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合集下载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二、对热和电磁现象的实验研究。

三、几何光学的发展。

对经理力学体系形成做出突出贡献的是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

伽利略发现了著名的钟摆的等时性定律,还发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重量无关。

他在1638年发表了《关于两种新科学对话集》,研究了物体的距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无穷集合的概念。

这是伽利略最后一部科学著作,在物理学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他重视实验和数学工具的做法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出现。

开普勒于1609-1619年根据第谷的观测资料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即椭圆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调和定律。

他也因此被后世学者尊称为“天空的立法者”。

在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把物体的运动规律归结为三条基本运动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由此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这样,他就把过去一向认为是截然无关的地球上所谓“世俗”的运动和日月星辰那些属于神圣的“天堂”的运动统一在同一理论框架之中。

这可以说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第一次理论的大综合。

对热现象的实验研究是从测量温度开始的。

16-17世纪,温标和温度计的发明及改进为测量温度的变化提供了便利手段,这是热学走上定量科学的第一步。

1756年,英国布莱克提出潜热和比热的概念,并创立了测定热量的理论和方法,使热学的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热质说(热素说):把热看做是一种没有质量、没有体积、具有广泛渗透性的特殊的物质,它可以在热交换中,从一个物体流向另一个物体,但总热量是守恒得。

热质说成为18世纪占统治地位的一种观点。

18世纪对电和磁的实验研究尚局限于静电和静磁方面。

这一时期电学的主要成就是关于静电相互作用和电的运动特性的研究。

1729年,首次对导体和绝缘体进行了区分。

1734年,在自然界中发现两种不同的电:正电和负电。

并证明电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物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物理学:这个阶段主要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经验总结,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学说。

2. 古典物理学:这个阶段从近代科学革命开始,包括伽利略、牛顿等
科学家的贡献,建立了经典力学、光学和热学等基本理论。

3. 进化物理学:这个阶段来自电磁学、热力学和光学的纳入统一框架,包括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和热力学定律等的推广。

4. 相对论物理学:这个阶段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为主,包括狭义
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为物理学开展了更加完备的理论框架。

5. 量子物理学:这个阶段以量子理论为基础,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特性
和行为,涉及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重要概念。

6. 现代物理学:这个阶段包括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等研
究方向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广
阔领域。

请注意,这些阶段是相对的划分,实际上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是相互关
联和交织在一起的。

物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物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物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物理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根据它不同阶段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物理学萌芽时期、经典物理学时期和现代物理学时期三个发展阶段。

(一)物理学萌芽时期在古代,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依靠不充分的观察,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直觉的、思辨性猜测,来把握自然现象的一般性质,因而自然科学的知识基本上是属于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和思辨的猜测。

那时,物理学知识是包括在统一的自然哲学之中的。

在这个时期,首先得到较大发展的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力学,如静力学中的简单机械、杠杆原理、浮力定律等。

在《墨经》中,有力的概念(“力,形之所以奋也”)的记述;光学方面,积累了关于光的直进、折射、反射、小孔成像、凹凸面镜等的知识。

《墨经》上关于光学知识的记载就有八条。

在古希腊的欧几里德(公元前450-380)等的著作中也有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的论述,并且对光的折射现象也作了一定的研究。

电磁学方面,发现了摩擦起电、磁石吸铁等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指南针。

声学方面,由于音乐的发展和乐器的创造,积累了不少乐律、共鸣方面的知识。

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方面,提出了原子论、元气论、阴阳五行说、以太等假设。

在这个时期,观察和思辨虽然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但也出现了一些类似于用实验来研究物理现象的方法。

例如,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声共振实验和利用天然磁石进行人工磁化的实验,以及赵友钦在《革象新书》中的大型光学实验等就是典型的事例。

总之,从远古直到中世纪(欧洲通常把五世纪到十五世纪叫做中世纪)末,由于生产的发展,虽然积累了不少物理知识,也为实验科学的产生准备了一些条件并做了一些实验,但是这些都还称不上系统的自然科学研究。

在这个时期,物理学尚处在萌芽阶段。

(二)经典物理学时期十五世纪末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和技术的大发展;席卷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起人们的探索精神。

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史

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史

对学科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有助于了解其现状,展望其未来。

物理学的历史很长,不能样样都谈到,仅从牛顿开始,牛顿以前的很多先驱性的工作只好从略了。

20世纪前物理学的三大综合17世纪至19世纪,物理学经历了三次大的综合。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物理学的首次综合,第二次综合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建立,第三次则是以热力学两大定律确立并发展出相应的统计理论为标志。

第一次综合——牛顿力学17世纪,牛顿力学构成了完整的体系。

可以说,这是物理学第一次伟大的综合。

牛顿将天上行星的运动与地球上苹果下坠等现象概括到一个规律里面去了,建立了所谓的经典力学。

至于苹果下坠启发了牛顿的故事究竟有无历史根据,那是另一回事,但它说明了人们对于形象思维的偏爱。

牛顿力学的建立牛顿实际上建立了两个定律,一个是运动定律,一个是万有引力定律。

运动定律描述在力作用下物体是怎么运动的;万有引力定律则描述物体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

牛顿将两个定律结合起来运用,因为行星的运动或者地球上的抛物体运动都受到万有引力的影响。

牛顿从物理上把这两个重要的力学规律总结出来的同时,也发展了数学,成为微积分的发明人。

他用微积分、微分方程来解决力学问题。

由运动定律建立的运动方程,可以用数学方法把它具体解出来,这体现了牛顿力学的威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如果要计算行星运行的轨道,可以按照牛顿所给出的物理思想和数学方法,求解运动方程就行了。

根据现在轨道上行星的位置,可以倒推千百年前或预计千百年后的位置。

海王星的发现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当时,人们发现天王星的轨道偏离了牛顿定律的预期,问题出在哪里呢?后来发现,在天王星轨道外面还有一颗行星,它对天王星产生影响,导致天王星的轨道偏离了预期的轨道。

进而人们用牛顿力学估计出这个行星的位置,并在预计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行星——海王星。

这表明,牛顿定律是很成功的。

按照牛顿定律写出运动方程,若已知初始条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就可以求出以后任何时刻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本质、结构、运动以及相互作用规律。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自然哲学时期,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将以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为主题,简要介绍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物理学的萌芽古代物理学起源于古希腊,最早的物理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等人。

毕达哥拉斯强调数学与自然的联系,提出了宇宙的数学结构理论,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则从观察自然现象入手,提出了四元素理论和天地有机体观念,为古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物理学的诞生近代物理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科学革命时期。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力学和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伽利略的实验和牛顿的三大定律为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结合提供了范例,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三、电磁学的发展19世纪,电磁学的发展成为物理学的重要里程碑。

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和理论的研究,建立了电磁理论,揭示了电磁波的存在和传播规律。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发现为电磁学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观念的理解。

狭义相对论揭示了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广义相对论则解释了引力的本质和时空的弯曲。

同时,普朗克、波尔等科学家的量子理论研究,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揭示了微观粒子的奇特性质和量子力学的统计规律。

五、现代物理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物理学发展迅速,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成果。

狄拉克方程、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等理论的提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和基本相互作用规律。

同时,超导、激光、半导体等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总结起来,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科学革命,再到现代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的过程。

(完整版)物理学发展简史

(完整版)物理学发展简史

欢迎共阅一、古典物理学与近代物理学:1、古典物理学:廿世纪以前所发展的物理学称为古典物理学,以巨观的角度研究物理,可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主要分支。

2、近代物理学:廿世纪以后(1900年卜朗克提出量子论后)所发展的物理学称为近代物理学,以微观的角度研究物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为近代物理的两大基石。

理12341)和化(1)半导体制成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少,具有放大电流讯号功能。

(2)半导体制成二极管具整流能力。

(3)集成电路(IC):(A)1958年发展出「集成电路」技术,系利用长晶、蚀刻、蒸镀等方式于一小芯片上容纳上百万个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感、电容等电子组件之技术,而此电路即称为集成电路。

(B)IC之特性:体积小、效率高、耗电低、稳定性高、可大量生产。

(C)IC之应用:计算机、手机、电视、计算器、手表等电子产品。

(4)计算机信息科技之扩展大辐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故俗称第二次工业革命。

2、雷射:(一)原理:利用爱因斯坦「原子受激放射」理论,诱发大量原子由受激态同时做能态之跃迁并放射同频率之光子,藉以将光加以增强。

(二)特性:聚旋光性好、强度高、光束集中、频率单一(单色光)。

(三)应用:(1)工业上:测量、切割、精密加工……(2)医学上:切割手术(肿瘤、近视)……(3)军事上:定位、导引……(4)生活、娱乐上:激光视盘、光纤通讯……3、光纤:(一)光纤:将高纯度石英熔融抽丝制成极细之圆柱体,柔软可挠曲,含内层(纤芯)及外层(包层)两层。

(二)原理:纤芯之折射率大于包层,光讯号以特定角度射入纤芯之一端后,因连续之全反射而传递至另一端。

(三)特性:(核2。

(1)向量:兼具大小及方向性者,如:速度、力……(2)纯量:仅具大小无方向性者,如:体积、时间、功……(二)依定义方式而分:(1)基本量:由基本概念定义而出之物理量,共有时间、长度、质量、电流、温度、发光强度(光度)、物质的量(物量)七种。

知识点5_归纳自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知识点5_归纳自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归纳自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典型试题】
2.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
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
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科学
成就是( )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
论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归纳自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典型试题】
【考点】经典力学;生物进化论;相对论 【解析】自由落体定律否定了亚里斯多德学说,提出物体下落时 间与质量无关,故①正确;生物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关于上帝造 人的说法,认为物种是进化而来,故②正确;万有引力定律研究 宏观物体的运动,电磁感应理论研究微观电子运动,不存在后者 否定前者,故③错误;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绝对的时空观,故 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归纳自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典型试题】
【考点】牛顿与经典力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完整、准确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近代科学成就。解题首先分析 材料,结合“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再依据时间和所学知识判断,反 映的是牛顿理学体系,故正确答案选B。 【答案】B
知识点5归纳自17世纪到19世 纪末20世纪初近代物理学的
发展
归纳自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归纳自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物理学发展简史

物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典物理学与近代物理学:1、古典物理学:廿世纪以前所发展的物理学称为古典物理学,以巨观的角度研究物理,可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主要分支.2、近代物理学:廿世纪以后1900年卜朗克提出量子论后所发展的物理学称为近代物理学,以微观的角度研究物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为近代物理的两大基石.一、古典物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力学: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螺旋、劈……2、光学:一反射原理:1平面镜:镜子……2凹面镜:手电筒、车灯、探照灯……3凸面镜:路口、商店监视镜……二折射原理:1凸透镜:放大镜、显微镜、相机……2凹透镜:眼镜、相机……3、热学:蒸汽机、内燃机、引擎、冰箱、冷暖气机……4、电学:一利用电能运作:一般电器用品,如: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二利用电磁感应:发电机、变压器……三利用电磁波原理:无线通讯、雷达……二、近代物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半导体:一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间之一种材料,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如:硅、锗等和化合物半导体如:砷化镓等两种.二用途:1半导体制成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少,具有放大电流讯号功能.2半导体制成二极管具整流能力.3集成电路IC:A1958年发展出「集成电路」技术,系利用长晶、蚀刻、蒸镀等方式于一小芯片上容纳上百万个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感、电容等电子组件之技术,而此电路即称为集成电路.BIC之特性:体积小、效率高、耗电低、稳定性高、可大量生产.CIC之应用:计算机、手机、电视、计算器、手表等电子产品.4计算机信息科技之扩展大辐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故俗称第二次工业革命.2、雷射:一原理:利用爱因斯坦「原子受激放射」理论,诱发大量原子由受激态同时做能态之跃迁并放射同频率之光子,藉以将光加以增强.二特性:聚旋光性好、强度高、光束集中、频率单一单色光.三应用:1工业上:测量、切割、精密加工……2医学上:切割手术肿瘤、近视……3军事上:定位、导引……4生活、娱乐上:激光视盘、光纤通讯……3、光纤:一光纤:将高纯度石英熔融抽丝制成极细之圆柱体,柔软可挠曲,含内层纤芯及外层包层两层.二原理:纤芯之折射率大于包层,光讯号以特定角度射入纤芯之一端后,因连续之全反射而传递至另一端.三特性:1通讯容量大频宽较大,约为传统铜线之10倍以上.2重量轻、价格便宜.3传输过程中耗能低,利于长程传输.4不受干扰,保密性佳.四应用:通讯.4、核能发电:一核能:较大原子核发生分裂核裂变,如:核弹、核电厂内部或较小原子核发生融合核聚变,如:氢弹、太阳内部时,因生成物质量减少而转变成能量,此能量称为核能.二原理:质量与能量之转换遵守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之「质能互换公式」:2E mc=.三过程:利用铀235在可控制的情形下进行核分裂反应,产生之核能转变成热能使水变成水蒸气后,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核能⇒热能⇒动能⇒电能.5、超导体:一超导体:1908年翁内斯发现部份物质于某特定温度临界温度T以下,c其电阻完全消失,此时此物称为超导体.二特性:超导体具有「零电阻」及「完全反磁性」之特性.三高温超导体:1987年朱经武、吴茂昆发现钇钡铜氧化物之临界温度约为92K,高于液态氮之沸点77K,称为「高温超导体」.四应用:超强力磁铁、磁浮列车.一、物理量:1、定义:物理学上所使用的量.2、分类:一依有无方向性而分:1向量:兼具大小及方向性者,如:速度、力……2纯量:仅具大小无方向性者,如:体积、时间、功……二依定义方式而分:1基本量:由基本概念定义而出之物理量,共有时间、长度、质量、电流、温度、发光强度光度、物质的量物量七种.2导出量:由基本量所定义出之物理量,如:体积、面积、速度等. 3物理学力学上最常用的三个基本量:时间、长度、质量.二、测量:1、定义:将待测物理量与一标准量做比较的过程.2、结果:⎧⎧⎫⎪⎨⎬⎨⎩⎭⎪⎩準確值 數值有效數字測量結果一位估計值單位 3、科学记号:将一数字化为n a 10(1a 10)⨯≤<之形式,称为科学记号.4、数量级:一数化为科学记号后一若a 3.16≥≈,则其数量级为n 110+ 二若a 3.16<≈,则其数量级为n 10三、单位:1、定义:物理量之比较标准.2、条件:单位须具「恒常性」及「方便性」.3、SI 单位:国际度量衡局选定七个基本量之单位基本单位作为单位系统之基础,简称SI 单位,亦称为公制单位.45、辅助前缀:一意义:置于单位前方,用以表示极大或极小物理量之符号.四、物理学三大基本量之测量及单位:1、时间之测量及单位:一秒之定义:11967年前:A定义:以太阳日为标准.地球上任一点连续2次对正太阳之时间间隔称为太阳日,一年内太阳日之平均值称为平均太阳日,再将一平均太阳日分为24小时,1小时分为60分,1分分为60秒,故1秒1=平均太阳日.86400B缺点:a平均太阳日逐年改变.b使用不便.21967年后:原子间之振动具良好之恒常性,故国际度量衡局于1967年会议中,选定了以铯原子之某一固定振动70次的时间定义为1秒,此标准沿用至今.二单摆之等时性:1当单摆之摆角不大摆角<︒时,其周期T25=只与摆长有关.g2周期T2=秒之单摆称为秒摆,其摆长1m≈三半衰期半生期τ:1定义:放射性物质衰变数量达原来总数之一半即剩下一半尚未衰变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或半生期.2公式:设半衰期为τ之某放射性物质原数量为0N ,经过时间t 后,剩下数量为N,则:τ=t 210)(N N 3应用:利用物体所含C 14之浓度可鉴定其年代.2、长度之测量及单位: 一公尺之定义: 118世纪:以北极经巴黎至赤道的子午线长之一千万分之一为1公尺,并以此标准制作了一标准尺铂铱合金棒.21889年后:因标准尺长之一千万倍不等于子午线长,遂改以标准尺为1公尺之标准,其缺点为易受环境影响.31961年:国际间同意将公尺之标准改订为氪的同位素所发出某一特定光的波长的倍.41983年:国际度量衡会议决议将光在真空中8分之一秒所行之距离定义为1公尺.二常用特殊长度单位:1光年.:光在一年中所行之距离159.4610m ≈⨯.2天文单位.: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之平均半径111.4910m ≈⨯500光秒 3埃oA :o101A 10m -≈,常用于表示原子之大小.3、质量之测量及单位: 一公斤之定义: 11889年前:A 定义:定义4C ︒、1公升之纯水其质量为1公斤.B 缺点:a 纯水取得不易.b 易受环境温度影响.21889年后:国际度量衡会议决议采用铂铱合金制之「公斤原器」为1公斤之标准.4五、密度ρ之测量:1、密度之定义:单位体积中所含的质量.2、公式:M()V=ρ=質量密度體積 3、质量可由天平测得.4、形状规则之物体如:正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体积可由边长测量求出,形状不规则之物体其体积则可用「排水法」求出.5、单位: 一SI 制:3kg m二常用:3gcm 三换算:33g kg 11000cm m =。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与成就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与成就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与成就近代物理学是指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包括了经典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等领域的物理学发展历程。

这个时期见证了人类对物质的本质认识的深入拓展,物理学成为现代科学中的一个核心领域。

本文将从下列方面探讨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与成就。

I. 经典物理学的发展经典物理学是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开端。

运用经典力学和电磁学理论,研究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质。

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等重要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规范了物理学发展的轨迹。

物理学家从中获得了洞察物质本质规律的灵感,上述理论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重要参考。

经典物理学的发展为随后的量子力学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II. 量子力学的颠覆性进展量子力学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新的物理学理论,其颠覆性的进展改变了人们对物质本质的认识。

量子力学推翻了牛顿力学的决定论,放弃了物质在经典条件下的固定位置和速度,而是用概率性描述了微观世界的行为。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态”和“测量”等重要概念,开创了研究微观世界的新视角,使人们深入理解到物质本质的本质规律。

III. 深入研究的核物理20世纪初期,核物理研究接续发展。

人类对原子核结构的认识加深,原子核的大小、质量、质子和中子的结构、放射现象等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核物理的研究,人类首次制造出原子弹和核电站,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

IV. 伽马射线和宇宙射线伽马射线和宇宙射线都是目前未知流行的两种自然现象。

伽马射线属于一种高能量光辐射,其波长小于X射线和紫外线,高于X射线和辐射。

伽马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在核物理研究、地质勘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宇宙射线是来自地外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其来源和途径至今还未被完全揭示,但是宇宙射线的探索已经成为了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V. 计算机模拟的重要意义计算机模拟是20世纪晚期出现的模拟计算模型,通过模拟物质的运动规律和相互联结方式,在纯计算机环境中模拟真实物质世界。

中国近代物理学史

中国近代物理学史
学中 国 近 代 物
史理
目 录
01. 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02. 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03.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重要事件
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说起我国古代物理学,你们觉得谁最具代表性?
1.1古代物理学的萌芽
古代天文学:观测天象,制定历法 古代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 古代光学:研究光的性质和现象 古代声学: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古代热学:研究热现象和热力学定律 古代电磁学:研究电现象和磁现象
04
1930年代, 中国物理学教 育受到抗日战 争的影响,但 仍然取得了一 定的成就
05
1940年代, 中国物理学教 育在艰苦的条 件下继续发展, 为新中国培养 了一批优秀的 物理学家
谢 谢
2.3物理学教育的普及
01 清末民初:物理学教
育开始传入中国,主
要通过教会学校进行
02 民国时期:物理学教
育逐渐普及,开设了
专门的物理学课程
03 抗日战争时期:物理 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 但部分高校仍坚持办 学
04
新中国成立后:物理学教
育得到迅速发展,建立了
一批高水平的物理学院系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重 要事件
●23. 黄昆在固体物理学领域,特别是晶格动力学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工作。
3.2 近代物理学教育的发展
01
19世纪末, 清政府开始 引进西方物 理学教育
02
20世纪初, 中国物理学 教育开始起 步,建立了 一批物理学 院系
03
1920年代, 中国物理学教 育得到了快速 发展,培养了 一批优秀的物 理学家
1.2中国古代物理学家的贡献
墨子
1.2中国古代物理学家的贡献
沈括
1.2中国古代

物理学的发展进程

物理学的发展进程

物理学的发展进程
1.古代物理学时期:17世纪以前(即1600年以前),是科学的萌芽时期。

力:杠杆砖木取火电磁:指南针、磁石的应用、雷电
天文学:张衡的地动仪、天象的观测声学:天坛的回音壁
2.经典物理学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即1900年以前)。

力学: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伽利略—运动学的奠基人:斜面实验1.实
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结合的成功 2、提出科学的实验方法牛顿:万有引力、牛
顿三大定律,建立了微积分的方法(数学工具)
光学:荷兰人斯涅耳建立的折射定律;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牛顿对光的色
散研究;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谱,光速的测定
电磁学:富兰克林对雷电的研究(避雷针)、库仑定律、电流、欧姆定律、电
磁感应(奥斯特、法拉第),安培定则,电磁波的研究(赫兹)
热力学:蒸汽机、能量转换和守恒、分子运动论、统计物理学
3.近代物理学时期:20世纪至今。

三大发现:“X”射线(伦琴)。

电子的发现(汤姆逊)天然放射性的
发现(贝克勒尔)使得原子核物理学兴起
量子理论的建立
紫外灾难(黑体辐射)和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光电效应)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构成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现今物理学遇到的困难:
黑洞、夸克、宇宙表现为时间和三个空间维数
一个是极小的物质基本结构问题;另一个是极大的宇宙生成问题
物理学被运用于的领域:
军事领域:如光学武器,声波武器,电磁波武器,核武器等
医学领域:放射治疗肿瘤、各种医疗电子设备
生物学领域:显微镜
地质学:地质勘察如重力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等
天文、航空上:天体的运行研究、航天事业的发展。

物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物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物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物理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界的科学,它在人类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回顾物理学的历史,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古代物理学的起源古代物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中一位重要的学者是阿基米德。

他提出了浮力定律和杠杆原理,为后来的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另一位重要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他研究了天文学、运动学和光学,并提出了地心说模型。

二、近代物理学的革命近代物理学的革命始于17世纪。

伽利略·伽利莱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运动学中的惯性定律和落体运动定律。

牛顿在17世纪后期成功地发展了经典力学,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为物理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电磁学的发展19世纪是电磁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欧姆和法拉第的工作奠定了电流和电磁感应的基础。

麦克斯韦的方程组成功地描述了电磁场的行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电磁学的理解。

四、量子物理学的兴起20世纪初,量子物理学的兴起彻底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

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而波尔则发展了原子结构的理论。

之后,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和海森堡的矩阵力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描述微观世界的方法。

五、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以下是一些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趋势:1. 粒子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

随着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成,人们对基本粒子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的特殊性质进行计算,具有巨大的潜力。

量子通信则利用量子纠缠等现象进行加密和传输信息。

3. 凝聚态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研究固体和液体等凝聚态物质的性质与行为。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凝聚态物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

4. 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天体物理学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而宇宙学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探索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等谜团是当前天体物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

物理学发展史概述

物理学发展史概述

物理学发展史概述
物理学发展史是一部漫长而又伟大的史诗。

迄今,物理学从早期到近代已经经历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发展过程,其发展了从简单的定律到完全的综合理论的全部历史过程。

古代的物理学,大多是在哲学思想的驱动之下发神经。

此外,科学家泰勒斯也提出了“动力学”的概念,认为物理学相当于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

其结论是,坚持物体运动的最终归纳规律,即“动量定律”。

17、18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发明出两个里程碑式的理论:相对论和原子理论,这两个理论不仅深刻地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也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20世纪,先驱者尤金·布拉克和弗拉基米尔·涅夫斯基提出了量子力学,这是一种有效的、精确的物理理论,描述了物质的物理状态,并有助于后来的原子物理学的发展。

随着21世纪的进入,宇宙物理理论以及形式上超越佛朗哥·马克思·威斯特鲁兹的“理论和实验。

课题3科技革命的成果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

课题3科技革命的成果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

课题3科技革命的成果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斜艮于广境,深度.高度厘清主干知识/犯振疝I 耍§一、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发展(一) 物理学的重大发展1. 经典力学 ---- 奠基(1) 背景① 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 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 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建立① 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② 内容: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③ 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3) 意义: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2. 相对论和量子论——发展项目 相对论 量子论背景 经典力学面临着挑战 ① 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原子内部② 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标志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 斯坦提出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成就 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①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② 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意义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 ①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BIBEIZHI5HI WENCU ZHIXIN — 温故命性的进步②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基 础③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 界的角度和方式溪巧识记 近现代物理学的三大理论成果親拒上一人髭甘自然界认単史上的第一览量于、—便人痍对稚职世异的条本认诅取褂単(二)生物进化论1.背景 (1)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冲击了基督教神学。

(2) 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更加开放。

(3) 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 拉马克的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2.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

3. 内容(1) 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进化而来的,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 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物理学的历史进程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

物理学的历史进程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

物理学的历史进程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宇宙规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到现代,物理学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物理学的历史进程以及其在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主要发展。

一、古代物理学的发展古代物理学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开始意识到物质和自然规律的存在。

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物质的本质和宇宙的结构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五种元素构成,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地心说,主张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这一时期的物理学思想深受哲学和宗教的影响,缺乏实证和实验的支持。

二、近代物理学的崛起近代物理学的崛起始于16世纪的科学革命。

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贡献推动了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即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了地球的自转和物体下落的定律;开普勒则通过精确的观测数据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这些发现确立了物理学的实证观点,并为后来的科学家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物理学的飞跃现代物理学的飞跃始于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空和物质的认识,揭示了宇宙中的基本规律。

量子力学的出现带来了对微观世界的深入认识,揭示了微观粒子行为的奇特性质。

这些新的理论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解释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新手段和方法。

四、物理学的应用与展望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物理学的成果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和革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例如,电磁学的应用发展出了电力、通信、电子等众多领域;热力学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工业革命和能源开发;核物理的发展造就了核能、核医学等领域的进步。

未来,物理学将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宇宙的奥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总结起来,物理学的历史进程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古希腊的哲学思考到近代科学革命的崛起,再到现代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飞跃。

这一进程不仅展示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勇气与智慧,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物理学历史的发展

物理学历史的发展

物理学历史的发展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基础科学。

它的发展历程悠久而曲折,经历了人类认识自然的不断进步。

1. 古代物理学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质量"和"运动"的概念,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

后来,托勒密提出了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天球说"。

2. 经典物理学时期
17世纪,伽利略通过实验研究,确立了惯性定律,开创了实验物理学。

牛顿则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理,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3. 现代物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量子论和相对论的诞生,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开端。

量子力学解释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相对论则革新了对时空和质量的认识。

4.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
20世纪中叶以来,粒子物理学、宇宙学、固体物理学等分支学科取得了重大进展。

人类对物质本质和宇宙起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物理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也极大地影响和推
动了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特别是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就提出了物质是由水组成的观点,而其后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此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近代,物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6世纪末,德国科学家伽利略和英国科学家笛卡尔分别进行了机械学和几何学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牛顿的力学学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学说于17世纪末形成并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时物理学最重要的学说之一。

它不仅使得人们更好地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也为人们日后开展其他物理学分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0世纪是物理学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之一,诸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宇宙学等学说相继出现。

这些理论虽然在当时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但它们的实验验证结果支持了它们的正确性,并为人类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提供了更为深刻的理论依据。

总的来说,物理学的发展是一段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历程,它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宽,在为人类认识世界和制定科技发展方向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的科学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伽利略(意)
牛顿(英)
普朗克(德) 爱因斯坦(德)
1590年,伽利略 在比萨斜塔上做了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的著名实验,从此推 翻了亚里士多德“物 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 成比例”的学说,纠 正了这个持续了 1900年之久的错误 结论。
公元1643年1月4号这天(伽利 略逝世的这一天),在英国乡下一 个不出名的小村庄里,一位喝得醉 醺醺的神父冒着大雪匆匆赶到一家 农户给个早产的婴孩洗礼。那个婴 孩身形瘦小,嘴巴紧闭,似乎连呼 吸都不畅,周围的人都急得手足无 措,这时神父突显急智,一口酒喷 向婴儿,终于呛得婴孩大声哭闹起 来。多年以后,神父仍把这件事作 为自己生平最大的功业,因为他拯 救的,远不止是一个病怏怏的婴儿, 而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Issac Newton(牛顿)。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科学——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 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 系。 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 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基础知识: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近代科学的发展 生物学的发展 近代技术的发展 及科技的结合
三次工业革命
探究:他们分别是什么人?有什么贡献?
哈雷慧星轨道的推算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彗星是神秘的,不吉利的灾星, 根本不能用科学来说明。牛顿的好友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了 1682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指出它的回归周期是75—76年, 由此预言它将在1758年再次出现。53年以后的1758年(当时 哈雷已去世),这颗彗星果然如期出现。哈雷彗星的发现验证 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性。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 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 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 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牛顿
你知道牛顿捡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 “美丽的贝壳”?
近代科学的形成——牛顿的贡献
• 牛顿的成果
经 典 力 学 体 系 牛顿三大 定律
惯性定律 加速度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定律
是因为太阳系中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我们没有考虑到它对天王 星的引力作用。他们用牛顿力学算出了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和质 量。1848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台长在收到勒维列来信的当晚, 用望远镜对准勒维列所指出的位置,一下子就看到了一颗新的行 星——海王星。勒维列无需观测星空,就在笔尖上发现了新行星。 牛顿力学又创造了新的奇迹。
(3)体现了自然科学惊人的预见力和巨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 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
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牛顿出现, 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大国崛起》解说词
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781年天王星被发 现,科学家用牛顿力学 计算它的轨道,可是计 算结果总是同观测纪录 不大相符。经反复核算, 观测无误。那问题是否 出现在牛顿力学上面? 法国的勒维列和英国的 亚当斯坚信牛顿力学的 正确,大胆猜想计算结 果之所以不理想,
我之所以 能比别人看得远 些,是因为我站在 巨人们的肩上。 ——牛顿
英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 波普曾写过一首赞美牛顿的诗: 自然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里。 上帝说:“让牛顿去吧!” 于是,一切成为光明。
父母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 顿本人却无意于此。每次,母亲叫他同 佣人一道上市场,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 时,他便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 躲在树丛后看书。牛顿的好学精神感动 了舅父,于是舅父劝服了母亲让牛顿复 学。 后来,作为大学教授,牛顿常常忙得不修边幅,往往领带不结,袜带不系 好,马裤也不扣纽扣,就走进了大学餐厅。有一次,他在向一位姑娘求婚时思 想又开了小差,他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他抓住姑娘的手指, 错误的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离他而去。牛 顿也因此终生未娶。 他马虎拖沓,曾经闹过许多的笑话。一次,他边读书,边煮鸡蛋,等他揭 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 准备好时,牛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便独自进了内室,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 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 了。等牛顿想起,出来后,发现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 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 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 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出殡的那天, 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涌向街头为他送行; 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 位大法官;在教堂合唱的哀歌中,王公 贵族、政府大臣和文人学士们一起向这 位科学巨人告别。 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 泰为之深深感动,他感慨道:“走进威 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 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 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 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 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 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 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伽利略(1564——1642)
近代科学之父→实验科学
牛顿(1642——1727)
经典力学体系→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普朗克(1858——1947)
——量子论
爱因斯坦(1879——1955)
——相对论
物理学革命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经典力学奠基者 经典力学建立者 (17世纪初) (17世纪晚期)
从经典力学发展到 量子论、相对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万有引力 定律
• 牛顿的贡献
牛顿力学体系及数学、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 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记 的形成 载在他的科学巨著《自然 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经典力学体系的历史地位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谟曾说:“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 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 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 ( 1)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们不断受伤害的不幸事件发生。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 ( 2 )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 中 ……” ——《大国崛起》解说词 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