者的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脱离吸氧时间平均缩短2天。

重症患者中医治疗的作用显著体现在改善患者的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发烧等症状;缩短患者病程,减少医护人员平均作业时间;提高重症病人向普通病型转变的几率。

三是中医适宜技术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 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
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 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 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人类面临着新旧传染病的双重威胁
• 新发传染病的危害令人担忧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北京地区:
• 北京地区中医药介人治疗半个月后,疗效开始 提升,死亡率下降了20%
• 中医治疗能明显地降低死亡率,表明中医治疗 病毒性传染病有优势。
• 中医药介入治疗的病例无发生严重后遗症,( 股骨头坏死、肺纤维化等)
• 中医药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变能力和 非凡实力
• 清热解毒、芳香化湿:如治瘟疫专方达原饮、 清瘟败毒饮、增损双解散、升降散、十全苦寒 救补汤,银翘散、桑菊饮、清营汤、犀角(代) 地黄汤、神犀丹、安宫牛黄丸、青蒿鳖甲汤、 加减复脉汤。
• 治湿热病:三仁汤、杏仁滑石汤、甘露消毒丹 、蒿芩清胆汤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小结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思考:
• 现实:人类必将与传染病并存,中医面临新的机遇 与挑战
• 继承:中医对疫疠的治疗,已有丰富的理论及临床 经验,取得很好的疗效,可供当今的医学借鉴
• 发展:中医药要紧跟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提高临 床疗效,开展试验研究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中医药在新发传染病防治探索
• 高致病性人禽流感:高死亡率、无疫苗 • 甲型H1N1流感:传播力强(疫苗的长期

2024年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范文(二篇)

2024年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范文(二篇)

2024年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范文一、背景和目的2024年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种新型传染病的爆发,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为了更有效地应对该传染病,我们制定了本中医药防治预案,旨在利用中医药的优势与特点,提供系统、科学、全面的防治措施,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预案内容1. 科学宣传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优势在于其注重预防、整体性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特点。

为了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和信任度,我们将加大科学宣传的力度,通过媒体、网络和社区等渠道,向公众传达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应急调配根据传染病的传播情况和病情发展趋势,我们将根据中医药特点和经验,灵活调配中药资源,确保各地中医药机构和乡村医生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防治服务。

同时,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医生的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

3. 中医药防治方案制定针对该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包括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康复策略。

针对疫情初期,加强预防宣传,推广中医药方法,如中药汤剂、穴位按摩、气功等,提高公众免疫力和抵抗能力。

对于已经感染的病患,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中医药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方法,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4.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的优势,形成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模式。

我们将加强中西医交流与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

同时,加强对现代医学防治手段的学习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染病的防治效果。

5. 经验总结和分享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经验,我们将及时总结和分享。

通过举办研讨会、学术交流等形式,促进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经验和技术的交流与共享。

这将不仅有助于提高各地中医药机构的综合应对能力,还有助于对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为未来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方案

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方案

中医药技术参与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了振兴祖国医学文化,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参与传染病预防服务工作,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整体水平。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按照《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的要求,根据《中医内科学》《温病学》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丰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广泛开展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预防服务工作。

二、工作措施(一)参加县卫生局组织的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预防服务培训,确保方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广泛应用。

(二)在社区门诊,家庭病床治疗等服务中,充分应用中医药知识参与传染病预防服务。

(三)中医执业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进行登记、填卡、报告,并运用中医药技术进行预防干预。

三、中医药辨证防治(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含RNA的正粘病毒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速度,长可发生不同规模的流行。

临床特征起病急、病程短、全身中毒状明显,有发热乏力头痛周身酸痛等症状。

属于祖国医学时行感冒风温的范畴。

1、头痛(1)风寒型主症: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流涕,咳嗽吐白痰,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

干预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6g、防风10g、苏叶6g、豆豉5g、杏仁10g、前胡6g、桔梗5g、陈皮6g;(2)风热型主症:微恶风、发热、汗出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咯黄痰、咽干口燥、或咽喉肿痛、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浮数。

干预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2g、连翘12g、山栀12g、薄荷5g、荆芥3g、竹叶10g、芦根10g、牛蒡子10g、桔梗6g、甘草6g;(3)暑湿型主症:微恶风、发热、汗少、头昏重胀痛、肢体酸重、咳嗽、咯黄痰、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脘痞满、腹胀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卫生院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

卫生院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
现代应用
近年来,在抗击SARS、甲型H1N1流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辨证论治, 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科研支持
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抗病毒、调节免疫、减轻炎症损伤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传染病防治 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
个体化治疗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中医药研究的深入,未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将更加精准、高效, 形成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挑战
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和细菌,中医药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新的传染病防治需求。 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持续推动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制定和完善中医药参与传染病 防治的相关政策,如中医药防 治传染病的诊疗规范、中药饮
片使用管理等。
加大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 的经费投入,保障中医药防 治传染病的药品、设备、人
员等需求。
鼓励和支持中医药科研机构和 企业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研究 和产品开发,推动科技成果转
化和应用。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和身体健康。
传染病防治现状与挑战
传染病防治形势严峻
当前,全球范围内传染病频发,部分传染病存在抗药性增强、变异加速等问题,使得防治工 作面临严峻挑战。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某些传染病方面展现出良好效果,如流感、手足口病等。其整体观念 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在调节人体免疫、改善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Part
06
实施保障与政策支持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建立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 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 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

显著临床疗效
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 疗效,如中医药在抗击非典、甲型H1N1流 感、新冠肺炎等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康复和增强免疫力
中医药注重调理患者的身体机能,促 进康复和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患者恢 复健康并减少复发风险。
02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
传染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疫疠邪气
中医认为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疫疠邪气有 关,这些邪气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可 通过空气、饮食、接触等途径传播。
分。
传染病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传染病防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传染病防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 法。
传染病防治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
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注重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通过辨证施治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气 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为全球传染病防治贡献力量。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专业化 水平。
ABCD
完善政策法规
完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政策法规,为中医药发展提供 有力保障。
科技创新引领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创新与发 展。
THANKS FOR WATCHING
传染病防治是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体现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如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等, 为传染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和替代手段。
03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基本 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01
02
03
强调未病先防
在疾病未发生时,通过中 医药的调理和预防手段, 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抵抗 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传染病中医防治的最新研究

传染病中医防治的最新研究

传染病中医防治的最新研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始终与疾病抗争,其中传染病更是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研究不断发展,中医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作为一名从事医学研究的工作者,我深感自豪,同时也对中医防治传染病的最新研究充满信心。

一、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医防治传染病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医学专家在深入研究中医经典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病毒性感冒属于‘风寒’、‘风热’范畴”,“新冠肺炎属于‘温病’范畴”等。

这些新观点为中医防治传染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药防治传染病的研究中药是中医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医学专家在中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具有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可用于防治传染病。

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被广泛用于治疗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疾病。

研究人员还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研制出了一系列中药疫苗,为防治传染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中医辨证论治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防治传染病的独特优势。

在防治传染病过程中,中医专家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传染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例如,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辨证论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四、中医防治传染病的临床实践在防治传染病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医学专家在防治流感、新冠病毒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方面,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实践。

通过中西医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如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我国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的国际合作随着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医防治传染病的国际合作也日益增多。

近年来,我国医学专家与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中医防治传染病的方法。

中医药应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医药应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医药应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摘要】中医药的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经验医学的总结,为保护中华民族的身体健康发挥了中药的作用。

在我国历史记载的多次大型传染病中,中医药防治都发挥了中药的作用。

本次新冠肺炎的防治中,中医药也发挥了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对中医药防治突发传染病的作用开始分析,从历史的角度与医学药理的角度等多个方向入手,论述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新冠肺炎;防治;发挥作用前言在人类的历史中,一直不断的与传染病进行斗争。

在人类的历史上,爆发了多次极为惨烈的传染病,对人民的生存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比如,欧洲中世纪爆发的黑死病,造成了欧洲三分之一人口的死亡。

而在今年年初,在我国武汉地区出现的新冠肺炎现在正对全世界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与破坏。

本次在我国的新冠肺炎防止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救治了非常多的新冠肺炎病人,并展现出一定的优势。

一、中医理论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中医药已经存在了数千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历次的传染病防治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其防治理论越来越完善。

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对传染病的描述,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温疠大行,远近咸若”,“疠大至,民善暴死”。

《伤寒杂病论》也是疫病论治的理论总结。

中医理论认为传染病属于疫病,疫病根据其病症表现又分为热病、伤寒、温病等,新冠肺炎有典型的发热现象,因此其属于温病的范畴,极为瘟疫。

主要为外邪侵入所致,所谓外邪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外感原因。

《瘟疫论》人为继续传染病是由“厉气”导致的,后根据病因的多样性发展为“杂气”说。

中药的病机理论认为不同邪气导致瘟疫具有不同的病机特点和演变规律,疾病初期常处于卫分、气分或局限于单一脏腑或上焦,病情快速进展可直接入血分或波及多个脏腑涉及上中下三焦。

这与本次新冠肺炎的病程表现是一致的,新冠肺炎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肺部器官出现变化,如果不及时介入会造成呼吸困难,肺部衰竭等。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 的科技含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根据腹泻的不同病因,中医采 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清热利
湿、健脾和胃等。
症状治疗
针对腹泻引起的脱水、电解质 紊乱等症状,中医采用口服或 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补充。
预防措施
中医强调饮食卫生、个人卫生 和环境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
品和饮用生水。
流感的中医药防治
总结词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中医药在 防治流感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 防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CONTENT
• 中医药对传染病防治的历史与理 论基础
•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优势与局限
性 •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未来展

01
中医药对传染病防治的 历史与理论基础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历史
古代中医药防治传染病
黄芩等中草药。
03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优 势与局限性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优势整体 Nhomakorabea节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通过调 节人体内部环境,提高机体免 疫力,从而达到防治传染病的
目的。
预防为主
中医药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 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 体抵抗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
辨证施治
中医药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 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和患者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01
整体观念
中医药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脏腑器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
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时注重调理全身,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愈

中医在疫情中的作用

中医在疫情中的作用

中医在疫情中的作用中医在疫情中的作用1.引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系列突发传染病疫情引起了人们对传统医学的关注。

中医作为中国国粹,凭借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尤其在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时,中医的作用备受赞誉。

本文将就中医在疫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2.中医药预防疫情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是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和经验总结而形成的独特治疗体系。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主张个体的健康与整体环境的和谐紧密相关。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医学体系,中医药有着独特的预防疾病的观念和方法。

在疫情中,通过中医的预防理论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控制疫情的传播。

3.中医药在疫情中的防治作用中医药在疫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预防、早期干预和治疗三个方面。

3.1 预防疫情中医药注重人的整体调理,通过调节身体的防御能力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疫情中,中医药可以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来预防病原体的侵袭。

传统中药中有许多药材具有抗病毒和抗菌的作用,如黄芪、板蓝根等,可以作为辅助解决方案来提高人体免疫力。

3.2 早期干预在疫情爆发初期,中医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来阻断病情的发展。

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个体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减少传染风险。

中医药可以通过草药调理和针灸疗法来缓解疫情初期的轻微症状,减少患者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

3.3 疫情中的治疗中医药在疫情中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机畅通来改善病情,减轻症状。

与西医药相比,中医药注重调整整体身体功能,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

4.中医药的局限性及发展尽管中医药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技术和理论上的局限性。

中医药在疫情中的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科学验证和研究,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医药的发展还需要加强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以提高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和效果。

关于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的宣传计划

关于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的宣传计划

关于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的宣传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的宣传计划随着全球传染病的频繁爆发,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医预防艾滋病宣传内容

中医预防艾滋病宣传内容

中医预防艾滋病宣传内容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仍有大量的感染者,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中医药在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感染控制1.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四种: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注射器共用传播。

其中,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最为常见的途径,尤其是不安全的性行为、非正规性交易以及同性恋行为等,都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孕期及分娩过程中,宝宝在母体内就被感染;血液传播主要由于输血、血制品、器官移植等,以及注射器共用等途径传播。

1.2.艾滋病的感染控制为预防艾滋病的传播,首先需要做好对艾滋病的认知和宣传,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知识。

同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教育,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安全套、拒绝不安全的性行为以及避免母婴传播等。

另外,对于血液传播途径,要推行无偿献血,严格管理医疗器械,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等。

此外,还要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和帮助,及时进行治疗,防止其通过血液传播途径感染其他人。

二、中医药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2.1.中医药的概念和特点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药膳调补为特点,具有辨证施治、防病治病的特点。

中医药注重调和人体内外的阴阳五行,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平衡。

2.2.中医药在艾滋病预防中的作用中医药在艾滋病预防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中医药强调调整体质、增强体力、改善免疫功能,可以有效提升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使感染者增强对艾滋病病毒的抵抗能力。

另一方面,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在调理气血、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改善营养代谢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

2.3.中医药在艾滋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对于艾滋病患者,中医药在康复护理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参与传染病的预防的方案

中医药参与传染病的预防的方案

预防的方案contents •引言•中医药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优势•中医药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中医药在传染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在传染病康复期的作用•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预防的挑战与展望目录引言目的和背景应对全球传染病威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传染病跨国传播的风险日益增加,中医药作为独特医学体系,在参与全球传染病防控中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中医药文化通过参与传染病预防,展示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独特价值和作用,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借助传染病防控这一全球性议题,推动中医药在国际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传染病现状及挑战传染病流行趋势01防控挑战02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优势03中医药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优势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病毒复制与传播中药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例如,金银花、连翘等中药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通过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发挥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更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例如,清肺排毒汤等中药复方制剂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010204根据疫情和当地气候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中药预防汤剂。

采购优质中药材,按照科学比例进行配伍。

严格按照煎药规范进行煎煮,确保药效发挥。

定期为特定人群(如医护人员、密切接触者等)发放中药预防汤剂。

0301020304针灸推拿等非药物预防针对特定人群,如易感人群或已出现轻微症状者,提供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等方式,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中医药在传染病治疗中的应用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通过中药的调理作用,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中药对于某些传染病并发症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肺炎、心肌炎等。

中药具有抗炎、抗病毒、解热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传染病患者的症状。

缓解症状,减轻病情调节免疫,促进康复010203中医药在传染病康复期的作用促进身体康复针灸治疗中药调理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提高身体免疫力。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ppt课件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ppt课件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
上海中医药大学沈庆法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感染分会顾问, 上海市防治非典、禽流感、甲型Hinl流感中医专家组成员 温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
认识
中医药历史上把传染病称为瘟疫,也有谓之疫病。 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疫病对人民的 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是很大的。但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 没有出现因疫病流行而造成“空城”,或者导致人口 大规模外迁及大幅度人口锐减的情况。在西汉到明代, 我国人口基本上在4600万到6000万之间。人口总数 变动不大,而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都是由于 政治原因,而不是疫病的流行。为什么古代疫病的流 行后果没有象西方国家那么严重,这主要应该归功于 中医药在防治疫病上的贡献。
17
防治策略
2.2.1 善用古方,自立验方 中医药理论核心即辨 证论治对疫病进行防治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人、因时、 因地制宜。药随证变。在疫病的防治历史上确实是这 样。 一方面善用古方,如吴又可非常普于应用张仲景 的承气汤,但却不是一成不变,大大的扩充了治疗范 围,故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经过长期实践,也总结 了有效的验方。如《温疫论》的达原饮:方用槟榔除 伏邪为疏利之药以除邪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 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药协力,使其邪其溃败,速 离膜原,另外知母以滋阴,加白芍以和血,加黄芩以 清热,、甘草为和中之用。现代医家称其对伤寒、副伤 寒、流行性感冒、疟疾等病均有较好疗效。
本。”
14
防治策略
2.1.4审因论治——祛邪,扶正,善后。在对疫病辨证基础上,从预防 到治疗及恢复期的善后康复来看,中医药的治疗一方面是针对病邪,另 一方面却是着重调整并提高机体整体抗病功能,即使具有特异性治疗效 果。但却更重视通过调整整体机能状态而使其非特异性治疗作用得到充 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并不单纯是针对病毒而治,而是始终针对患病的人, 强调整体,强调个体化,进行辨证论治。从疫病的治疗进行分析,始终 做好祛邪、扶正和善后3个环节。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谢谢
耐药结核旳中医治疗
• (一)中医学对肺结核认识旳历史悠久, 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中称为 “虚劳”、“虚损”,元代葛可久《十药 神书》为我国现存旳第一部治疗肺痨旳专 著。中医拟定了杀虫与补虚旳两大治疗原 则,对肺结核治疗具有主要旳指导价值。
耐药结核旳中医治疗
• (二)目前伴随西医抗结核药物旳广泛应 用及多种原因造成旳耐多药患者旳产生, 使过去旳标化治疗方案经受严峻考验,已 不能处理目前临床防治需求,而中药在调 整免疫抗结核方面有其特殊价值。
流行性腮腺炎旳中药外敷
•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为风温 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古人采用中药辨 证施治并提出中药外敷旳治疗措施。
• 近年应气候环境等原因,腮腺炎患者有逐 年增多趋势,且多合并脑膜炎、睾丸炎等 并发症。
• 单用西医西药抗病毒治疗存在疗效欠佳, 疗程较长等不足,应用中药内服加外敷可 明显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病痛并节省医疗 费用。
人 数率 (%)糖尿病)523
28
38 21 16.15
4
2
1
2
20
1
30 15 14.29
13
4
3
2
1
22
45 14 9.46
11
3
2
1
2
22
4
45
8
5.93
7
2
3
1
1
2
16
9
6.38
8
3
2
2
2
1
18 10 7.52
6
4
2
1
3
4
20
7
7.22
合计
889

发展中医药意义

发展中医药意义

发展中医药意义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在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发展中医药的意义。

一、保护人民健康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中医药,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同时,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弘扬中华文化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理论特色。

发展中医药,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精髓。

同时,中医药在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促进经济发展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发展中医药,可以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就业和创业,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推动科技创新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展中医药,可以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同时,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以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医药作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发展中医药,可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还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总之,发展中医药对于保护人民健康、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我国于公元前674年最早记载霍乱病流行,自此至鸦片战争的2 500年间共流行大的传染病五百余次,中医药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提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中医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辨证治疗、预防,从理论和实际方面均对现代传染病的防治有重要价值。

一、中医学对传染病病因、发病的认识中医学中无“传染病”名称。

先辈们在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某些疾病具有传染性,并做了相应的记载,将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之为“疫”“瘟疫”“疫疠”等。

周代《礼记》指出,“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认识到传染病具有发病急骤、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

《素问·刺法论》说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隋朝巢元方提出传染病病邪为“乖戾之气”,他写道:“伤寒之病,但人有自触冒寒毒之气生病者,此则不染着他人。

若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发病者,此则多相染易,故须预服药后为方法以防之。

”明代吴又可所著《瘟疫论》被喻为我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书中描述“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温,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邪之所着,有天授,有传染”。

认识到瘟疫主要是由“口鼻而入”或相互接触所致;“戾气”性毒烈,与六淫不同;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等措施;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湿为主。

较为完整地提出了中医对传染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即年岁、年时(气候与环境因素);藏精,冬伤于寒(人体内在因素);戾气、时行之气(致病物质)。

二、中医学对传染病的辨治方法中医将内科疾病主要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

外感病在病因、临床特点等方面与内伤疾病有着显著的不同。

张仲景的《伤寒论》成书于东汉,专论外感热病,现在看来其中大部分所载是感染性疾病。

因此,可以把《伤寒论》称为我国第一部中医感染病专著。

张仲景认为寒邪自皮肤而入,循六经传变,按六经辨证。

他创立的六经辨证对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实践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防治艾滋病的实践过程中,有可靠的研究资料证 明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领域是有用武之地的。
虽然艾滋病并非空气传播,现代中医还是从我国几 千年来防治瘟疫的临症经验中汲取了有关的治疗原则 (治未病、祛邪扶正、辨证论治等)和方药(并不局 限于温病用方),并根据艾滋病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期 (不局限于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而且依据 个体艾滋病患者的不同证候表现,切合实际地揉进了 众多的杂病治法和方药,尤其自始至终重视正气的培 护,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正邪关 系的理念,因此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隋·巢元方《诸病原候论》已将普通外感病与“疫 疠”相区别(见“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与“疫疠病 候”),并提出“故须预服药”防止传染。
◎明代对天花(痘、豌豆疮)的防治最为重视,已明 确分清天花、麻疹、水痘的区别(以往麻疹与天花并 称痘疹)。至明、清两代,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 (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已近趋成熟, 之后传入欧洲才有牛痘接种法问世,杜绝了毁灭性的 天花传染病。这是中国对世界以雏形的免疫学方法预 防烈性传染病的重大贡献。
清代温病学研究兴起,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吴 鞠通的三焦辨证已成为中医必学之理论。其后对于急 性传染病多从温病学中寻觅治法,但在治疗近现代急 性传染病中又多参考杂病治疗的思路有所发挥,如白 喉、猩红热、鼠疫、麻疹、肝炎、脑炎、肺炎、痢疾 等,随着社会的需要专著叠出。
以上内容虽挂一漏万,也能反映出历代医家曾 经对急性传染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多有建树, 直到目前仍有宝贵的价值,几乎包括了现代传染 病预防(隔离、疫苗、预防用药)、治疗等所有 方面。
中医最早提出的传染病预防措施
◎据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中出土的秦简证实,远在 秦代已经设立了“疠迁所”,强制隔离麻风病患者。 ◎《肘后方》记载防治恙虫病的方法有养鹅、鸭消灭 沙虱(病原体的中间宿主);以虫屑外敷和内服又 完全符合现代免疫学原理。书中还记载了狂犬病的 防治方法:“乃杀所咬犬,取脑傅(外敷),后不 复发。实际上也是利用狂犬病的病毒利用免疫学原 理进行防治,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后狂犬病疫苗才问 世。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性最强,传播速度最快, 因此更重视预防,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 订了预防SARS中药六处方据证应用。计有益气化湿, 清热解毒方;益气化湿,清热解毒方;清热解毒,散 风透邪方;清热解表,疏风透邪方;健脾益气,化湿 解毒方;益气宣邪,解毒化湿方。其法多出自温病学, 其药均为治疗温病的寻常药,应用便利,却能顾及到 易感人群的方方面面,故在全民预防工作开展时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气血双补(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
伏 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

化痰清热,理气和中(温胆汤加减)
各期的基本方剂
急 证候 性 感 染 期
治法
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
主方
银翘散加减 荆防败毒散加减潜 气血两亏气双补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
伏 肝郁气滞
疏肝理气

痰热内扰 化痰清热,理气和中
脾肾亏虚,湿邪 和胃健脾 利湿止泻 参苓白术散加减 阻滞
元气虚衰,肾阴 大补元气 滋阴补肾 补天大造丸加减 亏涸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 病毒发病,初起仅见发热、干咳、胸闷,严重者可出现快速进 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极强的传染 性,且病情进展很快,死亡率高。
自《黄帝内经》以降,历代有影响的医学著作无不 以流行性传染病(急性热病、疫病)作为论述的重点。 治未病、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等中医治疗原则更是与 防治急性传染病密切相关。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 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论 述了疫病的特点,并强调了预防疫病培护正气与避其 毒气的重要性。
人禽流感
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其中以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最重,病死率高。
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猪流感)
因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发病,传播速度快,患者可出现高热、 咳嗽、乏力、肌肉痛、厌食、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以上三种病毒感染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主要 的传播途径均为空气中携带病毒的飞沫,与历史上 发生的大多数瘟疫(从口鼻而入)相似,其发病、 预防与治疗方法非常接近明清两代的瘟疫、温病、 湿温等著述,足可引以为鉴。在防治工作及研究中 有充分的体现,因此所应用的治法、方药有很多共 性。
3 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工作还可以 发挥更大的优势
由于中医与西医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 的理论工具是古代哲学(宇宙观、阴阳学说、精气说、 形神论等)、基础理论是藏象、经络、精气神等学说; 西医的理论工具是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基础理论是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由于中医与西 医诊断疾病的依据不同,故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疾病谱。 西医的病名主要以病原体(如感染性疾病)或病理改变 (如内脏、器官、组织损害)定名。如果按西医的思路 运用中医药肯定会格格不入,收效甚微。必须以中医理 论为指导才能有所进步,有所突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 重大传染病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
卫生部《人禽流感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推荐 四个基本方:毒邪犯肺基本方(清热解毒,宣肺透 邪);毒犯肺胃基本方(清热解毒,祛湿和胃);毒 邪壅肺基本方(清热泻肺,解毒化瘀);内闭外脱基 本方(扶正固脱)。
卫生部印发的《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推荐的中 医辨证治疗方案列举了三种证候的参考方药及中成药: 毒袭肺卫证参考方药(清热解毒,宣肺透邪);毒犯 肺胃证参考方药(清热解毒,化湿和中);毒壅气营 证参考方药(清气凉营)。
中医治疗艾滋病分为三期,每阶段有不同的治疗目的 急性感染期:治疗目的是尽快透邪外出,消除急性
感染的症状。 潜伏期:治疗目的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全
身的功能状态,使正邪处于平衡状态,尽量延缓发病 时间。
发病期:治疗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 量,减少死亡率。

性 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
感 染
中华中医药学会制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 医诊疗指南》提出四条治疗原则:早治疗、重祛邪、 早扶正、防传变。并推荐了辨证论治的五个基本方: 疫毒犯肺证基本方(清肺解毒,化湿透邪。用于早 期);疫毒壅肺证基本方(清热解毒,宣肺化湿。用 于早期、进展期);肺闭喘憋证基本方(清热泻肺, 祛瘀化浊,佐以扶正。用于进展期及重症SARS);内闭 外脱证基本方(益气敛阴,回阳固脱,化浊开闭。用 于重症SARS);气阴亏虚、痰瘀阻络证基本方(益气 养阴.化痰通络。用于恢复期)。
柴胡疏肝散加减 温胆汤加减
证候
治法
方药
热毒内蕴,痰热 清热解毒 ,宣肺化 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
壅肺

甘汤加减
气阴两虚,肺肾 补肺益气 滋肾养阴 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
发 病 期
不足
气虚血瘀,邪毒 壅滞
肝经风火,湿毒
益气活血 化瘀解毒 清肝泻火 利湿解毒
加减
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 瘀汤加减
龙胆泻肝汤加减
蕴结
气郁痰阻,瘀血 利气化痰 解毒散结 消瘰丸合逍遥丸加减 内停
笔者提出如果要做出更大的成绩,还是有潜力可开 发的,故提出三点想法。 3.1中医急诊临床人材的培养。中医治疗疾病非常强调 个体化,而个人经验因素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故中 医临床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如上世纪50年代乙脑流行, 名医蒲辅周带领的中医治疗组按暑温病,以白虎加苍 术汤为基础方,救治了很多患者,与常规治疗比较不 但降低了死亡率,而且减少了后遗症,是一个突出的 例子。因此要为青年中医师在医疗环境中创造条件, 使他们能够接触急性病、传染病,开展有关工作要老 中青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
明·吴又可《温疫论》谓温疫并非伤寒病,而是天地 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温疫感受戾气(疠气)而发, 戾气种类繁多,统称杂气,一种戾气感人只能生一种 病,它们的共性是“无形可求”,“无象可见”, “无声复无臭”。戾气之毒因厚薄不同,或散发或大 流行。其论已经非常符合现代关于传染病的认识。
由于他认为戾气是从口鼻而入,侵犯部位内不在脏 腑,外不在经络,为表里分界之处,即《内经》所说 的膜原,药力不可达,至发病时邪毒渐张,内侵于腑, 外犯于经,诸症显现,故为此创制了达原饮等诸方, 邪离膜原之后,才能施汗、吐、下等法祛邪。
传染病的治疗
应首推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它是以六经辨证治疗急性热病(当 然包括急性传染病)全过程最有指导性的著作。但随着时代的推衍,急性 传染病的种类、性质、特征也有差别,不同时代可以发生不同的疫情,故 后世医家又多有新的建树。
宋·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将“伤寒”作为广义的概念,包括各种外 感温热病和时行疫病,故将温热病分为“伏气之病”(有伏寒、伏热之别) 与“天行温病”,天行温病则“自生毒秽之气,人闻其气,邪气入上元宫, 遂散百脉而成斯病。”可以用屠苏酒、辟温粉或水研雄黄涂鼻预防,在治 疗方面常用大剂量的石膏、大青叶、栀子、黄芩、升麻、犀角、羚羊角、 赤芍、丹皮等清热解毒药物,配合四时辨证。无疑这对后世吴又可的“杂 气论”有重要影响,并开清代温病学派之先河。
2 现代应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实践
近60年来,大陆曾发生过鼠疫、乙脑、流脑、疟 疾、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非典 SARS、人禽流感、人感染猪流感甲型H1N1等重大传染 病流行。其间中医药工作者积极参加防治工作,取 得了一些成绩,发挥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作 用。
关于全社会的宣教、预防措施不必赘述,仅就近
后世很多医家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多有理论和诊疗方 面的贡献。
中医最早发现的传染病 晋·葛洪《肘后方》所述的“虏疮”是世界上对 天花的最早记载:“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 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载白浆,随决随生”, “剧者多死”,治愈后仍留“疮瘢紫黑”。该书所 述的“鬼注”、“尸注”实际上就是结核病:“使 人寒热淋沥,怳怳默默,不的知其所苦,而无处不 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致于死。死后复传之 旁人,乃至灭门。”所述“恙虫病”是由沙虱传染, 至二十世纪初美国学者才证明该病的病原是一种立 克次氏体,携带该病原的是一种小红蜘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