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满分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满分必背知识点八年级的物理学习是初中阶段最基础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是各科知识连接以及未来更高阶段物理知识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八年级物理的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力与压力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在相互作用中的作用于另一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N)。
3.压力的定义:同一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4.压力的单位:帕斯卡(Pa)。
二、运动学1.位移的定义: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某一位置的位移是沿直线距离,包括方向。
2.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公式:v=d/t。
3.加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公式:a=(v2-v1)/t。
4.等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相同。
5.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改变相同。
三、热学1.温度的定义: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状态的度量。
2.热能的定义: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的总和。
3.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4.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四、光学1.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满足正弦定理。
4.光的色散现象:白光发生折射、经过分离颜色后的光称为光谱。
五、电学1.电荷的定义:原子核外的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
2.电路的基本元件:导线、开关、电池、电阻等。
3.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4.电功和功率的定义:电功是电动势与电流的乘积,功率是电功与时间的商。
公式:W=U×I、P=U×I。
八年级物理的必背知识点就介绍到这里。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打好物理学习的基础。
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大全1.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指可以用数值来描述的性质或规律,如长度、质量、时间等;国际单位制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体系。
2.物理量的运算:物理量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精确度的保留。
3.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有着速度、加速度等重要概念。
4.力和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重力、摩擦力、拉力等;力的作用有平衡和非平衡两种情况。
5.牛顿运动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6.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包括动量、力和对物体的加速度等概念。
7.基本粒子:包括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单位。
8.电学:电学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等概念,还有欧姆定律、电焊等相关知识。
9.磁学:研究物体之间的磁力和磁场,包括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等。
10.光学:包括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基本概念,还有光的颜色、波长、频率的关系。
11.声学: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包括声音的频率、音量和音色等。
12.热学:研究物体的温度、热量和热传导等现象,包括热平衡、热膨胀等相关知识。
13.射线: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射线的性质和应用。
14.核能:研究原子核的结构、裂变和聚变等相关知识,以及核辐射和核反应的应用。
15.电磁学:研究电磁场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包括电磁感应、电磁波等相关知识。
16.太阳能和能量转换:研究太阳能的利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包括化学能、机械能和电能等转换。
17.量子物理:研究微观领域的物理现象,包括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等重要概念。
18.相对论:研究高速运动物体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包括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和结论。
这些物理知识点非常重要,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和必备的知识。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的学习!。
初中物理公式及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公式及必背知识点
1.速度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2.加速度计算公式:加速度=变化的速度÷时间
3.力的公式:力=质量×加速度
4.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
5.功的公式:功=力×路程×cosθ
6.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内机械能的总和在守恒条件下保持不变。
7.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8.阻力的计算公式:阻力=速度×摩擦系数
9.波的速度公式:波速=波长×频率
10.折射定律:光线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11.电流的公式:电流=电量÷时间
12.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13.电压的公式:电压=功÷电量
14.电功率的公式:电功率=电压×电流
15.热传导定律:热传导速率正比于温度差和传热面积,反比于传热距离。
16.热膨胀定律:物体的体积、长度或面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7.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其状态不会改变,除非有力使其改变。
18.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乘积。
19.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20.恒星能量产生的方式:核聚变。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1. 运动与力
- 运动:物体改变位置的过程。
- 力:使物体发生运动、变形或改变速度的作用。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为零或合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受到作用力时,必然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声、光和电
-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引起,需要介质传播。
- 光线:电磁波的一种,可传播和照明。
-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形成的现象。
- 电压:单位电荷通过电器元件时所做的功。
- 电阻: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
3. 热学
-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传导:热量沿温度梯度的方向传递。
- 热辐射:热能以辐射的方式传递。
-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增加的现象。
4. 其他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摩擦力:物体间相对运动时的阻力。
- 弹力:物体恢复原状时的力量。
- 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
以上是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的简要概述。
请根据此文档进行复习和记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出现:由物体的震动产生。
震动暂停,出现也暂停。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就是m/s声音在液态传播比液体慢,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块。
4.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就是指声音的多寡,它与表达意见体的频率有关。
2)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表达意见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低于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高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离,很难绕开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烧毁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生产的火箭升空、飞机飞行器、火车汽车的宝马、核爆炸等也能够产生次声波。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指物体的冷暖程度。
测量的工具就是温度计,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在0~℃之间分成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用的温度计: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每一小格0.1℃。
4.温度计采用:1)采用前要观测它的量程和最轻刻度值;2)采用时温度计玻璃浸必须全部步入试样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等待温度计示数平衡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浸必须稳步回到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时表面二者平。
初中物理93个必考知识点(16章全)
初中物理93个必考知识点(16章全)第一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7.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物态变化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10.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11.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12.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三章光现象1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14.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15.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1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18.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一、运动和力学1. 运动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质量2.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时间的关系3. 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速度、位移、时间的关系4. 合成运动问题:合成速度、合成位移的计算5. 动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6. 力: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7.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静止状态、弛豫时间8. 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加速度、力的关系9.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平衡、平衡力的计算二、能量与工作1. 功: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功率2. 势能:重力势能、势能的计算3. 动能:动能的定义、动能的计算4.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5.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与工作的关系6. 动力:动力的定义、动力的计算7. 机械效率:输入功、输出功、机械效率的计算三、光学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 光的特性: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散射3. 镜子:平面镜、成像规律、镜中公式4. 透镜:凸透镜、凹透镜、透镜成像规律、透镜的功能与应用5.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原理与应用四、电学1.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灯、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2. 电流:电流的定义、电流的计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3. 电压:电压的定义、电压的计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4. 电阻:电阻的定义、电阻的计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5.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6. 电功率: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的计算7. 线路图:线路图的绘制、线路图中元件的符号五、热与能1. 温度:温度的定义、温度计的原理与使用2. 热传导:热传导的定义、热传导的规律、散热方式与保温3. 热量:热量的定义、热量的计算、热量与温度的关系4. 物质的热膨胀:热膨胀的定义、热膨胀的影响、热膨胀的应用5. 相变:凝固、熔化、沸腾、冷凝的特点与规律6. 热的传递:热的辐射、热的传导、热的对流7. 热效率:输入热、输出热、热效率的计算这些知识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为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必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必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初中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
初中物理涵盖了许多基础知识和原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初中必背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门学科。
一、运动与力学1.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周期性运动等。
2. 静止和运动的判断:当物体的位置不改变时称为静止,位置发生变化时称为运动。
3. 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矢量,加速度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4.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
光的传播方式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平面镜时发生反射,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可以得到反射定律。
3. 成像规律: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为:物距等于像距,物距与物距之比等于像距与像距之比。
凸透镜和凹透镜也遵循类似的成像规律。
4.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可以得到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2. 热的传递方式:热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导热是指热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对流是指热通过流体的循环传递,辐射是指热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3.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会发生膨胀,根据线膨胀和体膨胀的原理可以解释物体的膨胀现象。
4. 相变与热传递: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可以发生凝固、熔化、升华和凝华等相变过程,在相变过程中会吸收或释放热量。
四、电学1.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 中考必背)
5.
6. 7. . 8. 。晶体凝固时保
9. ,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8. 声呐、B
9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源自初中物理知识总结 完美打印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物理学充分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大全一、运动学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位移:表示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
•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和方向。
•加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发生的改变量和方向。
2.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移动的总距离与时间的比值,反映物体的整体运动情况。
•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时的速度,反映物体在该时刻瞬间的运动情况。
3.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恒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计算公式为:$a = \\dfrac{v - v_0}{t}$,其中v表示物体最终的速度,v0表示物体的初速度,t表示物体加速的时间。
4.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指物体仅受到重力作用时的运动。
在同一地点的自由落体运动中,所有物体的下落加速度相等,为 $g = 9.8\\,m/s^2$。
5.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指物体在初速度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有速度的运动。
在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斜抛运动可以视为由自由落体和匀速直线运动叠加而成。
二、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上的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上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一力是另一力的作用力,而另一力则是这一力的反作用力,且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由于粗糙表面间的不平滑性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又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5. 动能和势能•动能: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动能的大小为 $E_k = \\dfrac{1}{2}mv^2$。
•势能:指物体由于位置关系所具有的能力。
重力势能的大小为E p= mgℎ,其中m是物体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ℎ是物体高度。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形态- 固态、液态、气态- 相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2. 力学- 力的作用:推、拉、挤、压- 力的合成与分解- 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 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功、功率、能量-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3. 热学- 温度、热量、比热容-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热膨胀和热收缩- 热机:内燃机、蒸汽机4. 声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回声、共振、噪声- 声波的反射、折射、干涉5.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平面镜、曲面镜-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纤通信6. 电学- 静电现象: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电流、电压、电阻- 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能、电功率- 磁场、磁力线、电磁感应- 交流电与直流电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1. 实验器材的使用- 测量工具:刻度尺、天平、秒表、温度计、量筒- 力学实验器材:弹簧秤、滑动小车、斜面- 热学实验器材:热电偶温度计、热量计- 声学实验器材:音叉、共振管- 光学实验器材:光学实验箱、凸透镜、凹透镜- 电学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灯泡、电表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模拟实验-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3. 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 收集信息- 制定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三、物理公式和单位1. 物理公式- 速度:\( v = \frac{s}{t} \)- 加速度:\( a = \frac{\Delta v}{t} \) - 力:\( F = ma \)- 功:\( W = F \cdot s \)- 功率:\( P = \frac{W}{t} \)- 热量:\( Q = mc\Delta T \)- 电阻:\( R = \rho \frac{L}{A} \)- 欧姆定律:\( V = IR \)2. 物理单位-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A)- 电压:伏特(V)- 能量:焦耳(J)- 功率:瓦特(W)- 温度:摄氏度(°C)或开尔文(K) - 频率:赫兹(Hz)四、物理现象和应用1. 力学现象-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滑轮和斜面在搬运中的应用- 浮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2. 热学现象-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热膨胀在铁路铺设中的应用3. 声学现象- 声音的传播和隔音技术- 回声定位原理- 音乐和声学的关系4. 光学现象- 光的反射和镜子的使用- 透镜成像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5. 电学现象-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安全用电- 电磁感应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和应用五、物理学习策略。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刻度尺读数需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5.量筒不但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6.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7.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9.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10.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而瞬时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时间点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2.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1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15.乐音和噪声没有严格的界限,与地点、时间、环境及人的心情都有关系。
16.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1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
18.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0.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3.力的示意图是简单的画法(不用分段)。
2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2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2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7.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初中物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初中物理知识点(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密度的计算公式: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体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热胀冷缩。
(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
)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2初中物理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初中物理知识点(3)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重力:G=m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初中物理知识点(4)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在同一条直线上。
5初中物理知识点(5)平衡状态:(1)静止(2)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且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0 N。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大小 (2)受力面积大小中考高效学习技巧中考规划学习时间,认真执行中考成绩下降或者一直没有提升都是有原因的,因此学生可根据平时做的试卷进行分析,找出自己在学科上的薄弱点,然后开始定学习目标,从小目标到大目标,循序渐进。
再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好时间,然后认真执行。
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开始很有自信的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是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长久坚持,如此,再好的学习计划也是无用的。
因此,要想学习计划生效,制定了就要努力去执行。
中考应科学预习,及时复习从历年中考的压轴题可以看出,这些题目多出自于初三的课程,比如二次函数、力学等,因此在学习初三课程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
【必背】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背诵)
【必背】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背诵)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7.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机械功能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热学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强知识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5.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1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电学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1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 I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16."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磁场知识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物理初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三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力和压强1.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产生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拉力、推力等。
3.力的表示:力的大小用牛顿(N)表示,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
4.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
5.压强的计算:压强=力/面积。
6.杠杆原理:杠杆中力的乘积相等。
7.浮力: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上推力。
二、运动和力1.速度的概念:物体运动规律中的重要变量。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位移/时间。
3.加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变化率。
4.匀速运动:速度恒定的运动。
5.变速运动:速度不断改变的运动。
6.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时会保持静止,物体运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7.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8.牛顿第三定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能量1.能量的概念:物体运动或变形的能力。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3.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形态而具有的能量。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5.能量转化: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6.能量守恒定律:孤立系统内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四、压强和浮力1.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
2.压强的计算:压强=力/面积。
3.浮力: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上推力。
五、声音和光1.声音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
2.声音的特点:音高、音强、音色。
3.光的传播:光是由光源发射出来的,经过介质传播。
4.光的反射:光线与物体表面相遇后发生反射。
六、电和磁1.电荷:电荷是电的基本属性,分正负两种。
2.电场:电荷周围的空间形成电场。
3.电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电压。
4.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数量。
5.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6.磁铁:具有磁性的物质。
7.磁场:磁铁周围的空间形成磁场。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总结,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习进阶的物理知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17、滑动变阻器: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1度=1kw.h=1000w×3600s=3.6×106J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初中物理必会100条文档
初中物理100条必会!![电学]: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22.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汇总1.物体的运动-运动的概念:位置的变化才是运动,物体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运动的描述: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运动的图象:均匀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为直线,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为曲线。
-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正负加速度表示加速和减速。
-物体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的概念,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和受力的关系,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单位。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存在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物质的结构-质量、密度和体积: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密度的应用。
-分子和原子:分子的概念和分子运动的规律,原子的概念和原子运动的规律。
-气体的性质:气体的压强和压力的计算,气体的扩散、压缩和受外力的变化。
3.热与温度-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温度的定义和度量方法,温标的种类和转换公式。
-热与能量:热的传递方式和方法,热量的传递和计算公式,热的影响和应用。
-物质的热性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和应用,凝固和熔化的规律和应用。
4.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和规律,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的概念和规律,光的反射的应用。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的概念和规律,光的折射的应用。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的概念和规律,光的色散的应用。
5.声的传播-声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概念和规律,声音的传播的特点。
-声音的基本特征: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色,声音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
-声音的反射和共鸣:声音的反射的规律和应用,声音的共鸣的规律和应用。
6.电的基本概念-电荷的种类和性质:电荷的正负和性质,电荷的守恒定律和分布。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流的方向和单位。
-电压的概念和计算:电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压的方向和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vt 21 s 。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及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及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20000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及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及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及物体大小相等;(3)像及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及物体的连线及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及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生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及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第三章透镜知识归纳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2.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u<2f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3.关于实像及虚像的区别: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能够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就是物点的实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仅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可以在屏幕上显映出来。
如果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看起来光线好像从这一点发出,而实际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发光点,这点就是物点的虚像。
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屏幕显映。
跟物体相比较,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u——物距、v——像距、f——焦距。
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 f< v <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像机2f v =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幻灯机f<u<2f v >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投影仪5.凸透镜成像的作图:(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凸透镜成像的动态情景:①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移近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像距v也逐渐变大。
但是,只要物体未到达二倍焦距点时,像的大小比物体要小;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
②当物体到达二倍焦距之内逐渐向一倍焦距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v也变大。
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
③可见,二倍焦距点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及放大实像的分界点。
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所成实像小于物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时所成实像要大于物体。
④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只能在及物体同侧的地方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因此,焦点F 是凸透镜成实像及虚像的分界点。
7.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及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及入射角或折射角及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8.及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相联系的光学器件及应用:9.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10.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11.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2.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四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及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曲线图:.11.凝固曲线图:12.上图中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段处于固态,在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段处于液态;而是晶体凝固曲线图,段于液态,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处于固态。
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1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1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归纳1.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10.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
(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1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12.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微安(µA)。
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1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第六章电压和电阻知识归纳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毫伏()、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